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7 03:00: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诗》经典观后感10篇

  《诗》是一部由李沧东执导,尹静姬 / 李大为 / 安内相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观后感(一):诗--不死的传说

  我怎样才能进入诗的语言

  去描述你看不见的我的眼前

  这一片、一片的

  满山、满山的

  油菜花田

  黄黄的花瓣

  绿绿的腰杆

  曳在风的瞬间

  是和美邂逅时的凌乱

  从此

  成泥的一世相伴

  李沧东自编自导的《诗》在豆瓣的主演说明里,只一个人--尹静姬,她是剧中美子的扮演者。《诗》的海报上亦只有美子的侧仰面颊,表情是一种悠远的孤寂,不能与人诉的忧愁。但与海报不甚相符的是,剧中的美子更有亲和力和倾诉性;相比于海报韵味十足的雕琢,影片中的美子更生活化,亦可称作人物的构建和表现更加饱满,没有被生硬且仓促结论的定格在一瞬。于一生的长来说,一瞬的评判委实折扣太多,顶多算得上一个微小的捕捉,远远的不能与这一生契合。

  这是一个年逾花甲的女人,和外孙一起生活,生活不算艰难,但没到安枕无忧的程度;她穿着时髦,没有任何的暮色昏沉;某日,她偶然看到诗歌培训班的告示,她想着小时候因写作被老师鼓励的话,想着自己曾经有可能成为一个诗人,她就入了这个诗歌培训班,想为自己写一首诗。当然,表述也可以是这样的: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寡妇,她女儿把生下的孩子留给她,去了釜山,一年见不到几次,她要做钟点工来支付她和外孙的生活费;虽然生活清贫,但她打扮的花枝招展;一日,她见到本地有个诗歌培训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写过的文章曾被老师表扬过,就想到自己或许真能成为个诗人呢,她急匆匆的入了培训班,整天想着写诗,但苦于入门乏术。

  人生就是这样,虽怎么过都要死,但这死之前的旅程却可以大不同。所以,面对着自己之外的眼光,怎么活都成了一个大问题。现实主义者告诫你要大江东去,随波逐流,否则会碎成浪花点点;理想主义者倡导你不可熄灭永恒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否则活着如行尸走肉;领导告诉你要尊重上级意愿,医生告诉你不要食回锅肉,孩子问你为什么不给他买美羊羊,媳妇哭喊你没给她爹妈订机票,你自己昨晚打牌输了几大千......

  这就是乱七八糟的生活,被整天描述着冠以美好、阳光、幸福的新世界。人不能逃离,是不是?人就得这样活着,是不是?那总有一处可以避开的小小的犄角旮旯吧,让我们在可放声痛哭的时间里毫无顾忌的哭和笑吧。

  问问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不死的传说?

  有的,这个世界可以被烧成一片灰烬,但烧不死一个诗人最纯净的内心。

  美子默默的付出,不去争吵得失,不去问津这个世界的灰暗,不去吵闹这原本不该平静的生活。她不去索要生活的答案,她只是在一旁聆听着息事宁人的弥天大谎,她用一种羞辱自己的方式来换得金钱上对她人的补偿。她践行着她的罪与罚,行走在安静的沙漠中,哪怕四周的炎热已围裹的密不透风,她只是走着。她渐行渐远的身影失去的只是一个作为躯体的麻木,愈来愈近的灵魂得到的却是一个作为诗人的荣耀。她的纯净容不下任何无辜的伤害,只留下诗言的空间来抒写作为人的情操。

  所以,关于美子的叙述是如此的:她是一个优雅的女人,不卑不亢的活着,有时她在阳光下跳舞,有时她在星空下读着花语,她知道红色的痛苦,她知道白色的纯净,她浅尝着杏子的滋味,她知道伤害要受到惩罚......

  这就是美子。

  每个想成为诗人的人,或者说,每个想为自己写一首诗的人都是被诗捕获的猎物,被俗世的生活追杀的逃犯。

  不知为何,在看到美子时,我总想起奉俊昊的《母亲》(金惠子演)。一个遗忘身外的女人,在百草丛生的荒野里随风扭摆,她所有的身份都无关了,她遗弃了这个世界,遗弃了所有作为人的代名词,她就是她,只是一个她。

  活着与死去,不再是一个问题。永恒原来也是这样的片面,也是这样的扯淡。在这只一生一世,熙熙嚷嚷的生活中,活着也不是不容易,而难得却是不知为何,为谁活着。既然生活理不清头绪,那也没有必要和生活较劲,不是还有一面:约上三五好友,情趣相投者,于艳阳三月,步丈田园,风起风落,梨花零散。

  《诗》观后感(二):诗在何处

  因为偶然的原因,想起看《诗》,虽然下载很久,也听很多人念叨了很久,但到了这个年纪,如此繁忙,我已惰于情感。怕被感动,怕看到他人的生活,怕发现阴影。

  去东欧之前,卧榻正在读《特吕弗传》,记得有一句话,当他被心仪的姑娘彻底拒绝后,一切失意,于是他每天继续看电影,但不仅是看电影,他在寻找什么,一种力量或者一种释放。此刻的我理解他的心情。恰巧在维也纳的LOMO SHOP也买了一本英文的有关特吕弗工作的书。我对特吕弗的喜爱不仅源于他的作品,还在于哪些无可言说的东西。

  《诗》不如我的期待,或者说李沧东只是在重复自己,那些人物设置、影像处理,似乎只是重蹈旧日作品覆辙。李沧东的作品于我最为迷人的不是那些文艺情结,而是他的用光,他总刻意用艳丽灼人的光线,让他忧伤、无助又竭尽所能勇敢着的主人公在这样的光线下执着上路,而不是停顿。不过,《密阳》、《绿洲》中的主人公还可以相互支撑,而《诗》已是恋物的一种,当这个世界已无人可以给予你支撑,你还能做什么呢?只有依靠自己,一只玩具熊,或者心中那涌出的字句。

  我相信美子不是因为要勒索老人才与之做爱,她只是在最绝望无助时忽然想起老人的哀告——想在死前再做一次,那是对生命的无奈。即使看到美子被乞求时,我已可猜到后文,但那真的不重要。

  这是一个多么冷漠的世界,另外五个男孩的父亲、美子的外孙,甚至望着美子要挟的老人,无人关切这个女人以及她所处的境遇,甚至教写诗的老师,他们每人问为什么,为什么写诗,为什么做那些事。

  一个有意思的调度镜头。片始,美子走出医院,给女儿打着电话,一个男青年似乎在尾随着他,意图不轨,但其实只是随着人流看少女的尸体被从救护车中抬下。我的联想让我不仅怀疑自己,究竟是电影看多了总期待戏剧发展,抑或只是内心的阴谋论,那强烈的不信任感。

  结尾,美子叮嘱外孙后,带他打羽毛球,警察默默到来,默默带走了外孙。我喜欢这个处理,美子没有什么表示,那种对一切深深的无奈。该做的都做了,就这样吧。

  美子很美,热爱着美,悉心地打扮着自己,会唱动人的歌曲,热爱着所有美丽的事物,也在用自己力量去维系着那些美丽。诗,与逝,与失,这就是世事本来的面貌。

  《诗》观后感(三):为自己写诗。

  韩国电影,大多时候都是由几个名字代言,这其中就有李沧东。《密阳》之后蛰伏三年的李沧东带着冲击心灵的新作《诗》归来。国内引起轰动后,影片在到达戛纳次日,便受到了艺术总监特里埃•福茂发来的邮件,声称《诗》“称得上是艺术的电影”,已经顺利入围竞赛单元。影片首映结束时,全场2000人起来,报以长达7分钟的热烈掌声。最终,媒体评分2.7,最佳编剧奖,再次圆满了李沧东的戛纳之路。

  与《密阳》一样,李沧东再次从女性的角度解读欲望与道德,丑恶与美丽等命题。他认为,女性视角比男性视角所能承受和表现的要有弹性得多,《密阳》中申爱对于宗教的怀疑如是,《诗》中美子对于欲望的思考便也是如此。

  《诗》的雏形,是韩国一个小城市里发生的10代(10到20岁之间的少年)男生轮奸中学女生的犯罪事件。导演不愿直面表现它,于是有了美子这个角色作为载体。女主人公美子(尹正熙饰)与上中学的孙子共同生活在京畿道某个小城市。美子年近古稀,童心未泯,穿戴像个少女。对一切充满好奇的美子一日在街角看见了诗班讲座的广告,便兴冲冲跑去报名。就在这时,不懂事的孙子与几个狐朋狗友对女生进行侵害,直接导致其自杀。在想方设法与女生家人达成和解后,美子因为不菲的补偿金而“道德沦丧”。不过,李沧东并没有把影片的矛盾重点全都放在美子的“沦丧”上,而是把美子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作为切割点,即性的欲望到底是何种力量,既能诱使孙子实施强奸,也能让老社长为了人生最后一刻成为男人而恳求她。

  带着这样的疑问,李沧东淡化了真正被害者和加害者的痛苦和罪恶感,而是位于第三者立场上眺望美子心中凝结成无法消退的疤。当美子成全老社长时,她是善意的,可以威胁老社长的举动,让她付出变成丑陋的交易筹码。这期间,美子并没有沉陷苦痛,而是在不停寻找“诗想”中的过程中,对自然万物用心欣赏与领会,让她在写出人生第一首诗时,找到了被宽恕的方法。《密阳》告诉我们,痛苦是有意义的;《诗》则告诉我们,痛苦不仅有意义,还有了答案。诗,在李沧东看来,就是生活,这就意味着,生活本身就是痛苦的解药。

  在影片结尾,李沧东制造了一个不亚于《母亲》的悬疑——常在颂诗会上讲黄笑话的景观来逮捕孙子的时候,美子表现出一副期待此刻发生的样子。是美子告发了自己的孙子?这是美子的秘密,也是电影的秘密。在这个留白里,观众可以选择,或者叫作玩一个需要做出道德选择的捉迷藏游戏,就像美子必须做的一样。

  “在这个是个濒临死亡的时代,诗算什么?”这是李沧东丢给观众的问题,“在这个没有人诗情,诗想的世界里,今天你还写诗吗?”恐怕是观众留给自己的问题。

  OV.22

  LC

  《诗》观后感(四):诗

  刚刚看完一部安静的电影“诗”。电影一开始就是满屏的水光,还有潺潺的流水声,瞬间抓住我的耳朵。让我沉下心来看下去。

  整部影片带着一丝阳光的明媚和淡淡的哀伤,让我感觉确实很治愈的,不止一次我联想到了“桃姐”。可是我却一遍一遍的被这位外婆所感动。

  一位孤生养育照顾孙子的外婆,每天都穿着整洁有干净的衣服,她说她很喜欢诗,很喜欢花,所以也一直都让自己打扮地大方得体,这让我想起了同样爱美的奶奶,或许她们心里都有一种倔强吧,不过我觉得这个外婆很让人舒服。

  她说她幼时上学时写作课总被表扬,老师说你以后会是个诗人,所以五十年后的今天,当她看到写诗的协会开课时,她犹豫之后还是来了,于是就出现了每时每刻观察所有事物,若有所悟,立刻掏出笔记本记录的很多场景。

  可是她真的很纯粹,她很努力去发现世界上所有诗意的东西,去写成一首隽永的诗,虽然生活不是想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她最心爱的外孙跟他的朋友在学校猥亵少女导致少女投江自杀而惹出大祸。她真的很愤怒,因为她很惋惜少女才16岁的生命,她也很在乎自己外孙的前途以及未来的生命将要怎样度过。她在最生气的时候冲进去孙子的房间想要拉扯起孙子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毁掉了自己和别人的家庭。可是她却还是不忍心,只能躲在莲蓬头下痛哭。然后她默默地想尽办法去筹钱救她的孙子。她就像流水一样,不惹人麻烦,以助人为乐。去东家做看护工,想照顾一个小孩一样不厌其烦地细心照顾偏袒生活无法自理的东家,甚至后面在大雨中淋了一身后想通,同意了东家想要再过一次性生活的要求,因为她懂得他的无力。她始终觉得身体应该是干净的,这样心灵才会是干净的,所以她没有骂过打过她的外孙,可是却一直告诫他要向好的方向,希望不久的将来外孙能够理解到外婆的深刻的爱。

  她像极了我们这一辈的长辈,当她一个人去医院拿到老年痴呆症的诊断结果时,当她得知外孙闯下大祸时,她都没有告诉她的女儿,而是选择遗忘,选择跟从自己的内心,她踩甜杏的那段剧情格外让我动容。她说熟透的甜杏,为了下一代的未来,不惜直面坚硬的地面,即使被摔得粉身碎骨。她尝到了这是地上的甜杏甜到心里的味道,她也一如这甜杏般,在完成了所有她该做的事情后,选择了流水,选择了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不拖累自己的家人。

  结业课上的老师说:写诗没有那么难,有要写诗的心才比较难,我认为外婆活出了一个诗人的感觉,飘逸,空灵,温暖。

  《诗》观后感(五):暗流之上红色的花

  当影片用《诗》作为名字,你会对此期待什么呢?是一种诗意人生的展现,还是一个诗人探寻隐藏在世界万物背后神秘联系的过程?两者看上去都不像,李沧东依然将笔触和镜头对准了某一种人,那些几乎被我们所遗忘的芸芸众生中的某个普通的身影。与只拍牛人的陈凯歌不同的是,李沧东更愿意从卑微普通的人身上挖掘生命的意义和人的尊严,这或许才是诗意的所在之处。

  1,开头和结尾

  李沧东对开头和结尾一直有精心设计,如《密阳》里开头的天空对照结尾的草地,象征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尘世的皈依,此片中的开头和结尾吻合,都用了缓缓流动的河水,但意义不同,开头的河水,暗流涌动,预示着危机,如浮上来的少女尸体;结尾的河水却寄托着美子的诗信,而少女也通过河流给予了回应,河水抚平了伤痛,洗净了灵魂。

  2,环境描写

  美子参加了诗歌学习班后,刻意在生活中发现诗意,跟随她,我看到了大山,河流,花朵,田野,树木。而美子拿出笔记本,写下一两句只言片语,她觉得那不是诗,她为自己无法写出诗而困惑,这样的困惑掩饰了她生活中真正的痛苦,比如,小旭和几个同学讲同校女生强暴,而这个女生投河自尽,美子需要拿出500万韩元作为赔偿金的一部分以息事宁人,安宁的环境描写让美子的痛苦真相躲在背后,愈演愈烈。

  3,美子的人物塑造

  美子是一个年过半百,轻度老年痴呆的老太太,她与孙子小旭共同生活,在康大爷家做兼职家政以维持生计。小旭与美子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基本的交流,如一起吃饭,一起打羽毛球,但却无法进入彼此的世界。而康大爷被美子的开朗和悉心照顾激发出性欲,用善意换来难堪,让美子倍感羞辱。

  现实中的美子生活拮据不易,但她对美好事物的心向往之丝毫没有因为种种打击而变少,如她对红色花朵的喜爱,她随时打扮漂亮的行头,每周去上诗歌课,她爱笑爱说的性格表象,片中美子的这些特点与残酷的现实穿插表现,看似格格不入,却是美子对“诗意”的本能表达和追求,尽管她一直苦恼于无法用文字写出一首诗来。如美子去看病,医生告诉她患了老年痴呆。美子却被窗台的山茶花吸引,与医生的交谈过程中始终面带笑容,渐渐显出所谓的“病态”,她活在自己的美好中,尽管医生告诉她,那山茶花是假的。

  美子的转折从对半身不遂的康大爷进行人道主义关怀开始。康大爷只是按捺不住衰老破败的身体欲望,与小旭和同伴们按捺不住青春迷茫的身体欲望,退回到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真实,难堪和无法回避。而美子的转变通过对康大爷要钱,将死去少女的照片立在小旭的餐桌前表现出来,美子的情绪是平和的,语言也很简单,但是行为本身已经说明其内心的变化,依然是端庄的扮相,依然喜欢笑和花朵,但内心有一种坚定,对生活摆在她面前的难题,美子有了回应和表达,她尽管痛苦,忘词的毛病也越来越严重,但心里的声音却越来越大,行为也变得有力,不再只是一个无力的接受命运的麻木残年。

  诗歌会是一个分享交流的地方,美子在里面却只是一头雾水地羡慕别人的才华。诗歌会里的老师说:“诗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美子一直在找寻的诗意,在大自然的山水中,在一颗苹果的侧光,一棵大树的阴影中她迷失了,被雨淋湿放佛遭到了嘲笑般狼狈,但影片最后,美子交出了作业,一首诗,写给死去的少女。纯朴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正是她内心的秘密和诗意。

  4,压抑与光明

  影片从头到尾没有音乐介入,不人为渲染情绪。固定机位加长镜头贯穿情绪起伏大,重要信息揭示的场景中,如美子参加家长讨论如何善后的会议,没有一个美子的情绪表现镜头,始终保持距离,直到美子离场,镜头也没有随之移出,而是继续定在原地,由其他家长之后说出美子的生活实情,而美子在前景的阳光里欣赏花朵,表现出游离和病态,这种不正常的行为也只能与所谓正常人之对比而表现出来,而导演刻意将他们放在一个画面里,没有凸显出任何一方,为了欲盖弥彰。美子的外形与现实遭遇,以及诗歌的纯粹形式与现实的复杂表象对比吻合。克制的镜头,如同美子压抑的情绪,这种隐藏背后则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动力,唯有麻木不可取。心里有诗,便是理由。

  结尾是光明的,死去的少女给美子回信,少女的身影经过操场和教室,最后站在大桥上,转过头,露出微笑。斯人已去,但希望在召唤迷途的心回归。如此超现实的处理,是一种愿望,是一种与偏见和愚昧斗争的力量,美子如同死去的少女一样,被侮辱也被损害,她们一个痛苦一个逃避生命,源于对干净的心灵和身体的维护,只是这种坚持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会遭遇变故,剩下的便是如何面对,如何重生。最后,美子写出了一首诗,小旭必须承担自己的罪,小旭妈妈一个失职的母亲在空屋子里等待,康大爷为欲望付出代价,还有诗歌会员们的种种喜怒哀乐,有些人明白了,有些人在逃避,有些人还在迷糊,生活在人们眼前展开,真正的诗就是心里的信仰,那里有快乐和痛苦,挣扎和欲望,你全部的真实感受。

  《诗》观后感(六):优雅的坚持

  这是一部慢节奏的电影,就像剧中的美子的步伐,慢慢地走着,但却很优雅。

  美子是以为六十多岁的老年人,和孙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已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状的人,喜欢上诗,但是作诗过程中一直很苦恼,因为没有“诗想”。

  生活辛苦,美子同时还作钟点工。

  这时候,孙子和另外五个男孩因为对一个女孩进行性暴力而使女孩自杀。另外几个孩子的家长一直在想办法封家属的口和积极推进赔偿事件。

  但孩子们却依旧看他们的电视,听他们的音乐,玩他们的游戏,吃他们的零食……没有一点负疚感。

  在美子筹集了500万赔偿款后报警了。

  “身子干净了,心灵才能干净”。

  不是诗难做,而是很难拥有一颗作诗的心。最后那段诗很耐人寻味。

  《诗》观后感(七):“诗”只是一块逃遁之地吧

  一般对于用“诗”“画”“美”之类的抽象字眼来命名的电影,是需要谨慎的,因为它们难免会有一种封闭内囿的色彩——这本来也是作者电影的一个特征,无可非议。

  然而,只不过,如果这个创作者恰恰和你不是同一个趋向的人,那观影过程就很可能是一种折磨。

  比如李沧东的《诗》,前半段还是一个悬念和诗意平衡良好的上品,而后半段却陡然成了过于抽象和意念层面的漂移,仿佛一直看见导演在屏幕后面说:“你懂得诗吗?你懂得美吗?你懂的境界吗?不懂的话就不要指望理解我这部电影了。”姑且不论懂不懂,这种态度让人提不起兴致。

  相比起来,之前的《绿洲》和《密阳》就像一个积极沟通的人,至少它跌宕起伏的叙事、惨烈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强烈批判是容易吸引人的。而《诗》却是一个孤独的老人,需要你不厌其烦的去理解、去揣摩,或是听他/她一遍遍的絮叨那些事。当然,如果你真的那么做了,这部片子也不失为一部佳作,它能让你挖掘到那种超越的美和对卑微人生的体察。

  影片获得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大半归功于影片中两条内外情节线的缝合。首先,一条是符合现实逻辑的情节线——杨美子被症断为老年痴呆,她的孙子和几名男同学长期强暴一个农村女生,导致了该女生的自杀。几个家长就打算筹钱,作为给学校和女生家人的封口费。杨美子从她照顾的中风老头那搞到了这笔钱(通过与其做爱),但是,最后孙子还是被警方带走了。

  而和现实遥遥相望的是一个“诗和美”的意念世界——在这条情节线中,女主角去学写诗,观察花和树叶,拿纸和笔记录,去为那个死去的女孩痛苦,并为她和自己写诗。最终,她在大自然中完成了一次和死去女孩的对视,或按导演的说法是“接受了自己和那个女孩的命运”。而影片结束的时候,这个世界停留在一片广袤的山川河流之中。

  该片还在韩国本土的大钟奖上则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中风老头)三项大奖,充分显示了韩国本土电影节对个人化表达的认可和对高雅的崇拜。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该片的逃避取向非常明显——它批判的是世人不懂得美,却不是整个社会制度和人心的败坏;它不面对问题,不剖析问题,却在问题的一边做脆弱的痛苦状、进行无谓的自责。而最终,法律会制裁犯罪,个人会接受命运,只因写诗的力量无穷大也。

  这个特征可以直接联想到从政后的李沧东,03年入组政府内阁成为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16月后却主动辞职,而他所支持的前总统卢武铉,也在09年因受贿事件而跳崖自杀。

  在难以面对的现实、难以理性面对自我,和不愿积极作出行为的时刻,“诗和美”的幻觉的确可以把自身妥帖的镶嵌在现实中,而此时,也只有“诗”才是最好的隐遁之地。

  完

  《诗》观后感(八):为什么相信诗?

  诗有什么用处?

  它不会改变腐烂,它不会治愈遗忘,更无法逆转死亡。

  诗可以富有哲理,铿锵有力,却无力令破碎的世界重归平静

  那一日午后,美子面对受害者的母亲,全情投入,赞美天气,赞美果实,祝福收成——

  与此同时,

  死亡和罪恶的阴影忽然袭来,让甜蜜的笑容和诗意的句子变成玩笑,甚至是嘲讽。

  恰如,她如此赞美医院诊室中的那盆花,却换得一句——“那盆是假花!”

  现实中的人不相信诗

  大伙儿仅仅在理性地解决问题

  筹集三千万韩元 避免罪恶曝光

  相信诗的美子,成了一个反现实的存在

  她即将老年痴呆,却还在寻找诗句;她很穷,也要打扮漂亮上街;她的母女关系如此,却还相信俩人是一生的朋友……

  美子拿着她的小本子,游走在现实的世界中

  本片在“诗”与“现实”的严格对位中,描绘了人性的尴尬与辉煌

  整部电影的张力,犹如古希腊悲剧,

  主人公——

  始终无力改变命运,却站立着,保持着尊严

  苹果被吃了,或腐烂了,无可改变。

  苹果却也曾在成熟的一刻真切发光。

  水纵然向下流淌,

  却仍然蹦出令人心碎的美丽闪光

  《诗》观后感(九):人的诗意和生活的坚硬

  从另一方面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这个世界有它运行的规则,这个规则严苛胜过法律,在这个规则统治之下的众生倘若逾越规则便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死无葬身之地,毫无姑息。人的主观能动性虽然伟大却也只能着力于发现和利用规则而绝不能无视或创造规则,而单一个体发现和利用规则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就是人类痛苦的根源。所以生活中才会出现影片《诗》中美子这样的人:面对外在世界仓惶无助,转而在内心中求得一片净土。对美子来说,这块内心的净土是“诗”,而对许多芸芸众生来说,也许仅仅不过是“白日梦”。美子的诗令生活变得暂时能够忍受,但是坚硬的生活却始终不会为之动容,它没有诗意,也没有欣赏诗歌的耳朵。最终实质上无力改变生活境况的美子最终选择了同这种割裂彻底告别,将“诗”和坚硬的生活通通抛给了“虚无”。

  缓慢的节奏,刻意拉长的空镜,淡化的矛盾冲突,平凡无奇的演员脸孔······如果放置到中国的影院里,以上种种特征足以令一半以上的观众如坐针毡。这跟豆瓣评分系统里显示的数据毫无关系。能够参与评分的观众多半是能够坚持看完影片的,甚至是饶有兴味的看完,而这群人在普通观众中已经算得上独具品味的“行家”了。实际上绝大多数有意味的电影在普通人眼里也许未必值那个票价。这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规则:有价值的未必能用金钱来衡量,而“优秀”也不代表受欢迎。

  《诗》观后感(十):李沧东镜头下细腻而冷峻的女性生态悲哀

  生活在夹缝中的人,总是被各种事情缠绕,这是韩版的廊桥遗梦吗?不,这里所呈现的东西更加真切残酷。

  苹果,鸡冠花,树叶,杏子,这些平日里我们看到一千遍的东西,已经引不起任何关于诗歌的联想了。但她仍然渴望有那么一个东西的存在——也许是诗吧。

  她的身材娇小而衰老,几乎已经失去了女性的魅力,她的希望如此脆弱,又难以折倒,亲人们抛弃她,远离她,利用她,无视她,但她还是维系着一丝对诗的向往,这成为支撑她整个人生的动力。

  诗,它是那么的不真实,又那么的重要。她拼命的想写一首诗,最后她完成了。我们应该为她完成这首诗而感到欣慰么,那为什么内心一点温暖的感受都没有呢,只是得到了:啊……长叹一口气。于是,她就这样淡然的从人们身边走开,成为一个消失的名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