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拜见希特勒》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拜见希特勒》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3 03: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拜见希特勒》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拜见希特勒》是一部由丹尼·雷维执导,赫尔基·施楚奈德 / 乌尔里希·穆埃 / Sylvester Groth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一):拜见希特勒 国产大狮子影评

  拜见希特勒 国产大狮子影评

  有些沉重和讽刺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

  讲述希特勒演讲之前的准备过程,很有意思。德国人真的很牛哔,就是恶搞也做的像模像样有理有据,历史题材等同于1+1=2,但是你知道结果,但是你知道1+1这个过程吗?本剧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剧中的希特勒老态龙钟,手下的人几乎把他架空了,很多人说元首演员不像,我觉得可以接受。他软弱脆弱,身边几乎没有可以交心的人,童年受过父亲的殴打,导致他有阴影,而且还经常从睡梦中惊醒,比较讽刺的是他睡的最好的一觉是在犹太人夫妇的床上

  剧中讽刺了纳粹们的繁文缛节官僚主义,屁大点事很多流程得扣很多章,好友其实他们根本不关心元首怎么样,只要他做元首,他们就可行自己之事。

  本剧有些地方做的有些五毛特效,但是气氛表达的还是很到位的,被轰炸的柏林景色,和上百万民众,还行,其实电影主要看的是故事,故事好,有些五毛特效也是可以接受的。相比之下国产电影故事都没讲好,特效还渣不喷你喷谁?

  最后说一下,很多人因为《帝国的毁灭》的鬼畜片段而对希特勒产生了同情或者是崇拜,但是这种崇拜是建立在认为元首是一个喜剧人物的基础上,感觉现在的影视其实对希特勒有一些美化,实际上他是一个侩子手,他的所作所为不比那些日本战犯好在哪里去,但是纳粹德国基本上没怎么祸害过中国,外加大家觉得希特勒这个人物有点牛哔所以大家对纳粹没有对日本那种恨意,我也同样如此,对于崇拜元首这样的话,说着玩玩可以,但是别当真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二):希特勒&格林巴姆

  看影评上很多人都在纠结对希特勒的刻画是否让人对他充满了同情,我倒是觉得重点不在于希特勒而在于第一人称叙述的演员格林巴姆,他勇敢面对独裁者,却也害怕死亡,曾经有那么几个瞬间想杀死希特勒,却在老婆要闷死希特勒的时候劝导,最后还让希特勒逃过被炸死的命运。他所作的这一切是因为他同情弱者还是因为他宽恕了他?没想明白,但是被他真实而敬业的精神所感动,忽然想起国王的演讲,同样是语言导师,同样从心理剖析症结所在。最特别的是永远是幕后功臣且不被人所记住。回想我们的导师都是要有名,所谓的明星教师才有市场,把精力花在自己获奖,自我宣传上················哎╮(╯▽╰)╭差距啊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三):一个从未在历史书上出现过的真实故事

  有时候觉得德国人挺可悲,民族最强大的一段历史却是最不能启齿,最肮脏的一段历史。德国电影看的不多,可似乎总离不开二战。2007年初的喜剧《拜见希特勒》亦是如此。

  希特勒的凶残乖戾现代人都略有所闻,而45年左右的希特勒到底一如既往的雄心勃勃或如本片所述已经失去信心,沦为身边各阴谋家的旗子不得而知。只是,我相信希特勒一定也有其软弱面。这些可能的软弱面在导演镜头下表现得既搞笑又有点可怜。犹如格林鲍姆教授与他的相处过程。

  这个犹太教授一开始也想刺杀这个人类语言已经不能形容的卑劣之徒,可在她妻子打算用针头捂死希特勒时说的一句话却刺动了我:如果你现在把他捂死,那么你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他现在只是个手无寸铁软弱得像个孩子的梦中人。如果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后仍然只知道用暴力对抗暴力以结束暴力,文明也只是暴力统治的遮羞布,没啥值得骄傲的。

  整个影片都是讽剧风格,从新总理府那个说话结结巴巴的小兵,到希特勒的种种脆弱,希特勒旁边那条会做“希特勒万岁”手势的狗,甚至是两个部长谋划干掉希特勒的谈话,还有办公室文员滴滴答答的打字声,甚至是破败不堪的柏林街道布景墙(难道导演来过中国,直到我们很多人在领导视察前会将房子刷成同一颜色,以使自己村看起来像进入小康水平了?),都让人忍俊不禁。然则,正如某人说,喜剧到一定程度终成悲剧,当格林鲍姆教授盯着枪眼,在希特勒脚底下对着百万日尔曼人说出希特勒的真实状况,直到最后换来几声枪响,哪怕血从头顶留下来,脸上仍带着笑意,我不得不承认,我又矫情了,我哭了。虽然,他开始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保全家人的性命,做了让犹太人、波兰人、共产党人等不耻的事,可正如他说,他,只是,有着自己的计划。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四):心理学理论不适当的阐释

  非常明显,这部电影受到了爱丽丝·米勒在《天才儿童的悲剧》中所表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即:父母为了充当强者而在幼儿或儿童面前过分地炫耀自己的权威将会使其成为一种“遗传”。但是,选取希特勒作为这种理论的注解,或者说用希特勒的生平来阐释这种理论,在我看来并不是那么明智的选择——正如苏力以“黄碟案”为契机阐释其所倡导的经济法学一样——因为为了使希特勒符合这种理论,必然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其弱者的一面——而这无疑是与二战来人们心中所形成的“希特勒”完全不符的。这首先便在意识形态上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是无法为带有强烈人道主义精神,并且在心目中已经以希特勒作为反人道主义代表的人所容忍的。

  似乎更让人无法容忍的人,这部电影居然让希特勒的属下担当了反犹主义的实际操作人,甚至是主要策划者的角色,而希特勒不过是被戈培尔、希姆莱这类人禁锢在油画玻璃后受人操纵的精神象征。这当然会被认为是在替希特勒洗脱罪名。

  所以,理解这部电影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将其作为一部讲述历史的电影看待,而仅仅将其理解为是导演为了阐释其所信仰的一种心理学而对故事背景作出的不当选择。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五):总有些同情心不必泛滥

  说实话,觉得这部片子有点闷,尽管它算是一部喜剧。

  我不知该如何定义此片对希特勒的理解和描绘,也许可以用“尴尬”这个词。众所周知,德国人对于那场生灵涂炭的战争的自省态度和对新纳粹组织的戒防意识远远优于某变态小国,由此也诞生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战争是错误的、残酷的、毁灭人性的,这点不会变,但对于希特勒这个人物,该不该存有争议,除了杀戮狂人、战争罪魁、冷酷的独裁者之类的负面评价是否可以存有其他的感情色彩,却很少涉及。

  此片中,德国人特有的自嘲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当军官相遇就会出现此起彼伏的“希特勒万岁”和标志化的举手礼,新年集会上群众们听着希特勒莫名其妙的演讲面面相觑却还是振臂高呼“向自己致敬”,多么可笑,多么辛辣。然而,比此更甚的是对希特勒的讽刺:他是表面风光、大权在握的傀儡元首,宣传部长戈培尔一手遮天,对他监视、监听,对他闭塞不利消息,欺骗甚至企图谋杀他;他尿床、阳痿、有药瘾,噩梦缠身、丧失自信、孤独寂寞,格林巴姆被迫从他的表演指导员变成心理治疗师,而他竟然在他最恨的犹太人面前听话的趴下学狗叫,推心置腹,泪流满面。影片刻画的希特勒如此懦弱窝囊,像个没人爱、长不大的孩子,彻底颠覆了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但这样的讽刺不仅没有大快人心,反而让人尝到了其中的心酸苦涩,使感性的观众对其产生了同情怜悯,尤其是希特勒回忆父亲与他的关系的片段,我甚至怀疑主创人的这种同情怜悯已凌驾于讽刺嘲笑之上。

  在温吞水般的剧情之后,格林巴姆慷慨激昂的演讲如一块巨石坠入大海,使观众不由打了激灵,此时的格林巴姆再也不是妻儿口中的懦夫,或是同情心泛滥的演员,抱着必死信念的他似乎化作了正义之士。一定有人为格林巴姆的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吧,但细细品味他最后的那段话,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常被父亲打,以致自我封闭。现在我折磨手无寸铁的人,就像我当时手无寸铁的被折磨一样,报复犹太人,报复同性恋,报复全欧洲的疯子,就因为当年的折磨和羞辱。每一个得不到爱、充满仇恨的小人物都可以征服世界,只要向你们自己致敬!”这只不过是他把这些天来对希特勒的接触了解整合成的一段直白易懂的心理分析,却大有把矛头指向家庭、社会问题,从而为希特勒开脱的嫌疑。

  编导的矛盾心理把电影主旨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令人笑不起来,也无从悲哀。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话是没错,但也要看对象是谁,犯的是什么罪。把怜悯留给了十恶不赦的人,谁去可怜那些受尽苦难的幸存者和被折磨惨死的冤魂?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六):谢谢 爸爸~~~

  《拜见希特勒 》这个译名有些牵强 虽然直达其意 但是很俗气

  原名是 Mein Führe 我的元首 这个才对 但是冲这名字 很多人都不会看了 因为像政治记录片

  谢谢 爸爸 谢谢 爸爸 这是希特勒在片中反复重复的话 其效果不亚于感谢上帝 感谢上帝

  管它历史到底是什么样 只要知道那几个在历史中出现的真实人物 再加上一个虚构的犹太人 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 故事就随便讲吧

  贯穿始终的黑色幽默 就像《再见,列宁》 德国人很擅长于讲黑色幽默的故事

  很有创意的歪曲 所以也要原谅对历史的歪曲 不要那么认真了 只需要想 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希特勒 他只是个受伤的孩子!!!!

  戈培尔 希姆莱 施佩尔 看起来比传记中的人物要有趣的多

  犹太教授也叫阿道夫 所以他妻子带着孩子在万人聚集的广场上喊着他名字的时候 德国人民沸腾了 他们朝着一个小窗口挥舞着纳粹小旗 很搞笑很讽刺的情节~~~

  希特勒会尿床 会学狗叫 会在浴缸里玩军舰 会半夜跑到犹太人家里听着犹太安眠曲睡去……

  谢谢 爸爸 谢谢 爸爸 他只是个受伤的孩子~~~~黑色幽默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七):一个需要爱的孩子

  这部片子虽然一再强调他的真实性,但还是很令我怀疑.记起高中时和他抬杠,看谁更了解希特勒,其实当时自己一点都不懂,只是挣个面子罢了,今天有幸看了这部片子,很喜欢.没有以往此类影片的沉重,有的却是对那些纳粹的嘲讽和调侃,全片纳粹们那滑稽的"希特勒万岁"和加上我看来很不协调的笨重的举止,真是好好地把纳粹讽刺了一把,当然连那只狗也没有放过.

  而片中的希特勒竟然是一个需要爱的孩子,把他人性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有些难以置信.他除了是一个孩子外,还是个傀儡领导,他是在别人的蒙蔽和欺骗中完成自己的任务,虽然他并不知道,这完全地颠覆了我心目中他不可一世的形象,有些小小的吃惊,但毕竟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

  至于政治家的那些阴谋和骗局,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很多事情是一个政府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作出的决定,而并不是其他人所认为的某个领导的决定,就像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导致的人间悲剧,可是看来这事情的起因来自他的亲,催化剂和执行者来自那群政客.

  喜欢这部片子:)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八):胡乱想的。

  喜欢看关于战争的片子。虽然每次看完之后心理都很难受。

  就好像我喜欢看德国片子,永远都是灰蒙蒙的天空,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阴沉的气息,让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其实我记得这片子还有一个译名,叫玩转希特勒,我比较喜欢这个。

  作为一部讽刺性喜剧,这片子很成功。恶搞了希特勒,把他描述成一个肛门期、口唇期、生殖器等等等等幼年时候都没有发育好的心理有缺失的"病人"。

  希特勒绝对不是一个轻易能敞开心扉的人。内心的空缺,任何人都捕捉不到。他像个小丑一样任人摆布,看到这里,我竟然哭了。笑着笑着,就觉得很凄凉。

  :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那个瘦小的犹太男人。最后那段演讲,真的很精彩。

  我对希特勒,一直是持双重态度的。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其实他不是一个不值得人们可怜的人。其实很多资料里都写过,希特勒小的时候,不是一个强大的人,他受到各种人的欺负,其中也包括犹太民族的孩子。胆小柔弱的希特勒害怕,他没能力真正的保护自己,所以,他选择了仇恨。有朝一日,他具备了反抗的能力,于是就将这仇恨,毫无理性的扩大化。

  抛开民族大意和正义之说,其实这个二战中的恶魔,只是一个心理有缺失的可怜孩子。

  所以,两年前第一次在电影频道看这片子的介绍的时候,其实我有着比看过之后更多的期待和喜爱。不得不说截取的片花,很容易让人不自觉的形成适合自己的补充。

  就好像知觉的好图形原则。嘿嘿。其实很有意思。

  我给这片子规划的方向是,一个心理医生的出现,不是咨询师,不是精神科医生,而只是一个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却也懂得如何人本的看待患者。我希望有这么个人出现,用技巧,用真心,去了解和深入探索这个恶魔,然后让恶魔信任他,接纳他。这时候就会出现多重矛盾。犹太籍的医生的身份和情感的矛盾。心理医生职业道德和正义感的矛盾。希特勒罪恶和可怜的矛盾。

  这样才好看。

  嘿嘿。是我想多了。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九):可以视为短评的补充,先记下,有空再去自圆其说吧。

  1、同为镜中之象的两个阿道夫。其处境相似,心绪变化也有相同之处。若想以个人的遭遇和苦难来影射民族的遭遇与苦难,大致也能建立起勾连。

  2、历史反思的吊诡之处。喊出拯救自我的阿道夫和召唤战争的阿道夫,受到群众近乎一致的欢呼声。想想《大独裁者》最后一幕的场景,有相同的妙趣。

  3、结尾处“孩童——青年——中年——老人”对希特勒的了解,以及相对应的“老人——中年——青年——儿童”对格林鲍姆的理解,似乎想召唤出主题:人性的、反战的、反思的。但注意,这一整一的结构,仍是对第一点的补充:镜中之象的呼应。

  4、元首版的《国王的演讲》?实质上二者无不同。

  《拜见希特勒》观后感(十):再见,Ulrich Mühe

  哪一种相识注定了要叫人心伤?

  是你才知晓他、赏识他、叫他吸引,而他已然消逝人间。

  Ulrich Mühe,《窃听风暴》的特工HGW XX/7、《拜见希特勒》的戏剧教授Adolf Grünbaum就是这样一个他。

  即便事先知道,我仍然很不确定戏剧教授就是HGW XX/7。是入木三分的演技让我只看见角色。然而他眼角的痕迹何时纵横交错?明明只差了一年的电影作品,为何他明显苍老?也许是疾病,胃癌到底叫他受了多少的煎熬。

  只看过他的这两部近作,却发觉两个角色的相似性。他演绎的人物,并非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被载入历史的那一个,却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维护信念的这一个。这些角色代表的正是历史书背后无数的人们,HGW XX/7和Adolf Grünbaum提醒着后世——我们忘记了一些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机会知道他们。

  这引我想起为了帮助苏格兰女皇逃亡而上了断头台的九位贵族青年。几个世纪后,学者还在继续追寻女皇当年的情事,却再也没有谁能够叫出青年们的名字。九位青年,当年为着信念,奉献了生命,然而可悲的是,他们注定只能成为玛丽斯图亚特传奇故事的一页配角,连姓名也没留下。

  我们总是没法儿知道一些人曾经的存在。只是现在我们心里知道,我们不知道他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