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10篇

2018-05-25 21:4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10篇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由韦斯·安德森执导,拉尔夫·费因斯 / 托尼·雷沃罗利 / 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一):五彩暖色系黑色幽默

  大年初五。在忍受了哥哥姐姐们《芳华》、《妖铃铃》的连番轰炸下,我趁他们低头刷手机的当儿,一举打开了心心念很久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竟没有人加入我的观影行列,他们觉得这是一部小众电影。人家拿到过很多奖的好嘛~

  色彩,因为是视觉上最直接的冲击,我认为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个关键词。最早听说这部影片是在我最喜欢公号石榴报告)上。那时婆婆推荐理由是,服饰色彩搭配典范。整部电影颜色明快,印象最深的无疑是GB的标志紫色,贯穿电影始终。除了紫色,还有非常纯正的姜黄、Tiffany蓝、绛红、肉粉色等。而且还有迷们专门研究了电影里各个场景的配色,任意两种颜色拿出来搭配,都会营造出很好的效果。婆婆说,想要学配色的妹子可以研究下这部片子。《布》片这一点的贡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个人觉得这是一部黑色幽默调调的电影,还是蛮好看的。整个电影的拍摄手法奇特诙谐,比如画面的切换,好像是雇了专人从上到下一把拉下百叶窗般干净利落;男二号泽罗除了和心爱的人儿在一起时能被捕捉到那一丝不易察觉到的幸福满足微笑外,脸上永远是一副“领导事情天大时刻准备着为领导赴汤蹈火”的淡定表情,看着就想笑;还有古斯塔夫和泽罗两个人行进的姿势——机械式地快速摆臂和高抬腿,讽刺滑稽,令人发笑。尤其是影片后半部分德米特里残忍手下划着雪橇以极速从雪山一泻而下、古斯塔夫和泽罗在雪车里玩命追赶的场景,分明就是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钢架雪车两个项目嘛,十分应景正月里的平昌冬奥会。

  一般黑色或冷幽默的电影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有非常精彩影评提到这部电影导演想要表达关于战争纳粹等一些深层次内容,但以我那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都一直停留在表面浅尝辄止态度,只感受到了这部影片所传递出的人性贪婪忠诚信任和纯爱。有一幕令我特别感动:当古斯塔夫越狱成功后,怪罪自己得意门生竟然没有带他最在意的古龙香水来接他时,一顿火气撒在泽罗头上并口不择言地扔出“你的家乡就是一个荒蛮之地,那里的人们身上充满了绵羊味儿”(大意如此)这样伤人的炮弹,泽罗淡淡地回应是战争使他们失去了家园,大家流离失所,他才跑到这里靠当门童谋生时,古斯塔夫先生为自己不当的言论深深地自责,并追悔莫及、非常真诚地向他的门生道歉。我相信这是发自内心的道歉,并且他是真的被泽罗的忠诚所感动,不然,他也不会在最后为了保护自己最得意的泽罗而死于纳粹士兵手下。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二):小人物清新

  我知道这部影片牵扯到大量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还牵扯到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反正我也就那么粗粗一看,看个舒服而已,也不会有太多钻研。

  我只知道这是发生在一个礼宾员和门童之间的故事,礼宾员古斯塔夫先生是D夫人最后的慰藉,在D夫人时候,他将得到价值连城财富,其中包含与他本人样貌十分相似的《苹果少年》,在他寻找种种真相,也顺便逃亡的过程中也遭到了D夫人之子的陷害,面对无穷无尽的财富,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而他只是作为情人,却拥有这么多。在声色犬马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比客人早一步想到客人的需要,是这里的秘诀,也是他们的感情陷阱。我不知道古斯塔夫先生是否爱这位夫人,但我知道他一定爱这幅画。

  影片由老年时代的那位门童讲述形式展开,在这个动乱的时代,保存着这股高成本收入酒店,永远维护着它最美好样子,保存着他们的种种过去,珍藏着他们的感情,纪念着他们,风光不再,唯我爱之。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三):一股文艺复兴气质的电影

  一种奇妙思想,一种复古的风潮,一种滑稽且严肃的电影基调,透露且散发出艺术现实讽刺相融合独特韵味!导演匠心独具别出心裁,以舞台剧的形式诙谐幽默的把一场现实大剧有如卓别林式的表演展现出来!轻松愉快的形象表达,却透露出一种不苟言笑认真与严肃,每一段剧情与每一段场景是如此的考究以至于让整部电影都展现出无上的艺术气息!你无法衡量电影世界里的是是非非,但你却能感受到与现实相像的那种感觉。我们似乎在欣赏一部很有意思的幽默喜剧,却不断的让人陷入沉思苦思冥想!也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一种慢慢的打动人心的魅力!

  电影的剧情有很强的逻辑性,它似乎在诠释着一种生活态度,也告诫着我们一些独特的生活方法,它似乎是一种很古板的教条,却拥有着难以被推翻的魅力!看似简单平凡的一场人生履历,却隐藏着诸多社会人文背后的故事,简单却深刻,平凡却又那么难以触及!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童话故事里的大门追逐着一场别开生面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电影节奏明快,一直保持着一种相同速度进度推进整个故事的发展,没有拖沓,没有阻隔,就如电影画面一样,一张张翻过却同时让我们保留着对下一页的兴趣!电影人物也相较于普通人的行进速度也加快了不少,有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无声电影里的人物表演,进行飞快,跳跃式描述让人一刻都停不下来。不得不说这种怀旧式的情调着实给电影的回忆形式加分不少!导演很用心的在讲述一个故事,故事仿佛让人感觉也非常枯燥无味,对于我们看故事的观众来说。我们的处境有如电影中裘德洛扮演的作家一样稀疏的以为这只是一个听惯了的励志故事,可是随着电影慢慢的发展,轻松调皮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渐渐地接受了这个故事,电影新奇表现手法以及演员精湛的表演技艺也着实把我们的兴趣大大的吸起!那种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以及整部电影所弥漫的艺术气息,很容易就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我们仿佛走进了文艺复兴的时代,周身围绕着的都是充满艺术气息的东西!导演就是给了我们这样近距离欣赏艺术的机会

  电影可以说是星光璀璨,群星闪耀。《盟军夺宝队》里面几乎全部的明星客串,仿佛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串戏的时空,裘德洛,爱德华诺顿同样演绎不同时空不同风格戏剧角色,给予了我们更多的认识眼界!尤其是电影的主演拉尔夫费因斯的精湛表演着实让人为之称奇,那种炉火纯青般的演绎完美的缔造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角色有如神来之笔的表演真如卓别林在世一般为之匹敌!那种自然流露,那种毫无瑕疵的表演,瞬间征服了我,征服了我的灵魂,让我深深地为之着迷!

  很好的一部电影,可以堪称为艺术电影的典范。导演韦斯安德森很好的把握创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怀古却不失时代特色的风格。那种活灵活现的表达方式,那种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将舞台剧的精髓结合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又不失风韵的气质,着实被他的才能所深深打动,虽然对这个导演没有多大的了解,很显然有一种成为大师的潜质,很让人看好,很让人相信!电影堪称精品真心值得一看!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四):《布达佩斯大饭店》,美好的世界

  《布达佩斯大饭店》,美好的世界

  “一些人口中的平淡无奇,恰恰是其他人一生向往传奇。”

  2014暑期档已经来临,可整个六月除了一部小伙伴们争着吵着都要去看的,似乎也没几部让人强烈期待的。

  巨兽《哥斯拉》还陷在两极评论中拔不开腿潜不下水,《明日边缘》也已经提过两遍。

  每逢暑期档,震天的战鼓都会再次敲响,比起一个月才有一部好片上映的电影院,这个六月对于我来说却是丰收季。

  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我要说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整体看上去无与伦比,仔细观察精细至极。

  琐哥又得喷我了……

  也许你也听过不止一遍这部电影的名字,从不同的媒介,来自众多渠道,。

  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拥有全明星阵容,表达的东西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

  以我这水平根本说不清……

  通常我都会避免剧透,这次也只是介绍开篇与结尾。

  故事的开篇,是一位文艺女青年手上的已逝国宝作家的一本书。

  1985年,这位作家正要讲述他是如何写出的传奇故事、以及这件传奇事件的伴随与传承。

  1968年,年轻的作家来到淡季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遇到了当时饭店的老板,与之共进晚餐,也就是听他讲故事。

  1932年,年轻的饭店老板当时还是个实习门童,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故事的结尾,年轻的作家形容以往的时光为”消失的世界“,可世界并未消失,有些人一直怀念,有些人则将其传承。

  那是”在野蛮战场上闪动的文明微光,那就是人性所在,也是我们仅有的。“

  当然,其中也包括:爱、礼数与诗句

  导演以他近乎固执的个人标准镜头语言,完美的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整体风格和强烈的复古美感

  作家口中的一句:“那是个具有魔力古老废墟,但我再也没能亲眼看到。”

  一些人口中的平淡无奇,恰恰是其他人一生所向往的传奇。

  有人曾跟我说过一边剥着林芝运来的核桃,就把所在区域的手机业务做到饱和。

  说那边的天太蓝,像棉花一样的云朵太白,让人看了想家。

  还说那里有一个神湖,可以看到前世今生的拉姆拉措。

  也有人从成都一路骑行去了那里,当然这样的人很多,但当时的我与他们匆匆分别。现在看来,生命短暂,机会有限

  还有另一位曾经暂别的朋友,从那里回来,瘦没了的手腕,却挽住了姻缘

  一些人口中的平淡无奇,恰恰是其他人一生所向往的传奇。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众多的人与故事构成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对那些终将逝去的世界,有太多怀念与传承。

  如《本杰明巴顿奇事》一样将故事的娓娓道来,影片也同样不乏幽默与启示,但两部影片最大的共同点,却是莫名的感动。

  那是来自传奇故事的感动,也是来自人的感动。

  受茨威格作品启发,这也许是一部《昨日的世界》。

  却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五):对不起我不懂茨威格

  单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布达佩斯大饭店》简直不能更出色别具一格的调色,极具时代特征装饰服装,演员到位的动作姿态和谐地被调和在这一部电影里,成就了一幅幅色彩鲜活而又充满经典电影的意味的画面。一个个看似中规中矩的镜头却极力而又夸张的表现出了电影里每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出色的配乐也与张弛有度的剧情节完成了出色的合作。总而言之,电影里每一个可以被挖掘的细节,都被导演完成得尽善尽美

  而在电影的首尾,导演也分别添加了向茨威格致敬的环节,宛若整部电影都在用茨威格的语气在缅怀战争之前的那个伟大的时代与伟大的文明。虽然对茨威格此人的这一情怀略有耳闻,但是对于茨威格此人我并不如何了解。即使如此,关于世界大战与法西斯主义人类文明的破坏,已经有足够多的作品进行了展示。这种观点实在是让活在现代的我感觉十分的汗颜,觉得自己所处的时代尚有时间留下的污点,早已不复当时的辉煌荣耀。但是看着《布达佩斯大饭店》这样的作品,实在是难以认同这样的观点,当我们用茨威格的角度去缅怀那个美好年代的时候,难道我们会与毁灭那个时代的凶手是同一类人?

  电影中的古斯塔夫先生,从其仪态谈吐来说,无疑是一个文明人。对于诗韵的坚持,对于香水的坚持,对于优雅动作、整洁仪表的坚持,从形式上来说完全体现出了那种由内而外的文明气息。而从内在来看,虽然古斯塔夫先生在老妇人之间风流这一点孰是孰非值得商榷,但是不得不说他对于他人有着令人感动尊重,从满脸老年斑的老妇人到监狱里的罪犯,无论对方贵贱美丑,作为一个酒店的服务员,他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最起码的尊重,正是这一点帮助他获得幸福或度过各种劫难

  反观当下,可能人们的举止与当时古斯塔夫标致的动作已大有不同,诗歌在人们的生活中也不再是那么重要地位,那些文明的形式可能确实濒临灭绝,但是古斯塔夫先生那些令人感动的内在,那对于身边每个人的尊重,虽然在现代并不普遍,但是我们依然总是能看到。

  对不起,我并不懂茨威格,并不清楚地知道他所哀叹的到底是《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哪一种文明的逝去。虽然战争对于人类文明的破坏显而易见,但是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文明本身的韧性强大,即使被战争摧残,也依然能重新崛起在人类社会里。就如同《太阳帝国》中一边让人看到战争的破坏力的同时一边让人看到希望一样,虽然我无法说二战后的时代比二战前的时代美好多少,但是我也无法认可前者相比后者有多糟糕。在二战后的时代里,许许多多对于人性与文明的抗争,文明重新站立在人类社会中的斗争,同样十分地激荡人心。

  电影中,我们可以看见,导演刻意地把古斯塔夫先生身上的形式与内在剥离开来,在导致整部电影的进行十分戏剧化、喜剧化的同时,也让我们清楚地分离出这“两种文明”。显然导演的这种手法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种表现方式,也一定与导演所要表达的意图有关。我相信,茨威格并不是以自杀来缅怀文明的形式的肤浅之人,而因为过去的逝去而自杀的人,多数也只是太过怀念过去而难以适应新时代而已。在我看来,当我们赞叹美好的过去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相信现在,相信未来,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相比人类的文明长河,实在是渺小得多。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六):看完好想去当门童

  1.导演是不是处女座?不是吗?确定没算错吗?明明就像处女座嘛。

  2.韦氏电影的一切元素:移动长境、暖色调的艳丽布景、精致装潢与服饰、冷幽默、一个了不起的焦点人物、一段或几段令人惊艳的成长关系。当然,迷你布景和对摄影光线的控制也依然赏心悦目,加上配乐,短短的一小时四十分简直是一场童话体验。

  3.每个场景都对称,这对于我这样的强迫症来说,简直看着太舒服了。

  糕点师的衣服太好看,可以给我一套吗。温泉室也很复古。

  4.裘德洛真心老了呢,我都快认不出了。剧中他们的衣服都很英伦复古,我好喜欢!!!每个男人看上去都很坤士呢。

  5.也许电影内核是有些黑暗,但至少看起来很美味呢。

  6.我决定把导演的其他电影全看了!这就去。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七):诡异奇妙的酒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转本人lofter。码。没啥内容。

  3号看完的电影把观后感拖到现在内心不是一般地难受(土下座)。

  收藏这部电影挺久了,但是真正去看是因为偶然听到了它的OST,这种奇妙又紧张的旋律少有,于是决定把它看完。

  在没有了解任何背景的前提下看了第一遍。开头少女拿着小说到作家塑像前,然后又转到作家的视角,作家在家里讲起自己在酒店遇到的故事,然后又转到作家的回忆,看到这里我以为到此而已,毕竟情节是围绕酒店展开,便猜想后面的情节就是作家在酒店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于是作家把他们写下来,就是少女读的那本书。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还有一层!作家遇到zero先生,电影情节就又深入一层,这种“俄罗斯套娃”式的叙述方式对我来说很新鲜,便饶有趣味地看下去。

  第一层:少女在看小说。

  第二层:小说作家在家里。

  第三层:作家在酒店的回忆,遇到老zero。

  第四层:年轻zero与古斯塔夫的故事

  回到30年代的布达佩斯酒店,故事才真正开始。古斯塔夫和门童新人zero因为D夫人被卷进D家族的遗产分配问题里,D夫人的长子德米特里为了争夺财产和名画便开始追杀与遗嘱相关的人和陷害古斯塔夫。这第四层故事又被分成几个有明确主题的小章节,章节切换时,时间又回到第三层故事,也就是作家在听zero讲述第四层故事。影片结尾又回到少女在作家塑像前,坐在长椅上看小说,这与开头相呼应,让人回到第一层故事里。

  电影的色彩搭配感觉是很风趣的童话调子。特别喜欢酒店里红色的电梯和侍应的蓝色制服。本来以为是很轻松愉快的一部片子,结果还是让开头给骗了。看到德米特里处理掉厨师长(遗嘱证明人)、厨师长的姐姐、律师的部分被吓了一跳,但是留给我的印象却是十分搞笑的杀人事件,特别喜剧化,也许是bgm太调皮了,给人一种活泼的紧张感。

  除此之外,很气的是后来看知乎上对电影的评价很多都是影片中映射的欧洲历史!对欧洲历史完去没有深入了解过的我来说这十分难受!感觉看电影少了很多可以圈圈点点的地方,要好好学习历史了(即使是一个工科生)。

  这是一部很值得重复看的电影,希望下次再看的时候能有新的收获。

  附:古斯塔夫念的诗。

  While questing once in noble wood of gray, medieval pine, I cameupon a tomb, rain-slick’d, rubbed-cool, ethereal, its inscription long-vanished,yet still within its melancholy fissures…

  高贵林中寻觅灰白古松,惊逢孤坟,风吹雨淋,似非世间物,碑文已不可识,然于其忧逢……

  The painter’s brush touched the inchoate face by ends of nimblebristles,and with their blush of first color, rendered her lifeless cheekliving.

  画家的画笔触碰到脸的草图,笔毛灵活的尖端,画上的第一抹色彩使她的脸色红艳。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八):昨日之王,古斯塔夫·茨威格先生(与电影无关)

  本评论字字属实。

  茨威格位列我最爱作家榜已两年多了。看电影时,就不由自主联想起茨威格,我想,他也该是这样一位喜欢吟诵诗歌的绅士(而且,没人觉得茨威格中老年和Gustave长得神似吗?尤其那撇小胡子)。结尾Zero说:To be frank, I think his world had vanished long before he ever entered it. But, I will say: he certainly sustained the illusion with a marvelous grace.当时我心中惊呼:这不就是昨日的世界么!

  但我万万没想到,电影结束后,竟然真的是: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

  目瞪口呆。

  我是在飞机上看的,自认为泪点不算很低,居然在满舱旅客中止不住哭起来,大脑里始终是片尾Gustave和纳粹扭打的画面,Zero的声音不断回响:They shot him. They shot him. They shot him.还有茨威格遗书里的句子:抱歉,我这个性急的人要先你们而去了。

  然后,我又再看了一遍《布达佩斯大饭店》——人生中首次把一部电影连续重复看两遍。第一次是看Gustave,第二次是看茨威格。

  两年多时间里,我为茨威格写下无数书评、随笔、散文、诗歌,甚至冒着风险把他用作学校作文和征文大赛的题材。我尽自己一切拙劣的文字才能赞颂他;我为他贡献自己库存的全部溢美之辞仍嫌不够,因为这所有溢美之辞还配不上他。

  那我只好再度褒扬他:他是我所了解的,无论古往今来、现实虚构,最纯洁、最优雅、最高贵、最有尊严的人。他是快乐王子和无衔贵族。他是最接近圣人的凡人。昨日的国度早已消亡,他却依然头戴王冠。现在他远赴另一国度,在那里他将永远被加冕。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九):迟到三年又四月

  迟到三年的一封信

  三年前,家里新装了电视,挂在墙上大得像个电影幕布,没来得及装网线电视线,空着放了很久。见此情况,我准备周六日大休的时候去下载几部电影回来好好享受一番。

  那时候u盘还是8g的金士顿,有人建议我下载超清的电影,否则在大屏幕上看着很难受。

  “那我应该在哪儿找电影呢

  “电影天堂,阳光电影,…”

  逛了一圈,好几个电影下载网站上都有这部电影……叫什么……布达佩斯大饭店……点开看看……

  “海报上怎么全是人头像?这海报另类呢……类别……剧情、喜剧……还可以的……好吧,看起来还行,就这个吧”

  接下来我挑了早有耳闻的蝴蝶效应,返老还童,后来还下载了源代码,但是忘了当时是为什么,没有下载完,也没有再看。

  看的时候是星期六晚上,到家的时候还没人,准备开始看看。当时我对布是没有太大兴趣的,决定先看看蝴蝶效应,看看这片子是不是有他们吹得那么好看。

  客厅里只亮着大电视,闪烁着冷冷的剧情,偏阴暗基调的电影在这个环境里看来很惬意。

  正当剧情突然%*9gc)#?>的时候,呵,我爸敲门了,贼英文尴尬。

  于是我我麻溜地播放下一个,装作刚回来的样子。

  是布达佩斯大饭店。

  我就和老爹轻快惬意的看完了这部几乎可以说是说颠覆我对电影整个世界观的作品,也就是从这部电影之后我突然明白一件事,电影居然还能够这样讲究地拍!

  且不说片头忽略福克斯探照灯的的调整比例大小的16*9的字幕,也且不说伴随着字幕哼唱的悠远的北欧民歌里姑娘独步公墓前来纪念的仪式感,更不用说人头雕像下排列整齐精致的令人发指的钥匙串,光是第一个套娃故事里老作家的短暂的故事讲述的介绍以及其过程里小男孩用玩具枪戏耍的顽皮,我那时候就一瞬间觉得……电影视觉语言简直精致得可怕,对接下来的一切内容抱有无比的憧憬。

  果然,第二个套娃里,如画作里优美的淡粉色的连山雪景和气势恢宏又略带幻秒气质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映入眼帘,而看到之后1968年的饭店那种莫名的慵懒气息,当时就对我爸说,

  “要是咱们能住在这儿就好了,与世隔绝而且还有这么好的环境就是世外桃源啊”

  介绍酒店状况时配有旁白的那些个轻灵的摇镜和干脆利落的剪辑大概是我一生难忘,又当看到复古布景下大厅点餐用餐那一段,我就想这怕是我这辈子都会感慨和钦佩的一段精妙的调度了。结果我发现我都想早了,古斯塔夫先生和d夫人……拉叔和馄饨的这场戏里的每个镜头,每个动作,每分每秒的配乐还有每个人的每个动作,每句话,每个细节,每个所有,全是诗意的造化,简直精致完美的可怕。

  到此时间来到十分钟左右,接下来的节奏突然加快暂且不表,也不多说接下来剧情多么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意味深长。把话绕回来,在当时初涉电影这造梦的世界的我看来,布达佩斯大饭店,能把一个奇妙吸引人的精致的梦编制得如此精巧无比,看完的感觉就是好像是我突然跳入了天方夜谭一样的世界,又好像是打开了一扇门,不是以前那种虚掩着的,而是彻底敞开了,里面的光亮彻底倾斜出来,一瞬间的光芒好似夜幕下盛放的烟花,霎时照亮一片深夜,使得那见证的黑夜悄然也有了追逐黎明的渴望。

  自此,这部电影之后,我就像是那漆漆的黑夜,内心深处犹然渴望见到光芒闪耀的黎明。在追逐光芒的道路上,我紧紧抓住身边飞过的每一条细细的光线,生怕他们将我远远甩开,一条又一条,细细的光累加起来有如大树树干一般粗壮,盛光也愈加耀眼,我全力抱着这千万亿条光线,冲过一片又一片黑夜里的浮云。这么久之后,我偶尔在梦境与黑夜的边缘得以晓见前面天边阴云密布的地方模糊一闪而过的光明,刺得我睁不开眼,却又如风拂过去留无痕,什么也看不到了。

  看到最后古斯塔夫先生遇害,突然感觉,小团圆小幸福小美满在大时代的狂潮下实在太无力了,童话霎时间枯萎,败落成了一个世界的消亡,实在让人慨然惆怅。后来再看的几次,看着对这旧去的欧洲精神文明无比依恋的古斯塔夫先生无比激动,他是电影里闪耀着人性光芒的绅士,他是知书识礼文化厚重的诗人,他是从容不迫一丝不苟尊重珍爱女士的酒店经理,他是旧时欧洲的化身,他就是茨威格……大概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死粉了拉叔,是我最开始了解到的欧美的电影演员之一,他的一部一部电影都慢慢看来,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来这么做,好似就是在追随古斯塔夫的印记……这应该是我对演员的探寻的开端吧……

  后来,随着阅片量的增多,渐渐也明白,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客观来讲也并不算完美,再好的作品都有难以言说的瑕疵,再美好的旅途也会有遗憾甩在身后。看过更多电影之后,我也不怎么再吹嘘这部电影有多好看,得过多少奖,那个我喜欢的演员演过类似的话了,我也逐渐理解到比布达佩斯大饭店厉害得多的电影数不胜数,知晓到那电影也是在尝试与超越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再后来,看过一部又一部心动的电影,其中不乏世界大奖得主此类,但我都强忍着不去多重视他们、暂时不把他们放在心里的顶层。我都一直忍着,心里想“下一部一定是更好的,不要过早下结论”、“最好的还在路上,总不能太急”。电影世界,迷幻万千,寻寻觅觅,总怀有希望,总有一颗发现的眼睛,不甚顺意。

  感谢他和他们,让一切有了开始,开始地不早不晚,开始地恰到好处,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是能在造梦的路上一直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偶然遇到你,是生命太幸运。

  ——

  写于1711241441

  后为准备六级一直没有发出 今晚准备二级 突然想起 改动了几个字 留在这儿做个纪念

  《布达佩斯大饭店》观后感(十):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你爱上一座酒店

  一部好的电影,会让你爱上一个人、一处风景以及一座酒店,并因此对一座城市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前往的冲动。

  有人说:这真是一部美极了的电影,狠狠地怀了一把“昨日欧洲”的旧!

  跟着电影的镜头,一下子就跌进了一个前所未见的维度,一个像是被永久封印在森林雪山的童话王国。雪山丛林中有一座粉色的宫殿般的宾馆,小火车似的升降机会将你从山下运上来,宾馆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上流贵族。

  影片虽名为“布达佩斯大饭店”,但这家美轮美奂的酒店原型却不在匈牙利,而是位于捷克卡罗维瓦利Kalrovy Vary的Grandhotel Pupp帕普大饭店。

  泰普拉河从卡罗维瓦利城中穿城而过。沿着河走,远远地就能看见一片被翠绿色山坡包围着巴洛克式建筑,一大片纯白色的建筑呈半圆弧线,占地面积颇大,却只有一个小门低调地位于中间,门头插满五颜六色的各国国旗。

  它就是著名的帕普大饭店位于河的一侧,与水中的倒影连成一体,颇为壮观。

  成立于1701年的它,被称为欧洲最豪华的酒店。酒店内到处是新艺术与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华丽的水晶灯与深红色的地毯,走在其中,就仿佛走在一间艺术品中,不由得挺拔了身子微微抬高了头,从当下走入了昨日欧洲。

  白天,柔和的光线慢慢地爬遍整栋酒店建筑,抚摸着白的墙河雕花楼台;夜晚,酒店的墙面被灯光打成了温馨的奶黄色,映在泰普拉河上,河面生辉。

  不知道这家宾馆是因为常有贵族出入而变得贵族气十足,还是因为原本的典雅吸引了无数贵族们的到访。

  走进宾馆,你会发现,即使在风雨中飘摇了400余年,它依然优雅着高贵着。

  如果说用一种食物来形容这个饭店,我想应该就是电影中阿加莎独创的那款“巧克力花魁”吧?

  建筑本身的童话色彩就像巧克力花魁一样令人沉醉,而这里的故事又像巧克力那样浓重,带着点淡淡的苦味。

  若是没有入住帕普,有机会也要来此尝试酒店的糕饼,因为酒店是由曾经是糕饼师傅的Johann Georg Pupp于1701年创立,所以说它是一座充满了浪漫情怀和甜点香味的酒店,也不为过,甚至更亲近于人。

  帕普酒店的糕饼室接待过包括歌德、巴赫和瓦格纳在内的无数名人。

  试想一下,选一张有着百年历史的座椅,悠悠的小提琴响起,垂下的落地灯将鹅黄的灯光打在大理石小圆桌上,糕点和红茶正等着你去品尝,你的故事正在这里上演,历史的故事也不曾消失,关于诬陷、逃亡、被捕、越狱、再逃亡的故事也许曾在这里拉开过帷幕,而今也已经被时光掩埋。

  时光的记忆,能有一个地方来承载,真好。就像电影中D夫人的扮演者斯文顿说的,“我想我们都爱这样的念头:住在世界上最宏伟饭店里,被一个像古斯塔夫先生这样的人等着,或者干脆就是成为像古斯塔夫先生那种人。”

  我想是的。

  即使世界上没有布达佩斯大饭店,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酒店里,也都会有一位像古斯塔夫这样的人在等着我们。

  酒店TIPS:

  威严壮观的Grandhotel Pupp Karlovy Vary酒店位于温泉区的中心地带,提供宽敞的客房、精致的菜肴和独家的温泉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