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年》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青年》影评精选10篇

2018-01-27 20:0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年》影评精选10篇

  《青年》是一部由耿军执导,李正民 / 费雅君 / 石磊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影评(一):青年无用

  海报上被困在卡车上的马,和同样耷拉着头的且满头包裹着纱布的青年,有点脑残式的戏虐、有点无力的无奈

  街上的马少了,工业革命之后马成了“跪族”的消遣,不再驰骋草原;街上的青年多了,伴着青春小鸟的调子在街上聚合离散,各自朝着灰朦朦、闹哄哄的日子迈步而去,吹个口哨逗逗姑娘,对着车水马龙起哄叫骂一声,对同伴吹嘘着自己都信以为真的牛逼,不知前路多远,不知前路方向

  青年无用,成了影片的灰色偏黑的基调;东北人特有的幽默成了灰色偏黑色调中点点跳耀的猩红;被二手玫瑰的配乐一搅和再一升华,影片带着凶狠的真诚严肃的戏虐宣判了曾经是青年、未来变青年以及青年未遂的众生——无用。

  无用的人生从公共厕所开始——制造排泄物;戏虐的调味从色情行业开始——卡萨布兰卡来了人妖;粪便、人妖带出了影片的三位青年:金财、国庆和铁英。人妖话题的出场成功抓起了观影的兴趣,而青年以下省略的剧情远比人妖表演精彩,也不比不男不女的人妖伤感

  那个阶段的我们对青春还有些后遗症,对社会还有些看不透,对无常脆弱以及残酷都不能先知——所以,无财的金财在结婚未遂后,想不通喝了农药自杀,看2人转时的春心荡漾和划小船时的甜蜜时刻最后被2万人民币梦碎了。“我还什么都没干呢”,这句金财死前的话是导演介绍里说的,一句很讽刺的自我嘲讽。影片中没有听到,有点遗憾

  之后,义气热血的国庆与朋友小广开始了荒诞的吹捧过活的日子。国庆的义气,过分义气——“国庆讲究,真讲究”,这句是借由当兵朋友之口说出来的。对于“爱讲究”的国庆,他是打自己的脸去义气,去仗义。一句朋友的热辣辣的“咱哥么”一称呼,国庆就充了胖子,被流氓暴力压倒在街上,废了。

  国庆和金财的人生都报废了,胆小怕事的铁英始终有些愚笨:餐桌上讲话不看场合得罪广哥、矿地上讨好工头又嘴笨被识破偷煤的伎俩,就是给喜欢的小霞买个可乐都买不到姑娘喜欢的大瓶装,铁英美美得打着摩斯梳头发却也总是自信不起来。他胆小不会去自杀,他怕事也不会去为了哥么“义气”,他守着小霞,在建筑工地每天赚50就开心满足。但是老天喜欢开玩笑,因为人类太严肃了,严肃得进行着荒芜的人生——所以铁英在加工资突如其来从工地高楼摔下。

  影片不是黑色喜剧,没有连环死亡的情节安排。铁英的最后一段青年故事或许是没有情节高潮,略显拖拉,但却是青年的完成仪式——硬着头皮,直面尴尬、惨淡的生活

  摔下楼的铁英,脑子受伤了,自然姑娘小霞也军心动摇了,老母亲唱着2人转安慰他,那唱词里的先生和姑娘好时辰好年华,只是都离铁英而去了。

  影片似乎到这里可以结束了,交待完了三条无用无福的贱命,画面定格在海报呈现的镜头上,然后让看者唏嘘人生种种无奈和满目荒芜,感叹导演的人文关怀温情底层草根情怀,在回首爱抚自己的幸运太多,活着的美好

  只是,导演——耿军,这位鹤岗汉子,让铁英雄起了,一副性感的朱茵的海报,让铁英的身体雄起了;一场好心劝架却反遭耳光的琐事让铁英精神雄起了。

  雄起的铁英带着掩埋的自卑朴素的生存之道——不爆发就灭亡,重新来到小霞家门口——铁英不是英雄,英雄是要美人来配的。铁英的雄起也没有让世界绕着他转,好运跟着他跑,小霞家门口停着的奥迪无疑又是一个偏黑的讽刺。

  青年里处处是讽刺,无用的青年们的一个心思一个举动都反馈着导演设计的讽刺:家门槛太高太败类的小霞,金财死都没用到的避孕套,金宝做爱如吃饭的吵吵闹闹的婚姻生活,以及靠吹牛反被高手过招的小广......

  偏黑色的讽刺带着幽默,让讽刺没有大肆批判人性的力度,多了些导演对于这些熟悉的人事物温度,这些莫名的温度有着摆脱不了的土生土长的情节;这些温度也通过戏虐的讽刺轻轻抚摸了那些从身边流过的切夫的青年时光,让那些记忆没有无病呻吟的封闭式的低缓吟咏。

  结尾瞬间退色的画面好像是导演脑海回忆突然结束闪回至现实,宣告了青年的完成仪式。首尾呼应的电话充值提醒也宣告了青年时光的无法重复,充值失效。导演说,铁英是金财和国庆的延续,那通无人接听的电话是打给在座的各位的——研讨会的发言也却如那通无人接听的电话所预料的,这记偏黑的调料是留给耿军自己的。

  对于青年岁月,有些伤感的怀念又带点没能看到卡萨布兰卡人妖的遗憾。刘海波老师略有伤感的说着,他们是莫名其妙的生了,又乱七八糟的死了,我喜欢这句话的精辟总结。就如导演一再强调,这是一部悲剧,悲剧不是我们死去,悲剧不是我们还活着,悲剧是我们尴尬得活着,我们无为得活着,悲剧是我们知道了最基本的生存门道,我们开始了日复一日制造排泄物,调侃人妖的生活,且无法再为青春充值。

  《青年》影评(二):看似简陋的背后 是导演精心的雕琢

  这部电影是坐在南开大学的阶梯教室里看完的。春天的风吹起挂在教室后墙的窗帘,让我依稀想起了青春小说或电影里惯用的情节——掩映在飘动窗帘背后的灿烂阳光跟斑驳树影。但是,这部名为《青年》的电影却很坚定地用了写实手法来描述一群生活在东北小城镇的年青人。画面丝毫没有小清新感觉,甚至主人公的命运大众眼里也是如此悲惨。

  电影中出现的剧场里粗俗的二人转、口语中露骨的脏话……让前排的男生心有灵犀地笑个不停。我不是东北人,不太懂“东北味儿”的幽默,但,这也许就是地道的东北吧。

  放映后与导演的交流会。难得的一个话多的导演。在我印象中,做独立电影的人都是沉默的,他们把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电影里,而自己本身却是羞涩的。但耿军不同,他很健谈——典型的东北人。剧中人物的原型都来自于他的朋友,或者是他朋友的朋友,他只是进行了一些细节的加工。

  重点说说影片中的细节。东北人给我的印象就是豪爽、大方不拘小节,正如影片一样——小镇上破败的屋子、带着一股大茬子味的东北话。影片看似很简陋,画面却很讲究,到处充满着细节,每个镜头都有导演的精心雕琢。这一点在导演交流会上一一得到了印证。以前也参加过别的导演交流会,当观众对一个镜头提出疑问的时候,导演只是轻描淡写回答:“出现唢呐只是为了添加中国元素”或是“铁路朝那个方面延伸只是为了机位摆设的需要”。于是,大家哑然,原本以为经典的镜头原来只是偶然,有一种自己在孔雀开屏的感觉。所以,当《青年》放映结束,原先的疑问一一得到期望的回答甚至比预想的还多,竟有些欣喜起来,不知道为什么。

  有的观众提问:“您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呈现这样一种生存状态,还是如同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样,想要有人来改变这种底层小人物的盲目生活?(大概意思)”导演很实在:“这不是一个需要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不觉得这种底层小人物活得有多悲惨,我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这些故事都来源于我周围人的生活。一个普通人,好好过生活,挺好。(大概意思)”

  也许正因为导演也是片中所表现的人物当中的一员,所以这部看似粗糙的电影才能有如此精致的细节。

  《青年》影评(三):有时候我不愿在轮椅上——评耿军电影<青年>106分钟版

  《有时候我不愿在轮椅上——评耿军电影<青年>106分钟版》

  2009.1.2

  gt;电影之外

  看完《青年》后我想的更多是电影以外的事情

  2008年我乖乖呆在自己昌平的学校里。十月宿舍才连了网线,大多数时间同学都用它上“校内网”,看俊男靓女。十二月如果不是很偶然我上了次QQ,也就看不到耿军的消息,更没有机会一时间看到《青年》的最新剪辑版。我以为《青年》早已剪辑好,未想到从补拍到一次次修改,又过去了一年,导演的认真让我自愧弗如。

  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如《青年》这出悲喜剧里的众生。

  我从心底里是个胆小鬼,我不可能如金财一样殉情,也不会像国庆为朋友两肋插刀。我不可能像铁英一样开始雄起,《青年》是一部男人的电影,就像水浒写的是男人们的事情,《青年》里的女孩吴丽性格也如水浒里的多数女配角。我也不可能像铁英一样成为符号的一部分,因为我所处的小社会已经把我包裹得像洋葱一样——我实在是没有极端选择下的荒诞感。要我把自己和影片中的青年找一个共通点,我还是要借用所罗门的一句话:“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12:8)

  如果非要找一个能让我同感的人物,选“金宝”吧。

  “刘金财弟弟刘金宝偶尔会想念死去的哥哥,每天除了和老婆做爱就是吵吵闹闹。他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他知道‘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耿军)

  当我晃荡在大学校园里的时候,我和众金宝们幸福地打桩。

  一同学好心告诉我,让我可以像《孔雀》一样拍电影啊,所有人都没有名气,照样可以出来……我又犯了老毛病,和她分析起了顾长卫,结果很难看,人家很不高兴觉得我扫兴。很快她成了一号“金宝”。同学幸福的日子就不谈了,就说我的衣着打扮和她站一块,自己都觉得土得掉渣。

  另一同学一直认为《孔雀》把她家乡拍得那么“破”。我的老毛病在酒前就失言了,眼神里写满了歧义。她本来就是二号金宝。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如果在我的学校放映《青年》,她来自东北的男朋友又会怎么想?不禁又让我想起《三峡好人》北大首映时,一个激动提问贾樟柯的奉节青年,还有我亲爱的往往小姐姐;然而仍然有那样一部分观众的作用就是吹毛求疵嘛。

  这些电影之外的事情对于我如此重要,大多时候为了融入我的小社会,我要如金宝一样的生活。只是有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铁英一样的人物——铁英坐在轮椅上,看见马儿装在卡车上——无用武之地。但是铁英站了起来,如同《风柜来的人》里一向内敛的清仔最后大声为次日当兵的朋友叫卖卡带。

  耿军说,他们拍摄间歇,剧组成员举着写有“傻逼青年”的牌子拍了一组照片。金宝生活幸福,自然没有人说他是“傻逼青年”。只有人产生不合时宜的欲望时,才被认为“傻逼”。

  我不知道铁英是否看到了马儿的跑道,如同我不知道我和周围的朋友未来的道路。在耿军的影片里,走向是含混的,因为命运本身即语义不清。

  只是在我的朋友没有成为“金宝”前,我们有过一段“傻逼青年”幸福的时光。

  gt;第二遍“烧烤”

  “(《青年》)从细节出发,我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出他们的生活状态个人欲望。中国当下,在我的家乡黑龙江省鹤岗,人们因为工厂裁员和煤矿危险而奔走他乡,有更多人因为留恋家人和没有勇气去面对陌生的世界而留在那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们的生活。”(耿军)

  在耿军第一部长片《烧烤》中,我已领略了他来自黑土地的幽默。《烧烤》的故事背景在北京,里面主人公来回走过一面白墙,表现其内心的焦灼。在《青年》里,人物生活的场景除却冬季的白雪皑皑,展现的都是湛蓝的天,绿油油的树丛,粉红的墙壁

  鹤岗是作者生活的热土,看不清楚的北京是我的温床。我感觉自己更像是《陈默与美婷》里的陈默内心境地,不是北京土著,就算从小住在城市中心区,感觉和打工别无二致。话说回来,我又把自己放轮椅上了,就成了“无根草”。我只对混居的北京有所感悟表达,所有对老北京的感悟都是我的臆想。而《青年》和那些以自己家乡为背景的作品一样,感情充沛,尽管命运本身语义不清,但对现实的把握和表现非常到位。

  看完电影回学校的第二天,我把电影口述给了自己一个北京同学,并把《青年》评为现实版“疯狂石头”。自己也觉得很好笑,一年来我口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电影,锻炼了如何把抽象的事务具象表达的能力

  如果国内有艺术院线,我愿自己掏钱去看第二遍,经受第二遍生活的“烧烤”。

  gt;“慢”

  《青年》远比我想象的节奏要慢,从影片第一个镜头足以看出积蓄的力量。影片制作后期时我知道梁龙在制作配乐,特别拿出“二手玫瑰”的音乐出来温习,但实际上只有“青春”一首有唱词的歌出现在片尾字幕。大多时候,《青春舞曲》改编的旋律陪伴着主人公踽踽独行。影片中出现的“二人转表演”也恰到好处,影片的主要力量释放在主人公“奋不顾身的追寻着金钱友谊爱情”中——“我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一种宿命压力和选择,同时又很无奈、无力。这些人物不是我虚构的,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我的熟人,但他们互相并不认识,是故事把他们编织到了一起,呼吸着近距离的空气,充满戏剧性。我相信现实远比虚构更加荒诞和离奇!”(耿军)

  影片的“慢”,自然也和纯粹的商业片划清了界限。创作者尽书胸臆,观众接受更多的细节。

  我为影片中这样的情结动容:

  国庆的父亲。掏钱给国庆,还问他够不够。国庆拿这个钱只是给当兵的同学买酒饯行。谁会想到大家次日都喝得酩酊大醉,而国庆仍然出去为朋友两肋插刀。国庆瘫痪在床,还是老父守在旁边,日夜照顾,最后父亲跟随着儿子的命运而去的侧面描写,让人唏嘘不已。

  铁英的母亲。铁英工伤后,也只能躺在床上疗养,母亲没事就给他唱歌。铁英能坐起来了,母亲又推着轮椅带他出去,让他摆摊卖菜,纵然母亲无法理解铁英的处境,但铁英的母亲如大多中国妇女一样,善良隐忍。

  耿军给了这些配角足够的时间,也给了影片足够的质感和力度。

  初识耿军时,他说喜欢库斯图里卡。

  影片中的煤车放佛从地狱缓缓驶来,刺目的光显现,看清的只是被煤车上铁丝网割裂的天空。

  在我口述电影时,更多是人物幽默的对白;当我静心思考时,更多是人物无语的画面。

  gt;“我希望以简约的镜头语言、自然的写实风格和自然的生活态表演来完成这个作品。”(耿军)

  我太喜欢《青年》的演员们。

  郝老师说,应该把小广宴请上那个外出打工,因为海啸要去东南亚当IT增援的青年和影片现在的主角再做强化对比。我想的是时下的“经济危机”——“金融海啸”总会过去,谁来解决“精神危机”呢?

  小广的“哽”。

  小广成为广哥的时候,铁英无意识说出了他们小时候各自的窘况,小广第一次“哽”住不再说话。

  作为国庆的铁哥们,在国庆为其两肋插刀时逃命,而后失踪。直到国庆故去后,小广在路边劳作时休息,叫住了路过的铁英。他得知了国庆和其父的命运,再次“哽”住了,这回是被小餐馆和铁英同吃的包子。然而,他简单的一句“快吃吧,要不凉了”,已让我原谅了这个青年。他们的命运实属同辙,活着的人还是要顽强地活下去,如铁英,也如小广。

  金宝的“幸”。

  还是要再说说这个人物。他在影片开始誓言要为哥哥报仇,最后醉心于自己的小日子。而街巷另一头,铁英已经耸起肩膀,昂首又去了前女友家。

  营生的熟食店,可能启动金有一笔是哥哥的钱,包括当初接过来哥哥的出租活干下去。

  朋友当中,他没有经受身体伤残,可能哥们几个中是第一个成家的,媳妇机灵漂亮。

  但是金宝心知肚明,因而不愿折腾,关起门幸福足够。

  主线人物。

  刚看完电影时,我说三段故事的主人公像是“死亡链条”,这个想法只是在铁英刚受伤卧床时猛然进入我脑海的,现在想想,并不准确。

  我是个偏执的人,自然喜欢金财。

  我也喜欢国庆的仗义,和金财的执着各有方向。

  喜欢铁英,因为他经过生活的打磨和洗礼后,具备了新的气息,或者男人本身的阳刚被唤起。说俗一些,铁英这样的人物,是电影的救赎。我喜欢的电影《卡比利亚的夜晚》因为卡比利亚自身的善良和忍耐,给了人绝望中的救赎。铁英心里和卡比利亚一样是流了泪的,然后和卡比利亚一样继续前行,不惧前方未知险阻,在虚弱白夜下赶路,一如《青年》影片最后的闪白。

  《青年》影评(四):青年的<青年>

  参加了独立电影社的一个活动。放的是耿军的作品《青年》,耿军本人也到了现场。棒球帽,黑T恤和牛仔。个子不高,好在不胖,面容干净。

  我很喜欢听那种在北京呆了很久的北方人,讲出来的北京话,往往没有本地人那么重的京味儿,但是又带着那一股很纯粹的诚恳。他的声音就是这种。

  《青年》讲的是北方小镇三个年轻人的故事。

  一个为了女人服毒自杀,临死时他说:我还什么都没干呢。

  一个为了兄弟情义出头却被黑社会暗算,成了植物人。一直为他操心的老父亲和他本人,最后都死了。

  还有一个长得最不好看的铁英,从工地上摔下来,好了以后就彻底失去了胆量。后来终于买的起猪头肉,才鼓起勇气去见他喜欢的姑娘,姑娘的小店门口停着一辆好车。

  耿军说,是在2006年的情人节,他们一帮男女光棍倾其所有,凑出十万,开始拍这么一部有点灰色的DV电影。和其它泛滥着底层情结的独立电影比较起来,耿军镜头下的小人物显得真实而有诚意。看的出来导演和他的业余摄像及业余演员们,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尤其难得,他还用了很多隐喻和伏笔。拙劣的镜头也闪出灵气。

  也许我是更佩服他本人吧。一个打工青年,自己学习,真的弄出了一部100多分钟的电影来。没有钱没有设备,没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不能走正当的渠道发行,好不容易在深圳弄个小场地放映一场,却只有寥寥的二十来个人来,每人才交二十块钱。连路费都不够。

  我想问他一个问题。作为独立电影人,你是会怨恨自己游走在制度之外的非正统身份,还是会感谢恰好是这种身份,给了你拍电影的可能。

  但是没有问出来。

  《青年》影评(五):诗意的东北只在思乡梦里

  这两年没怎么看见喜欢的国内剧情片,前些日子看了耿军的《青年》,觉得挺好的。

  他拍电影的那种状态真好,在故事的框架中,很放得开,有种飘飘忽忽的洒脱与自由。这部电影放映过程中,观众基本一直在笑,但实际上,几个主角的故事确是以悲剧收场,很冷。金财因为家里不给他娶媳妇的钱而自杀了。国庆因为哥们义气在打架中受重伤,最后死掉了。铁英刚刚换了份工作,就遭遇了工伤,差点成废人。电影讲的就是几个留在小城没有走出去的青年人的故事,讲他们的生活状态,人生际遇。悲剧是悲剧,甚至令人错愕,但过程却是放松的,不夸张,不扭曲,就那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结局。我们观影的人,多少带着些优越感的,所以不自觉地以自己的优越感去评判所看的人与事。你觉得那些人生活得很无望,怎么能那么惨,但他们也就是那样地过着日子,与我们一样,呆在某块安身立命的地方,经历着悲欢离合,品尝着小幸福与大悲凉。国家是什么,时代的口号什么,外面的世界光鲜还是热闹,与他们也没什么大关系。

  程听我讲起《青年》,问我这个电影和《小武》的区别是什么呢?两个片子,不都是以内地小城为背景,讲小城无所事事的青年们的生活么。我想了想,说,贾的电影,批判性更强吧,或者说,导演的个人意图更强,他试图通过小人物的遭际,映射出人物身后的时代背景,并对其进行评价。贾的影片中,符号化的东西很多,这些符号都成为他审视中国社会的有效工具。从贾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有着深深的社会忧虑感。这种忧虑感令他和他的作品愁眉不展。而《青年》,关乎更多的是人本身的命运,宿命感更强,这个宿命感与人成长的环境和本身性格更为相关。耿军的姿态更简单,就是拍个电影,讲个故事,而不是上来就给社会一巴掌,它关心的是个体本身,人性的弱点,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气质更淡,近乎无为。

  《青年》的讲述过程活泼有趣,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但带着一种深深的悲悯,是导演对他身边那些兄弟们的柔软情意。黑龙江,矿区,年轻人,我留在家乡的中学同学,我的回忆与幻想与故事相互交错。这些年过去了,他们过得咋样呢?还行吧,有好有坏,大家其实也都差不多。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矿区却变得更荒凉,干涸,我那乡愁中诗意绵绵的东北全被《青年》中直白的现实给打破了。

  我私下总觉得,拍纪录片的人,多读书很有必要,因为它更需要人谨慎,理性,并拥有一份深沉含蓄的情感,所以我很讨厌那种只为了博取人眼球而不顾当事人尊严、一味宣泄的纪录片,最可怕的就是创作者的浅薄与贪婪;但拍剧情片的人,我却觉得,书斋外的生活经验更重要,它要的是感觉,领悟力,生活态度。跟耿军算是很近的老乡了,他来自鹤岗,跟七台河很像的一个煤矿城市。片后跟他聊了聊,我在北语念的书,而耿军九十年代中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宾馆打过工。他很年轻,三十出头,没有受过什么科班训练,但拍过的两个故事片都很不错,挺有这方面天赋的。

  男演员几乎没有任何表演痕迹(两个女主角除外,某人说话还有北京口音)。演员也都是导演朋友及朋友的家人帮忙,平时的职业都是什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的。很多东北人,天生就是演员,张口就是戏,什么也不怵的,所以在表演上,基本没得挑,以至于看着看着,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纪录片呀,而且,它比纪录片有趣好看,比很多剧情片要简单自然。

  《青年》影评(六):临终之眼里的悲喜剧

  昨天看完耿军导演的《青年》,我头一个就想到了“临终之眼”这样四个字。芥川龙之介的遗书里说,自然美在他的临终之眼里,而后他把最后的美感锁在了过量的安眠药里。死亡和过渡期是殊途同归的概念,只不是一个再转变为尘土,另一个依旧延续生命。这部电影里说的三个过程,恰好是一个迅速死去,一个渐渐死去,一个没有死去,导演说这是一部悲剧,我认为这是从现实社会的角度出发,但他还是放过青年一马,你能说这样从死到生的过程是彻头彻尾的绝望吗?

  需要的正是这双拥有无限美感的临终之眼,透过浊世打量青年们,这帮被社会废弃了的青年。

  【殉情】

  第一个故事,殉情。女方要男方给钱去念书,男方家长不同意,女方无奈分手,男方在女方家窗边吞药自杀。就这么干净利落的故事,远不及大多同龄青年题材的曲折离奇,但这只能说真实。这位字都打不来的半文盲青年到死也不会相信,自己实践了多少文艺青年可望而不可即的为情赴死,尽管他只敢在公园里的小船里吻住女方,试试她胸部的cup。我们衣食无忧,也谈情说爱,也在失恋期捶胸顿足,可有几人能一根筋为一棵树吊死?对这样的青年,我并不同情,也不觉得他做的有什么不对,只有崇敬之意,这是我做不到的事情啊。

  家人痛不欲生,请邻里吃了顿饭,这个青年的逝世在成为一段时期的谈资后,就成了过去。

  如此,迅速死去。

  【兄弟】

  男人对兄弟的概念,尤其是东北男人,我等小女子是无法理解的,也只会用两肋插刀形容,结果这个故事就真这样了。

  国庆和小广商量好要以国庆捧小广的方式来树立威信再赚钱,过铁轨时,一辆运煤火车呼啸而来,喷向天空的气体很快就散尽,这个细节是不是一种预警,他们的希望也终像这气体一样凝不成实体?

  躲不过这现实把脉的宿命,为帮小广,国庆被砍成重伤,瘫痪在床,而小广跑了。

  在第三段故事里,国庆由于护理不当,得褥疮死去。小广再度出现,混的依旧不如意,听说国庆死了,沉默一会,继续面无表情忙自己的。

  如此,无论是谁,都渐渐死去。

  【活着】

  第三个故事的开头,是在隧道中前进的运煤车,定格在车周围的黑框上,远处的白光聚在那里,视觉错觉导致黑框被消融了,但一旦出了隧道,该有的又出现了。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感吧,我又有点揪心。

  这个故事包括了铁英、金宝等人的整个过程,在铁英坠在工地那会儿,我还当电影要结束了,可这样不就成青春残酷了么,片名也应该是《三个死去的青年》了。

  海报上的那个镜头,那些被关起来的马儿们,我理解为被束缚自由的青年们。被窘迫的底层生活束缚了手脚,自由?基石怎么能少了“钱”字。有了钱谁愿意去冒生命危险挖煤矿?

  辛苦讨生活,有了钱再讨个媳妇儿过日子,他们的愿望就这么简单,金宝算是实现了,有人称之为麻木,麻木有什么不好呢!不麻木怎么办?活着么?活着朝哪里走?

  失去工作失去女友的铁英,漫无目的走在街上,以此结局,我看来十分妙。我宁可相信他是活着,就是那句话,活着就是希望,无论有无方向。

  如此,便是没有死去,还有口气儿。

  【瑕疵】

  以一个非专业人士提一点建议:

  一、女演员表演稍显僵硬,与男演员的精彩表现差了不少。

  二、有些地方痕迹过重,如铁英瘫在床上他女友在旁发呆,完全像是硬插进去的叙述,大可不必这样清晰交代,电影着眼现实,这种情况下若他女友不离不弃那就是言情了,接下来的女友与其分手完全可以直接跳过那个画面直接进行。

  借用完毕这双临终之眼,看完了这出悲喜剧,我仍心悸。被废弃的一代,到底怎么走?

  《青年》影评(七):活着的或者死去的青年

  家乡对于在外的游子是隔着一层的,大部分的喜怒哀乐我们都交给了另外一座陌生的城市。对原来陌生的城市越来越熟悉的同时,我们对自己熟悉的故乡却越来越陌生,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听到一些家乡的改变,无非是谁在外面打工当上了老板赚了多少钱,无非是又开了几个工厂污水遍流,无非是学校里又查出多少个女生怀孕。楼价犹如我们中年发福的肚子在节节攀升着,那些网吧、夜宵店依然非常热闹,那些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穿梭其中,不再像我们那个时代遮遮掩掩。大片的农地被征收后打上了钢筋水泥,水泥房下的青年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这是我的家乡,你的是否也一样?我不知道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因为我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故事,对自己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你可以想象在那样一个楼房越建越密汽车越来越多的小县城里他们的故事,可当你的想象真正还原成画面的时候,你才发觉这故事是如此的无奈与绝望。 黑龙江,鹤岗,三个青年,三段故事,同一结局。 剧变的中国,下岗和煤矿,他们选择留在故乡,青春正好的年华,他们没有成为白领金领的条件,一幅轰轰烈烈的城市大开发中,他们只能卑微的留在命运的角落,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清贫单调的生活,工作、恋爱、甚至打架成为生活的主题。 青年一,是否可以称之为文艺青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故事的开始,所有的恋爱都差不多,聊天,逛公园诸如此类,只是背景是普通的雪糕以及破旧的船只,却充满了小县城特有的质感,尤其是一段宣传车开着大喇叭的放着泰国人妖演出的消息,是每个小县城不可避免的回忆。只是,两万的聘礼犹如要一个在深圳工作的打工仔买房一般,无力承受的结局是棒打鸳鸯,可镜头下的女方并没有悲伤,有的只是惋惜。大时代下的婚姻从以前的政治清白军人光荣到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人民币是一切。于是强烈的思念化作誓死以辞的恨意,那么多人劝着再找一个却坚决喝下了那货真价实的农药而且这一次农药完全发挥了它的功效。 你想鄙视他吗?出去打工好好的挣几个钱或者恋爱的时候把对方的肚子搞大不就好了,值得去拼命?傻瓜一个,可是这就是一个特定青年在特定背景里的生活,他的生活终止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里。 青年二,带个二字的青年是有那么一点二。热血男儿,整天无所事事的混迹街头,却老是想着可以如何赢得别人的尊敬和因为尊敬带来的钱财。可现实是他需要回到家面对日益老去的年迈的父亲。喝酒也就不仅成为了打发时光的娱乐,同时也藉着酒精来逃避现实。 世事如潮人如水,不胜相逢一场醉。可就是这样的快意江湖里,为了帮朋友出头,在朋友的一次情感纠纷里,被朋友的情敌砍断脚筋,此后的人生他都将在病床和轮椅上度过,当他无奈的将他最珍惜的手机给了他朋友的时候,他明白他的青春落幕了,他所有的一切与青春有关的希望和幻想都在此终结,从此犹如已给迟暮的老人坐在黑暗里等待着属于自己那一天的到来。 青年三,应该算是一个普通青年,平平静静的在煤矿上干活,下班后买一点猪头肉和大瓶的可乐去理发店的女友那吃饭,闲扯些生活上的琐事。可祸从口出,一次无心的玩笑不但让他无法再偷些碎煤出来接济家里,而且连工作也丢了。丢了也就丢了呗,反正年轻,他便去工地做起了建筑工人。这工作说白了就是需要充沛的体力和不怕死的精神,高空作业的危险不比地底煤矿出事的概率低。 而事故也终于发生了。 万幸的是他没有如青年二那样瘫痪在床上虚度余生,不幸的是治病不仅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而且在他终于可以下床步行的去看望他许久未见的女友,迎接他的却是冷漠和情薄。这个老实巴交的普通青年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落寞的从理发店走出。 我在想我为何而悲伤,也许那些悲伤来自于影片里的青年未来未曾铺开便主动或被迫的离开,所有青春的美好被2万元和农药代替,而所有的那些一往情深的义气被朋友的失踪以及终于现身后的吹嘘取代,如此现实无奈的让你也只能犹如第三个故事的青年,伤好后回去找他的姑娘,和姑娘的母亲和男友坐在一起吃饭,对一切点头答应,而后默默的走出门。 哪里的县城不都是一样,哪里的青年也不都是一样。死去的青年偶尔会在话题和亲人朋友的头脑里出现,而活着的青年却还要适应这一切,继续的生活。在这整个过程中,那就是不可避免的中庸,走向中年,安安稳稳。犹如哥哥自杀后的弟弟,经常出现在饭局,除了和老婆做爱就是吵吵闹闹。我们不都是这样,渐渐失去锐气,渐渐衰老…… 没死的青年坐在轮椅上,看着马路上尘土飞扬的卡车上关着的马。那不是它们应该在的地方,在那里,所有的激扬与热血都被禁锢着,无处奔跑与驰骋,只能绝望的看着分外湛蓝的天空,推着轮椅走在陌生的街道上,而街道旁,高楼与车辆依然越来越多,而青年,也依然越聚越多。而这个小城却冷漠的依然以它固有的生命在发展着,无论他是坚定的还是茫然的,无论他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无论他是可以走着的还是只能坐着的,无论他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它都在以它自己心脏的节奏跳动着,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又好似一切都在发生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