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10篇

2022-03-12 11:11: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10篇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是一部由默里·勒纳执导,艾萨克·斯特恩 / 戴维·戈卢布 / 宋庆龄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一):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这片是偶然在碟店里看见的,也是听说了很久。它是记录1978年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伊萨克·斯特恩到中国访问演出的过程的一部片。很多地方还是相当真实的记录了当时中国的面貌,印象最深的有两处。

  一处就是李德伦跟斯特恩讨论莫扎特的时候,强调了莫扎特所处的时代是欧洲封建主义衰落、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而莫扎特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等等。典型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在那个年代这大概也是人们的典型思维。在碟的花絮里,有一段是《20年后重访中国》,其中李德伦又提到了当年的这段评论,也说在当初那个时代,肯定是要突出政治,但他现在要补充的是莫扎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赋,如果他不是天才再有其他的什么也没用。

  第二处是在上海街头的采访,一个青年人很流利的用英语表达对美国乡村音乐的喜爱,说出很多歌手的名字,感觉象是托儿。不过下象棋那段还是蛮有趣的。

  感触最多的是斯特恩对音乐学院的学生们的指导。两次访问间隔了20年,但他在指导中始终是那么充满热情,而且一直在强调一句话“音乐对我是生命的一部分”。就象《红菱艳》里所说“芭蕾是一种信仰”。所以他在指导的时候也更多的偏重于作品的感情而不是技巧。甚至有一次,他对一个男同学说:“你有女朋友吗?这段曲子你不妨想成是有一个秘密要告诉她。”

  看这片一定要看花絮里面的的《20年后重访中国》,与前面相对比,尤其是当年那些小孩子都成了知名的演奏家,真是不由人不感叹。而在这个花絮的开头,斯特恩刚到北京看着街景有一段画外音“在别的国家,播种会长出花草、蘑菇、树木。而在这儿,播种却长出30米高的大楼。”这是这张碟里最触动我的一句话。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二):與意識形態無關

  在聯合圖書館一堆碟裡亂翻,翻到這張From Mao to Mozart。

  初看片名,以為是某大鼻子導演拍的影射中國意識形態的片子。再仔細看,才知道只關Issac Stern的中國之旅,只關音樂。

  這片子得過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所以剪輯分鏡之類無需多講。我只想說,Isaac和中國管弦樂團排練的場面讓我印象深刻。Issac對樂團講,音樂並不是只有黑白兩色,音樂的色彩之多有時甚至連畫家都難以描摹。我們欠缺的並不是技巧,而是熱情,是演奏時全身心的投入。

  的確,不帶感情演奏出來的音符是乾巴巴的,缺水,入耳難入心。缺乏美缺乏質感的並不是樂,只是音的堆砌。只會讀譜不會讀心的演奏者永遠只是藝術工匠而稱不上藝術家。

  1979年,中國剛剛走出文革陰影,大街上走著的依舊是清瘦的,穿深藍或黑灰工作裝的男女。人們對文革依舊恐懼,以至於李德倫在談到Mozart時說什麽“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啊“承上啟下”啊之類讓Issac老頭一頭霧水的話。

  “我覺得莫扎特是天才。”Issac很坦率。言外之意是,天才關政治什麽事?!

  二十年後,當輪椅上的李德倫與Issac再見時,穿一身紅毛衣的李頗動感情地說,“當年的我真是談什麼都離不開政治”。。。

  中國這個國家,和生活在這國家的人,談政治談得還不夠多么?可到頭來,對政治熱心怎樣,漠不關心又怎樣,還不是像譚抒真說的,被關在小黑屋里,連口飯都吃不上?

  譚說自己不是預言家,但相信像文革這樣的@#(我想不出什麽詞可以形容)再也不會在中國發生。惟願如此。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見到更多王健,聽到更多莫扎特門德爾松,了解更多另一個無關政治無關意識形態的世界。

  看到79年Issac在上海的音樂會時默默地想,要是老舍,要是傅雷他們那時還活著,多好。

  聽到阿炳的《二泉映月》,哭了。從未感覺民樂這麼美,從未感覺中國人這麼有力量。

  再補充一些Moodle上關於這片子的討論:

  From Daisy

  Dear all,

  If you happen to be fans of classical music, I strongly recommend this movie From Mao to Mozar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b7z3Mtk9GM&feature=related

  It tells a story about Issac Stern, a reputable American virtuoso, visited China in 1979, three years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documentary provides me with a new perception of the 10-year disaster. And the title From Mao to Mozart might be regarded as a hint (or an expectation) that Chinese people are leaving the class struggle and all the "ideological" things behind and are depoliticalizing their experience day by day.

  y the way, it's an Oscar winner in 1981. Western music indeed affected lots of Chinese people before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 am afraid the globalization should not be economic- or political-oriented while the culture, probably the dominating source of conflict as well as convergence in the future, might also be considered.

  From Jack:

  Thanks, Daisy. I'll have no objection if some group wants to change gear and pick this film instead.

  One of the interesting questions is: is China now really more "globalized" than then?

  From Daisy:

  Thanks, Jack.

  Whether today's China is more "globalized" or not might depend on how we define the "globalization".

  As I mentioned b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undoubted that China has quite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e indeed savor the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when we attempt to go beyond borders. However, the income gap at the same time is becoming bigger and bigger, which could be regarded as another consequence for being more "globalized".

  When it comes to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 am afraid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China is becoming more "globalized" than 30 years ago. Culture protectionism is quite popular in China now. When the "Korean tide" coming and Korean TV drama series becoming popular, it seemed that the government could do nothing but ban the Korean products in order to "make way for" local productions. I really doubt the possibility that such kind of "constrain" or "control" could indee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a products. And probably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have the same dilemma when facing with the so-called "strong culture". To protect or not to protect, that's a question.

  Daisy

  From Yunfan:

  Hi Daisy

  Thanks for sharing the movie first, you have so many collections of your personal movie reserves~lol

  Well, the first time I heard about this movie is from the recommendation of Chen Danqing, the famous painter and writer in China. It is fairly understandable that he was so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of Fine Arts in China so he wanted our youth to see the devastating impact on all forms of arts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et me say something out of globalization. Feng Xiaogang,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irectors in China had once said, China has no masters, only craftsmen left (中國沒有大師,只有匠人)I think what he said had so apparently manifested in this MAO to MOZART. I remember one of the sentence in the movie uttered by Isaac Stern: These Chinese were so talented but their works were by no means alive. They lacked of passion and variety of color. Well, such absence was deeply rooted in the education since our childhood. As we can see from the film, Stern described the kids in the primary school of the Conservatory academy of Shanghai: The kids were organized and trained since they were very little. In fact this is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 by "Carving these children" into "masters". However, I do believe, the highest level of arts goes down to the life, earth and universal, it's the pursuit of the imagination, truth and expression of all the human beings. I see no changes in our contemporary China since then, or even worse because of the globalization.

  ince China has opened up its gate, the in-flow of all the commerc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filled in our lives. However, this modernity not only turned our Chinese into hungers for money but also destroyed the dreams and idealism of millions of youth. This is a nation without compassion, imagination and respect, the only thing we are talking about is money or authority. There's little room for the youth and talents in the society. What is more pathetic is that when we thought we had reached such "modernity", we found we lose everything.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I am not complaining the inequality of the society and I don't blame the society to be like this. I just want myself to be more critical and sober when I get immersed in this "chaos" place. I am considering what if we not only "bring in" the "globalization" but also "out put" our thoughts and ideas, we stay in the country and we tried our best to change the country.

  That's just a casual "doodling" of my brain. Thanks for your film again Daisy, nice to see such an excellent film here.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三):从语录到乐谱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知道这部纪录片是与王健的成名有关。中国人能在西方音乐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而王的命运转折正是得自于他在此片中被西方的音乐大佬赏识,并后来能出国深造在西方音乐界逐渐展露头角。作为出生在动荡年代的一代,长在红旗下,本应与这些资本主义“毒草”绝缘。他幼年所处的社会情态本应该无可能去学习音乐,如老三届一样成为社会和文化的一个断层。但家庭的熏陶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国外交态度的改变无疑让他那一代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也成为一个幸运儿,成为那次看似民间外交的副产品,成为屈指可数的能让斯特恩挖掘的中国神童。

  影片的名字——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让有常识的人读起来很别扭,从逻辑上看,它不符合时序。两者出生相差一百五十年,一个十九世纪的人却排在前面,让人费解。可就是这么一个别具匠心的名字,巧妙的奠定影片的主题,也隐晦的暗示了它想表达的寓意。

  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开始到80年代中,这段是中国音乐生活中颇为浓墨重彩的一段时间。欧美几支顶级乐团先后驾临中国。而1979 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6月,斯特恩的出访显然带有一些政治意义的民间交流。斯特恩兴奋的表情和荣誉的使命感,已经在那段“音乐会与其说是问候性演出,不如说音乐就是我们交流的桥梁”对话中溢于言表。他作为美国的文化使者出访中国,他本身所担负的使命也是由一种政治层面转向民间文化的沟通的多领域的了解,影片中用一个很含蓄的画面去揭示:斯特恩和陪同人员走下飞机,边走边谈,画面是两人的背影,画面的中心位置是远方硕大的毛泽东肖像,和北京的标志文字。即时的跟拍,由于背向让人忽略运动人物,注意力聚焦于中心静止的政治人物画像,它巧妙的界定了画面的重心,也申明影片的两个层次:表面作为政治背景下的一次两国的音乐交流和深层下政治对中国的音乐生活的主宰。

  斯特恩一行对中国的印象是从北京的名胜古迹和街头的行人开始,这个在二战之后就消失在西方人视野中的文明古国,无疑让他们感觉很神秘也很新奇,一段像新闻简报配着北京官话的片段马上确立了影片纪录的基调。作为此行的目的,影片先剪辑了一段官方的招待会,然后是一段中国民乐的表演,随后用一段古筝配乐与大运河、故宫画面的蒙太奇,以音乐和画面的叠化过渡到一场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排练。又一次加重影片的主题,以音乐为纽带的文化交流。

  中国的音乐生活在被样板戏阉割了那么多年,民间可以说古典音乐的求知若渴。排练厅的座无虚席,场面的热烈可以一斑。音乐作为一种共通语言,常常为沟通的隔膜排除障碍。中国乐团虽然反应迅速,但是文化封闭的状态已久,演奏技术与时代已经脱节。不能正确的使用连弓,缺乏音乐性,莫扎特的乐曲变得呆板和沉滞。斯特恩为伴奏做示范,并纠正指挥的手法,这显然很出他的意料。技术方面的劣势,更多的是音乐理念的分歧。音乐的实质不再单纯,更多被掺杂进意识形态的系统论。沉积在人们思想中的阶级斗争的偏执显然还未消除,这无疑也让斯特恩哑然失笑。从事音乐的人,在刻板的体制教育下把它当成一种职业,一种从事稳定工作的谋生手段,追求难度高的技巧,而缺乏自己素质的培养和挖掘作品本身的音乐性。斯特恩不断的纠正学生的演奏习惯和强调音乐的歌唱性,可知中国的音乐教育是多么的刻板和程式化。没有启发,只有对乐谱的照本宣科,这无疑都是中国在几十年闭塞的社会状况下,各种体制特别是教育制度的陈弊。

  影片中间有一段特别风趣含蓄的对比,一边是中国民间曲艺的丰富多彩、惟妙惟肖的模仿,生动而活泼,一边是体育方面高组织、高强度的强化训练,僵化而枯燥。高度的规范性,限制性,不仅压抑了人性,也限定了人本来可具有的个性发展,而这正会成为音乐的桎梏。影片沿着这条线索不动声色的叙述,上海音乐学院幼童那种准军事化的管理,从每天开始的衣食住行,到课堂上生硬严厉的教学,展露无疑。这一切对斯特恩一行人来说不是新奇,更多的是一种不可思议。这是一种从上到下教育理念的整体落伍,科举制度余脉残留的应试教育法,并不是为了热爱音乐,把演奏音乐当成一种乐趣,而是社会需要,自我谋生的专业培训。斯特恩对于中国乐团和专业院校音乐演奏的这种反常有种疑问,What's happened?

  对于一个不了解中国的人,或者对于那时的西方人有此疑问真是情有可原。中国当时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国情,实际上还应该包括进标题中所煊赫的那个人所发动的政治运动,已经决定当时中国社会的生态和很多人的命运。它所造成的影响波及中国的各个角落,社会的各个层面。无疑也是造成那些文化断层,人才教育流失的原因。而这些不过是一些表象,政治决定文化,教育,才会有毛老大,莫老幺。可以看出当时的教育者是高素质的,英语流利,专业技能也比较精湛,正因为出于政治方面导致的文化交流的隔绝,中国的音乐教育根本没有发展起来,自身的浩劫反而使一大批人才在运动中丧失。谭抒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影片中的事实表现的前果后因,即中国音乐生活的迟滞和溃退,与斯特恩前面的疑问,后面谭抒真的自诉,结构自身形成一个巧妙的自问自答。两者因果关系的倒置排列与影片的标题时序反向也构成了一种呼应,斯特恩的问是一种悬念吸引观众,谭抒真的答是一个事实满足解答。斯特恩所观察到的,疑问的,正是谭抒真经历的,知情的。这种有意的采用个人自述,正是反衬出当事人文革时话语权被剥夺的讽刺。谭抒真平静的话语,没有更多的怨恨,甚至亲人相见不能相认,他也忍住不让老泪纵横。这不是坚强,而是无奈。一种个人命运被政治风暴摆布的认可。伤痕只能当成梦魇,人在极权下的无力。他们太清楚意识形态的荼毒,不是根植于真理,而是出于文化专制的需要。这种专制是那时形态的需要,也是出自于伟人的个人决策。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师生音乐生涯的起伏都是得自个人的意志,之前他们被非人的对待,国门洞开之时他们是文化使者,靠边站的音乐成为两国民间交流最为有效的桥梁。

  对于谭那代没有机会演奏莫扎特,教书育人。而他们的学生也被此贻误,成为机械的演奏者。影片的后半段也采用对比的手法:一边是被文革所遗患的教条式样的成年学生,一边是运动后从民间选拔上的正在成长充满灵气的王健等人。前后两段对比,不仅加深对于人才教育的断层的认知,同时让影片的风格显得统一,结构更为严整。影片中两支乐曲一直贯穿始终,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和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不断从斯特恩到学生的手中传递、演绎,这不仅突出音乐是突破文化差异,制度分别的人类文明,也使影片主题变得紧密。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是时代的逆流,也是政治控制下的文化形态的扭曲。当时代重新回归到理性面前,音乐变得如沐春风,一切外部强权变得弱不禁风。

  作为他们的后辈,我为影像中他们专注倾听音乐的表情——把斯特恩的彩排和指导都变成了一场动人的讲演,那种虔诚的神态而感动。我知道斯特恩与我同感,因为他知道他的一场音乐会是那么重要,是一场盛典,所以为了演奏的效果,上海没有满足条件的钢琴,他会诡计地要挟翻译用军方渠道从北京调来钢琴。我也惊叹79年,那样匮乏和封闭的年代,一个上海青年用字正腔圆的英语说,我喜欢西部片和乡村音乐,而他根本没有了解西方音乐类型,把Bee Gees也当成了乡村乐,可是谁会嘲笑他,我只会佩服他的求知和热忱,音乐是无法用红色帷帐阻隔的。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四):·

  quot;everytime you take the instrument ,you are making a statement ,your statement .and it must be statement of faith that you believe this is the way you want to speak .unless you feel that you must live with music ,and music can say more than words,music can mean more,without music we are not alive ,you don't feel that ,don't be a musician"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五):飞扬的生命,多好,多难得。

  说实话我不懂音乐,但真的很陶醉。很美很惬意。

  每一个音符都有生命,用唱歌的方式去演奏乐器,将生命和爱融入到手和手中的乐器中, 融入到演奏的每一个眼神中,给冰冷的器乐注入生命的鲜活…瞬间,好像每一个音符都飞了起来,在五线谱、在观众的脑海之间,在人满为患的音乐厅中自由的飞翔,带着幸福的表情,带着西方自由洒脱的空气,带着生命活跃的力量,带着浓浓的灵巧,带着一种向往和渴望……

  我不懂理论,但能感受到stern对这些孩子深深的希望,他希望这些有着超人天赋的孩子们可以有着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未来,希望他们真的可以传递和感受音乐之美。长久以来我们刻板和枯燥的训练方式不知道磨灭了多少爱音乐的灵魂,学习的只是技巧,只是高超的技术,而真正的音乐与技术无关,是灵魂中深深浸润的对音乐对音符对弓和弦的热爱,如同生命一般的热爱和坚持……文革固然阻隔了学习,影响了练习的时间,但更重要的是,文革让人失去了灵魂,失去了把音乐当做生命和事业的热情。

  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真正的放弃实用主义的思想而就是简简单单的爱一样事物,如同爱生命一样的爱一样事物。多好。

  什么时候才能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再是统一化的刻板和单调的生硬的训练,而是可以自由自在的表达和张扬属于自己的个性。

  将生命和我们的所爱化而为一。

  政治不再绑架文化艺术,不再绑架言论观点,不再是人性的束缚。

  音乐和自然之美简单的融合,和人性之美简单的融合。打破中外的界限,打破贫富的区隔,打破男女的划分。

  将艺术纯粹化,让知识自由化。

  让所有的生命都可以自由的飞翔,多好。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六):音乐教育与生命的流溢

  这部获奥斯卡奖的影片是记录1981年前后一位小提琴家Isaac Stern (艾萨克·斯坦)来中国交流音乐文化的一些经历。

  影片记录了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中国,那时各地都还留有强烈的政治影响。其中随处看到各色政治人物的头像,还有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老教师讲述了他在那十年间痛苦的经历。他和随行的钢琴家格伦先生都发现一点:8至11岁的孩子都很好,但是17、18岁的孩子中间总觉得出了点问题。音乐人士告诉他们,因为Cultural Revolution导致他们放下了音乐教育。中国学生很早就开始了音乐和体育训练,精于技巧,有着顽强的意志力,但他们只是机械地表演,刻板地将音符拉弹出来,而没有情感投入。

  但影片中最突出的,是斯坦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他如何通过这种理解来指点中国学生们演奏小提琴的技巧。他试图传播一种演奏的理念:莫扎特不是因为他身处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所以取得了财富和成就,而是他本身的音乐天赋。音乐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天赋和难度的比拼,而是多种色彩的交流和对话:

  “不要用音乐来演奏小提琴,而要用小提琴演奏音乐…音乐甚至能比画家有个多难以说清的色彩。”

  音乐(技艺)是生命的流溢,而不是外在的技能。这确实看到了中国式教育过分强调基本功而忽略内在生命的缺陷所在。我们应该想起蒙田的话:

  “皮罗(即怀疑主义的奠基人)并没有希望把自己变成一块石头,他希望使他自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在谈话,在推理,在享受一切快乐和自然物品,在有序地和恰当地运用他的所有的肉体的和精神的器官的人。”

  史记里记载庄子的一个故事,庄子不愿成为供人祭祀的乌龟而愿意自在地生活在泥泞中间。在该如何走路上面的谨慎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过于谨慎就会导致对人的简单化。人类的活动不应该限制人的自由,而是自由的结果,是对周遭和经验的充分体悟之后的生命展开。我们渴望成就,但是却忽略了取得杰出成就的往往是少数人,而他们也是机遇和禀赋的结果。赢得人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任何一种非输即赢的赌博式的人生争斗都失之简单粗暴。

  和安东尼奥尼电影《中国》中72年的中国不同,81年的中国显然相对开放(斯坦先生尤其提到上海的开放和西化)。斯坦先生有一种感觉,人们比以往更加聪明,这使得他预言文化大革命不可能再次发生。希望这段记忆不被时间带走,时时警醒我们。

  斯坦的话迫使我重新思考自己看书和思考的方式是否太机械了。笛卡尔不满意书中的知识,于是去看“世界这本大书”,他很少阅读,可以说藏书少得可怜,却富有原创性,他对身心的区分和认识主体的探讨开创了近现代哲学。我对未来自己的路很困惑,一方面自己对世俗生活的经验过少,另一方面读的书也少得可怜。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七):演奏方式贫乏的背后,是整个民族表达习惯的丧失

  《从毛到莫扎特》可以简单看成音乐教育方面的教育片。全片中,斯特恩一直在对技巧已经足够好的学生们强调感情的表达。“用你的心,说你想说的话!”对于学习音乐的人,这无疑是基本常识。然而在这些被挑选过的中国尖子生中,即使是学习音乐已有年头的成年人(而且恰好是成年人更甚),看起来都普遍地没有正视这个问题。这个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为普通听众我们也许不解,表达情感难吗?表达情感难道不好吗?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很可耻吗?

  这里我们一定要客观地考量:一是音乐家自己具有怎样的情感?二是他的听众能够接受怎样的情感?三是双方接受怎样的表达方式?我的答案是,西方文艺中的各种情感,在建国以来30年内对于中国群众几乎是真空,因而也缺少艺术上的交流手段,直接反映在了音乐的演绎手法上。电影中也相当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电影中很可怕的一幕,上海音乐学校附小像祖国大地的优秀小学一样,进行着军事化的管理。在宿舍里他们整齐划一地起床叠被、洗漱就餐。看到他们排着队听着进行曲一个接一个走进教室背手就坐的时候,你很难相信这样的孩子如何演奏出他们自己的音乐。上海音乐学院的谭副院长谈到自己在文革中受到的待遇。即使受到非人的迫害,进行了足够的反思,他也没能改变现状。怎能够让孩子们“个人主义作风地”一窝蜂涌进教室?他怎能取消课间操和政治课,取代之以游戏和辩论呢?

  斯特恩大概惊讶于中国学生对于技术的热忱,而对于表达的木讷。自然,表达情感要从艺术家开始,但正如大师所说,艺术是交流沟通。在如此庞大的人群和漫长的时间中,人们失去了表达和聆听的习惯。想要中国人领略西方音乐的精髓,并非一个理念上的纠正就可以成功,它需要我们太多生活习惯上的改变。

  作为一个80后,回想我们小时候的作文课。虽然老师强调要表达真情实感,但是想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如此困难,或者说,当时我面对的问题不是如何克服困难,而是不知何从何说起。因为当时,入流的作文只有如下题材:

  1.歌颂一个人

  2.一件小事(歌颂一个人)

  3.游记(歌颂祖国河山)

  4.观察社会行业或大自然(只有这种命题可以写出有趣的事情,但是机会较少,而且以描述而非表达为主)

  不幸的是,我并没有足够值得歌颂的事情来支持每天一次的日记和每个月若干次的作文作业。没有遇到足够让座的同学和扶盲人过马路的同学,我只能反复地写,我的爸爸很爱工作,我的妈妈很爱工作。

  这种表达其实是艺术最忌讳的。审美活动乃在于打破常规,审美是无视重复劳动的,它需要抛出不同的态度供人欣赏和挑战。但是,我们的国人似乎信仰着勤奋和自我约束可以创造一切。

  如果写点有创造性的东西,显然会被打红色的叉叉和问号,或者因为不合题而打0分。那时作文的内容不允许批判,不允许超出既定原因的自我夸奖,甚至不允许懦弱、愤怒或悲伤。无需多说,这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风气有关。光从歌颂一个人这个命题,也可以总结出一个人为何被歌颂:热爱集体、热爱工作、关心老人,这些构成了我们“主流”的价值观。我行我素的阿喀琉斯、为爱背叛家族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一心复仇的基督山伯爵,这些西方文学史上最鲜明的形象,他们的属性是排除在我们的话题之外的。甚至当我们谈到为什么喜欢动画片和电脑游戏时,都像开脱一样认真地胡扯“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知识”。没有说实话的习惯,这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这种强迫的话语,并非只在斯特恩访华的年代,我怀疑在90后出生的孩子身上才开始消失。

  回到音乐,建国以来的音乐和戏剧基本只有三类题材,以《我的祖国》为代表的赞美家乡,《二泉映月》为代表的忆苦(思甜),《智取威虎山》为代表的英雄主义。如果说音乐是表达情感,有多少人是伴随这样简单的情感长大,他们忽视了莫扎特的小小愉快,巴赫对于结构的偏执,海顿的华丽端庄,肖邦的忧伤……如果我们逼着音乐家去演奏这些曲目,他们怎么能够表达,表达什么?

  于是我们看到片中音乐教室里,女孩子在唱类似《我的祖国》的歌曲,她看起来神采飞扬,意志坚定。可以想见,她也可以同样夸张地唱一曲《白毛女》,表达对于封建社会的愤怒。录像中朝鲜的小学生在演唱民族(革命)歌曲的时候,也带着同样有感染力的笑容和愤怒。我们不能想见,她们该如何唱一曲“爱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如果她们这样唱了,谁会去激动地聆听呢?不,也许听众们会强迫自己站起来,指责这是资本主义毒草。正如在文革中被打倒过,却不得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谭院长,如果一个艺术家在表达的时候都要(下意识地)考虑对错或是正常与否,那么他离自我表达还很远很远。

  我们并非不向往自由的鸟儿,我们只是没有沟通这些的习惯而已。

  很有象征意义地,我们的政府就像片中热忱的学生和听众一样,怀了极大的诚意去学习西方(音乐,或是其它)。令斯特恩感动的是他们的努力,令他担忧的是他们忽视的,自己的灵魂。然而无论如何,从事物的皮毛学起,到最终仍会面对自己的灵魂。西方音乐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人文精神,应该会成为国人重新崇尚人性、人格的不错的切入点。

  片中非常感人的一幕,一名少年(后来的大提琴家王博)的表演,片中只有这一幕没有任何旁白或事后的评语。只有镜头本身在诉说。孩子深沉地拉着,表情相当痛苦,你不知道他因为尽力呈现自己所学、乐曲太过艰深而痛苦,还是因为他感受着音乐本身的情绪,而沉浸在痛苦之中。然而他拉出来的乐曲确实是非常沉稳而细腻,因此优美。作为一个稚嫩的孩子这是多么难得。我不敢断言今天的中国,我们在文艺和人文方面跟进得怎么样了。但看到这个孩子,看到今天若干勤勤恳恳的音乐人,总归是放心的。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八):音乐之声

  贝多芬初期作品《第八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的引子仿佛是沉重的压力伴随着痛苦的叹息。

  恰好可以拿来诠释文革。

  而文革,却不能诠释任何伟大的音乐作品。

  ……

  因为文革,导致中国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与学习出现了断层。

  或者说,是一道深深的伤口。

  文革后,我们重新听到了那些古典音乐,重新听到我们中国人自己演奏那些经典的作品了。

  但,很可惜,我们却没有听到音乐之声。

  这是看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纪实电影后,反复出现在脑海的一些想法。

  记得几年前看过罗曼~罗兰摘录门德尔松书信中的一个故事,大致是说歌德不想听贝多芬的作品,但门德尔松时常为他深情演奏贝多芬的《C小调(命运)交响曲》。最后真的打动了歌德。

  所以歌德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这就是说,用你的心灵、你的情感才能演奏出好的音乐;同样,音乐也会展示你的心灵、你的情感。

  这,就是音乐之声。

  ……

  影片中有许多小提琴家史坦演奏音乐作品的情节。

  令人十分震撼。

  如果这是一部无声电影,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他拉小提琴时那种投入而富有激情的表情;如果影片没有画面而只有音乐,那么我们真切地听到了小提琴送出那高低急缓强弱相互交织、映衬的天籁之音。

  而现实是,我们看到了,听到了,而且感受到了这位演奏大师对所演奏的作品的细腻体味以及真情、深情的演绎,扣开了人们的心扉。

  这,就是音乐之声。

  ……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正因为演奏家用心灵去感受、捕捉和表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才使得音乐之美与和谐绽放光彩,才使得全世界的人们能够接近音乐的灵魂,接受音乐带来的一次心灵的洗礼。

  ……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在听帕格尼尼创作并演奏的《斯拉夫舞曲》。

  这个被称为"小提琴之王"的男人就站在我的面前。

  他用飞断弓,双泛音和大量复杂的双音及和弦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小提琴音乐的表现力,而他那火一样浪漫的热情和强烈持久的精力,更是深深感动着我,还有世上所有喜欢音乐的人们。

  这,就是音乐之声。

  ……

  愿中国的音乐演奏者都能以自己的生命、思想、心灵,以及对音乐的爱与热忱,跨过历史的断层,让音符击穿你生命中的黑暗,让旋律鼓荡你诗意的梦幻。

  愿我们的祖国亦能如此……

  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就是这些。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九):我还是喜欢挑刺的。。

  这片子是陈丹青老师推荐的,所以心里一直记挂着。直到终于看了,第一反应是“浪得虚名”。我知道这话说得狠了,可毕竟是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篇奖的作品,即使奥斯卡经常看走眼,好歹也给了我个很高的期许。于是很常见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并不是想否认这是部好电影,但它实在太像游记而不像纪录片。当然,纪录片是什么,恐怕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在我看来,纪录片首先是电影,是电影就要讲究形式美。内容再好,组织不到位,也不能说是好的纪录片。

  From Mao to Mozart, 这个题目很明确地表明了影片背后的政治含义。但事实上,影片中的政治层面只是一带而过的,在我看来,导演的目的,更多在于满足西方观众对于刚刚结束文革的中国的好奇心与窥视欲。使用音乐作为载体是聪明的,在艺术的层面讨论问题,就可以高得不沾人间烟火,于是逃开了深层次的讨论和更多麻烦与纠葛。最后的产物,自然很好很和谐。

  Isaac Stern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人,至于是不是一位真正伟大的音乐家,我持怀疑态度,就他在片中的几段演绎来看,并不太对我的口味。美国人的极端自信在他身上是得以充分体现的,20年前也就算了,20年后回来中国,还一样对着整个乐团谆谆教诲。此时的中国到底也已经出了不少名家了。当然,不得不承认,20年过去,中国管弦乐团的水平还是一样差强人意。

  他是个可爱的老头,一如我接触到的大部分美国教授一样。恐怖的是,20年过去,一点都不显老。

  作为一部纪录片,这片子对内容的选择和剪辑是有问题的。Isaac Stern来中国的一次访问,作为主线是可以的,但作为全片的主要甚至唯一内容,是不是有点浪费篇幅。事实上,全片有至少一半时间都是Stern教导不同中国学生的场景,重复性太高。另有三分之一是中国的自然风景和社会面貌,作为以西方观众为主要对象的影片,这可以理解;而剩下的篇幅是牵扯政治的,也就是对谭院长的访问。这才是全片的核心和最精彩最感人之处。相比之下,连Isaac Stern本人都显得逊色了。

  DVD版本中收录了另外一部短片,即专访谭院长的The Gentleman From Shanghai.我想,对中国观众来说,原片倒大可以不看,但这部作为花絮附赠的短片,却是必看的。我本来没有看花絮的习惯,这次阴差阳错有时间和耐心看完了,第一个动作是重播,再看一遍。

  谭院长的风范与Isaac Stern有本质的不同。若不是真正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是不会有他这种淡定气质的。影片题目对他的评价gentleman,是十分中肯的。Isaac Stern是让人喜欢的老顽童类型,而谭院长,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导师。

  从影片来看,The Gentleman From Shanghai的感觉要比原片要好得多,更像一部真正的纪录片。我特别注意了一下CAST, 导演不是同一个人。如果这一部能够独立成片,或许会是更加伟大的作品吧。

  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带着一脸忧愁和迷惑拉大提琴的小男孩。当时就觉得无比眼熟悉,不仅长相熟,表情也熟。看完原片之后再看20年后的Musical Encounters,哈,原来丫是王健。。。果然七岁看老。当时就已经展现出高过其他表演者的天赋了。至于潘淳,开始时我还觉得这小男孩动作有点夸张做作,到一曲终了,我只剩下叹气的份儿了-丫比我弹得强太多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以原材料和特殊时代背景取胜的片子,我看不出导演做了些什么。不过,就凭这原材料,也值得一看。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评(十):一个缩影,一段历程 | “文学馆放映室”后记

  7月18日午后,偶然飘至的雨滴丝毫没有打扰影迷们的兴致,大家如期而约在青岛文学馆的影戏放映室里,期待一场伴着美妙音符的纪录电影。本期主讲人张彤老师与大家围坐在一起,娓娓道来《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国》的银幕故事。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记录的是1979年古典乐界的事件,这是一个戏剧化的年代,一位西洋音乐家的来访,可能只是时代的断章。我一直把西洋音乐作为现代文化的标志之一,它刻度了历史,记录也因而有了意味。”

  张彤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这部片子的拍摄背景。1979年6月份,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与中国乐团、音乐学院的师生们进行文化交流。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中国邀请了一批国际知名音乐家和乐团来华访问,显示出开放友好的姿态,例如继斯特恩之后,还有柏林爱乐乐团、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来访。

  张彤老师介绍说,片中的几位人物在中国音乐界都十分知名。如李德伦先生,时任中央乐团的指挥,在北京与斯特恩共同合作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两人的一席对话更是颇有意味:李德伦说莫扎特的出生正值西方世界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时期,是时代造就了他,而斯特恩很不赞同,他认为这纯粹是莫扎特的天才。后来,1999年斯特恩再次来中国,与李德伦又一次合作,那时李先生已经病重,坚持坐轮椅去排练。在传记里,李德伦先生回忆起二十年前的话,透露说,当时思想还比较僵化,外宾询问时,便按着“科学”的说法讲出来。

  另一位谭抒真先生,他在片中讲述了自己的文革经历,令人动容。据张彤老师介绍,谭先生1907年出生于青岛,艺术之路亦始于此。他跟随着在青的德国、奥地利乐手,开始了音乐启蒙教育。谭抒真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制作小提琴,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的副院长,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演奏者和制作者。因他教育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为了教授,所以人称谭先生为“教授的教授”。

  另外,张彤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他与这两位音乐家的采访联系。说起对李德伦先生的采访,张彤感到既幸运又遗憾。他回忆起,1998年在青岛,自己作为晚报记者采访李先生的情形;还有2013年曾受委托为李先生的夫人李珏女士做口述的经历。张彤老师提到,李珏女士跟他讲起了先生和斯特恩的这段友谊,李先生始终保存着他们之间的通信等各种文件。令人遗憾的是,张老师原计划于10月份再次拜访李珏女士,但届时她已仙逝。对于谭抒真先生,张彤老师虽未见其本人,但与他的儿子,一位上海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家,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谈及青岛媒体对谭老先生的惦念与追忆时,谭先生的儿子感到分外欣慰。

  张彤老师还聊起了片中几位年轻的音乐家,最有名的当属唐韵和王健。他提到那个时期,国际音乐大师来到中国,看到优秀的音乐苗子,便送往国外培养。也许我们现在看来,斯特恩在片中讲述的音乐道理已不再新鲜,但对当时中断了十年古典音乐教育的人来说,确如甘露般清甜。2009年,张老师为片中的小音乐家们做了场30年纪念音乐会。回忆起斯特恩的来访,所有人都感慨,当时见到外国大师紧张得直哆嗦,没想到他竟如此风趣幽默,讲出的道理那么动情、并不深奥。想想看,“音乐本身就是这样啊!”

  在座的影迷们也参与到讨论中,大家被“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一极富穿越感的题目吸引,纷纷讲述自己对片名的理解:

  “它映射着时代的结束,预示了从封闭到开放的一个新开端。”

  “也传达着一个神秘中国向西方国家敞开胸怀的姿态。”

  “也许是艺术境界上,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回到本真,拒绝浮躁。”

  “也许是拒绝量化的艺术教育,改变这种令人痛心的环境。忆古思今,我们依然在路上,在通向‘莫扎特’的路上。”

  从历史的真实、艺术的魅力,再到爱与信仰的力量,这部布满音符的纪录片,唤起了内心的诸多共鸣与畅想。回到1979年,当西方的艺术、文学、思想再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时,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缩影,一章乐曲就是一段暖心激动的历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