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宝贝》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失踪宝贝》是一部由本·阿弗莱克执导,卡西·阿弗莱克 / 米歇尔·莫纳汉 / 摩根·弗里曼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踪宝贝》影评(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看到全片高潮的时候,真的希望故事会以Patrik选择保守秘密为结尾
直到警车出现了,我的心里还有点无法接受现实的感觉
也是Patrik的女友不愿接受的现实
可是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
人生就像AB剧
永远无法假设
可我仍不住想,小女孩回到母亲身边,真的就是最好的结局吗?
如果Patrik当时做出另一个选择,又会怎么样?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所以说,也没必要把男主角的这一选择看得有多具有决定性似的,好像他走了这一步,就要承受以后会发生的所有的不幸,好像这些都是他罪有应得似的。
拜托,人的命运是不可能被一件事所决定的,这个道理很难懂吗?
《失踪宝贝》影评(二):You gotta take a side...
and live with it.
小时候,我们是不是总被灌输要爱憎分明,要分清是非善恶。
人长越来越大,发觉其实一件事,你认为是对的好的,其它人未必认为是。便是你以前认为是对的好的,现在想想,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以前的所作所为付之一笑。
同样对一件事的处理,大家就会有不同的做法,引向各自认为是最好的道路上去。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没有其中一种做法是优于其它所有的做法。在各人按自己的做法去实行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是圣人自己做的才是唯一对的做法,不要对别人的想法不屑一顾。
而在各人施加自己对事情的影响的时候,让我们从好的方向上去想,他们的原意是善良的美好的。他们从自己的主观想像出发,替别人客体计算什么才是对客体才是最好的。但实际上,谁能真正准确地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时间才会是最好的证明。你现在做的,都只有在将来才能得到证明,无论是好的或者不好的。
特别地在客体是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被动地接受别人施加的作用的时候,主体又是凭什么说,他们有资格去做有可以影响客体一生一事的事的呢?
真是世事无绝对。也许上面说的都太较真了。
很多时候,也许,能做到你的做法为大多数人接受认可,或是你对客体做的事从历史上证明多数是客体比较好,就足够了。这时候,也就是you gotta take a stand and live with it了。
aby,从某个意义上说,从还在娘胎,就已经Gone了。它的命运由它身边的人主宰,并将影响它的一生。小姑娘无论是跟谁过,她不judge,她forgive。不过正如某某说的,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没有人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既然这样的话,gone就gone了,咱们谁又不是gone了的。Just take it easy. :D
《失踪宝贝》影评(三):不作为,担当的勇气 ,谁都不是上帝
这部电影再次印证了我们小时候追着父母问小人书上的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可笑之处。就像你看国际大专辩论会,他说的不错,他说的也有理,好像都是对的,但却吵得脸红脖子粗。
有一类科幻片说的是人类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在去之前科学家一定都会告诉你,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做出任何会影响历史发展的事来,因为你任何一个无心之举都会令现在的世界发生极大的改变。而故事的结局往往不管主角们无心或是有意会做出此类举动,最后都会阴差阳错的相互抵消,这样在他们回到自己的时空时,才不至于发现自己的爸爸换人了。
谁都不是上帝,你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命运,Patrick最后的决定无非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孩子有和母亲在一起的权利,让你丰衣足食的养父母和也许对你不闻不问的亲生母亲只能两者择一,你会选什么。谁都看的出来谁能让孩子生活的更好,但谁都没有替别人做决定的权利。就像一个你深爱的穷光蛋和一个爱你的百万富翁,你又会怎么选。好了,我知道现在大多数人会选后者。
说完了理智,来说说情感,Lionel、Jack和Remy都是爱孩子的,包括Angie。如果说非要在这里找出一个不爱孩子的就是Patrick,因为只有他做出了理智的决定。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和发生在自己身上,人往往会作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你不会感情用事,只有两个原因,一你是圣人,二你和这件事无关。
atrick的逻辑是,不希望承担改变别人命运而带来的负罪感。我的决定会改变一个孩子今后的一生,这种改变她是否接受,显然现在她无法给出答案,但有朝一日她回来对我说,你当初的决定并不是我想要的,会令我良心不安。但如果我做出了理智的选择,送你回到你来的地方,你还是过着以前的生活,那我就没改变什么,我良心会好过。
atrick还年轻,他认为世界有自己的规则,他要维护这种规则,而Jack与Remy的阅历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所以他们会为了一个孩子,放弃了事业,放弃了退休金,甚至放弃了生命。他们想要孩子过的更好,即使你会怪我。这种决心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最后Amanda抱着娃娃看着电视,这个镜头让人觉得很漫长,长到足以令坚定的心动摇。
人生是单行道,遇见分岔路口,只能选择一条,你注定看不到另一条路的风景,因此你无法分辨那条更好。你要做的就是选择,然后不回头的坚持走下去。
《失踪宝贝》影评(四):选择
选择是人最基本的活动,反映出我们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
一个小孩,她的母亲是一个自身难保的瘾君子,她的“领养人”是一个正当职业的人,你会如何选择小孩由谁抚养?“领养人”为了能让小孩摆脱好母亲的糟糕处境,以非法的方式将小孩从其母亲那里带走,你又会如何选择?
这个选择就是电影《Gone, Baby, Gone》(译作《失踪的宝贝》、《失踪人口》)展现给观众的。这是一个价值判断,是法律和伦理之间的选择。但这个命题又是乎不合适,因为在现行的法律条件下,如果监护人的行为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是可以剥夺其监护人资格,由有权机构选定合适的监护人行使监护权经保障被监护人的利益。
如果不考虑上述法律的因素,就在母亲和“领养人”之间选择的话,你的答案是什么?
片中的男主角最后选择了母亲,但将小孩交给母亲后,我感觉他又后悔了。如果让我选择,我会站在小孩的立场来考虑这个问题,作出对小孩最有利的决定。
其实最经典的法律和伦理选择案例日是二战时德国人对纳粹德国法律和对犹太人生命尊重问题上的选择,这也是纽伦堡审判的法理基础。
对于本片,如果从内容上,我推荐,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判断,较差。
《失踪宝贝》影评(五):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上选择
看完这部电影,实在觉得有许多余想,虽然小本他弟卡西•阿弗莱克的声音实在让我觉得很难受,但是就整部影片来看,确实比较精彩。
首先吐槽一下小本家族,小本家族是不是总是喜欢翻白眼,给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不管卡西•阿弗莱克演的多烂,有着一个大名鼎鼎的导演哥哥,卡西•阿弗莱克也着实出了不少风头。
再来吐槽一下女主角,女主角的戏份可能是小本没有顾虑到有多么重要,整部影片中,女主角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帕德里克干嘛女主角就在旁边更个傻子似地干嘛,个人感觉米歇尔•莫娜汉演的是一个毫无主见无脑子的女主,但是在最后突然一下态度180度转弯,说:“你要是报警,我会恨你,但是我不想这样做。”在整部影片中,能够让帕德里克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的人只有雷米、杰克警长还有安吉了,而安吉是帕德里克身边最亲近的人物,理应应该狠下笔墨刻画一下安吉。在关键时刻这对恋人做了不同的选择,从而让本是恋人的两人遗憾分手,道德和法律,真的一定要让其中的一者妥协吗?安吉的离去,是对帕德里克判断力最好的衬托,安吉的言语本该引起帕德里克内心强烈的挣扎,安吉的离去更应该让帕德里克感到无比的遗憾,可惜小本没有花太多时间在这些表现心理,表现细节的方面上了,安吉最能突出帕德里克内心的矛盾世界,但是米歇尔•莫娜汉并没有完美的演绎出这一角色。
再来看小本的弟弟卡西•阿弗莱克,影片中的灵魂就是这位私家侦探,小说的作者很巧妙的用这一眼光描述了站在道德和法律十字路口上人们的不同选择以及内心的纠结。而卡西•阿弗莱克将本片的灵魂人物帕德里克演成有着沙哑嗓音、表情呆滞、面对阿曼达以及杰克警官一家的温馨场景以及女朋友的苦苦劝说甚至分手威胁还能够面无表情去报警的私家侦探,不得不说卡西•阿弗莱克的演技只差了。
其实整部影片还是波澜起伏的,但是所有的波澜都是围绕着小女孩阿曼达失踪所引起的,料到了事情没有小女孩落水而死那么简单,料到了事情也没有小女孩被恋童癖的变态男所杀,料到了小女孩肯定被帕德里克身边最信任的人所绑走,但是没料到结局竟然是那么忧伤,那么安静,小女孩的一句Annabelle瞬间让我百感交集,帕德里克看到海伦仍然是不负责任的样子会后悔吗?帕德里克会回想体会到杰克警长的一番话吗,帕德里克会明白雷米的死的意义吗,帕德里克会明白安吉离去的难言感受吗?种种的疑问扑来,但是影片就这样结束了,孤独的阿曼达守着自己的Annabelle寂寞的看电视,沙发的另一侧是同样孤独的帕德里克,呆滞的表情,站在道德的十字路口,究竟那里才是正确的方向?四星献给导演小本的处女作。
《失踪宝贝》影评(六):又见道德抉择
不得不感叹,道德伦理的问题远比逻辑推理要复杂很多。没有错与对,每个观点背后都有相应的理由。当然,一个社会作为整体,必须要制定一些相对正确的道德准则。当男主人公发现失踪的小女孩是被老警长偷偷收养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痛苦的矛盾和挣扎。是报警,让小女孩回到她贱人母亲(想不到更合适词汇,人渣?)那里,还是默默接受,让她留给无论是经济或者人格上更为可靠的老警长抚养?与他女友坚决支持后者的选择不同,他最后还是报了警。
作为观众的我也进行了一番思考。这个道德抉择的棘手和微秒之处在于,当事人本身,作为一个幼童,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要代替她本人做出选择。在现有的法律下,显然她应当交由她的母亲抚养,即使我们知道她未来的人生可能会因此而一片灰暗。影片极力渲染了这种选择可能导致的后果,因此一开始我的选择倾向于老警长。但是转念一想,如果不是我们对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果我们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们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失踪宝贝》影评(七):什么是对?
坦白说,我看不明白每个角色说的对白。
由于,小弟的英文程度一向有限公司,再加上字幕根本就不是内容。
所以,这部电影里的对白说些什么,我真的不清楚。
我只是知道,他们的话很多Fuck This Fuck That...
虽然如此,我却很明白这个故事到最后要说的话。
很努力的看完这部电影,很辛苦。
英文往往喜欢说的句子,暗示性很重,这分钟说着你的路很顺,可能是想表达你的人生其实很多贵人帮助。
我看这部电影,就很不顺,因为不到结局那一刻,我都还不明白。
我会力荐这部电影,可能就只是几个原因。
二,电影拍得,很踏实,故事剧本有张力。
三,什么是正义?
四,最后,你会怎样选择?
相信,这部电影,本地也不会上映,要你看你也觉得闷。
那么,我就简单的问,如果那是你,你会怎么做?
好了,如果你是一个侦探,这是你调查到的结果,你会否报警告知警方真相,然而却牺牲了小女孩?
小女孩的将来,就在你的一通电话手上。
你会怎样选择?
电影里,男主角,他打了电话给警方。
结局里,小女孩和男主角一起静静的看卡通片,画面很凄凉。
其中,男主角的女朋友更因为男主角的决定而和男朋友分手。
正义其实在哪里?
道德上来说,男主角没有错。
可是,最后连自己的幸福也牺牲了。小女孩的快乐,也没有了。这样的结局美丽吗?
如果男主角没有通知警方,这么样小女孩就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而男主角也会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这样会不会更好?
有时候,我觉得很无奈,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很不同。
我个人觉得,小女孩的将来真的很长,如果在她妈妈照顾的环境下长大,那根本就没有将来。所以,我会选择沉默。我觉得,可以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长大,真的很重要。
有那个小孩,不喜欢生日有很多朋友陪他一起庆祝?
有那个小孩,不喜欢和家人一起吃晚餐?
有那个小孩,不喜欢临睡前有人说故事哄他们睡觉?
而失去了这一切之后,就只剩下一个一天到晚都吸毒的妈妈,一个洋娃娃和一架电视?
为什么?
正义的定义在那里?
就像明明每个人都知道“爱”是对的,却不能接受“同性”之间的爱一样。
爱,是错的吗?分开他们,他们快乐吗?
就像每个人都知道说谎不对,可是每个人都对每个人坦白玛?
坦白,是错吗?说出来之后,每个人都快乐吗?
我觉得正义是没有的选择,那是属于神的。
所以,我一向都不认为神就一定是对的。
@20080712003222
《失踪宝贝》影评(八):你,不是神,所以不要裁定别人
如题所说的,不要随意的去裁决某个人的一生,不要自以为地决定别人的命运,因为,你没资格,也没必要。
而Patrick能做的,就是如最后影片末尾,陪着小女孩,陪着她寂寞的看着电影。
为了让小女孩活得更好的本意,我承认是绝对善意的,可以实现的方式有很多吧?可是,为什么这三个人都选择了这种方式呢?
片里,小女孩的舅舅Lionel选择的方式是背叛了妻子Bea,甚至和Remy一起策划杀害了Cheese,而另一方,督察Jack Doyle也是因为失去了女儿,才有了私心想养小女孩Amanda,而且整个策划,他也有份。
为了让小女孩幸福成长,这底下可是垫了人命的,还不止一条,那么,这种做法可以么?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哦,是的,哪怕那个是杀人犯,你也不可以随便夺取他的生命,如果这样做,那你和杀人犯有啥区别”,不是有这样一说的说法么。
强调,我觉得这个才是Patrick之所以会吧小女孩遣送回来的原因所在,谁都没有资格去随意主断的决定这一切,何况还为此杀了人,而你所能做的就是陪着她身边。
给我,我未必就会像Patrick这样做,只是,能理解Patrick的做法,想法而已。。。
《失踪宝贝》影评(九):爱,请以正确的方式
“这是米拉贝尔吗?”
“是安娜贝尔。”
这是电影《失踪的宝贝》的最后两句台词;一部节奏虽略显缓慢、你却无瑕打盹的关于小孩失踪的电影。
此后,私家侦探前去探望小女孩,发现她的妈妈正在梳妆打扮、准备与一位男士的约会;小女孩独自一人百无聊赖的在沙发上看电视。小女孩的妈妈出门约会去时,答应临时照看她女儿的朋友还没有来到她的家中;私家侦探坐到沙发上,呆呆的看着小女孩,问起小女孩手中的玩具,于是,他与小女孩的对话,也就是本文开篇中记载的这部电影的最后两句台词。在就玩具名称的错误被纠正后,伴随着私家侦探愣愣而愕然的表情,电影结束了。
电影结尾处,私家侦探那丰富的表情,不知是否意味着在他心里对于让小女孩回到母亲身边的行为有所怀疑。
这是一部关于爱孩子的电影。回到骨感的现实,2011年上海浦东机场就曾发生孩子连刺母亲9刀的悲剧,据报道起因系那位母亲表示无力继续承担孩子的留学费用。在此之前,这位母亲月收入7000元却必须每年给孩子支付高达30多万的留学费用。为了满足孩子,母亲不惜大肆举债,也要满足孩子远远超过正常标准的学习及生活开支。这也许还算是极端案例,但生活中孩子们在周末休息时间内奔波于各个辅导班之间的事例屡见不鲜。
还没有孩子,我不知道如何去爱孩子;那有了孩子呢,就必然懂得了吗?至少这部电影的导演对此不太确信。我们都知道该爱,但该用什么方式去爱,哪种方式才算得上是正确的方式?
最后,分享电影中的一段台词:小时候我问牧师,怎样才能既保证自己上天堂,又不被世上的各种邪恶力量吞噬;牧师告诉我,上帝是这么对自己的孩子说的,“你们是狼群中的羔羊,既要像毒蛇一样精明,也要像鸽子一样清白”。
《失踪宝贝》影评(十):Gone Baby Gone(失踪的宝贝)
一度觉得故事有些拖沓,男猪最后表现出的蝙蝠侠的死正直也让人觉得有点突兀,不过故事性还是很不错的说,一环扣一环的悬念也设置的不错,至少我是真没猜出来哦,单这一点就很棒了。
弟弟演,哥哥导,似乎配合的不错,不过哥哥的导演能力还是有待提高啊,他也一直在导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被得到肯定,至少在我看还需要时间,其实这片子不该给五星的,至少导演和演员的表现这两点就不足上我打五星,但是电影本身还是很有感。
不是人人都能做蝙蝠侠的,首先你得有一身肌肉,还得家财万贯,然后有一身武艺,还得经得住经受一次一次亲手抓的人又越狱的打击,再一次次地站出来抓住他们,把他们关进监狱,你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