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平凡情人》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平凡情人》影评精选10篇

2022-03-13 15:58: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平凡情人》影评精选10篇

  《平凡情人》是一部由菲利普·加瑞尔执导,路易·加瑞尔 / 克洛蒂尔德·埃斯姆 / Julien Lucas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凡情人》影评(一):法国电影啊法国电影

  能不能靠谱点了法国电影…

  我说为什么一个半小时的爱情片一个小时都是学生运动,女主还没出现。没下错片子啊?

  看了一下,原来这是CD1

  支撑我的完全是颜值气质和摄影

  不过倒也奇怪,今天刷了三部美国电影几乎都是跳着看的,不知道这个为什么一秒没跳#又爱又恨# 他是我见过的气质最冷的男演员 也是我见过穿白衬衫特别好看的演员

  merde 有些法国电影结束后 会让人说一声 WTF?!

  《平凡情人》影评(二):解构重建抑或摧毁

  我们的灵魂被束缚在这具躯体里被世俗教化驯服 逐渐丧失对生命真相的敏感

  我们的灵性堕落成了诗意 又从诗意堕落成了对快感的盲从

  Our birth is but a sleep and a forgetting:The Soul that rises with us, our life's Star—William Wordswoth

  平凡的日子里 每天都想革自己的命 解构重建抑或摧毁

  Louis Garrel太美了

  《平凡情人》影评(三):x世代来,反叛精神走

  文艺卦比起其他人应该对同一性存在更深的误解。作为个体才是自由的。街上军官踏步时,神态同一化了,声音动作也同一化了,让人不得不想起《浪潮》中重现的行为实验。这时,个体不存在了,而崇拜个体自由、精神自由的人群反抗了。这种情况在亚洲国家很难发生。亚洲人主体是求同的,存的那个异,也不能太异。所以亚洲文化的反叛精神,基础是物质---没有钱,要造反。而当小帅哥louis garrel发问说,是只有穷人才革命吗?答案也是可见的。要知道近代欧洲国家改革呼声最大、为民众争取人权最强烈的那群,就是贵族。

  美丽的女友说是什么促使感觉上升为思想。20岁的小p孩们围在一起读毛语录,是毛写的,归成思想了。

  女人好像总比男人更能适应社会(当然也特指有所坚持的男人,好比牯岭街里张震的爸爸)穿白衬衫黑西装不合身牛仔裤仍那么好看的女朋友,为了钱,需要找工作,尽管她不喜欢那样。

  这片被人诟病不少。主要说整个繁冗拖沓的影片其实都是导演私人的经历,好难分享,更难代入。不过我很认同这样的说法:看一个作家优秀与否,是看他有否写出自己时代的特性。导演亦如此。若五月风暴这时期不拍,恐怕就要被时代淹没的看不到。好像40、50年代里那些很潮很美很个性和不怎么潮不怎么美也很个性的人,到了21世纪,只不过被我们视作龙钟老人而已。

  而反叛精神,到了21世纪,却变成了啃老族!

  《平凡情人》影评(四):理想的完美,现实的无奈

  合格恋人的编剧和导演是Philippe Garrel,也就是男主角的爸爸

  hilippe Garrel导演菲利普·加瑞尔是横跨法国“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特殊人物。1948年出生的加瑞尔在16岁时摄制的一部短片就让他得到了“电影兰波”的称号,法国影评界认为加瑞尔的电影填补了“新浪潮”留下的几处空白。他70年代早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实验化风格,以及悔涩的隐喻性思维,影片的探索性和艺术性极高,往往在极少的人物活动,超写实的场景和画面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和跟拍手法象征化地表现一种强烈怪异的孤独感,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往往没有任何情节和对话。从80年代初加瑞尔开始改变电影风格,也拍出了像《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爱情的诞生》、《野天真》这样的优秀剧情片,但与其早期的风格相距甚远。

  由于经历过5月革命,接受了当时思想的他用了很艺术的手法把这段革命经历在他儿子身上表现出来。

  1.希望之火,年轻人对待革命总有他们的想法。影片中的他们没有像我们熟知的朱,毛那样,从男主角拒绝兵役看出他们对革命仅限于思想之中。

  2. 悠着点,这很贵。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青春也很贵罢了

  3.挥霍的希望。镜头的特写,角色的沉思,他们都在幻想着希望,而他们现实的无奈也一一把他们的希望挥霍掉

  4. 非痛苦的宣泄。仅限于理想的东西,泡沫迟早会破灭的

  5.正义的睡眠。曲终人散,没有实际行动的生活,也许他们破灭理想只能在吸食鸦片过量而死去的梦中复活

  《平凡情人》影评(五):平凡情人

  《平凡情人》影评(六):他放弃了理想,他没有钱

  他们不工作。

  他们写诗,画画,跳舞,摇滚。

  他们拒绝服兵役。

  他们认为粉刷房子更有意义些。

  他们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们想要革命。一直想。那是理想。

  法国巴黎。影片里始终暗色调的街道上总有这么一群穿白色衬衣,套着黑色制服的年轻人,有着可以开始一切完成一切的青春。

  178分钟的电影,导演菲利普加瑞尔很自然的用了分段的手法讲述他们的青春。换作别人或许会成就新的残酷青春抑或是垮掉的一代什么的,可在菲利普加瑞尔的镜头下,他们很普通,甚至平淡的没了戏剧需要的冲突。

  一. 希望之火。

  年轻人总是认为,法律都是针对他们而存在的。

  比如兵役,于是他们烦透了大街上步伐永远一致的警察们。他们总是喜欢说“要是你们都怎么怎么,那会变成怎样则样?”这种话,让多么让人生厌。

  自然的他们有了组织,有了集会,有了焚烧和扔石子。(有趣的这种习惯延续到现在的巴黎年轻人当中。从前学法国大革命那会就深有体会,巴黎人民顽强的可以。)

  然而3个警察的催泪瓦斯就瓦解了他们的精心策划,政府作出的稍微退让年轻人们的“革命游戏”落幕。满脸的秽迹和缠着纱布的手带来的只是短暂高潮后的巨大心里跌落,如同做爱到高潮时对方突然想要上厕所那样,是再也难以弥补的不满足。

  其实他们享受的只是那个过程―――他们要让那些站在不远的对面的成年人,那些前半个脑袋秃掉的“资产阶级”看着自己的车被烧毁却无能为力。至于结果,烧毁多少辆车,占领多少个教堂,那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他们的希望之火渐弱成清晨街角忽明忽暗的灯光,愈来愈小。

  可他们仍可以认为自己没有失败。年轻的“革命者们”总是这样。

  他们的父亲们――曾经的革命者,却已经安于祈祷和玩些刀片与纸片的小把戏。

  他们想:哦,革命什么的太久远了,到成功他们都不在了。

  二. 悠着点,这很贵。

  年轻的革命者们抽着大烟,火焰灼热的烟雾弥散,那后面是模糊了的骷髅头骨。

  没错你别怀疑,这确实是电影里他们的作为。

  悠着点,这很贵。可20多岁,青春也很贵。

  三. 挥霍的希望。

  开始有了爱情。电影也终于开始悠了背景音乐。

  其实愤青们,小资们,哲人们,你们的爱情都一样。

  和摇滚一样,先挑逗后安抚的固定程式,纠结于真假,怀疑,爱情。只是越自命不凡的人群越容易得到心理满足。

  摇滚,都是一样。

  恋爱也终究回归到感官上的刺激,从小心的试探进而深入。

  爱情,都是一样。

  谁也无法满足用诗歌和仅限于精神交流的爱情,人们还是想要些更实在的什么。

  做爱。还有工作。

  接着无论多么特别的人,都回和那些秃顶的男人,肥胖的主妇一样,进入了生活。

  不同的是,起初的一段时间,他们还会保持一会儿姿态。

  低音钢琴的配乐贯穿这一章节,让人心生绝望。

  爱情,和理想,怎么都是冲突的。

  四. 非痛苦的宣泄。

  革命者们全散伙儿了。

  革命呢,依然会有人继续着。失败着。

  五. 正义的睡眠。

  毒品过量之后,他终于有了深长的睡眠,足够给他带来一个王子与公主的梦境。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及在灌木丛中和爱人相拥睡去。

  只能在梦境中醒来,身着王子服装以革命者的姿态醒来,并意识到――犯了错误。

  他们想要革命。一直想。那是理想。

  他们放弃了理想,他们没有钱。

  《平凡情人》影评(七):平凡情人:现实VS理想,面包VS爱情

  提及当年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引起巨大骚动和反响的“五月风暴”,想必不少人都会感慨良多,满怀激情和斗志的无数年轻人愤慨的涌上街头,通过极端的反抗冲击来表达自己坚定的决心和理想,在他们的眼里推翻政府推崇革命推陈出新才是未来和光明,当年的法国可谓是一片狼藉和混乱,被年轻人澎湃激昂的情绪所覆盖淹没,最后直到戴高乐政府作出让步才得以平息,这段“璀璨”的历史后来被很多导演搬上荧幕,成为灵感来源和重要素材,对于亲身经历见证过的法国著名导演Philippe Garrel而言,一定是刻骨而铭心的,在他的力作《平凡情人》中就以这段时间为背景,刻画了年轻一代在当时的生存状态,而这点也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路线中。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段号称暴风雨般勇猛狂烈的时期,一群年轻人奋勇积极的以极端叛逆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狂轰乱炸反政府,想方设法避参军,那种肾上腺素爆棚般的热情和斗志,就像火山爆发般一发不可收拾,但当平息过后,依旧怀着崇高飘渺理想主义的不少热血青年们,却只能怀抱着空泛的目标混迹在已逐渐步入正轨的浪漫之都中,继续写诗继续画画,谈着想法诉说情怀,但依旧没法抵御现实的残酷和考验,他们一心信奉的自由开始变为毫无自制的放纵,沉溺于大麻的快感和虚幻中,起初的激情变成了萎靡不正的一再沦落,在精神世界的垮塌下逐渐以举步维艰的节奏过活,“艺术换不来面包”的确是一条非常现实而不得不认同的真理,这群本给予了无限厚望和拥有了无限创作动力的有志青年,当连生存都变得异常艰难时,理想即变为了空洞而伤感的泡影,一切注定都会将失去和破灭,最后分崩离析,遗憾收场。

  现实和理想之间必定会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社会现实的急速转变和反差中,这点理所当然会得到了无限的放大和凸显,对于当时踌躇满志的的青年们的生存处境和心境变化起到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不放入那个特定的时间段中,就当下而言也能令人感慨万分,经历过青葱岁月的大多人,相信也会有不小的共鸣和感触,理想是一个多么完美神圣的词汇,多么向往美好的追求,同时却又无比的脆弱而遥不可及,接踵而来的往往都是在现实的内外夹攻下,一步步击碎的幻灭,最终要学会的是该如何妥协迁就的适应并融入社会,而不是曲高和寡的忠于自己追随不切实际的梦想,因为迎面而来的将是无尽的迷茫、绝望和落寞,就像片中Garrel饰演的诗人,当虚无缥缈的理想都照不进暗淡的人生时,对于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来说,最终唯有给自己画上悲情的句点。

  这片的节奏比较缓慢,甚至有点沉闷,Philippe Garrel利用了大量拿手的长镜头提升影片的意境,通过空置沉静的镜头感呈现出人物间的情感状态,在对话的处理书写上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易懂,反而充满着文学性极强的表达和哲思,有着浓郁文艺气息的诗意感,表面看似有些难以看透琢磨,不过其中心主旨随着近一步的投入自然而然会心领神会,就像一杯香醇的法式葡萄酒,有点涩有点苦却耐人寻味。可以看到Philippe Garrel并没有过多的着重刻画那段惊天动地的历史,从画质来看甚至有意模糊的点到即止,很难明确的判断开头一小段动乱的具体情况,而是将侧重点主要放在了这一起因导致的结果上,就如片名和海报的直接反应那般,其中的催化剂就是“爱情”,在时代的洪流中这段美妙亮眼的情感结局注定不会以童话终了。

  Louis Garrel饰演的诗人和Clotilde Hesme饰演的雕塑师,一见倾心很快无法自拔的坠入爱河,两人欣赏着彼此的才华难舍难分,就像一对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一对不能更耀眼的文艺青年典范,但很快爱情的绚烂在现实面前逐渐黯然失色,父亲的影响,朋友的劝导,现实的考虑,雕塑师开始重新思考她和诗人之间空中楼阁般没有支撑点的感情,开始陷入极度的矛盾和纠结中,两人的距离被现实越拉越远,激情慢慢褪变成沉重的疲惫和忧愁,Clotilde忧郁的眼神、涌动的泪水,哀伤的表情令人印象之深,艰难的生活和无望的未来最终让她选择了离开,爱情无疑得建立在面包之上,即使迫不得已做出了痛苦的选择,内心留有许多的不舍与留恋,但到头来总比勉为其难的忍耐、将就和包容,造就最后对于彼此没法弥补的伤害来得好,相去甚远的人生观注定两人得背道而驰,拥有对于彼此美好的回忆或许才是对于双方最佳的慰藉和结果。

  看完这部电影内心溢出满满的惆怅和唏嘘,现实VS理想,面包VS爱情,实际是两道冲破了时代的局限,困惑了无数人一生的难题,谁又不曾从中做出过艰难的选择?只是有过特殊时代切身体会的Philippe Garrel给出的答案显得更为的现实和悲观。在Philippe Garrel镜头里这段光鲜亮丽的爱情唯美而伤感,对于一对真心相爱却被现实阻隔的情人而言,有时平凡也会变为一种奢侈。从志气高昂到迷茫沦陷,从才华横溢到潦倒窘困,从信奉自由到放纵堕落,犹如垮掉的一代浮现眼前,当现实步步紧逼,理想沦为泡沫,面包无心获得,爱情挥手告别时,最后保有的只剩决然死去的尊严和悲凉。

  《平凡情人》影评(八):在爱情里,任何事都是被允许的

  Les amants réguliers有很多个中文译名:规则恋人,合格恋人,平凡情人,制服恋人。其实除了“制服恋人”不甚靠谱之外,其它三个倒是各有千秋,也很难拣出一个最合适的译名来。难以定义这个译名,正如难以定义Philippe Garrel的电影。

  不算至今还未流出的《拂晓岸》的话,Les amants réguliers是Philippe Garrel最新的一部影片,也是他导演生涯以来时长最长的一部作品。将近三小时的影片,充斥长镜头且对白也不算多,很容易就会令人闷掉进而生厌。而我第一次看此片时,竟然一口气把这三小时看了下来,丝毫不觉得闷,反而爱不释手。这是一部充满魔力的私人化影片,只有对味的人才能不需理性思维彻底爱上它。

  影片的时代背景设定在Garrel最偏爱的1968年五月风暴前后,那一年Garrel刚满20岁,却已拍摄了几部短片和两部长片。片中男主角弗朗索瓦(由Philippe Garrel的儿子Louis Garrel饰演)是一个诗人,他逃避服兵役、不去找固定工作,每天和一帮同样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厮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力图革命以求平等自由,但统统归为纸上谈兵。虽然他们也曾趁学生运动之际上街示威,但在与警察发生冲突逃散之后便再没有继续发起运动。吸食大麻,纵情跳舞,绘画写诗,谈情说爱,他们的生活其实与世界上所有青春少年无异。弗朗索瓦在一次宴会上结识了从事雕塑工作的莉莉,两人互相倾慕坠入爱河。莉莉受父亲影响,认为不该执念于艺术,而应先找固定工作维持生活,这与弗朗索瓦的思想显然不同;但两人仍被对方吸引,无法分开。Philippe Garrel曾说他深深记得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在爱情里,任何事都是被允许的。”于是片中的男女主角便是这样靠爱情消释了彼此间的一切矛盾。直到有天,莉莉得到了去美国继续雕塑生涯的机会,两人分隔异国他乡。影片的最后十分钟,弗朗索瓦不断收到莉莉的来信,得知她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而随后弗朗索瓦选择了服药自杀。

  没有情感起伏的交代,Philippe Garrel的镜头只是执着的拍着片中人物一成不变的面容和表情,这样的处理却也令最后男主角的自杀看上去那么的不可置疑。也许你回过头去看Garrel在99年拍摄的《夜风》一片,末尾塞尔吉的自杀有点突兀,那需要你非常代入那个角色才能体会到1968年对他后来的生活持续造成的恶性影响。而在《规则恋人》中,弗朗索瓦是个与塞尔吉对立立场的角色设定,他的自杀之所以不显突兀,只是因为在经过了漫长的铺陈之后,自杀对他来说如同吸大麻写诗做爱一样稀松平常——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仅有的无法反复去做的那一部分。

  其实这部电影没什么大道理好讲,Garrel只是又一次展示了他作为“电影兰波”的诗人天赋。他是注定无法成为大师的导演,但他有别人无法企及的才华,那种天生对于电影的掌控力和表现力。影片末尾,弗朗索瓦服药睡去后,Garrel安排了一场两分钟不到的梦境。Garrel说过,他的很多电影都用到了他梦中梦到的场面与对白,正因为如此这些场面与对白便是不容置疑的,演员无法对其进行修改。所以不用去深究Garrel影片中某些令人费解的段落,他只是如实地反射自己内心的景色。同时作为早年Zanzibar的成员,Garrel也极富实验精神。早年作品如《处女的床》和《内心的伤痕》糅合了长镜头、超现实和极简主义,后期虽转拍文艺片但依然不忘实验,比如《秘密的孩子》一片中尝试用过度曝光的黑白胶片配合人名念白来模仿散文诗分段。我一直认为,形式美才是真正衡量一个导演才华的标准,而思想性却是另一个层面。那些缜密布局精心剪辑的影片永远比不上凭天赋组合形式的影片。Garrel毫无疑问是上帝的宠儿。

  Garrel转入文艺片创作之后,态度一直是温和而悲观的,很多影片都以死亡或类死亡结局。《规则恋人》和《夜风》前文已经提过,再如纪念Nico突然辞世的《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以及《狂野天真》。寻找其共同点,似乎正如《规则恋人》片中女主角莉莉所说,她父亲因为太过追求艺术反而身受艺术所害。而Garrel本人回忆起Nico的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可以说这种情绪主导了Garrel后来大部分的文艺片,他从别人为艺术殒命中认清了自己的前途,于是挥别了晦涩的实验电影转投文艺片的怀抱并不断表达这同一主题。你很难说他是为生活所困因此妥协,还是执意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为那些英年早逝的故友鸣不平。《电影手册:我们时代的电影》系列纪录片中也曾采访过Garrel,采访中他自始至终保持一副温柔的表情但仍然可以明确感受到他的心事重重,他说他不明白为什么一部电影筹集资金会这么困难,他说他时至今日都会在拍摄遇到瓶颈时想起Jean Seberg甚至在《20年后所见的巴黎》系列剧《喷泉街》一集中直接把Jean的故事搬上了银幕,他说他身为演员的父亲对他影响颇深而他每隔几年就要拍一部有他父亲参演的影片(《玛丽为了回忆》《自由之夜》等)。往事持续对他造成着影响,他背负着千愁万绪只有通过影片里各色人物表达出来。他才是“作者电影”最最伟大的代表。

  说回影片,一些tips:

  1.影片分成五部分,除序曲外其它四部分都是有标题的,这几个标题有助于理解每部分内容。

  2.《规则恋人》为Philippe Garrel带来了第二座银狮奖,上一次是1991年《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

  3.前面说到Garrel每隔几年就要让父亲参演一部影片,《规则恋人》中Garrel的父亲Maurice Garrel也有演出,饰演男主角的祖父。

  4.影片中一段舞会里用到了British Invasion时期著名乐队The Kinks的一首不算著名的歌曲《This Time Tomorrow》,2007年Wes Anderson在《穿越大吉岭》一片中也将此曲收入原声大碟。

  5.还是《This Time Tomorrow》这首歌,此曲是在1970年发行的,显然影片1968年-1969年的时间设定与此不符。

  6.影片结束时打出“献给Daniel Pommereulle”,Daniel Pommereulle是位法国演员但演出电影并不多。他曾出演过Philippe Garrel的《内心的伤痕》和《夜风》,也曾为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中《收集男人的女人》一片编写对话,更重要的是他是Zanzibar主要成员之一。2003年12月,Daniel Pommereulle因癌症病逝于巴黎,享年66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