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玩命追踪》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玩命追踪》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7 03:00: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玩命追踪》观后感精选10篇

  《玩命追踪》是一部由艾略特·莱斯特执导,杰森·斯坦森 / 帕迪·康斯戴恩 / 艾丹·吉伦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命追踪》观后感(一):以暴制暴,搞基不要

  作为当下欧美影坛里最能打的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回到英国拍摄的电影,却不打斗和肌肉为卖点。假如把《玩命追踪》当做一部动作片来期待,恐怕就要失望,这是部是英国人拍摄的警匪类型片,既不如好莱坞电影的激烈大场面,也不没有福尔摩斯那般的严密推理。杰森•斯坦森此番要做的,只是一个警探“以暴制暴”的反击,带有点B级片的无视道德,卖弄现实背景里的黑色幽默,再调侃下英国人特有的“搞基”情怀。

  一开场就利索的解决掉偷车小混混,“闪电”的绰号却不是授予暴力警探布兰特的,这是一个变态连环杀手自封的名字,可看做是嘲笑办事效率低下,又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英国警察。《玩命追踪》里的警察专业能力之低,让人对生活在伦敦的居民深感同情。片中那个变态杀手很早就登场,不到半场就已向观众亮明身份,与警察打过两次照面,衣着上的设置,直到最后一幕翻盘才得以体现。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剧情推动力并不在于如何“找到”杀手,而是如何“惩罚”杀手。对于这个杀手的作案动机,编导给予了完整的交代:原来也是因为斯坦森的一次“殴打”,进而心理畸形,向所有无关的警察报复。布兰特和他的“基友”搭档,以及差点被害的黑人女警,一直在和杀手玩着猫鼠游戏,没有福尔摩斯和华生,谁都不高明。在这个并不复杂的作案过程中,英国媒体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的角色,这确是对英国社会的一次讽刺。变态杀手“闪电”把自己的作案流程和细节透露给喜好挖掘独家新闻的记者,从中获取名和利,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政府主义的英雄。影片中有一幕场景:因为证据不足,警方不得不释放杀手,当他从警局中出来时,迎接他的是媒体疯狂的追逐。在这种过分强调“犯罪者人权”的社会环境下,警察变得十分的低效和笨拙,他们既不能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也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和同行,这才会出现“警察杀手”这般的耻辱。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横行,是如今英国社会无法解决的顽疾,从影片一开始,斯坦森饰演的暴力警探布兰特就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种奇观的现状做斗争。这种粗中带细的硬汉角色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十分常见,经典如《肮脏的哈利》,挪到英国地界上,又多了份对官僚主义的反讽。布兰特的新搭档是被他看不起的同性恋警探,二人对白中藏有许多英式幽默,一路调侃对方的性格和取向。只可惜这种关系没能完全的展开,纳什的探案水平似乎并不出众,最后还是靠布兰特的另类方式,才彻底“处决”了杀手。在构架这桩连环杀人案时,警察与杀手间的心理博弈超过了动作,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目的,关键就看谁行动更快,而线人则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个充当线人的社会边缘人,分别承担了警探和保护者的部分功能,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其实与那个外表疯狂,内心幼稚的杀手一致,遭到报复时,更没有人会去关心他们,这也是社会的悲哀。从这个角度来评论整部影片,就会发现编导在设置人物身份的用心,力求各种角色形象丰富,却有些失于零散和浮表。此外,在叙事逻辑上《玩命追踪》也不够严谨,前松后紧的节奏,导演在控制力上还待提高,不过,对于一部致力于突出黑色幽默,反思现实意义的英国商业片来说,斯坦森低沉的嗓音,坚硬的拳头,以及还算机警的脑袋,不用暧昧的“搞基”也足以完成任务。

  《玩命追踪》观后感(二):这是打着惊悚犯罪旗号的搞笑搅基片!!!!!(剧透慎入)

  这是打着惊悚犯罪旗号的【搞笑搅基片】!!!!!

  好久没看过这么高调的烂片了!!!!

  速度巨慢不说 最后竟然。。。。。烂尾!!!!!!

  毛线警察基友二人组费尽心思抓到凶手!!!!

  结果木有证据啊我去!!!!

  把人放了那瞬间我觉得这部应该叫胜利大逃亡啊有木有!!!

  凶手得意的荡漾死了!!!!谋杀好多菲林啊有木有!!!

  最后竟然是警察好基友之前的一个爆下体的故事给了另一个好基友灵感!!!

  于是二位一起去弄了个陷阱把凶手爆头了有木有!!!

  各种不怕留指纹地开天台门啊!!!当观众是弱智么亲!!!!

  还告诉说没人知道!!!!没人知道才有鬼好么老大!!!

  《玩命追踪》观后感(三):故事很传统

  《玩命追踪》的故事很传统,既有点像《七宗罪》,又有点像《野兽刑警》,还是变态杀人犯连杀数名警察,谁都知道他是凶手,但警方苦于没有证据,只得将其无罪释放,从而展开一场“兵匪游戏”。杰森•斯坦森饰演的特警,则是位典型的“暴力刑警”。他出场亮相时,居然直接抄起木棍,干倒三人想偷他车的小混混,够狠吧?而他睡在沙发上,起床就喝酒,更是充满着颓废感。接着,他为了侦破案件,为了惨死的伙伴,为不让坏人逍遥法外,必须不守规矩、以暴制暴,因此“野兽刑警”侦破“七宗罪”,颇为讨巧。纵观杰森•斯坦森演的“野兽刑警”,这个脾气暴躁的硬汉,他除了打斗动作迅猛、心狠手辣之外,跟人饶舌、讲冷笑话也别有一套。其实杰森外表粗矿,扮演劣迹斑斑、粗暴执着的破案警探,不是很难,但想逗乐观众就得动脑子了。因此,片中杰森的两只狗调侃为“辣妹、小贝”,还在结尾让两只狗冲向隐瞒线索的小报记者,都颇似英式搞笑风格。除了杰森继续当硬汉,他的搭档警官则是一个同性恋,由《谍影重重3》里的派迪•康斯丁饰演。这个充满“基”情的卖腐组合,为充满暴力的影片注入了轻松笑料。

  《玩命追踪》观后感(四):之非正统原创影评《玩命追踪》

  实在没想到,初次登场就是埋头加班处理突发状况的周末后继续无底限一直加班的周二,甫一亮相、技惊四座的A计划彻底告败,幸好只是相约在WiFi信号里的见面,除了本期偷得浮生半日闲正斜躺在沙发的小捕快(其实也是刚刚在街头奔波完成工作),倒是无人得以窥见本作家的脏乱差艺术家范儿。

  本期推荐的是一部由体育界转型电影圈后获得红人待遇的新一代英国本土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忘了英文怎么拼,将就着看中央台级别的国文翻译版名称吧)主演的警匪片。

  比起杰森之前的非常人贩、怒火攻心、死亡飞车、乱战、游侠、机械师、敢死队等作品,这一部并不算突出,豆瓣电影给出了6分而已,但在这部片子里却包含了有很多市民群众对警察的梦幻狂想,当然最重要的是也本作家一直期待的从警状态。

  日常处理报警,经常碰到市民说“对坏人还这么有礼貌”之类的抱怨,埋怨说“明明我是受害人,你还担心他的权益受损”的疑问。其实法治精神就是同时要保障各方权益,就算是违法犯罪嫌疑人也有应该收到保护的方面。所以憋着愤怒听小偷乱撒谎啊,忍着脾气听骗子装好人啦之类之类的时候,难道你们以为我不想“一记左勾拳右勾拳“并告诉他“一句惹毛我的人有危险”吗?凡事讲证据啊,不经过慎密的调查取证,谁能轻易就判定罪责?

  但电影世界就不一样了,这位动作巨星给我们带来了警察以另一种方式来维护正义的设想:那就是以暴制暴。在所有法律手段都失效的情况下,为了让其他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只好用非法的手段来制裁犯罪分子。这里导演没想讲什么大道理,纯观赏性的格斗、飙车和枪战等大场面在片子里····都没有,这是一部英国人导演的警匪片,跟好莱坞还是有区别的。有的只是无视道德的B级片的痞气,浓烈的暴力冷幽默充斥全片。 相信市民朋友看得爽之余,警察同僚们也会觉得出了一口恶气。但就像你可以在PS3上开极品飞车并不代表你就可以在水官高速上飙车一样,回到现实社会还是要尊重敬畏和遵守法律才行。

  警营大作家本期推荐:《闪电》,国内有一个土爆了的译名叫:《玩命追踪》,其实就是国内引进电影时想沾点杰森之前比较出名的《玩命快递》的人气而已,并不是同一个系列,特此告知。

  《玩命追踪》观后感(五):影片不若叫《以暴制暴》或者《以恶制恶》

  “我是一个装成吸毒者的警察卧底,但我却更觉得我更像一个披着警察外衣的瘾君子。”卧底女警法尔斯对布兰特说。

  她的这句话,是影片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从银幕出现片头影视公司到片尾结束曲,我有无数次冲动想要离开影院。

  “这太烂了,是我看过的有史以来最烂的片子,烂透了,竟然还能拍成影片,还要中影花费力气进口。”我对BF说。

  在耸动与刺耳的重金属摇滚配乐中,充斥着暴力、血腥与脏话的片子持续了一个半小时。

  影片讲了一群警察抓捕一个有点神经质的杀警狂的故事。警察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是这个神经质干的,费了许多周折抓到他,却没有证据,无法将其绳之于法。最后,警察扮成匪徒,在一个天台上以匪徒的方式暴打了这个神经质一顿,然后崩了这个神经质杀警狂。

  “你想想看,这部片子真的那么不值得花费投资拍成电影吗?它在反讽,反讽英国失灵的司法系统。那么多人去抓一个有问题的人,并且在法律框架下无法解决问题。最后警察以匪徒的方式解决了问题。”BF说。

  不得不说,这家伙的解读能力确实让人嫉妒。

  回头一想,这片子确实耐人琢磨。

  警匪界限没那么明显。身份不同,不是善恶划分的标准。

  看看影片中的伦敦东南局警队里都是什么人:头发花白的警长玩婚外情,每周三去约会,骗老婆说他去打球;女警法尔斯不做卧底后依然吸毒;男一号布兰特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力狂和酒鬼;男二波什是个同性恋,私下以暴力手段打废了一个恋童癖之后,不但没被停职,反而被调到东南局当头儿;那个还算帅的克雷格在跟法尔斯暧昧后,不愿意负责任,甚至让法尔斯自己回家,导致法尔斯差点被杀。

  再看影片中的坏人们。那个最“坏”的神经质杀警狂巴斯,他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布兰特在台球室里对他的一顿暴揍。他当时在台球室里痛扁别人,但暴力的布兰特的到来,真是让小巫碰上了大巫,他像被捏海绵那样让布兰特扁得软绵绵的爬不起身,在那群人面前丢丑。这催生了他的杀警心思。

  他没犯过大错,小毛病不断,被警察抓进局子很多次。自此,他要把抓他进去的每一个警察都干掉,以弥补他受损的心灵和面子。

  最后,他穿着被他干掉的警探罗伯茨的警服,在罗伯茨的葬礼上,想要得意地做掉布兰特。布兰特和波什联手,将计就计,以匪徒的名义、匪徒的手法用铁钩将巴斯修理地鲜血淋漓后,一枪打爆了巴斯的头。面目模糊,血肉涂地。

  影片中另一个“坏人”是那个为保护法尔斯而被巴斯残杀的12岁小男孩。克雷格说那孩子有多坏多坏,但法尔斯说:“他只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在法尔斯被巴斯袭击的生死存亡关头,那“坏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救了法尔斯。其实,“坏孩子”不用死,只需要克雷格送法尔斯回家,巴斯就没法下手。但克雷格却因害怕承担责任而“绅士”地选择让法尔斯自己回家。在“责任”这个问题上,“坏孩子”比克雷格更善良,更像个男人。

  这是影片绝妙讽刺之一。

  在一个司法系统和法律制度失灵的情况下,警察无法用正规渠道解决犯罪问题,只能再一次重复了波什之前的做法:用匪徒的暴力方式,继续伤害甚至残忍地打死以前被布兰特等警察伤害过的巴斯。

  这一幕发生在牧师正为死去的罗伯茨念天国悼词的空当。耶稣的牺牲、怜悯与救赎,与眼下正在发生的暴力、杀害、仇恨的延续形成了对比。死亡在继续,从罗伯茨到巴斯。信仰成了空壳,成了仪式的一部分。

  这是讽刺之二。

  人们的冷漠与麻木,新闻记者良知的沦丧大概是这个影片让人抓狂想冲出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讽刺之三。

  巴斯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杀人,在酒吧卫生间杀线人,在罗伯茨家杀罗伯茨,手段残忍,他们的嚎叫与反抗是那么地凄厉与剧烈,奇怪,周围竟然没有人,或者周围有人也没人上来制止或指认。杀人手法并不高明的巴斯竟如入无人之境,还潇洒地看电视猜题、在案发现场洗澡后从容离开。

  当布兰特和波什要求停车场管理员调出录像时,管理员竟然说“已经六周没有录像了,磁盘满了”。起诉巴斯的关键证据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没了。

  新闻记者在这起连环杀警案中的表现就像一群冷血的狗。邓洛普只是代表。

  三流记者邓洛普为了自己成名,当然他的报社也支持他这么做,巴斯每次打电话放料给他要杀警察时,他像一只狗一样兴奋,兀自记录着那些血腥细节,丝毫不顾及这是生命在被毁灭。他没有报警。

  当然,当那个脏兮兮的苏格兰线人要放料给邓洛普说知道谁是杀手并有证据时,邓洛普(以及背后的报社)依然发挥狗的性格,选择不报警,要花5万英镑买这个料,妄图出名。

  当巴斯因证据缺乏被释放时,又是邓洛普等一干记者堵在警局大门口,像欢迎英雄凯旋一样,给他镜头,争相揽过他、甚至亲吻他,作采访。

  影片最后,布兰特带了两条恶狗,找到邓洛普,看着邓洛普被两条狗追咬、惊慌失措地爬墙。

  依然是以恶制恶、以暴制暴。

  《玩命追踪》观后感(六):IF YOU PICK THE WRONG FIGHT ,AT LEAST PICK THE RIGHT WEAPON

  这片子跟JASON以前的片子差距太大,特别是怒火攻心、非常人贩之类之类的,那种拳拳生风,动作硬汉,打不死的小强什么的~~~

  不过那种片子看多了难免会有视觉疲劳,打来打去都是那么个调调儿,看他秀着满身肌肉,以一敌百,漂亮的动作场面,飞车场面或者枪战场面什么的……

  这片子看完之后,让我想起他以前的两杆老烟枪,SNATCH还有THE BANK JOB……其实基本上都是差不多一个类型的,没有太多的动作场面或者说动作场面并不作为电影的主要卖点,单纯就是为了讲故事。。。各种主线支线交织在一起,重点不是他有多能打,打的有多精彩毕竟看打架话直接去看职业摔跤联赛什么的就足够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奇妙的关系跟联系。

  他为什么愿意与他交谈?

  他为什么又愿意去帮他?

  他与她之间到底又什么说不完的故事?

  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千丝万缕的微不足道的联系。很多故事,开头到结尾,就像是一条线,顺着剧情走下去不论是直线折线曲线或者其他什么,最终都是到了另一头,回不去开头。英国的这类小片子看起来好玩的地方,就是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个圆,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经历这么长久的折腾,最终其实什么都没变,生活还是那个样子。

  也有人说,这片子不如JASON以前的幽默……确实没事没以前“那么”幽默,但是依然是JASON的调调——冷嘲热讽,自我中心,拐着弯的骂人说话,刀子嘴豆腐心。

  再说这片子本身,至少不再以JASON为中心,倒是稍稍舒了一口,本来么,靠一个演员撑起整部片子你以为你看的是127 hours么???多条线铺下去没什么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个人的故事都或多或少的有有交叉,你的起因也许正是他的后果,这样片子才有意思~~~

  以及出现的GAY警察,一开始觉得做作,后来越看越喜欢啊!!!清清瘦瘦的身材以及他家的感觉我真心喜欢啊!!!我想去当NC粉了~~~另外,演FALLS的姑娘在Case Histories演JASON ISAACS的助理,然后除了觉得她身材蛮不错之外,我不喜欢她~~~另外金发美妞,CHAOS里的副主任。果然我对金发妞没有抗拒力!!!其它的,恕我才疏学浅不知。总之就是一堆脸熟的人凑一块演了一部好玩的电影~~~蛮值得一看的~~~以及觉得那两人总能擦出点火花。。。毫不犹豫杀去人家家里面,还过夜了……然后自恋的说你是不是看上我了?还叫着一块去罪犯家,然后两个人最后天台相会什么的……进电梯的时候,还说,你不要吸烟啦。。。结果JASON说了句:or you 'll do what?shoot me?我以为会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WHO THE HELL ARE YOU?MY WIFE?

  《玩命追踪》观后感(七):有没有对与错

  小时候,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对好人崇拜,还有同情,对坏人厌恶,或者惧怕。

  日子一天天过,渐渐长大

  逐渐改变了非黑即白的看人的方法

  但仍然有情绪激动的时候,会大声喊,杀了他~!

  不知道人世间怎么会有种种的行为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行为有了对错

  从只认对错,到变的灰色

  --比如,坏人对自己重要的人也很亲切等等

  直到刚看这个电影的时候

  忽然想,如果人们真的像记者那样挑剔轻信

  像美国电影演的崇拜杀人犯或者讨厌警察

  那么,这个世界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我不是上帝,我说不出谁绝对正确谁绝对错误

  我也不想深究谁的问题其实更加是社会的问题

  或者人人都有罪或者人人都无辜

  他们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我们从一个细胞变成一个个体

  也许我们会有苦难

  也许我们遭受委屈虐待

  种种种种,不是我们把他施加于其他人的理由

  当你选择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偷抢拐骗,不论任何借口

  你选择的,要负责

  你不需要同情,别人也不应该同情

  你又千万个理由你有千万个机会你也不想这样

  但是,事情已经这样

  谁的责任不重要。你选择了你选择的

  其他人,滚蛋边去。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吃饱了看着整个世界都这么美好

  谁也不该牺牲

  那你别吃别喝别撒别拉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如果说理有用。早就没有监狱军队这些机构了

  说理是在事情发生前

  发生后,需要的,是惩罚

  当然要反思,但不是为这个

  是为了下一个还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

  总而一句话,让他们去死吧~!

  如果你为了救十个人,杀了一个人,你该死。

  如果你失手杀了一个人,也该死。

  如果因为你的过失死了一个人,你也该死。

  命,要用命偿。

  其他的,那是其他的问题。

  《玩命追踪》观后感(八):What you gonna do?Kiss me?

  一枪爆头Blitz后,

  Jason边掏烟边说:看来这案子永远结不了了

  oss看到他点烟说:you are not supposed to smoke here.(你不能在这抽烟)

  Jason回:What you gonna do?(我偏要抽,你能怎样?)

  然后用他那刚毅的小眼神看着boss说:Kiss me?(亲我啊!)

  ==================================================

  好吧,事实上他说的是:shoot me?(给我一枪吗?)

  但是当他说What you gonna do的时候我自然而然的就接kiss me啊啊!

  这个基情澎湃的世界啊!!!!!

  《玩命追踪》观后感(九):《玩命追踪》:破案追凶还是要靠暴力

  作为当下欧美影坛里最能打的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回到英国拍摄的电影,却不打斗和肌肉为卖点。《玩命追踪》是英国人拍摄的警匪类型片,杰森•斯坦森此番要做的,只是一个警探“以暴制暴”的反击,带有点B级片的无视道德,卖弄现实背景里的黑色幽默,再调侃下英国人特有的“搞基”情怀。

  一开场就利索的解决掉偷车小混混,“闪电”的绰号却不是授予暴力警探布兰特的,这是一个变态连环杀手自封的名字,可看做是嘲笑办事效率低下,又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英国警察。《玩命追踪》里的警察专业能力之低,让人对生活在伦敦的居民深感同情。片中那个变态杀手很早就登场,不到半场就已向观众亮明身份,与警察打过两次照面,衣着上的设置,直到最后一幕翻盘才得以体现。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的剧情推动力并不在于如何“找到”杀手,而是如何“惩罚”杀手。对于这个杀手的作案动机,编导给予了完整的交代:原来也是因为斯坦森的一次“殴打”,进而心理畸形,向所有无关的警察报复。布兰特和他的“基友”搭档,以及差点被害的黑人女警,一直在和杀手玩着猫鼠游戏,没有福尔摩斯和华生,谁都不高明。

  在这个并不复杂的作案过程中,英国媒体扮演了一个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的角色,这确是对英国社会的一次讽刺。变态杀手“闪电”把自己的作案流程和细节透露给喜好挖掘独家新闻的记者,从中获取名和利,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无政府主义的英雄。影片中有一幕场景:因为证据不足,警方不得不释放杀手,当他从警局中出来时,迎接他的是媒体疯狂的追逐。在这种过分强调“犯罪者人权”的社会环境下,警察变得十分的低效和笨拙,他们既不能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也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和同行,这才会出现“警察杀手”这般的耻辱。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横行,是如今英国社会无法解决的顽疾,从影片一开始,斯坦森饰演的暴力警探布兰特就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种奇观的现状做斗争。这种粗中带细的硬汉角色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十分常见,经典如《肮脏的哈利》,挪到英国地界上,又多了份对官僚主义的反讽。布兰特的新搭档是被他看不起的同性恋警探,二人对白中藏有许多英式幽默,一路调侃对方的性格和取向。只可惜这种关系没能完全的展开,纳什的探案水平似乎并不出众,最后还是靠布兰特的另类方式,才彻底“处决”了杀手。在构架这桩连环杀人案时,警察与杀手间的心理博弈超过了动作,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目的,关键就看谁行动更快,而线人则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个充当线人的社会边缘人,分别承担了警探和保护者的部分功能,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其实与那个外表疯狂,内心幼稚的杀手一致,遭到报复时,更没有人会去关心他们,这也是社会的悲哀。

  从这个角度来评论整部影片,就会发现编导在设置人物身份的用心,力求各种角色形象丰富,却有些失于零散和浮表。不过,对于一部致力于突出黑色幽默,反思现实意义的英国商业片来说,斯坦森低沉的嗓音,坚硬的拳头,以及还算机警的脑袋,不用暧昧的“搞基”也足以完成任务。

  《玩命追踪》观后感(十):《玩命追踪》的故事很传统

  《玩命追踪》的故事很传统,既有点像《七宗罪》,又有点像《野兽刑警》,还是变态杀人犯连杀数名警察,谁都知道他是凶手,但警方苦于没有证据,只得将其无罪释放,从而展开一场“兵匪游戏”。杰森•斯坦森饰演的特警,则是位典型的“暴力刑警”。他出场亮相时,居然直接抄起木棍,干倒三人想偷他车的小混混,够狠吧?而他睡在沙发上,起床就喝酒,更是充满着颓废感。接着,他为了侦破案件,为了惨死的伙伴,为不让坏人逍遥法外,必须不守规矩、以暴制暴,因此“野兽刑警”侦破“七宗罪”,颇为讨巧。纵观杰森•斯坦森演的“野兽刑警”,这个脾气暴躁的硬汉,他除了打斗动作迅猛、心狠手辣之外,跟人饶舌、讲冷笑话也别有一套。其实杰森外表粗矿,扮演劣迹斑斑、粗暴执着的破案警探,不是很难,但想逗乐观众就得动脑子了。因此,片中杰森的两只狗调侃为“辣妹、小贝”,还在结尾让两只狗冲向隐瞒线索的小报记者,都颇似英式搞笑风格。除了杰森继续当硬汉,他的搭档警官则是一个同性恋,由《谍影重重3》里的派迪•康斯丁饰演。这个充满“基”情的卖腐组合,为充满暴力的影片注入了轻松笑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