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特警判官》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特警判官》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19 03:3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特警判官》经典观后感10篇

  《特警判官》是一部由彼得·特拉维斯执导,卡尔·厄本 / 奥莉薇·瑟尔比 / 琳娜·海蒂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惊悚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特警判官》观后感(一):《特警判官》:90分钟的Quake之旅

  这是一部酷爆了,同时也弱爆了的电影。

  说它酷,主要是技术层面,绚丽的超高速慢镜头摄影、强大的武器装备设计、火爆的枪战场面、震撼的场景音效、到位的剪辑……一部标准的好莱坞暴力影片

  当然,很酷的还有男主角Dredd,他完全继承了前辈史泰龙的衣钵,虽然我已经不记得老版《特警判官》的剧情了,但那近似面瘫的酷酷表情仍然历历在目。本片的男一号完全是史泰龙翻版,嘴角向下的弧度,标志性高昂的下巴,再加上他从始至终带着头盔不露庐山真面目,你就算对外宣传是史泰龙本尊主演估计也没人会质疑。也许这正是制片商刻意安排的小小阴谋,史泰龙的剩余价值又被偷偷的榨取了一次。

  它无愧为一部不错的动作片,不过也仅此而已。

  它披着科幻片的外衣,不过这件薄如蝉翼的皮在开头5分钟便褪下了,之后便暴露了它弱弱的内在本质,一部实打实的警匪片,更要命的是,还是部室内警匪片。当桃树大厦的铁门轰然关闭的时候,我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黑漆漆的夜啊,我找不到路啊……剧情会老套的向这个方向发展。我一向不喜欢这种通篇室内拍摄、不见阳光的片子,不管你动作戏如何火爆,总会有一种看《我爱我家》般情景剧的感觉。

  还好,主角够酷,还带了位漂亮的变种人女战警。他们穿着厚厚的装甲,拿着酷毙了的武器,穿行在我们熟悉的类似大学宿舍的走廊里。这一切像极了《星际争霸Starcraft》里的人类枪兵,后面跟着个护士MM不停的补血。当然,45度角俯视镜头并不多,更多的是第一人称视角,于是就让我狠狠的回忆起了大学时代熬夜打《雷神之锤Quake》的狼狈岁月:简陋的书桌上,一台组装的奔腾1电脑,脏兮兮的鼠标垫旁,冷清的躺着几块康师傅3+2饼干,几双迷糊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头硕大的纯平显示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方便面的味道,不时爆发出群情激动的呐喊“有血包!”、“火箭炮!”。是的,就是这样,《特警判官》的情节如我描述,就是在换装备、补血包、打小兵、轰BOSS的不断轮回中,从1楼一直杀到100层顶楼。

  它原本可以把逮捕、审批、执法于一身的强势司法制度优劣利弊讨论得更深刻,可它没有;它也可以把Dredd的人物内心刻画得更丰满,甚至穿插点童年回忆以及悲摧的过去,可它没有;它还可以让男女主角略为来电,触发点朦胧的暧昧关系,可它也没有;甚至它还可以在片尾埋下个伏笔,让那诡异的毒品渗透到地下,基因突变个什么怪物,好让续集有点异形的噱头,可它居然还是没有……

  对于这样一部无主题、无人物、无幻想的三无电影,我能给的评语?这个真没有!唯一的感受就是,让我用看电影的方式欣赏了一场网吧里的电脑动作游戏。

  《特警判官》观后感(二):在这只能用脏话形容的世界

  《新特》比《特》要耐看的多,无论从故事构思,还是现在更为成熟的特效技术。当然,血腥场面也要比前作更为恶心。在影片这种只能用脏话来的世界中,或许唯有以暴制暴才能给予弱小生灵的心中对生活的零星期望。

  动作西片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几乎是无法想像的,男主人公德雷德自然是毫无争议的正面英雄人物。而女主人公安德森其实也是一位隐晦的英雄人物。德雷德是法律的代表,对待犯罪铁面无私、极其残忍,然而制衡一个城市乃至国家如果仅有法律的花,则会像那位黑人女长官所言,“城市正在失去控制”,因此“需要她(安德森)的帮助”,而这位安德森,显而易见,便是人性。她面对因被审判而失去丈夫和父亲的家庭,会感到内疚;面对邪恶顽固的罪犯,于其他特警不同,巧妙的利用非暴力手段套出犯罪证据;面对受恶人利用甚至奴役的底层平民不愿深究...就连一贯冷酷无情的德雷德最后也被她打动,一改对其不能通过特警考核的决定。在这种特定环境中,这类英雄往往要付出更多、面对更多危险,可能他们多数是在幕后,却更加伟大无私,为“城市”的稳定付出更多,为“城市”的和谐注入生命与活力。

  影片最后,犯罪头目马-马的坠落场景,是本片的大型特效场面之一也是其特效设计的代表。两分钟的特效渲染中,从两百层的顶楼坠落,因特定的情节设计,让人伴随绚丽多彩的如同在钻石群中,穿过云雾缭绕,自由飞翔。。这恐怕是悲剧人物马-马此生唯一的一次心灵的真实展示,而结局恐怕也是她唯一的解脱。值得探讨的是,这组镜头用多次短镜处理,虽然能更好地渲染坏境氛围,但是如果用一组长镜头,不知是否能增加马-马这种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此外影片还有多处非常精彩的特效节段可以大饱眼福,当然,开始也提到,血腥场面也是不堪入目的,希望部分观众注意。

  《特警判官》观后感(三):对这片剧情和思想深度等要求过高的行为都是2B行为

  看电影总归是个消遣娱乐的活动,若是能从中得到思考与感动那自然很好,但是这样一部血浆片,给我们的大脑放个假所带来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黑暗骑士崛起(好吧,我是很想吐槽这部所谓思想深刻的伦理片的)。

  刚看到海报时,男主的下巴让我恍惚间以为史泰龙大爷又在我不知道的什么时候拍了一部的烂片,本着看一部少一部的想法,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看完了本片。

  剧情很简单,未来,核大战以后,核污染导致剩下的人蜗居在高大的城墙内,一栋栋高科技巨型大楼如牢笼般成为了新的城市,犯罪频发,执法力量只剩下了所谓的“特警判官”(中文译名我不知道该说很赞还是该说很土,反正意思就是能抓人的警察能定罪的法官能行刑的刽子手三位一体)。在这个背景下,社会当然是极度混乱的(话说这就是第一个槽点,凭什么让前前后后这么多编剧认为核战以后社会世界必定会大乱?只剩下这种简单粗暴的执法人员?质疑编剧们基本的逻辑能力你就输了) Dredd是一名“超级特警”,总之就是比一般人牛B的那种,貌似很出名——至少本片没交代。上司突然塞给他一个新人(是个漂亮妹子啊!这是福利好吗?!),要他考核考核,因为此妹子有读心术,但是特警的基本能力有点不合格,带一带,深入了解一下(咳咳)她能不能做一个好特警。 看多了简单粗暴类B级片的都会懂,对,接下来麻烦来了。Dredd带着妹子进了一座巨型大楼(新城市)调查一宗普通命案,此命案是贩毒组织为了杀鸡儆猴做下的,原本以为特警会不了了之,因为没有线索嘛,整个大楼都在匪帮统治下,平民敢怒不敢言,谁会出首呢?啧啧,这时候我们的anderson小妹纸用读心术愣是抓住了嫌犯之一,一个苦逼黑人(此人打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酱油,福利仅仅是幻想了一下子小妹纸的果体)正因为如此,毒贩头子代号“MAMA”的蛇蝎美女(明明没有小妹纸美好吗!?)急了,于是封闭大楼打算杀了特警灭口。

  接下来的剧情和那部“突袭”大同小异,两名特警大杀四方,愣是灭了一座楼的犯罪分子。

  那么本片看点在哪,就是血浆和暴力了,在于善恶都以非常粗暴的方式在对抗,善或者说正义的代表特警不妥协(即使面对人质),不后退的向顶楼进发,犯罪分子不计生死,不惜拆楼(拿那玩意轰大楼也不怕塌?),誓要弄死两个特警。虽然我吐槽剧情弱智无比,但是从中我们仍然能有思考,当罪恶已经蔓延到无法收拾,我们该怎么办,是如片中Dredd一样无差别的执行法律,消灭能消灭的?还是如金发小妹纸Anderson一样,放走那“助纣为虐”的可怜电子眼男?如何对待罪恶,或者如何对待不自觉行恶的人?人类思考这个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对纳粹分子中那些纯粹服从国家机器而犯下罪行的普通人,到如今死刑的废立问题,我们苦恼的是法律与“审判”并不能阻止罪行的发生,我们苦恼的是善者要妥协多少才能使恶者行善呢?

  作为这部影片的目标人群来说,我觉得给四星是完全合理的,就好比喜欢吃辣的人,对于一盘剁椒鱼头的评价当然比喜欢吃甜的评价要高,电影本来就该服务于目标人群。好吧,我说这么多其实是为了掩饰我居然给这么一部大烂片打了4星,亲啊,我也没办法啊,又没有3.5星可选。

  .S 哎呀,金发软妹子真是太合我口味了,那个黑人脑补能力真心弱爆了有木有!

  《特警判官》观后感(四):这部片评级应该是21而非18

  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的科幻片,结果它带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没看过原作,见谅)。

  首先需要澄清一点,“科幻”就是噱头,这是一部犯罪动作片。唯一有科幻感的地方也就是武器和世界设定。

  惊喜1:动作场面非常不错,番茄汁用得很奢华。不过并不是时下流行的那种“暴力美学”,而是弹弹入肉,会让人产生“疼痛共鸣”的“写实”(XD)风格。

  惊喜2:3D效果着重于描述吸毒后的感观世界,在3D效果用到烂的今天着实给在下以新鲜震撼的感觉。(显然这些场面有诱导人用毒品的倾向)

  而且剧情也不会很空(好歹是漫画改编),主题,思想,一应俱全(虽然有点老调)

  演员方面,2个女主都演得到位(瑟曦赛高!),男主卡尔虽然通篇只能看到布满胡茬的嘴,不过声音着实带感,“判官”感十足。

  结论:其实这部片评级应该是21而非18。大概算cult片,所以受众不会很广。。。

  《特警判官》观后感(五):《特警判官3D》面具叔制服妞 大破铁桶危机

  胡不鬼评《特警判官3D》

  面具叔制服妞 大破铁桶危机

  胡不鬼/文

  这是一部专门让人爽的动作片,大叔男主角从头到尾戴着面具,埋头苦干,弹如雨下,萝莉女主角明艳动人露脸出镜,各种互射,流血流汗……好了好了,大家别想歪了,这不是一部爱情动作片,而是一部有点黄很暴力外带重口味的B级动作片,还穿着科幻的外衣。

  这部投资5000万美元的影片,故事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未来世界,特警大叔和萝莉女徒弟,办案时被围堵在毒贩控制的大楼内,两人誓要歼灭罪犯逃出生天。(P.S.俩人没搞恋爱也没那个。)对于一部主要渲染各种枪战和爆头场面的动作电影而言,人物越立体,剧情越复杂,打起来就越累赘,绝圣弃智丢心扔脑,专事感官刺激,勾引肾上腺素才是正道,本片编导显然深谙这一点。

  于是乎,在反派女boss下令将大楼箍成铁桶弄死俩条子那一刻,影片便进入了微观时间,就好像导演吸食了片中的慢速致幻剂一样,人物发展、剧情进展基本进入冬眠期,剩下的,就是观众跟随两位主角一起,进入角色扮演游戏,一路过关斩将,杀人如麻,血肉横飞。就连此类题材惯常喜欢涉及的执法边界、反乌托邦、正义悖论、目的手段剥背离等电影人装逼必备元素,也仅仅是浅尝辄止或干脆闭口不提。当然,如果仅仅披着未来世界的科幻外衣,大玩CS或《突袭》游戏,显然已经无法应付口味日益挑剔的观众,本片还是有着自己的新鲜玩意儿。

  比如慢速致幻剂,这个颇为有趣的玩意儿,不仅是反派毒妈垄断毒品市场的拳头产品,也是未来社会人人争相吸食的廉价毒品,而它对影片更为现实的意义是,通过片中人吸食后的体验,为影片带来视觉炫技的理由,相信这也是这部3D电影从策划之初就确定的勾连情节设计和视觉刺激的一大元素。毒妈杀死对手仨马仔和自己结尾从顶楼被公安掷下这两场戏,在视觉上不无重复之嫌,但逼真的慢镜呈现和吸毒后的仙境体验,还是为3D观影加分不少,况且这一头一尾的呼应,也算是善恶有报、自作自受的视觉体现了。慢速致幻剂带来的华彩段落其实是判官突袭毒品交易场所那场戏,子弹时间外加各种爆头镜头,子弹穿过脸颊牙床崩碎肉沫飞溅的慢镜头,都是爽酷之极。观看的时候,觉得兴奋的自己很变态,但转念一想,谁又不是呢?

  另外一个元素是女主角读心能力的设定。这位金发小萝莉看似手无缚鸡之力,实则有着高人一等的特异功能,能看透对方心中所想,并进行心理攻击。这个元素显然为普通的闯关模式带来新鲜的变量。被俘的黑人帮派分子吃了几次女主读心术的亏之后,反过来利用她的特长攻击她,是影片的神来之笔:这厮在心中想象自己强奸她的场面,来调戏、吓唬她(强奸场面自然要展现在画面上,让观众借机窥淫,并把道德包袱统统甩给这厮),比起三级片真刀真枪的自然主义展示,YY直接按摩观众内心的G点,显然段位更高。另外一场较精彩的戏,是萝莉特警为套取口供,直接黑进黑人大脑,犹如《黑客帝国》中插脑进入虚拟世界一般,两人“面对面”展开一场直接PK,不思悔改的黑人依然鸡巴指挥大脑,妄图YY升级,反被美女弄得差点精神失常,这场戏颇有点“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意思(贾瑞是精尽人亡,黑人是小便失禁,真有点当仁不让的劲儿),虽然黄暴三俗却还是有新鲜创意在。

  综上所述,《特警判官3D》这种片,只要你能接受它的设定,并准备在90分钟里放松、发泄一番,还是可以去影院看看的,如果你太较真它在深度、主题、科幻等方面的不足,请绕行。

  《特警判官》观后感(六):《新特警判官》:政法委大战飞行员

  原以为是18年前史泰龙那部《特警判官》的翻拍之作,后来发现不是。话说当年史爷爷的《特警判官》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里头还有陈冲),史爷爷身穿机械战甲,不动声色(后来才知道史爷爷不幸患上了面瘫)的一句“I’m the Law”简直酷毙了——话说那时还不懂“酷”(cool)这词,就知道过瘾,跟录像厅里的港片不一样。

  《新特警判官》延续了老版《特警判官》的基本设定,人物也如出一辙,老版中史泰龙被人诬陷,被迫与罗伯·施耐德饰演的小混混罪犯为伍,一路上闹出了不少笑话,《新特警判官》中,外形跟史泰龙一样的卡尔·厄本(自始至终穿着铠甲,戴着头盔,压根看不出面相)也有了一个搭档,就是个有心灵感应特异功能的变种美女,这位美女连警校的结业考试都没有通过,上司派她跟厄本搭档,也有考验的意思——由此来看,《新特警判官》倒是非常类似丹泽尔·华盛顿《训练日》的叙事结构,老警察带新菜鸟,一路杀伐,拷问着法律正义的底线。

  《新特警判官》的故事还是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城市,只是由于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的飞速扩张,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一般的执法部门已经无法胜任,这时,城里的官员们特意成立了一个名为“判官”的组织,这些“判官”火力强劲,在城市里逡巡游弋,既有侦查权、逮捕权,同时也兼有审判的权力,可以当场宣布罪犯的罪名和判决,并立即执行——熟悉东亚某些国家政治体制的朋友,对这一组织想必不会陌生,特别是在“严打”期间,这些现实的“判官”合署办公,取人性命,效率极高,一句“代表人民枪毙你”看过某国老电影的朋友想必都不会陌生。

  “判官”带着变种美女接受了一个肃清大楼黑帮的任务,这栋200层的大楼里,盘踞着一个由从良妓女带领的黑帮组织,他们以贩卖“特慢”攫取巨额利润——“特慢”是一种成瘾的神经药物,服食的人会出现幻觉,觉得时间陡然变慢,一切的节奏都降了下来——相信看过《李献计历险记》的朋友都忘不了“差时症”的设定,这就跟“特慢”的药效是一个意思,在当代都市里,总有一群像叶子一样飞的飞行员在活动,“特慢”正是飞行员的必备药品,只有服食了“特慢”以后,飞行员才飞得起来。

  于是,“判官”带着变种美女(特异功能变了,外表没变)一路杀将进去,打怪的模式跟印尼电影《突袭》很像,乒乓轰隆,爱这种风格的朋友自然会大呼过瘾,当然,不喜欢的朋友在巨大的噪音中也能睡着。《新特警判官》充满了MV风格、血浆画面和意淫的色情,节奏就像一部摇滚音乐电影,年轻人要过个瘾,完全可以从《新特警判官》里找到。

  美国人真的很幸福,他们居然能幻想未来的世界里有“判官”式的强力组织,看来他们真是在民主政体的温室里呆的太久了,根本不知道这个组织一旦出现,威力会有多大——“特慢”药品和黑社会什么的,都弱爆鸟。

  《特警判官》观后感(七):末日英雄,绝望中的希望

  这名字取得,还力荐,哈哈

  其实我并不是想要力荐,因为我深知,这片应该得不到许多人的喜爱。

  我单纯得就是想抒发一下自己的热爱。

  又酷又稳思想坚定统一从不动摇的判官Dredd

  一头美丽的金发看似敏感脆弱实则坚强内敛的rookie

  我就是冲着这两条才会在已经在电脑上看过两遍高清版的前提下,又跑去电影院刷了一遍

  放大版的酷哥美女我更爱了啊,哈哈哈哈

  还有那轰鸣的摩托声

  陈旧生锈的城市建筑金属尚能运作的机械声

  那些枪械转换子弹,发出枪膛的呼啸,打烂所有墙壁的爆裂感

  我都好爱

  夹杂着带着奇异美感的嗑药3d坠楼视觉

  美丽读心女忙里偷闲的脆弱

  英勇无畏的Dredd粗中有细,滴水不漏,充满安全感

  虽然是萧条绝望的末日后城市,仍然有一种井井有条的生活感

  仍然有隐藏的人性

  情节如此简单,我却产生了无数的幻想,一笔带过的各种细节给予我无穷的想象空间,无法更爱这部片!!!

  《特警判官》观后感(八):拳拳到肉的CULT观影实感

  对于当代中国影迷来说,史泰龙以及他的众多动作电影绝对是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启蒙作品之一。除了《第一滴血》、《洛奇》等经典系列之外,《特警判官》也是无法绕过一部经典科幻动作电影。这部1995年上映的科幻动作片虽然在影史上地位不高,但是对于很多中国影迷来说,却着实经典。时隔十余年之后,好莱坞重拍这部电影,向史泰龙致敬之余,也拍出了一种全新的CULT质感,尤其是放弃过多花哨的未来世界设定,只以特警判官日常却不不平凡的一天工作状况为主,大书特书其与暴力黑帮团伙的殊死战斗,大洒血浆,暴力场景精致又充满想象力,堪称新时代动作大片典范。

  与老版不同,《新特警判官》并没有在末日世界方面做太多哗众取宠的设定,整部影片科技感、科幻的部分,大多只体现在那把可以声控的配枪上。而大反派设定也相对简单,一个以毒品(SLOWMO)控制平民,雄踞200层大楼的暴力犯罪团伙。特警二人组则扮演过关斩将,密室逃脱的角色,从第一层一直杀上200层的匪帮老巢。剧情简单粗暴,大部分的精力和卖点都在以暴制暴的战斗过程当中。

  动作设计方面,新版导演彼得·特拉维斯硬桥硬马,采取大型动作游戏的第一人称视角,毫不吝啬子弹和血浆,用拳拳到肉的实战、死战模式,展现出一场单对多大战的残酷性。其中高速摄影环境下,展现出的吸毒后反应是最大亮点,也是影片最后大BOSS的解决办法,相对简单粗暴,但是因为效果太过逼真,尤其是真实炫丽的色彩,一系列慢动作,子弹传播肌体的华丽绽放,血浆喷洒的迷幻效果,令人咋舌,也多少弥补了本片在剧情上的简陋和不足。

  新科特警判官“德雷德”自始至终没有摘下标志性的头盔,大多数时间都通过无限近似于史泰龙的低沉嗓音做戏,而他那唯一能够被观众看见的下巴也酷似史泰龙,致敬意味明显。反倒是新加入的角色——实习女特警,一头金发,萝莉范儿十足,内心戏丰富,意外成为全片最大的亮点。她从实习成绩不合格,到通过实战丰富揭示出其内心世界,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警判官,张弛有度,曲折又合理,完全有机会成为该系列下一任女主角。女星奥莉薇·瑟尔比也凭借此片成为广大影迷心目中的新一任女神。

  据说,《新特警判官》全片在南非拍摄完成,脏乱差的街道,200层贫民窟大楼颓败未来的场景设置,无比符合影片特质,与原作的科幻世界迥然有异,但是显然却更符合2012末日之后,心灵重建的当代影迷内心期盼。同时也赋予影片一种强烈的后科幻时代质感。导演对于画面与强节奏摇滚乐的把控非常到位,在3D影厅中,观看如此令人血脉贲张的CULT电影,绝对是意想不到的快感。

  《特警判官》观后感(九):《特警判官》:被重构的番茄汁美学

  3D《特警判官》并非英国畅销漫画《德莱德法官》的初恋,早在1995年,史泰龙就曾戴上这只冷面的钢盔,为2139年的未来城浴血奋战。俗话说“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曾经在《指环王》、《星际迷航》和《谍影重重》等大作中有过尚佳表现的卡尔·厄本试图承袭史泰龙特警爵德的衣钵。

  18年前,史泰龙饰演的冷面判官遭人陷害,被放逐后又冒险潜反美罗城,讲的是一个孤胆英雄暴力缉拿凶的故事。当年《特警判官》导演坎农背负了剧情呆板的骂名,但其酷炫的未来城美术设计,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还是为该片博得了不俗票房。3D版《特警判官》未再走史泰龙的老路,故事设定在末日世界一个封闭的巨型建筑中,冷面判官成了笼中困兽,面临暴力分子的重重猎杀。

  3D《特警判官》基调上偏向暗黑,不知道这是否是导演彼得·特拉维斯启用《蝙蝠侠前传》特技团队的缘由。重金属城堡和贫民区嫁接的创意虽然不尽新鲜,倒是符合犯罪天堂的通俗逻辑。为了弥补男主角卡尔·厄本始终未脱下头盔的呆板,导演彼得·特拉维斯这次没有让爵德判官孤身奋战,而是给他配备了一名正在面临考核的菜鸟女判官并肩。美少女奥利维亚·瑟尔使命有三:她是能感知他人思想的变种人,丰富观众猎奇感;她以影响心灵感应为名未带头盔,意在博取老男人的眼球;作为菜鸟她还充满了个人感情色彩,弥补冷面判官爵德的刻板。

  3D《特警判官》全篇更像是CS通关游戏。面临密闭建筑中的层层猎杀,二位判官只有自保显然无法逃出生天,只有通过绝地反击,冲破重重围剿的同时,找到并制伏大BOSS“玛玛”,方能“打通关”逃生。所以,3D《特警判官》也是一个“密室逃生”的游戏。类似的电影还有印尼动作片《突袭》,讲的是一支特警小队突袭一栋30层高楼,结果成了盘踞其中的毒贩悍匪的瓮中之鳖的故事。两片在故事桥段和通关类型上颇多相似,所不同的是后者没有先进武器,完全凭借血腥而且写实的动作肉搏“打通关”,暴力程度更甚。

  与众多R级片一样,3D《特警判官》故事情节无法成为第一卖点,而技术的升级为其的重拍提供了充分理由。新版《特警判官》除了番茄汁等重口味暴力场面全面升级,3D效果是全片最大卖点,而导演彼得·特拉维斯显然对高速摄影和超慢镜头的呈现情有独钟,对色彩、图形、光影、立体层次和数码特效的运用都有精细的个人癖好。通过先进的高速摄影,大量的超慢镜头为观众的眼球提供了更加精细,更加解构的番茄汁暴力成像效果。此外,导演似乎对高空坠楼亦有癖好,并用慢镜将本惨不忍睹的坠亡场面变成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

  3D《特警判官》同档还有《霍比特人》高压,另还有刚为安妮海瑟薇夺取奥斯卡最佳女配的《悲惨世界》和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劫案迷云》两部进口片堵截,超慢镜头的番茄汁美学成了该片突出重围的唯一法器。

  《特警判官》观后感(十):相关影讯

  一句话评论

  影片拥有出色的画面和质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像是一部《第九区》和《惊变28天》那样的cult片,而不是一部主流好莱坞的漫画电影。

  ——《好莱坞报道者》

  影片把英国漫画中缺少的那种暴虐和凌厉表达了出来。

  ——《综艺》

  这是一部未来版的《虎胆龙威》,暴力、刺激,令人血脉贲张。

  ——《多伦多星报》

  坐好,开始享受。这部影片会娱乐你的每一个细胞的。

  ——film.com

  幕后制作

  打造一个好剧本

  对于一部漫画改编的电影来说,剧本总是重中之重,因为一旦剧本确定下来之后,影片的质感、故事、主题,甚至是人物性格、主题升华,就随之被确定。参写本片剧本的,是英国的著名编剧亚力克斯·嘉兰。他曾经撰写过《海滩》的原作小说,编写过《惊变28天》、《太阳浩劫》和《别让我走》的剧本,甚至还是《28周后》的制片人。据亚力克斯·嘉兰透露,他在2006年就开始撰写影片的剧本了,那个时候《太阳浩劫》还在制作之中,而《28周后》还在拍摄之中。他当时在脑子里构思的剧本,拥有特警判官的死敌,他们总是在一起斗争。亚力克斯·嘉兰说:“这个构思,是建立在一整个漫画的基础上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撰写剧本,那么就会丧失掉一大片不是那么熟悉漫画原作的观众,因为太为冒险,所以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亚力克斯·嘉兰后来决定,要更为传统和忠实地创造一个故事,他从1986年的漫画《民主》(Democracy)和2006年的漫画《源起》(Origins)里获得了灵感,找到了开始故事的办法。亚力克斯·嘉兰说:“我不想拍摄一部史实巨片,就是想讲述特警判官的日常故事,所以,我用一个简单的犯罪情节就开始了故事的讲述。”而且,在这部电影中,特警判官是一个先入为主的人物,他没有经历太多的曲折和转变,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用暴力对抗暴力的人物。亚力克斯·嘉兰说:“这是我对人物的预设,因为我并不觉得这个角色会有什么转变或者是顿悟。但是这个人物也在影片的过程中改变了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的人生观和行为,不会有任何变化。”

  带着面具的主角

  带着4500万美元的拍摄成本,剧组来到了南非的开普敦取景拍摄。前前后后一共用了20周时间,就完成了前期拍摄。而为了有一个现实主义的景观,剧组特意放弃了科幻式的美工,转而使用了经典犯罪片的布景。作为制片人,亚力克斯·嘉兰很喜欢这样的布景。他说:“这样的美工能给人一种现实感,能让人觉得这个漫画人物就是真实的,他所生活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一样的,都有贫困、罪恶这样的东西。”因为这是一部3D影片,而且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暗场景中,所以英国著名的摄影师安东尼·多德·曼妥特意为影片设计了一套新的3D拍摄的操作系统。他说:“这套系统能让我更加方便的取景、拍摄特写镜头等等。如果后期处理得当的话,这部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特色会介乎于《银翼杀手》和《发条橘子》之间。”

  在这部电影中,特警判官一直穿着自己的制服,并且没有摘下自己的面具。对于这样的人物设定和服装设计,亚力克斯·嘉兰说:“这样可以给人一种神秘感,与此同时制造出一种人人,只要戴上面?具,就是特警判官的效果。也就是说,这个角色是一类人,而不是一个人。这个角色的服装,并没有完全按照漫画上的来设计,而是经过了改编。如果照搬漫画的设计的话,会让人觉得缺少新意和趣味。”

  而至于特警判官的武器和车辆,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嘉兰说:“他的武器是一个基于9mm步枪而设计出的发射系统,威力惊人。他的车辆是一量经过改装的500cc机车。这有些像是美国的硬汉或者是那种狂放不羁的逍遥骑士--彰显的是他的一种性格。其实,在1995年版本的时候,制片方就准备这么设计这个人物了。可是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这样的车没有制造出来。而现在,我们终于能如愿以偿了。”

  花絮

  ·特警判官这个角色来自于一个英国漫画,该形象1977年首次出现,是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漫画形象之一。

  ·为了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那部95年老版《特警判官》相区别,新版将片名《Judge Dredd》缩改为了《Dredd》。

  ·和老版的《特警判官》不同,在这部电影中,特警判官不会拿下自己脸上的面具。

  ·因为制作理念存在着冲突,导演彼得·特拉维斯退出了该片的后期制作工作,影片的编剧兼制片人亚力克斯·嘉兰担负起导演的职责,监督该片包括剪辑在内的后期工作。

  ·邓肯·琼斯曾经被邀约到剧组,来执导这部电影。但是他拒绝了制片方的好意。他的拒绝并不是剧本的问题,而是邓肯·琼斯对《新特警判官》这部漫画电影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与其要按照写好的剧本拍摄电影,还不如不去执导它。

  ·迈克尔·比恩曾经来到剧组,为主角试镜。

  ·影片中的桃树区得名于英国什鲁斯伯里的一家饭店名。本片的编剧和原版电影的编剧曾经在这家饭店商谈过这部电影的细节。

  ·影片中,桃树街上出现的涂鸦里隐藏了影片一些工作者的名字。

  ·除了桃树街和桃树区,影片中的所有地名和街区名都来自于2000AD的创始人和元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