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接着侵略哪儿》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10篇

2022-03-21 15:36: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10篇

  《接着侵略哪儿》是一部由迈克尔·摩尔 Michael Moore执导,Krista Kiuru / 迈克尔·摩尔 / Tim Walke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一):所以接着侵略哪儿?

  接着侵略哪儿

  这绝对是一部邪教电影。这里所说的‘邪教’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的思想,类似于洗脑,同时加上点诙谐的语气。

  导演跋山涉水去欧洲等各个城市,去观赏那里的福利制度,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真的让人汗颜,如果前面看了觉得白活了这么多年,看到最后,冰岛的女人说,如果你回到家,知道有人还在饿着,还在病着没有保障,你可以安心地去享受家庭的幸福么?当时真心觉得自己无限接近于禽兽。。。

  学生的素质,孩子的意志,社会的福利,犯罪者的救赎那些不禁让人思索,我们去惩治,去制度体制化,去出人头地是一种在多大程度上扭曲的思想。所谓的59分与60分,99分与100分,性别论,财富观,地位观。究其一生,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舒服,凑合还是开心。社会的棱角磨掉个人在社会上格格不入的东西,那些东西里面,有多大比例珍惜的材料。

  影片最后说那些都是来源于美国,我们早就拥有了那些能力。所以呢?

  总之,细思极恐,发表个小文表达下影视感受,毕竟,明天还要早起上班不能太熬夜。有的东西虽然梦想,但我做不到,我写这篇东西目的十分猥琐,仅仅是希望你可以有这方面的观念。如果你扛起大旗,我会跟随的。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二):榔头、凿子、然后开砸吧

  这是一部纪录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迈克尔·摩尔,他拍过华氏911、医疗内幕、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科伦拜恩的保龄等等,都反映了深刻的国家和社会问题。这次《接着侵略哪儿》这个纪录片也是从欧洲和美国的对比,来反映美国的一些弊病和软肋。

  在意大利,每个人都有接近两个月的带薪休假,然而在美国,连带薪产假都没有。

  在法国,学生们的午餐都是精心设计,而不是可乐汉堡薯条之类的垃圾食品;学生们从小就接受了完整的性启蒙教育。

  在芬兰和斯洛文尼亚,高等教育是免费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不需要背负着贷款去完成学业。

  德国不只有发达的工业体系和强势的工会,他们还有直面过去沉重历史的担当,他们明白要成为一个德国人就意味着要背上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在荷兰,毒品是合法化的,这反而降低了因毒品而产生的犯罪率,而在美国每年因为毒品犯罪逮捕了大量的黑人,同时剥夺了有犯罪前科的黑人的投票权,在有的州,甚至三分之一黑人因此而没有投票权,而监狱又是完美的血汗工厂,“奴隶制”在监狱继续完美延续。

  在挪威,模范监狱的罪犯们被关押的地点是美景如画的河边,115个犯人只有5个看守,罪犯们几乎可以在相当大的区域内自由行动,而且有自己的卧室,挪威有着世界上最低的在犯罪率20%,而美国,这一比例达到了50%。在挪威的高度设防监狱中,警察也没有配枪,囚犯都有自己的卧室,甚至可以拿到刀具。挪威可以判的最高刑期是21年。挪威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

  在突尼斯和冰岛,迈克尔摩尔讲视角更多的转向了男女平等的政治观察,2011年突尼斯爆发了molihua革命,推翻了独裁者;冰岛是世界上第一个产生民主推选的女性国家元首的国家,1980年就诞生了第一位女性元首,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在冰岛是得到保障的,公司董事会中女性的比例不能低于40%。同时,冰岛金融危机之后,有超过70名银行家、基金经理被判有罪,而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只有一位穆斯林银行家被关进了监狱。

  迈克尔摩尔选取了各个国家的好的一面来反思美国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而回过头来,其实这些好的思想很多都来源于美国。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国家的思想和做法比国内进行比较,只是从差异上来看,我们更加任重道远。对于未来,我们应该怀抱希望,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曾经被认为会永远矗立的柏林墙倒塌了,你所需要的只是一把榔头和一把凿子,然后不停地砸呀砸。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三):迈克尔.摩尔——一并不愚蠢的白人

  戈弓长

  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新作《接着侵略哪儿》接近尾声时,摩尔来到了德国柏林墙的旧址。他回忆起1989年冬季在西德的旅行。当他走过柏林墙时看到有人在凿墙,于是也加入其中。似乎轻易地,这道横亘欧洲大陆近30年,割裂东西方,曾被以为将长存永固的铁幕轰然倒塌。这让摩尔产生了极为乐观的想法,觉得“随便说一个不可能的事,都会成真。”那一年,他创作出第一部纪录片《罗杰和我》。

  头号愤青

  1954年,作为美国二战后婴儿潮中的一员,摩尔降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弗林特镇的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在《罗杰和我》的开篇,摩尔以旁白自我介绍:,“我从小就是个怪孩子,两岁前我倒着爬。”他从不讳言甚至自我标榜异类与反骨。那些不喜欢他的保守派,当权者和银行家视他为美国头号愤青,偏执狂热症患者,社会煽动家和麻烦制造者。在2011年出版的畅销自传《麻烦来了》的封面上,幼年摩尔骑着一辆童车。他以戳穿国王新衣的顽童角色怡然自得。小学时代的摩尔就在演讲比赛中抢白发言,声称学校存在种族歧视。14岁进入天主教学校却因总爱刁钻质疑被劝退。临别时主事牧师祝福他“愿你未来光明成功,我也会为那些以后必须忍受你的人祈福。”摩尔上了密歇根州大学后,选择了新闻专业,但一年后就退了学。他22岁创办《弗林特之声》报,这份言论激进的政治刊物让镇上官员头疼。在电影《罗杰和我》中,摩尔语带不屑地提到,在编辑独立报纸十年后,“有个加州大款来找我,邀我加盟他的狗仔杂志”。这个杂志其实是旧金山著名左翼杂志《琼斯妈妈》。固执的摩尔擅用一名通用汽车公司工人照片作为杂志封面,很快又被请回了老家。

  褪色的“黄金时代”

  摩尔家乡弗林特这座中西部城镇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包括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内,大多数家族成员都在为通用汽车工作。那时是上世纪50年代,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欧洲衰颓。美国韬养积蓄,进退得宜。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美国登顶资本主义世界之巅。正像《罗杰和我》开篇中家庭录影和资料片所展现的,这里的工厂一派欣欣向荣。街上悬挂着“通用汽车第五千万辆车——雪佛兰”的自豪标语。工人是殷实的中产,生活优渥幸福。影片里,在这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通用公司也迎来建立的50周年。在庆典上,欢乐的工人坐着彩车巡游,连美国小姐也来捧场。

  而当1987年摩尔返回故里时,通用汽车公司已开始关闭工厂,将生产资料转移到墨西哥去。三万员工随即失业。面对即将到来的衰败,无所适从和绝望的阴云笼罩了弗林特镇。摩尔卖掉房子,几乎用尽积蓄,扛起了便携摄影机。如同他给自己制作公司取的名字“狗咬狗”他不仅要记录下岗工人的悲哀境遇和城市萧条的景象。更要控诉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以及向冷漠的资本家气势汹汹地讨要说法。在他镜头下,通用公司撤走后,弗林特镇宛如一座废城,垃圾遍地,“鼠类数量超过居民数五万之多”。工人再就业困难重重,只有低薪的快餐业可以选择。失业女工在屋外养兔子维生,如同残酷的隐喻:买家一到,那些笼中温顺的动物就被吊起,任其宰割。紧邻的富人区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在摆着冰雕天鹅的户外自助宴会上,衣香鬓影的先生女士为穷人提供了一个时髦的新工作——穿着服饰一动不动地装点派对,所谓“人体雕像”。

  作为审判的纪录电影

  和一般纪录电影仅作知识介绍以及理论和逻辑上的分析不同,摩尔在展现事件,探讨深层和宏大的原因之外,总要回到事件本身,力图地指认出受害者和加害人,并且要求后者的赔偿。《罗杰和我》里对于弗林特被抛弃的三万人,他为一切惨淡现状找到了一个“祸首”——片名中通用公司总裁罗杰.史密斯。他指控罗杰只管商业利益,罔顾工人境遇。要把他带回弗林特,去看看那里的凋敝。从底特律到纽约,从通用总部到私人游艇俱乐部,他一路围追堵截,终于在通用公司圣诞节晚会上找到了罗杰。罗杰当然没有跟摩尔回去,就像海报上摩尔拿着话筒面对一个空着的大班椅。如果说摩尔影片中的资料是法庭证词,那么贯穿始终的旁白就是他作为受害者代理律师的陈述。他的提点、分析和对照,引导着作为陪审团的观众判断。并在他的嘲讽、控诉、调侃和愤慨中让观众接受他的总结。这位不修边幅,大腹便便,永远戴着个美国草根戴的棒球帽压着乱头发,好似卡车司机的白人胖子更站在了工人阶级、平民大众、制度受害者的立场上。这让他把矛头对准权贵的时候力有千钧。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中,摩尔找到的为校园枪击案负责的“祸首”是那位演过《宾虚》的国家枪支所有者协会主席。在《华氏911》中,为911事件负责的是布什总统本人。《医疗内幕》里为漠视生命的医疗保险制度负责则是当权者和保险公司。《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中,为08年金融危机负责则是华尔街金融机构。当观众看到他从幕后解说中跳出,和镜头的力量合而为一,直面“加害者”,最终迫使他接受道德审判。我们几乎就要相信“正义的纪录片”的道德力量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现实会随之改变。显然随着摩尔触及的社会问题越发敏感和深入,他也逐渐难以找到一个具体的加害人。就像把资本主义制度列为批评对象时,也就掉入了“无物之阵”。

  最成功的纪录片导演

  摩尔处女上映后备受好评,还创造了超700万美元的纪录片票房佳绩。总裁罗杰本人也迫于舆论压力辞去了职位。华纳公司付给摩尔300万发行费。这让他这位低收入者一夜间尝到了名利双收的美妙滋味。然而就算是面对东家,他也要把工人阶级的立场和义正辞严贯彻到底。他要求华纳公司为片中被驱逐的家庭支付两年房租,还要赠予一万张电影票给弗林特的失业工人。旗开得胜之后,1995年他转战好莱坞拍摄了剧情片《加拿大培根》,虚构了昏庸的美国总统为了竞选连任,向加拿大宣战的闹剧。试图把政治讽喻带到故事片里。其结果只能说是交了一次学费。随后摩尔进入出版业,首部书《一个非武装的美国所受的各种威胁》一面世就引发关注。不久就名列美国各项畅销书排行榜首位。1997年在全国巡游宣传新书时,记录下和大公司交涉的过程,成为纪录片《大家伙》。1999年他主持起了电视节目,在电视上揭批体制漏洞,要让观众看到美国社会《可怕的真相》。2002年他又撰写一部《愚蠢的白人》,用了“贼首,擅闯联邦土地的人和霸占椭圆形办公室的人”等形容布什总统。认为美国已“堕落为无知愚蠢”的国家。此书作为《华氏911》的蓝本,连续50多周蝉联畅销书首位,继而获得英国“年度图书”大奖。摩尔越发像一个言辞激进的美国愤青,一个危言耸听的政论畅销书作家,一个专事批评的媒体清谈客。而又一部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诞生了,以2150万美元票房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纪录片。更得到了权威的认可,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特别奖以及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2004《华氏911》片名显然参考了特吕弗执导的《华氏451度》。摩尔解释片名时说“华氏911就是自由被焚烧的温度”而影片主题就是“布什应该下台”。这部攻击和煽动性极强的“讨伐布什的檄文”让昆汀.塔伦蒂诺担任主席的第57届戛纳,在1956年之后又一次将金棕榈颁给一部纪录电影,更了创造1.3亿美元纪录片票房神话。摩尔成为当代世界最成功的纪录片导演之一。

  “新纪录电影”开创者

  在《罗杰与我》片尾,配合着影像中纷纷落雪和路旁毁弃的厂房,摩尔的旁白说道,“我们身处世纪之交。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而新世纪的拂晓就在眼前。”在工业时代远去,工人向下沦落之时,正如美国论者所言“摩尔是21世纪拂晓,美国政治舞台上一种突出的现象。”新世纪的头十年里,从2002年《科伦拜恩的保龄》到 2009年《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摩尔的政论纪录片成为美国社会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探寻其美学风格的源流与影响,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手持摄影机和便携式录音机被发明与运用,法国兴起的“真实电影运动”。它鼓励以刺激和挑动的行为来揭露真相,主动挖掘被隐藏的真实。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危机与动荡,反资本主义主流道德和文化的浪潮滋生出后现代主义。到了80年代末,以埃罗尔.莫里斯(《细细的蓝线》)和麦克尔.摩尔为代表,这些在文化反叛的年代度过了青春期的人,以对“真实电影”观念的继承和对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段的熟练掌握,开创了美国“新纪录电影运动”。在“新纪录电影”中,虚构手段和故事片叙事模式被理所当然地使用,蒙太奇手法和音乐等传递导演意图,影响情绪的手段根本不是问题。在后现代主义观念下,传统意义上的剧情片、纪录片、MV、电视新闻、动画片间的壁垒被打破。流行乐、广告、监控录像,资料片等一切媒介元素都可以被随意拼贴运用。以娱乐的姿态和轻松的方式呈现观点。

  制造异议

  摩尔每部作品聚焦美国社会政治的一项敏感问题,也延伸出其他社会问题。如新作《接着侵略哪儿》关注社会福利。也涉及摩尔一贯关注的贫富差距,种族冲突,社会滋生恐惧,对外战争等问题。在摩尔看来,这些问题相互联系,如保龄球般一倒皆倒。他以故事片叙事方式展开追查和剖析,继而引导式地传递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其叙事完全符合麦基《故事》中谈到故事片惯用的叙事结构。“一个故事是由五部分组成的: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如《科伦拜恩的保龄》关注了美国枪支泛滥这一顽疾。从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这一“激励事件”入手,继而阐述校园暴力成因,美国对外战争频繁,政府和军火商的勾结,911事件之后弥漫在国内的恐惧气氛,媒体的渲染和枪支协会的鼓动,历史上的种族对立等互相纠缠的问题,展开推断和思考。然后遭遇了新的危机:弗林特一个6岁孩子创造了美国年龄最小的校园杀手之“纪录”。高潮是摩尔率领科伦拜恩的受伤学生去贩卖枪支弹药的商场讨说法以及摩尔本人到国家枪支所有者协会的主席家中和其对质。结局是商场同意取消相关业务。而那位主席面对摩尔拿出的受害女孩的照片落荒而逃。当然,这种高潮无论是在《大家伙》里他到大企业去给人颁发自行设立的“年度最佳裁员奖”,还是《华氏911》中游说议员的子女参军,或是用警戒条围住华尔街投行,都是摩尔制造出的事件和高潮。就像2007年一部加拿大人“揭露”摩尔之作,指控他《制造异议》。一直以来,对麦克摩尔的质疑从没有停止。《华氏911》公映后,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网站上刊载文章,旨在证明政要言论被断章取义。摩尔也时常遭到严肃知识分子批评他自大张扬,操控观众情绪,简单化问题,观点偏颇,口无遮拦。以及他的书和电影是政论爆米花和真人版《南方公园》,从未想过要尊重事情的复杂性。更抨击他生活奢侈,却扮作一个美国草根形象。而2004年姓威尔森的另一位麦克拍纪录片斥责他误导和造假,因为《迈克尔·摩尔恨美国》。不过这个“意见者”着实让一些人闻风丧胆。他总能利用关系网搞到各种内幕资料。在筹拍《医疗内幕》时,各大药品公司就在内部三令五申,对其严防死守,结果此片关于药品公司的反映就很少。

  影像和网络时代的纪录片

  摩尔在《罗杰和我》中追踪总裁罗杰,他当然不至于无知到认为可以不经预约就能随便见到通用总裁。《科伦拜恩》中借助召来的众多媒体让商场许诺不再销售枪弹,实际上对整个上游军火工业毫无影响。这些只是他的纪录片中,必要的表演和游戏。如同堂吉诃德要立起一座巨大的可供冲杀的风车。摩尔无意对话,只要对方表现出愤懑不耐和躲避,他就赢了。摩尔知道观众需要这种“藐视崇高”的感受,获得一种心理补偿。在影像时代,网络时代的受众越发没有耐心去接受严肃的精英式的思考。他们要的是欢愉和简单直接的判断。摩尔嘲讽大众对媒体宣传的盲从,比如《华氏911》中嚼着口香糖的布兰妮声称自己支持布什总统的反恐。他也知道人们厌恶那些“新闻中立”的姿态和平铺直叙的话语。他更了解中下层人群正是大众文化和流行娱乐的主要消费人群。他要为自己的思考包装上一层闪亮的娱乐彩衣,成为引爆在大众文化夜空的一枚礼花。摩尔从来没有想过客观真实,对他而言不偏不足以立言。纪录只是一种形式,真实只是一种筹码。他要的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声音。他在这恐怖袭击,总统选举,对外战争等政治大事件频发的时代,以纪录片领袖意见,表达一个民主党中的左派看到的世界。

  视野和倾向的转变

  可以看到,随着摩尔本人年龄的增长,视野的转变和美国社会政治的变化,摩尔纪录片的倾向和诉求也有变化。在《罗杰和我》中,在要求平等和对资本家的控诉外,摩尔也表现了政府挽救弗林特经济的努力,如转型为发展旅游业。但也如摩尔讽刺道,没人会对逝去工业时代的机油味感兴趣。此时影片仅限于本土视野和表达工人阶级出身的感同身受,以及一种对工业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到了《医疗内幕》摩尔带着本国的问题将视野投向了国外。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公费医疗的国家被作为榜样,就连和美国敌对的古巴,也被有意拿来对比。片中主要攻击保守主义的共和党政府和医疗保险公司勾结,也提及希拉里试图医改,但随即遭到抵制,她本人也被收买。《华氏911》作为一部向布什开炮的电影,并没有树立一位摩尔自己赞赏的民主党人。这部电影也没有成功地把布什轰下台,也说明美国民众在政治上的现实和成熟。《资本主义》一片,美国被比作衰亡前的罗马帝国。片尾曲是爵士化的《国际歌》。片中摩尔还专门采访了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桑德斯。而在此之前长长一段罗斯福《国情咨文》资料片,才是摩尔的目的——他渴望像罗斯福新政那样拯救资本主义。正如摩尔所言“在我看来纯粹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者都有弊端。我唯一相信的就是民主。”摩尔在坚决反对保守主义外基本认同民主党的观点,而他的极左的社会主义表达多数只是一种戏谑式警告。他呼唤的是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团结,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而非鼓吹革命和对抗。他以同情工人阶级为底色,擎着的是民主的大旗。如摩尔的总结“资本主义是一种罪恶,必须摈弃它,用有利于人民的东西代替,它叫做民主政治。”片中首次以极正面的态度表现了奥巴马“美国正在改变”的演讲。从中可以看到摩尔也在改变不作派性纪录片的立场,面对他绝对无法接受的保守派参选人,他要开始为民主党“布道唱诗”了。

  摩尔的欧洲假期

  摩尔的研究者安娜.米西埃克曾说,“摩尔的电影,著作和演说,试图在美国公民中点燃一股基本的民主驱动力。他扮演一个煽动者的角色,提高观众的觉悟意识,向权利精英和资本巨擘发出不屑和争辩之声。”也许摩尔的纪录片对政治的直接影响是不大的,但他是主流媒体外需要存在的一种激烈声音。他能让迷失于大众娱乐的美国民众关心和他们息息相关的政治。摩尔不乏偏激的政论纪录电影正有力证明着,维护着民主体制下的言论自由。他的纪录片,通过引发嘲讽发噱起到了民怨减压阀的作用。在宣泄情绪之后,更能体会他嬉笑怒骂中的悲悯,调侃讽刺中的希冀。

  然而这个可爱的胖子老了,他身形臃肿,步态蹒跚。在新作里,他到那似乎永远阳光明媚,色彩饱和的欧洲度了个假。而且这一次他没力气制造事件,追捕“祸首”了。这批战后一代,到了该领养老金的时候,在老龄化的美国,势必要让债台高筑的财政,愈发雪上加霜。在《医疗内幕》中艳羡过英法等国的医保后,他这次干脆去往欧洲取经。在片中欧洲高福利国家涂抹着玫瑰色的温馨——意大利的带薪长假、法国学校的精致餐食,芬兰的优质教育,斯洛文尼亚的免费大学。挪威高度不设防的监狱施行“爱的改造”,条件比美国大学还好。连狱警都在唱《我们是世界,我们是孩子》。而在挪威,在摩尔惯用的对比蒙太奇中,在一个失去孩子的挪威父亲表示抛弃仇恨,原谅凶手时,切入美国警察粗暴对待黑人犯人的镜头,似乎布雷维克这种新纳粹白人种族主义者从未在挪威出现过。也似乎08年金融风暴从没越过大西洋,欧洲各国一直是富足安乐和谐稳定的小国寡民,从来没有发生福利病带来的主权债务危机和恐怖袭击。最后在铺垫了突尼斯妇女地位高之后,他来到了冰岛,对该国杰出妇女和冰岛的世界第一位女总统进行长长一段采访。前总统温婉慈爱地面对摄影镜头说“如果有人能拯救世界,那一定是女人。她们不会用战争,而是言语达成一切。如果让妇女统治世界,她们会追求和平,拯救人性,拯救孩子。”更投放出一张世界女性领导人大拼图。此刻摩尔要为哪位“第一位女总统”造势,再明显不过了。然而摩尔自己依然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是否觉得,如果2008年是女性当政,一切都会不同?”显然无论谁当政,都无法避免那场重创美国的经济危机。

  并不愚蠢的美国人

  柏林墙倒塌迄今,又一个近30年光阴。桑德斯和特朗普这一极左一极右作为16年大选中涌现的异类,正是经济危机后中产继续沦落,社会两极分化的产物。其支持者的很大一部分是沦落的中下层白人。他们不再相信“有平等的机会通过努力获得幸福生活”的美国梦,转向了排斥异己的民粹主义。作为一个深谙媒体之道的人,特朗普嬉笑怒骂,口无遮拦。却总能利用和煽动民怨,鼓动负面情绪,制造极端化对立的氛围。代表亲近底层的卡车司机帽子,这回被他戴到了头上。可他不是一个导演和作家,而是一个政客,一个意在问鼎总统大位的候选人。如若当选,在这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加重民族对立。区域一体化危机四伏的的时代,美国又将走上保守、民粹、排外和孤立的道路。每一次经济衰退和失业贫困都会导致民粹主义的兴起。《罗杰和我》中弗林特就随处可见抵制日本车的标语。像片中《绿野仙踪》片段里桃乐西碰碰红鞋就能回到堪萨斯,我们希望一个民主自由的美国能“不要侵略,只要前往美国的失物招领处。”就能找回曾经的光荣和美好。虽然这和渴望移植欧洲福利制度到美国一样,有点简单和理想化,但并不愚蠢。摩尔还借突尼斯女主持之口,希望美国少一点自负,多了解世界。这些都让我们依然喜欢他,这位抱有自省和开放态度的美国胖子。而绝非煽动内外对立,“在美墨边境筑墙”的那个红脖子。

  《电影世界》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四):米国面国

  当年看过一部《上帝保佑美国》,感觉挺惊奇。因为难免会对照中国,所以觉得这种类型的片子在中国是不可能有人有本事拍出来的。直到看过这部《接着侵略哪》,更是如此认为。

  柴静拍个雾霾都会被封禁,别说这种片子了。所以米国之所以是米国,就是因为有许多麦克这种人,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想着抽政府和麻木同胞的脸。

  我们其实也可以的。比如这部片子让我想到的中国一个人拍的叫《草泥马》(绝不道歉)的片子哈哈。

  回过头来说这部电影,一开始幽默搞笑让人轻松愉悦,后来并不沉重,但发人深思。我相信很多人看这部片子时都在对照自己的国家,然后不胜唏嘘。员工福利神马的我们不谈,中国社会主义里的资本家们不会跟你们谈,另外我们的工人阶级恨不得一天上25小时班来还房贷。说好听我们骨子里是勤劳朴实,说难听点就是奴性。我想说的是最后说道突尼斯,说道女权运动,说道柏林墙,说到那个记者在看到有人倒在暴政手里时的奋起--我们向来以道德高尚自居,以蛮夷外化鄙夷外邦的中国人,此时真像一群猪。麻木不仁的猪。

  中国其实也有许多像是麦克一样的人,但是这帮人都得去嫖娼抓起来或者以漏税为名抓起来关百八十天。然后他所为之奋斗的那些猪头还会对他吐一口唾沫说:“幺蛾子”!

  这个猪圈不能有特立独行的猪。

  所以我们看着法国小盆友的午餐流口水,然后继续让自己的孩子吃着地沟油,喝着毒牛奶,喘着PM2.5,成为和谐中国的公民,去争夺钓鱼岛的主权。

  米国是米国,面国是面国。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五):这世界怎么能没有一点理想主义?

  今天本来想趁着最后一个两天的常规周末把《Where to Invade Next》,《45 Years》和《Room》三部连着刷完。结果看完这部都不敢继续看下去了,觉得小心脏再给震颤一下立马就能挂了。

  毫不夸张的讲,上次我被虐的这么惨,还是14年的《星际穿越》。这次感觉比《聚焦》还要再虐那么一点。相比之下,昨天《美人鱼》里“无敌是寂寞”那段,格局立马就不行了。

  明显,这是一部煽动感情的片子。我出来之后一直在告诫自己,想立马把欧洲各国资产负债表翻出来,这种冲动还是得抑制住。

  本来我以为这部片只是来黑色幽默的。当初是看《凯撒万岁》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的预告,那时还不知道这个死胖子是谁。(虽然听说过华氏911,但没看过,也不知道是他拍的。)就看他逗法国小朋友觉得挺好玩的。

  后来收到了我在Austin常去的Alamo Drafthouse Cinema的一封邮件,他们决定放宽这部电影的评级,允许15岁以上的青少年观看这部电影。(电影本来的评级是R,18禁)他们认为这部片子不应该被R。而且,把这部影片的信息传达给下一代的美国公民,他们认为非常重要。毕竟,这部片子里有的不过是:

  - 几个脏词

  - 不用交学费的大学生

  - 每天都有健康午饭的小学生

  - 开心度假的意大利人

  - 美国监狱里的施暴片段

  - 还有几个德国人裸体下泳池的短暂画面

  那么,这部片子到底讲了什么,有人说是无脑黑,真的是这样么?

  我大学期间在Business Ethics,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还有Human Development三门课里反复触及了一个主题: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缩减成本的机会。

  想象一下,一个跨国大企业,把工厂改在了一个城镇旁,雇佣了上万人,还带动了周边城镇其他产业的发展,建起了员工宿舍,商场,娱乐设施,学校。当十几年过去了,这里的发展稳定了下来,跨国大企业却发现这个工厂的花费太高了,不如把设施从这个洛杉矶旁的城镇搬到内陆条件更好的州,或者搬到中国/印度,又或者干脆采用新的自动化技术,直接抹消人力成本。

  但是,当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将工厂关闭,随之而来的却是上万的失业员工,只能领到相当于几个月工资的补偿金,而整个周边的小经济圈都随之崩溃。

  现实是,这样的事情,几十年来在美国不停的发生。美国所谓的工薪中产阶级,也因此随之土崩瓦解。结果就是,美国和中国一样,成为了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在导演第一站所到的意大利,我们看到的是在服装工厂每周只工作三十来小时的工人们,每天中午都花俩小时回家跟家人一起共进午餐。而在摩托车工厂,生产线慢的像二环晚高峰的车流,人们却有说有笑。我就在想,这些产品原来溢价在这里了啊,也亏消费者能心甘情愿去买。

  高成本,低效,这简直是资本主义美帝的商业精英们最痛恨的字眼。这些意大利工厂却在光天化日之下,明晃晃地挂着这样的标签。导演问服装公司的老板,你们没想过,把人力成本砍下来,自己多挣一点钱?女老板立马就笑了,(她的眼神分明在说,你们这些愚蠢的美国人)赚那么多钱有什么意思呢?让员工也感到幸福满足不是更好吗?现在的利润我们已经很满意了,要是老想着赚更多钱,不就成了比谁的鸡鸡更大了吗?

  所以这部片子其实在挖一些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个体对利益的追求和社会成体的和谐究竟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能否达到一个更为优化的均衡?当然,给出答案并不是这部片子的目的所在。提醒人民问题的存在,往往比试图回答问题更重要。

  除此之外,导演还一一游历了近十个不同的国家,并以每个国家的一种现象去反问,为什么美国,地球上最有权力的国家,不能把同一个问题解决到同样的水准?

  意大利男人对着镜头说,你知道吗,我们这里的人的梦想就是去美国生活!当导演告诉他美国人没有法定带薪假日的时候,男人的嘴巴都掉到地上了。

  芬兰的美国教师感慨,她在美国穷学校教书的时候告诉学生:“你们终都能成为你们想成为的。”她觉得自己是在欺骗学生。但在丹麦,她却能真真切切地对学生讲出这句话。

  法国小学食堂的厨师看了美国高中午餐的照片,皱了皱眉头,这他妈也叫吃的?

  冰岛的女CEO看着镜头:你们就是花钱请我,我也不会搬去美国的。美国人,你们如果不能和你们的邻里和睦相处。如果你们明知身边有人挨饿受冻,却还能心安理得的过日子,你们迟早会玩完的。

  还有些更虐的,我就不剧透了。然而他们想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你们不是美国吗?不是美国吗?为什么美国是这样的?

  为什么美国是这样的?

  问题出在哪里?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不论是过得还不错,还是最底层的人民,似乎都不够愤怒。过于安于现状,过于哀怨不公,都会让人丧失对变革的诉求。但,人总需要去保持这种对公义的诉求,真正的变革才有希望。就像希拉里昨天在Nevada说的“Americans are right be angry, but we are also hungry for the real solution.”

  诚然,社会机器本身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当下的实情都是过去各方博弈的结果,变革也不是说来就来的。但是,作为博弈和政治的主体,人的意识形态却可以变化。当这种变化逐渐掀起势头,成为潮流,社会进步的方向就能随之改变。

  有没有可能,每个人都可以跳出自我,(作)为一个整体思考?

  “这不是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健全的社会。”

  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改变系统最强劲的力量。

  末了,

  导演和老友在柏林墙的遗址旁边漫步,回想起89年11月的那个夜晚,沙博夫斯基宣布东德开放边境,等不及政府来正式拆毁围墙的人们,拿起锤头和凿子,来到围墙前,一下下的敲打墙体,开放出非正式的通道,对面的军人好奇地透过墙眼看过来,恐怕没想到冷战中最尖锐的冲突就这样落下帷幕。四个月后,曼德拉被释放,成为南非总统,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冷战时期的人,从小看着柏林墙一直就在那里。真的没想到啊,这墙说倒就倒了。连南非的权利斗争,也终于获得了成功。看似复杂的问题,似乎都有很简单的解决方式。看来,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突然有一天,环绕着中国的网络围墙也会轩然崩坍?或许有一天,台湾和中国也可以放下隔阂,对彼此释怀?也许此生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不再为生为中国人而感到不满,反而发自内心的自豪?

  我们的后代,会生活在一个更好的时代吗?

  由我们自己来给出答案吧。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六):who to thank

  我们很多人从小就看过无数“中外对比小故事”之类的地毯文学,从国家体制到教育模式,无一不让我们感觉自卑,羡慕和嫉妒。但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发现,原来有人刻意洗脑,其心可诛地编造故事,原来那都是假的。

  我不知道一个美国小青年看完这样一部片子,等到20年后回看,会不会产生类似上述的想法。

  说实话片中许多东西还是让我十分增长见识的,比如多年前我就听说欧洲的豪华监狱里的犯人过得比我们普通人还要舒适,现在我重新相信这并非杜撰。

  但所见也并非真相,至少不是全部的真相。

  如片中所描述的那样,欧洲已经实现了乌托邦。高福利待遇,企业主对雇员权利的重视,免费的医疗和大学,没有死刑,低犯罪率,女性权益提升,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真的是这样吗?

  但摩尔掩藏了黑暗的一面,他只是想让自己的观点看起来更有说服力,仅此而已。作为一部纪录片的原则——中立,呈现和还原(冲突双方)全部而非部分真相,让观众自行判断和思考,被摩尔丢掉了。从这个角度讲,这样一部所谓纪录片连称得上纪录片都很难,至少是不合格的。

  片中冰岛的女CEO义正言辞的否定了冷酷自私的美国人,但事实上正是冷酷自私的美国人捍卫了他们舒适工作享受生活的大前提。

  美国人隔岸观火的时候,法国人将国土拱手相让。美国人开足马力启动战争机器,大炮巨舰登上诺曼底的时候,法国人打开窗户摇旗呐喊。现在他们有资格嘲笑美国人吗?

  美国人的这些猪队友,也该好好想想了。穆斯林没有冲进他们的家门,抢他们的午餐,干他们的马子,到底该感谢谁。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七):监狱和现代艺术

  镜头来到挪威的最高安全戒备的哈尔登监狱里。监狱的目的就是:剥夺人的(社会)自由权利。

  在2010刚开始运营时,监狱为了警告各个罪犯们还精心制作了一个培训视频。令人乍舌的是,这段两分多种的视频竟然是一个音乐mv。监狱场景切换伴随着监狱工作人员们自娱自乐的"we are the world“歌声,激昂慷慨暖意黯然地点出了监狱主张:人道主义!。

  导演随着介绍人员一路进监狱,看见墙壁上的字画作品以为是盲文,工作人员告诉他:“嗯,这是艺术,现代艺术。” 是的,在这个监狱里,有很多“牢犯”都在从事现代艺术的学习和创作:绘画、装置艺术、说唱音乐。哦对,还有学习哲学,有可能以后出狱后会甚至从事政治生活。配备的图书馆非常完善,是监狱中的最受欢迎的地方。工作人员说:“我们不配备枪支,谈话就是我们的武器。”他们相信,这样的学习和‘惩罚’能帮助犯人们发挥他们能量,然后恢复他们的社会能力。

  ...

  当然,不知道监狱里关了多少人,总共采访的比例是怎么样,还有其他的犯人都是怎么样。但是所谓的自由权利,应该是怎么样的权利呢,回想我从小所处的学校环境,我们所谓的自由状况对比于这监狱所呈现的光景,似乎也不分伯仲。不过我想,福科看了如此的监狱制度设计应该会拍手叫好。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文明成就了癫狂。现代艺术,其实也就是脱离了社会规则后,这癫狂大河里的琐碎日常。

  ...

  可供参考文章:http://www.nytimes.com/2015/03/29/magazine/the-radical-humaneness-of-norways-halden-prison.html?_r=0

  关于监狱设计,我们曾参加过一个竞赛。题目背景在美国,主要针对怎么样的监狱设计可以增加监狱的“教育”功能,并减少美国罪犯的出狱再犯率。我们试图用一种放养犯人的方式,开辟一大大土地分成多个小岛,让罪犯们在土地上进行生存游戏而进行劳动改造。当时看来比较大胆的想法,没想到挪威早就在人道主义地实施了。不过似乎背景还是有点不一样,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个支持机构和资金来源的问题。

  图:生存游戏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八):为什么这个胖子上蹿下跳,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地深沉

  摩尔这次终于用上了数字高清摄影机,直接改善了天朝的观众通过网络下载观看的清晰度。曾经有个老段子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美国人去苏联考查访问,他看到很多秘密警察,人民都很害怕,面无笑容。所以他问朋友:「怎么回事?这算什么?你们什么都不敢说。在美国,我们随时都可以批评政府和总统,不管什么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自由批评他们。」那位俄国朋友说:「是啊,在我们这里,随时也都可以自由批评美国总统跟政府。」

  迈克尔摩尔待在自己的国家从各种角度批评当局,从医疗、工业、枪支管理、社会福利几乎哪壶不开提哪壶,其火力之猛、戏剧化程度之高、造成影响之大,几乎前无古人。这家伙是学新闻的,感叹同样是搞新闻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猛烈的观点总会带来强烈的反响,一旦开口说话就免不了别人评论。只是在国内我们太容易看到轻率的价值判断,见识疯癫的道德绑架,体验过遍地的民粹言论。真正想说话的人声音很小,敢说话的人不见踪影,持续发声的更是少之又少。总之摩尔这样的人在中国估计是见不到的,当然也不存在这样的环境,这并不是说什么事都要往国内扯。只是见到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在一些国家高低上下都不存在的人,感到有趣。

  摩尔被诟病的地方无非是这些,消费政治、幼稚的左派、作秀炒作、煽动美国底层、综合各派势力姿势乖张。在我看来这些观点都挺傻逼的,并不是这些观点傻逼,而是这些观点的思维方式傻逼。长期权力集中的社会带来的遗产就是思维中有一个隐约的高大全,一件事出来必须做一个道德判断,非常二元。在一种对摩尔电影评论的特定人群里,根本没有意识到舆论的伟大。当然,在这里和这些无关痛痒的低端批评缠斗本身就没什么意义,只是我身边有太多这样评论摩尔电影的观点,有很多不乏国内知名大学研究生。我只是想说,舆论的伟大程度比肩西方社会的基石民主。所谓观点的自由市场,我们看到摩尔在这些言论就像这个市场里的一位老妈子,非常朴实,带有一些美国中老年的幽默感,特别像他们海龟党嘴里中部那些淳朴的老百姓。

  在这部新作里,摩尔变地温和了些。他拿美国和各国比,和法国比校餐,和芬兰比教育,和荷兰比人权,和突尼斯比女权,和葡萄牙比毒品合法化。总之就是拿自己国家的方方面面和世界单项最强的国家比,拿出各种人物的言论苦口婆心,看到中段甚至有些感动。到了影片快结束突然觉得美国可能会继续领跑世界一个世纪,因为他们不仅吸纳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还允许各种言论自由发声,更重要的是有这样一群有才华有想法的人愿意发声。

  上次看新闻听说央视大楼烧了,光sony一个牌子的器材就烧了十多亿,也经常看到央视和各个省台进行器材采购,各种巨额合同不计其数。觉得很虚无,这个国家当然没有舆论这回事,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是问题并不是这些,问题是你看到的只有这么一群人,巨额的资金衬托这么多人,整整一代人理想主义的消失,或者说地极端点一个民族的惨状。可能像一些人说的几千年稳固的社会,和早熟过头的民智并不适合普世模式,但就说其他类型,bbc nhk ngc 们在做的事,祖国伟大的电视台们可能一辈子做不了,一辈子不明白,但你不能做出来一辈子都不存在受众。比如说某央视策划单飞出来搞了个xx思维,专门给自己不看书的人喂书,成就此国最火热媒体形态。知道份子们的自媒体创业。

  当然,摩尔的片也不是什么畅销物。IMDB上的票房:Opening Weekend: $564,575 (USA) (19 February 2016),Gross: $3,820,195 (USA) (22 April 2016)。可以说是阳春白雪。但是每一个真正的观点都会被认真对待,这是多么难得。实际上不管是摩尔还是纽约客上的某个文字作者,只要是真正值得认真对待的观点,都会被认真对待,都会造成影响。一个国家,大国,总是会有各种问题吧。清醒着甚至希望清醒的愿望,总比醉生梦死好一些。

  批评,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最难堪的事。不同的观点面对的是几千年的和文化,抱团求生存的吸引力强烈,批评只能成异端。网络的到来并未加速摩尔这样的傻子数量的增多,相反比八九十年代的前辈,咱们这一代更加乖巧,更加自足,更加留念温存又带些刺激的安稳日子。甚至觉得真正的爱国者已经彻底消亡,不,应该是爱民族者。最让人感到沮丧更是对宏大事物的强烈排斥,对爱民族者总怀着居心叵测的斜视,怀疑你别有用心,怀疑你追名逐利。深刻感受到在这个国家,除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外,人作为社会产物的各种观点已经完全没有公共市场,舆论和心灵空间可能已经是寸草不生了。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九):山姆大叔不用遮羞布

  Italy, France, Slovenia, German, Norway,Tunicia, Portugal, Iceland, these are the places where Michael Moore travelled to shoot the film.

  These countries don't have much in common but they DO share one value: respect people's dignity and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civil services.

  A: Italians enjoyed the longest life expectancy in Europe. Why? Coz they are granted a 80-days off-paid leave annually, this enable them to go traveling everywhere, just as the couples did

  : French put much emphasis on education, each child are taught to learn the civility through a mere 20-minute lunch time, where they get to know how to share foods with peers.

  C: Albeit Slovenia is not a relatively well-off country, it enroll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university level and charge them free.

  D: German follows a strident working patten as the Un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monitoring if the boards are leading the company on the right track, thus there are less scandals in big German companies.

  E: Norway is famous for its lenient punishment on the convicts. Being in jail is like going on a vacation, inmates are given free space and has his own privacy even if it's about a murder case.

  F: Tunicia fight for the equal rights of women many years ago and scored impressive achievements, thanks to the brave women who made their voices heard through endless blazes&trails.

  G: Portugal police?? They are the saints to some suspects as they don't judge o arrest anyone suspected of wrongdoings. Unimaginable!

  H: The first democratically elected Prime minister in Europe was made in Iceland, so women of that island are the most dependent compared to other ladies as I observe.

  o what about Uncle Sam?

  The film offered many solutions and possibilities.

  However, i doubt there will be a radical change in the way they handle their citizens.

  Good job anyway!

  《接着侵略哪儿》影评(十):接下来批判什么?

  希拉·柯伦·伯纳德(Sheila Curran Bernard)曾经说过:“纪录片不应该只是帮人们消磨时间,而应该做更多的事情。它应该呼吁观众积极参与,激发观众去思考他们知道些什么,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以及他们可能更多地想知道什么。”作为一位美国左翼民粹主义的战士,这似乎正是麦克·摩尔 (Miachael Moore)希望赋予自己电影的意义。

  单从电影的名字来看,《接着侵略哪儿》似乎又直指麦克·摩尔最热衷的反恐战争,但当我们看到这个年事已高,步履蹒跚的胖子仍然对于带薪假期、学校午餐、教育体制、毒品合法化、再犯罪率以及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这些问题穷追猛打的时候,又一次,看来他将矛头指向了问题重重的美国社会。

  只是这一次,他不仅仅只是像在以往的作品中那样简单的将他要批判的现象拿来与加拿大和古巴等邻国作对比,在《接着侵略哪儿》里他几乎造访了大半个地球。从生活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芬兰,到经常被人们混淆名字的斯洛文尼亚,从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冰岛,到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又一次,麦克·摩尔用他最擅长的方法——独特的幽默感、极具想像力剪辑以及充满讽刺意味的配乐——将美国和“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极具反差的对比。

  在消费主义和网络爆发的时代里,在所谓“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甚至MV和电视新闻之间传统意义上的壁垒早已经被打破。而流行音乐、广告、监控录像,视频资料等一切媒介和元素都能够被随意地拼贴和运用。从未接受过正式电影训练的麦克·摩尔正是深谙此道,他最善于并且乐于以娱乐的姿态和轻松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点,即使这种观点有时(甚至大部分时候)是相当主观的。他对美国社会种种问题的批判并不是建立在民粹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等抽象的理念和架构上,更多的是来自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的生活体验。

  但这并不妨碍麦克·摩尔的电影在口碑和市场上取得双赢,正如他自己所言:“对我们这些出身自工人阶级的人来说,你永远无法听到我们的声音,看见我们的艺术,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拍电影,我们也不拥有媒体。所以我感到很荣幸可以在这样一个不是为我们打造的娱乐工业中获得重视。”。

  而无论是麦克·摩尔本人还是他的电影,从来就不缺乏反对者。《接着侵略哪儿》中,他虽然继续轻松、机制却又不是娱乐惊声地继续揭露着苦涩和尖锐的社会现实,但相比之前的作品,这一次他似乎贪婪地瞄准了太多目标,却没有能够以他擅长的方式再次制造出事件和高潮,我们随着他周游世界一般插下一面又一面星条旗,却没有得到一直所期待的终极论点。

  不过我们似乎能够用他自己的话解释这一点:“每个人都必须是政治活跃份子。如果我们不积极参与政治,民主体制就会死亡。“对于这位依然让我们喜欢的胖子来说,以充满争议和娱乐的方式引发人们的思考,甚至积极采取行动早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出于一种追求民主的自省和本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