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雨水丰沛的季节》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雨水丰沛的季节》经典影评10篇

2018-02-24 21: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雨水丰沛的季节》经典影评10篇

  《雨水丰沛的季节》是一部由危凯 / 陈烨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一):那年片中的雨没能浇灭心中的火

  我将某先生写的一篇文字放在这里,认为其中的感觉表述更加符合观看影片感受,望未来的雨下的更加透彻感谢某先生。

  某先生

  2016.7.5

  作为一个轻熟的大叔,看过此片之后,呈现脑海中的是一片情爱的蛮荒之地。性,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而它起初的青涩,正是你我生命中对于自我认知开始

  那年片中的雨没能浇灭心中的火

  注意到这部片子源于新浪微博,偶有一次看到热门话题中提到了这部片子,在输入#雨水丰沛的季节#后会发现观看过此片的种种评论,于是在心中默默的把这部片子点进了记忆的收藏夹。随后的日子由于策划徐童纪录片亚洲放映会而耽搁了寻它的脚步,却感慨生命中有许多巧合的缘分,这部片子的导演危凯,碰巧也在徐导的微信粉丝群中,而且在亚洲放映会首站青岛站结束后,在相同场地举办了这部片子的放映会。

  结果,由于有事我没有到场。还好,导演得知此事,给了我一个观看的机会。故意,在一个雨夜给了那星星之火燃烧的机会。

  作为一个八零后,看到这部片子心中难免会想到《80后荷尔蒙》,不同年代,相同的主题,却有着不同的情愫

  性,是由张力的;爱,是没有边界的。这两者就像阴阳左右人生一样,它们则在填充爱情孰轻孰重,哪多哪少,对于青春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没有经历过那夜的大汗淋漓,怎会在成长之后明白生活是从何时变得干涸。

  片中长镜头下淋漓的雨,没能阻止那蠢蠢的火。在青春之火看来,那雨就像是提纯的汽油。

  每一次高潮就是每一个新生

  镜头下出现男男女女,如果十年后再重新采访或许不会这般质朴人性姓人,隐藏着窥探、虚伪着开放。慢慢的,生活会美好东西变得让人觉得危险,那只曾经探索过自己身体和其他身体的手已经不知所措;那张含混着味蕾和氧气的口,再也很难制造出高度的荷尔蒙。那时的高潮,才是真正的涅槃。

  殊不知还有多少记忆在脑海中浮现,但随着片中叙事的展开,从讲述者身体中迸发的语言,却在勾勒着所有青春的故事爱恋、慰藉、刺激、爱抚、自慰、挑逗、操、虐爱、进入、射出、湿、要不要、幻想、高潮······隐藏的功能全部开启,充斥在回忆现实交集,爱与性,灵与身,在这里难分伯仲。

  凡是过了量就会有质变。像这类片子谁都会硬着看完,似乎现在A片都很难达到这样的功效。纪录片真实生猛的一面在这部片子展现了温柔体恤的一面,当那些孩子在诉说那些属于他们故事的时候,还是在受制于羞涩的拉扯。而那场雨、那座古城、那囿于街角的靓丽身影,又在告诉着观众,一切正在发生,一切就在当下。

  打过了一个哈气,又一阵冷颤。如果曾经的每一次高潮能够带我往前一步,那么当它只能带我继续打转的时候,应该怎样去看待那个自己和现在的自己?

  未来天气怎样

  作为年轻一代纪录片导演,危凯和他的团队能够在其所关注范围内带给观众这样的作品相信就连他们自己也是很快乐的。纪录片源于电影,但又高于电影。因为它模糊了现实与艺术的边界,或者说艺术反而成了烘托现实的插曲。

  如果未来还要下雨,那么这场雨是大雨小雨,还是中雨呢?相信只有导演自己心里知道。观众大可不必纠结于这场雨有没有下透,还是那句话,这取决于你的土地有多干涸。纪录片自带的功能就是通过窥视审视人心审视自己。

  在这里,利用短暂休息,薄言卖弄,导演见笑,各位见笑。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二):性,是人性

  其实我并不喜欢90后这个称呼,好像是将形形色色各自不同的人都生硬的刷上一种颜色,用一个统称很敷衍的概括了。就好像我也是90后,可是她们跟我的生活却是那么不同,让人惊异。那些面孔那样年轻的女孩子,却在以一种令我惊异的成熟口吻,诉说着她们对性,对爱,对生活与死亡的看法。我们谈性,其实说的是人性。

  关于第一次

  在没发生之前,一切都在美好的幻想中,想象着性是多么令人欲仙欲死的美妙,可是片里的大多数人对第一次的描述,都是负面的。尴尬,短暂,空虚,结束后的怅然若失,拿走女友的第一次,并未体会充实,反而带来更多矛盾责任压力。但其实这也是好的,性关系能让你更透彻的了解个人,不确定你们的性生活是否和谐,又怎么敢走进婚姻殿堂,不合适的话早点分手,对彼此都好。反而是把第一次给同性的彭景,是唯一一个对第一次给出了正面评价的人。这和我想象中的不同,或许,第一次根本没有那么意义重大,像是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圣人,不可侵犯。人们都是在不断尝试中学习,成长,一切未经历过的理论,都是纸上谈兵

  关于一夜情

  其实最刺痛我的是那个男生一句话,打了两天一万块钱的装备之后,再给你两千块的装备,才发现这玩意不给力。希望我不会碰上这样的男人,偷腥之后毫无愧疚感不说,反而开始嫌弃女朋友。毫无责任感。片中大多数有过约炮经历的人,对于一夜情的描述,都有些的相似,觉得大脑不受控,故意的想要放纵自己,然而结束之后觉得怅然若失,并没有什么可回味的记忆或感觉留下来。无意义,单纯动物性。可是人之所以高级,就是因为他们有大脑,会思考。所以我觉得,最美好的性,一定要有情感因素在里面,一定要爱身边的这个人,才会体味到性的快乐和充实。而且在我看来,一夜情这件事是有其危险性的,并不是说它不道德,而是怕它所潜藏的危险。艾滋病,犯罪等等。身体是需要爱惜的,生命更是只有一次,所以对待一夜情,最好还是谨慎

  关于家庭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源于童年,而童年又是最直接根本地由家庭环境所塑造。片中的女孩子对于性的看法都直接的源自家庭,源自缺少关怀和缺少爱的童年经历。影子父亲高压下成长,花椒更是说自己自杀某种程度上是希望父母多对自己关注一点。彭景则是被妈妈的一个拥抱都能刺痛。她们都没有一个幸福的,充足的家庭环境。拥有幸福家庭环境的女孩子,她们的自信是源自内心的,坚定强大,因为在充足的爱中长大,她们敢于坚持自我,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反之,则是会不自信敏感自卑,常常否定自己,或是在别人,男人身上找寄托。可悲的是,不幸的童年造就不健全的人格,依旧不能给自己的后代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所以悲剧在延续。就像彭景说的关于西西弗斯的故事。命运的悲剧是往复循环的。

  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享受石头的这个过程吧。

  作为处女作品,选题非常非常的吸引人,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对于性还是习惯性回避的大背景下,这部片子让我了解了一些年轻人生活态度,非常珍贵的观影体验。而且我很喜欢整部片子在穿插交替的雨水空镜中缓缓进行,就像是流动的生命。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三):下半身的思想(1)(2)

  今日蒙友人关照,余得《雨水丰沛的季节》一观,感慨颇多,好在都是上半身的,不由得想写几笔。

  晌午快递寄来,家人问我是什么,我说是电影,姥爷还要看来着,我稀里糊涂总算搪塞过去了。虽说如果我能和他们一起看,这将是多大的进步,可是估计他们不会高兴,我也紧张至极,所以还是我自己偷偷戴上耳机看吧,真是比看片子还小心。人呐。

  写影评对我来说太难了,我还是随便写认真说吧。今年恰是2016年,这部纪录片正式的完成了。在九十年前,故国的张竞生博士也完成了一本和本片内容类似的书,名曰《性史1926》。没成想,这本书才发行了一千册,卖的正好的时候,被张伯苓告到了警局,只得做罢。

  有人说思想解放往往是从下半身开始的。我是认同的。好好的一次试图开始,却被假模假样的道德搞死了。九十年后的今天,很幸运,我们终于可以接着试图开始,然而与此同时,还有人看到人莫名奇妙死了之后,使劲关注他是不是嫖了的问题。性,我们对于它既想知道,又不敢大胆的问一声,说一句。写书者,拍片人他们敢说敢答,就凭这一点,他们确实对思想的解放提供了可能,开风气之先有趣的是,开篇镜头竟是我的母校,被访者,制作人也是我的校友。您要知道,我校的老古董可不少呢。更有趣的是,这位张竞生博士后来提出了“节制生育”。

  这两部作品在经纬度上的思路是一样的,都包罗了性启蒙,性尝试,性方式,和性反思。具体的内容则各有千秋。《性史1926》附有编者回信,提供了一些那个时候比较科学解释建议。而这部纪录片则着重在被访者的讲述,且女性访者陈述的时间比例大。前者大有怎么把性做好的欲望,后者更倾向于陈述,反思,探求为什么会那样。有机会,希望年满十八岁者看看这两部作品,以便知道我们自己都是独特的,性观念性体验本身就是多样的,没必要为了男盗女娼而一本正经,更不用好心好意统一别人的性观念,当你劝人的时候,你和平庸之恶的螺丝钉差不了几条街了。作为唯物主义者的你,一方面躲避广义的性行为,一方面又期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难道你真的做好了万一不和谐,就自己解决自己一辈子的打算了吗?

  “我想操你”,这句话说出来,这个人是坦诚的。而你不愿意,ta不强迫,说明ta对你的契约自由充分尊重的。“我想和你一起建设社会主义。”然后ta悄悄的以包办婚姻名义,跟乡下的配偶离婚了,再让组织找你谈话表达ta的意愿,你没办法就同意了。那么很不幸你当然是被狗日了。身体是我们自己的,而性则是我们自由的最后阵地。连自己想不想爽,怎么爽都要受外界控制,那我们的自由恐怕比鸟兽还要少,譬如太平天国的男营女营里的人们。《1984》里主人公跑到野外去打野炮,跑到庶民窟里幽会,那时他和她活得多像人。

  很庆幸我们这个时代和九十年以前性环境差不多,终于有自己的性可以自己探索的机会了。我们可以说“真是日了狗了”而不被定成流氓罪,我们可以同居,而不用再顶着非法二字。LGBT团结在了一起,努力在争取自己天然权利法律认证,而不被当作精神病。证实自己的存在,捍卫自己的自由。这样的行为才是坦诚的。直白的为自己说话,这话不一定好,但一定真。

  于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件事,书里有人描述自己的第一次是和人通奸,书里还有人坦诚的说自己有过同性性行为。前者给我的感觉是,仿佛我们看正史的时候一直都觉得我们这片土地好有道德,一看三言二拍,水浒,三国,红楼才知道古人比我们玩儿的都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写了一笔说皇宫大内,所谓大德天子,道德楷模家里竟有精致的某宫图。《红楼梦》里一个画有某宫图的荷包引发了一些伪君子对于真心相爱者的查检。所以不要在说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世风本就如此,只是你孤陋寡闻。躲避,垄断,才导致肮脏,开放的性阳光的性倒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像在纪录片里的女生坦诚的在讲着她的经历,对于至真至纯的行为,你活动的只会是上半身的。更重要的是,女性通奸者为自己辩护说,自己需要性满足。这句话比任何维权任何宣传破除夫权都来的有利,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后者给我的认识是,同性恋并不是什么精神疾病,也不是生活过于富贵造成的,更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后来我看了金赛《性学报告》才知道男性有过同性性行为的人至少占总人口37%。

  片子里的访者有人坦诚自己的“放荡”,有人为自己的招妓行为辩护,还有人阐述自己自慰的理由。第一个人说她就是喜欢音乐人,喜欢唱摇滚的歌手。第二个人说,他就是需要啊。第三个人说,她认为这就是人本身的乐趣啊。他们说的有错吗?反正我觉得挺真实。人性本身就是这样具有兽的欲望啊。我们都不是神仙。记得有年,我校男厕所里贴满什么戒欲,佛像之类的宣传单。我只想重复凤科大帝的一句话,仁者见仁,淫者见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好了,我写累了。明天接着谈谈一些感受,大谈特谈性。当我们在谈性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谈自由。

  突然想起来本片里的男性被访者,有一位对于与陌生人性过程的描述是玄妙甚至是奇幻的,就像《局外人》里的主人公的杀人过程一样有股荒荒的诞味儿。发生前不曾有预谋,发生时难以描述,发生后一片空白。犹如有人概括佛洛伊德的观点,人生无非性与杀人。这里不是讽刺,而是感觉真实的生活确实存在无法解释的荒诞。这才真实。就像我们总要问一下《挪威的森林》里面主人公的朋友怎么就突然自杀了,却总找不到答案。道德契约与美好经历,选择是艰难的。我们在性这面镜子中的映像是真实的。性可能隐喻生死,给人繁衍的机会,却最终带来的是无尽冷寂。有些被访者的态度则是狭义的性行为不如自慰,他们往往是和熟人进行性行为。福柯说,与陌生人性交,你不再被囚禁自己的面目、自己的过去、自己的身份里了。或许性有最自私的一面吧。我比较倾向这个观点。

  难以回忆性过程,可能会陷入一个循环,试验,空虚,试验,空虚·,这是另一个被访者的叙述·····这时候可能有人看郭老师的相声看多了,就会说性行为有害。然而《性学入门》第六十六页明确说了,自慰有益而无害。数据支持如,英国只有百分之八的人不曾自慰。金赛报告里甚至显示出学历越高的人自慰频率越大。这里举重以明轻。

  性过程体验的描述似乎永远不可能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所以体验者的人生经验即使讲出来也不能满足好奇心太大又不敢亲自体验的人。就仿佛我的一帮友人,要是知道某位朋友去啪啪了,一定会问个究竟的,关于性的所有问题大抵都是要问的吧,所以我的那个朋友圈子里鲜有人敢说自己啪啪过,恋爱都不讲的。有次,我的一位好朋友在一次范围比较小的聚餐时突然出柜了,起码对于我来说很突然,因为平时他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气质。毕竟我是那种口味重的人,基本知识还是有一些的。另一位友人则开始十万个为什么的状态了。我俩只好给他从性认同性倾向同性恋去污名化,一直科普到美国最高法的判例。那位出柜的朋友倒是相当镇定,从容,甚至是大方耐心的解释自己。千呐,都二十一世纪了!竟然还会发生被害人自证清白的事情。可见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糟糕。

  最近看了一个视频,一个性学家说,我们的性教育是生理教育,不是性教育。我很认同。想想也是,上小学也就科普了一下青春期的措施,上中学,生物书里就一节课的内容吧,可惜我还因为别的事情闹休学,在家呆着,不曾知道到底是什么场景。之后校方就放了一个将生理卫生知识的电影,还是男生看男生的女生看女生的。掌握我们性教育的人其心理状态,可能仅仅比《白鹿原》里鹿三对于白灵问驴肚子底下是什么东西的态度前进了半步。

  失礼求诸野,这种工作从小学我们就在做。小学毕业的光盘,初中毕业的无删节版色戒,还有源源不断充斥其间的丰胸广告。看啊,我们的辅助学习资料都没旧时文学性高,《性史1926》里讲述者们看的可都是《西厢记》《聊斋志异》之类的。其实我们在心理上不曾有什么慰藉,方法上不曾有什么革新。在这门学问上一直是旁门左道。因为好奇又无法解答,惊喜又措手不及,所以就有了那么多无痛人流,为了孩子的坚持,以及更多的污名化与不和谐。大人们从来不觉得疏导比阻塞要好,然而他们不希望的事情却常发生呢。兀地想起来,我们高二的英语老师虽然英语课上得一般,但是她却讲性是美好的,并提醒我们有安全套这种东西。这倒挺像物理老师给我们讲远征军和台湾的故事。十七岁的自己太煞笔,不懂得爱,更不懂得性,还傻傻的觉得自己懂政治。

  虽然现在我也是知道先贤们对性和爱的看法的人了,但是我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说,我无法回答十七岁时某君问我的问题,“爱是什么?”。就像性体验一样,一言难尽。可能它们本身是复杂的,也可能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语言是不确定的。总之,存在优先于意义,我们尝试了才有懂得的机会。说到这里,我更崇敬被访者,她们他们敢于尝试,敢于表达,更敢于承担责任,并没有只把自己的事情藏在脑子里,十分感谢她们他们。

  我还是要回到性与自由这个话题上来,关于性讲技术,讲心理的专家太多,不容我这种无名小卒置喙。只能说说这个问题,其实即便如此,可讲的也很多,比如“延安黄碟案”“我能骚你不能扰”“乳房是否算性器官”“我校女生有没有穿超短裤的权利”,可惜这些案例我的老师们讲过了,我也不是专家。科普一个简单的事情吧,自由主义的边界划分有三种,第一种是家长主义,持着公权对私权的“好心”进行着对自由探索的阻塞。只要是利维坦觉得不好的,你就别做了。什么卷发头,喇叭裤,歇菜吧您嘞。第二种是冒犯主义,也就是说,这次利维坦不动手了,让私权对私权,只要是多数人觉得不好的,你就是不对的你就别干了。譬如,我们觉得女生太骚,譬如,我们觉得同性恋道德败坏。这样我们就给她们施加压力让她们停止追求幸福,我们在讨伐某些给女性残忍地割阴蒂的宗教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思维原理和他们也是难兄难弟啊。有人说真的道德是释放天性的,而非抑制天性的,我以为是。第三种就是即刻危险主义,也就是密尔所说的你的拳头止于我的鼻尖,私以为此观点极能体现双方主体性。这三种也仅仅是群己权限的范畴,意志自由,契约自由我也没学懂,例如被访的女性有说自己喜欢性虐待的,喜欢性行为的时候有点暴力,这大概属于契约自由,就像帮派小罗罗承诺剁掉自己的小指节一样。但愿我们在有生之年可以达到“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境界吧。

  当我们谈性的时候我们在谈自由,当我们谈自由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我们在关注我们自己,我们在重视我们自己。即如佛洛伊德所言一切产生于性。(当然他认为超我压制本我是对的,个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说不定不压制会更好呢。)我们关注性就是关注我们自己。本片关注被访者的时间算比较长的了,我有一个想法,可不可以过很久之后再采访各位一次,这样更有厚度,也更能深刻表现性这件事本身。祝各位性福。

  感谢为本片付出辛苦的所有人,感谢为我提供片子的好朋友。一部片子,言有尽而意无穷,它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微小的边缘的努力在发现自己的我们,等九十年以后再被后人提及时,希望后人不会觉得他们与我们面临的问题没什么不一样。

  感谢这些敢于剖析自己最隐秘的想法的人们。如有知者,请尊重个人隐私,保持伦理规范。

  其实还有三,想来想去,我的经历实在不多,说别人的又不好,算球子不发了。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四):青杏和90后导演谈谈“90后的性与爱”

  15年的夏天,西安反反复复在下暴雨,还在读大学的危凯在杨仑老师的指导下,正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拍摄一部关于90后的性与爱的纪录片《雨水丰沛的季节》。它有一个更直接的英文名字——summer’s desire,夏日的欲望。

  16年的夏天,这部片子开始在各地进行小型的放映,青杏有幸在观影后,约到了同为90后的导演,危凯,一起来聊聊这部纪录片的故事和他关于性与爱的所思所想。

  孤 独 与 共 鸣

  在拍摄的过程里,他们约访了几十名90年代出生的男女,最后也只剪裁了不到十人的对话进去。从中学就开始懂得自慰,双性恋,不断探索自己的愉悦的彭景,和摇滚乐手睡觉,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也才20出头已经睡过40多人的花椒,想要不断征服女孩的雷同学,父亲是校长,有sm向的影子,有约炮经历的同性恋的点点……各式各样的90后在片子里以懒散的、舒服的姿态,去谈论自己的性经验和观念,以及和家庭的相处。

  像是按下一个钮,开关被打开,那些不曾被人谈论的欲望像夏天的暴雨一样喷涌而出,原来这世界有人是这样子生长的。有人问危凯,会不会觉得受访者和主流观念很不同,他淡淡地回应,其实他们的观点都是很常见的。

  常见,却不能说出口。那天观影结束的讨论群里,有人说到孤独,片子里的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孤独,寻觅爱而不得。但片子本身却透着一个时代共鸣的诚意,你会发现自己在关于性与爱的成长上,也许特别,但每个人都很特别。

  有人从小就可以体验性爱的快乐,有人还是有处女情结,有人可以双性,有人不断约炮,有人睡小姐……这些被说出来,就有种了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觉醒。没有人交流的事情,忽然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存在这样多的观点和体验。事实上,如果你是青杏的资深粉,你也会发现在这些年的投稿里,各式各样的人的存在。我们都只是没有在日常生活里出声而已。

  在拍摄的过程里,危凯也有这样强烈的共鸣,采访彭景的时候,这种共鸣尤其强烈,“人和人之间有共鸣会有个特别大的力量,到了拍摄的后半段有一种忘我的状态,失去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像进了一个隧道,然后又看到光。很畅快。给彼此很多力量”。

  缺 席 的 性 教 育

  为什么会拍这个片子?危凯自己也是在拍摄的过程里,在不断回忆和反思,去探索深层的理由。

  危凯从小在不同的地方读书,四处奔跑,觉得不同地方关于性的观念和差异其实很大。“还小的时候在汉中,对性完全没有意识,十二三岁的时候到了秦皇岛,才第一次接触到黄片和自慰,看到别人在自慰,当时自己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的感觉。十四五岁又回到了老家,开始产生欲望,对性有了懵懂的意识。很压抑。那时候觉得自己很脏,而姑娘都很纯洁很美。”

  “这一代人的性教育几乎都是从A片获得的”,危凯说,没有所谓的教育。在拍摄的过程里,他也问过受访者关于性教育的话题,最后并没有剪入片子里,大家都有一致的感受——并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其实在进行所谓教育之前,更是要建立一种可以谈性的环境,”危凯认为,单纯的知识教授并没太多意义,更多重要的其实是观念的交流。

  在他读中学的时候,班上有四个姑娘,有一天忽然集体没有来上课,后来才知道她们和一些十八九岁的“混混”发生了关系,大家都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但这些女孩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如果他们知道,也许不会选择去。“有一次我在网吧上网遇到那些混混,听到他们很详细地在描述和女孩发生的那些事情,当时就觉得很痛心。”

  爱 和 性 的 满 足

  受访者也提到和家人的关系,过度苛求的父亲,患有抑郁症的母亲,无法建立安全感的、或者压抑的、破碎的原生家庭,这些关系好像成就了如今的他们。也有人看完觉得,谁的童年不是这样过来的,片子里的人未免有些矫情。

  但在危凯看来,不论是对性的接受过程,还是其他的需求,每一代的表现方式也许有变化,但内核其实是相似的。是可知度变了。很多事情一直存在,只是过去没有办法了解,现在可以去了解了,自然会有对比和表达。

  危凯承诺过受访人,这部片子不会公映,一部分的原因,其实也是怕父母家人会看到。他们也都没有做好准备,也可能永远都不会,去和父母谈他们的爱与性。在危凯看来,孩子会有叛逆心理,父母也会有,随着孩子的长大,彼此开始可以平等沟通的时候,是互相要去磨合的沟通方式,“有时候会选择以开玩笑的方式,让父母慢慢接受自己的观点”。毕竟代沟是很无奈的事情。

  “精神上的树洞,和生理上的满足”,危凯觉得这是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求的事情,也许这部片子,也是他关于这个议题的探求。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五):碎碎念

  所有的欲望都是潮湿的。从微信中看到了这个片子,之所以给出这个分数,是因为看到了一种价值认同,不去向所谓的“主流价值”妥协。什么是主流?个人的愚见,(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哲学体系中属于二流思想)我们可以借用马克思对于“国家”的定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来套,其实就是某些占领着话语权高地的人指定的一种“规则”。但我绝不认同主流一定是正确的。当政者是无法阻止社会的文明开放的趋势的,一个人固守的价值体系也无法抵御这个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以性与爱为载体,希望未来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个社会对于“性爱”这个话题的合理开放(谈而不禁,容而不纵,引而不堵),而是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与开放。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六):在雨水丰沛的季节里

  我们提前一些到了,坐在了正中间离导演最近的地方。btr也在,和年轻的导演聊着天。时间到了,初夏的6点半还很明亮,导演希望能等到天色再暗些开始,对氛围挺有要求。在看片之前,我意外地向很多人做了推荐,找到了剥洋葱公众号里发的一篇《雨水丰沛的年代:发生在90后身上的性与爱》分享到朋友圈,然后还将放映时间和地点分享到了有200多人的申请群里,并告诉他们这是一部关于90后的性与爱的故事。真的会有人因为我的分享去看去听吗?未必有,我只做我该做和想做的事。

  里面有几个非常有趣的个体,放《挪威的森林》的男孩和他女朋友、影子、椒、景,如果有人一心想看到90后群体的特征,他可能会失望。我更多看到的是,性经验和态度都不同的个体,而这些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个体突出了90后的性与爱的最大特征,即个体间的丰富性和自我认同感。他们也各有各的桎梏,但面对镜头,面对未知的观众,坦诚说出时,他们真酷。我对周围平庸、温和、善良、无害、沉默的同龄人感到厌倦,在这么一所因积极而压抑且对错误的忍耐限度极低的高校里,青春时的禁忌游戏真是吸引人。以性愉悦为基本流通的性资源是稀缺的,只要存在对稀缺资源的分配,就会存在政治,性政治是个让人头疼的话题。曾看到一篇报道,说“做爱是最小单位的男女平等”,我想先去保证这最小单位的男女相处里的平等。

  放映完后,导演和观众对谈,作为大四学生的他,真诚、坚定又有些老练。果然有观众指出他片子里的人物没有代表性,说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性经历的人大有人在,但这部分人没有一个代表。它并非社会学的调查报告,并没有囊括所有人或者按照样本比例分门别类叙述的必要,它需要镜头语言,甚至需要故事。我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他怎么找到这些人的,另一个是他们这样坦诚地讲述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吗?本来还有很多想问想谈的,但主办方却催着我们走,真是奇怪。好希望在南农也放映一场。

  另一个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观影体验是,西安那么普通的雨天,因为配乐而出现了一种电影的质地,把它和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城市分割开了,有了种忧愁而尝试永恒的电影味儿,西安在这部片子中变成了一个可以有故事,而且还隐藏着许多待人发掘的故事的城市,成为了一个有独特韵味的电影城市。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电影语言与配乐对日常景致的游离效果,好迷人,真迷人。我有一种突然开窍的感觉。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七):活动回顾|危凯:”在性本身上我并不觉得有很开放的存在,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构成一个环境”

  上周六28号的【蛋清放映计划】第一期活动结束后,到现在才把交流环节的录音整理出来,也是够拖沓了,所以话不多说直接上交流环节文字实录(有图有文才是好实录)。

  --------------------------------------------------------------------------------------------

  放映前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八):性的挣扎——90后时代

  4月10日晚,危凯、陈烨导演的纪录片《雨水丰沛的季节》在北京同志中心放映,现场42多位活动参与者踊跃观影,热烈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找到其中一位参与者为我们记录了当时的感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这是一部讲爱的纪录片,是一部关于90后对自己,对情爱,对性爱,对家庭与自我重新审视重新认识的纪录片……”,的确,透过纪录片中“他们讲述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重新“扫描”,以及在这个我们所认为的“社会”中对自己的重新诠释和探索。

  文/李晓晨

  4月10日晚9点45分,柳芳地铁站台,脑海中还回荡着“思想的交流”……“其实每参加一次活动都是对自我的探索”,友人的一句话一语中的。这部纪录片拍摄方式十分简单——直接对人物的访谈记录,而这些人物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因为简单、平凡而真实,因为真实则更引发了我的思考:性、人权、道德——三者在自我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如何呈现?时代背景下,关于“我们的认识”又会发展出哪些新的角度?当然,问题深刻,我无法给出有力的答案。但通过放映后的讨论,大家的思想碰撞给我带来了些许火花。

  性、爱与婚姻三者是什么关系?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几次小高潮,有人认为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婚姻也可以随心所欲,在场过半人表示赞成;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性应该以爱为基础,缺少了爱的性是不值得提倡的,否则会玷污婚姻的神圣,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问题来了,什么是神圣的婚姻?在“以爱为基础的性”的主流文化道德背景下,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制婚姻真的是稳定的吗?即使保持形式上婚姻的稳定,谁又能保证自己思想上从没有出过轨?是谁规定了性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在我们讨论的人群中,有成长于不同时代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着不同的经历,这一连串的问题以及观点冲突的背后是我们在时代、社会所塑造出来的不同价值观的交锋。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全部都是90后,有像花椒这样有过46个男友,在性方面很开放的人,有像彭景这样在爱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不同性的人,也有像小丽这样始终愿意维持婚姻家庭的人。这群人处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转型期,信息网络蓬勃发展、文化多元。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看到不同的个体观念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发生了撕扯,也正是这个时代背景让这些问题更加凸显,我个人揣测这或许是导演选择90后为记录对象的原因之一,毕竟他们身上有时代的烙印。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探讨性、爱与婚姻,需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解构,反思性应该以爱为基础的观点,其实那一部分人已经对性做出了在他们文化建构下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性的标准。然而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所塑造的文化也会随之流变,当下的我们所认为是“常理”的价值判断也许在未来并不是“常理”。婚姻也是如此,目前我国主流文化建构下的婚姻是异性之间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被社会所认可的结合,这一概念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发生改变。

  综上,剥离开社会文化建构,我认为性、爱、婚姻三者本身即存在就各有其意义,无需混淆和相互套用来进行价值评判:性在生物学上的功能在现有技术水平的研究结果是相对客观的(如生殖),对于人类这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智慧生物在不同社会文化下又会赋予丰富的意义(有可能是基于生物功能的能量释放、家族延续,也有可能是基于道德情感等——性爱在我看来就是把性涵盖在爱里或是有人会认为是把爱涵盖在了性里),然后结合人的社会属性产生了婚姻。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觉得不好意思或是难为情甚至感到羞耻?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在开口讲述自己性经历的时候都会露出一丝尴尬,花椒可能是例外,但她仍会觉得自己这样是特立独行的。这就不难看出在中国的主流社会文化对性所持有的态度,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往往无意识的为这种态度所钳制,就像小蕊所描述的那样,她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期许”的影子下,她一直在努力成为父母眼中、社会主流所“期许”的样子。那么要如何对待性与道德呢?上文已经分析了社会文化建构下的道德对性的影响,而从性人权理论来看,性不是一种和身份联系在一起的权利,而是人作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权利。有人可能认为一些性观念或性行为不符合主流的性道德,但是性人权是具有普遍性的,性道德是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性的,因此性人权与性道德的关系应该是:性人权是性道德的基础,对性道德的评价以性人权为转移。采纳方刚老师的观点:维护性人权的性道德就是好道德,危害性人权的性道德就是坏道德。也就是说,性人权高于性道德,符合性人权的性道德是真正的性道德,而违背性人权的性道德便是侵犯他人权益的、虚伪的性道德。因此,我赞同在讨论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个人总结就是性不应为道德所捆绑。

  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是永恒的话题。个人对于性的认识需要来源于社会实践,杭杭在第一次与性服务者发生性关系后发现自己更渴望有爱的性,彭景在尝试不同性别的性体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双性恋,就像她说的,在这些不同的经历中学习、成长。然而这自我探索的过程及结果不可避免的与社会发生对立,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社会主流则是被虚构出来的。花椒有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认为我不正常,而我才是正常的”。我认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不在于多么的和谐、统一与稳定,而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多元文化并使其共容。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其自我探索也是社会的探索甚至是创建。正如福柯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同性恋解放运动的评价是:“今天,一个运动正在形成,在我看来,这个运动不是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迷失在其中的‘更多的性’和‘更多的关于性的真理’的潮流的逆转,而是快乐、关系、共存、依恋、爱情和精神强度的其他形式的创建——我不是说‘重新发现’”。他认为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对于现存文化秩序来说是一种“发明”。因此,重要的不是让那些少数人去适应社会,而是让社会从多元的生活方式中汲取新型人际关系的形式。个人与社会正是在这种看似对立的矛盾中相互促进发展的。

  “这是一部讲爱的纪录片,是一部关于90后对自己,对情爱,对性爱,对家庭与自我重新审视重新认识的纪录片……”,的确,透过纪录片中“他们讲述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重新“扫描”,以及在这个我们所认为的“社会”中对自己的重新诠释和探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g0OTQ3Mw==&mid=2650484664&idx=1&sn=1cb909038bb0fef78c6344660c6b3ff2&scene=1&srcid=0416MxbIXp7Uh6VzK47UnWBT&key=b28b03434249256bba59ddda6c39062b6da327ce2123cfa24057383ec17ca0bd599c4c75cd2d5b5baf56e04e36a51108&ascene=0&uin=NTUyNjYwNDU1&devicetype=iMac+MacBookAir6%2C2+OSX+OSX+10.10.5+build(14F27)&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XsL16uf8%2FyJbem7y7hyRCYOLRTOZPtvDwmq1OMMOA2EgctyWBuNThxFRgKG2ge6t

  《雨水丰沛的季节》影评(九):性的挣扎——90后时代

  4月10日晚9点45分,柳芳地铁站台,脑海中还回荡着“思想的交流”……

  “其实每参加一次活动都是对自我的探索”,友人的一句话一语中的。这部纪录片拍摄方式十分简单——直接对人物的访谈记录,而这些人物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因为简单、平凡而真实,因为真实则更引发了我的思考:性、人权、道德——三者在自我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如何呈现?

  性、爱与婚姻三者是什么关系?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几次小高潮,有人认为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婚姻也可以随心所欲,在场过半人表示赞成;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性应该以爱为基础,缺少了爱的性是不值得提倡的,否则会玷污婚姻的神圣,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问题来了,什么是神圣的婚姻?

  在“以爱为基础的性”的主流文化道德背景下,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制婚姻真的是稳定的吗?即使保持形式上婚姻的稳定,谁又能保证自己思想上从没有出过轨?是谁规定了性应该是什么样的标准?在我们讨论的人群中,有成长于不同时代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着不同的经历,这一连串的问题以及观点冲突的背后是我们在时代、社会所塑造出来的不同价值观的交锋。

  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全部都是90后,有像花椒(以下人物均使用化名)这样有过46个男友,在性方面很开放的人,有像彭景这样在爱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不同性的人,也有像小丽这样始终愿意维持婚姻家庭的人。这群人处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转型期,信息网络蓬勃发展、文化多元。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看到不同的个体观念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发生了撕扯,也正是这个时代背景让这些问题更加凸显,我个人揣测这或许是导演选择90后为记录对象的原因之一,毕竟,我们身上有时代的烙印。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探讨性、爱与婚姻,需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解构,反思性应该以爱为基础的观点,其实那一部分人已经对性做出了在他们文化建构下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性的标准。

  然而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所塑造的文化也会随之流变,当下的我们所认为是“常理”的价值判断也许在未来并不是“常理”。婚姻也是如此,目前我国主流文化建构下的婚姻是异性之间以共同生活为目的被社会所认可的结合,这一概念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发生改变。综上,剥离开社会文化建构,性、爱、婚姻三者本身即存在就各有其意义,无需混淆和相互套用来进行价值评判。

  性在生物学上的功能在现有技术水平的研究结果是相对客观的(如生殖),对于人类这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智慧生物在不同社会文化下又会赋予丰富的意义。有可能是基于生物功能的能量释放、家族延续,也有可能是基于道德情感等。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觉得不好意思或是难为情甚至感到羞耻?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在开口讲述自己性经历的时候都会露出一丝尴尬,花椒可能是例外,但她仍会觉得自己这样是特立独行的。这就不难看出在中国的主流社会文化对性所持有的态度,我们在谈论性的时候往往无意识的为这种态度所钳制,就像小蕊所描述的那样,她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期许”的影子下,她一直在努力成为父母眼中、社会主流所“期许”的样子。

  那么要如何对待性与道德呢?上文已经分析了社会文化建构下的道德对性的影响,而从性人权理论来看,性不是一种和身份联系在一起的权利,而是人作为个体与生俱来的权利。有人可能认为一些性观念或性行为不符合主流的性道德,但是性人权是具有普遍性的,性道德是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性的,因此性人权与性道德的关系应该是:性人权是性道德的基础,对性道德的评价以性人权为转移。

  采纳方刚老师的观点:维护性人权的性道德就是好道德,危害性人权的性道德就是坏道德。也就是说,性人权高于性道德,符合性人权的性道德是真正的性道德,而违背性人权的性道德便是侵犯他人权益的、虚伪的性道德。因此,我赞同在讨论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个人总结就是性不应为道德所捆绑。

  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是永恒的话题。

  个人对于性的认识需要来源于社会实践,杭杭在第一次与性服务者发生性关系后发现自己更渴望有爱的性,彭景在尝试不同性别的性体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双性恋,就像她说的,在这些不同的经历中学习、成长。然而这自我探索的过程及结果不可避免的与社会发生对立,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社会主流则是被虚构出来的。

  花椒有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认为我不正常,而我才是正常的”。我认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不在于多么的和谐、统一与稳定,而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纳多元文化并使其共容。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其自我探索也是社会的探索甚至是创建。

  正如福柯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同性恋解放运动的评价是:“今天,一个运动正在形成,在我看来,这个运动不是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迷失在其中的‘更多的性’和‘更多的关于性的真理’的潮流的逆转,而是快乐、关系、共存、依恋、爱情和精神强度的其他形式的创建——我不是说‘重新发现’”。他认为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对于现存文化秩序来说是一种“发明”。

  因此,重要的不是让那些少数人去适应社会,而是让社会从多元的生活方式中汲取新型人际关系的形式。个人与社会正是在这种看似对立的矛盾中相互促进发展的。

  “这是一部讲爱的纪录片,是一部关于90后对自己,对情爱,对性爱,对家庭与自我重新审视重新认识的纪录片……”

  的确,透过纪录片中“他们讲述自己”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的重新“扫描”,以及在这个我们所认为的“社会”中对自己的重新诠释和探索。

  作者:李晓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