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婚礼2008》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婚礼2008》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4-24 03:01: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婚礼2008》观后感精选10篇

  《婚礼2008》是一部由张承执导,郭涛 / 陶虹 / 刘桦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婚礼2008》观后感(一):爱你,不是一场骗局

  婚礼2008,“疯狂的石头”的班底,08年新春搞笑剧,郭涛和陶虹的大牌合作,这些都只是卖点名词。

  你骗我,你忘记我,然后你又遇到我,这次轮到我骗你了,这些才是真实的故事内容。

  但是这并不完全是一场骗局。

  现实中的感情骗子实在太多,被导演拿来忽悠调侃一番也是正常,然而,其实骗子有真情,普通人也有恶意,只是大家遇见的时机问题,只是大家的爱有多深刻的问题。

  始终为那句“你再骗我一次吧,我们结婚”所感动,虽说这样的情节多少有点理想化,但这样深情而真挚的男人,终究会打动人心。那是怎样的一种包容,怎样的一种守护,可以把一切你的错都忘记,只盼望你能接受我的爱。

  有人说,这样的人,太傻了。

  但是真心爱着的人,本来就是一个傻瓜。

  假如你不感动,假如你很麻木,假如你嗤笑这样的情节太白痴缺乏内涵,你大概应该问问自己,心里是否还有对爱的希冀和期待,是否还相信真心的存在。

  一番黑色幽默的情节让人捧腹,但大笑过后,留在心底的,不仅仅是几个搞笑的镜头而已。或许,始终贯穿其中的一种感情,让我们在看到最后大团圆的结局时,会彼此相视微笑。

  唯独是爱你,不是一场骗局。

  《婚礼2008》观后感(二):《婚礼2008》:没有石头依然疯狂

  文/狐狸梦见乌鸦

  首先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感觉这个片名有点过于单薄。在如今各大电影的片名越叫越响的趋势下,本片却已一个简单的“婚礼”二字外加当下流行的“2008”字眼挂帅,有些乱赶时髦的意思,没有什么创意含量。也许是狐狸孤陋寡闻,不知曾经是否有过《婚礼2007》《婚礼2006》《婚礼200X》.....

  抛开本片蹩脚的片名不谈,本片打着“《疯狂的石头》原班人马旗号打造”的小成本喜剧片却成功吸引了众多影迷的眼球。除了导演宁浩之外,之前的原班人马悉数归来,导演也换成了《石头》的编剧张承,本片的监制也从刘天王换成了大名鼎鼎的文隽,而且在工作人员名单中还能看到金培达(音乐)、钱文琦(策划)等香港“大腕”。

  既然本片的导演是在《疯狂》里混饭的,所以本片依然从头到脚也继承了“石头”里的那股疯狂劲。与之前的“笨贼一箩筐”相比,本片取而代之的是一帮“行骗天下”的老千。小陶虹饰演的大骗,带着“道哥和“燕小六”等所代表的小骗,中间还冒出一个“娱乐名人”似的中骗(谢文贤),结果到头来全都被那个婚礼主持人来了个一勺烩,真可谓大家一起骗出个未来。

  本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起初各自扎堆,而且之间的关系简单,各自呼应。随着故事的发展,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交错,意外事件增多,形成了类似网状的结构,相互交织但不复杂,以增强本片的故事性与可看性。导演张承这一手我们在《疯狂石头》里早已领教,乾坤大挪移到本片依旧如此。可是张承做起导演来还是菜鸟级,所以本片从娱乐角度再到故事角度都与其任编剧的影片差一大截。本片的情节简单不说,漏洞百出也可忽略,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既然是讲一部骗子的电影,想要骗到人当然要花样百出,经典骗子电影《骗中骗》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但是在本片中我们不仅没有看到高明的骗术,而且片中的角色普遍智障,一个个普通人都能看出来骗局竟然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后一个“骗中骗”似的结局起因竟然源自一个4年前的复仇计划,不仅破坏了整部影片的基调,而且让人有一种无厘头似的感觉,果真是一出疯狂的闹剧。另外本片中大量赤裸裸的广告也令人发指,什么手机报、神州行、有事“飞信”我......真是广告也疯狂。

  作为一部喜剧片,说实话本片的笑料包袱不是很多,而真正的看点在于本片的题材与演员上。《婚礼2008》选择了当下比较争议的骗婚题材,而且片中还捎带提了一下炒得沸沸扬扬的高空坠物事件,本来这个事件在片尾的水落石出与最后男女主人公诚信面对相互呼应,可是事件本身在片中没有正面出现,说服力不足,是一大败笔。另外,本片的演员还是比较出彩除了“郭七部”(《疯狂石头》后此人一口气接下七部电影)继续“石头”之后疯狂之旅外,“道哥”和“小军”来了个本末倒置,还稍上了“燕小六”,但都换汤不换药,看到他们那副德行足以令人喷饭。表现最好的还属小陶虹,这个时尚的女骗子角色可以说是她的一次突破,再加上“快男”“好男”等偶像明星的客串,使这部不太搞笑的喜剧片变得趣味多多。

  总之,本片意图很明显,是想借《疯狂石头》的东风在火一把,但显然没到火候。本片充其量只能算一颗“小石头”,在茫茫的贺岁大片中只激起一点微澜。本片虽然毛病多多,但其没有野心,本着娱乐大众的目的来成为一部休闲之作,也就足够了。“婚礼”办的虽说不是很成功,但也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狐狸评分:

  观赏性:★★★

  娱乐性:★★★

  总 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d8c4a501008yc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婚礼2008》观后感(三):也知道金钱的话题少不了情感

  原本以为也是一部超级没事干的,比如《棒子老虎鸡》,看完后,也不晓得说什么才好的片子。

  一群穷人,绕着钱骗来骗去,有什么意义?既摆脱不了《疯狂的石头》的影子,又无法超越。这也是人们常常感觉的,超越自我的难处。

  如果按下暂停,就此否定这部片子,也是不公平。有时,把影片引向高潮的,只需一个转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理由。一份真正的执着之情,便可以。就像他为她所付出的时间,一个男人为教育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所付出的陪伴与等待。

  她的台词:感情这东西最廉价,说过去就会过去。经历过的人都可以信奉这话为真理,可是,也正像他们的台词:我是不是演得太像了,把自己都给绕进去了。他们并不是演得太像而把自己给绕进去,而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那如影随行的情感,并不是演戏的道具,而是发自人体的一种无法抑制的东西。人间什么最可贵?时不我待。所以,人们才会在时间的洗礼中,感伤一段又一段的过往,因为那些一去不返的岁月收藏了情感的线索。如果,他可以为一个骗子那么执着,她又怎能不大彻大悟的感动呢?

  时间并没有什么珍贵,如果没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那一面。

  :1、中国移动真的很牛啊,哪里都可以拉广告,做赞助,垄断到底。

  2、最后结尾那个新闻有点摸不着边,不知用意何在。

  《婚礼2008》观后感(四):闹腾着,伤感着,爱情着,幸福着

  你再骗我一次吧,我们结婚。老郭最后对小桃说。

  郭涛是一个婚礼主持,邂逅了诡计多端的职业骗婚小桃,故事就在这两人之间展开。原来导演是《疯狂的石头》编剧张承,石头余波尚在,宁浩带着黑皮黄渤去厦门当起了《银牌车手》,其余人,再加上陶虹、即小桃,《武林外传》的燕小六肖剑,便成了《婚礼2008》剧组。陶虹不是“外人”,因为丈夫徐铮就是石头群贼中的幕后主使。陶虹的演技越来越拉风,收放自如。这是一部骗婚大戏,主打爱情。互相骗婚的老郭和小桃,你来我往,明枪暗战,精彩程度不亚于《疯狂的石头》,音乐和剧情相得益彰。

  真相最后大白,原来两人早就认识。

  影片从开始的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目的互相欺骗一直骗到最后。关于婚姻,爱情,影片也是极尽调侃,一副不再相信的基调,但是又隐隐有条爱情的发展线深藏其中,最后才显现出来,原来,真爱还在,一切都还在。我看的时候,开始是闹腾着和他们一起开心,然后是伤感,以为要幸福的时候,老郭离开,留给小桃一封信,讲了两人的过往并劝小桃自首,火车离开,老郭泪下,小桃坐在街道的长凳上,坐在“神州行,我看行,过日子,实在点好”广告板后痛苦不已。伤感的时候又调侃了一回葛优。

  三个月后,小桃出狱。

  这次我骗死你信不信?小桃对来接她的老郭狠狠说。

  好啊,有本事你就骗我一辈子。老郭一脸幸福。

  五年前的突然离开,老郭骗了村子里的人,说媳妇去了美国,

  五年后,两人回来,天地继续拜了,众人参加酒席。

  完。

  关于演员,觉得陶虹和扮演翠花的谢艾霖演的尤好。

  《婚礼2008》观后感(五):小制作商业电影实践的“脱节”之作

  将《婚礼2008》列为一部“脱节”之作,是从观众角度作出的判断。在接受美学视野中,一部艺术作品的发生史结束以后,进入接受过程之前,还不能算最后完成。任何艺术作品的价值只有在接受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得不到受众认可,就难以实现其价值。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更是如此,观众接受还不仅仅是实现其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更是收回成本、获得利润的生存之道。因此在此类电影创作中,对观众审美心理、情感诉求的定势和变化的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好莱坞所遵循的电影商业美学,指的也正是以观众需求为核心,有机配置电影的创意资源和营销资源,寻找观众需求与电影艺术创作的结合点。 而《婚礼2008》的“脱节”,正表现为在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喜剧元素、营销策略各方面,都没能很好地找到与观众需求的结合点。

  叙事:结构与观众心理节奏的脱节

  《婚礼2008》采用了 “骗中骗”的故事模式,从《骗中骗》、《两杆大烟枪》到《疯狂的石头》,此类情节的电影并不少见,但它们在叙事方面,都集中在展示故事中双方高明“骗术”上,通过各种出人意料的骗技和扑朔迷离的情节发展将观众吸引其中,主人公爱情的情感发展和内心变化没有成为重点,只是一笔带过。它们是“炫技型”的,而不是“煽情型”的。《婚礼2008》将这一故事模式拓展到了人的情感领域,是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然而,尽管《婚礼2008》采用“骗中骗”的故事架构,却并没有在“骗”上下功夫。导演似乎也没有这样的意图,片中小陶虹饰演的婚托骗技之拙劣令观众发笑,且剧情设置上第25分钟,就让郭涛饰演的婚礼主持人识破了她的把戏,“骗中骗”的故事架构此刻就被瓦解了,而后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式的欺骗成了谈情说爱的亲昵方式。在观众的观影体验中,这又将是一个假戏真做,婚托被男主角的爱所打动而改变最终双双坠入爱河的故事。就如好莱坞的俗套爱情片一样。后面的故事情节正是沿着这样的套路发展的,直到影片结束前10分钟,编剧的高明才显露出来。离去的男主角留下一封信,告诉女主角,也告诉观众,他四年前曾被她欺骗过,他历经辗转地找到并追求她,最初只是为了报复。这解释了影片之前无法让人相信的情节,使男主角在婚托拙劣的骗技下所表现出来的“傻”变得有逻辑可循了。观众此时可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但已然太晚。尽管影片的第一句台词就暗示了这一切,但过长时间的延迟交代与简单隐晦的暗示,并没能有效地影响到观众对剧情的判断。对观众而言显得不合情理的剧情,加上故事悬念的缺乏,使得他们早已游离于银幕之外。

  对于情节剧来说,最重要的是让观众沉醉其中,感情激荡。无论如何,如果观众看完一部情节剧的开头,就说:“这是荒谬的,这样的事绝不会,也绝不应该发生。”那么,这部情节剧的整个结构就塌跨了,情节剧需要观众的持续赞同,并且需要调动连贯性剪辑的所有效力来保持这种赞同。 在这一点上,《疯狂的石头》便是成功的范例,它正是通过风波起伏的悬念故事和纷乱错杂却环环紧扣的结构逻辑,一步步铺垫和发展,将观众的情感反应激发到了最高点。而《婚礼2008》所讲述的原本是个有看头的故事,却因其叙事重心和结构都没能契合观众的心理节奏,难以使他们沉浸其中。

  视听语言:风格与观众视听习惯的脱节

  一般而言,电影形式可以简化为两个基本要素,镜头和剪辑。在当代电影发展中,它们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的风格变化。镜头方面,研究者将其趋势总结为“强化的镜头处理”,其特点包括“镜头的切换更加快速(据统计,如今的平均镜头长度仅在3-6秒之间,一部影片的镜头数在1500个以上)、长焦距和广角镜头的广泛使用、人物对话时的镜头处理强调在对话双方之间的正反打、多景别切换,摄像机的自由移动等” 。剪辑方面,跳接、特技剪辑效果等的频繁运用都是为了强调视觉上的节奏感。一言以蔽之,镜头和剪辑方面的这些变化都是在加快故事叙事节奏,用目不暇接的画面紧扣观众心弦。无论对于世界商业电影,还是具有相当规模的供出口的“艺术电影”,这种影像风格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电影非常重要的特征。对于小制作商业电影来说,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使其难以达到大片般的视听奇观效果,则更应强调通过镜头调度和剪辑方式的特殊来强化影片的视听效果和叙事节奏。近年国内较为成功的小制作商业电影《疯狂的石头》、《我叫刘跃进》等,都是如此。

  然而在《婚礼2008》中,这种通行的并被观众所习惯的影像风格却是欠缺的。其镜头和剪辑的整体节奏缓慢,长达数十秒乃至一分钟的镜头比比皆是,且在镜头内部缺乏场面调度,如诸多对话镜头采用的几乎都是小景深的全景镜头和持续的双人镜头,缺少景别间的切换和特写镜头的使用,这使得画面信息非常有限,难以呈现妙趣横生的人物细节,也考验着观众的耐心。剪辑上,相较于《疯狂的石头》流畅、个性十足的多线剪辑方式,《婚礼2008》的剪辑方式只能用老套来形容,几乎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的单线剪辑,中间只运用了数次闪回和平行蒙太奇的变化。

  可以说,《婚礼2008》最大的问题在于其陈旧的电影语言。它所呈现的风格不太符合当今电影语言的发展潮流,而观众的视听习惯却正是在顺应这种潮流的商业大片和通俗电影的轰炸下培养起来的,对视听语言的感受和评价形成了很多定势和原则。作为商业电影,《婚礼2008》悖逆了这些原则,也就一定程度增大了观众接受的难度,变得“不好看”起来。这种悖逆的起因,可能跟编剧出身初次执导的此片导演张承缺乏运用电影语言的经验有关。

  喜剧元素:效果与观众心理预期的脱节

  喜剧模式似乎是近两年间获得票房成功的小制作商业电影的不二法门。从《疯狂的石头》到《鸡犬不宁》,从《爱情呼叫转移》到《命运呼叫转移》,从《大电影数百亿》到《大电影2.0之两个傻瓜的荒唐事》,从《大话股神》到《彩票也疯狂》……这与喜剧本身的特点有关,喜剧性往往是通过演员的夸张表演、幽默的语言、身份的错位来实现的。它倚重于演员的出色表演和情节的出乎意料,而不依赖场面的宏大,视听语言的精巧等。因此其同大片相比,容易炮制,制作周期短,场面简单,正契合小成本电影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如何充分有效地调动各种喜剧元素,也给这类影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作为一部与《疯狂的石头》有亲缘关系的影片,《婚礼2008》在荒诞喜剧效果的营造技巧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创新和延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被大量使用的丑角形象。没见过世面的讨债民工,仰头猛灌啤酒的民工媳妇翠花,满嘴港台腔的过气歌星,被婚托欺骗的各色男人,说吵就吵的80后情侣……他们虽然戏份很少,却是影片荒诞感与喜剧感最重要的来源。对这些人物不遗余力的痴呆化、幼稚化塑造继续着《疯狂的石头》般的恶搞。在丑角们衬托下,两位主角似乎成了片中仅有的两个正常人,小陶虹作为一个婚托在与各式男人交往时虚假、夸张的表演,郭涛言谈间的冷幽默,同样是影片重要的喜剧元素。此外片中人物说的各地方言,因其具有的新奇性和张力,也增强了影片语言的幽默效果。

  《婚礼2008》较为全面和有效地调用了各种喜剧元素,按理说,应该会有不错的喜剧效果。但事实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视听语言的落后阻碍了很多喜剧元素的放大呈现。更主要的则恰恰是因为其与《疯狂的石头》的亲缘关系,相比于从剧本到拍摄准备了六年,改了18稿剧本的《疯狂的石头》,命题作文式的《婚礼2008》喜剧效果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比如对现实的讽喻虽然有一些细节呈现却远不如前者那般辛辣和集中。“有事飞信你,没事非理你啊。”“女人是最失败的创造,沟通需要说话吗?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来交流”之类的幽默对白因为与片中上下文语境的脱离,非但没产生效果还显得突兀。这些欠缺打磨的方面自然使其喜剧效果相对逊色了,也自然难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预期。因为观众在观影中是以一种“像《疯狂的石头》一般”的标准要求着《婚礼2008》的,这也恰恰是其在宣传过程中所刻意强调的。当有限的喜剧效果与观众很高的心理预期产生了矛盾,观众的不满意便在意料之中了。

  营销:质量与观众口碑效应的脱节

  在当代电影发展中,营销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被强调为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元素。一部不重视营销的电影几乎不可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绩。不仅大片如此,小制作电影也是如此。而这两者所采取的营销策略也有很大的差异。当今的大片,其营销费用甚至超过了预算的一半以上,这使其可以调动多种方式进行“轰炸式营销”,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气势非凡的首映典礼等。而对于小制作商业电影来说,营销费用非常有限,在策略上只能选择成本低的方式,如档期运作、媒体宣传、口碑传播等。档期运作方面,在避开大片的档期前提下,贺岁档、情人节档等节日档往往是小制作影片的必争之地。媒体宣传方面,想尽办法制造各种噱头、新闻以赢得媒体的关注,尤其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这两者都跟影片本身关系不大。而口碑传播则必须建立在影片本身质量过硬的基础上,进而通过首批观众因对影片的喜爱而主动进行的口耳相传或网络传播来带动更多的观众。能否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对于小制作影片的票房成败来说,往往是最重要的。《疯狂的石头》即是一个口碑传播成功的范例。

  就前两个方面来说,《婚礼2008》营销策略是成功的,档期上情人节上映使其应景效果十足,带来了首日150万的票房收入。宣传中在“《疯狂的石头》原班人马”的噱头上做足了功夫,赢得了媒体和网络的较多关注。此外,演员的选择也成了一种营销方式,《婚礼2008》中,有导演曾担任编剧的《疯狂的石头》中的原班人马,有风靡至今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傻捕快,有《加油好男儿》中的人气选手。他们都有较高的曝光度,能吸引各自的粉丝群,而且片酬不高,这种演员配置方式正是基于市场和投资双重考虑的最佳选择。

  但营销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其无法弥补影片本身的缺欠。在通过制造噱头吸引了首批观众创造最初的优异票房成绩之后,由于上述分析中的一系列不足,观众们对此片普遍呈不满意的态度,网络上对此片的评价几乎都是恶评,“口碑效应”未能形成,票房增长也便后继乏力了。此外电影前期宣传中借势《疯狂的石头》的做法,虽然给该片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但当观众们都在宣传策略的影响下抱着“另一部《疯狂的石头》”的期望来观看《婚礼2008》,不自觉的参照、比较也带给了这部质量不高的电影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婚礼2008》的欠缺,正在于创作与观众需求的脱节,老套的线性叙事结构难以凸现故事本身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能契合当代观众的心理节奏,视听语言的陈旧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缺乏突破的喜剧元素也令观众产生了心理落差,这些问题导致影片不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进而无法形成口碑效应,尽管有成功的商业运作手段,也难以在市场中像《疯狂的石头》那般小片立大功。

  在《疯狂的石头》的刺激下,近两年国产电影中,出现了一大批类似《婚礼2008》的小制作商业电影,他们大多由民营公司出资拍摄,投资额都不大,都希望像《疯狂的石头》那样以较少的投资博取可观的票房收入。一方面,这些电影的涌现,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多元化转型做了一个虽不起眼但又意义非凡的注脚,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小制作商业电影实践还很不成熟,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这些成功都是个案式的、偶然性的。更多的商业电影得不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从单部电影来看,我们或许可以说他们的失败原因在于其与观众需求和品位的脱节。但从整体意义上看,他们的失败则在于没有一整套经过观众检验的、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化的商业美学原则可供遵循,而处在散兵游勇、各自碰运气的状态。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婚礼2008》的失败经验出发,在今后小制作商业电影的创作中,首先自觉而充分地研究当下观众审美心理、情感诉求的变化,以此为指导,有机配置电影的创意资源(类型、故事、视听语言、明星、预算成本等)和营销资源(档期、广告、评论等),寻找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变“脱节”为“对接”,在不断形成惯例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商业美学体系,使更多的小制作商业电影有章可循,有朝一日形成像好莱坞一样成熟的类型电影体系。这对于中国商业电影的繁荣和成熟,将有非凡的意义。

  《婚礼2008》观后感(六):***,被骗了

  下面是我对电影《婚礼2008》的评论。

  求求你,再骗我一次吧——这是片中郭涛一直反复的一句台词。我看完这片子之后吧,唯一的感觉就是被骗了。

  宣传的时候说,这片是疯狂石头原班人马。不过这片和疯狂石头比起来实在是差太多了:无论盖瑞奇还是宁浩,拍出牛逼电影们的成立条件是剧本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导演进行张弛有度的发挥:该松的时候松,该紧的时候紧,有悬念有包袱,这样片子出来才来劲。

  强韧的逻辑性,是该类电影的灵魂。

  回到本片,我觉得,这不是一导演作品,而是一投机倒把份子的习作。哪哪都是广告,并且,明显剧情是为广告服务的。这样的主次颠倒,导致全片充斥着厚着脸皮上前咯吱你的低级幽默,我就不明白了,您真以为观众的笑点有那么低?

  现在的观众,都是拿着《四百击》和《投名状》一起看的主,什么好什么坏谁都分得清。姜文说,你要是对付一次观众,人家会记住你,然后原不搭理你,臊着你。

  对,我就记住了,再也不看那个叫保利博纳的广告公司拍的片了。

  --- 华丽的分割线 ---

  想想还是我太较真了,往好处想,这片子比很多主旋律电影强多了,大小也是为国产小成本电影又添砖加瓦来着,很多串场拍的还是挺到位的,所以,还是希望这类片子越来越多吧,反正,庞龙再傻逼也比宋祖英强。

  《婚礼2008》观后感(七):给笑星捧个人场

  靠着“《疯狂的石头》全班人马”的噱头,加上陶红的大牌号召,《婚礼2008》着实欺负了观众一把。

  影片讲婚庆主持人老郭(郭涛饰)爱上婚托(也就是职业骗婚者)丁小桃(陶红饰),明知对方身份,仍然不折不挠地求爱求婚。丁小桃被真心所动,托出骗子身份,打算立地成佛。眼看尘埃落定,老郭却卷款而逃。到底谁是个中高手?可以把《天下无贼》的主题曲边放边看。

  老郭求婚期间表现的伟大爱情观令所有男人自愧不如。譬如:“我有钱,你要骗就骗我吧”。又有:“求你再骗我一次,嫁给我”之类的经典台湾求爱范本。但观众是清醒的,导演决不会花大价钱请个“坏鸟”来扮演纯情王子。终于我们在“洞房”那晚发现他也有与“剧情不符”的表情。郭涛最自然的表现属影片最后五分钟,言情戏还需刻苦修行。

  故事当然要以大团圆结局。“丁小桃”这名字起得好,形容美女鲜香扑鼻,即使做了坏事,然本质尚好,可以原谅。陶红演技不错,一直到最后,还让观众为“浪子回头”捏把汗。然而骗其他男人的表情手段略嫌拙劣生硬。

  刘桦扮演欠工钱的民工。本质勤劳的中国农民被逼上绝路的思维过程是有趣而丰满的。他的目的是钱,这个明确的座右铭,加上不良工头的恶劣行径,使他为自己的言行都有找到理论依据。但他对自己人是好的。然而又总“出戏”,屡屡以长辈的角度为“人质”着想。这时候,他又变成村里的长者,散播人间温情。

  陈中华演无良工头岳小军,跟《疯》片一样,名字都没该。他主要承担郭涛的朋友角色,跟糊涂观众坐在一边,见证男主角的深情,因此喜剧天分就发挥不出来。跟他一样受编剧所害的还有肖剑,《武林外传》里很神气的小捕快——小六,那可是一根筋的宝贝,动辄拔剑:“帮我照顾好七舅姥爷!”可惜,小六在此可无用武之地。他辛苦工作却拿不到钱;刘桦要绑架人质,他不辨是非做帮凶;说不干也就不干;女朋友脾气大。他的一切都是别人给的,包括最后结婚,也恐怕那天是掉馅饼的日子。

  如果不是结尾处峰回路转,那五分钟的“中心思想”的忽悠,该片最多给个两星。给笑星捧个人场,三星鼓励一下。

  2008年10月30日

  《婚礼2008》观后感(八):爱情有时候是一场游戏

  爱情有时候是一场游戏。说这句话绝不是要拿感情当游戏,因为这个游戏太会伤人,玩不好两败俱伤,玩好了两大皆喜。

  郭涛在戏中演一个司仪,不是一般的司仪。陶虹电影中饰演一位叫桃子的女骗子。两个人的相逢便是故事的开始。

  现实中看过不少男骗女的故事,男方说自己有一定的事业,当然这个事业处在起步阶段,之后会遇到各种问题,总体给人的感觉是事业有成,是个潜力股。这一点对女方来说有着致命的杀伤力,好像找到了生命的全部,于是向用全部来留住。当男方说公司缺钱时,女方毫不犹豫拿出全部积蓄,聪明点的男方会一步步来,先借不多的钱,很快就换上,从而赢得女方的信任,等到有一天南方逃之夭夭的时候,女子方才悔悟,此时已经晚了。用女方的话来:他就是专门靠骗女人来吃饭的。

  话题扯的有些远,还是回到电影上来,居然是贺岁片,不可能照搬生活的原型,毕竟现实生活还是残酷的。在片中曾经被桃子骗过的郭涛一直在准备报复,当他遇上小桃时,小桃已经不记得他是谁拉!直到最后我们才知晓事情的真正缘由,原来是这样,不由得会心一笑。

  只是到了最后我才乐了一下,现在的贺岁片除了名义上是贺岁外,其他地方一点也不让人乐。婚礼2008起码还有一处让我一乐,所以到现在我的电脑还保存着这部电影,当然我不敢保证会一直保存下去,说不定写下这点文字后我就会将它删除,空间不够,我的大脑也告诉我这些都是2008年的事情了,马上要到2009了。

  至于为什么前面的故事让我感觉不到快乐我就不多说了,也许是那天看的时候心情不好,也许是我根本就没有幽默细胞,也许是真的不能引人发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影片还想表现两人之间的温情,那种风格让我想到了韩国电影中的那些场景,坏的女子让人恨不起来,她有着让人爱的一面,做出的事情也让人喜欢,于是能让电影充满了喜剧色彩。片中陶虹的表演还没有到那个火候,于是就有些造作,造作的厉害人家会看作是你的风格,可处在造作于不造作之间那就是劣作。

  也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以前老认为只有韩国电影在这些类型上才拍出这样的画面,中国的电影还没有到这个水平。看完电影我有了另外的想法:也许我们早就有这个水平怕出这样的电影,只是不愿意或者不想拍而已,如果拍了不比谁差。

  《婚礼2008》观后感(九):骗子你们都是骗子

  讲述了一个女骗子和一群骗子之间的故事。这上面所有的人都是骗子。贪财,但又不是完全的坏。骨子里还有未泯的良知。本片算不上是什么幽默剧,不过有几处颇耐人寻味。一是小郭交了一万块钱给“老丈人”然后朋友出事,本来下来准备取更多钱的“老丈人”为了钓大鱼不得不把骗到手的1万又交了出来。还搭了自己几十块车费。而还是这一万块又将被送到绑军哥的小个子(“老丈人”的同伙)手中

  二是后来游船上的婚礼,偏偏是小郭主持。婚没结成,两个民工看拿不到钱就对小桃说:新娘有了,新郎也有。你跟他吧,反正办完了事我们好拿钱。这些情节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让人觉得生活的种种无奈,生活就是爱跟我们开玩笑,不是吗?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骗子。小桃骗过很多人,然后就在动了真感情,准备改邪归正不想再骗人了的时候反而被人骗了。连一个女骗子都被人骗了,骗财骗色骗的好惨。

  另外,两个民工骗子一口的河南话。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吗?还是……呵

  这个电影剧情其实漏洞很多的。比如小桃怎么会认不出以前骗过的小郭。禁不起推敲的。但只有这样这部片才有意思,才可以编的下去,导演才可以完成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总的来说马马虎虎吧,看完混点时间还是可以的。

  《婚礼2008》观后感(十):国产小成本作品,延续中也有失败也有创新

  2008年3月5日观感

  《婚礼2008》由北京保利博纳发行公司发行。选在2008年2月14日情人节公映,首日票房150万。导演是作为《疯狂的石头》的编剧的张承。演员班底和石头相近,因此发行方打出的销售旗号便是“原班人马”。事实上两者的风格和质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作为国产小制作影片,类似于剧情无力经不起推敲、内容平淡缺少张力、缺少电影语言的问题仍然存在。相比于石头,失在缺少石头中镜头的精彩运作,不见大胆新颖的多线剪辑,人物刻画也稍欠力道;得在戏剧冲突复杂而且明显,辛讽依然,对于当下现实的再现非常逼真,是一幅不错的现实素描;如果说有所超越的话,我觉得本片在处理一个镜头内一主一从两个冲突的手法上非常有趣;最后是不敢妄评的:结局让人有尿不尽的苦涩之感。从商业运作角度来说,本片还是相当成功的。

  作为我的个人评论,国产影片在大小制作上,欠缺的东西有些是可以互补的。比如张冯陈的影片,虽然制作团队和经费越来越向国际标准看齐,但剧本实在让人OTL,人物形像实在都似曾相识,个性化的东西实在是一点都看不到。我想这就是有钱和没钱的差别吧,有钱人,当然什么都用最好的,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一种或几种,所以有钱人看起来都差不多,而且从不想着要改进——因为是最好的嘛;相反没钱的人,要去思考怎么把钱用在点上,怎么让一分钱生出更多的钱,于是便更愿意动脑筋,而不是等着用现成的。

  所以说,我认为,在批评小制作和攻击大制作的同时,影迷能作的是去支持小成本影片,因为这才是人家汗水的结晶,这才是我国影人的劳动成果,这才是我国电影业的真实现状,这才是祖国影业未来。不能逃避现实,我们现在的确没钱,我们现在能生产的的确就是这种作品,不过不会一直没钱的,不会一直这样的。至于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等他改进亦或自生自灭之后再说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