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声婚礼》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无声婚礼》的影评10篇

2022-04-06 03:35: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声婚礼》的影评10篇

  《无声婚礼》是一部由Horatiu Malaele执导,亚历山德鲁·波托赛昂 / 卢米妮察·乔治乌 / Vasile Albinet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声婚礼》影评(一):本该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片头的和片尾的黑白色,看得让人揪心,衬得那次婚礼的色彩好像莫奈的油画一样,变成一个久远的梦,只有那颈项上的一抹胎记,默默诉说着那段往事。

  那一个一个从断壁残垣中走出的身着黑袍的寡妇,好像幽灵一般,挥散不去。正如那个莫名死去的俄国女人,即像一个梦魇,又像一个预兆,透露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味道。

  政治宣传新闻,变成了卓别林式的闹剧;那突然出现的马戏团,好像投入这一潭死水的石子儿一样,也像一缕灯光,引得人们像飞蛾一样,不顾一切的追随而去。那个不愿长大的侏儒跟着马戏团走了,是不是预示着那些不甘的灵魂只能背井离乡,才能寻找到一片自由的土地呢。

  那段无声的婚礼,叫人这么说呢,好像一个闹剧;就在这个闹剧结束,一切变得顺利成章的时候,真正的闹剧才刚刚上演。为什么现实变成了梦魇,梦魇又变成了现实?那个宣称会飞的教授最后终于飞起来了,不过已经说不清究竟是在梦魇里还是在现实里。

  《无声婚礼》影评(二):无声的婚礼,人性的悲喜剧

  给人以深思的悲喜剧。

  笑本是美好的,但这也是相对于村庄被摧毁之前,在几十年都没有男人作依靠的村庄而言,外来采访者的笑在影片的开始一直到最后,都显得非常的格格不入。

  不能不说,影片的渲染手法很巧妙,影片为表现出独裁的罪恶,不仅以斯大林的葬礼摧毁村庄为主线,还巧妙采用无声的手法,以被俄罗斯士兵奸污的俄罗斯女孩的死为索引,悄悄拉开人们内心的一丝警觉。在无声的婚礼进行过程中,相信那一串拖沓的放屁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婚礼中无声的欢笑却是真正的快乐,直至新娘终于压抑不住,憋屈感也终于使她的父亲在沉默着爆发了,但这不仅仅需要的是勇气,还有沉重的代价,于是,这个村庄留下了最后的短暂的笑。

  相比起叫它电影,老老实实拍成纪录片的话挺好的。不能说有了反讽有了映射就是好电影。凭心而论,实在尴尬。

  前一半都属于不知道在说什么的状态,尽管导演舞台剧出身但把所有的惊恐,转折,剧情的推进都放在演员表情的卡顿上实在是欣赏不来,并且每次惊讶过后也并没有剧情递进的感觉。

  好好地一部电影,导演在不停的给大家按暂停,怎么可能会让人看得爽。或许是舞台剧不用转场吧。前半部分就在导演亲自的播放暂停播放暂停中什么都没说。

  无声婚礼部分其实单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前面实在太长,导致也并没有把节奏完全拉回去。其实单看婚礼部分和看电影部分是可以的,节奏,主题,处理几乎都没有大毛病。

  但是虽然他是喜剧,但是最后结尾的对比还是太显僵硬。讽刺也好,警示也罢,整个结尾就像和剧情分割了一样。录像团队的仰天长笑,也真的是…一言难尽…

  还有埋的女主胎记的梗,男主一句:你还是不准备告诉我它的由来吗?本来就已经让人觉得奇怪了,胎记就胎记,还要由来?莫非女主在娘胎里让人给揍的?!结局才知道是为了介绍身份。那和前面的由来又有什么半毛钱关系吗?!!这梗埋的简直不要太烂。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推荐,还感动到了?!!原谅我实在盖不到点。不能说揭示现实,反映问题,铭记历史的电影我们就一定要高分。电影总还是要回归作品本身。战狼一样,摔跤吧如此,二十二也难逃被点。

  总之这部片给人感觉太散了,主要是尴尬转场实在是吓到了胆小的我。觉得三星差不多了。

  《无声婚礼》影评(四):请别让历史也变得无声

  看完罗马尼亚电影《无声婚礼》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这么少人看过?豆瓣上参与评分的人少的可怜,影评也都只言片语。这种关注度与电影的精彩极不相称。

  豆瓣上关于电影的一些评论也让人感到很失望,“原来罗马尼亚也是社会主义啊?”、“电影比较夸张,看不出为什么恐惧”、“为了一顿婚宴而失去性命不值得”等等,还有一部分短评集中解释了电影风格与库斯图里卡相近,因为不是很了解两位导演,也不敢妄加评论。

  戈尔巴乔夫说,苏联人睡醒喝酒、上班喝酒、下班喝酒、睡前喝酒,无时无刻不在饮酒(不是原话,大意),于是就出台了一个禁酒令,结果当年的伏特加产量急剧下降,由此使苏联经济更加凋敝。真是一个荒唐的笑话。

  婚礼前半段虽然无声,但并非索然无味。搞笑的桥段接连上演,后半段隐喻也耐人寻味。当夫妻俩跳无伴奏舞蹈时,妻子看到了被用布条封住了嘴的几个孩子,顿时眼神就黯淡下来。是谁封住了人们的嘴,限制了人们的声音?我认为这是个很巧妙的隐喻。妻子看到了这一幕后就失去了跳舞的兴趣,回到座位上沉默。这时候一声惊雷,妻子的父亲狠拍桌子,音乐响起,人们载歌载舞,重新“发声”。其实雷声也代表着唤起人们觉醒的一种力量,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因为雷雨声可以盖过音乐声,所以人们才敢发出声音。

  坦克开进了小房屋,第二天苏联军队抓走了所有的男人,仅仅是因为斯大林去世的禁娱令,新婚之夜变成了悲剧之夜。故事并没有这样戛然而止,而是转到了数十年后,一个老妇人,颤颤巍巍的说着:“你们还要夺走什么?”,一句话让人不寒而栗。

  那些被抓走的男人后来去了哪里呢?不得而知,也不知道后来苏联掀起的对斯大林的反攻倒算,是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那些妇女们是怎么独自在这个小村庄生活下来了呢?不得而知。我时常感觉历史的宏大,它让每一个人如同砂砾般不值一提,但是一个人的经历构筑了这个人的全部,每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是怎么漂泊的呢?常常想了解普通人过去的生活,只有了解普通人,才会知道一个更立体,更有人情味的历史。近年来,写普通人生活的书和小人物的回忆录也多了起来,让我们知道,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

  苏军破坏了一场无声的婚礼,一个阳光明媚的小村庄从此变得灰暗阴冷。

  电影最后,老妇人(曾经的新娘)面对记者近乎木讷,记者和摄像竟忍不住大笑起来!这笑声穿透了人的骨髓。一些黑色的过往被笑声所轻蔑,被年轻人所不屑。如果一个国家的伤疤被年轻人所嘲讽,甚至被曾经经历过的人拿来作为笑料,甚至因为这个伤疤,一个国家的大多人永远对政治失去兴趣,充满鄙视。那才是真正的历史的悲哀。

  《无声婚礼》影评(五):憋死你的快感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53年,罗马尼亚的一个村庄正兴奋地筹备著玛拉和颜古的婚礼,大喜之日是3月9日,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欢乐即将上场的时刻,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传来,苏联老大哥决定举行七天国丧,派驻当地的苏联政治指导员要求立即取消婚礼。

  在威吓下,村民不得不低头。但当监视者离开,所有的欢乐气氛再度引发,双方的亲朋好友决定举行一场无声婚礼。席间客人不能做出任何声响,笑不能笑,唱不能唱,舞不能舞,鼓掌只能打手势,期间演奏乐器也只能是拿拿样子吹出无声的奏乐,即使是一个笑话也只能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进行。到了最后,人们已经无法忍受这样的无声婚礼,于是寂静被打破,这样一群狂欢的人们最后招了了毁灭。

  这些专制所要带给人们的就是要憋死你的快感,他们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绑架你的自由。

  影片得到很大赞许,是因为电影本身激发了人们心中的共鸣。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不自由,网上发言要先被审核,如果有言论过激或者敏感词,对不起,你的发言会被删除或者退回邮箱。

  于是乎,人们学会了在和网络管理员的博弈中懂得了敏感词分类。原本只是一片小小博文,接二连三的被退回来重新修改,将自认为是敏感的地方删除,然后继续发表,发现删除的词语不对,三番五次后终于发现所谓网络设置的敏感词汇也不过是一个人名,一句调侃。如此博弈的结果,就是人们发现自己自由言论的空间被一步步压缩,被限制的地方越来越多,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越来越多,但是人们还要跳舞,于是智慧无穷的网民便激发出了更大的语言和词汇来和这些限制与不自由做斗争。

  与电影相反,追求快感是人最起码要求,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可以试想一下,做爱要射精的时刻,突然伸出一双手对你说,“现在不行。”,歌曲听到高潮戛然而止,电影看完了漫长前奏,酝酿了好久情绪,就等着高潮迸发的时候,突然黑幕,然后影院工作人员告诉你,“对不起,停电了。”在快感爆发的时刻忽然被人制止,这样的感觉断然不会好到那里去。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不多,一是快感,一是自由,当两者都被钳制的时候,人们就会憋不住,然后就要寻求一个倾泻的闸口,然后如洪水猛兽,喷涌而出,否则,心理健全者回沦为变态,心理不健全者会拔刀相向。

  所以,在人们能把握自己人生快感的时候,大家都尽力。熬夜看场电影,只为片中男女演员深情对白的时刻,一首老歌翻来覆去地听,只为了祭奠以往逝去的岁月。

  常为《三联生活周刊》写圆桌杂谈的作者大仙曾经打车回家,当时出租车内正在播放一首萧亚轩的歌,大仙正听到兴头上,等车到了大仙家门口,歌曲还没有放完,当司机准备抬起计价器跟大仙结账的时候,大仙告诉司机“麻烦你在我家楼下再绕一圈,等我听完这首歌再下去。”等歌曲终了,大仙才心满意足地结账下车回家。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王小峰身上,当时出租车内正播放着侯宝林老先生的相声,还差几句就说完,但出租车已到家门口,于是也和大仙一样,让司机继续往下开,等侯宝林先生都出最后的包袱后才心满意足下车。

  所以说,快感和自由其实是一样的,是顺其自然而来的东西,是不能被压制和绑架的,要不然,憋死了快感,人生也就真的无奈了。

  《无声婚礼》影评(六):他们活过,后来死了

  起初是一个村子,像我们熟悉的那样满溢质朴的爱憎、粗俗的欢乐、未加掩饰的蓬勃欲念——土地被公有化的农夫懒洋洋地度日,醉醺醺的妓女坐在酒馆里打瞌睡,因为日子乏味,所以有开不尽的玩笑恶作剧,只有年轻人不抱怨生活,他们无休止地追逐打闹,在田野、在森林、在谷仓里欢爱,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

  村落宛如生命体,有自己的规律、法则和好恶,当生生不息面对陌生而粗暴的极权制度,它笨拙地应对着,帮助苏联人的人成为被嘲笑揶揄的对象,电影放映前插党旗的宗教化仪式,被顽童赋予了玩笑般的性意味。生活在继续,那庞大的机器一步步推进,人们从未察觉。

  只有畸零的边缘人,站在离怪兽最近的地方,疯子少女用荒诞的语言警示大家,欢乐的侏儒则坐上马戏团的车子一去不回头,像《铁皮鼓》里的男孩一样用流浪逃避成长的危险……可俗世的人只关心眼前的欢愉,金童玉女终于要在一对冤家父亲的争争吵吵中喜结良缘。

  第一个黑色信号降临,疯子少女惨死在森林里,手里紧握着苏联军官的勋章,而这时那怪兽还尚未露出一点真容,这只能算他临近的足音。村人的悲伤像一阵风掠过,临近的喜事很快冲淡了每个人的哀恸,不甘心的鬼少女从坟墓里出来试图再次拯救大家,无奈依然像生前那般无足轻重。

  第二个黑色信号是“各民族之父”的死亡,胸口带着被拔掉徽章的痕迹的苏联军官来到,仿佛不详和死亡的信使,让所有欢乐陷入停顿,从此后,静寂无声。

  哑剧一样偷偷摸摸的婚礼,应该很好笑,但笑都在还曾有阳光的时候用完了,透支了。人们无声地动作默契荒唐,却再引发不了内心的笑意。女人的眼泪总能激发男人的血性,男人的血性总能引来怪兽的胃口,欢乐的歌声还来不及收场,坦克(熟悉的坦克)已经推倒了家园的墙……

  我想,不管结局怎么急转直下,这终归是一部喜剧片,幽默对抗极权,就像前苏联和罗马尼亚数不清的政治笑话,高压下人们找不到别的途径宣泄不满,开始用类似段子和三只小熊的歌曲这种轻松俏皮的途径来对抗暴政……记得有人跟我说过,喜剧的最高境界是“笑着流泪”;也记得我最初很不喜欢《美丽人生》这片,有了孩子以后才明白它的宝贵;俚俗的东西忘记了故弄玄虚,往往如稚子一般,看到皇帝赤裸的身体。只可惜是肉身对抗坦克,最终结局,不过是螳臂当车,留下一个黑衣岑寂的寡妇村。

  喜欢一开始的那句话:社会主义把村子夷为平地,变成了工厂,资本主义现在又要把工厂拆掉,建成村子。

  各种主义风里来火里去,轰轰烈烈一场只留下断壁残垣,而一个个人的鲜活历史,祭奠其中,如孤魂野鬼流离失所,曾经鲜活的村庄只残留在记忆蒙尘的角落,影片一步步走入灰暗的色调,仿佛前一段看到的那个解放前昆明、重庆、上海的影集,惊讶于曾经还存在那样缤纷的色彩,只可惜后来,也一样沉沦在灰黑暗淡的历史深处。

  他们笑过,后来哭了;他们爱过,后来忘了;他们活过,后来死了。所有人都死了,一个村庄成了各民族之父的随葬品,一个国家成了一种制度的牺牲物。

  《无声婚礼》影评(七):《安静的婚礼》:笑声背后的无奈和眼泪

  一场别致的婚礼,没有笑声、没有音乐声、吃东西也没有声音,他们不想失去一次快乐的聚会,哪怕要禁止发声。但轰隆隆的坦克砸开了墙壁,他们仅有的尊严也被夺走了……

  这本是一个快乐的村庄,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做农活、喝小酒、聊聊荤段子、互相开着玩笑,任何一点小事,都能成为逗乐大家的源头。虽然通不上电,日子还是比较贫穷,但不妨碍单纯的快乐。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几十年前的村庄,好色色哦!除了年幼的娃娃,人人都会拿情色开玩笑,在这个封闭的小地方,那只是生活的调剂。当然小娃娃也没闲着,趴着墙洞,偷看里面的床第之欢,真正的教育从小抓起。

  其实影片带有比较强烈的政治色彩,对于罗马尼亚这个国家,过去的军政统治予以赤裸裸的批判。人民完全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不可以有自己的异议、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人身保障只是奢侈的词语。

  影片的高潮无疑是那段十几分钟的婚宴,除了偶尔的几次声响,整个过程相当安静。但仔细观察,缺少了音乐、缺少了笑料,人们仍然很快乐。外面危机重重,还冒着生命危险,此刻村庄的人们只是在享受这个聚餐。但这也更像是黑暗前最后的宁静,告别式一般,无底的深渊正在等待着他们--这群可怜的人。

  于是,这个世外桃源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女人们,以及一个留恋尘世的冤鬼。

  《无声婚礼》影评(八):难道终究还是要屈服的吗?或者幸福的代价是付出生命?

  昨天加入的“想看”,今天想了一天晚上抽了时间看掉了。

  一行不知愁滋味的摄录团由现任村长领路来村里拍影像,当他们发现这个村庄只有悲伤,阴霾,古怪的时候,故事开始了。

  原本这里公平,温暖,简单,相爱。GCZY侵入原本单纯的村庄,“叛徒”出现了,被委任給村名放革命纪录片。(我喜欢那段在办公室的还嘴。。哈哈。小兵问,我们不是民主的吗?!那个叛徒官把小兵给骂了。)放电影的时候马戏团正好路过村庄。小矮人找到了他一直再找的幸福。他跟着幸福走了。幸好走了。。。

  接着那个像天使一样的女孩那段我看不懂,我重播了3遍还是看不懂那段意思:她握着一枚勋章,一手被捆绑着死去了。(应该是被俄罗斯暴政势力的迫害)然后全村参加了她的葬礼。可是她又一次真实地出现了。当大家惊恐着去开馆的时候发现她躺在里面,被葡萄酒染色的裙边确是真实的。(我看不懂)

  全村村民除了那个“叛徒”都参加了婚礼。

  百姓在暴政的恐吓下收拾了铺张的婚宴现场。一入夜,他们又悄悄地聚到一起,享受本该属于他们的单纯简单的团聚。他们小心地控制着一切声响的出现。当然,他们只是很天真地快乐着,用沉默的方式。这段很调皮,很悲哀。

  新娘的爸爸终于忍受不了这样的强制镇压,高声大叫“宴会开始!”那一秒他幸福了。大家跳舞~享乐~发自内心地开心。。。紧跟着,整个房子起震。尘埃肆意。俄罗斯GCD的坦克终究毁了这个婚礼。接着是暴乱,殴打手无寸铁的村民,再接着,军官开枪射死了新娘的爸爸,爸爸试图擦拭掉这可怕的血腥,擦着擦着再也没有闭上眼睛。连点滴都没有被放过,屋子被洗劫一空。男人们全被抓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叛徒爸爸第2天就被射杀了,也并没有落得美满。有理想的天使最终飞向自由,成了真正的天使。

  女主角耗尽岁月的等待,变成了沉默的老妇人。

  能说出口的委屈,便不是委屈 。。。

  真的非常推荐,虽然看完会很沉重。这么优质,怎么可以这么声弱呢?

  《无声婚礼》影评(九):无声婚礼,东欧故事

  霍拉蒂乌•马拉埃雷(Horaţiu Mălăele)生于1954年,是罗马尼亚著名演员,出演过40余部影视作品。2008年他导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长片《无声婚礼》(Nunta Mută),影片讲述一个摄制组前往罗马尼亚的一个村庄取材,听到当地的村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53年的故事。那年一场准备在村子里进行的婚礼因为斯大林的逝世而被禁止,而心有不甘的村民们趁夜深人静举行了一场无声婚礼——所有的人,包括乐队,都不得发出声音。后来因为雷雨到来,以为安全的人们开怀畅饮放声大笑,招来了苏军士兵,结果发生了一场血腥的屠杀,所有的男人都被带走,当地只剩下女人和孩子。

  做作家作品论式的考察就会发现,马拉埃雷实际上与“罗马尼亚新浪潮”并无直接关系,因为新浪潮导演们大都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并且基本都毕业于布加勒斯特戏剧与电影学院的导演专业,这部影片严格地讲应当属于我所谓“罗马尼亚新电影”——罗马尼亚电影工业复兴之后的一批制作较为精良的影片(如赛尔玖•尼古莱耶斯库、尼古拉•默尔吉内亚努等老一辈导演,以及内•卡兰费等较为年轻的导演于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但另一方面,马拉埃雷又着实是一名“新导演”,在影片的开头,摄制组去寻访村庄的段落具有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明显视听语言特征,这大概是被“误认”的主要原因。

  本片在视听语言上的一大特色是很容易指认出的对塞尔维亚导演,国际艺术电影明星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模仿,包括表演的夸张,超现实的情节(如死尸还魂、借助人造翅膀飞上天空),吉普赛人马戏团等等。而同时库斯图里卡的长片里必有一个婚礼段落,此片正是以婚礼作为叙事重点,连婚礼上演奏的音乐都十分相似。大约是因为库斯图里卡成名已久,甚至已经打入好莱坞(《亚利桑那之梦》),这种电影方式显然是为观众所熟悉的(一个例证是在国内著名的网站豆瓣网,一半以上的观众——超过500人——都清晰地指认出了本片中库斯图里卡的痕迹)。略作追溯则可以发现库斯图里卡在冷战末年和后冷战初年是怎样作为一个东欧导演被塑造成电影大师的,所以这种模仿是有意为之的。

  联系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其他影片,这部有些不合时宜的影片,大约也并非仅仅是导演个人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我认为本片是典型的“自我东欧化”的叙事——而且是一种冷战刚刚终结之时的,如今看来有些过时的东欧叙事。那么如果本片的目标市场是整个东欧,以及西欧,北美,那么这种叙事策略似乎可以理解:于东欧而言,这个地标并不显著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东欧有苏联驻军的任何一个地方,这当然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伤痛。于西欧北美而言,这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宣传没有什么差别,当然地符合着“东欧想象”。故事讲述的年代如此,而讲述故事的年代又如何呢?

  老太太:我听不见啊,孩子。

  主持人: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

  老太太:你们还想从我们这儿拿走什么?

  故事的讲述者是当年的小男孩,大屠杀后村子里剩下的唯一一个男人,整个故事的目击者。而故事的当事人,已经在沉默之后继续沉默。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也很意味深长,俯拍的大远景,工厂的废墟中,穿着白衣的新娘于其间行走。这倒有了些“历史的幽灵”再度归来的意味。大约这便是本片对现实的关照,以及它表达的裂隙所在。

  《无声婚礼》影评(十):是哀是怒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小说宠儿,而对王小波的书迷而言,没有哪一篇不是他们的宠儿。在低吟的《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集中接受睿智、幽默、坚定的文字洗礼,站在属于他与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标杆前,感悟的是沧海桑田,而其意义对生长于现代的我们,则是珍视拥有的,履践到抱负所及的峰顶,继往开来,谱写我们的责任,即便足底的大路并不为你铺,硌脚的石子让你无暇顾及沿途的美。 看罗马尼亚影片《无声婚礼》,我的脑海一直盘旋着与之并不相连的王小波的文字。或许有相通之处,以嬉笑怒骂,敌沉默之竭,留给历史一丝响动,是哀,是怒吼,用活的气息拖住丧气的步子。 关于《无声婚礼》,这篇感悟不好写,因为要触及到一些话题,对于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来说,来来回回三五下就能把自己憋进死胡同,我八股刻板的思绪中有太多不能触碰的惊雷,所以在未提笔前,已觉前路漫漫,思泉陷于拘泥,不知如何“挥键问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