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8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精选10篇

  《让风带着我起飞》是一部由Mohammad-Ali Talebi执导,Hadi Alipour / Amir Janfada / Majid Alipou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一):修窗户才是头等大事

  小时候什么都是天大的事儿 因为大人世界那么复杂 怎么也不懂

  我是那个小孩的话估计在打破玻璃时候就哭成球 然后找爹妈 就没了

  当然小时候意外的有次只能靠自己解决的事:预备班的时候我在公园里丢了测向仪的天线,天都快黑了,可还没黑到开路灯程度,我只能就着黄昏的一点余晖,边哭边在公园里一圈一圈找,结果自然是没找到…只能跑去门口哭着和小伙伴集合说我把机器弄坏了 还在问这个东西多少钱 心里在想希望不会很贵 可实际上对小孩子来说100都是巨款了。其实我惊慌失措已经打算和我妈坦白从宽了,但是意外地小伙伴说回去再找找,三个人就这么背着书包边跑边注意公园草丛和各个角落,讲真我当时快去翻垃圾桶了。最后还真的找到了,我忘了回家路上什么心情了,但是那个小伙伴和我说找到了的时候,我真是一种被拯救感觉,塌了的天被这小伙伴顶起来了 w 所以特别理解这个小男孩,配玻璃的旅途又长又艰辛,衡量了下利弊还去帮同校生收衣服。那个为了抄近路走水沟的部分看的我真是心疼……他肯定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快把玻璃运到教室,至于自己大风大雨里湿透了或者趟个水,也并不是很在意,现在玻璃才是头等大事。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二):如何承担偶然的错误

  对于一个孩子,打破一块玻璃,撕坏了同学的书,甚至其他任何一件小事,都是难以承受的塌天大祸。我们都曾经经历过那些煎熬的时刻,但是等到成人后,我们都健忘了孩子的世界里那些惊涛骇浪的瞬间。如何去承担这些偶然的错误,在孩子的世界里和成年人一样需要面对困境考验。亚细亚的风、两河流域的原野,阿巴斯凝望着它们,是因为他挚爱这片土地。长镜头多次想到《橄榄树下的情人》的结尾。风中飘絮概念巧,小孩子修玻璃的节奏扣人心弦,白气球、小鞋子麻雀之歌的鱼缸、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作业本,都一样,都是保护美好易碎的东西。结尾残酷死,旋即又美好的要死。当我认为我要掉进最大的困难里,犯了最大的错误,最后一次机会我没有把握住,明天早晨天一亮我就必须要去学校面对这一切。这是过去20年里我经常遇见体会到的,有些事不会因为你的努力变得哪怕好那么一点点。但也只能说,我这真是该死的责任感和负罪感。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三):阿巴斯的视野

  可能是因为看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从情节上来看,我感觉没有超越它。甚至说虽然过程波折,悬念环环相扣,但却让人有一种“太巧”“太顺”的感觉,不太像我印象里的阿巴斯。

  但我觉得最棒的是影片的结尾,我认为这也是本片最体现阿巴斯视野、情怀地方,仿佛阿巴斯的签名一般。

  阿巴斯的电影总让你直面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残酷(无论大小),但却从来不让你对生活失去希望。影片最后,费尽千辛万苦搬回学校,装进窗框的玻璃还是碎了,没有巧合,没有侥幸。但是小男孩并没有因此绝望,他重新冲出校门,冲进大风中。时间是六点半,玻璃店还没有关门,虽然已经没有钱了,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就不会放弃努力。大风卷来越来越多的乌云,但夕阳的余晖还是将天空浸染出一片粉红。天地间,男孩的剪影渺小如豆,却也坚韧不拔。这时,骑摩托车的高个儿男孩意外地从画面另一端出现,终于忙完了工作的他赶来帮忙。

  上天不会因为需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是个年幼的孩子就加以同情,但却也绝不会将一个永不放弃希望的人逼上绝路,只要他敢继续努力,自助者天助。我想这就是我喜欢阿巴斯的地方——他的视野,让你体味生之艰辛,更让你看到生之希望。《樱桃滋味》《橄榄树下的情人》《生生长流》《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还有这一部《让风带着我起飞》,无不如此。

  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说过,要和现在活着的人共同分享勇气,分享活着的乐趣以及活下去的美好。这句话在我心中有很重的分量。我想,艺术是“求生”的,艺术家义务带给活着的人以生的希望,而阿巴斯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四):希望一定要有

  我的朋友问我这部电影怎么样,我发了一个哭的表情!怎么样,很悲伤吗。好像伊朗电影从来都是悲伤的主题,但是一定会给你希望。又一部伊朗儿童电影!伊朗的电影巧就就在基本上不要什么制作,几座山沟沟,几所破房子,几个小孩就可以制作出一部很好的电影。

  奔跑

  几乎每一步伊朗电影里面都会出现奔跑的场面,奔跑着的喘气声,牵动着你的听觉。单薄背影

  下雨

  转学生说从来没有见到过下雨,唯一的一次还是自己睡觉的时候这不是笑话,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黄沙漫野。奔跑或者汽车行驶过去的尘土

  人生,总是又很多时候是无助于绝望的。但是也不失笑中有泪。人的一生很多路要自己走,要坚持,总是会又希望的。风雨过后的夕阳格外美丽

  对于一个小孩子修一块玻璃的钱是关系到他能不能继续上学,那么大人呢,有的人是工程师,有的人是工人口袋空空,你翻不到什么东西,唯一的一张被打湿的纸上写着欠谁谁谁多少钱。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每个人不同阶段也是有不同的烦恼的,也许这才是生活,我们为担忧而生,也许有极少部分人,过着优越的生活才会去关心天气风景

  人与人之间也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公平的。身体上的金钱上的。我们不可能生而人人平等。但是至少是和谐的。性本善。

  看到朋友妹妹假装摔倒,小男生不止一次抑制不住笑出了声,但是笑完过后,自己的烦恼还在。

  还有就是坚持,整个电影就是男孩借钱买玻璃装玻璃。玻璃店的大爷是很好心的!玻璃的尺寸是对的,我们以为他终于可以装上玻璃了,尽管一路上千辛万苦,我都觉得他会晕倒,大风大雨,趟水,哆嗦,书被风吹散,坐摩托车。桌子倒了,椅子坏了,玻璃装上去了忘记拿钉子。。。。再取下来再装。直到玻璃摇摇坠坠装好了,门打开一阵风刮过来,玻璃被刮倒清脆声音。如果是我我都要哭了。

  小男孩并没有哭,他看到的是到七点的指针,他看到的是希望,于是他又像玻璃店奔跑去。只是这一次,他遇上了骑摩托车想要帮助他的朋友

  内心要有多强大才能应付生活中的挫折磨难,希望一定要有!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五):重复 孤独

  当玻璃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全片仿佛划过一道明亮的光,然后伴随着男孩,开始了彻底的孤独。

  孤独是最痛苦的吗?不是。

  最痛苦的是希望在眼前的时候,光熄灭了。

  玻璃碎了。

  孩子的脸上出现了最没有表情的表情:无奈

  这个孩子完成安玻璃的过程中遇到了所有的“对手”。

  与他一起放学回家的,是同龄人、伙伴、朋友、朋友的父母同事,随即抛开。

  拿到尺寸的时候,展开和父亲的关系,抛开。

  在路上,他孤独一人。

  在玻璃店,他遇到了长者,展开了时间最长了一段二人对话,这段对话出现了非常大的障碍,他们之间的沟通一再受阻,不能有效地进行,甚至长者希望放弃这单生意。最终孩子还是顺利买到了玻璃,长者为他准备好一切,并帮助他安排好所有东西的位置,帮助这个年轻人上路。这是在片中出现在罪有责任感、最可靠男人

  在他们两个对话的正反打中,长者背后的墙上有一个时钟在焦点外虚化着。孩子和一个成熟长者之间相隔着的最大跨度,是时间。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六):和阿巴斯相遇

  很难想象,没有男欢女爱,没有奇崛的幻境和过于集中的巧合,没有枪战、海盗、历险、更可笑的是好莱坞式拯救地球、拯救人类为己任的超级自恋,谁还愿意去看电影,谁更愿意去拍电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的电影或者导演,如此热衷于儿童电影的拍摄。但是对于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来说,能够欣赏到伊朗的儿童电影,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看伊朗导演马吉德马基迪以及阿巴斯的电影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小泽征尔说过的话——需要跪着听中国的《二泉映月》,因此,我总在怀疑或者联想,阿巴斯,这个受到黑泽明等一干世界级电影大师尊崇的大师,一向被推崇到声誉超过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大师,作为一个高大壮硕的男性成年人,如此细致入微表现了儿童世界的美好、纯净,是不是也是用一种跪下来、和儿童们的眼睛持平的视角来表现世界呢?

  阿巴斯的电影《风中飘絮》(有译作“让风带着我飞”或“随风而去”的)的名字让我觉得亲切,虽然完全不懂阿拉伯语言,但还是感受到了文化人性中天然相通的部分。飘絮,向来是和命运多舛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化里也有“飘絮”这一无依无助的意象,像文天祥在《过零丁洋》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零雨打萍”,当然这一部儿童电影倒不必附会得这样严重,只是,写实的风雨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背景故事进展的构成要素。

  电影的情节简洁明了小学生因为把球踢到了窗户上,打破了一块玻璃,老师要求他的家长来安装(毁坏物品要赔偿),但是他的父亲迫于生计,在工厂做工,忙到完全没有时间来理会,同时不能认同这是孩子的错,想让学校自己解决这块玻璃,这块玻璃的位置用一块塑料布挡着,随风鼓动。两个星期过去了,他最终被罚站在教室门口。外面下起雨来,这个班里刚刚转来一个学生,因为原来住在伊朗的一个少雨城市,没有见到过下雨的有趣,所以一直看那扇破玻璃外的雨,结果影响全班上课,最终被老师请出去专门看雨。老师对小主人公下达了最后通谍,如果不在今天安上玻璃,以后就不能来上学了。这两个孩子放学后一起走路,新来的男孩没有犹豫地答应去找父母给小主人公借钱买玻璃。

  影片的下半部分就来表现这个自己来承担责任的男孩,不到一米五的身高,两手托着一块长1米宽87厘米的玻璃,把书包塞到裤腰上,一本书压在脖子底下的玻璃上,如何走过重重风雨障碍,走到学校安装玻璃。那是一条在伊朗电影里经常可以看见的,土路、高坡、山头、河沟夹杂的,对于一个负重的孩子来说过于漫长的路(在《何处是为朋友的家》中,为把作业本还给同桌的小男孩也在这样的山村土路上迂回地奔跑过)他去买玻璃的时候经过的山间河沟,等到他历尽艰险走回来时水已经涨满。等到他在雨中走得快要晕厥,脖子底下的书本已经被玻璃切割得七零八落

  最要命的是,当他终于走到教室,自己爬到摞起来的桌子上去安装玻璃,才发现小锤子掉在了门外,等到他迟迟疑疑地下来去拉开门找,对流的大风把刚刚装上的那块玻璃吹掉了。镜头上是这个孩子绝望的脸,他没有回头,一切都打碎了。一切都是徒劳的。他看看表,离玻璃匠说的“七点半之前可以再回来找我”还有一个小时,而明天他还想上学。剩下的两分钟的镜头,是远远的孩子在飞跑,他要再去买一块玻璃。

  电影里主要角色,那个赔玻璃的小男孩的表演非常出色。因为赔不成玻璃被罚站时的尴尬,看一眼教室门缝的渴望,被老师告知“否则明天就不要来上学”时的悲哀,都通过眼睛和无声的表情来传达。等到新转来的同学自告奋勇地愿意去借钱,这时他们是极其兴奋与高昂的,他们两个孩子一直在飞跑,这个时候的外景光线明媚温暖的,甚至是轻快乐观的,色彩纯净丰富。当小男孩自己扛着玻璃艰难地攀爬过山头和树林,淌过小河他的眼神开始恍惚,在大雨中被浇透的孩子,还死死抓住他的玻璃,又要找寻到他散落的作业本,风很大,天色是阴郁的,这个时候作为观众的我,有太多的不忍和紧张,为他心疼和担心着,等到他终于找到一个树洞暂时避雨,这时的镜头上只有那一大块玻璃,雨顺流而下,草叶子和昆虫被风打在上面,快要晕厥的他脑袋靠在了玻璃上。我提醒自己这是剧情,我知道我们有布莱希特所指的间离效果,还是心疼着。

  但这不是一部赚取眼泪和同情的伪善的人道主义电影。对于一个孩子,打破一块玻璃,撕坏了同学的书,甚至其他任何一件小事,都是难以承受的塌天大祸。我们都曾经经历过那些煎熬的时刻,但是等到成人后,我们都健忘了孩子的世界里那些惊涛骇浪的瞬间。如何去承担这些偶然的错误,在孩子的世界里和成年人一样需要面对困境和考验。哲学意义在于探索世界,这个世界的起点应该在于孩子,而不是那些故弄玄虚的犬儒主义。电影里的孩子,虽然让人时刻提着一颗心,但是还是令人肃然起敬,他不问其他,只是自己尽可能地去解决和承担了。成长代价一点点累计起来,他才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个有担当的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清清楚楚地目睹着他成长的痕迹,一点一点地沁透到他小小的生命里。

  影片的主题音乐就像这部片子的灵魂,在开始的三分钟内,最初是钢琴,短而急促,催得人发慌,提醒着时间到了,明天男孩就可能上不成学了,一分半钟后加进来低音大提琴,就像扼住喉咙的抽噎,提示我们那种压抑的低沉的痛苦和焦虑。片子最后是男孩子飞奔着去买另外一块玻璃,急促的钢琴又开始响起来,像他的脚步,一起飞奔着,正好遇到了那个需要在放学后工作贴补家用的孩子送完东西回来,他们的摩托车调头回去,低音大提琴加进来40秒,最后的一点呜咽被吞没进斜斜的夕阳里,只有两个孩子的剪影。这部片子虽然一如既往地体现了阿巴斯那种朴素写实的风格,却依然这样美丽而细腻。

  无论是《橄榄树下的情人》,还是《樱桃的滋味》,还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一向爱用非专业演员来拍他的片子,用一种纪录片的真实感驱策着节奏的发展,但又远远超越了我们国内邯郸学步式的纪录片——贾樟柯纪录片风格的粗燥,张艺谋选非专业演员的做作和矫情,还有那些种种难以置评的经过修正和改良的人道主义类型片。国内很少见这样纯净的电影,这样不带成人世界烂熟的乡愿气的电影。苦难、忧伤或欣喜,都是人类共同的感情,只是表现形式各有特色罢了,无论它是阿拉伯语、印度语,英语、法语还是华文,任何过度的虚饰或者修剪都不会自然动人,不会像阿巴斯的电影这样散发人性的光辉。

  ……………………………………

  ………………………………07年的字。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七):轻盈又富有哀愁的诗境

  无论从哪个方面,主题、风格、故事、电影语言等等角度,我们都能够确证和判定,《柳树之歌》是伊朗电影的“典型中的典型”。相较于《小鞋子》,它更清淡简约的如同早晨的一碗清汤面。

  就说极简的故事吧,自始至终,电影以一块玻璃作为故事的推动力,除了构成故事动机之外,男孩费尽心思的筹钱、购买、移动这块玻璃成为结构整部电影的核心。影片最大的叙事张力即来自与男孩作为行动的主体与敌手(自然环境中的狂风)的对抗。而贯穿全篇的这种对抗,最后的结果却是玻璃不敌劲风,碎裂一地,影片也就这样接近尾声。比起诗化电影,如《乡愁》、《永恒的一日》,《柳树之歌》当然有故事,只是故事简单简短的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乏味,作为观影者,我们都会为主人公,为这样一位第三世界底层阶级的孩子掬一把同情之泪——他的风中疾驰,他对朋友的友爱相助,他面对同学因为自己无钱补玻璃所遭受的奚落,甚至是玻璃店老人的熨帖的善心,朋友在最后的趋车“救驾”,都让我们的内心满溢着一种苦涩的柔情以及心酸的温馨,让我们跟随男孩的“苦难”的历程之后,对友爱、善良、同情、勇敢、执着与希望更添一份信心和期待。让我们憬悟,面对生活的苦难和生命中的苦涩,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就是我们的“being”(可理解为最高的存在)。

  当然,值得礼赞的还有影片“诗”的尾部,结尾没有常规的约定俗成,而是用了隽永的留白。我们只能在暮色沉沉中,在一组长镜头里依稀看见,奔跑中的男孩,在七点以前必须重返玻璃店,最后意外的碰到了驾驶助力车的朋友,朋友折返,他坐上朋友的车,开向去玻璃店的路,全片就结束了•••••整部电影在最终以一种开放的结构抵达到了轻盈又富有哀愁的诗境。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八):我想说的只有回忆而已

  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喜欢这部电影,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看完过这部电影,但首先我要说,我没有从头至尾的看过,我当初看的是影评。好吧交待到这里,如果你有兴趣听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小孩的故事,那就请听我不厌其烦的说,不喜欢的话,你也管不着我~

  事情得从我小学的时候说起,那是多少年我不记得了,大概是2002年湖南的冬天,那个星期天的早上,虽阳光明媚但仍旧寒冷,我一个人烤着火吃着泡面看着电视,当时爸妈出去上班,奶奶去姑姑家照顾我的表妹,于是家里只有我一个(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对于先锋厅这个节目有印象,那是当年湖南频道的一个节目,不过后来没几年这个节目就被取消了。当时先锋厅还是不错的,介绍的都是一些小清新电影,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部《乳房,月亮》以及《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

  好了,所以当时电视里面就在介绍这部电影,说实话看完介绍之后我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感觉,唯数不多记住的就是小男孩抱着玻璃孤零零的在原野上走,以及最后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开着摩托车把他载走的镜头。

  电影的介绍前前后后就几十分钟,我看完了,也吃完早餐了,后来奶奶也回来了,表妹也跟着过来玩。所以我接下来的事就是带着妹妹,临摹书帖,顺便做完自己的寒假作业。

  至于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这之后的11年里,我一直无法忘记电影里的那些情节,走在茫茫平原里孤零零的样子,看见摩托车开过来时高兴的样子,前者代表孤独和失望,后者代表喜悦和希望。

  或许这和我这11年来的心境变化太过于相似,所以潜意识中,我把这部电影的这两个镜头看成了我童年以及少年时光的投影,不肯忘却。

  所以我一直在寻找这部电影的名字,我希望能够重温一遍,在2011年4月的一天,我在百度知道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我只是大致描述了一下电影情节,所以当时的回答都是很不靠谱的,譬如说什么《追风筝的人》。。好吧这本书我看过所以我知道不对,当时也就放弃了再寻找的想法。

  直到昨天,不对,是前天,2013年8月21号,一位网友可能是无意中搜索到了我的这个问题,他当时也回答了我,但答案他也不知道。

  我感谢了他,并且希望如果当他获知了电影名字之后,能够告诉我,所以,奇迹就是今天凌晨30分左右,我还是无意中打开了百度知道,我看到了他的回答,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那一瞬间,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或许时间在这一刻重逢,11年前的我和11年后的我,在这一瞬间我们的思绪相通。

  我终于知道了名字,我来到了豆瓣,我没看你们任何一个人的影评,当然我也不准备写一篇,因为我压根就不准备再看一遍,我只是想写这个关于我的故事,关于我的小时候的故事,关于我的童年的故事。

  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

  有点莫名其妙的触动,但却又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感动,这是叫念旧吗?或者仅仅只是我怀念我的小时候?

  或许是我童年的不公以及失望痛苦,在这一刻得到了原谅和化解?

  但又能如何呢,先锋厅这个节目早就不存在了,当年吃过的泡面的牌子也早就不存在了,当年看完电视后要临摹的书法帖也早就不知道扔哪儿去了,当年那个唠唠叨叨的老人家现在已经逐渐开始失聪了,当年那个话都说不清楚却想着嫁给我的鼻涕虫表妹,现在都已经长成一米七的大姑娘了,我问她,你还想嫁给我吗? 她说:

  你神经病啊。

  是啊,我有病,不过今晚之后,病就好了。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九):脆弱的保护膜

  自己深受感触,对玻璃的意象所触动,充满诗意。

  所有营造其氛围和动作的细节十分考究:装玻璃时大人来往于大门对他充耳不闻;锤子掉在门边被吹出教室;老爷爷慢吞吞地告诉他装玻璃,提到按住玻璃时他看向窗外风很大,提到7点以前回来注意时间的走动......

  玻璃,这个贯穿故事的道具,又是怎样象征着孩子的脆弱的?

  一个家庭优越的转学生没有看过雨,他对世界充满好奇,以他的条件,外面风大还是雨大是不能给他造成影响的,他的注意力,也永远放在完好无损的玻璃后,他被玻璃保护得很好。

  男主角则对雨充满了厌倦,至少他对他来说不会是一件值得精神的事情。他的玻璃已破——爸爸在工厂的微薄收入不能提供给他上学,而学校也以此要挟他离开校园。

  还有忙于打工赚钱的小哥,他已经不愿意呆在这些玻璃之中,他是有生活压力的,得在外面经历风雨。

  因此,男主角和转学生要分离——转学生要等爸爸,男主角要独自面对风雨;男主角也要和工作小哥分离——小哥有自己的工作,男主角不能接受他捧着玻璃坐在摩托上的快节奏生活。他们的交集点仅仅在于他们年龄相仿,那些已经忙于工作的大人们,对他们都是袖手旁观的。

  玻璃爷爷慢慢的教导男主角学会安装玻璃,他必须、被迫的接受这些知识,然后捧着经历沧桑的爷爷给予的玻璃,要去缝补他的破碎。然而一切都很艰难,他的世界已经被打碎了,呼扇着风雨——被破坏的童年、纯真、无知是不可能被重新粘贴的。

  更让人悲伤的事,保护这些孩子们的玻璃,其实本身就是如此易碎,经不起任何打击的。

  像他隔着玻璃对管理员大喊时,只要他在其保护下,没有人会关注他们也没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孩子最终还是会走进风雨里的。

  最有诗意的那个片段,是男主角带着玻璃走到开篇避雨的那个地方,将玻璃挡在面前,于是所有的风雨、残叶都不可能吹进来了。

  “躲在这里就没事了。”

  “为什么要躲呢?”

  “你会淋湿的。”

  男主人公知道风雨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这是优越家庭里的小孩感受不到的。

  男主人公需要建立自己的保护膜,不是父辈给予的,而是属于自己的。他会和闯入风雨里的小哥在7点以前再尝试一次的。

  《让风带着我起飞》观后感(十):如玻璃之脆弱,如黑板之沉重

  文/小古

  “我的心像一列火车,每个站都有人上落,但有一个人永远不会下车——我儿子”,当沉默得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不愿意说的哈拉,说出她惟一的长句,原本决定与她分道扬镳的“黑板丈夫”,马上转身回到她的身边。《黑板》中这句最出彩的台词,爆发得如此诗意,如此深情,如此坚决。

  同样的坚决也出现在《风中飘絮》(又译为《让风带着我飞》)中。这个疾风把孩子的希望吹裂的故事,内容十分简单:老师给库肯奇布鲁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再不把打破的玻璃装上,就不准他再来学校。导演围绕这一块玻璃,拍出了77分钟的电影。也许这正是伊朗电影的魅力,巨大的张力往往是通过柔弱的身躯和细微的情节来达成的。

  这块玻璃,比《金刚》中的大猩猩更显分量;把玻璃带回教室的那段山路,远比好莱坞模式中的凶猛追杀更让人提心吊胆。千辛万苦地把玻璃安全带到教室,但学校空无一人,孩子永远也追不上那个进出无常的校务员,只能独自把比自己的身体面积还大的玻璃安上,导演最后让风把玻璃吹碎,孩子的希望遽然破裂。我们正准备遗憾、叹息、黯然伤神,觉得一切即将结束时,一个更大的高潮蓦然来临——在离玻璃店关门还有三十分钟时,他飞奔而出,独自一人疾跑在辽阔的田野。漫天的晚霞给傍晚的山冈镀上了一层凄迷的色彩,孩子与骑着摩托的辍学同学相遇,两人一起向玻璃店驶去。

  悸动。面对柔弱的孩子迸发出如铁的坚决,我们只有没有任何托词的悸动!使他们如此坚决的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要读书,即使只能用来写自己的名字、作账、听新闻时事。为此,《风中飘絮》里的孩子情愿小心翼翼地托着硕大的玻璃,全身湿透两次,跋涉一个下午。而《黑板》中的小里勃,在走私的途中,刚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就被乱枪射杀在黑板边。

  (旧文,发表于2006年6月18日,《潇湘晨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