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二次大战启示录》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二次大战启示录》经典影评10篇

2022-04-06 03:33: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之前对二战的了解多是日本侵华,放火屠城,人体细菌实验等。

  由于资料主要来源于文字记载,对实际战争的残酷并没有直观的感受。

  看到纪录片里,德军横扫欧洲,日军横扫太平洋,成千上万个繁华的城市在炮火中化为灰烬,镜头里一张张笑脸正逐渐变成一具具死尸的强烈对比让人心惊。

  让人心惊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

  德军入侵波兰时,波兰人夹道欢迎,他们以为至少比斯大林恐怖统治要好。

  法国抵抗了几周就宣布投降,日后法国维琪军和德军合作反扑盟友。

  俄国人民拼死守护家园,很多人为生产军用品累死,女人操起武器奔赴战场,甚至狗也要参与战争。

  英国伦敦,人们白天冒着炮火照常上班,晚上集体睡在地铁里。

  丘吉尔总统拒不投降,所有的欧洲战败国都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民身上。

  美国成为世界军工厂,几乎所有盟军的武器和军用设备都来源于美国。

  希特勒有帕金森症状,曾经躲过五次暗杀,在自杀前杀死了自己最喜欢的狗。

  纳粹军官自杀前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

  看到影片最后小女孩在一颗炸弹上写下“The end”,不禁让人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啊!

  遗憾的是这是一部欧洲人讲述欧洲战场的纪录片,如果有更多关于亚洲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记录就好了。

  我在文科生里就是个文盲......

  德军初入波兰时,波兰人很开心,他们认为这起码比斯大林的恐怖统治好。

  日军打到了澳大利亚,这真是世界大战了......

  法军的三千非洲士兵在投降后被德军射杀,种族主义盛行的缘故。

  希特勒经常和他的狗在一起,好多录像都是他和他的狗,自杀前把狗也杀了。

  俄国人把炸弹绑在狗身上,让饿了几天的狗跑去德军有食物的地方然后引爆。

  俄国有一些人是因为生产武器或其他军用品过劳死的。

  希特勒躲过了五次暗杀,最后一次是一张硬桌子保护了他,这次暗杀后他处理了5000多人。

  希特勒有帕金森症状。

  玛格达·戈培尔自杀前给自己的六个孩子(都很小)穿上白衣服,并给他们喂了毒药,苏军烧了夫妇两人的尸体没有烧孩子的。

  丘吉尔讲了很多很棒的话...特别关键的话都是他讲的(不过这毕竟是法国的纪录片,对英国示好也很正常)。

  日裔美国人曾在二战时被抄家,赶到犹他州,片中说:这是美国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段。

  片中提到的三个作家:茨威格(自杀)、海明威(自杀)、圣埃克絮佩里(写《小王子》的啊,后来就驾着直升机失踪了......)

  嗯...法国是没有太大作为。这部片子里他们黑当时的政府也黑得够可以了......

  片子很好啊,没有演员,都是史料,那些能把这些资料留下来的人真棒。不过只着重讲欧洲战场了,但换个角度讲,如果他们当真弄到了中国大量史料,今天能不能搜到这部片子就是个问题了...

  看着其中某几段真是吃不下饭(这和看电锯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都是在陈述事实,有态度的话语大都来自书信和录音引用。

  最后,“谨以此片献给在极权统治下的受害人。”

  看完这部纪录片,对战争终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二战说到底,其实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新霸主渴望取代老霸主,互相争取土地、资源、人口,中国的春秋战国混战有着相似的轨迹。

  在欧洲,无疑是德国、苏联和英法之间三股势力的混战。到最后其实是三败俱伤,所以战后苏联疯狂地掠夺德国和东欧的资源、工厂机器来修复本国的工业。

  美国其实是隐藏最深的最大BOSS。无论日本、英法、苏联、德国都离不开美国的军火和原料。坐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浩瀚的护城河,只让日本在珍珠港揍了一拳。

  个人窃以为,美国参战才是二战最大的转折点,美国地大物博,工业世界第一,人口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最多。战争机器一旦开动,整个欧洲的战局和太平洋的战局都为之变色。

  无论什么战争,都不存在什么正义之师。大家不过是打着不同旗号的强盗而已,争夺对自己最大的利益。苏联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干的坏事,龌龊的行径和纳粹不遑多让,甚至大大过之。德国的话,主要是屠杀犹太人做的太过分,只承认自己民族的优越性,而没有团结其他的民族,没有体现民族的包容性,这也是德国最终没有称霸欧洲的原因之一。

  德国和日本最终失败,我觉得有这些原因。第一、对手苏联的中国的地域太过广大,辽阔的纵深足以抵御初期的惨败,庞大的国土和人民又能为抵抗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的支援,美国从军火到粮食等充沛物资的支援使得中国和苏联战场能把德国和日本牢牢拖住,为最终的反击赢的了时间。

  最后讲一句,战争实在太残酷了,流血的事件看着都难受,希望和平永存人间。

  注:文中未对犹太人总死亡人数做具体统计

  ------------------------------------------------------

  1933年1月30日

  希特勒合法获得政权。在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中他表明了自己的任务,身为充满怨恨的一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他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法国,抹去1919年凡尔赛条约的羞辱,此条约解除德国的武装并剥夺德国部分领土。接着他想攻取他所谓的“生存空间”,让德国取得应得的世界强权地位。他的任务还包括确立日耳曼雅利安种族的优势,这种优势受到犹太人的威胁,他将一次世界大战和德国的战败、通胀和失业都怪罪于犹太人。

  1936年

  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以避免再次卷入欧洲战争。

  1938年3月12日

  希特勒将所有说德语的民族纳入德意志帝国,首先是【奥地利】。

  1938年9月30日

  英法德在慕尼黑举行和平会议,【捷克苏台德省】(希特勒希望以此入侵苏联)割让给希特勒,换取他郑重承诺不会再侵略欧洲其他领土。六个月后他入侵捷克其他地区,捷克强盛的工业将为他运转。

  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小屋里,希特勒预言,下一场战争的结束不会跟一次大战一样,德国不会投降,不是胜利就是毁灭。

  1939年

  苏联和法国签订了互助条约。

  苏联和德国签订德苏条约。打算夺取波罗的海国家和部分波兰的斯大林在进行拖延战术,让希特勒和西方强国自相残杀,甚至幻想自己能和希特勒永久共享欧洲。希特勒决定入侵波兰并夺回【但泽】。

  1939年9月1日凌晨5点35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确信英法不会采取行动,但两国政府立即会面并对他下最后通牒,要求他停止对波兰的所有军事行动。

  1939年9月3日

  驻柏林的英国大使于早上11点宣布开战

  下午5点法国对德国宣战。总共动员了4百万人,大多数人为农夫,徒步前往德国边界,军官则骑马跟在后方。机动化尚未落实,装备短缺得很严重。法军在边界有40个师,德国只有15个师,其他部队都在波兰。宣战4天后,法国军队进攻。

  马奇诺防线原意是要一劳永逸阻止敌方德国,从瑞士到比利时边界,绵延720公里,止于【刚登】森林山脚(宣布中立前的此利时曾是法国盟国)。法国军事司令部认为德国坦克绝不可能横越这极崎岖的地形,法国并未将防线延伸至海边。防线由法国军队、英国远征军和加拿大军队控制。希特勒为了对抗马奇诺防线建造了齐格菲防御工事。

  1939年9月20日

  希特勒下令轰炸华沙,同时波兰正被残酷的瓜分,苏联入侵波兰东半部,德国和苏联士兵在这里称兄道弟。波兰军队向德军投降,在东部则向苏联投降。斯大林接着下令处决两万名波兰战俘。1992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交给波兰总统华勒沙斯大林亲笔签名的处决令原始文件。在德国的波兰占领区,数十万吉普赛人被关进集中营,女人被迫结扎。波兰所有主要城市都设立犹太隔离区,3百万名波兰犹太人被赶入犹太隔离区,同时也囚禁德国、奥地利和捷克的犹太人。

  希特勒下令准备攻打西线: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1939年11月8日

  希特勒惊险逃过暗杀行动

  1940年

  盟军总司令法国甘末林将军预期德军会经由比利时进攻,并经由这开阔平原向巴黎前进,打算在比利时领土上对抗德军。法国坦克军官戴高乐上校批评这项战略为“马奇诺防线心态”,也就是等待另一方采取行动。他主张大量使用坦克发动进攻。法国一个月制造三百辆坦克,并向美国订了四千架飞机。

  邱吉尔已接掌英国政府

  1940年3月

  英法组成一支远征军协助已遭到苏联入侵的芬兰,法国的精英士兵,由装备精良的阿尔卑斯特种部队和法国外籍兵团组成。

  芬兰和苏联签了和平条约

  希特勒几天后进攻丹麦和挪威,两天后攻陷奥斯陆,希特勒的目的在保护“铁矿路”(铁是德国重要的作战物资,从瑞典进口的铁矿有一半从挪威那维克港运出)英法远征军在那维克峡湾登陆,一个月后盟军取得那维克,铁矿路暂时被中断,令法国士气大振。但远征军必须离开那维克,因为德军刚进攻西线。

  1940年5月9日

  希特勒搭乘私人火车“美国号”离开柏林,到法国边界附近的新总部,宣布开始进攻。经由比利时,切入【阿登Ardennes】森林,然后往上攻到海边,以镰刀切割方式包围盟军。

  1940年5月10日

  德国伞兵于黎明空降荷兰,占领鹿特丹附近的机场和桥梁。同时希特勒下令国防军进攻比利时,这是希特勒的诱饵,假装要像1914年那样穿越中立的比利时以攻击法国。甘末林将军把最厉害的机动旅,法国陆军的菁英和整个英国远征军调动进比利时阻止德军。希特勒指挥空军的戈林元帅不要轰炸法军纵队,先让他们深入比利时,然后由后翼攻击,他真正的攻势将是穿越【阿登】,用坦克穿越森林茂密的山坡,仅在3天内德军就横扫阿登,挺进法国在马士河的防御阵线。

  1940年5月11日

  德军用调虎离山的战术,用特训空降部队入侵比利时,攻下比利时的防御关键——亚伯特运河上的【艾本艾米尔要塞AlbertCanal】,进入【列日Liege】。德军发动攻击摧毁具战略意义的要道、机场、精炼厂以及燃料补给。法国北部和东部城市、荷兰的鹿特丹都遭到轰炸。

  德军的分路攻势正在收网,包围在比利时集结的盟军部队。古德里安Guderian将军先是坦克、跟着是步兵,再由飞机做后盾,尤其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Stukas,精准致命。法军将领不知所措,盟军军力被困在比利时,法国最高指挥部这才发现德军正往海岸前进。而来自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人潮涌入巴黎。

  1940年5月26日

  德军坦克快速通过法国北部的乡镇,抵达英吉利海峡,希特勒的“镰割”策略奏效,英国远征军、比利时陆军和法国装甲部队被团团包围。

  1940年5月28日

  比利时国王投降

  法国总理雷诺把甘末林将军解职,任命72岁的魏刚Weygand将军。魏刚被迫下令往敦克尔克撤退,40万人挤往海滩,邱吉尔下令前往搭救,21万8千名英军以及12万名法国部队成功撤离。

  1940年6月4日

  德军拿下敦克尔克,英军几乎留下所有装备。法国溃不成军,但雷诺和国防部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想要继续奋战。

  墨索里尼在罗马向英国和法国宣战,隆美尔将军的部队袭击诺曼底,进入里昂,巴黎正式宣布为不设防城市,法国政府迁至波尔多。

  1940年6月10日

  德军进入巴黎。占领后的首要作为就是查扣流亡政府留下的记录,间谍、犹太人和美生会会员的名单,凡尔赛条约的原稿。德军继续往南无情进攻,法军此刻是残破不堪,在1个月内10万法国官兵丧生,185万士兵被俘,连同3万6千名军官以及176名将军,在战俘之中有许多来自法国殖民地部队的非洲兵被捕后被射杀。

  1940年6月16日

  雷诺被波尔多的内阁逼退,贝当(凡尔登战役的英雄)被任命继任带领法国政府。他宣布他正在寻求停战协定,但戴高乐在6月18日废除这停战协定。

  1940年6月22日

  在巴黎附近的康皮恩,希特勒带来1918年签署停战协定所用的那节火车,法国在一次大战的胜利象征即将被嘲笑,那次确立了德国战败。法国代表团由亨茨杰将军领军,停战协定条款其一是法国要交出在法国境内受到庇护的反纳粹德国人。希特勒之后把车厢带回柏林。德国获得法国的战利品包括2千辆坦克、5千挺大炮、30万把步枪、4百万发弹药及大批给法军保暖用的羊毛内衣,此外还有工厂、港口。作为宣战国,法国一天将给付一亿美元充作占领费用。法国一分为二,北边的占领区包括整个大西洋沿岸,所有港口。意大利控制着地中海区域,也占领了阿尔卑斯山长条地带。剩下的称之为自由区,有着新首都维西。维西政府继续控制着殖民帝国大部,尤其还有依然强大的海军。邱吉尔唯恐法国海军会落入德军之手,下令皇家海军加以歼灭。两艘法国战舰遭受重创,布列塔尼号Bretagne沉没,1297名法国水兵丧生。攻击发生两天后,维西政府与英国断交。

  1940年7月

  德军占领英吉利海峡中的岛屿,泽西和根息,这是入侵英国的跳板。英国把孩童送往乡间避难,动员每个男人妇女都得捍卫家园,包括一战时的老兵,美国提供步枪、机关枪和防空炮。邱吉尔对英国人民发表演说称不列颠之战即将展开。邱吉尔的一大武器是皇家空军,还有雷达。英国飞行员和在德军占领下逃离祖国或者政府流亡伦敦(波兰、荷兰、捷克)的空军人员,连同首批自由法国的军力合作。

  为了好让国防军入侵英国,纳粹空军控制法国所有机场及其设施装备。德国空军从法国被占领的机场起飞攻击海峡中的护航舰、港口和英格兰南部的机场,击落5百架英国飞机,自己损失1千架,英国全力苦撑。英国人在农舍花园挖掘防空洞,睡在地铁站,隔天照样去工作,未曾失去信心和幽默感。希特勒决定暂缓入侵英国,这是他是首度的挫败。希特勒现在的任务是征服东边的“生存空间”,他和斯大林结盟只是为了方便之后攻击他。希特勒没能拿下英国逼得他赶在邱吉尔把美国拉进来之前快速行动。

  新的“维西法国”在贝当元帅的专制统治下选择与德国“合作”,贝当颁布反犹太法规,不许犹太人参与公共生活。德军占领欧洲各国首都,继布拉格和华沙之后,布鲁塞尔、海牙、哥本哈根和奥斯陆也沦陷,只有伦敦例外,遭德军占领的国家全都寄望英国。此时德军潜艇可任意使用法国各港口,成群行动并以鱼雷和大炮为武器,单在1941年击沉的英国船舶就高达4百万吨,邱吉尔很担心很快任何物资都将无法送抵英国。

  希特勒想在波兰开一条高速公路,以便将军队调到与苏联的新边界,波兰囚犯和犹太人被迫从事各式各样的工程计划。由于墨索里尼在非洲的失利,希特勒延后进攻东方的计划。希特勒派他手下最优秀的隆美尔将军去利此亚。

  斯大林的间谍不断传消息给他,警告他德军即将攻击苏联,但他很难相信希特勒这么快就敢违反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不理会佐尔格最后送来的讯息,继续送原料到德意志帝国。自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他已出口数千吨石油,铬和镍到德国,这些原料帮助希特勒攻克法国,最后一批货于1941年6月21日晚上送出。

  希特勒已准备要攻击苏联。但他想避免开启两个战场,他想先跟英国谈和。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

  在未正式宣战的情况下,第一批德军的工兵潜入苏联领土。随后德军有153个师也跟着潜入,另外还有芬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部队,其中甚至有一师是由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组成。德军出动3千多辆坦克车、7千多座大炮、3千多架飞机,以强大的武力展开奇袭,重创苏联空军。德军进入苏联后横扫3千公里,并向列宁格勒、莫斯科、乌克兰的基辅三个方向进攻。

  在北方的波罗的海诸国,有些人视德军为解放者。当地的反犹太分子指控犹太人与共产党勾结,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有组织的大屠杀,德军鼓励并特别指导他们,焚烧尸体是淹灭证据的方法之一。

  坦克车战略家兼闪电战拥护者古德里安将军在中部的前线因意外因素而放慢速度,因为俄罗斯没有道路和沥青,所有东西全沾上黏黏的黄土或红土,正常情况下这些人一天只能前进50公里。苏联太大,运送军需、燃料和弹药的卡车越来越难开抵部队所在地。而苏联新型的T-34坦克备有可开到任何地方的宽履带,虽然只配备基本的无线电设备和笨重的齿轮箱,炮击力和装甲厚度优于德军的坦克,唯一能摧毁T-34的武器是德军的88大炮。

  苏军的武器越来越少,被迫沿着前线撤退,形势对斯大林十分不利。他告诉人民事实,命各工厂将工厂、机器和工人,运至东部的乌拉山区,并对农民和佃农下了一道绝对命令摧毁所有东西,这是斯大林的焦土政策。

  1941年7月初

  德军将中部的战线推至柏勒及纳河Borodino。苏军的喀秋莎没能阻挠德军前进,他们在7月中抵达斯摩林斯克Smolensk,斯摩林斯克之战持续3星期。中路集团军指挥官想集中所有兵力攻击莫斯科,但希特勒需要乌克兰的小麦,他命古德里安转向南方进攻基辅,以便终结于苏军四周发动的夹攻。德军一举俘虏了60万名苏联士兵,但没有分发粮食给俘虏,让他们饿死。乌克兰人对德军很好,他们痛恨苏联人的原因很多,很多乌克兰人和一些反犹太分子也认为犹太人有罪并对他们进行大屠杀。虽然有很多乌克兰人支持纳粹党,但戈林元帅到乌克兰执行奴役乌克兰的政策,同时有计划地消灭犹太人。

  在北方德军开始长期包围列宁格勒,他们不进行街头战,而是利用大炮和饥饿攻城,但是冬天快到了。

  1941年9月30日

  在南方的古德里安终于收到希特勒的命令,要他北上与其他军队会合,然后朝莫斯科推进,德军又俘虏70万人。但是秋雨和泥巴阻扰了德军的进度,坦克车、卡车、马或人因而寸步难行,一天只能前进5至8公里,陆军的装甲车完全无法前进。

  1941年11月1日

  德军突然开始朝莫斯科前进,因为已开始结霜地面因而变硬。遭德国占领家园的右翼激进分子在这时候开始报名加入德军,比利时人、丹麦人、荷兰人,还有法国自愿军的青年决定穿上德军制服到东方前线去作战。1941年11月初一道早冬的冷锋通过苏联,气温将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这没做好过冬的准备,原本计划进行闪电战,本该在4个月内迫使苏联屈服。德国士兵因寒冷或痢疾而死亡,尽管如此,德军依然推进,德军先锋抵达莫斯科市郊。

  而与之对照的,在沙漠中的非洲军团士兵,能利用坦克车炙热的表面煎蛋。德军缺乏汽油和食物,士兵受困沙地上,隆美尔不得不命军队暂停前进。

  1941年11月7日

  斯大林发表演说激励部队。苏联间谍佐尔格发现希特勒的盟友日本决定不攻打苏联,因为日本的头号敌人是美国。朱可夫将军因而能减少驻扎在远东地区的部队人数,从西伯利亚调来好几师士兵,他想两面夹攻德国陆军。

  1941年12月5日

  约有3万名德国人死亡或失踪,数千人被送到西伯利亚,其中只有不到1/3的人能在近15年后返家。莫斯科虽获救,但有数百万苏联人死或被俘虏。德军被迫撤退两百公里,希特勒命他的军队不计一切代价守住新战线,他将35名将军免职,其中也包括古德里安,然后亲自掌管陆军。他认为德军会在莫斯科前受挫,是他手下将军和外交官的错,是他们说法国和英国不会为了波兰发动战争;德国情报单位军事情报局也有错,他们误报苏联军队的状况。

  1941年12月7日

  在希特勒首度遭受重大挫败的两天后,日本突袭美国位于大平洋的海军基地。在日本飞机一波波的攻势下,这场战争变成世界大战。这项大胆战略由海军大将山本所策划,山本希望能借一次关键性的轰炸行动,一举扫除日本征服太平洋的所有阻碍。这次未宣战便发动的攻击导致2千5百名美军丧生,另有1千2百人受伤,而日本飞行员及水兵丧生者则不满百人。然而,日军并未在夏威夷登陆,他们甚至没有攻占珍珠港,他们击沉了部分较陈旧的战舰,以珍珠港为基地的三艘航空母舰当时不在港中。美国人民不再反对美国参战,美国总统罗斯福早就预料会有场攻击,因为美日两国间的紧张局势已达最高点。

  同一天日本也攻击了英国殖民地香港,轰炸美国在菲律宾的空军基地。日军侵入英国在缅甸及马来亚的殖民地以获取橡胶,侵入荷兰在苏门答腊的殖民地以获取石油,并对印度及澳洲构成威胁。法国自1940年败战后,维西政权已无力抵御希特勒盟国的任何要求,遂向日本交出几个空军及海军基地,美国则以切断对日石油供应并冻结日本资产以为报复,这些经济制裁将日本推向宣战之途。这个国家是缺乏自然资源人口稠密的列岛,正在快速发展当中,原物料需求恐急,开始企图用武装力量攻占坐拥资源的国家。

  日本倾力建制海军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二强大的舰队,至少拥有10艘航空母舰运载最精巧的战斗机,不论在速度,机动性射击距离上都远胜同盟国飞机。还有几百万人的军队,人人誓死效忠天皇。日本击沉了两艘英国派来保护新加坡的战舰,历史悠久的“Repulse”以及当时最先进的战舰“The Prince of Walse”,二者都在一小时内被日军击沉,大英帝国海洋霸权就此告终。

  珍珠港事变及日本对美国宣战后,希特勒一直等着罗斯福对德宣战,却未能如愿。但希特勒仍旧决定对美国宣战,他认为罗斯福背后的支持力量来自犹太人。英美站在了同一条船上,丘吉尔这两年来都在等待这一刻,罗斯福想让他的选民看到他已竭尽全力追求和平,这场战争已成为世界大战。

  丘吉尔严重地低估了敌人,香港在17天后沦入日本之手。山下大将派遣日军坦克部队穿越马来半岛丛林,他攻陷了新加坡。菲律宾已被日本包围,罗斯福下令他撤离以免被俘,麦克阿瑟的3万士兵都成了阶下囚,不过5个月时间,日本摧毁了同盟国在远东地区的武力,征服了太平洋半数的地区。

  丘吉尔和罗斯福都同意“德国优先”这战略

  1942年3月8日

  德国的【埃森】遭轰炸,这是丘吉尔援助斯大林的方式,因为这座城市生产的武器是提供给在苏联的德军使用。

  希特勒,戈林,希姆莱以及他的助手海德里希,已经开始执行他们所谓的“最后解决方案”,意图灭绝欧洲的犹太人。方案接着又在柏林附近召开的万湖会议中通过,时为1942年1月,这是海德里希之前赴巴黎的原因,安排围剿法国犹太人的行动。在奥许维兹的毒气室,数千犹太人被塞进伪装的淋浴间内,吸入毒气而亡。所有占领区生产的物资都要送去喂养德军,而孩童的父亲都是德军的阶下囚。史塔勒战俘营囚禁的是士兵,奥夫勒战俘营则用来囚禁军官,法国的将军遭囚禁于科尼斯坦的城堡,邻近德勒斯登。

  戴高乐将军在伦敦组织了“法国抵抗运动”。在法国境内攻击占领军的行动日益增加,尤其在德国侵略苏联后,有许多共产党员加入抵抗运动。戴高乐旗下有支小型军队,协助驻非洲的英军作战,称为“自由法国军团”。在利比亚沙漠的哈肯井激战15天后,自由法国军团的其他部队击退了由“沙漠之狐”隆美尔及非洲军团所发动的进攻行动。

  在这场全球的战争中,所谓的轴心国,就是德意日三国联盟现在部署在各个战线上。非洲军团于埃及外围,德军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苏联,日本皇军掌握了太平洋区。

  虽然美国也加入战局,但看来败局已现,世界已沦于毁灭边缘。美国的报纸与广播警告大众,德军可能进行空袭。但当时飞机的续航力,尚不足从欧洲飞到此地,比较可能受日本攻击的西岸已陷入恐慌之中,突然之间12万日裔美国人成了众矢之的,罗斯福宣布:"这是因应军事需要",他们都被集合成群,疏散到远在犹他州沙漠中或科罗拉多州风雪中的安置中心,这些中心被委婉地称为“拘留营”。

  1942年左右,美国弥漫一种爱国热潮,数百万男人从军入伍,6百万女性则替代他们进入军备工厂工作。罗斯福定下生产目标,包括12万5千架飞机,7万5千辆坦克车以及1千万吨的船舰。

  为鼓舞美国民心士气,16架B-25轰炸机的航母大黄蜂号企图驶到最接近日本之处,飞机载满炸弹及燃料在东京投下16吨重的炸药,这次任务后来被拍成电影,名叫做“东京上空三十秒”。

  日本计划拿下中途岛,然后占领珍珠港,完成6个月前早该达成的任务。但日本不晓得美国已成功破解他们的军事密码,早就知道他们的计划,美国的最高统帅契斯特尼米兹上将已为防卫中途岛做好准备。山本上将一共出动了两百艘战舰,载运6百架飞机的8艘航空母舰,船上载有5千名日本海军陆战队。美军航空母舰约克镇号遭日军重创,在隔天被日军潜艇I-168号的鱼雷击沉。而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这是日军的首次挫败,对同盟国的士气是一大鼓舞。

  日本在太平洋的中途岛失利后,继续南进,进逼澳洲。达尔文是澳洲最北端的城市,已经遭到日军轰炸,现在正准备应付日本的侵略行动。而日本不断扩张其势力,已侵入只有探险家感兴趣的新几内亚。日军在瓜达卡纳岛修筑机场,对澳洲构成另一大威胁。美军安排了这场战争中首次的大型登陆行动,攻占了机场,建立防护后扩大其跑道以便首批空降陆战队飞机着陆,这座机场成为日军连续炮轰的对象。

  长达6个月的瓜达卡纳之战完全是场消耗战,美军陆战队身陷所谓的“绿色地狱”,同样的时刻,苏联红军也正经历他们自己的磨难,俄国人称这是“1942年的黑色夏天”,希特勒几乎倾其所有全都投入这场泥沼中,他的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盟友会提供希特勒所需的80多万人力,这些人大都是被迫加入为他战斗。希特勒的目标已不再是莫斯科而是南俄罗斯,他计划以庞大的钳形攻势封锁高加索油田,再加上隆美尔穿越埃及夺下中东的油田。他的另一目标是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决定两项进攻行动同时开始进行,正如他前一年进攻莫斯科时的部署方式。希特勒将兵力分散开来,部分德军深入俄罗斯大草原,而美国通过伊朗边境支援苏联物资。同一时间,其余的德军兵力则往史大林格勒前进。为了阻挡德军坦克,苏联人使出最铤而走险的方法。基于知名科学家巴普洛夫的“制约反射”实验,他们让狗饿着肚子,训练他们循迹找出藏在车辆下的食物,然后在狗身上绑上遥控炸弹,当德军坦克一进入视野内便放他们出去。

  1942年8月

  丘吉尔以及罗斯福派遣的大使哈里曼往莫斯科与斯大林会面,因为斯大林要求在西边建立第二道阵线。丘吉尔别无选择只能向斯大林承认同盟国无法帮助他对抗东方前线的德军,哈里曼同意提供援助及设备,但斯大林得独立对抗希特勒,他将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任务交予他最冷血的心腹,乌克兰人尼基塔赫鲁雪夫。但他也未能阻挡德军的攻势,他们已抵达斯大林格勒的郊区。

  1942年9月

  德军第六军团保卢斯将军已行进至通往莫斯科的铁路,他循着铁路攻往斯大林格勒攻下中央火车站。斯大林格勒是工业城,“壁垒”工厂原本生产T34型坦克,被德军被炸成一片碎石,日后却成了碉堡及要塞。经历4周的顽强战斗,德军终于登上这城市的唯一高地——马马耶夫岗Mamayev Hill,从这里他们得以掌控整个斯大林格勒。

  1942年10月15日

  德军终于抵达他们的目的地,雄伟的俄罗斯大河--伏尔加河Volga,希特勒高兴了。

  1942年10月底

  伏尔加河上的城市仍未被攻陷,希特勒对德国人民宣布已攻下斯大林格勒,只剩零星地区仍在抵抗。对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代表他在苏联的胜利。在苏联作战两年后,德军将要征服这个东方大国。在北方,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德军已进入这北方城市一年。中部的目标城市莫斯科,对德军来说是近在咫尺。在南方,前进巴库油田的行动在高加索山脉陷入停滞。

  苏联船舰继续横渡伏尔加河,并带来援军。每天都有数千名苏联年轻男性从河岸上岸,有些人甚至没任何武器或未受过军事训练。朱可夫将军计划让那些零星抵抗区抗争到最后,好把保卢斯将军带领的德军留在斯大林格勒。在伏尔加河另一边朱可夫正秘密集结一整支军队,提供这支新军队大量装备、重建于乌拉山脉后方的工厂24小时全天候营运,工业生产力提高十倍,许多女工将因过劳而死。而且美国提供苏联大量协助,盟军藉由派护航舰队到如莫曼斯克等苏联港口,成功降低德军潜艇在北大西洋的威胁,反共产主义先放到一旁。苏联收到大量的吉普车、坦克、飞机和卡车,还有一大堆咸牛肉罐头。

  然而在埃及,英军正受到德军的威胁。在沙漠战胜后希特勒提拔隆美尔为陆军元帅的装甲师非洲军团逼近苏伊士运河,抵达阿拉曼。丘吉尔亲临沙漠鼓励他的军队,处境维艰,但他保持幽默感,他接见新指派的蒙哥马利将军。

  1942年10月23日

  蒙哥马利发动进攻,双方都伤亡惨重,在这殊死战中人员最多的那方将获胜。希特勒捎来的讯息,绝不能让步。最后隆美尔撤退,邱吉尔在伦敦对人民宣布开战以来第一个真正的好消息。盟军在北非开辟新战场,朝控制地中海迈出第一步。

  1942年11月8日

  在卡萨布兰卡和奥伦外海,英美军队遭到维西政府的炮火攻击。北非仍受和德军合作的维西政权控制,双方激战两天,维西军队受到重创,盟军登陆成功。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何尔及尔和维西军队指挥官达尔朗海军上将谈判,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法军遂加入盟军。轴心国抢在盟军之前进入突尼西亚,该国仍受维西政府控制。

  1942年11月9日

  隆美尔往突尼西亚撤退,两天后,为了巩固地中海岸,希特勒入侵南法(法国南部),当时南法仍是未被占领的自由区。希特勒下令攻占土伦港Toulon,那是维西大多数海军的基地,维西海军将官决定放弃船舰,以免船舰落入德军或盟军手里,这就是维西政权的悲惨下场。

  在斯大林格勒城外,德军在大后方稍事喘息。德军侧翼受到附庸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军团的保护,浑然不知危险已近在眼前。数公里外,苏联即将发动攻击,人数超过一百万。他们要强攻敌军最弱的军团,以包围占领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朱可夫的军队发动攻势,匈牙利军队的弹药不足,罗马尼亚军队没有反坦克武器,他们和意大利军队部伤亡惨重。

  1942年11月23日

  来自南北的两支苏军在卡拉赤会师,保卢斯将军的第六军团被困在斯大林格勒城里。希特勒对德国人民隐瞒这项消息,他赶到位于东普鲁士的总部并宣布,假如第六军团撤出斯大林格勒,德军就永远回不来了。保卢斯仍可能突围但他得听命行事,希特勒说有一支军队会去救他们,但没有军队到得了斯大林格勒,空军飞机仍无法送来足够的补给品,到1942年圣诞节粮食配额已减为50公克面包和12公克油脂。

  刚在斯大林格勒失去一支军队的墨索里尼正在想办法把德国的注意力转回北非,他写信给希特勒,认为应该和斯大林谈和。谈判等于承认在苏联的战役一败涂地,但后来发生的事将让希特勒没有选择余地。

  1943年1月13日

  罗斯福抵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参加会议,他和丘吉尔想解决法国政权的棘手问题。罗斯福想将戴高乐排除在外,邀请吉罗将军来卡萨布兰卡。丘吉尔则继续支持戴高乐。在会议闭幕的记者会上,罗斯福和邱吉尔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宣告,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必须“无条件投降”,此后不会再有任何谈判,同盟国将与轴心国对战到底。斯大林很满意,他担心希特勒会和盟军另外谈和,以集中所有军队对抗苏联。

  1943年1月22日

  第6军团指挥官保卢斯驻守在世界百货商场,他的官兵投降。希特勒于前一天提拔保卢斯为陆军元帅,以为如此一来他会为了保住荣誉而自杀,但保卢斯已在崩溃边缘,他因痢疾而虚弱且因希特勒的荒谬命令作呕,任由苏军俘虏他,这位入侵苏联计划“巴巴罗萨行动”的幕后主脑和苏联合作,并在纽伦堡审判中指控他之前的指挥官。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后,希特勒不承认投降,强调是牺牲。纳粹想把这个国家灾难转变为刺激德国人民的转机。

  1943年2月18日

  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负责动员全国的活力和资源,全面开战。亚伯特斯佩尔,希特勒称他是自己“唯一的朋友”,这位为元首建造狂妄自大建筑物的38岁建筑师,被任命为军备部长,提供希特勒全面开战所需的装备。他的组织能力很强,最重要的是他是忠诚纳粹党员。在他的命令下,数百万名外国或犹太平民将被围捕并工作到过劳或累死。继苏联和波兰之后,被占领的法国提供纳粹最多的劳工。维西政府制定一个强制性的劳动服务,并为德国征得60万名法国劳工。

  在此同时盟军获得另一场胜利,他们进入突尼斯。隆美尔返回德国,非洲军团被俘。

  在东部战线自从在斯大林格勒战败后,德军完全变了个样,士兵议论有关元首的传言。自从部队在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战败后,希特勒变了,他著名的八字胡变灰白,曾迷惑群众的蓝眸因失眠而变红,皮肤松弛,他当时年仅54岁,已显露出帕金森氏症症状。党卫军首领希姆莱变得更加重要,成员来自希特勒少年团的党卫军取代国防军。希姆莱愈来愈常从被占领国家招募新血,在苏联被占领区轻易征得两个师的哥萨克部队,组成党卫军第15骑兵军团。而国防军征召一百万名别无选择的苏联战俘,德军提供这个外籍军团最佳装备,如虎式坦克。

  希特勒想进攻【库斯克】,发动夏季大规模进攻。2700辆德国坦克对抗3600辆苏联坦克,希特勒选择帮他打嬴法国战役的陆军元帅冯曼斯坦来领导他90万名士兵的部队。虎式坦克带领的攻势突破苏联战线,却遇上苏联残酷的反装甲防御阵线以及密集部署的坦克,德军被迫撤退。苏联还有一个秘密武器,英国已成功取得并破解德国名为“谜”的密码机,能阅读德军所有最高机密命令。苏联在英国的强大情报网,成功将解码的作战计划传送到莫斯科,这场战争也是一场谍报战。

  在库斯克,德军下场悲惨,冯曼斯坦需要援军来继续进攻,希特勒似乎犹豫不决。开战至今,两百万名德国士兵在战斗中丧命、受伤或失踪。现今战况和在法国战役中使用闪电战获胜的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库斯克是大战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希特勒改而采取防御,他认为大势已去。希特勒认为现在最要紧的是派援军到盟军已登陆的西西里岛。

  1943年8月

  希特勒能做的只有奋力阻止盟军前进,但他无法预防墨索里尼垮台,进而导致意大利投降和转变立场。希特勒派一支空降突击队去救被意大利新政府囚禁在山区的墨索里尼,要他回意大利重掌法西斯政权。德军入侵意大利,屠杀企图反抗的前盟友,追捕罗马、米兰、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的港的犹太人。希特勒最想要防止盟军在意大利其他地方登陆,更要防止他们登陆法国,这就是“欧洲堡垒”的概念,其标志为沿着大西洋的城墙,从挪威延伸到西班牙边界的防御工事,隆美尔奉命保卫欧洲堡垒,这是纳粹德国的最后岁月。

  1944年3月15日

  盟军发动攻击,在挺进仍由墨索里尼掌控的北部时,美、英,加,法联军在卡西诺山地区的古斯塔防线遭到德国坚固防御工事的阻挡。历史悠久的圣本笃会隐修院盘踞在山头,两百多架盟军轰炸机,将投掷五百多吨炸炸弹到隐修院。德国突击队已挖壕沟坚守在隐修院废墟中,轰炸并未达成任何目标。邱吉尔认为意大利是欧洲的“弱点”,其目的在于从南部经由意大利推进,抢在苏联前拿下柏林。

  红军从东部持续稳定推进,【基辅】获得解放,德军撤出乌克兰。

  数个月后,德军仍坚守古斯塔防线以及卡西诺山,法国朱安将军提议从这些斜坡突袭德军,德军认为这些斜坡太陡因此并未设防,但北非和波兰军团的强壮士兵成功爬上山头。

  1944年6月5日

  盟军得以前进到罗马,德军仍继续控制意大利北部和其工业,成为意大利游击队的攻击目标。同时,在英国南部,盟军为诺曼底登陆,集结战争机器做最后准备。傍晚,伞兵准备启程,他们的任务是要确保登陆区的侧翼安全无虞。从塞纳河到葛唐丹半岛的一百公里诺曼底海岸中,盟军计划在五处海滩登陆,这是德国“欧洲堡垒”防御工事中最弱的一环。德军并未发现盟军舰队近五千艘登陆舰和攻击舰,因风雨导致德军无法出动侦察机。但是盟军的轰炸完全未击中代号“奥马哈”海滩上的目标。第二天,美军第一波攻击准备对付德军在奥马哈海滩的防御工事,艾森豪威尔已备妥登陆失败时要发布的公告。一小群士兵成功爬上岸,在英国皇家空军战斗轰炸机的协助下摧毁德国大炮。加拿大军队同时在朱诺海滩登陆,英法突击队员在第五个海滩登陆。

  在二次大战期间,战争工业让美国成为超级强国,美国动员了超1千1百万人力,其军队分散在法国、意大利、北非以及亚洲。美国的国力强大到在欧洲诺曼底登陆仅仅数天后,就能在在世界另一头的太平洋组成第二支舰队,目的在攻击受日本控制的马里亚纳群岛。

  前一年拿下塔拉瓦岛的美军,此时想把塞班岛当作进攻日本的轰炸机基地。三分之二为海军陆战队的近12万7500名官兵准备战斗,15艘航空母舰和900架飞机击垮日本空武,日本帝国海军也遭遇致命一击,日本在塞班岛的防御就此宣告瓦解。登陆这宽仅九公里的小岛,超过1万5千名美军和至少2万7千名日军非伤即亡。

  希特勒决心将盟军挡在诺曼底,以保护他的“恐怖武器”V1的发射台。他从法国北部对伦敦发射这种武器,这是史上首度使用的巡弋导弹,配有脉冲喷射引擎和一吨炸药弹头,很难被拦截和击落。V1抵达伦敦时,燃料已用尽,引擎也熄火,敦人永遗无法知道飞弹会落在哪里。德军对英国和欧洲大陆发射近两万颗这种导弹,导致1万1千人死亡。

  美英轰炸机分别于日夜地毯式轰炸德国城市,盟军的轰炸导致约60万人伤亡、7百万人无家可归。盟军轰炸机摧毁德勒斯登,这是德军在东线的重要通讯中心在希特勒总部,以及德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该城连续燃烧了七天,估计2万5千人被烧死。

  在希特勒总部,过去一年来,许多人,尤其是出自旧普鲁士军队的贵族参与了暗杀希特勒的秘密计划。

  1944年7月20日

  克劳斯史陶芬伯格上校在一场会议中,将一颗炸弹放在希特勒的桌下,希特勒仅受轻伤,但此事让他心理严重受创,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并加深他的残忍和偏执。他开始大肆报复,五千名嫌犯被捕,其中两百人被处死,家属被驱逐出境,隆美尔被迫自杀。

  苏军继续在东线推进,即使经过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伤亡极惨重的战役,红军却有源源不绝的人力补给。1944年夏天在白俄罗斯发动的进攻,是二次大战最大型的战役之一,东部战线宽一千公里,但苏军能够在两个月内推进数百公里,摧毁17个师德军,德军往东普鲁士撤退,5万名的军战俘将在莫斯科游街示众。

  在西线,盟军逐渐占上风。5万名德国土兵,在法莱兹包围战(Falaise pocket)中被俘,盟军以登陆普罗旺斯乘胜追击。重组的法国军队在这次登陆扮演重要角色,非洲、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亚、法国殖民地以及隶属自由法国军队的年轻法国士兵协助解放了普罗旺斯,他们只花两周就直达马赛的整个海岸。

  1944年8月19日

  巴黎人起义,在城市各处设立路障。大多数德军已撤往东部,冯寇提兹将军旗下仍有两万名士兵,希特勒命令他摧毁巴黎。双方爆发激战。起义第四天,法国勒克莱尔将军的第二装甲师从诺曼底抵达巴黎,隔天早上巴黎终于获得解放,德军投降,法国和比利时陆续被解放。

  美国麦克阿瑟将军回到菲律宾,四个月后菲律宾才获得解放。首都马尼拉将成为仅次于华沙,大战中受创第二惨重的城市。

  16到60岁的德国人被编列为“国民冲锋队”,逃过7月20日暗杀企图后的大规模肃清行动的将军再也不敢反对元首,他们遵从他看似荒谬的命令,于冬季在西线【阿登】发动攻击,集中所有火力对抗苏军。希特勒想夺回安特卫普港,以阻止盟军在此卸下装备,但德军在阿登的进攻失败。

  东线的苏军则正穿越德国边界,随着苏军逼近,数百万名德国人惊慌逃离。西方同盟国和苏联没有任何嫌隙,丘吉尔认为德国的问题差不多已解决,他此时想着如何划分占领区。他和罗斯福到克里米亚,和斯大林开一场重要会议。

  1945年2月4日

  雅尔塔会议

  因担忧太平洋上愈来愈严重的损失,罗斯福催促斯大林一同对抗日本。此时罗斯福的首要任务是日本,因身体状况没有力气反对斯大林解放但也占领波罗的海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西里西亚和普鲁士。斯大林并未实现在波兰进行自由选举的承诺,并放弃希腊而导致当地内战。

  此次会议的目标之一,是创立即将在旧金山开会的“联合国组织”,联合国的使命将是和平解决所有纷争以及保护人权。会议也预示着冷战的来临。

  太平洋上的战争持续进行,美军占领了硫磺岛,波音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能从硫磺岛和太平洋其他岛屿飞抵日本,1700吨的由汽油和燃胶化剂混合而成的凝固汽油弹,投向日本,造成8万人死亡和1百万人无家可归。

  苏军已包围柏林,但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美军和苏军在易北河上托高桥附近会师,但乔治巴顿认为美军应该比苏军更早进入柏林,第九军团局距离柏林60英里,没有一路挺进是历史大错,后果将非常严重。艾森豪威尔一句话也没说,他认为唯一重要的是歼灭希特勒和纳粹。为了打败纳粹德国苏联付出极高的代价,两千万名平民和士兵丧生,将近15%的人口。

  1945年5月8日

  德国陆军总司令凯泰尔元帅签署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美国最后决定放弃入侵日本,改而引爆原子弹,以保住美国一百万条人命。史上最早引爆的两颗原子弹,终于促使裕仁天皇投降。

  1945年9月2日

  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中、英、苏、法同盟国参加日本签署投降书仪式,代表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战争,无论胜败,带给民众的永远是流离失所、疾病、痛苦和死亡。这一切本就是真实。而我写下的还不及我看到的千分之一,而我看到的又只有镜头内的,镜头外的已无从知晓。只好将身体缩成一双眼睛,但求眼之所见皆不忘。

  +.同盟的交情薄弱

  國家之間,就算是盟國,互相幫助也是情勢所逼才會出手.美國不知道在反戰什麼.

  英國就算被打,美國還是不為所動,一定要同為軸心國的日本出手打美國,美國才出手結盟.

  而這也救了英國的命. 不然英國會被砲到死.

  +.科技才是重點 勝於火力人力

  波藍用騎馬的騎兵對抗現代化武器的德國,一下就被幹掉,

  歐洲現代化武器最強的就是德國

  美國最快擁有核子武器

  美國靠賣武器變成超級強國

  +.所謂的正義

  虛假的正義,從美國一開始不願意參戰,讓歐洲各國被砲

  英美並與非人道的獨裁者 史達林結盟就可以看出來

  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 , 甚至有些地區歡迎德國而不喜歡史達林

  +.Hitler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不知道怎樣覺得受了委曲 而有復仇的心態

  第一次世界大戰 要再去查查看到底是怎樣

  如果Hitler不要這麼貪心 打東又打西 就可以賺到才對

  讓美國與英國結盟是最大的敗筆

  或是自始致終都與俄國保持友好

  英國也可以擊敗

  就已經吃了歐洲很多國 為啥一定要在這個時候打俄國

  Hitler說俄國有資源 所以必須要打

  +.開戰國

  德國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平等條約-國家社會主義的國家

  感覺情有可原

  日本是因為身處在資源貧乏的島國-想要資源

  +.二次大戰啟示錄

  基本上還是用盟國的觀點來看的,單方面的言論

  终于看完了豆瓣评分高达9.5的《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6集,每集50分钟。

  感想:该纪录片的图像非常珍贵,比如

  图1的希特勒和图5的真他妈帅啊,就是太邪恶了!图2是不输男兵的英国女兵,图4是第六集中美丽的指挥柏林交通的苏联女兵。图6是德国青年团的面孔,图8-9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节节胜利的庆功大会,可以看出日本妇女是多么开心啊!图9是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夫妇自杀前毒死了6个子女。

  对二战历史非常感兴趣的军军对一些历史细节也是收获不少:比如德军有个外号是泡菜,还有就是绿毛龟[偷笑];德国刚入侵法国时,法国坦克性能甚至超过了德军坦克。法国和英国的世仇。希特勒称丘吉尔是个由犹太人控制的酒鬼。苏联T34坦克太粗糙了,甚至要用锤子敲才能换挡变速。乌克兰曾被沙俄饿死了300万了,所以把德军当成解放者。希特勒说罗斯福背后的力量就是犹太人。日本隆美尔~山下奉文命令25000名英军战俘列队接受他的检阅,这无疑是对战俘的最大侮辱,后来他被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震惊的是北非法军对英美联军猛烈开火但由于实力太弱而损失惨重。

  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苏联太庞大了,不可能被打败,该议和了。

  罗斯福不喜欢戴高乐,他更支持法国将军吉罗(这名字不是唐老鸭里面的发明家的名字吗?[偷笑])丘吉尔始终支持戴高乐将军。德国伞兵号称“绿色魔鬼”,非常强悍。美国在日本投放凝固汽油弹,这可比之前英军投放在德累斯顿的含磷炸弹的杀伤力更强!

  不知不觉,观看笔记都记了3000多字。

  二战死去的英雄永垂不朽!

  作为曾经新闻学的学生。片子中展现出了战地记者的英勇无畏,展现出了他们对历史的负责,展现出了卡帕的那句话~不要怪照片拍得不够好,是自己离现场不够近。片尾记者们的身影让我肃然起敬!

  对德国当时宣传的敬佩,好多估计是宣传片一样的镜头很文艺,很精美。顿时觉得在全民记者的时代,如何去记录世界,事件发生了,肯定会有比二战时多得多的人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摇摇晃晃的镜头,这让科班出身的人拿什么去生存?更强的新闻敏感和记录欲?更舒服的镜头更好的画面?

  作为在读的国际政治学生。我真正领略了战争机器开动起来的样子!看到了战争造成的炼狱。也明白了,为什么最后一集叫炼狱,而不叫胜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论怎么说都是炼狱。一开始只是沦陷区的炼狱,后来反法胜利代价却是全世界的炼狱。

  终于理解了马歇尔为什么要在哈佛大声疾呼,搬出拯救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终于理解了那个年代为什么都奉行现实主义的权力与均势。终于理解了潜艇、卡秋莎、飞弹、原子弹等高科技创新带来的威力。

  干净利索,再一次被优秀纪录片感动的热泪盈眶!看着一祯祯纪实影像,感动于其中引用文学性描述的只言片语,特别是片尾曲配以珍贵影像资料听着震撼直入心底!

  年轻的德国党卫军孩子举手投降时那惊恐无奈的表情让人难忘,华沙最繁华舒适的街道变成人间地狱,欧洲最美城市变成一片火海,翩翩雕像还在,斯大林广场却已火光熊熊。战争于人类即灾难,过程太残酷,真相太丑恶,是人类贪念与偏见结合的恶果。看完此片若讲出“希望世界和平”,相信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已!

  西方视角甚。片中,于中国只有一个日军骑兵进紫禁城的场景;前苏联的种种努力都是别有用心;英美化身坚强正义的使者,所有的瑕疵都有苦衷。

  历史的真相也许会永远蒙尘,看来偏见总是在所难免,说别人总是比自己做容易。真心企望意识形态偏见不要再次引发劫难。ps德军服装真的好帅。

  纪录片一共有6集,每集47分钟,主要由法国在2009年制作完成。各集的主题按顺序分为侵略、溃败、震撼、激战、反击和炼狱。有意思的是最后的标题没有被理所当然的定成凯旋,或者胜利。一方面体现出记录者的客观,更多的是揭示战争有多么的残酷。确实,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利益和立场是一直在改变的,武器、军队、媒体、标志...只不过是用来实现目标的工具,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一些具象。《Apocalypse》和之前看了一眼就放弃的美国历史频道的《WW2 in HD》不同,这部记录片很多时候是从平民、士兵的角度出发,叙述他们因为战争而颠沛流离、饱受摧残,让观者可以更身临其境,由心底不禁产生怜悯心。这也是这部纪录片给我震撼最大的地方。另外,人性的复杂在这部纪录片里也描绘的真实而值得思考。当德国人把大批犹太人遣送到兵工厂日夜工作时,当苏联人同样抓来德国战俘充当前锋来对抗自己国家时,他们的做法都有悖人权,然而战时却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这部影片外,其实对于整个战争题材的书籍、电影一直想好好推荐下。可能有人会觉得军事迷和喜欢战争历史的人往往都是激进的、和现实脱节、看起来不友善或者纯粹浪费时间。有些人确实如此。但其实每次的战争都包含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借鉴。从顶层角度,各个将领的战略、战术把握都值得研究,而且可以类比到其他领域,他们中随便请一位都是能够领导上万人的传奇人物。科技,包括供应链、运输、医药等等一系列的飞跃就不赘述了。从历史角度,战争时期短时间产生的巨量信息远超很多和平年代,因此给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最后,人文方面,也是我自己感触最多的地方。因为战争的特殊性,人们都在经受生离死别,需求层次最基本、最本能的保障线受到考验,所以我们得以领略很多人性的光辉被记录下来。战友间的,士兵与国家间的,家庭间的。而这些,与和平时期的我们所能碰到的逆境和失意是无法比较的。所以同时也让我们从心底重新珍惜现有的一切,少点抱怨、消极,这类七宗罪的东西。和战争相比,我们平时经历的绝大多数事算什么?

  结尾也想提下,影片的配乐水准非常高,大气磅薄同时也很感人,是一位日本作曲家川井宪次做的。从音乐和视频角度也值得有空好好看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