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尼娜》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10篇

2018-02-04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10篇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由亚历山大·扎尔赫依执导,Tatyana Samojlova / Nikolai Gritsenko / Vasili Lan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一):最美的邂逅

  由于气质各异,葛丽泰•嘉宝、费雯丽、塔吉娅娜•萨莫伊洛娃、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也呈现了不同风采

  原著中,安娜和渥伦斯基的邂逅是在火车站台上。小说中描写道:“渥伦斯基跟着乘务员向客车走去,在车厢的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妇人让开路。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妇人的风姿,渥伦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即转向走过的人群,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著,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90页。)

  安娜和渥伦斯基初见这一场,四个版本的影片对原著有不同程度的改编。嘉宝版,先有一场铺垫:音乐响起,渥伦斯基沿着火车一个车窗一个车窗地寻找他的母亲。在他走过第四个车窗后,杂音渐渐消退,整个世界只剩下了音乐的声音。他在音乐中看到了他的母亲,准备上车时,一团蒸汽如云般卷过来。云雾中,安娜的脸时隐时现。最终烟消云散时,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嘉宝那轮廓清晰神情坚定的绝世容颜。这一段刻意改变原著的描写,增加了安娜与渥伦斯基相见的戏剧性。97苏菲•玛索版继承了这一段。

  在电影开始的时候,镜头从火车头摇到车窗,透过车窗我们看到了费雯丽版安娜的面部特写。这是费雯丽版安娜在片中的第一个镜头。这张脸美丽神秘完全符合观众对于安娜•卡列尼娜的想象。可是画面一转,剪辑到火车内的时候,观众看到安娜正在和渥伦斯基的妈妈聊天。这一段戏,费雯丽的举止亲切了,抵消了她最初营造的神秘感。一个从小就知道自己是美丽的女人,身上会有一种气定神闲的气质。因为她完全清楚自己的魅力。知道自己只需轻轻一笑,就能令异性神魂颠倒;自己只需神色和悦一些,就能令同性感激不尽。这类女人不需要亲切之类的美德来博取人们好感。嘉宝和塔吉娅娜拥有的就是这种气质——即使她们有时会亲切,那也是一种被男人所迷恋着的女人所独具的有限的亲切。费雯丽版的安娜与渥伦斯基相见一场戏:渥伦斯基正准备上车时,看到了在车窗后凝望的安娜,被她的美丽容颜惊倒。接着镜头一转,切到车厢内,这时的安娜正在擦拭窗玻璃好看得更清楚,以便找到她的哥哥。这个动作,进一步消除了费雯丽版安娜一开始给观众的神秘感。

  塔吉娅娜版,渥伦斯基在车厢入口处与安娜插身而过,之后,又回头看了一眼安娜,而此时的安娜也在月台上回过头来,对他微微一笑。安娜的脸庞在暗褐色的月台背景中显得格外清晰。我不知道亚历山大导演在拍这一段时,有没有想起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那首诗《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与某个人擦身而过,然后下意识地回头,把擦身而过变成了邂逅,从此一生追随。生活本身有它自己的戏剧性。从这一点来说,托尔斯泰确实把握住了生活中人们关于邂逅的感觉,而导演又在银幕上完美地演绎了一遍。

  嘉宝版的安娜虽然顶着一片俗气的波浪刘海,可是慢慢看下去,就会被她的一言一行所吸引,就会注意到她在举手投足中散发出来的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是自信与爽朗的混合。费雯丽版安娜外形柔美,更接近原著,在气质上比较活泼。苏菲•玛索版安娜在外形上也属柔美型,在气质上显得更纯真任性一些。跟其他三位女演员相比,塔吉娅娜版安娜的面庞多了一些坚毅,在外形上离原著较远。在电影中她的表情丰富,并且自然,绝不会给人做作的感觉。演员的表情就是演员的演技。一个优秀的演员可以控制自己的表情,把它调整到最合适地步。她演绎的安娜,最动人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二):爱情之于女人

  服饰是最大的亮点

  俄罗斯风格鲜明又美丽

  影片的色调也好看

  俄罗斯人的小说就该由俄罗斯人来演绎呀

  安娜太决绝了

  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同为女性真不知道是该支持她还是反对

  还有他丈夫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真不知道他丈夫到底哪里错了竟然要承受这一切

  她不爱他是他的错?

  本来挺喜欢基季和廖文这一对的 看到后面也是醉了

  女人呀还是不能只为爱情而活着

  不然到最后激情散去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总觉得剧情透露着女性思想觉醒的意味

  安娜选择了为自己为爱情活着

  然而我现在还无法苟同这种思想

  大概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够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三):爱比死更冷

  原载于《看电影》经典礼拜

  注:老师我是本科生拿它交作业了,您如果搜出来了,我郑重声明这是我自己写的

  安娜在少女时代嫁给了大她二十岁的政治家卡列宁,生活上虽然衣食无忧,却渐渐在索然无味婚姻中化身为 行尸走肉。直到在车站与英俊的贵族沃伦斯基一见钟情,她才终于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热情,毅然决然与沃伦 斯基私奔。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罗斯、上流社会有着虚伪的风气和僵硬的教条,尽管出轨几乎已经成为一 种时尚而许多夫妇都只不过在婚内心照不宣而已,不过公开的婚外恋仍然被视作一种禁忌,于是安娜的洒脱引 发了轩然大波同时卡列宁为了保全身份地位不愿与安娜离婚,并禁止安娜探望她年幼的儿子。最终安娜精神 崩溃,卧轨自杀…

  (一) 挣扎在时代洪流中的个人命运

  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其中1967年由扎尔赫依导演的苏联版,是公认的 较能体现原著精神的佳作,入选了次年的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特别是在《雁南飞》等片中有着出色表现的女 主演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尽管形象上要来得刚毅了一些,不过她的演绎很好地展现了安娜的精神世界,是其 他女演员所不能及的。但即便是最忠于原著的苏联版,与托翁的巨著仍然有很大的差别差距

  作品中除去著名的安娜-沃伦斯基-卡列宁故事线外,斯捷潘与多莉、基蒂与列文这两对夫妇的情节亦占据了非 常大的篇幅,戏份甚至要多过安娜。几位主要人物各有各的生活,不过身份上互有交叉:斯捷潘是安娜的哥 哥,他的妻子多莉是基蒂的姐姐,沃伦斯基一度是基蒂的追求者,列文是斯捷潘的老同学。这正是托尔斯泰的 高明之处以及解读作品的关键所在,他笔下家庭并不仅仅是一群人的集合,而是一个无论精神还是行为上都 有着紧密联系的小集团,他们的生活即便乍看之下是平行线,却仍对其他成员有着潜移默化影响。比如在故 事开篇,斯捷潘的出轨令妻子多莉悲痛欲绝;彼时的安娜尚还是秉持着通行价值观的贵妇,所以她很自然地劝 说嫂子原谅哥哥。后来安娜深陷婚外恋情不可自拔,多莉却为了家庭忍气吞声,任由自己发福、变老,给安娜 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故个体的安娜不能成为安娜,只有将安娜放在整体中,才能真正理解她的癫狂。

  在67年苏联版之前的电影改编中,剧情均紧紧围绕着安娜和沃伦斯基开展,对其余角色着墨甚少,将这部堪称 俄罗斯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简化为了一个婚外恋悲剧。苏联版尽管仍以安娜为中心,不过努力尝试还原原著风 貌,如不少场景都是以斯捷潘的视角叙事的。此外,扎尔赫依还在有限的片长内尽可能多地展现了原作中起到 关键作用的配角,如安娜出走后成为卡列宁伴侣的丽姬娅-伊万诺夫伯爵夫人,正是她的介入将安娜彻底推向 沃伦斯基,此后她更建议卡列宁以宗教名义迫使安娜与儿子分离,抽去了安娜心灵的支柱。所有出现在电影 中的角色共同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最终将安娜掷于车轮之下——这一思路,正是苏联版和原著的根基。借 助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列文的言行,托尔斯泰表达了自己对宗教、生死社会制度看法

  列文完全是托尔斯泰的化身:虽生得敦厚壮硕,性格敏感谦逊;没有俊朗的外表,只有无尽的迷茫。作为一 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主,他闷声不响埋首农事的习性招致了无尽的嘲笑;此外,优柔寡断沉默寡言的列文总 是默默地阅读、观察、思考。他的立场不怎么坚定,对所有问题都要寻根究底,夹杂在一众个性分明的角色之 间,他几乎毫无棱角。然而,正是因此特质,列文得以怀着悲悯的态度看破事物本质。他看得如此透彻,以 至世界观也发生了激变,这令他为探索生活的意义深深苦恼,所以滋生了自杀倾向。所幸他被农民朋友的一 席话点醒了:“人活着不是为了剥削别人,而是为了灵魂,要记着上帝。”列文意识到,农民们终日劳作并以信 仰支撑心灵,所以不仅从不空虚,而且能维持品性的纯洁善良。大受感染的列文不再刻意追求所谓真理,意识 到当下的平静生活充满意义;他一改以往对农民不置可否消极态度,渐渐地他得以融入众生,视万物为平 等。

  这也是托翁本人的经历。任何人都能从托翁的作品里找到救赎:他不仅没有以批判的态度去审度任何情节、任 何角色,而且以惊人耐心细致,理解并包容了一切。令人惊叹的是,这个过程绝不是通过无视罪孽来实现 的,而是因为他不仅能清楚地看到仇恨、轻蔑、偏执与自负,更能洞察它的缘起与结果。托翁从未自封全知全 能的神进行道德说教;不过他心怀着广博的上帝之爱,在精神上,他最接近神。

  (二) 人人都能得到救赎

  安娜为“追求爱情”而卧轨固然是决绝而壮烈的,不过纵观这段历程,她的遭遇,似乎还远未达到必须以死亡来 解脱的地步。卡列宁对安娜的背叛一再忍气吞声,唯一的要求仅仅是“不要在家中与情人幽会”;但安娜不仅生 下了沃伦斯基的孩子,而且病情痊愈后立刻与他私奔到意大利。是她的猜忌与嫉妒直接葬送了自己——如果仅 仅是根据梗概来看,这实际上是一个水性杨花并且精神极度不成熟的女性,由于自私虚荣、任性而走向自我 毁灭。可是,安娜不仅打动了百年间的数代读者,更被誉为“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经典形象”。这完全是因为, 《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成就经典,并不在于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对人物精神状态异常细腻准确的刻画。 安娜的结局并非由特定事件触发,而是她经历过的一切共同造成的。

  安娜在妙龄时进入了与卡列宁的体面婚姻,同时也进入了繁琐沉重的家庭生活,开始履行社会加诸于女性的责 任:生儿育女,操持家事。电影中安娜初登场时,是少女基蒂眼中散发着母性光环的憧憬对象,多莉的孩子们 也特别喜欢她。然而,她热爱自由、忠于自我的天性一直被漫溢着虚伪气息的上流社会所束缚,以至她自己也 以为她灵魂中身为“女人”的妖娆魅惑,早就全盘让位于作为“母亲”的成熟担当。但实际上,从未真正经历过爱 情的安娜,也从未真正满足过心灵和肉体欲望。因此她虽然有着令基蒂相形见绌的少妇之风韵,不过她的成 熟与平静只不过是流于表面的伪装,激情之火一直在内心深处熊熊燃烧。同理,沃伦斯基那日原本在火车站等 待自己的母亲,不想最先跃入视野的却是安娜。她高傲的外表之下,是一颗不失天真的火热心脏,这蕴藏了冰 火两重的性感,最令男人无法招架。何况沃伦斯基伯爵是典型的彼得堡年轻人,他风流、风雅,出身高贵且前 途远大,积极投身政治与军事;这个渴望权力的男人有着强烈的征服欲望,占有杰出政治家卡列宁的女人,自 然会带给他无尽的满足感。

  这样看来,安娜与沃伦斯基四目相对然后在电光火石之间迸发的山盟海誓,并非是灵魂伴侣间的宿命真爱。安 娜爱上的不是沃伦斯基,而是爱情本身;她想要的其实是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但此前她从未受到过精神和肉体 的伤害,所以相对的,她也没有能力战胜性格中的脆弱阴暗。但即便如此,安娜仍然是作品中最勇敢的人 物。她本可像其他人一样,一边维持着“卡列宁太太”的尊贵,一边同沃伦斯基享受地下恋情的快感。但安娜宁 可飞蛾扑火、轰烈燃烧,也不愿随波逐流苟延残喘,因此当她被逐出熟悉的生活圈、不得不与朋友乃至儿子 告别,沃伦斯基虚无缥缈的爱情便成为了她唯一拥有的东西安全感的缺失,使她笼罩在耻与罪的巨大阴霾之 中。

  人们之所以能毫不留情地根据简单因果发表粗暴的见解,往往是因为并不真正不了解当事者——但小说版 用精彩文字揭示了安娜的内心世界,以至令读者也在恍惚间变成了安娜,不由得转变态度,同情、理解乃至 悲叹起她的境遇来。托翁深深明白人性并不是编好的程式,他并没有按照常规手法以严格的性格特点来塑 造“人物”,而是将他们还原为人,致力于展现真实而丰满的心灵。因此小说以内心活动为重,戏剧冲突大都隐 晦而含蓄;但电影改编受限于其媒介的形式与容量,且脱离了托翁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很难展现出安娜的可 贵之处。为了弥补这个缺憾,苏联版使用了很多视觉暗喻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波动。例如“烛光”这个意象,便贯 穿全片。沃伦斯基在基蒂家中偶遇安娜,她心中一震,镜头顺着二人的视线移向了一旁燃烧的蜡烛。而后沃伦 斯基在剧院向安娜表白,在她心中掀起狂风巨浪,包厢中有数枝蜡烛燃烧。片尾烛光渐渐微弱直至熄灭,安娜 的生命随后也宣告终结。

  电影还重点表现了沃伦斯基赛马的情节:特写镜头在沃伦斯基的爱马以及提心吊胆的安娜之间来回切换,暗示 着对他来说,马和安娜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沃伦斯基落马输掉了比赛,勃然大怒间踢了马的肚子,不想葬 送了爱马的生命,后悔不迭;这与他间接致死安娜的历程如出一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热爱农事的憨厚 青年列文,对马非常友善;碰巧在故事的最后,列文与被沃伦斯基抛弃的基蒂一起,组建了一个平静的家庭。 而曾因沃伦斯基与安娜这对壁人的结合而自卑、痛苦不已的基蒂,走上了与安娜完全相反的道路。爱情的失败 不仅令她成长,更令她在稍纵即逝的男女之欢愉与日久天长的母性之责任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三) 欲望之火与生命之光

  小说版《安娜-卡列尼娜》卷轶浩繁、信笔由缰,所以为了集中情节,各个电影版都对人物性格做了不少调 整。如好莱坞的改编虽然十分通俗,但几乎成为了与原著截然不同的作品。然而扎尔赫依非常执着地再现了托 翁的原则:在这场难辨孰是孰非的道德迷局中,似乎每个人都有错,但没有人应该付全责;所有人共同汇成了 一道洪流,将安娜导向毁灭。许多版本尽管富有戏剧性,但就像高鹗的《红楼梦》一样,人工斧凿的痕迹过 重,将安娜的命运简化为了一出人伦悲剧,这无疑是对托翁的亵渎。为了取得观赏性和原著韵味的平衡,苏联 版做出了许多值得后来者借鉴的努力。

  一切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都要面临“如何处理卡列宁”这一重大难题,因为小说中的卡列宁其实不仅位高 权重而且清廉正直,对安娜也尽到了丈夫的义务。所以为了突出安娜的悲剧命运,多数导演都拼命贬低了卡列 宁的人格,将他塑造成十恶不赦的暴君,完全扭曲了托翁的意图。但苏联版勇敢地承袭了原著对卡列宁的设 定,将他还原成理性而智慧的大家长,不过他的雄才大略对解决家庭内部事务毫无裨益。所以这个卡列宁的性 格,是所有版本中最为枯燥、乏味的,俨然一台运转不停的精密仪器。导演特别加强了对卡列宁声音的表现, 他不仅语气平板、不带感情,连脚步声都规律得令人窒息。安娜出走后,一向不理家务的卡列宁亲自辅导年幼 的儿子功课,他三句不离成年人的严肃价值观,“宝贵的不是奖励,而是工作本身”。卡列宁恪守着政治家这唯 一的身份,“丈夫”与“父亲”不过是他为了遵守社会规范而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他对安娜的关怀更多的是出于责 任,所以他的执著点并非在背叛本身,而是“沃伦斯基坠马时,你没有约束你大惊失色的神情。”

  卡列宁当然不是卑鄙的。他去咨询离婚事宜,贼眉鼠眼的贪婪律师给了他相当残忍的建议,面露厌恶的卡列宁 选择了沉默。下一个镜头切入卡列宁家中,安娜因产褥热徘徊在死亡边缘,而守在妻子床边的却是新生婴儿的 父亲沃伦斯基。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公然挑衅,卡列宁仍然愿意因怜悯妻子的痛苦而原谅她。可尽管他深深感到 自己应像个真正虔诚的基督徒那样慈悲,“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但作为一个戴了绿帽子 的男人,他依旧无法自持地要去“维护尊严”,因此他的宽容反而成为了折磨安娜的手段,给了她最致命的一 击。为了进一步挽回失去的体面,他与丽姬娅伯爵夫人结合,彻底失却了高尚。卡列宁当然没有做错什么,但 毋庸置疑的是,用教条紧紧约束安娜的他,同样也被教条紧紧约束着。

  (四) 列文的迷惘

  人可以用两种方式感受到自己旺盛的“生”。一种是安娜,为了自己而追逐欲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另一种是 列文,为了他人而拥抱博爱,走出了消沉。安娜和列文都有自杀倾向,但一个毁灭,另一个升华;二人的命运 共同导向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人为什么而活?

  在飞速变革的年代里,卡列宁虽给了安娜的稳定生活,但她宁愿在冰冷的爱情中绝望心碎;列文曾爱慕基蒂, 可待到他成为了她的丈夫,才感到这爱情并不像他想象得那样炽烈,唯有书籍与自然才能赐给他长久的幸福; 斯捷潘与多莉苟延残喘,他们的婚姻反而持续得最久。满足不一定能带来快乐,快乐不一定需要真实,真实也 不一定等同于现实,命数中的不确定着实太多,人永远也无法弄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铁轨上碾压安娜身体 的,其实是排山倒海的冷漠:开篇处托翁着下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回应——执意追求真实的安娜下了地狱,而无数相互欺骗的夫妻却和平地共处着。

  任谁也无法否认,唯有当列文的向死而生和安娜的向生而死齐头并进,才能完整地展现《安娜-卡列尼娜》的 世界观;遗憾的是,苏联版虽然大大增加了列文的戏份,却也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平衡列文和安娜这两 条故事线。研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实际上就是在研读电影和小说这两种体裁的差别。而对电影叙事 潜能的开掘,必将会继续进行下去。

  (完)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四):扎尔赫依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观后座谈会纪要

  扎尔赫依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5年3月14日(星期六)上午11:36—12:1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扎尔赫依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王犀灵、杜素梅、金爱武、马惠洁、黄国平、韩美娣、钮少晴、屠志强、陈芝敏、郑杰、张小平、王玮玮、孙凤凤、张征辉、黄方悦(观影者:卢炘、王玉香、朱明、马以乐、翁锡良、王月芳、周洪泽、董怡卿、黄强、李晓鸣、马燕鸣、范大茵、庞健、姬伯庆、方飞凯、郭晗、章毓光、章毓苏、曹玮芬、朱松法、张培红、何天华、黄敏耕、万邦炎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黄方悦

  在今年“世界文学名著电影汇展”中安排了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名著影片有三部之多

  范达明:在今年1月至3月的本季(第15季)“世界文学名著电影汇展”中,我们特别安排了19世纪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名著影片,共有三部之多:一是他的《战争与和平》,是金•维果导演的美国版影片,它已在1月份“欧洲文学名著电影月”里安排放映了;另外两部由苏联电影艺术家拍摄的《安娜•卡列尼娜》与《复活》,就安排在本月“俄罗斯文学名著电影月”里来放映。它们都是原汁原味的俄罗斯版本。《安娜•卡列尼娜》的原著小说,我在少年时代读过,中文版是周扬翻译的。今天电影里的人名字幕,把列文写成“廖文”,把吉提写成“基季”,把杜丽写成“多利”等等,那些读过小说的朋友,看了可能会觉得别扭。本片导演扎尔赫依(1908-1997)是苏联第一代有成就的老导演,早年拍摄过《波罗的海代表》《胜利》《政府委员》《山地大战》《劳动与爱情》等著名影片;晚年拍摄的那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26天》是一部传记片。这些影片都很难见到影碟。所以,今天能够看到这部1967年版的苏联影片,确实难能可贵。托翁《战争与和平》影片的苏联版本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是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有一至四集,但影碟至今没有到手。去年,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曾播映过一部意大利版的《战争与和平》,拍摄得也很不错,是连续剧,我已有藏碟,但片长400分钟,就难以在这里安排放映了。下面,还是先请王大姐来说说她的看法。

  影片故事内涵挖掘得很深,写出人性与哲理。不同的人对安娜的行为会有不同看法

  王犀灵:今天这部苏联版影片,没有之前所看英国拍摄第三个版本影片的那种含蓄。对于安娜的出轨,卡列宁好像没什么手腕,就是赤裸裸地表白自己内心的想法。那次在刘翔那里看英国版影片时,他也让我首先发言,我当时就直言不讳地说了。如果以我一个女性的想法,以公理、公德和人的善良天性来评判,我同情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本片的表现手法,是在两段城市生活的纷争之间插入乡间的田园生活,来缓解人物情感的矛盾纠葛,也来讲一些生活的哲理。整个电影拍摄得很干净。我有这样的看法,是跟社会上很少有的我那个家庭和我受到的教育相关的:首先,人对于社会得有贡献,无论男女都一样;二,要有道德,要对于社会与家人负责。一个女人无教养,就会一步一步走向堕落,人灵魂深处的邪恶就会爆发出来。近30多年来,中国社会开始倡导以个人为中心,而影片的女主人公安娜就是突出的代表。她为了自己个人的追求,可以不顾一切,可以强词夺理。有人认为,他丈夫是帝俄时代的官员,她的反抗代表了对统治阶级的反抗。这不是那回事。人还是要不自私,要有道德。托尔斯泰的原著我还没有看。今天我看的影片是第四个版本了。它的故事内涵挖掘得很深,写出了人性与哲理。当然不同的人,对影片与安娜的行为会有自己不同看法。

  从安娜的悲剧我们也看到自己的人生经历

  杜素梅:小说我看过。开篇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20多年前看这部小说,和现在看电影肯定不同;不同的人看了这部小说或电影的理解也肯定有不同。人都活在一层面纱后面。从安娜的悲剧我们也看到自己的人生经历。年轻人,个性强的,会认为安娜是对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幸福?当然,人在社会中会遇到有种种矛盾,自己最终总还是选择自己的路走;至于对还是不对,可能自己也不知道。

  人的幸福在于有追求。安娜追求爱,这是她人性中的亮点

  金爱武:每个人看问题做事情角度不同,无所谓对与错。影片中安娜的丈夫是虚伪的,他以圣经来教导安娜,但理解得很肤浅。他死要面子,对待安娜是冷冰冰的。人的幸福,在于有追求。安娜追求爱,这是她人性中的亮点。她有冲破一切、冲破阻碍其获得幸福的勇气,至少有追求幸福的想法。对此我们不应当轻易地下结论。人都是复杂的。安娜有活力,赢得了沃伦斯基的追求,同时她也有做母亲的责任,她要求与儿子在一起。但在很多问题上,安娜无耐心,像个孩子,她与沃伦斯基也没有最后磨合,最终走上了悲剧的结果。但她的追求,是她人性闪光的一面。

  安娜内心有着激情,从她内心来说就是要跳出这个家

  马惠洁:在安娜与沃伦斯基谈论他们关系时,影片表现烛光前他们俩对看了一眼,烛光是生命的火花。安娜内心有着激情,她不管什么社会伦理的制约,不管自己丈夫的阻止。因为她在丈夫面前得不到安慰,从她内心来说就是要跳出这个家。他和沃沦斯基一起才开始有激情,但后来发现现实与想的不同。年轻时,我也喜欢看书、看电影。我曾经在北京生活了多年,在酒店工作接触了很多人,可以说就生活在名人世界。人,形形色色,可以说内心什么想法都存在,这个很正常,看你怎么理解。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就有自己种种的内心想法。像我这个年纪了,也不怕有什么想法说出来了。

  剧中人有深刻的感情,这样就能帮助人思考,但一些东西没有看太懂

  黄国平:原著小说没有看过。影吧的电影是首次来看。我是50后,我们这一代人的教育,接受的是现实主义。这一电影有唯美主义的东西。我想读读原著,虽然整天忙于人际关系。看影片,我觉得剧中人有深刻的感情,这样就能帮助人思考。当然,把一部巨著浓缩在两个多小时里,一些东西没有看太懂。安娜对沃伦斯基的感情变化太快了些,其中的矛盾,我也没有弄清楚。

  晚年的托尔斯泰对自己写的《安娜•卡列尼娜》觉得后悔了

  韩美娣:托尔斯泰的三儿子写有一本回忆父亲的书,其中说他父母亲很辛苦,为了养育他们花了很多心血。晚年的托尔斯泰对自己写的《安娜•卡列尼娜》觉得后悔了,说要把它毁掉才好。他的妻子后来神经衰弱了。

  范达明:托翁到晚年世界观有很大转变,要把自己的财产分给贫苦的农民,他也与自己妻子不和,常发生争吵,最后离家出走,死于一个小镇的火车站上。

  列文是托翁的化身,托翁并不否定传统的婚姻与家庭等基本社会结构形式的存在

  钮少晴:我也没有看懂。人物出场多,镜头切换快,一会儿跳到了农场。看不太懂。

  范达明:如果你没有读过小说,看影片肯定一下子难以理解。因为影片有多头绪的叙述,有很多的出场人物。一开始是写在莫斯科的奥布浪斯基家,因为男主人与家庭教师有染,被妻子杜丽发现,家里闹翻了天。奥那夜就一人在沙发上过夜。安娜是奥的妹妹,专门从圣彼得堡赶来,就是来调解他哥哥与嫂子的家庭纠纷的。与安娜坐一个车厢同来莫斯科的有沃伦斯基的母亲,沃来接母亲,就与安娜在莫斯科车站一见钟情了。吉提是杜丽的妹妹,本来是要被介绍给沃伦斯基的,吉提也心仪沃伦斯基,所以列文一开始向吉求婚遭吉拒绝。哪里知道,舞会上安娜的出现,让沃伦斯基加紧了对安娜的追求,双双共舞而情投意合,他俩也顾不上周围人的议论了,而这让吉提等待沃伦斯基在舞会上来向自己求婚的愿望彻底落空,她为此还大病一场。当然,吉提是因祸得福,最终得以与列文成亲而有圆满结局。托翁在其小说里,实际上是以列文与吉提作为他的更理想的人物来创作并且完成其小说主题的。影片中出现的农田与庄园的场景,并非单纯的调节影片的节奏,而是为了写农庄地主列文这条情节线(譬如影片中还出现了列文与奥一起打猎的镜头等)。托翁自己就常干农活,一定意义上说,列文就是托翁的化身。此外,影片也写了奥布浪斯基与自己妻子杜丽的重归于好。这说明,托翁尽管看到了安娜与卡列宁这样的有婚姻而无爱情的家庭关系的不合理,并让这样的家庭最终毁灭,但也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婚姻与家庭等基本社会结构形式的存在。

  安娜来劝说嫂子杜丽,说明她心胸开阔。她接触列文,只是欣赏他、理解他,

  金爱武:安娜来莫斯科劝说嫂子杜丽,说明她心胸开阔。她接触列文,只是欣赏他、理解他。她与他聊天,不是就喜欢他,不是就与他发生关系。

  割草的场景,列文内心很紧张,比喻他与吉提爱情关系的冲突已到了极点

  屠志强:安娜是与列文聊得来。乡村里很多穷人没有钱,列文觉得不公平。安娜思想开放,她倒并不是想刺激吉提。安娜一心想得到爱情,也知道自己的责任,所以才最后自杀。她和沃伦斯基的关系发展到最后,她所说的话,一半是真心,一半是气话。她心里有自己珍贵的东西。影片中表现列文割草的场景,实际上是激烈的,人物内心很紧张,比喻了他与吉提爱情关系的冲突已到了极点。

  如今还可以欣赏这些自己年轻时曾经向往的东西,觉得很有回味

  陈芝敏:我们这一代的学习,曾经被剥夺了。那时候自己是零碎地看了一些书。几十年了,很多东西都淡忘了。现在安定下来,回忆起过去,如今还可以欣赏这些自己年轻时曾经向往的东西,觉得很有回味。用现在的眼光看,老影片在艺术上可能受到时代的局限。我觉得安娜很诚实,他能直接向丈夫说出发生的一切,她更想把儿子接走。就婚姻来说,好人与好人在一起,也不一定就合适。

  我很欣赏安娜。她勇敢,追求爱情至上

  郑 杰:我很欣赏安娜。她勇敢,追求爱情至上。当然,她可能太“作”。她的做法不被社会所接受。她是因为对爱失望了,所以才以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的。

  我对安娜无好感。她对爱是不是冲昏了头脑?我不理解。

  张小平:我看了受感动很深,但是我对安娜无好感。她对爱是不是冲昏了头脑?我不理解。做女人应该有个底线,怎么爱?像她那样的方式,太狂。另外我想,一个女人的幸福不在于钱有多少,她可以嫁个穷小子,也不一定就不幸福。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因为思想不同,一些事情,能过去就过去

  王玮玮:小说我都看过。每个人的追求都不同,因为思想不同。我们都经历了坎坷。年纪到了,一些事情,能过去就过去,不用弄得太清楚。

  安娜的做法我不喜欢。安娜就是爱情至上,她的性格就是这样

  孙凤凤:人做事情应该考虑到最后的结果。一个家庭,夫妻之间,要思考怎么处理。安娜的做法我不喜欢。人,应该有责任,要考虑在家庭中起什么作用。安娜,就是爱情至上,她的性格就是这样。

  王犀灵:人至少不应该随便放纵自己,不能只强调自己的需要。这就是人。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如果看了电影再去阅读原著,就很有益处

  杜素梅:一部电影要讲清小说里那么复杂的故事不容易。小说里对于每个人物都写得很详细。如果就光看电影,会看偏了。如果看了电影再去阅读原著,就很有益处。善于理解别人,看问题容易更客观些。

  安娜如果是奥黛丽•赫本来演,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同情

  黄方悦:我觉得女主角安娜的扮演者,如果是奥黛丽•赫本来演,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当然至少是在开始,大家会认同她。而本片的扮演者,我觉得实在是不很漂亮,这样的话,就很难理解沃伦斯基当初为什么会那么死死地追求她。

  大家把不同的看法摆出来,非常有益于启发我们对这部名著的进一步思考

  范达明:安娜的扮演者的外貌确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但我看影片花絮里介绍,这个女演员就演技来说,当时在苏联评价还是很高的。今天座谈会参加者较多,大家能够各抒己见,把不同的看法摆出来,非常有益于启发我们对这部名著的进一步思考。下周我们来看托翁的《复活》,它也是改编拍摄得很精彩的。

  2015.3.24-26整理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五):还是给了五星

  这个版本拍的好棒!俄国文学还是由俄国人来拍才对味啊~

  有两点小遗憾:一是音乐太现代了,很dissonant。既然小说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写的,音乐还是用浪漫主义晚期的比较好~ 这点我得表扬97版的,音乐选的挺煽情,比如用柴六的第一和第四乐章让影片首尾呼应(柴六的末乐章实在太适合自杀了= =),以及拉赫的Elegy用的也很是地方!

  第二就是那个卡列宁不是很给力,而且再帅一点就好了。于是乎又要提97版,那个卡列宁用的是James Fox,老头超级帅,而且很有上流社会人物的气质。这个卡列宁呢,实话说让我想起了麦哥。。。。(就是Mark Gatiss)。。。。。。= =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六):黑玫瑰

  据说索非亚罗兰曾经很希望自己扮演安娜卡列尼娜。

  我想是上帝的仁慈终于没有使银幕上再出现一个意大利丰腴女郎版本的安娜,这是索非亚本人的遗憾,也是观众的幸运,因为我们实在难以想象她穿着要涨破身体的毛皮外套--也许是芬迪的,在烟雾中与沃仑斯基相逢的场面,那更近似一出那波里的世俗喜剧,而不是俄罗斯风格的悲剧。

  但愿,莫尼卡贝鲁西不要再有这个愿望了。

  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者说成为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女人,一定是许多女人的梦想。

  但是,这样的女人不是每个女人都做得成的,也不是每个女演员都能够扮演的。

  在迄今为止的几个著名的版本中,为人所熟悉和流传甚广的大概是苏非玛索的安娜。

  苏非很漂亮,但她不是安娜。

  苏非的美丽是地道的巴黎味道的美丽,那种娇悄的,灵动的,混合了小家碧玉的亮丽和女学生式的清新芬芳,她是纯粹的法国女人,美丽,洒脱,自由,但是缺乏一种凝重而深沉的悲剧意识。

  费文丽是无与伦比的。

  但,她也不是安娜。

  费文丽是伟大的悲剧女神,但是她属于的是英仑,欧洲的古典美,她可以是莎士比亚的拉维尼亚,可以是田那西笔下的南方淑女,但她太脆弱了,太敏感了,是一朵水晶雕琢的艺术品,是属于英格兰阴雨和左治亚庸懒太阳下的小花,在俄罗斯的冰雪中,她会虚弱的迅速枯萎。

  嘉宝,是的,她那北欧式的冰冷似乎是有些安娜的味道,也具有一种无法效仿的高贵,但她毕竟是一个绝世的瑞典女王而不是俄罗斯的贵妇。

  她太冷了,整个身心都是冰凉的封闭的面对世界的,而安娜的灵魂是热的,燃烧的,需要在火焰中毁灭自己的人,她当然不是那个懂得在世俗中保护自己,见好就收的矫正了牙齿的女人。

  还有那个因着超人的沃仑斯基而为人所知的版本,我没有看过,只知道扮演安娜的仍旧是一个地道的西欧女演员。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个BBC版的安娜,室内剧的特点很突出,但是我对那个不知名的英国女演员还是有印象的,她是我看到的第一个安娜。

  世界上只有一个女人可以称自己是安娜卡列尼娜,那就是塔吉亚娜萨莫伊洛娃。就象只有肖恩康纳利是唯一可以自称詹姆斯邦德的人。

  雁南飞中有着一双绝望而性感黑眼睛的维罗尼卡。

  俄罗斯女人---安德列马尔罗说过,那是用高加索的冰雪做灵魂的,混合了亚洲女人的坚忍,西亚女人的神秘的,美丽又残酷的女子。

  她们从普罗米修司那里继承了一种受难的狂热,从宽广的大草原的游牧民族那里学会了对于服从与自由的双重理解,她们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骄傲的近乎疯狂的虔诚的信徒和罪人,是普希金作品里坚毅忠诚的普通少女,是列宾画中洋溢着青春和朴实气息的民族美人。当然,谁也没有象托尔斯泰那样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中如此众多的经典女人,无论是活泼可爱的娜达莎,还是温柔娴静的索尼亚,是娇小动人的基蒂,是为贵族青年热恋的吉普塞血统的女郎,还有那沉默古板的老保尔康斯卡亚公爵小姐。没有一个男人用他的笔写了那么多美丽却性格各异的女人,没有一个男人是那么了解女人,少女,母亲,姐妹之间最隐秘的感情,在他那粗放的外表下具有一种女性细腻的感性,才可以写出那么多动人的女性和她们的故事。

  安娜就是其中最美丽,最经典的形象,而这一人物形象,是浓缩了女人作为一个情人和母亲所有矛盾和伟大的艺术经典。

  这样的一个女人,也只有一个真正的俄罗斯女人来扮演才能演出她的罪恶,她的纯洁,她的疯狂,她的残忍,她的媚惑。

  也只有地道的俄罗斯人才可以准确的把握俄罗斯作家作品中沉郁庄重,求真求实的那种狂热,塑造一种只属于俄罗斯的磅礴大气。

  那不是美国好莱坞工业化布景下的琐碎叙述,不是英国人一不留神就陷入的小家庭纠葛,更不是法国人最擅长的空虚的布尔乔亚三角恋,而是沉重的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思索。

  各版本都把原著中火车站初次相遇那场作为重点,在烟雾中,沃沦斯基第一次见到了她。

  其实原著中的描写不十分繁复,只用了看似平常的语言,温柔,高贵,还有被压抑的生气。

  但是多数导演都把这个场景处理成女神的出场,尤其是嘉宝的版本。

  其实,安娜不是那种第一眼美女,而是第二眼美女,那回眸一盼,四目相交。

  如何处理这个场景,是我衡量影片创作人员对原著理解的标尺。很欣慰的,在苏联版本中,安娜是在下了火车朝上又回头看沃仑斯基的,她在下,他在上。

  这是正确的理解。因为在他们的关系中,安娜是在下的,一直是,她不是玩弄男人的贝特西,而是一个地道的沉浸在肉欲和依恋中的女人。

  整个影片的色彩是古典的暗红色,叙事流畅,很好的抓住了原著中主要的线索和人物章节,特别是那种古典风格中蕴涵的欲望的张力,完全是安娜骚动不安摇摆矛盾心理的写照。

  我最为欣赏的是在暴风雪车站中沃仑斯基初次向安娜表白一场戏,这完全是一个发生在暴风雪中的俄罗斯的故事。

  萨默伊洛娃真是太美了,那黑色的眼睛,深色的头发,性感妩媚的嘴唇,特别是那种纯真与热情,疯狂与绝望,伤感与震撼力,是我见过的最具有个性美的女人。

  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中,有一篇短文叫做黑玫瑰,是回忆他青年时代一段伤感的恋情。

  那个具有希腊和波斯血统的女孩,有一个从中亚祖母那里继承的异国情调的名字,意思是黑玫瑰。

  我把这个名字献给萨默伊洛娃,这个拜占廷风格的名字应该是她那东正教俄罗斯女人合适的称呼。

  本文也献给豆瓣网我所有的朋友,谢谢你们的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