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潘神的迷宫》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10篇

2022-04-07 03:33: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10篇

  《潘神的迷宫》是一部由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伊万娜·巴克罗 / 塞尔希·洛佩斯 / 玛丽维尔·贝尔杜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悬疑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一):冷颤到骨底

  不得不对这个暴戾的军官恨到极点!

  开头的那段女人吟唱的声音听得十分耳熟却又冷寂

  心想着这便是部悲暗的片子了

  病怏怏的母亲同正是少女期的女儿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镜子面具,都是女儿的臆想

  但都是企盼着母亲的陪伴

  军官残暴地戳死那个猎兔的儿子,之后又拎出包中的死兔子

  那一幕让我震了一阵

  这分明是某个梦境的场景!

  一阵寒栗

  前世今生的无结果猜测又开始伴随着影片的进行而展开

  所幸之后便一直被吸引着,无暇再去深思

  食孩怪的出现很是发毛

  直到最后拼命连蹬带踢地爬了上去逃离魔掌

  才能好好地呼上一口气,心砰砰地跳个不停

  战争的主题,魔幻的臆想

  这样的组合削减了单薄,只让人想要不断地落泪

  为这残酷的现实

  就像她对着肚子里的弟弟祈求着的希望

  .没想到这里的faun竟然出现为这副模样……O McAvoy……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二):从魔幻现实主义看《潘神的迷宫》

  简介; 《潘神的迷宫》是由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美国奇幻电影,道格·琼斯 、伊万娜·巴克尔诺、塞吉·洛佩兹等主演。该片2006年5月16日在美国首映。 该片以1944年二战期间的西班牙为背景,讲述12岁的奥菲丽娅在百无聊赖之际,却意外打开了另一扇魔幻之门,并要完成三个考验的故事。 观后感; “潘神的迷宫”向观众描述了一个残忍而黑暗的世界,运用一种黑暗基调的童话路线来为我们铺陈出整个片子想反应的寓意。在这黑暗残忍的现实和阴森森的童话中,奥菲利亚的出现不仅仅是带动情节发展走向各个矛盾冲突,更多的寓意在于她在这黑暗的现实里举起了一把童话世界的美好火炬,温暖了现实的一切残忍。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二战时期的西班牙内战。该片运用童话故事与现实交织的形式来彰显它对战争的隐喻和讽刺。该片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向我们展现了它所嘲讽现实中的一切,无论是战争也好政治也罢,这些都在影片中,以军官和“赤匪”的战争,潘神引导奥菲利亚公主重回地下王国为两条线索呈现出来的。 片中出现的大蟾蜍象征的应该是那个时候的统治权利(查阅后得知是1930年苟延残喘的波旁王朝),它在树洞里吞噬恶心的虫子,影响了魔法树的生长,代表了波旁王朝的腐朽无能,对人民的迫害。而那三颗魔法石应该就是代表了三个新生的希望,即民主,自由,平等(片中在现实这条线上,军官曾多次提及平等的概念,象征了军官那一派的腐朽和残暴,同厨娘代表的所谓“赤匪”对西班牙新生未来政权的憧憬。这里对西班牙美好未来的憧憬正好对应奥菲利亚对于地下王国的美好憧憬)。 影片的一大艺术特色在于它成功将现实和魔幻两条情节发展线一一对应起来,现实的线反应了残酷的真情实况,而魔幻的线则是隐晦的嘲讽着这一切。电影很多时候混淆了现实和虚幻的世界,亦真亦假。 看到影片最后一幕军官来到迷宫中却发现奥菲利亚在同空气对话,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奥菲利亚这个小女孩逃避现实而诞生的臆想,但是潘神给奥菲利亚那根粉笔的时候却又让观看者不禁反思这一切究竟是魔幻的童话还是残酷的现实?。当奥菲利亚被囚禁在那个小屋中时,又怎么能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到达上尉的房中呢?若非是神迹,那就只能说这些幻想实际上是存在的。那根粉笔的魔力,让原本虚无缥缈的王国变得栩栩如生。 这也是本片唯一一处带来童话色彩的地方,让我们的想象插上翅膀,飞离这个冰冷残酷的现实世界。 其实根本不存在地下王国,这是心里有数的,可是该片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结合了当时的现实背景,让你不自觉的对这个地下王国,这个没有谎言与欺骗的地下王国充满憧憬,就像对西班牙未来的憧憬。该片的成功在于它游走在魔幻与现实中,并且游刃有余。厨娘说她曾经也幻想这童话世界,可是她还是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面低下了头,而这里也衬托了奥菲利亚的纯净。让观众越发对她的喜爱,对于她的关注也使得观众渐渐被代入其中。 该片的大量艺术手法中,在一片血淋淋之中,也有一丝丝属于魔幻童话的趣味。 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那个蟾蜍,还有那只食人魔。那本该一个嗜血的食人恶魔,应当是一副极为可怕的脸,但导演偏偏不这么做,打破惯性思维的把设计了一个将眼睛装在手上的情节,虽然更显恐怖与离奇,但也有一丝童话的趣味在其中(相对于该片的魔幻现实性来说)。 最后的结尾,是童话与现实一起归于结尾。不仅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对西班牙未来的憧憬。也有奥菲利亚的童话归于童话式的“美好大团圆”,可以说是这寒冷冬雪的一把火,照亮了现实的一切黑暗,带来了全片唯一一处暖色调的地方,那隐藏于现实这片森林之下的... 美好童话王国。 恐怖的食人魔却在导演的创作下变成了富有恶趣味的创意造型奥菲利亚的遭遇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报以同情之心有些人说它残忍,有些人说它不够水准。一切经典都交由时间来评判吧。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三):《潘神的迷宫》——黑暗世界,那一点血色的童真

  一切都是幻想,一切都是梦境。这是我心目中《潘神的迷宫》的要旨。

  当奥菲丽娅死在地狱的出口时,当她终于“完成任务”回到自己的“王国”时,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世界依然阴沉、残忍、黑暗,不会因为冥王女儿的降临得到丝毫的改变。

  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冥王的女儿。

  为什么“潘神”不是一个和蔼慈祥的老头,而是一个丑陋、狰狞、恐怖、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怪物呢?或者说,连通地狱和现实世界的自由人为什么是潘神(Pan在希腊神话中就是一个丑陋的人羊合体的树妖)?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面对着这么一个惊悚的造型和形形色色的光怪陆离,为什么就不感到害怕??

  奥菲丽娅从影片已开始就沉浸在自我营造的童话世界里。那一本出现的无数次的厚厚的童话书就是证据。潘神,以及此后的吃人妖精、大蟾蜍……毫无疑问,都是奥菲丽娅的创造,她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又有什么理由害怕呢?

  潘神这个人物堪称绝妙的设计。最值得关注的是潘神作为冥界的使者,与其说是人间和地狱的通灵人,倒不如说是现实世界的终结者,他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是消极的,对,极端消极,甚至是不屑的,他绝不对现世抱以丝毫的关注、给于任何形式的评论,以及加以改变的意向,似乎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把奥菲丽娅带回冥界。其实这是有深刻的寓意的。奥菲丽娅的父亲无论多么狂妄残忍:像做柿子饼一样狂砸平民男子的脸、往起义者的脖子上开枪、用锤子杀死俘虏……潘神也拒绝做出任何反应。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潘神对这个世界的幼稚、野蛮和低等的不屑一顾,某种程度上,也是奥菲丽娅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态度。绝好的讽刺艺术。影片里,残忍血腥的镜头数不胜数,而奥菲丽娅几乎从未当场目睹,仿佛现实和虚幻之间有一层看不见的隔膜。这也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越是强化现实的血腥和暴力,就越反衬了潘神和奥菲丽娅的平静和冷漠,讽刺和嘲弄的力度就越发强烈。

  一个成人的绝望或是表现得竭斯地里,或是表现的隐忍或是麻木不仁,就像奥菲丽娅可怜的母亲一样,明明知道军官只关心她肚子里的孩子,一点都不爱她,却依然故作坚强,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也不会发生。孩子却不一样,对世界已然漠然的时候,不曾变得麻木,只会在童话和幻想之中寻求自我解脱。而此时此刻,大人的孩子的世界观也发生了激烈的冲撞,奥菲丽娅的母亲狠狠地把曼德拉草和童话书扔进火炉里时,泪眼婆娑地呼喊:“……你也渐渐长大了,你会发现生活跟你的童话故事不一样,这个世界是个残酷的地方,你会知道这一点,即使你会收到伤害,奥菲利亚,魔法不存在,对你,对我,对任何人都不存在!”

  这是多么真实的哭诉和绝望的坦诚,但在孩子的童话面前,如此无力,苍白。

  最后一个“任务”最令人玩味。亲切的女佣人被掳走而不知到了何方,妈妈早已为了小弟弟的出生撒手人寰。奥菲丽娅在这个黑暗世界已经没有任何可留恋的了,她不得不意识到,襁褓中的小弟弟是她唯一的亲人了。“走火入魔”的她要带着弟弟逃离。可是当她到达地狱入口之时,似乎冥冥之中预感到了她决不可能真正把弟弟带走,“潘神”告诉她一定要取走弟弟的鲜血。一切合乎情理,奥菲丽娅在死前完成了心灵涅磐,她,用善良和仅存的对未来之期望,为她自己,给这出自编自演的绝美戏剧画上了一个血色的句号。

  我们多么希望真的有那么一个潘神,纵使他是那样的奇丑无比,多么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只神奇的粉笔,多么希望真的有那么一个冥界,多么希望奥菲丽娅真的就是失落人间的冥王之女——因为纵使这一切也是那么阴冷和恐怖(想想那个吃掉小精灵的白色妖精和恶心的巨型蟾蜍),至少会在现实世界的真实恐怖之外平添那么一番温存和希望。然而,奥菲丽娅只是奥菲丽娅。

  曼德拉草和引路小精灵只是虚幻,穿过奥菲丽娅身体的那颗子弹才是真实。

  女童的血液飘落半空,轻轻滴入冰冷石雕前的那一汪原本死寂的水洼,激荡起她对现世的绝望和对童话的金黄色的宫殿的甜美幻想。弥漫开的血色告诉我们,完美的解脱终于达成,死亡才是黑暗的最终归宿。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四):再看此片

  这部电影有以下几个亮点;

  摄影出色——是看电影时主要注意的点,仔细观察它摄影的呈现,不仅技能驾轻就熟,也很好地配合电影内容的展开。

  角色出彩——角色塑造最成功的是上尉一角,通过细节和行为塑造了一个时间上苛刻至极、心思缜密却十分心狠手辣的形象。

  情景创新——虽然让人稍有不适之感,毕竟异域角色的外形实在没有美感,但场景和精灵的样子还是较一般的童话故事大为不同,营造了黑色又多样的迷宫世界。

  故事新颖——弗朗哥统治末期的西班牙这一背景下,从而另一条线——童话部分并非五彩缤纷。历史故事与童话想象力相得益彰。

  但电影的问题也很明显,在于电影的最后1/3段,女孩被发现之前任务的错误后,被停止了进入童话世界。也就是说电影到这把另外一条线断了,然后到电影最后来个牵强有敷衍的结局解释,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有狗尾续貂之感,实在惋惜。

  如果在最后1/3段,电影继续进行迷宫的探索,并且发现最终的秘密,并呈现出来,与现实部分会合,达到高潮,岂不经典?

  当然,也是个人的一种想象罢了。

  (看时间,原来2010年就看过、标识过此片,几乎算毫无印象,只是在看电影过程中觉得有些场景似曾相识。)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五):拉丁的幻想世界

  不得已还是要开始本届奥斯卡巡礼了~~先从最佳外语片开始吧,这个类别还稍微靠谱一点儿。

  本片是大热门,后来很多人替它惜败,其实美指,摄影和化妆都拿到,也是相当不错的战绩了。目前已经排在史上最强的第57名。看了以后才发现,其实不是一部魔幻电影,魔幻的内容不如说是梦幻更准确,至少不像好莱坞制造的那种魔幻电影。

  不过可能也因此变成了一部四六不靠的电影。

  都先不用提艺术片这三个字,就以一般剧情片的角度来看一下:本片故事背景是西班牙1944年,善恶的划分过于简单,道德观都是铁板钉钉的,也没什么值得好讨论的,难免就给人简单肤浅的感觉。运镜呢,一开始还在追好莱坞大片的手法,后来也逐渐回到导演血液里熟悉的拉丁风格上,运动松散,景别压迫,那味道还不错。剪辑是一招鲜吃遍天的遮挡,换场景全用黑场,看多了有点不屑。不过节奏很出色,是整个影片的最亮点,除了镜头之间衔接的适度,单独每场戏里演员的表演节奏也控制得很好,是那种大师范儿的从容不迫。语言上没觉得有太大突破,所以正经电影节的大奖还是戏不大的,戛纳的金棕榈也只是止步于提名。

  如果做为一部魔幻片呢,那魔幻的戏份和场面则太少了,跟指环王那种是无法相比的。只有拉丁味奇诡的想象力令人艳羡,造型都过目难忘,厉害厉害,不过一身赘肉打盹那主儿我怎么看都像是热带雨林里的那种有大冠子的大鸟:P 这一部分也不太适合小朋友看,另外那一部分?就更不适合小朋友看了。

  所以说,在正剧的部分太儿童了,寡淡的魔幻部分又太成人了。

  是为四六不靠。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六):潘神的迷宫——儿童时代的幻想

  这部片子非常像一部很著名的科幻中篇《卡萝兰》,特别是其中阴暗压抑的部分。很不幸,我非常喜欢这种调调。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的童话成分,这也是我买这部片子的主要原因。童话部分相当经典地再现了传统童话任务实现的主题。只不过主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男孩子,而是选择了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小女孩。为了回到她地下的王宫,必须实现三项任务。不过这其中也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人”的成分。比如说第二项任务中她不听潘神的叮嘱,吃下被禁止的葡萄,导致任务失败。以及第三项任务中她的人性再次让她选择不把自己出生不久的小弟弟交给潘神。潘神尊重了她的选择,结果是她用自己的鲜血,自己的生命作为了交换条件。虽然故事结尾给出了我们传统童话的大团圆结局。很不幸的是这种欢乐似乎对于整部片子来说似乎已经无力挽回悲伤的基调了。与其说是一种美好的结局,我更宁愿相信那不过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女孩在死前的美好幻想。

  至于故事的其他部分,我想我是无权评判谁对谁错的。虽然这部电影像其他所有的童话故事一样明确地指出了谁是好人谁是坏蛋。但是成人的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这么简单,谁更残忍?很难说。

  虽然有童话主题,这部电影仍然是相当血腥,倒也是童话故事的特色之一。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七):穿越冰火世界的幸福小径

  小女孩捡起一块石头,嵌进路边石像上的眼窝,有一只奇怪的虫子从石像的嘴里爬出,神秘的童话气氛顿时充盈四周,这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都知道,这只虫子定然是引路者,定然会带着小女孩到达一个神秘的处所,然后再发生许多奇妙的事情。

  我们是这么想的,巧合的是,小女孩也是这么想的。

  法西斯的入侵将这个小小的山区变成了冰火世界,强者用残酷无情的法则扼住人们的咽喉,小女孩那位法西斯继父尽管只是一个低阶的军官,却具备了最完整的法西斯独裁者特征,他残忍、冷酷、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宛若这个世界的黑暗君王,简直就是希特勒的一个缩影。

  而在厚厚的冰层之下,埋藏的火种依然缓缓地燃烧,坚强不屈的游击队在绝境中生存战斗,坚强不屈的女人和医生隐忍待机。尤其在那个女人黑灰衣装、从容面庞的冰冷外表下,我们分明能感觉到她胸中的热情宛如地火燃烧,熊熊不息。

  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情节,或者说,在二战的战场上,到处都在发生着这样的故事,虽然伟大,却不足为奇。

  但我们在等待着的是,小女孩奇妙的境遇也许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种奇妙的改变,我们知道她不属于这个世界。

  我们是这么想的,巧合的是,小女孩也是这么想的。

  丑陋得令人生畏的潘神终于亮相,三个考验一一摆在小女孩的面前,果然,她就是命中注定要来到这里的地底王国的公主。为了重新找回身份,小女孩义无反顾地闯入树洞,消灭巨大的蛤蟆精,获得闪亮的金钥匙,却将母亲刚刚缝制的漂亮礼服弄满了泥泞;她用一支粉笔画出一扇“任意门”,从吃人妖怪的手中惊险地逃脱……

  当潘神愤怒的时候,我们也愤怒了。

  但我们默默地在想,也许潘神还会再给小女孩一个机会,是的,最后一个机会,她绝对不会再犯错误。

  仿佛为了回应我们和小女孩的呼唤,潘神在某个夜晚于阴影处现身,小女孩欢叫着扑入它的怀抱。最后一个任务令人费解——抱走她同母异父、尚在襁褓中的弟弟。

  游击队攻进村庄的那个夜晚,小女孩抱着弟弟惊慌的闯进潘神的迷宫,尾随而来的是那个气急败坏的杀人魔王。她在迷宫中穿梭,却突然跑进了一条死路,惊慌之中,岩壁裂开,让她钻进去后复而合拢,魔王终于跟丢了。我们笑了,奇妙的境遇的确不是小女孩的幻想,而真真实实地存在着。

  当潘神要求牺牲她的弟弟时,小女孩犹豫了,继而拒绝,引起了潘神的恼怒。此时,魔王出乎我们的意料,突然闯入,在他的眼睛里根本没有潘神的存在。一颗子弹无情地穿过小女孩柔弱的身躯,她无力地倒在地下王国的入口,鲜血汩汩地流出……

  这一切到底是真实还是假相?在我们疑惑之时,“奇迹”再度降临。

  弥留之际,她忽然置身于绚丽的王宫当中,高高的王座上坐着她的父母,潘神微笑着向她致意,称赞她的善良,为最终的考验画上了一个句号。小女孩微笑着,依然躺在原地,闭上了眼睛。

  黑色大幕轰然降下,让我们猝不及防,恍然若悟。

  可是,到底有什么令我们哀伤呢?

  虽然视死如归的医生倒在枪口下,可女人复仇的匕首痛快淋漓地将魔王割得体无完肤,游击队冲向村庄,熊熊的烈火突然爆发,坚冰破裂,反攻法西斯的号角已经吹响!而对于那个小女孩,我们更不用去哀伤。

  在这个冰火世界里,她一路走在只属于她一个人的幸福小径,直至生命的终点。

  所谓幸福,不过是一种童话。

  所谓童话,不过是一种希望而已。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八):伟大的电影 残忍的童话

  --------------------------------------------------------------------------------------------------------------不想透露最后-----------------------------------------------------------------------------------------------------------------------------------------------------------------------------------------------------------------------------------------从开始就猜测,所谓地下王国所指应是死亡,但当OFELIA奥菲利亚满身鲜血倒下的时候,我没有办法控制的开始哭泣,一如终获自由的MERCEDES默西迪丝,她扑在本该从此拥有全新生活、满载了她崭新希望的ofelia身上,强忍良久,最后失声痛哭。

  我不想用任何主义、派别来剖析这部电影。潘神的迷宫可以说颠覆了我对战争类电影的一贯认知,居然有人转换角度,从孩子的视野、成熟的世界观拍出这样的电影。以貌似童话的开头展现出世界大战沉闷恐怖的基调和身处其中的平民的恐惧,不管是爱读书爱幻想的ofelia,为女儿担忧为生活所迫的妈妈,还是残忍冷血的上尉,坚强英勇的默西迪丝,为正义召唤的医生,所有的形象用精悍的笔墨交代的纤毫毕现。ofelia与潘神、小精灵是否相见,或者是书中的世界悄然驱使着ofelia的正义感使然,孩子的世界和现实形成仿佛两个世界的对比却又相互关联。可以看到,孩子的世界不只有美好,同样有鲜血、有牺牲、有恐惧和承担。每一处情节都值得细细琢磨。

  Ofelia最终回归美好,与父母幸福团圆,所有无辜而善良的人为此欢欣鼓舞。她付出死于上尉“父亲”枪口下的代价也想要保护的孩子,这个孩子会如同ofelia一样的纯洁善良,远离战争阴霾,忘却亲生父亲的罪孽好好的活下去,对此,我坚信不已。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九):历史与神话,解谜《潘神的迷宫》。

  影片的内容提要就省略了,直接写谜底吧。网上也有很多关于本片的解谜文章,但我觉得都没有说到关键问题。如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建议还是先看了片以后再玩这个猜谜游戏。

  1、《潘神的迷宫》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这是一部西班牙魔幻现实主义影片。影片由神话和现实两条主线并行发展构成。神话是关于地下王国的公主重回她的王国的经历。现实是关于法西斯将军维达围剿游击队失败的故事。地下王国的公主正是维达的继女奥菲利亚,整个影片神话与现实始终交织一体,是对西班牙内战的一个完整隐喻和反思。

  2、影片导演的情况。

  ----我所知极少,只知导演名字叫吉尔默.德尔托罗,墨西哥人,从小喜爱西班牙文化。墨西哥近代历史上很长时间是西班牙殖民地,文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德尔托罗对西班牙文化的钟爱我想由此而来,我看过的他的几部影片从90年代《魔鬼的银爪》到后来《魔鬼的脊梁》、《潘神的迷宫》以及近年的《灵异孤儿院》无一例外都是以西班牙为背景,其中尤其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的《魔鬼的脊梁》、《潘神的迷宫》是导演的佳作。都采用魔幻现实的手法,前者更深刻隐晦,后者更易于分析。

  3、潘神的由来。

  ----希腊神话中的牧羊神,半羊半人,掌管森林和土地。在影片中是地下王国的使者,指导奥菲利亚完成使命回到地下王国的引路人。

  4、奥菲利亚的继父,法西斯将军维达。

  ----毫无疑问是弗朗哥的象征。

  5、影片主角小女孩奥菲利亚,也就是地下王国的公主,她的寓意是什么?

  ----这是影片最关键的核心谜语,奥菲利亚是谁?奥菲利亚是从1930年开始到1939年结束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以及在此期间发生的西班牙革命与内战。

  6、无字的‘歧路之书’指示奥菲利亚的第一任务:把三颗宝石喂给盘踞在大树里的癞蛤蟆,除掉它,从它身上找到一把钥匙。这个寓意是什么?

  ----盘踞在大树里,以肮脏昆虫为食,阻碍大树生长的懒蛤蟆是什么。它就是几死几生一直苟延残喘到1930年的波旁王朝,没落腐朽,国内矛盾复杂尖锐,国家难以为继。被懒蛤蟆吞下的三颗宝石象征“民主”“自由”“平等”。三个信念在国家内部传播发酵,民主浪潮无法遏制,波旁王朝土崩瓦解,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癞蛤蟆死了,奥菲利亚从它身上找到了一把钥匙。这是打开西班牙未来的钥匙。

  注意一个细节。奥菲利亚进入树洞寻找癞蛤蟆时,天空晴朗,她把自己漂亮的新衣裳留在了洞外。当她出洞时,暴雨侵盆,新衣裳掉在污泥里,污浊不堪。这暗示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后国内经济与安全形势并没有立刻扭转,各种力量的矛盾对抗依然激烈,政坛贪腐污秽,虽然穿的是一件共和国新衣裳,但肮脏的风气难以立刻除去,动荡将至,危险日益加深。这是日后内战爆发的前夜。

  7、潘神交待奥菲利亚的第二个任务:去地下恶魔的宫殿,用钥匙打开三个柜门的中间一个,带回里面的东西。但是奥菲利亚打开的是左侧柜门,取出的是一把匕首。离开魔宫时偷吃了桌上的葡萄,恶魔醒了。这个寓意是什么?

  ----从左侧柜门里取出一把匕首,代表共和国在国内左右翼矛盾激化之下,无法走调和的中间路线,共和国选择了左翼社会主义道路,与弗朗哥代表的右翼叛军决战。从1936年到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爆发,匕首便是战争的象征。

  奥菲利亚吃了桌上的葡萄,残暴的恶魔醒了。这是全片一个最复杂也最具歧义的比喻。恶魔是谁?第一种解释是军人右翼势力,第二种解释是极左的全民革命。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宪法第一句话是“国家一切权利属于劳动人民”,这个话对于当时的国内环境显得有些冲动了,但它说出了国家的基本价值取向。革命者建立政权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使一切权利属于劳动人民。也就是如何重新分配国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以及如何组织生产。一旦共和国开始重新分配利益,犹如葡萄被吞吃,恶魔惊醒了。恶魔是谁?第一种解释当然是代表大地主大资本的军人右翼势力。因为原属于他们的葡萄现在被吞吃了,他们毫无疑问将是国家变革的最大受害者。

  不站在个人角度,而是站在影片本身的角度看。潘神要奥菲利亚打开中间的柜门,说明影片的意志是倾向于选择中间温和路线。那么当小地主小资产者组成的温和派在利益分配时要保护自己的权利,吞下属于自己的葡萄时,惊醒的是谁?是左翼中的左翼,也就是共产主义者,因为这样的分配将使共产主义革命变质。所以共产主义者往往发动全民战争,在消灭敌对力量以及内部分裂力量时具有毁灭性和残酷性。那么关于影片中恶魔的第二种比喻,它可能指代的是西班牙内战中的极左翼,一部分要发动血雨腥风的全民战争的革命者。影片所站的角度是赞扬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否定极左路线这样一种温和的立场。这一点在后面的谜语中还将得到证明。

  8、潘神的第三个任务,要奥菲利亚用拿到的匕首刺死自己新出生的弟弟,用弟弟的血打开通向地下王国的大门。奥菲利亚没有这么做,最终死在继父维达的枪口下。但却意外通过了潘神的考验,用自己的鲜血打开了大门。这个寓意是什么?

  ----奥菲利亚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是西班牙革命与内战的象征。那么奥菲利亚新出生的弟弟是谁?他正是西班牙的未来。潘神要奥菲利亚用匕首刺死弟弟,奥菲利亚拒绝了,最后被维达杀死。西班牙革命者最终没有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而发动全民性的毁灭战争,没有以大量人民的鲜血和西班牙的未来做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最终失败,被弗朗哥镇压了。内战虽然失败,但它的意义获得了不朽。奥菲利亚死了,但她的血打开了通向地下王国的大门。潘神站在华美的宫殿里迎接奥菲利亚的灵魂,并对她说:您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没有用无辜者的血打开大门,现在您回家了。

  9、将军维达一直珍藏着父亲留给他的怀表。维达在被游击队处死前,将怀表与自己新生的儿子(即奥菲利亚的弟弟)一起交给厨娘,希望孩子长大后记住自己临死的一刻。厨娘回答:不,他不会知道你是谁。说完即枪毙了维达。这又是什么意思?

  ----弗朗哥念念不忘的是恢复波旁王朝,所以虽然自己不是国王,但把波旁王朝末代皇帝阿方索十三世的孙子胡安卡洛斯立为自己身后的西班牙国王。这,也就是那块他希望流传下去的怀表。但是西班牙人民对弗朗哥的记忆并不是他所期望的。死后,弗朗哥及其政权的历史性质即被西班牙人民否定。

  10、最后的小尾巴,那个浸泡在奶盆里的有灵性的人型植物块根是什么?

  ----是夭折的共产主义雏形。

  影片的文化谜语是:由如此复杂晦涩的象征手法构成的魔幻现实主义,它的根源来自何处。当然它来源于西班牙文化,但是我觉得它主要来自基督教的神秘主义,是中世纪基督教将西班牙构筑成欧洲最后堡垒的过程中留给这个国家的文化烙印。

  《潘神的迷宫》观后感(十):[看前必读?]黑暗归黑暗~~ 吓唬我干吗~~ >_<

  飞的很快的有很多节肢的大虫子~

  爬的很快的一堆堆的腿很多的黑虫子~~

  巨型癞蛤蟆的有很多黑虫子尸体的巨型呕吐物~~

  用酒瓶砸烂活人的脸,要砸到没有鼻子,人还没有死~~

  被折磨到黑紫肿胀变形折断的人手~

  活锯人腿~

  用小刀从里面豁开人的嘴~

  被豁人自己用针线把脸缝上~ 喝酒,酒从豁口渗出来~

  受伤的人几次用手挡住枪口,子弹射穿他的手打入他的脸~

  脸上被打出的弹孔~

  用剃刀割向镜子中的自己的脖子~

  射击的时候总瞄准人的脸~

  烧死象征婴儿的树根娃娃,娃娃尖叫扭曲~

  绝对有效的拷问刑具,种类和用法被强调了两次~

  活吃人形精灵~ 咬着脑袋一拉,拉出一根长长的内脏~ 吃了两只~

  在看这个片子前,请确认能接受以上镜头 =_=

  相比之下,那个巨大的粘粘的癞蛤蟆,把自己眼球放在盘子里的吃小孩子的怪物的形象要亲切的多了...脏不拉几的老用树枝一样的手摸小女孩脸的潘神简直就是慈祥老爷爷..

  这片子绝不适合儿童...

  导演不好好讲故事,故意吓唬人的么?

  表现黑暗用得着这样么?这..这也太低档次了...简直有炫耀技术的嫌疑.可说实话那技术也不怎么样...那些怪物用人扮,比奥特曼里的强点有限-_-

  所以,这只能算一部血腥残忍的暴力电影.魔幻只是噱头.

  可惜了那些童话因素.非常讨厌那个结尾,也不喜欢愚蠢的女孩子.

  黑暗的美学不是这样滴,暴力也不是这样表现滴...

  喜欢这样吓唬人的话,去拍低级趣味的恐怖电影吧!

  :要说优点,就是镜头那个流畅啊~~ 上尉听音乐刮胡子那段大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