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特勒的男孩》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希特勒的男孩》经典观后感集

2022-03-20 11:15: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特勒的男孩》经典观后感集

  《希特勒的男孩》是一部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马克思·雷迈特 / 汤姆·希林 / Jonas Jägermeyr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一):让体育老师教语文

  《希特勒的男孩》是一个朴实的、充溢着自然情感的电影。

  反纳粹并不是目的,而且反纳粹、反法西斯不应该是任何作品的目的。因为当意图攻击一个事物时,难免令自己狭隘,难免令自己故意淡化某些共性和不应当被攻击的成分。而明智的做法是全面地分析,不遮不掩,不偏不倚。当真相坦然呈现在人眼前,自会收到健康的效果。

  诗人和拳击手,多么经典的组合。影片中诗人少年的美丽也是超凡脱俗的。拳击手眼神的平庸更是耐人寻味。他们俩抱在地上哭泣的场景堪称自然情感的极致表达。

  假如诗人溺水时,给观众留下的镜头只有拳击手从冰盖上看下去的样子,将会更有冲击力,因为更真实。但那样一来,将有多少敏感脆弱的心灵受到持久的伤害……所以将溺水的诗人留在完满的画框里面,飘然远去,这一诗意的告别场面不会让观众那么难受。

  “选择溺水的自杀者,只有水才配得上他们灵魂的深度。”——《完全自杀手册》日本

  还有,让体育老师教语文,也许真的会有个公允的好结果。“真正的运动家都敢说实话。”为什么?因为身体好为人提供了最基础的自信,自信了,就不会总想着躲开。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二):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纳粹军校》与《帝国毁灭》、《苏菲索尔的最后时光》被德国人列为二战60周年的“终战三部曲”。

  导演丹尼斯-甘舍尔,1996年拍摄的8分钟短片《错误的旅程》获得德国短片大奖。2001年拍摄了首部影片《Girls on top》在全世界创下佳绩。而此次的《纳粹军校》是他的第二部影片。影片获得了巴伐利亚影展最佳导演奖、意大利维亚雷里欧最佳影片等大奖。

  影片的主演马克斯-雷德蒙凭借此片获得了卡罗维法利影展最佳男主角,而这也是他与丹尼斯导演的第二次合作。在本片中马克斯-雷德蒙的表演张弛有度,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到最后的彻底醒悟的角色演绎的非常到位。另一位主演汤姆-斯特林也获得了巴伐利亚最佳新进男星。

  本片透过历史的视野去研究二战中那些青年学生是如何被召募到那所学校,如何接受那些所谓的精英教育。影片表现了将青少年纳入纳粹体制后的震撼与觉醒,除了表现残酷的一面外,对于弗莱德里希和阿尔伯特的友情也作了深入的刻画

  〖IMDB评分〗7.6/10 (306 votes)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三):一个德国男孩理想的破灭

  现在回首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不对的,可是相信当时的许多德国人并没有这样的认识,如剧中出生贫苦家庭的菲,所以他以为去纳波拉,可以不再为钱担心,又可以接受教育,报效国家,何乐不为。可是当然也有早看穿这一切荒谬的他的父亲和那个柔弱的朋友艾。电影就是通过青年菲在这所学校经历的一切,完成他思想的巨大转变。他的确优秀,应该接受好的教育,有大好前途,应该回报父母和国家,但是他逐渐明白,这理想的实现,不应该是通过欺凌弱小,违反人性。如艾所言,你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赢。暴力,嗜血和强权不是唯一的途径。

  正如反思战争的电影,也可以是这样的视角和故事,不见得只局限于描述前线或集中营。这正是此片的高明和新鲜之处。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四):雪一般的少年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取景很美。

  从影片看来,纳粹训练营就像是一个熔炉,唤醒人最原始好斗的本能,烧掉人性中珍贵的部分。将自己的亲情、友情置之度外,更侵蚀破坏着其他国家、民族人民的生命和家庭。正如拳击教练对Friedrich所说:“当你攻击的时候,要忘记人性。”于是Friedrich最后一击把对手打到昏迷不醒,还在胜利中沾沾自喜,让人非常担心他以后的发展。记得同样批判右倾思想的日本动漫《Monster》中一个杀手也曾说过:“……我看到他在咖啡中放了五勺糖,那一瞬间,我的口中突然充满了平时喝的咖啡的味道……从那以后我便金盆洗手了……你如果想开枪,很简单,只要忘掉咖啡的味道就行了。”让人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忘记自己的日常,压抑住自己的本性,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类,把弱者抓住、摔碎、然后狠狠地踩在脚底碾成粉末,这就是训练营打算并正在干的事。

  iegfried扑炸弹的举动当然可以解释成一种牺牲精神。比起自己抱头鼠窜的教练,挺身而出的他的确非常的伟大。但是联想到他之前的种种遭遇,我很难不去想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他能够放下对父母的思念、对生命的留恋,扑向快要爆炸的手榴弹,是否也是因为被当众侮辱的羞耻,和被威胁有可能会再次受到同样的侮辱的绝望,才让他做出那种自我毁灭式的举动的呢?他抬起头看向朋友们的眼神,似乎是想说什么,又似乎,蒙着一层死灰。

  看到Albrecht的父亲居高临下地给了已重伤的苏联小孩最后一枪时,忽然想到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杀降不祥”。无论那是不是迷信所致,但不对已经投降的人下手总是一件好事。古代杀降、屠城的将军少有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的。穷寇莫追、网开一面,这些都是强势面对弱势时所应有的态度。为了胜利,给失去斗志和战斗力的人致命一击,这可不是什么尊重对手。

  在这一切扭曲之中,Albrecht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说他看到雪就想到圣诞节,似乎是很喜欢雪的少年。影片快要结束时,看到Friedrich在拳击台上迷茫的样子,突然觉得Albrecht就像是雪一样的存在。

  在热火朝天的拳击赛场上,唯有他还能保持冷静,看到人性最本真的东西。质问Friedrich为什么要给他最后一拳时,也未曾提高过音量,只是被否认后转头离去。他有冰一般不可动摇的信念,却轻柔得像雪。几乎能想象出这孩子的童年,没有父亲的陪伴,母亲似乎也很少与他谈心,于是他沉浸在书本和童话里,让孤独埋藏在笔墨中,只有全家团聚的圣诞节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童话是没有国界的,只有单纯的善和恶,这样简单的东西,反而很接近本质。大概也是因此,即使军营里对政党的盲目崇拜和对战斗的渴望像烈火一般熊熊燃烧,也没能将他点燃。

  却让他的质疑最终化成了一篇“反动”的文章,像一盆凉水一样浇在了教官和少年们的头上。当Friedrich问他这样做对谁有帮助时,他咬着牙, 最终说:“对我自己有帮助。”但也许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会因为他的一番话心中升起一个问号,如果最终能从战场脱身,回归到自己亲人身边,也算得上是一种帮助了。

  Albrecht死后,他的父母说儿子是遇到了Friedrich才会变得奇怪,其实反倒像是Friedrich继承Albrecht的意志。最后一次拳击赛,在胜负几乎要确定时,他却迷茫地向四周看去,像是在寻找着什么。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原本嘈杂的赛场变得像是响着号角声的海洋,他看到Albrecht扯着嘴角对自己点头,看到教官满意的微笑,看到教练一脸激动的怂恿,还看到一群挥舞着拳头的人,却独独少了Albrecht困惑的脸。Albrecht的离去像是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冰粒,他最终放下了拳头,冷冷地睥睨着赛场。

  最终Friedrich离开了火炉一样的学校,走入雪地时,他终于可以远离这一场毫无理由的战争,回归家庭,或许可以听父亲好好谈谈他眼中的纳粹。在经历了燃烧和冷却的淬炼后,他得以带着对人性和战争更深刻的理解彻底回归。

  然而想到这一切的代价都是好友的死,不能不扼腕叹息。

  对于Albrecht来说,放弃生命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既不会让他得到父亲的认可,也不能让他看到童年喜欢的圣诞节。他原本可以选择被开除,或者偷偷逃跑。反正对于他来说,是否获得那些沉浸在希特勒狂热中的人的尊敬根本不是要考虑的问题,选择自杀自然也是不考虑父母是否会伤心了。看起来,他的父亲直到最终都是一种迷茫的态度。在得知儿子死讯时,他用恨铁不成钢来向他人解释自己的哭泣和颤抖。也许是他的信仰不允许他说出亲情的话,但介于他私下根本不看孩子的文章来看,他也许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心情。我想Albrecht最终还是没有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的勇气吧,又或许只是因为混沌的冰水又触动了他纤细的情绪吧。就像是雪遇到熔炉时可以想象的结局一样,他最终连遗体和一封讣告都没能留下。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五):希特勒里跳动的心脏

  战争再大,它也是人民的变形物。《希特勒的男孩》一反战争宏达的场面,从战争里的人民说起,不仅是人民的简单存在描述,而是从一个年轻的孩子,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永远on the way的青年人说起。一个是大而丑陋的战争,一个是小而美好的孩子。强烈的反差冷梆梆地“摔在”屏幕上,你无法改变。

  观众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有关战争的角落,却好似比激烈血腥更加残酷。

  你知道,将美的事物硬生生地毁灭在你眼前,而你只能袖手旁观的时候,它不仅是悲剧,它也不再是一种历史以后距离远观的所谓的“悲剧美”,而是痛心,怜悯以及莫名的被喧嚣了已久的眼泪。

  佛理得利斯是一个普通的男孩,除去拳击,那他的生活只是几点几线的常态。战争可能只是一个遥远的名词,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利益,什么是真正的生命,他都无从知晓。生活就是兜兜转转和拳击。直到有一天,他的优秀的拳击技能被一位教练所看重,他希望他能进学校学习,这所军事化的学校给了许多人美好的幻想。踏进它,那么名利就是你的标签,无数的人对你说万岁,即使你再怎么矮小。即使佛理得利斯的父母反对,他仍旧毅然地偷偷地离开。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想做一回“风”。

  影片至此,他的父母是第一个反对者,但他们只是单纯地从行为上做出阻止,并未告知原因。他们或许只知道,战争意味着死亡,而世代作为人民的自己,依旧希冀平淡的生活,不需要什么顶峰,只要家人安康。

  这位希特勒的男孩踏进学校,同时也课后努力补习拳击。身体的疼痛是什么,又算得了什么,胜利是麻痹针。那时的他,对定胜负的那一拳还犹豫,而教练告诉他,“不是你死就是他死”,胜利只有一个,为强者而准备。这时的他,还是一株草,内心跟随着别人的言语而飘动。

  在比赛中,他最后一拳在欢呼声的催化下打得直接而猛烈。他高举的手如同希特勒的万岁,人性在一点点地被蚕食。欢呼声淹没了他内心依旧蠢蠢欲动的不安。阿布莱齐却走到他身边,他以为是祝福,而他却是质问。你的人性在哪?你内心的那一点点对人的尊严对人的感知在哪?

  至此,第二个阻挡力量出现,他是从内心唤醒他。阿布莱齐是电影中的一抹亮色,是这高压严禁之下,机器体制里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贯穿着整部影片的情感。他喜欢文学热爱艺术,他甚至看起来有些纤弱,但他的内心强大。他的母亲不愿理会他的诗句,只为迎接他的父亲打好装束,他的父亲只知道武力,诗歌神马的都是狗屁。在这样的家庭里,他的父母以爱之名将他送入军事化的学校。想告诉他:枪和拳头才是一个男人该真正使唤的东西。而他却依旧热爱着诗,他渴望分享,同时他也渴望理解和爱。

  或许在阿布莱齐父亲的眼中,他是懦弱的,他伸不出拳头去打对方,他在夜巡时提不起枪射杀“敌人”,他在雪地里妄图救一个被贴上“敌人”标签的人。但是,佛理得利斯明白,他坚强得可怕,他勇敢得令人担心。他害怕失去他,所以在窗口他紧紧抱紧他,问他:你怎么可以那么自私!他在勒令停止读自己的作品的时候依旧勇敢地读下去,他希望能唤醒他的同伴,他不愿意修改哪些文字,他觉得生命的价值理应该如此,而不是醉醺醺地举着枪,不知道对方就已经开射,别人的生命一文不值。

  “单纯的‘忧虑’”是乃万事之发端。当生命开始从机械的程序中逃脱开来,问自己为什么如此生活的时候,人的趋向性呈现两个极端,要么逃避,依旧听之任之,要么起来,坚决反抗。所以,一个人的觉醒坚决但也可怕。在觉醒的那一刻,他就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它该如何逝去。

  阿布莱齐是佛理得利斯的一个灵魂支点,他紧拽着他那即将走失的对人的本真崇敬。最后一场比赛中,那一拳没有打下去,生命回归到最初的人性本源。的确,它只是一场比赛,有比赛就有规则,它的规则就是适者生存。但是这种适者生存是歪曲的。并非踩着对方的尸体才能步入自我实现的境遇。那是野蛮时代,区别是那时是棍子,现在是枪,但都用手拿。

  影片中有另一抹澄澈透亮了人的心灵,可以说那也是一个讽刺。男孩Siegfried受尽军官的侮辱和嘲笑,但是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是他扑出身体用血肉之躯阻挡了灾难。这个在影片从出现他角色开始一直以懦弱形象出现,到最后的那一幕黑,以及鲜血地溅淋,他从一个被嘲笑的对象成了令人尊重的牺牲者。这抹澄澈点亮了影片。也点亮了观众。

  再回到阿布莱齐。他注定做不了父亲的好儿子,他也曾试图获得父亲的赏识,但最终他坚持了自己。

  死亡,是另一种警醒。阿布莱齐的死亡让佛理得利斯有勇气放弃最后 一拳,有勇气用头脑明白自己的生活,有勇气抛弃名利的欲望。

  最后那冷冰冰的湖水,不仅刺痛着佛利德里斯的心,也是把锥子扎进了观众的心。扭“畸形世界观”糜烂在那些对世界尚有一丝渴望,便掐灭,并让他们觉得未来磅礴却早已奄奄一息的“希冀”的少年的心里。就像是“愚民政策”,有良好的保障作为终点,但同时你也要交出珍贵的人性。如同驴子前的胡萝卜,你永远吃不到,但你愿意做驴子。此外,正如《围城》中所言:以前的愚民是不给人民受教育,现在是让他们接受一种教育。

  影片在冰天雪地里结尾,但幸好,佛理得利斯的离开让观众舒了口气。无论多少人上战场,他们都有着各自的选择。无论多少人上战场,他们曾经也兴致勃勃的年轻过。

  阿布莱齐是冰冷直击的,同时也是清醒温暖的。

  向阿布莱齐致敬。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六):个人的一些想法

  这是一个重新找回善良与纯真的故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少年的成长。我恨感慨于这样的故事,也许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曾经与曾经的自己。

  先回顾一下男主角吧。从一开始不忍心在拳台上对已经倒下的对手致命一击时眼神透露出的善良到后来校内比赛时对对手致命一击,再到最后通过用放弃比赛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对纳波拉的反叛,男主角成长了。

  这与我是那么的相似啊。曾经我也会为别人的失败而难过,更不会落井下石致命一击,但是,我发现,我不狠心别人也会狠心的,于是我开始希望能够用更强势的我来掩盖那个善良本分的我,渐渐地我发现这样子我很不舒服,因为一切的行为举止与语言对话都不再是我自己了,我对这样的状态感到很不自在,于是我又恢复了当初的我。

  人真的很奇怪,善良纯真会被人以为是傻与呆,实实在在本本分分生活过日子的人却常常会受到别人的欺负,成为不求上进的代言。而那些所谓追求上进的人却往往没有善良,踩着别人登上属于自己的目标。

  我想,会不会有一天他们也会回过头梳理自己羽翼的时候,发现白色的羽毛早已伤痕累累,血流不止。他们会不会放下所有的包袱重新开始,做一个简简单单,做一个傻子呆子,做一个不求上进的人呢?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这句话说得没错。可是必须是经历过当初的人才会体味到早知现在的懊悔与顿悟时的快乐。

  我写这篇文章只是谈谈我的想法,希望那些傻子呆子,不求上进的人保持下去,也希望那些聪明的人也能早日变成像我一样的傻子吧。

  @@@@@@@@@@@@对电影里几个人物的思考@@@@@@@@@@@@@@

  第一个就是那男主角,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些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影片一开始的搂着弟弟睡觉,不忍心挥舞致命一拳等等都能看出来。而且他的性格是很要强的,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行动果敢。比方说,为了报复军官见死不救,他敢于站出来挥舞一拳,打在军官的肚子上。比如,他会为了他的好朋友在拳击比赛上消极比赛。

  第二个人就是那个军官的儿子,男主角的朋友。他是一个长期被压迫最终以死反抗的可怜孩子。

  第三,就是上述那个孩子的父亲,也就是军官。我觉得这个军官作为男二号的父亲与男一号的父亲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之处就是对于儿子的教育几乎就是垄断式的教育,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老子讲的话就得听,是屁都是香。而不同之处,我绝得是两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反应了两个人的个性。首先,男二号死了之后,父亲的态度是在大帝国自杀的人是可耻的,不值得同情,即使他是难过的,却也要假装刚毅与冷静,是典型的内敛性格的人。而男一号的父亲听到儿子走了(去军校,断绝父子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关系上的死亡)而是发泄式的破坏自行车。

  最后,我想说的一个就是看中男一号,引荐他到纳波拉的教官。他真的是一个好人,只是在权威面前不得不妥协的这样一个人。

  总结如下:

  男二号是男一号的“启蒙老师”,包括性启蒙,也包括自我独立意识的形成。

  男二号父亲与男一号父亲代表的是不同阶级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时的一种态度。又分别属于妥协阶层与抵抗阶层(觉得反对儿子进纳波拉一定是自己参加了什么抵抗组织什么的)

  而军官代表着大多数,既不反抗也不妥协。只是默默地接受统治阶级的任务。变成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七):叛逆与信仰

  窃听风暴、希特勒的男孩、再见列宁、浪潮 有人说德国反思电影如这个民族一般严肃和冷峻,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德国电影总是用丰富的细节呈现历史,用符号化的形象代替理念,用逻辑的语言叙述情节。电影中的一切都体现出深刻的现实关怀,甚至有时给人生硬古板的感觉。然而,当我们拿中国的电影与之相比就可以发现同是现实的关注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与《芙蓉镇》、《活着》等中国现实主义代表作不同,德国反思影片的情节不是白描的,而是建构的,人物不是映射的,而是塑造的,思想不是彰显的,而是自然流露的。电影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东西,但它明显高于现实。这就是建构的力量:一个一个的情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这使得德国电影有一种诗化的浪漫风格,情景是严肃的,而情节确实恣肆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张力。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反思电影总是能留给人无限的思索和遐想的原因。……在电影《浪潮》中,大多数参与浪潮的人是抱着一种新鲜感加入的。或者,浪潮满足了他们一种特定的心理上或者物质上的需求。可能没有人真正崇尚集权主义,但大家却会主动选择“浪潮”。蒂姆加入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同,马尔科加入仅仅是为了有一种家的温暖,还有一些人加入纯粹是因为“浪潮”很酷。因此,“浪潮”与其说是一种集权主义的回归,不如说是一场叛逆的闹剧。

  文:俞寒涔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八):三次超现实体验

  可能是我不喜欢拳击这个运动,加上导演对战时运镜总晃悠,让我只注意到了主角最后的超现实体验----就是人在极度兴奋情况下看什么都是清飘飘的,napola三次决战,三次进入了这种精神分裂的典型意识特征,这时候的人极易受暗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现实了napola的成长历程。

  1.一开始的战斗

  这时的napola可以看出来共情能力非常强,看到倒地的对手竟然放弃了胜利,直到离开家去学校之前,导演都在描写他温柔细腻的一面,尤其是和弟弟的对话,正是”洗脑要趁早“。

  2.校内决赛

  选中他进入精英学校的老师一句话定下了这所学校的核心教授内容“忘记人性”。所以当对手倒地不起时,他还是一样打出了让官二代愤怒的一拳。就这样,至此napola的人格已经成熟,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已经接受了一套成型的纳粹价值体系。

  3.跨校决战

  导演在napola人格成型以后开始着手摧毁它,死亡永远是最有效的廉价工具,从陌生人的死亡,朋友的死亡,最终到自己的死亡。我们可以看到当napola再一次出现超现实体验时,导演将暗示镜头一一特写,老师,校长,以致区党委。这时的napola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选择,就是是否放弃自己的观念,而选择成为高俅一样的人,现在的他不过是个小丑,但是只要服从,就可以改变人生。

  官二代他爹说的很对,napola对官二代影响很大,官二代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失去人性“。也看到了这个帝国的未来,最终死在冰下的他漂向了遥远的黑暗,与上面的现实世界相比,那里才是真正的幸福的未来,这个国家也是如此。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九):还是在写点感想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伟大是美国华盛顿,杰斐逊,亚当斯,富兰克林那帮人在美国独立战争后主动放弃到手的更大权力制定《独立宣言》的勇气,比圆桌会议还要进步,真的是人类的一大步,再到美国南北战争,北方明显赢的局面下主动议和,这种强者主动放弃一部分既得利益,把社会文明往前推行的精神才是人类的宝贵品质。想想我们解放战争时期的三次议和机会,这就是差距。

  该片没法说是写实,一定浪漫主义情怀更重,纳粹思想武装起来的国家制度保障下,人的行为能力几乎是被摆布的,更多的也许是群体的力量吧?基因突变这种现象应该存在,可我更宁愿相信一个德国军官的孩子和拳台上的希望之星对人性觉醒的力量对影片力度更有帮助,这更偏向于艺术性的描写风格,尤其最后男孩从城堡里走出来,门关上了外边下着雪,可他分明走进的是世界,是喜是忧,历史上的事很难简单给予定义。我们所期待的就是强者的自我觉醒,把制度的制定更有利于人性善良的一面,更多人能被恩泽,财富,人力,土地,权力等等可以称为资源的东西,一旦高度集中,物极必反,那时必然血流成河以暴力的形式发生,何必不自上而下的变革,把制度往前前进一大步,人性就解放一大步,圣贤才是伟大值得敬仰的,而不希望周而复始的看见领导者。

  你看到拳台下一张张欢呼的面孔了吗?他们追求的只是对强者的崇拜,对荣誉的向往,每一个倒下的人跟死在枪口下的那些年轻人有什么区别?枪,纱布,多么讽刺啊!可人类依然在追求强者的道路上奔跑,正如科技进步是在不满足的欲望中把社会推着前进一样,荒谬滑稽的相悖论,哈哈哈哈。。。

  《希特勒的男孩》观后感(十):把正事给忘了。

  描写纳粹教育核心内容的东西没有。

  体罚,利用,绝对服从,影片中描述的很多东西,在现今很多军校,甚至学校都存在。

  这不是纳粹的特性。

  至关重要的,虐杀俘虏那一段,也不是纳粹的特性,这讲穿了,美军还虐待俘虏呢。

  虽然有那么点沾边了,也只是小小一段。还一晃就过了。

  反而,本不该成为重心的友谊成了主角。

  你要是一部纯友谊片,那这片是没得商量的,好片。

  可你挂着纳粹的名字呢,你怎么就忘了正事了呢?

  网上还有一帮粉丝,大赞两个人之间情谊唯美,OMG!

  是唯美,但你需要唯美,可以去看《暹罗之恋》不就更合适。

  为什么还要伴随着个法西斯标志,时不时来恶心人一下。

  又或者,那伙子90后,00后,要么不知道元首是谁,要么不CARE历史了。

  悲哀。

  实际他可以这么拍,那两个人物,一正一反,一个有点善心,独立思想的,一个满肚子坏水,完全被洗脑的。一个理智,一个狂热。两人一正一邪,阴差阳错还成了好朋友。而后意识形态让两人反目成仇。

  又写了友谊,又说了纳粹核心教育方式,又述了后果,又有故事内容。正反又有对比。

  这算是我胡诌,但觉得,要比这部片子宣宾夺主来得要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