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选票风波》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选票风波》影评精选10篇

2022-04-04 03:3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选票风波》影评精选10篇

  《选票风波》是一部由杰伊·罗奇执导,凯文·史派西 / 劳拉·邓恩 / 鲍勃·巴拉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选票风波》影评(一):虚伪的美国民主,漏洞百出的选举制度

  昨日深夜,看完HBO的电视电影《Recount》,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用豆瓣的语言来说就是,我当时就贞经了。我几乎无法相信,一个处处以 自由 民主 标榜自己的国家,其政治制度的基石——选举制度——竟然可以如此漏洞百出,丑陋不堪。回想起这个国家之前的种种美化自己制度优越性的宣传,我不由感到阵阵恶心——一个政府实在是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啊!!!!

  我现在才知道,大文豪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里所描述的场景,真的就是事实;我现在才幡然醒悟,高中政治课本里,对美国竞选制度的评价“不过是在一群不喜欢的人中间选出一个较为喜欢的人而已”原来真的是那么的贴切。 同时,我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自己生活在地球上最完美的政治制度下而感到无比庆幸无比自豪!

  我还要感谢美国左派人民艺术家们入木三分的表演,深刻揭露了美国政治家们道貌岸然虚情假意的恶劣本质,鞭挞了所谓民主选举背后种种不公平/不公正/低效率的丑恶现象。在电影中,这些现象可谓俯首皆是,下面我仅挑选几个“经典”的案例与广大爱国人士分享:

  【效率低下,选举结果一拖再拖】

  投票,记票,置疑,重新记票,上诉,再重新记票,再上诉。。。。马拉松式的记票和上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选举结果从11月拖到12月才公布,使得2000年美国大选几乎成为世界上其他真正民主国家比如朝鲜,古巴等国民众的笑柄。美国民众不得不走到离家很远的投票站,用古老的打孔针在制作暧昧,含义混沌,及其容易投错票的硬纸卡上投出自己的选票。相反的,我国的选民就幸福的多,我们从来不需要为选举的形式和内容担心,因为我们深信,一个优秀的制度一定可以保证我们选出自己喜欢的领导人。而我们的选举结果从来就一贯伟大光荣而且正确,不会有任何人置疑,一次通过,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所谓全民,实际“选”民】

  2000年美国大选,佛罗里达州爆出一个不大不小的丑闻,州政府花了450万美元,专门做了一个数据库,把佛州所有的罪犯,以及那些和他们名字相近的人挑选出来,不给予他们选举资格。比如你叫奔贝儿霸,而恰好同州里有个罪犯叫霸贝儿奔,不好意思,你的选举权就被剥夺了,你就算去投票也是废票。整个佛州,因为这个规定而被剥夺选举权的人达2万之多,其中大部分为少数族裔。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不难得出2个结论。1,佛州政府滥用公努,居然为了一个小小的数据库程序就花了450W纳税人的血汗钱。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个工程是承包给和州政府有亲属关系的人手里了,这里面有个庞大的利益链,否则很难解释。2,一个地方政府,居然有权决定哪些人可以投,哪些不可以投。这对那些鼓吹美国民主,一人一票的“精英人士”来说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实际上,我国才是真正的一人一票,我们甚至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的基层政府,如果要收回农民的选举权,往往需要给予经济补偿,出钱才能买到选民的选举权。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选民的普遍选举权是真实存在的,是神圣到只能用金钱去侵犯的,相对于美国这种不告而取,相差不可以道里记。

  【执政党利用现有政治资源,压榨在野党】

  这在美国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00年大选,民主党候选人戈尔自己就是副总统,他可以利用执政党的政治资源优势,攻击竞争对手;而在选举焦点佛罗里达州,恰恰是共和党把持的州政府,州长就是布什的弟弟,他也利用地利之便,为共和党广开后门;双方可以说是你来我往,各显神通,可怜美国的选民,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被两党玩弄于股掌之间,还自以为生活在民主之中,真是可悲可叹。想到自己国家,一党永远执政,多党长期参政,政治协商,和谐共荣,怎能不顿生自豪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Recount》是一部难能可贵的现实主义电影。从这把放大镜中,我们可以一窥美国选举制度的全貌。历经200年苟延残喘的所谓美国民主,已经并入膏肓,行将就木,正越来越被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厌恶和唾弃,而我国独创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将民主和效率结合,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吸引着朝鲜人民,古巴人民和其他许许多多国家的人民一起,分享我们的优越性和价值观。

  最后,我要提醒广大同胞,在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和政府自豪骄傲之余,不要忘记大洋彼岸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2亿美国人民,以及海峡那边深受美式民主蛊惑至今还未醒悟的台湾同胞。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解放台湾,解放全世界,早日实现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制度,同一个领袖”的阴特娜胸奶耳梦想!

  《选票风波》影评(二):You failed cause your time is running out.

  影片把矛盾对立演绎得很好,自始至终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对于这场纷争我的看法是重新计票作为佛州现有制度的一部分被执行是必须的。但是民主党在重新计票过程中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要求不断“纠正”其它的制度预设,比如对模糊的执行标准重新进行诠释,则缺少法理的支持。毕竟这需要由立法端来完成,而这一切又无法在短时间被达成(即使高院承认了现有制度的不准确)。所以民主党失败在于无法在有限时间通过撬动制度变化来满足自己的预期,从现实说也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话说回来,佛州选举制度的缺陷是长期存在的,两党的目光不应等到波及自己的利益了才有所“惠顾”。从这个意义上说,双方事前事后都有足够的时间去补救。看似小事没人上心,结果急吼吼地亡羊补牢,失去执政权就当买个教训了。

  有人好事想联系到我朝的故事,对不起,我们是天地君亲师的人治,扯不上老美的那些地。

  《选票风波》影评(三):最少获得几票 就能当选美国总统?

  对于美国大选,一个许多人容易产生的误解是:美国总统是通过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的。事实上,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宪法中规定的总统产生方式是间接选举:美国具有投票资格的选民在各州通过大众投票产生选举人,之后由各州选举出的选举人团投票产生美国总统。

  正如本片中记述的那样,关注过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人,一定对于选举人团制度留有很深刻的印象。大选中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普选票相对多数的民主党候选人戈尔最终却因为选举人票数量不足而败给了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面对这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你或许会对美国大选的程序产生疑问:在目前的选举产生规则下,一位候选人究竟最少需要获得多少选票,就可以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显然需要对美国总统大选所采取的选举人团制度进行一些了解。目前,美国全国一共设置有538张选举人票。其中,美国的50个州一共拥有535张选举人票,每个州选举人数量和该州在联邦国会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人数之和相等,其中参议员数量每州均为2人,而众议员的具体设置数量则取决于每个州的人口多寡并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最少为1名,最多为加利福尼亚州的53名。也就是说,在美国50州中,选举人票数在各州之间的分配数量差异较大,包括阿拉斯加州、蒙大拿州、特拉华州等7个人口较少的州拥有2个参议院议席和1个众议院议席,因而各获得3张选举人票,而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则一共分配有55张选举人票。在196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23条修正案还分配给了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3张选举人票,因此现在美国总统选举人的总数是538名。

  选举人票具体的归属问题可由各州自行决定。现在美国各州之中,只有拥有4张选举人票的缅因州和拥有5张选举人票的内布拉斯加州按照本州内部各选区得票胜负情况来分配选举人票。而其他各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则采取“赢者通吃”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任何一个候选人在该州的普选票数量最多,即达到相对多数,就可以赢得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

  根据宪法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任何一位候选人只需要获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按照目前的情况计算,也就是至少270张选举人票,就能够当选美国总统。如果所有的候选人都没有得到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那么将不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二轮选举,而是由美国国会众议院在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总统。

  这样的“小概率事件”或许并不一定总会发生,绝大多数的美国总统也都是经过全民大选最终产生的。那在理论上,通过大选就任美国总统,最少需要获得多少张普选选票呢?

  如果钻牛角尖,在极端情况之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张。假设全美有A、B、C三组候选人参与总统竞选,候选人A在某一州获得了1张普选票,而在这一极端条件之下该州恰恰只有这1名选民参加了大选的投票,于是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均流向了A,但他在全美其他各州没有获得任何普选票;而B和C候选人则在其他各州势均力敌,没有任何一组候选人达到了270张选举人票这一门槛,按照宪法最终只得由国会的众议员们投票选出总统。倘若最终众议院的投票结果是A当选,那么在大选中总共仅仅获得了1张选票的候选人A却得以当选美国总统。

  不要以为美国国会没有参与过总统选举,在1824年约翰·昆西·亚当斯就是在一次无人获得绝对多数选举人票的大选中,通过众议院投票所当选的。当然,他的普选票远远高于1票,而之前所说的这个极端情况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虽然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率持续走低,但在某州出现仅有1人投票的“盛景”,恐怕在现实中完全不会出现。另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虽然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外,包括绿党在内的美国第三方党派在最近几届选举中也获得了相当数量的普选票,但让他们在某一州的票数达到相对多数,甚至在缅因州或内布拉斯加州获得一定比例的普选票数进而获得选举人票,也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美国总统大选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两方势力之间的较量。

  关于投票率的统计和党派的分立问题,恐怕都是非常繁琐而复杂的工作。为了讨论的简便,我们暂且作出几点假设:美国各州采取的都是“赢者通吃”的策略;大选仅仅有2组候选人参加;美国的每一位公民都具有投票资格,并且在总统选举中必须表明自身的意见在2组候选人中选择1组。那在这种百分百投票率且仅有2组有效候选人竞选的假设情景之下,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最少又要获得多少人的支持呢?

  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研究清楚的一个现象就是:每张选举人票在各州所代表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之前说过,每州的选举人票数量等于联邦国会中该州参议员数和众议员数的总和,其中参议员数量每个州固定为2人,而众议员数量虽然在大体上是根据各州人口分配的,但实际中各个州的人口数量和众议员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完全相同,由此所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每张选举人票在各州所代表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人口较少的州,每张选举人票所代表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而在人口较大的州,每张选举人票所代表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多。根据2007年美国人口的预测数据,极端两州分别是怀俄明州和德克萨斯州:在怀俄明州,每17万4277人拥有1张选举人票;而在德克萨斯州,每70万3070人才分配有1张选举人票。粗略的类比并不准确,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就选民个体而言,在怀俄明州的一个选民投票对最终选举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能是德克萨斯州选民的4倍。

  对于候选人而言,这个信息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对于最终结果而言,在小州中获得一定数量选民支持远比在大州获得同等数量选民支持的作用要大得多。在两党制的实际情况下,对于A、B两组候选人来说,假如A在一些小州(即每张选举人票对应的人口数量较小的州)各以1张普选票的这一仿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弱优势取得胜利,并获得这些州全部的选举人票,而B则在剩余的其他各州取得全胜的战绩,夺得了所有的普选票。在这种情况之下,A有可能在足够数量的州(比如一种可能的组合是:怀俄明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佛蒙特州、北达科他州、阿拉斯加州、罗德岛州、夏威夷州、新罕布什尔州、缅因州、内布拉斯加州、西弗吉尼亚州、爱达荷州、艾奥瓦州、新墨西哥州、阿肯萨斯州、堪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康涅狄格州、内华达州、阿拉巴马州、俄克拉荷马州、明尼苏达州、犹他州、肯塔基州、密苏里州、俄勒冈州、马萨诸塞州、科罗拉多州、南卡罗来纳州、田纳西州、威斯康辛州、马里兰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新泽西州、华盛顿州共37个州,这些州占美国总人口的不到44%)获得了微弱胜利,获得了恰好270张选举人票成功当选,而在其他各州一无所获。候选人A此时可以顺利成为美国总统,即使他实际上所得到的普选票仅占不到选票总数的22%。

  当然,这样的情景也仅仅是存在于假想之中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全国有着各自的基本盘,许多州的选民有着比较明确的偏好,因而把各个州不加区分地进行随意的组合统计是不太符合现实状况的。顺便说一句,上面这一段假设如果说有什么现实涵义的话,那就是体现出了选举人团制度事实上是对美国共和党有利的一项制度安排。因为大多数的小州在大选中支持的是共和党候选人,因而由于这些州的存在,共和党获得足够数量选举人票支持的难度相对而言也是较低的。在之后的史料中我们就可以发现,除了两党格局尚未形成的1824年选举之外,每一次的选举争议事件,都源于共和党虽在普选票中处于下风,却能够在选举人票上获得领先。

  最早的一次就是之前提及的1824年大选,共有4名候选人得到了选举人票,最终约翰·昆西·亚当斯在众议院的第二次选举中获得多数顺利当选,但他在最初的大选中仅仅获得了84张选举人票,普选票得票率也只有可怜的30.9%。而在第一轮选举中领先的安德鲁·杰克逊虽然获得了最多的99张选举人票和41.3%的普选票,但无奈在众议院的选举中落败。

  另一次是1888年大选,共和党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获得了233张选举人票当选,他的普选票得票率为47.8%。而落败的民主党人斯蒂芬·格罗夫·克利夫兰得到168张选举人票,但他的普选票得票率却达到了48.6%。

  最近的一次是备受争议的2000年大选,民主党人戈尔在获得了48.38%普选票的情况下,输给了普选票得票率为47.87%的小布什。经过6周关于佛罗里达州重新计票的反复,最终两者的选举人票数为戈尔的266票对小布什的271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1名选举人为表抗议放弃了投票,所以这一次大选的实际选举人票是537张)。

  而有史以来在选举人团制度下最冤的牺牲者,莫过于民主党人萨穆尔·蒂尔登。他在187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获得了普选票51.0%的绝对多数,但却在选举人票上以184比185输给了普选票比他少25万多张的共和党人路瑟尔·海斯。两党关于这一次选举结果的争执甚至使得海斯宣誓就职的时间向后推迟了一个多月,直到他就职前的56小时国会才最终作出了裁决。国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选举人团制度本身带有的不民主的缺陷却始终存留着。

  美国总统究竟最少需要几票就能够当选?看来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极端情况之下的不参与竞选即可上任,到理论上可能的只得到1票就能当选,再到假想情景中约22%的普选票得票率便可胜利,这些结果同人们一向认为的“得票多者当选”有着巨大的差别。即使从史料来看,选举人团制度也产生了4次“得票少者当选”的结果,这项制度安排本身所带有和产生的问题并不是说忽略就能够忽略的。美国政治学家达尔在『How Democratic is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 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一书中,对选举人团制度的产生背景、局限性和改革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于这个难题和困境的解答,无疑很有帮助的。

  《选票风波》影评(四):政治

  觉得08大选好像不会处2000年的这种事吧?

  舆论都认为那个黑人已经赢了!

  个人虽然倾向于麦凯恩 但是看样子还是有点隐忧的

  Anyway,说到这个影片,其实都是这样,在任的总统会对下届大选起着非常大的影响,就像现在布什任内的最后碰上“9.11”和经济衰退,结果就对GOP的选举不利了,就象2000年。克林顿任期内,先是莱温斯基案后来是对古巴的一个小男孩的事,让佛州选民对民主党很是生气,因此结果就是这样了...

  我们其实除了看看结果 还能做什么呢?这是人家美国人选领导人,人家在怎么选,选一个中国人认为不合适的人也跟你没有关系,无论谁当选都会一手按着Bible,一边宣誓效忠美利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嘛,不是象中国人为自己捞~~~

  所以有人说美国大选其实就是一个最大的娱乐片!

  那我们就好好的欣赏吧~

  《选票风波》影评(五):2000的戈尔造就了2008的奥巴马

  记得年前的奥斯卡颁奖礼,主持人Ellen DeGeneres的开场白中调侃了美国的选举.她说"美国偶像中美国人民没有选Jennifer Hudson,你看她现在在奥斯卡上得到奥斯卡女配角,而戈尔,一个美国人民投了票给他的,却...",然后台下笑成一片

  Kevin Spacey先生的精湛演技已经不用多说,本来只值3星的电影多了他也能变成4星.

  就是因为2000的戈尔,就是因为重新点票仍然不受幸运之神眷顾的戈尔.使美国人民在八年后深深认识到自己种的恶果.摇摇欲坠的美国需要伟人的拯救,于是奥巴马的伟大比什么时候都来得夺目耀眼

  忠奸没有一定,只有相对,像怀玉所说,这部电影,或许除了记叙了99年那场世纪之争外,还传达了那么一个信息,一个他们觉得值得骄傲的信息.James Baker在最后说到

  quot;But more important than all that is that the system worked. There were no tanks on the streets. This peaceful transfer of power in the most emotional and trying of times is a testament to the strength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o our faith in the rule of law"

  这一方面,不仅美国可以为其自豪,就算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应该为其鼓掌

  《选票风波》影评(六):whatever~~

  个人比较喜欢看这类的电影~简介说对08大选有借鉴作用?!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08大选好像不会处2000年的这种事吧?

  舆论都认为那个黑人已经赢了!

  个人虽然倾向于麦凯恩 但是看样子还是有点隐忧的

  Anyway,说到这个影片,其实都是这样,在任的总统会对下届大选起着非常大的影响,就像现在布什任内的最后碰上“9.11”和经济衰退,结果就对GOP的选举不利了,就象2000年。克林顿任期内,先是莱温斯基案后来是对古巴的一个小男孩的事,让佛州选民对民主党很是生气,因此结果就是这样了...

  我们其实除了看看结果 还能做什么呢?这是人家美国人选领导人,人家在怎么选,选一个中国人认为不合适的人也跟你没有关系,无论谁当选都会一手按着Bible,一边宣誓效忠美利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嘛,不是象中国人为自己捞~~~

  所以有人说美国大选其实就是一个最大的娱乐片!

  那我们就好好的欣赏吧~

  你说呢?

  《选票风波》影评(七):片中的三段演讲

  James Baker, Bush竞选幕僚核心人物在选举结果最终确定后,对全体竞选班子的话:

  关于这次竞选,大家可能会有很多看法:我们最终只领先了154票;佛州的州长就是BUSH的弟弟;最高法院给我们的判决。。。。。等等;但是我想让你们记住的是,其实每次记票我们都赢了,没有输给GORE。。。。。重要的是这个制度起作用了!街上没有坦克,在人心最动荡和不安的时候的权力的和平移交,这是对我们的信仰,和宪法的力量的一次考验。

  Gore,竞选失败后的演讲:

  。。。。我知道我的支持者们都很失望,我也一样,但是,我们的失望必须被我们对国家的爱所冲淡。这就是美国,我们把国家置于政党之前,我们会一起站在我们新总统的身后。在今晚的政治斗争结束以后,我相信,就像我父亲说的那样,无论失败多么难以接受,但是它能和胜利一样震撼灵魂,释放荣耀。

  ush,竞选成功以后的演讲:

  。。。。。。共和党人是为了我们国家谋福祉,民主党人也一样。我当选不是为了政党服务,而是为了国家服务,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是每一个美国人的总统,不论种族和背景,也不论你是否投我的选票,我将尽力为你的利益服务,而我也会尽力赢得你们的尊敬。

  《选票风波》影评(八):天下电影,唯快不破

  真正的商业电影,应该是可以做到用最简单的素材,最普通的叙事手法,最平淡无奇的人物,却说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同时这个故事或多或少还存着一些可以令人思考的东西在里面。这个说法很简单,但是对于执行者其实要求非常高,几乎,几乎没有太多的电影可以真正达到这个境界。

  大多数观众选择买票看电影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影响,题材,类型,明星,甚至是虚假的新闻等等。这个扯远了一点,没啥意义了。回归电影本身。

  《选票风波》是2008年美国HBO电影频道出品的一部电影,故事有点争议性,当年看过这部电影后,专门研究了一下美国大选的制度,当然,其实那些有助于理解电影中的细节,但也不是绝对,因为其实电影交代的已经很详细了。

  影片是从一个那一场选战中,戈尔方面一个高层选战负责人的角度出发,详细地描写了从选战开始一直到最后功败垂成的过程。听起来很沉闷的一个题材,而且不像一些可以攻击布什的电影,会捏造一些假的秘闻等等,这部片子都没有,可以说是相对公正的描述这么一个简单的事件而已。但是却拍得非常好看。

  故事本身没什么太大的意思,就是不断的出现新的情况,然后各自应对,在尽可能公平的基础上,攻击对方,然后拉抬自己的声望,以获取最多的选票。还有就是在计票等等环节上不断死抠字眼,处理,等等。很琐碎,但是因为节奏感强烈,看得心情真是跌宕起伏,非常过瘾。

  快,剧情发展迅速,同时设置一道一道不断起伏的剧情线索,抓住观众,是这部电影最高的一手。凯文•史派西主演的角色临危受命,负责整个选战,一步步见招拆招,向着成功迈进,但是最终还是很理所当然的在最后一刹那跌入失败的深渊。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整部电影看得人完全不废任何精神,但是又高度集中,信息含量巨大,非常好。

  不过没有查到相关导演等等的资料,与这部电影相似的就是去年奥斯卡的大奖片《社交网络》。同样是毫不出奇的一个题材,一个故事,却能够通过最紧凑的剧情,以及简单却有效的一点闪回手段,迅速地抓住观众,在技术手法上高人一等。这才是商业电影的本质。

  再回到国庆档《白蛇传说》的问题上来,尽管电影很一般,但是从商业电影角度而言,它其实是成功的,在各个环节都没有短板,只是缺少成为经典的追求,再加上一些坏运气吧。

  《选票风波》影评(九):无题

  又见Kevin Spacey,前面一个航班上刚看到他演21点里的教授,昨天的航班上又看到他演Recount里的Ron Klain,都是实用主义学者型人物。

  不过不想谈演技,也不想谈电影,中国人看Recount感兴趣的都是里面的选举伎俩。

  翻了下评论,很多人从里面看到了选举肮脏的一面:为了赢而不择手段、政治分赃、利益集团的斗争,等等等等。

  不过我看这部片子时是有些隐隐的感动在里面。

  民主是什么?它是争吵,是非理性,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它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完美,但它仍然很美......

  民主很美,因为它对每个人自由选择权利的认可。不管什么样的选举制度,它的基础都是让每个人自由表达他们的意志。这种表达,可能因为选举制度的缺陷(间接选举制度)而歪曲,可能因技术手段的落后(计票方法)而被忽略,但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样的基本原则:Every vote should be counted。没有完美的民主制度,没有真正实现every vote count的选举方法,但所有选举制度的设计和演变都是在向无限接近这一原则的努力。

  有梦最美,这就是民主诱惑之所在。

  .S.这个话题有些敏感,有些话主动删了。

  《选票风波》影评(十):高中政治课拓展型课程【节选】格致中学 潘燕雯

  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也是同学关心的热点话题。

  有学生提出“美国的总统选举热热闹闹,布什克里轮番辩论,全民投票那才是民主,我们的选举民主吗?”、“共和党、民主党相互指责揭穿对方的老底,政党竞选纷纷许下执政的承诺那才是民主。” “为何总讲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民主,多党轮流执政看上去很民主。”“我们国家的选举制度是否可以变革?”。。。。。一个同学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我看过很多国外的报道,说中国的选举制度是很不民主的!”

  这些观点和问题都客观地深深地存在于同学脑海中,如果课堂上不涉及或回避掉,那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学生是不会信服的,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荡然无存。让学生主动质疑,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求知欲,这也是拓展课的真正作用。在解答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发挥正确观点学生的积极作用。

  有个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反驳:“当今媒体很发达,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全过程我都看,候选人已被包装成明星,民众把选举看作为一场娱乐演出,最着急得倒不是两位候选人,是他们身后的大财团们,难道这也叫民主吗?”

  我马上通过一些2004年美国大选典型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并再一次用设问法提问:

  “今年美国大选用了纳税人多少钱?”

  “美国为何最终只有两个政党在执政?”

  “反对党的监督自由、选民的自由选择有它的历史进步性,但其实质是什么?”

  “为何美国人对总统选举的参与性一次比一次低 ?”

  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再一次掀起高潮,激发了同学强烈的参与性,他们把平时看到听到的点点滴滴感受汇总成自己的观点,基本上认识到了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民主选举的实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