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之王》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纽约之王》经典影评集

2018-02-23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之王》经典影评集

  《纽约之王》是一部由查理·卓别林执导,查理·卓别林 / 玛克辛·奥德丽 / 杰瑞·戴斯默德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之王》影评(一):A King in New York

  电影并没有在搞笑上有过多的发挥,或者对观众进行强买强卖地喜感推销,整个电影中并没有一场或者有趣或者讽刺或者苦涩的戏,而只是一个单视点的迅速纯粹的演示,仿佛可以看到纪录片的影子。电影中,纽约的镜头和两袈飞机的插入也仿佛纪录片的剪辑方式,它更像是查理·卓别林对于政治现实自由评论

  如果说,A King in New York并不如卓别林的其他电影好笑,那只是因为麦卡锡主义下的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压抑黑色世界;如果说,A King in New York之中的人生比之卓别林其他电影中来得更加忧伤,那是因为世界上最让人苦恼问题并非是贫穷、愚昧或者是在进步和光明名义下犯罪,而是在一个布满告密者的世界中发起的对于自由有组织的进攻。

  《纽约之王》影评(二):Charles Chaplin,硬是和潮流对着干

  这是Charles Chaplin晚年时期的一部电影。虽说已经是Chaplin的晚年,但他还像年轻时那样,在电影这个舞台上尽情耍宝,比如淘气的将手指伸进了消防水龙头,比如如小鸟般跳进浴缸……,他还干了自己年轻时都没干过的"壮举"!在电影中扮演哈姆雷特!(说真的,我还从没见过如此慷慨激昂的,演绎此君的【笑】)。

  但在彼时电影公映的1957年,Chaplin确实是有些“不合时宜”了,他在这部电影中,嘲讽了当时流行于美国的几乎所有电影类型(西部片,黑色电影,爱情电影),他也看不惯此时此刻早已在美国发展登峰造极的所谓“商业文化”,(影片中,Shahdov国王在美国成为一个广告明星情节,就是Chaplin为了表达此种思想所设置的)。

  Charles Chaplin绝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甚至也绝不是仅仅是一个所谓的“表演艺术家”,他是一个伟人,一个勇敢坚持自己的信念,与一切强权作抗争的伟人!

  影片中,他假借一个小男孩的口说,“我只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但他们说我是个共产主义份子!好吧!那我就是一个共产主义份子!”。他甚至将一股股激愤的水柱洒向那群“非美主义调查委员会”的成员们。要知道,那可是麦卡锡主义横行的年代

  最后,我想以Charles Chaplin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为这篇影评做结:“我永远仅仅只是个小丑,但这也让我的灵魂,得以凌驾于所有那些政客之上。”

  《纽约之王》影评(三):片名还是叫“一个国王在纽约”好

  片名还是叫“一个国王在纽约”好。翻译为“纽约王”会给人其他的错觉

  除了卓别林本人之外,很喜欢片子中的女主角,那个英国女子道尔•亚当斯Dawn Addams 扮演的电视广告专家安•凯Ann Kay;还有卓别林儿子迈克尔•卓别林Michael Chaplin扮演的鲁珀特•麦可比 Rupert Macabee 。

  道尔•亚当斯出演了一个美丽体面而又是进取的、积极实干的美国媒体女干将的可爱角色代表离开美国的卓别林对于美国仍然存在真心的留恋。道尔•亚当斯1930年生,拍摄此片时27岁,风华正茂;但以后她拍摄的影片很有限。1985年死于英国,年仅55岁!

  迈克尔——卓别林的这个小儿子所扮演的鲁珀特,确实是导演思想中某一方面意识体现。问题是他完全把这个角色演出了特点生活中他是否是个神童,不得而知;但在影片中,他确实是个旷世罕见的“神童”,一个思想奇才!

  查到了这个影片的演员表,原文以及整理翻译成的中文,如下

  A King in New York (1957)

  Cast

  Charles Chaplin ... King Shahdov

  Maxine Audley ... Queen Irene

  Jerry Desmonde ... Prime Minister Voudel

  Oliver Johnston ... Ambassador Jaume

  Dawn Addams ... Ann Kay - TV Specialist

  idney James ... Johnson - TV Advertiser

  Joan Ingram ... Mona Cromwell - Hostess

  Michael Chaplin ... Rupert Macabee

  John McLaren ... Macabee Senior

  hil Brown ... Headmaster

  Harry Green ... Lawyer

  Robert Arden ... Liftboy

  Alan Gifford ... School Superintendent

  Robert Cawdron ... U.S. Marshal

  George Woodbridge ... Member of Atomic Commission

  演员表

  查理•卓别林 ... 国王沙赫多夫 Shahdov

  玛克辛•奥德利 ... 王后艾琳Irene

  杰瑞•狄斯蒙德 ... 总理 佛德尔 Voudel

  奥利弗•约翰斯顿 ... 大使 焦姆 Jaume

  道尔•亚当斯 ... 电视广告专家安•凯

  西德尼•詹姆斯 ... 约翰逊-电视广告人

  琼•英格拉姆 ... 莫娜•克伦威尔-女主人

  迈克尔•卓别林 ... 鲁珀特•麦可比 Rupert Macabee

  约翰•迈凯轮 ... 麦可比•塞尼尔

  菲尔•布朗 ... 校长

  哈里绿色 ... 律师

  罗伯特•阿登 ... 电梯员工

  艾伦•吉福德 ... 学校院长

  罗伯特•Cawdron ... 美国元帅

  乔治•伍德布里奇 ... 原子委员会成员

  2014年3月1日即兴感言

  《纽约之王》影评(四):卓别林作品《一个国王在纽约》观后座谈会纪要

  卓别林作品《一个国王在纽约》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4年3月1日(星期六)上午10:50—11:10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卓别林作品《一个国王在纽约》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王犀灵、金爱武、何吉、卢炘、孙凤凤、张晓萍、蒋依群(观影者:庞健、陈杏生、张征辉、陈步尧、郑连子、田瑛、翁锡良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蒋依群

  本片是卓别林生前最后第二部影片,今天这个版本还是“经典国配”

  范达明:《一个国王在纽约》拍摄于1957年,是卓别林离开美国到欧洲的瑞士定居5年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卓别林生前最后第二部影片——10年后的1967年,他拍摄了《香港女伯爵》,是他最后一部影片。本片与上周我们看的《大独裁者》一样,是真正的有声片,今天这个版本还是“经典国配”——不是上译的,而是长春的。卓别林演的夏道夫国王是陈汝斌配的;女主角安•凯是向隽殊配的,声音甜美悦耳——好像王后的对白也是她配音的。本片在“豆瓣”上采用的片名叫《纽约王》,让人觉得奇怪实在费解!夏道夫国王是到美国纽约去做国王了吗?绝对不是!把A King in New York翻译为“纽约王”,单从文字关系上看似乎不错,还很简洁,但这个翻译者绝对是个闭眼不看影片的人!这个叫法一定会给人种种的错觉!片名还是老老实实叫“一个国王在纽约”为好。

  影片是卓别林亲身经历的折射。影片显示卓别林是个天才伟大的电影家

  王犀灵:这部影片是卓别林亲身经历的折射。50年代的美国看上去自由、随意,其实在政治上保守,政府管制很严,到处是密探,为得是把共产主义等思想扼杀在摇篮里。卓别林用他的影片表达自己的思想倾向,用的是幽默的方式。影片中的那个小孩开始激情、健谈,因被迫招出父母朋友心灵受到伤害,最后变成霜打的叶子了。影片对话幽默,如国王与王后、与财政部长、与大使之间的对话等。在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方面,影片还表现了国王的天真,而美国对他的这个计划并不感兴趣

  金爱武:卓别林影片很幽默。看了以后沉静下来,觉得他很有思想。小孩的转变,变得低沉,表达出社会严酷的现状。而卓别林以国王的角色,倡导健康生活,表现出他的善良。影片显示卓别林是一个天才、伟大的电影家。

  影片给你思想启迪,以幽默方式反映美国社会现实,让人联想到中国情况

  何 吉:假如让卓别林来导演我们的“春晚”,肯定通不过审查。由这部影片联想到中国的社会现状,如果让卓别林来拍摄,一定会很深刻。而看看如今中国各地的文化机构,吃国家的饭,却都拿不出像样的文化产品来。

  卢 炘:我不同意刚才发言者(何吉)的看法。譬如杭州的浙江美术馆现在正在展出的“煌煌大观”的敦煌艺术展,就是官方文化机构做的,是很成功的产品,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赞扬与欢迎。不过,对于国内的喜剧,我不喜欢看,你笑过以后感觉很空;而卓别林的喜剧,是大师给你的思想的启迪,通过幽默的方式,反映美国社会的现实,也让人联想到中国国内的情况。

  本片应视为他全部艺术成就达到高峰之最后的回光返照

  范达明:这部影片虽然讲一个国王在纽约,但不是在美国拍摄的。1952年卓别林被迫离开美国后,再也没有回美国拍摄过电影。本片是1957年在欧洲拍摄与在欧洲首先发行的。卓别林自1912年9月随剧团再度去美国演出并定居美国起,到1952年离开,在美国凡40年,可以说,他的全部青春,他对于电影艺术的热情与最大精力,都献给了美国;他也是在美国达到他艺术成就的最高峰的,其标志影片就是《舞台生涯》,我们影吧很早就献映过。本片应视为他全部艺术成就达到高峰之最后的回光返照。

  孙凤凤:这部拍摄了美国社会现实的影片,给了我们这样的结论: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人民是求民主自由的。对比国产电影,我更喜欢世纪40至50年代的影片,它们更多地反映了现实。

  影片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国是个绝对商业化的、实用主义的经济社会

  范达明: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美国是一个绝对商业化的、实用主义的经济社会。一个来自欧洲小国的、被迫流亡或求政治避难的国王——让人联想到最近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流亡——尽管已经身无分文,但对于各大商业公司产业巨头来说毕竟有其利用价值,如借用这位夏道夫国王的王室血统与社会名望等等,以至他在各种场合活动都无意中被作为商业电视广告的明星人物或者陪衬人物拍摄下来,在后者的情况中,譬如他在出席惊奇宴会时不知不觉地被安排进了K-X-P-A电视台对安•凯小姐主持的广告节目的实况转播中,结果电视观众观看到宴会上的他,成了配合安凯小姐为厂商推销消除狐臭的清香粉的广告做秀者。目前的中国社会类似于美国的50年代,也完全进入了商业广告的时代——无论是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乃至道路交通、车乘与街头建筑的立面,广告简直是无孔不入。这是市场经济与商业社会最典型的标志与象征

  张晓萍:看了影片很有感触,这是一部与卓别林其他影片不同的片子。我听大家发言,学习了。

  安•凯与国王的关系;可爱的媒体女干将安•凯,思想奇才的神童鲁珀特

  金爱武:安•凯小姐与夏道夫国王的关系开始于商业利用或商业合作,到后来他们建立起了友情

  范达明:这部影片,除了卓别林本人之外,最让人喜欢的当然就是这个女主角——电视广告专家的安•凯(Ann Kay)了。她演活了一个美丽、体面又是积极、进取、实干的美国媒体女干将的角色,卓别林把她塑造得如此可爱,代表了离开美国的卓别林对于美国仍然存在的真心的留恋。安•凯由英国女演员道尔•亚当斯(Dawn Addams)扮演,她1930年生,拍摄此片时27岁,风华正茂。在片子中,国王爱上了她,但是原先想离婚的王后在片尾又回心转意了,他与安•凯之间也就只是友谊了。据说生活中的道尔•亚当斯后来真的嫁了某王室的一个王子,或许因为如此,以后她拍摄的影片很有限。1985年她患癌症死于英国,年仅55岁!另外,我还特别喜欢卓别林儿子迈克尔•卓别林(Michael Chaplin)扮演的鲁珀特•麦可比(Rupert Macabee)。鲁珀特,确实是导演卓别林思想中某一方面意识的体现。问题是他完全把这个角色演出了特点:生活中他是否是个神童,不得而知;但在影片中,他确实是个旷世罕见的“神童”,一个思想奇才!这是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儿童角色。如果没有鲁珀特这个角色,影片一定会比现在逊色不少。

  2014年3月31日、4月1日整理

  《纽约之王》影评(五):电影诗人卓别林

  在我的心目中,卓别林和他的《城市之光》,普多夫金和《母亲》,伯格曼与《第七封印》,阿贝尔冈斯和《拿破仑》,是世界电影史上伟大的诗人和杰作。

  卓别林的伟大的就在于他给予了这世上每个低微不幸的人以尊严和希望。

  他的电影就象罗丹评价伦伯朗的绘画,试图在平凡的外表下映照出灵魂的圣洁。

  他把杂耍剧团低微的小丑上升为一个绅士,一个圣徒,从卓别林起,贫穷的人们终于有了他们自己的代言人,他们可以用自己屈辱的换取欢笑的同时,不再失去全部的作为人的尊严。

  他的电影以《摩登时代》为分水岭,进入有声片后,他的风格和题材都做了很大的变动,他是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大师。

  在那些默片中,可以找到一种与文学相关的诗意的抒情,残存着由戏剧舞台带来的贵族气质,而进入有声电影时代后,越发的商业和平民化,失去了诗意的抒情。

  卓别林的作品也未能幸免。

  早期的电影,基本上是乐观的积极的,也具有更多的喜剧色彩,是喜中有悲,以喜为主,有浪漫色彩,后期的作品则呈现出作者本人对世界和人性的悲观,是悲中有喜,以悲为主,社会批判意识更加强烈。最阴郁的作品我以为当属《凡尔杜先生》。

  本片属于过渡阶段的作品,其主题是对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的揭露与讽刺。

  故事本身采取了欧洲佬游历美国的老套路,以欧洲人的眼光对美国的商业文化和当时的政治气氛做了辛辣的讽刺。

  影片保留了卓别林一向的理想主义基调,塑造了一个可笑善良的国王形象,对虚伪的上流社会和美国的政治,法制,教育,商业做了冷酷的批判。作为一个早期到美国发展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来说,没有人比卓别林对美国更了解,因而他对美国的感情在这部电影中到了最真实的反映,既有赞美也有批判,我相信他和美国人之间是既爱又恨,比他和英国同胞的关系要紧密。

  影片中依旧出现了他作品中一再喜欢设置的小丑,少女,孩子的形象。他是作为小丑的国王,而漂亮年轻的美国广告女郎成为了他每一部作品中伤感的纯洁的女孩的象征--卓别林对青春少女的爱是真诚的,尽管遭到人们道德上的非议,但是我相信,他认为世界终究有爱就建立在相信自己终于能在这污浊的世界上找到一个纯洁并且忠诚于他的姑娘的理想之上。

  作为他作品中的另外一个常客,孩子又出现了。

  因为他自己的内心就住着一个孤独的被抛弃的孩子,他就是那些电影里的孩子。

  这一次的孩子形象是以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诙谐形象出现的,他满口激进的言辞,其实只不过是个思念父母的孩子。

  卓别林了解孩子,每一个天才都有孩子的纯真,假如不纯真就看不透宇宙的奥秘。

  而小丑的形象,在卓别林那里有几重涵义。

  是拯救者,是奋斗者,是反抗者,在卓别林身上,孩子气,天才,艺术家和哲学家,是融合为一体的。他象伯格曼一样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他后期的电影台词都具有叔本华的影子,一个老练世故看透人性和世界虚无的人。而另一面则是作为艺术家的孩子,他又以幽默的恶作剧来反抗生活的荒谬和制度的不合理。没有哲学家的深刻他就缺乏深度,而没有儿童的单纯就没有演员的天真,在他身上这两者是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

  象他后期的作品那样,这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冷酷的现实主义色彩,但是这真正的表现出他对于时代变迁的所做的改变。

  那已经不是一个诗意的时代了,而是越发现代的原子时代,因此他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顺应时代。即使如此,作为观众也还是可以在他的电影里发现含笑的眼泪。

  无论是作为一个观众还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都应该感谢卓别林,是他给予了我们这些永远生活在荒谬可悲的没有尊严中的人们一点安慰和尊严,他的不朽就在于他尽管看到了世界的冷酷与绝望,可是却依然告诉我们毕竟有美,有善,有爱。

  有艺术温暖着人们的灵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