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潜水艇》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潜水艇》影评10篇

2018-02-14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潜水艇》影评10篇

  《潜水艇》是一部由理查德·艾欧阿德执导,克雷格·罗伯兹 / 帕迪·康斯戴恩 / 莎莉·霍金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潜水艇》影评(一):爱他们就去维护他们!

  恋爱潜水艇,这部电影让我产生强烈共鸣,也可以说不是共鸣而是感触吧。男主角奥利弗努力挽救自己家庭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吧。于是他得罪了自己的女朋友乔安娜,深深地伤了她的心。我的父母也曾闹过矛盾,也记得我和妈妈当时抱头痛哭场景。可我不会像奥利弗那样勇敢地去挽救爸妈婚姻

  奥利弗为了能让父母复合采取了各种办法,让我最感动的就是他以爸爸语气给妈妈写信,希望借此达成父母的和解。可是失败了。妈妈看出这是奥利弗写的,狠心地去和老情人约会。。。。。。看到这儿真是很佩服奥利弗,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家庭做出了尝试,尽管不成功。后来看到奥利弗去妈妈老情人家里撒尿,知道他的愤怒无奈,我也理解人在理智尝试失败后的情感宣泄合理性结果爸妈因此幡然领悟,我猜他们看到了儿子对他们的爱,于是为了儿子各自做出让步(主要是妈妈的错,我觉得)。

  结果,奥利弗解决了家庭危机却得面临乔安娜的分手危机。乔安娜没有错,谁还会跟一个连她在医院里接受生死手术的妈妈都不去探望的人做女朋友呢?乔安娜两个月没和奥利弗说话,给奥利弗写了分手信,交了新男朋友。奥利弗很是痛苦,被折磨的生不如死,他说他也许到了38岁也不会忘记乔安娜。但最终他鼓起巨大勇气,向乔安娜解释了自己失约的原因,恳求理解。。。。。。最终两人又恢复了当初的爱情

  影片的拍摄技法我没法评价,但演员的演技,尤其奥利弗的忧郁形象真诚个性特征表现淋漓尽致,必须给男演员点赞了。影片叫做初恋潜水艇,可能想要表现爱就大声说出来的意义吧。

  《潜水艇》影评(二):我们有的或没得的青春

  我是先被他的OST迷倒后再去看的电影。我们有的人总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开始幻想死亡,幻想自己的死亡,周围人是怎么样的反应,平日里的老师,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兄弟,自己偷偷喜欢的人,偷偷喜欢自己的人,还有平常一成不变的父母,希望看到他们的表情究竟会是什么样,然后再哄的一下rebirth。 Become new and improve。

  而这个故事发展也如我们的所谓的青春期一样蛋疼。(蛋蛋发育时开始生长而且我们无所适从疼痛

  15岁,我们15岁时究竟在干些什么呢?我们有没有做一个拯救者?爱慕者?还是故意装作成熟并对泡妞的技巧熟练至极然后到处炫耀自己的幼稚?我不记得了,我不记得我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喜欢过人,有没有做个英雄,那些过去的往事就像是沉淀到了海底6英里下,不见天日。

  当一切开始变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手足无措?还是从未在意,就让一切伴随时间的流失,我不知道。现在的我太过迷茫而导致丧失了自己的光芒,海浪汹涌着,那6英里的海底下到底有什么?爱你,如6英里的海底一样深沉

  《潜水艇》影评(三):too much thing in your head.

  quot;大多数人都将自己看作个体 认为这个地球上没有人和自己有共同点 这种想法驱使他们起床 吃饭 闲逛 假装一切正常"

  首先表示一下 觉得女主很有味道 虽然看到有人短评觉得女主长得丑。

  15岁的时候 你在干嘛呢 我想不起来我干了些什么。如果你到了38岁 你不会后悔当时做的事情 只会淡然一笑觉得自己当时是个傻X 可是在我一只脚迈向20岁的如今 我已经想不起来我15岁的时候做了些什么 让人有点无奈天朝孩子们青春的单薄

  19岁的我因为刚吃完泡面趴在床上一边强忍着想吐的感觉一边码字写这篇影评 让人很怀念那个热血的青春 男主为了自己喜欢姑娘干架 或者被打 女主因为忿恨失恋而散布和男主亲吻的照片的那个情绪单纯激烈的青春。

  看到男主失恋后电影里出现的一整面男主与女主接吻的拍立得照片 我突然有种泪流满脸的冲动 问我为什么 我也回答不上来

  感觉是不是不应该再挑战这种小清新电影 看完感觉除了缅怀那个傻X青春期那种特有的因为纯正而显得突兀又激烈的情感之外就是感叹自己老了快要成为抠脚大叔的无奈

  在你处于你的青春期 你脑子里塞满情感 你会抑郁 你会悲伤 你会感觉你就像处于深海的潜水艇 可是一切在以后看来都显得那么的美好

  我相信到我38岁 我还是会这么回忆我的青春期。

  《潜水艇》影评(四)::)

  quot;Most people think of themselves as individuals, that there's no one on the planet like them. This thought motivates them to get out of the bed, eat food, and walk around like nothing's wrong. My name is Olive Tate" -- 第一个镜头就把我吸引住了,才发现原来是Moss大人导的片子,实在是不能不再次钦佩下.

  quot;I find that the only way to get through life is to picture myself in an entirely disconnected reality. " -- Sorry, I just have to record it down, coz i am totally agree with it...

  喜欢英式幽默, 期待Moss大人他们快点出第五季呀..不过如果是想找部喜剧看的,此片并不能使人捧腹,只能莞尔...

  《潜水艇》影评(五):那些当你38岁时觉得不值得一提的事

  哈利11岁抢魔法石,12岁斩蛇怪,13岁单挑一百个摄魂怪,14岁赢得三强争霸赛,15岁抢预言球,16岁跟邓不利多毁魂器,17岁干掉伏地魔!

  如果你因此就觉得自己应该重新滚回你老妈肚子,给自己的额头弄个傻不拉唧的闪电,以便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话,那简直是蠢毙了。

  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多半像我们的主人公奥利弗一样,丢过硬币,抽过烟,打架使坏谈恋爱

  允许有点装逼的小嗜好,譬如听法国伤感歌曲专心过听课。

  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想法激励着他早上起床,吃饭然后若无其事地暴走。

  曾经把一个胖女孩推入水洼,并和另一个口腔里有牛奶薄荷登喜路味道的女生接吻。

  除此之外,他还了然知道老爸老妈已经七个月没有做爱,因为他们做的时候会把灯的开关调到一半的位置

  当被高大威猛的校霸用手抡住他的脖子的时候,也会示弱,不过,哪怕承认自己是基佬,也死活不肯说乔丹娜是个婊子。

  噢,乔丹娜,我是不是忘了说,她就是那个口腔里有牛奶薄荷登喜路味道的女生——一个会用火柴帮他烧腿上的汗毛,用宝丽莱拍他接吻时低能的样子,举着烟花跑得没心没肺的女生。

  他们腻在了一个废弃的工业园。

  不是咖啡馆,不是电影院,不是任何一个可以贴上浪漫标签场所

  而是一个荒芜得跟他们的年纪是如此的不衬的工业园。

  但,他妈的年轻就是在工业园啥事也不干,都美好一塌糊涂日子

  当然,他们也未必啥事也不干。

  当他们亲密到居然两星期的时候,他开始开始暗示她,他爸妈每周四都去电影院。其实,他想说的是,我们是不是好歹也该做一下了。

  他穿戴整齐。在距离门几尺的沙发上,直勾勾等着一个箭步冲出去开门。眼巴巴吃完该死的烛光晚餐

  她却拒绝跟他做。

  因为他摆了该死的pose在床上。

  她要回家。

  他给她一封他已经写好的信。他居然连事后信都写好了!

  在这封精心的事后信里,他小心地写着:“亲爱的乔丹娜,感谢你让我探索你完美身体。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沸腾。你是唯一的那个可以变得很小,乘着迷你潜水艇在我身体里游来游去。我们失去了处子之身。但这和我们失去任何东西没什么不同。”

  他给乔安娜借了莎士比亚、尼采和塞林格。为了让他培养跟自己的共同爱好

  就因为他们发生关系。而不是吐口水和点火玩。

  可是他的世界不只只有乔安娜,还有七个月没有把灯的开关调到一半位置的父母。

  他能想像妈妈有一天平静离开,而爸爸还帮她收拾行李

  他偷听他妈的电话,跟踪她的行迹,偷看她的珍藏,并打开水龙头,告诉他爸他妈有个外遇,还是跟隔壁家猥琐得要死的“忍者”。

  而他爸能做的事,就是喝令他关上水龙头。喝那杯永远喝不完的水,仿佛,就此,就可以把自己埋在水里,不用管自己的儿子无助的咆哮和自己老婆睡在谁的床上。

  奥利弗只能向乔安娜求救。小心翼翼地。

  “你很少说起你的父母?我是说其实我的父母处得很好!”

  乔安娜告诉他,她妈妈得了脑瘤。

  在所有父母问题中。癌症打败了潜在的不忠。

  他不得不独自走过这一段。

  在公车站。他看到她的悲伤。连他划出火柴的图案,她都觉得跟眼泪一般。她已经深陷其中。他觉得自己无法挽回她。

  乔安娜让他周五去医院。于此同时,忍者约他老妈周五去看戏。

  该死的周五!

  他和他老爸,呆坐在静得窒息的家里,就像被水淹没的潜水艇。

  一个电话响起。另一个电话响起。

  他们谁也没接。

  他爸失去了他妈。他失去了乔丹娜。

  没有跟乔丹娜聊他妈妈是因为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手术成功。她会如释重负,不会对他气很久。要么她妈妈死了,那么她需要个人空间去抚平伤痛,而在这短暂的空档。他觉得他可以帮父母挽救他们的婚姻。然后继续履行他世界最佳男友责任

  手术成功了,可是他失去乔丹娜。他的世界没有会咆哮的琼瑶,也没有碎碎念的张小娴。没有人告诉过他,其实女人寿命男人长得多。如果你胆敢在她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出现。她的恨保证会跟你喝过的水一样绵长。

  他妈妈说,到了我这个年纪,你会会觉得现在的事简直不值得一提。

  他妈妈今年38岁。短发。已经七个月没有把灯调到一半。和一个长得猥琐的“忍者”迫不及待奔向汽车后座。

  如果,这就是38岁值得一提的事的话,奥利弗宁愿为他现在不值得一提的事,感到难过

  他窝在自己床上。

  让自己的世界沉入到六英里的海底。

  《潜水艇》影评(六):那时青春

  因为一个“看楼上头像推荐影片”的游戏,楼下给我推荐了这部潜水艇,刚看完影片简介,其实我觉得这就只是一个关于一个十五岁威尔士男孩的故事,关于父母,初恋的平常故事,但看完影片,却被它的独特的拍摄手法所吸引,加上英式幽默,感觉还不错

  有点神经质的少年幻想着自己的伟大,因喜欢一个女孩而偷偷观察她,对生活充满激情,又天真的喜欢窥视成年人的世界,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成长中的泰勒,有些方面是像少年时的我的。那时的我也向往一些事情,成天的爱幻想,会做一些那时会做现在却不适合做的事情,所以看了这片,让我有种“回忆当年,犹记那时”的情绪。

  而让我有这种感触的,很大程度归功于影片的拍摄手法,话说有很多类似题材的电影,但看着要么矫情,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枯燥乏味,但这一部,有着一种“怀旧、传统气质”。意象化的镜头和风格化的剪辑,再配上不错的歌曲,好似MV,再加上影片里频频的笑料和全篇充满的情感,将青春期的少年的天马行空和初恋时的内心表现真实地展现出来,让原本有点傻的主人公变得鲜活了起来,也让貌似有点枯燥的情感自述电影多了几分情趣,给人一种小时候的感觉。

  总体来说,台词幽默,画面怀旧,节奏感不错,幽默中带着淡淡的忧伤,独特的青春片拍摄手法,影片能拍成这样,不错了。

  最大的感触还是,那时青春,单纯青涩,懵懵懂懂,巴不得快点长大,然而当青春不再的时候,发现再也找不回曾经的那份天真单纯了。大人的世界,小孩不懂。

  《潜水艇》影评(七):于是,你又拯救了世界。

  一开始知道有这个电影的存在并不是因为Richard Ayoade,而是因为Alex Turner.先听了OST之后很有感觉,加上Moss大人拍的片子,所以当室友提出去Watershed看Submarine的时候干脆一口答应了下来。在此给亲爱的Bristol做个旅游广告,Watershed真是文艺小清新的圣地,每天滚动播放高品质小成本电影,放映厅都小的可怜,但是椅子很舒服。最棒的是Watershed禁止吃东西,而且东西也太文艺了,所以整个观影过程中没有爆米花的卡巴卡巴声以及小孩的哭声真是太爽了!我怀疑正是那晚过得太完美以至于爱屋及乌地给了这电影5星吧。

  言归正传。Submarine的整个Plot其实是相当简单的,整个电影分成5段,除去开头和结尾,中间三段分别讲了男主人公的女友Jordanna, 男主老妈的外遇Graham, 以及这两段危机的爆发和平复。

  影片值得称道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它充满幽默感的台词。放映过程中多次笑场,而且笑料其实都非常隐晦而聪明,没有流于庸俗。里面充满了各种英式黑色幽默和嘲讽,甚至还包括Richard Ayoade的自嘲,只是用男主的口表现而已。二是它简直文艺到无懈可击的拍摄方式。现实与幻想的分镜。发黄而抖动的屏幕表现回忆。还有一些幻灯片式的镜头。简直清新到我捂住心口的地步。

  ——————————以下开始全篇剧透——————————

  当你是个十五岁的威尔士男孩。普通、平庸,整个人几乎都乏善可陈,你又在期待什么呢。Oliver Tate期待他盛大而辉煌的死亡。我们都希望被记住,被纪念,会有人因为我们的离去泣不成声,也会为我们的复活而欢欣鼓舞。

  现实总是狗血得让人想扶额长叹。爱欺负人的同学,小痞子般永远不理解你在想什么的却以朋友自居,老师除了按部就班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权威根本就对你没有任何兴趣。时间仿佛就打算这么一直流逝到你长大为止。

  但是他发现了那个姑娘。她长得其实其貌不扬,而且性格乖张。她的乐趣就是在操场外稀落的树丛里,一根根地划着火柴。然后你偷偷地注视着,觉得她就是你的那个知己,因为在所有的同龄人之中,你看到了一些你们俩独有的共同点:你们都有内心世界。于是你忽略了她其他所有的不利,深深地投入了其中。

  追求的过程略有惨烈,并且他做了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伤害了无辜。你想着去道歉去弥补,但是事情总是很奇妙。她感受到了你的努力。于是在那个铁路桥下,随着光影的交错和列车的轰鸣,她亲吻了你,并且举着拍立得。

  然后人尽皆知。他保护了她。她终于承认了你。十五岁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总是这么单纯而丰富。海边的花火。铁道边的废弃浴缸。她红色的胶鞋在滩涂上飞奔而过。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我的青春简直无聊到直冒青烟的地步,相比这些英国人,我到底错过了多少傻里傻气而又难以忘怀的日子。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一帆风顺啦。情场得意的Oliver遭遇了家庭上的不和谐。你的父亲是个抑郁症的科学家,母亲已经大半年没有跟他夫妻生活了。你很担心,你希望保持你家庭的完整,偏偏这个时候你母亲的老相好冒出来了。他的一切在你的眼里都是那么荒诞而邪恶。于是你战斗。

  整部电影到这里冲突到达最大化。女友Jordanna的母亲因为癌症而手术命悬一线,Oliver却自作聪明也是无可奈何地没有出现在Jordanna的身边,而是选择和孤独的父亲一起度过了夜晚。之后父母的感情继续恶化,Jordanna因为Oliver的跳票而选择和他分手。他抑郁了。那种感觉就像被泡在水底一样。无法呼吸,全身坍缩。

  于是这个一无所长的15岁孩子开始了拯救他的世界的计划。他潜入了Graham的家,就为了在他的照片上撒泡尿然后烧了他的卧室。计划进行到一半停止了,因为不敢,因为反而伤到了自己。他向Jordanna解释,但是不听。

  有的时候真的会想,自己15岁的这些狗血事情等自己到了38岁之后到底还有什么意义。除了傻笑一下觉得自己那时候真的是蠢啊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是莫名其妙的是没有人会后悔,无论自己的15岁过得多么得奇诡。这就是15岁的意义。

  然后这个世界开始一点点地恢复正常了。父母决定重燃激情。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Jordanna终于原谅他了。

  或许这个世界有千千万万个红衣少女,穿着红色胶鞋牵着小狗站在海边,遥望海平面上的夕阳。

  或许很多时候我大叫着她的名字飞奔过去,结果看到了一张陌生的脸。

  ut this time it is not the case.

  How deep is the ocean? 6000miles.

  你向前,我也向前。海水肆无忌惮地灌入了我的裤脚。你向我微笑。

  我在水面之上。我希望我能这样和你一起,呆呆地站着,看着夕阳,直到永远。

  ————————Random Facts, again——————————

  1、 威尔士口音是个萌物。

  2、 跟我室友讨论说到底Set up在哪个年代,居然发现其实普适性很强。一开始说是80.然后他说: it could be now. Wales is always far behind.权作一笑。

  3、 老子看电影的时候居然碰到了我的Tutor,因为他带着老婆所以比我还紧张些,尼玛笑死我了。

  4、 主演越看越像Alex Turner.一开始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还觉得是胡说呢。

  5、 电影票才花了我5.60镑。我爱英国。

  《潜水艇》影评(八):小成本文艺片也有视觉盛宴

  你本来抱着细细玩味和挑战的态度去观看一部英国的文艺片时,他却给你了超出期待的震撼和视听体验,在小成本电影中基本以故事赢得观众的现在,画面成为这个电影的最闪亮的亮点,你会有种感觉是他的每一帧的镜头都是艺术。我愿意把这部电影定义为我心中的一个视听盛宴,堪比变形金刚,仅次于阿凡达。

  本文所说的视听盛宴,是有关于电影中流畅的,节奏感极强的视听语言,包括画面的设计和剪切,还有其与原声音乐的配合。影片在合理不夸张的叙事的基础上,用画面语言表达了,似爆炸开的具有张力的原本含蓄的故事,和主角人物的心情与状态。把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成长过程中多样的情感变化,这个难以组织,多变复杂的话题描述的真实又具有想象力,把电影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比喻的来讲,这个电影的每个画面都好会说话,而且是话痨。

  什么样是有味道的电影?就如卧虎藏龙武林泼墨的那种高,深,远的摸不透中国文化的意境,阳光灿烂日子里的近代中国那种社会主义在口,叛逆激情在心的傻逼青春,钢的琴中那东北老工业区中,想起来就会掉眼泪儿的童年和煤渣儿味,就是你太喜欢这个电影了,从头到脚不用和他聊天就是喜欢他这个范儿,也就是狭义上说的电影的氛围。《潜水艇》也是一个十分有味儿的电影,英国的阴冷,英式的服装,环境,英国人的含蓄,有板有眼,最终要的是那怀旧如老电影般的镜头语言,复古的镜头味道,干净的蒙太奇,让我犹如听着一首英式的老摇滚,pink floyd,或者是kwinks,从一个电影你总能回忆和联想起一大段儿的东西,萦绕在心,久久不能散去。

  电影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一名叫做oliver tate的高中男孩含羞,迷茫,爱胡思乱想,也是个小freak,他爱上了Jordona,而在她们热恋之时,Jordana的妈妈得了癌症,oliver不知怎么面对和安慰jordonna,而这时他的父母的关系也因为刚新搬来的邻居而紧张起来,oliver焦急迷茫,气走了jordonna,等到他的家庭又从新恢复了和睦的时候,他也在海边遇到了jordonna。

  电影是从原著小说改编而来,对于文学剧本来说,心里的描写水到渠成,主人公青春期的小心思可以抓的很准,而拿电影来表现而且还得让观众感受到就要把视听语言用到极致,我从几个方面分别分析电影中精彩的视听语言

  色彩:影片整体运用了冷调,主人公一直身穿的蓝色大衣也融入到大的环境中,这也衬托着了主人公的小忧伤,也符合整篇文章主人公独白似的讲述,而影片中的其他重要的人物都用某种颜色去界定,jordona一直身穿的红色外套,凸显在学校的所有人之外,好像一团爱情的火燃烧在主人公心中,而父亲一直穿着的棕色睡衣,内敛孤僻却是睿智浪漫,不苟言笑的他确是那么成熟,他的朋友chip,永远穿着白衣服,暗示了他就是一个毫无内涵的白痴,而新邻居,母亲的初恋,一个神秘学讲师,他每次身着的一身黑衣像一种无法摆脱,讨厌的入侵者,生生的闯入进了他简单的生活,更加趣味的是,这位讲师所讲的就是颜色的学问,在主人公年轻的心中,每个人确实就是一种简单的颜色,独立又鲜明。

  节奏:英国真的是摇滚乐的故乡,如果要拍一部很英式的电影,摇滚乐的节拍放入其中是必不可少的,影片的处理颇有一种迷幻摇滚的味道,而且本片有一种特别的处理节奏的方法,在主人公叙述自己生活片段的时候,往往都用的是稳定的推拉摇移的移动镜头,并配有原声音乐,还有精妙的蒙太奇剪接,但都有一个特点,画面平稳,节奏感十足,而当主人公停止讲述,情节回到他的生活的时候,多用的是带有呼吸式的手持镜头,而且多为长镜头,这种处理把视角分开的很明确,面对他生活的时候,镜头是第三人称,是具有参与式的,所以适合长镜记叙,而在他的独白的时候,镜头是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观看他所讲述的生活,因为想象和记忆是破碎的,所以蒙太奇也比较夸张,在有无旁白,有无原声,的分割中,影片变得动静结合,节奏时快时慢,但是也不脱离整体情节,节奏处理的合理又巧妙,在动静的分配处理上,又犹如一首迷幻摇滚乐,有迷离的合成器,有大片的留白和机械声,也有爆炸般的高潮,更加有悠扬的旋律,让人享受到了多重的视听效果。影片中还有很多,快速移动镜头下的画面定格,景别的快速变化,都在节奏和叙事上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蒙太奇:笔者把这部片所有的镜头都拉了一遍,所以被其中蒙太奇的处理所震撼,用画面说的东西如此之丰富,用画面剪切表达的情感是如此之真挚,在此特指出几个精彩的蒙太奇处理的例子:主人公被女主角约到铁路桥下,就在他们接吻并用拍立得拍摄的一个瞬间,环绕360度的定格画面的拼切,闪光灯,逆光中的男女,被闪光灯晃动的眼睛,男主人公握紧的手,和女主人公更深的用呗,这些动作就在3秒钟之内快速拼接在一起,你无法在时间上把这样一个初吻延长,或许只有短短一秒,此电影让你感觉到这个吻得一瞬,处理的不拖沓,也让你对这一瞬间的灿烂所印象深刻,这就靠蒙太奇的力量,在举一个例子,男女主角在教室的走廊上相遇,镜头用主观镜头在男女之间正反打的非常快速,走的越来越近的过程,剪切的越来越快,最后细致到在肉眼发觉不到的瞬间捕捉到了他们俩擦肩的镜头,还是正反打,镜头就如心跳般,在靠的越近时,跳的越快,看完这一段真是让人畅快淋漓。对于此种蒙太奇处理的例子,本片不下数十组镜头,不能一一列举,每一组充满了新意,而且从镜头的表面语言,到起内涵中让观众去联想的空间都做的非常的足,饶有趣味。

  原声和音效:作为一个电影原声爱好者,我不吝啬我所有的赞美,对于这部电影的原声,我觉得真是好听爆了。原声作者是原北极猴子的主唱,alex turner,土生土长的英国谢菲尔德郊区的英国人,他的另类的创作风格对与这部特别的电影可谓起到了加倍的效果,就是因为原声音乐的精彩,才使得电影的节奏和蒙太奇处理的特别又具有音乐性,电影中的音效也很关键,电影中很多特别的场景运用大量蒙太奇,或者定格的时候,音效的运用就像音符中的重音,强调了叙事与情绪,像在火车轨道底下的约会,每次火车驶过的声音都促使着镜头的变化,或者是动变静,或者是景别的切换,使得电影特别有节拍感。电影中两首歌曲,忧郁的旋律和极简的歌词,蠢蠢的,让所有的感情都尽在了不言中。

  细节物体的处理:电影中的表意在于出乎意料,,不能就是干巴巴的直抒胸臆,电影中的小细节可能就能把最含蓄的东西表达清楚,比如说影片中,主人公的父亲在一段时间得了抑郁症,特征是他用玻璃杯喝热柠檬水,后来在主人公失恋后,只是一个镜头,捕捉到主人公也在反常的喝着热柠檬水,另外一个,主人公在家庭的矛盾中逐渐理解父亲,他了解了父亲的内敛和沉默,但是内心的善良和爱,他对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个体会是父亲曾回答他“海有七万英里深”,而到最后,他祈求jordanna回到自己身边,就要求jordanna问他海有多深,他是多么希望女主人公得知他内心中无法表达出的对她的爱呀。没留意到细节的观众可能会觉得电影含蓄到看不懂,但是就是这些细节,让电影的魅力更加深邃

  分析完视听语言,说完他的视听对我带来的震撼,我终于可以谈谈电影对我感动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会成长到那个时候,内心已经成熟,但是还是被害羞的外表阻挡,就像内心长大,可是外表还没准备好,能留意到内心感情的微小变化,但是焦躁的不知该如何应对,影片把这种关系表现的特别好,主人公早熟,他的独白里的他和他真实生活里的感觉好像是支离的,也很力不从心,但是他慢慢的从父亲那里懂得,就像那个海有多深的问题,父亲不擅言表,但是父亲的内心确坚定非常让人感动,让主人公也变得成熟,不会急躁慌乱的表达心中的感情,心中的有些东西也是无法表达的,只能靠你的真心去让人感觉,说明白也许不是最重要的,让人去感觉才是更加动人的途径。

  电影中的语言,的思想,如此一致,让我非常的喜欢。纵观全篇,小成本的影子很重,但是真正好看的电影不一定要题材恢宏,不一定要大制作,像阿凡达,变形金刚,不一定要做成立体电影,而或阿凡达2的60格胶片,只要你多拍几个镜头,多一点思考,多一点耐人寻味的视听语言,就能给观众造成很好的视听盛宴,希望这也能启发中国电影在特效不行还要硬上的错误道路,启发中国的审美不能只在第五代导演的那种刻意的审美模式了,也启发了中国烂片,要是不烂,最起码要做的真实,留意细节。

  《潜水艇》影评(九):就是这么酷

  I really fall for the prologue speech made by Oliver Tate: My Dear Americans, The film you are about to see is a biopic of my life. The events take place, not so long ago, in a proud land called Wales. Wales is next to England, a country you pretend to treat as an equal. My homeland has produced Catherine Zeta-Jones, Tom Jones and some other people. You have not yet invaded my country and for this I thank you. Submarine is an important film. Watch it with respect. Fond regards from your protagonist, Oliver Tate.

  And during the film, there's something that is referred to the beginning speech." I wish life would be more like American soap operas. Then whenever things get dramatic, you can just fade the picture down and gets up again later." And later when Oliver thought his mother was having something with Graham, who, here, is a symbol of American man, he said " I don't want a misty Ninja to be my stepdad, I don't wanna to be from a broken family like chips when he tracks and tops, sipping cokes and taking gain-weight drugs in shopping malls..." All these teases are all right up my alley.

  And the way they filmed the super-8 footage is cool too. And I love the dogs and the seas so much, and the colors that stand for the characters.

  《潜水艇》影评(十):青春就是卡在浴缸里,出不来也淹不死

  台湾最近有个引无数不管是少男少女还是痴男怨女都义无反顾竞折腰的《那些年》,没看也不想看,无论是偶像剧式清纯到什么德行的女主角还是总拿青春期性冲动做噱头的宣传来个未删节版,哪个都做作得让我十分反胃,不,简直是呕吐。《潜水艇》也是青春期的故事,闷骚而文艺的青春期。作为英国电影特有的黑色幽默,《潜水艇》更像男生版天使爱美丽之成长的烦恼。神经质的小男孩和叛逆少女的恋爱,说起来怎么都像开玩笑。

  但是我想说这是部文艺到不像话的青春电影。英国小制服,红衣女孩儿,海景小别墅,海滩,烟花,拍立得,超级8……当看着晃动的画面里两个孩子近乎荒诞而放肆的奔跑,再文艺的画面中也掩饰不住一种蠢蠢欲动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是伴随着青春的一举一动,如影随形。当然青春期可不止打架恋爱那点事儿,小男孩看着老爸老妈感情冷淡理所当然把出轨的帽子扣在老妈头上,小女孩看起来疯疯扯扯在家却是个乖乖女,至少也好骗骗患了癌症依旧心情开朗的母亲。于是家庭、学校以及自我内心冲动的共同作用终于发生了化学反应,男孩和女孩的感情也日渐处于细微的变化之中……

  之前看《杀戮之神》就发自肺腑的感慨了句:人生就是一部文普二的退化史。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公平,但至少对于青春期,在二X与文艺之间就是那么道红果果的沟,青春期的姿态千千万万,唯独没有“普通”两个字。男孩儿妄想症一般的渴望捉自己老妈的奸,于是新年夜的海滩,烟花明明灭灭的火光里,他看见了老妈和疑似男小三,也看见了红衣的女朋友依偎在另一个自己眼中的loser怀中,浪漫着曾经属于他或者应该属于他的浪漫。其实看电影的100分钟我脑子里不停不停在说,这倒霉孩子哪儿那么多胡思乱想,但是这种想法一冒出来,我就深深明白自己的青春期早就像志摩那些云彩一样永远带不走了。

  其实青春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看谁都像loser唯独自己被别人打趴下了也能自动屏蔽证明自己和loser不过是一丘之貉的记忆,胡思乱想然后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于是青春期的天是英伦岛国愁云惨淡的天,于是一个个少男少女不论装X还是真忧郁大抵都摆出一副愁眉不展白天不懂夜的黑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倒霉德行,于是装成幻想中的孤胆英雄干着自以为惩奸除恶匡扶正义的勾当又拿总英雄难过美人关作挡箭牌。我印象很深的镜头,热恋的时候两个小孩并排坐在浴缸里有说有笑,失恋了男孩儿把自己泡在浴缸里被一口水呛得咳嗽了半天。浴缸像一个私人空间,只和最信任的人共享,又像蜗牛的壳,受伤了缩进去就是避难所。但是仅仅凭浴缸那点逼仄狭长的空间,恐怕是连自杀的地方都不够的尴尬。青春期就是卡在那么个浴缸里,自我的妄想的真空的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生一段,走不出来也死不了。

  一部黑色又幽默的片子,作为“过来人”,里面很多场景都不由得让人会心一笑。没有噱头,纵然它打着文艺的旗号足以吸引更多自命小资小清新的男女。不像某些电影。也许这也是种青春期情结,明明自己真的很闪光,就是不爱听别人的表扬。脑袋后面不长块反骨,怎么对得起本该叛逆的年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潜水艇》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