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工作》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工作》的观后感10篇

2018-09-18 01:0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工作》的观后感10篇

  《工作》是一部由尹钟彬执导,黄政民 / 李星民 / 赵震雄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工作》观后感(一):我看《工作》

  今天看了韩国今年的新片《工作》,政治悬疑片。它的确切译名为《特工》。讲述了90年代韩朝双方特工的故事

  电影刻画重点,不是特工斗争本身,而是每位特工的人性选择民族大义政客伎俩交错诡谲。深陷其中的每个人都被迫做出应激反应

  几场重头戏,拍摄细腻清澈,让我想起了两句唐诗。一句是“纵使相逢应不识”。用它来表达韩朝双方的意识对立,最准确不过了。

  另一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影片结尾的刻画。恩仇多年,隔空相望,仿佛换了人间

  《工作》观后感(二):韩国剧情片的集大成

  一直期待黄政民的演出,很久了。

  当下的亚洲电影,放眼东亚,韩国电影发展相当迅速,从电影工业本身来说,其特效公司已经是徐克/冯小刚的指定客户了,其演技当家明星精力旺盛,正值壮年,佳作不断;其电影题材类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且在各个类型片中,近些年都有拿得出手的佳作;其电影市场,屡创新高,年度佳作票房,逐年刷新,你追我赶。。。这一切一切,恰恰如同20年前的香港,人才济济朝气蓬勃,宛如电影天堂

  亚洲电影,是一个极度缺乏剧情片的领域,以动作为主导中国频频拿动作片去申奥,可见一斑),从亚洲走出的世界名导,都与动作牵连很深,如日本的黑泽明/台湾的李安等。剧情片,没有那么夸张的情节,没有精心的动作,没有美轮美奂场景,它所有的就是渐入人心真实的情节推动一点一滴的去取得观众的理解认可。从这个角度讲,编导没点真本事,没点耐力,很容易是一场自吹自擂,无病呻吟戏剧,仅此而已。更何况,这种剧本条件下,对演员挑战相当大,至于有多大,不妨看完《工作》之后,你脑子里能想到,替代黄政民的中国演员,有几个?

  回到《工作》电影本身,摄影/布景相当用心首都的布景,平壤的布景,严禁考究镜头运用人物情景匹配,单拿这个首都布景而言,国内电影作品能做到这么优秀饱满的,唯有二十多年前的《霸王别姬》。在电影中,三大主演的人物心里状态都是在不断被刺激,被迫抉择的状态,需要大量细腻演绎,这里不光是黄政民演得好,李星明/赵正雄也是出彩,全程演技在线。《工作》的出彩,几个主要人物的演技缺一不可

  我一直觉得,电影的质量如何,前提是它的元神----剧本决定的。编剧水平才是电影走向优质的重要前提条件。《工作》在风云突起的国家社会状况下,抓取所有相关元素,将之与人物言行/决定相互推动,合理安排功不可没局势诡异,人心不定,却最后看来一切自然。在竭力抨击韩国政党政治的同时,高举民族大义的信仰大旗,也是影片最为宝贵精神主题,拔高了影片的格局

  《工作》很优秀,这是韩国电影人共同努力成果,而在浮华的中国电影圈,当四大天王,梁朝伟,周发走向暮年之际,又能有多少黄政民这样的抗鼎之人呢?像赵正雄,这种从配角一路走过来的,我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毕竟我们的基数摆在那里呢。最后就是编剧了,真的真的狠重要,再牛的导演可能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本导演也不过是名准80后)。。。中国的电影人士,是不是该走慢一点,学习一下大东亚的韩国呢?

  《工作》观后感(三):扯几句关于这部原叫《北风》的片子背景

  关于南北关系的韩片数不胜数,近年韩国也出现过几部以卢武铉个人经历为背景的电影,多半是以朴正熙、全斗焕时期反抗为背景,叫好又叫座,像《辩护人》、《出租车司机》。这部《工作》的背景不是卢武铉,而是他的前任金大中。

  我最明确的感受是,韩国人开始愈发怀念这两个人了。

  这部《工作》,之前定名是《北风》,不知最后怎么更了中文名。看完,让我想起了前些年那部《共同警备区》。

  韩国的朴正熙时代和全斗焕时代,是一以贯之的,简单说,就是怎么骂都不多。而之后卢泰愚和金泳三那十年,算是一个过度阶段,没有之前那么二了,经济起飞,开始开放,但政企关系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走样。之后金大中和卢武铉的十年,也可以说是一以贯之改革的十年。

  这二位,在开放之前都是斗士,随后走入政坛,金大中当选时已经73岁。他本早该当选,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那个背景。

  电影里没有交代一点,金大中当选时,正值亚洲经济危机,接手的绝不是一个轻松摊子,金大中上台后算是力挽狂澜展示惊人能力。正是那个时期,使得韩国,将东亚同一轮一起起飞的几个小弟,台湾新马泰,远远甩到了身后。

  二人对朝的政策,也很一贯,终于打破了之前的坚冰敌视态度,首先伸出橄榄枝,去缓和改善双方关系。经济合作运动会共同入场、失散亲人见面,都频发发生在那个时期。

  但两人的下场,也很一致。是他们之前为之奋斗得来的更多监管体制,钳制了他们自己。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悲剧,也是一种幸福

  二人都翻车于家人的经济问题,一个是因为儿子一个是因为妻子,一个为表清白跳崖自尽,另一个三个月后也辞世。这是扛起了韩国很多重担的两个人,如今的韩国人,已经开始怀念,并反思,是不是对这二位,当年太过苛刻了。

  毫无疑问的是,比起之前那几位,和之后朴家又蹦出来的那个听信神棍闺蜜玩意,这二位,能力和私德上,都好了太多太多。

  这部电影埋的包袱,揭示了一种普通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情况,就是举世皆知是宿敌的两个组织体,为了一致利益,或者为了对付共同敌人,或同时想让事态向同一个方向发展,会短期里,有默契的推动一件事,甚至去配合。其实我们这里也有过类似的故事,当年金门的“单打双不打”,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

  别的方面不论,就权力不受控这一点,其实韩国比起朝鲜,强不到哪里去。我们常常感慨北边姓金的时候,可能忘了南边姓李。感慨青瓦台风水不好的时候,可能忘了三星又有哪任掌门最终不是缓刑释放了。 这个历史上一直悲情半岛,可见的路,依旧崎岖坎坷

  《工作》观后感(四):浩然之气“黑金星

  南北题材是韩影里最特别存在,大都讲述站在民族和各自国家的高度期待统一,最终却谱写一曲荡气回肠兄弟情的故事,比如《义兄弟》等,2018年8月上映的《工作》也不例外

  二战休战后,韩朝被美苏分三八线而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休战后,韩国的谍报机构安全部”和朝鲜的谍报机构“保卫部”不断地向对方国家安插间谍,持续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工作》以1990年韩特工“黑金星”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以侦查朝核真相为主要目的的韩国安全部间谍代号“黑金星”的朴皙映在察觉到韩国和朝鲜领导层之间的隐秘交易后发生的故事。韩朝关系能够破冰,“黑金星”功不可没。电影中除了“黑金星”和个别人物可以对号入座外,大部分为了剧情而虚构或改写,包括他与李明云的兄弟情。所以这不是传记片,而是一部没有硝烟与战争场面的有些无味的谍战戏。

  朴皙映,前韩国陆军少校,1992年1月,在安全部内部人员提议下,从事特工工作,为洗白身份,每天喝酒,出入赌博场所,以做生意为名借遍朋友的钱,最终变为信用不良者,作为代号"黑金星"的特工开展工作。他是1992年最早得知朝鲜研制出两枚低级别核弹头的几个人之一。

  李明云,金日成综合大学学习资本主义理论灵活运用的优等毕业生,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委派任驻北京朝鲜对外经济委审议处处长负责朝鲜全部的对外工作,以各种手段为金日成募集政治资金,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金日成的人物。他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言语中具备说服威胁贿赂的能力,性格坚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潜入到北京和丹东的很多韩安全部要员都惨遭不明原因绑架或杀害,安全部海外室室长崔学成要求“黑金星”必须从表情衣着行动协调一致,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生意人,以确保自身安全。

  朴皙映以“通过对外经济委员会,向朝鲜权利高层渗透,掌握武器实体,确信制止朝鲜核开发救助朝鲜半岛的唯一出路”为初心利用援助25万美金成功解决张成泽弟弟张成勋制造地造假一案与李明云接触上,代表韩国与朝鲜开始了形单影只战斗

  原本想利用广告生意走近朝鲜宁边核反应堆附近窃取数据不成想架起了一座密切朝韩关系的桥梁,同时,韩朝两方政治人的丑恶嘴脸也让朴皙映看的一清二楚。朝鲜利用古董为金日成募集政治资金;韩国适逢大选,安全部要员人心惶惶,如果李会昌输金大中,那么他们的地位将不保,安全部也将变为国家情报院。为了执政党的权利和一己私利议员们向金日成行贿让其在非军事区域武装示威,进行军事行动干预,阻挠金大中当选。而金日成也为自己是韩国历届大选的关键人物而自豪满满,韩国离了朝鲜不行

  是想做政治还是想“赚钱”?

  在崔学成们的眼里,朝韩关系已冰冻40年,冰的厚度本来就厚,再厚一点也没有关系。

  而朴皙映放下人和生死孤身一人履行着国家给的任务。在他心中,广告生意不单纯是钱的问题,是要以广告为契机证明韩国和朝鲜有必要接触,有必要寻求改变

  朴皙映的真心,李明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朴皙映,对二人来说,政治和赚钱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在乎的是半岛局势稳定,民族能够统一。

  十年后的北京,第一次由朝鲜女性为韩国企业广告做模特发布会召开,李孝利和赵明爱代表韩朝双手握在一起,化解南北冰冻关系,成为历史性的突破。印有“浩然之气”的领带夹和高仿劳力手表是朴皙映和李明云二人感情见证

  其实,二刷时看到二人远远举起互赠的礼物示意时,我还是被感动了实在不解一刷时在影院里诸多韩国人笑场的含义

  之后的五年,“黑金星”一直以对朝鲜事业家的身份活动,直至2010年5月,因涉嫌违反国家保安法上的所有罪名而被紧急逮捕,6年后出狱。2018年5月,朝鲜半岛时隔11年重开朝韩首脑会谈,迎来半岛局势新局面

  一己之力带动南北关系发展看起来是戏剧性的,但是历史总是由许多个偶然组成,权利的膨胀,政治的黑暗背后,总有牺牲自我为民众意愿而战斗的人,他们无疑是最该让人敬佩的。

  除了黄政民饰演间谍黑金星、李圣旻饰演朝鲜高层李明云外,赵震雄饰演一手策划指导对朝间谍战的韩国国家安全企划部海外室室长崔学成,朱智勋饰演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科长郑武泽,李圣旻和朱智勋表演尤为突出

  《工作》观后感(五):真实的恐怖阴谋,无法改变南北的情深意浓

  71届坎城影展首映全场起立鼓掌长达3分钟,23届釜山影展赢得7大奖项提名。如同男主角黄政民所说“我在接触电影前,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事,然而拍这部电影激起了我的使命责任感。”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讲述以“黑金星”为代号侦查朝核真相的韩国安全部间谍在察觉到韩国和朝鲜领导层之间的隐秘交易后发生的故事。

  原型朴采书加入国家情报院前在军队,这是他升少校前的照片

  他是见过金正日的韩国间谍,想到情报间谍,尤其是'双重间谍'的确是最肮脏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脚踩两只船,向各方出卖对方的情报。通过这部电影作为观众可以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通过历史让人更加认识到南北韩权力高层间恐怖的阴谋。

  层层去挖掘,也许会发现背后的故事竟如此惊悚,这个结论和我们的当下也似乎有些雷同。韩国与朝鲜的关系经常生变,影视作品也随着风向在题材上或多或少的擦边批判,这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故事在最近几年韩国影视作品应该并不能算最突出的,《出zu车》《挖jue机》都是非不错的题材,当然相继也会河蟹,很难保证这部敏感题材(当然是相对于有些此地无银的政策来说这是敏感的)一段事件会被禁于Download。

  故事的展开围绕着汉城,北京和平壤三地,我没有查到电影涉及地之一的平壤,大部分场景画面是不是真的是平壤取景,无法确定,但北京的画面的确都不是真实的北京取景,这个原因应该和这部电影的题材有直接关系,维基百科说:是将台北市的华西街夜市打造成王府井大街,以及中山楼改成接见金正日的场景,但作为天津人,我发现一个场景是天津的解放路。

  电影的片场布景很用心,即使是表现90年代的北京,即使并不是在北京取景,但街景的确有些小时候繁华街道味道。在剧情制作严谨考究,政治题材的谍战,能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以及特务耐心勇气区别于国内很多影视剧的正邪鲜明的理想宣泄。甚至多年没有混演艺圈的李孝利,演出13年前的自己,重现广告外交的经典时刻。

  结尾很棒,其实在整部电影的后半部分已经慢慢的凸显了电影的主旨意义,南北一家的理念,那只高仿A货的手表,和当时还很不好意思拿出手的小礼物领带夹,作为了彼此友谊的信物。

  韩国电影在结尾怎么能一刀切掉,留下对观众造成的遗憾离场,当然要在表现当时真诚约定希望我们还能相见的伏笔,和情感积累的画面,彼此第一次见面的餐馆,每每坐在餐馆中抬头看到进出的顾客希望是故人的重逢。

  我相信看到最后都会被抬起带着那块手表的手托托眼镜,解开西装把领带夹摘下衬衣举在胸前的画面感动落泪,也正是这部电影用历史的故事在传递同一个民族的亲密无间的主题,不同的两个国家,不同的两种政治体制,但那份在人们心中的亲情和友情是无上重要和永远留存下去的。

  《工作》观后感(六):南汉山城&工作:枪战&动作片到“舌战片”

1 | 舌战片

  2017年韩国电影略显疲态,偶有几部被夸赞的电影,相较于他们的“前辈”也逊色不少。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耐人寻味的电影,今天就要谈一下其中一部被人热议的电影--《南汉山城》。《南韩山城》在韩网称为“舌战片”。尽管它并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后一部”舌战片”,但却让韩国观众们重新重视起“语言的力量”以及 “台词的重要性”。顾名思义,“舌战片”故事的主调不是靠刀光剑影,而是靠唇枪舌剑。在无声电影时期,时不时穿插在影片中间的“台词”就已经极为重要,而有声电影时期的到来,更是要求编剧与导演用心打磨台词。如今,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人们将那些优秀的台词截下来,当鸡汤补品,当人生座右铭,可见在这视觉化的世界里,看不见又极其抽象的语言还是没有失去其力量。

  当我们习惯于“高密度”、“高视觉特效”的现代电影之后,这部电影着实难得。它看起来又慢又长,没有出众的动作戏,没有后宫佳丽间的明争暗斗。它的舌战是为了国家、君王与百姓,讨论的是生与死、名与义、体和魄的问题,它深入浅出,每一句台词都发人深思,令人觉得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自韩国观众高举“舌战”的概念以来,我们看到了“舌战”与特效巧妙融合的《与神同行》1、2部,同时今年更有主打“舌战”的谍战片《工作》。当然,韩国还有一档2013年开始就备受瞩目的综艺《舌战》,在它的影响下也令“舌战片”的概念更容易的被理解和接受。

2 | 困在“心”城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以1636年的丙子胡乱为背景。在观影过程中,或许我们无需去追究这部片子是否符合历史的真相。毕竟从史实到小说,再从小说到电影,两次改编之下,“故事”或许已经和真实的历史渐行渐远。更何况,历史本身也并不公平公正——历史叙事常常为政治、社会所左右,而与现实历史有所偏差。相较于其他史实改编的电影,《南汉山城》没有跑偏太多,至少,它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大多数历史类电影通常会强烈的去划分敌我,以此来确立一个历史的正统。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无论是吏曹判书(崔鸣吉)主和还是礼曹判书(金尚宪)主战,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他们都在为君主和这个王朝而担忧。这个电影最微妙的就是连满清的势力也变得没有那么可恨,叛国的郑命寿都看着有些可怜。

  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影片开头时所说的,即便满人不进攻朝鲜,朝鲜内部也会自己土崩瓦解。当时的朝鲜王朝国小势弱,又过分依赖明朝,吏治腐败等问题层出不求,人心早已涣散。他们早已是一盘散沙,不需要大风大浪,只要满人轻吹一口气,就能让朝鲜“随风飘散”。片中的山城四面围墙,且树木高大,地势显赫,利于防守,因此可以给朝鲜人许多缓气的机会。然而仁祖犹豫不决,处事不够英明,从外援军将领的话中更能听出,仁祖早已丢了民心。但,他是昏君吗?他自己吃不上饭的时候也在担心士兵和百姓能否吃饱穿暖。他不明事理吗?他坚定地想要活下来,因为只有活下来才能继续守卫百姓与江山。他一点民心也未得到吗?看着他身裹蓝袍,摘下王冠,山城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那他怎么了?

  他大概是困在了自己的“心”城里,就如他把自己的身体丢进了封闭的山城一样,不敢踏步出去,不敢打破常规。他圈地为王,固步自封,身体的封闭与孱弱,也令他的思想与眼界越来越弱小。这随时可能被打散的朝鲜,可能就是他脆弱精神的具象。幸亏,他有两个忠臣,随时为了他、为了国而操碎了心。

3 | 忠臣

  什么是君王,什么是王朝,什么是礼乐,什么是名分?崔鸣吉和金尚宪各自在对这些概念持有不同的想法。崔鸣吉主和,认为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开辟新的路,树立新的礼乐,找到新的名分。但金尚宪主战,认为卑躬屈膝就是丧尽了礼乐与名分,活成鸿毛,这不如死成泰山。

  吏判和礼判虽然他们经常“舌战”,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但私下两人却相互尊重。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明白对方虽然与自己观念不同,但终究还是“忠诚爱国之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两人常常与领相(金鎏)等其他大臣针锋相对的原因。领相等大臣难以用主和或主战去划分他们,他们只会见风使舵,眼色行事。他们只顾私人得失,昏暗无能,不仅如此,还经常利用自身权势压迫手下与百姓。与崔鸣吉和金尚宪相比,忠奸之别,一目了然。这场忠臣间的舌战没有停步于两位文官之间的争论中,就连武将也参与其中。武将李时白和崔鸣吉自小就是挚友,当崔鸣吉问他怎么看待现状,他却说不知道。事实上,他比谁都知道,落后的兵器,病弱的士兵,所剩无几的口粮,面对的却又是强大到不可匹敌的满军。这也是为什么他用“舌战”的方式多次对抗领相的命令,他不想有更多的牺牲,虽是一代不识文人笔墨的战士,但却从未忘记怜悯之心。

4 | 《工作》

  和《南汉山城》一样,今年上映的谍战片《工作》也被韩国舆论定义为“舌战片”。《工作》虽然没有《南汉山城》那般富含深度的价值争论,但却有其自身的价值。片中的主人公作为特务,很少拿出枪械,更多的是凭着手中的买卖和一张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而这任务是如此的困难:说服那个大多数国家领导人都说服不了的“朝鲜领导人”,换言之,他说服了那个永远蒙在面纱中的国家。《工作》在韩国备受瞩目有许多原因。其一,在于2018年朝韩关系迅速缓和的时期,这部电影相当讨喜。其二,过去有很多朝鲜特务在韩国的故事,但这次却是“南派”的韩国特务在朝鲜的故事,可以说非常的令人耳目一新。其三,导演为了尽可能的复原平壤的风景,不惜花了大价钱购买了许多朝鲜视频。据消息称,这些都是通过一些秘密渠道,好不容易淘到手的。

  其四,再现了李孝利与朝鲜歌手同台的事件,李孝利更是本色出演。(“李孝利 饰 李孝利”成了个梗)其五,不再是单方面的黑朝鲜,开始联动韩国国内的政治氛围与政治事件(大选与地方选举),证明了那句“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虽然有些老套的)真理。而且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确实更令人深思。《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以为的对手,他虽然不属于“我们”,但他不是真正威胁“我们”的存在,真正令我们崩坏,令我们猜疑、受伤的存在,就在“我们”的内部。我们的内部总有人利用第三者“他(对手)”来煽动我们的情绪,而真正可怕的就是煽动者,而不是那个远方的对手。就像《铁雨》中所说的“停战国的国民害怕的不是停战本身,而是利用停战煽动民众来保全自己利益的政权”。这就是朝韩过去与现在的真实写照,也是大量朝韩关系为背景的电影不可避开的话题。

  这一点《南汉山城》与《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前者在讲朝中奸臣于内部作乱,使王朝自我瓦解,而后者讲的是敌我狼狈为奸,欺瞒人民大众。但两个故事都在模糊一个所谓的敌我界限、善恶评判。也只有在这个所谓的界限真正消失之时,真实的忠奸与善恶才能为人所辨明。还有,两部电影中的打斗戏,更多的是在展现故事发展的情况,以及双方矛盾的激化程度。我们很难看到新颖的动作戏,以及大快人心的枪战。这种“武”衬托“文”的情况,令“舌战”难以摆脱真正的“战争”,换言之,舌战与武战相互碰撞时,我们才能更大程度上体会到片中的矛盾。

5 | 谈谈别的

  舌战片除了能给我们带来一次“语言盛宴”,同时我们还能看到相较于同类片而言稍慢的节奏。得益于此,我们可以在《南汉山城》看到大片段雪原与山林的景观,在《工作》中看到上世纪北京与平壤的风景。

  同时,在拍近景时,《南汉山城》的人物不在正中央,更多是在左侧或右侧四分之一处,这样的镜头却在这部影片中带来了极大的美感。《工作》则让我们看到了饱和度极高的色彩感。通常在拍史实题材的电影时,制作人会调低饱和度和对比度,但这部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描述朝鲜这边的情况时更多的是强烈的暖色调,韩国这边的情况更多的是阴暗中的冷色调。可见这种高饱和、高对比是为了更好地烘托出朝韩两边截然不同的氛围,形成更强烈的视觉对比。

  然后……还想在说点什么,但却觉得一旦写下去大概会没个头,所以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嘻嘻。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谈谈你们的看法与感受。

  最后,我在做一个公号【来之电影】,欢迎大家来找我玩哦

  《工作》观后感(七):下一个韩国黑色电影的集大成者?

  一、前言

  《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2012)与《群盗:民乱的时代》(2014)是近年两部颇具国内人气的韩影,编导尹钟彬均罕见的摸到了同类题材的天花板。从不拘泥类型的他“四年磨一剑”的谍战片《工作》(2018)又入选了今年戛纳电影节午夜单元,让我们更有理由去梳理其美学肌理。

  下文以《坏家伙》为轴,通过三个主题探讨其4部电影的作者性:“审慎的距离”、“剥离的面具”、“错位的突转”。

  二、审慎的距离

  透过尹钟彬的影片,得以再一反复审视创作者所输出的与受众所吸收的信息之间的距离和错位。扰乱预期中的情节因果联系,以“声东击西”的剪辑造成悬念的落差,之后再以惊悚重击观众。

  (图注:“制造落差再施痛击”的剪辑手法未必稀有,被北野武运用到炉火纯青)

  但他片中的场景总驱使着受众从两个双向维度加以辨识:即影片作者与观众“声东击西”对话之间;又在角色的面子与里子“阳奉阴违”浮动之间。正是这鲜明的“审慎的距离”让尹钟彬虽然在选材上难免与经典重叠,但随情节的展开,作者性和地域性慢慢浮出水面。

  “距离意识”首先体现在结构与段落之中:《不可饶恕》(2005)中双时空叙事、固定机位、无配乐、大景别、将士兵们陷入各种“同框的窘境”:心狠手辣的排长因为下属的连累受到训斥,下一镜头中观众料定被深夜叫进厕所的新兵必遭霸凌,但等待的竟是男主好心为他偷煮的泡面……但随后排长将下士也推入厕所痛殴,逼迫他此后严酷管理新兵们。预期中的拳头虽未直接落在当事人身上,但转个弯打进了男主的心里。

  而当我们深入这场“面子游戏”的“里子”,能洞悉“不可饶恕”的秘密:排长不直接处罚男主是出于高中同窗的情谊,但屡次对其袒护造成了手下日后的嫉恨;而殴打下士同样出于关爱,如果下士不能在排长退伍前学会狠辣,将招致同级的欺凌。在一拳中纠结着五人三组扭曲情感最终又合而为一的爱/痛进程。

  “距离意识”同样以人物面孔的模糊来传达,“大父”是解锁《坏家伙》全片的唯一钥匙。作为影视人物,他丰满的复杂度十分罕见,几乎每一场戏他都在场,而每一场他的表现都不重复。实在非崔岷植莫属。

  尹钟彬为这个“套路帮派故事”选择了一个不同以往、异常暧昧的“半月”形象(既非黑道又非平民的称谓)作为切入。在表演层次上“大父”的刻画不仅要求表演者在亦正亦邪、软硬兼施中灵活变幻,真正的难度是需要在一场戏中:即让观众信服角色的所作所为,又要透过其行为表象感受到“大父”的藏而未露。无时无刻不让观众和对手去思考他每一步的真假虚实。

  (图注:不论规定情境下人物呈现何种状态,都能让观众感知暗流之下的迥异心理:愚蠢/狡诈、贪婪/懦弱、嚣张/顺从、莽撞/严谨)

  尹钟彬的距离/悬念游戏集二者之合——是其最突出、不变的风格。而当下,身处后现代之后如何叙述“传统故事”,如何把控信息前后端的“距离”更为关键。是他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地方。

  (图注:《群盗》中赵润实验火枪的段落,尹钟彬一方面让观众沉溺于姜东元逆天颜值,又让人为结局担心:是否会又双叒叕一场桎梏于时代局限的“枪与刀”不公平较量?)

  《群盗》的“审慎距离”在创作的表里层面更为尖锐:形式上不论剧作设定还是兵器装备吸纳了各种小说、游戏、动漫的元素,“去主体”杂糅的效果使得影片的故事和人物脱离了个体塑造变成了同类型的模式符号与行动元;从工业方面又是对70年代韩式“无国籍动作片”的巡礼,但并未颠覆和超越。对抗内核是正邪双方将阶级身份-宗族律法的耻/恨-反抗等联系在一起,只有在此层面才能理解姜东元的替死。

  当他如愿/被迫成为阶级/宗门的继承/叛变者,便只能对其以死捍卫/谢罪,人物的愤怒与悲剧并非来自他对阶级身份的被动抵制而是不由自主的遵循和因袭(这也是他逆天设定的反讽意义)。

  三、剥离的面具

  有别于通常越来越清晰的影视人物走向,尹钟彬的主人公面孔随着放映时间的流逝渐趋模糊,不论“同志”士兵李承永、“富家”牛郎胜宇、黑道外围“大父”、贵族杂种赵润,意识形态与阶级身份等伪装面具会被全部剥离,最终呈现出深层复杂的赤裸人性。

  单打独斗的“大父”在面对与他“狐假虎威、狼狈为奸”的个体、帮派、政府、宗族时,自身的力量和地位总是被动的,但为何能将他们玩弄于鼓掌呢?

  “大父”依赖于和剧中人/团体/观众等一切关系里保持审慎地进退。编导通过情节发展迫使人物不断调整、重新定位来掩饰面具后的真实面目(只有在歹势时蹦英语“OK”“Nice”是对儿子的真情流露)。非官非民、无门无派的“大父”是身处顺流逆流中能迅速审时度势和明哲保身的楷模。

  为了最终的曝光更为血腥露骨,尹钟彬为出场主人公预先戴上了层层的面具:使其前史同样讳莫如深。以“大父”为例,父亲在国会议员的竞选中失败,两次行贿才成为釜山海关公务员,凭一本祖谱上与权贵能拉起裙带关系,身居黑帮高位却终未落草。有趣的是编导给人物设定了如此复杂的背景故事却并未在情节中详细展开,只是一笔带过。将前史转为主人公每一个应激反应的坚实后盾,有什么比在警局带着手铐时给警员一记耳光更能体现对官僚体制弊端的深谙与嘲讽?

  对比暴力场景的双向维度:“大父”殴打过前上司、女合伙人和老大头马,每临危机似乎将主人公逼到了走投无路的死角,但他反而因此绝处逢生。细想都是在最不适当的时候做了最适当的事。与之相反,河正宇饰演好勇斗狠的崔炯培虽然暴力场面极尽帅酷,但都是在最适当做最不适当的事(直接导致了先前的被捕与最后的出卖)。作为一部黑帮传记片,为数不多的暴力场景不仅凸显了个体还是黑帮团体的局限命运。

  暴力被尹钟彬置于“大父”的审视视角下,赋予了双重意义:错位与剥离。

  结尾,崔炯培在拒捕时执意刺伤“大父”,为其留下同样的腿伤。从全斗焕军管下的“三清教育队”,到卢泰愚就任时“与犯罪的战争”,每逢政权交替,底层民众始终充当着历史进程的疮疤和政治运动的炮灰。

  《不可饶恕》中主人公李承永的前史背景同样复杂:名校大学生、喜欢读书音乐的文青、疑似同志的身份,也没有就此展开延伸而是成为其特立独行到孤注一掷的种种隐性证据。《野兽男孩》(2008)中的牛郎胜宇同样家道中落、被再婚母亲抛弃,在姐姐冷漠与姐夫利诱下在CLUB出卖色相,他的格格不入同样来自过山车般跌宕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境遇。

  尹钟彬自信地把玩着影像两端“展示-吸收”的实验效果,“有的放矢”把最具冲击力、最意想不到的画面展示出来,却有意遮掩/从未忽视其历史来源。

  四、错位的突转

  “不可饶恕”的是谁?

  片中有一个被人忽略的形象:沈大锡。被河正宇饰演的泰正出场以“大棒+蜜枣”处罚的就是他,而后对男主以及手下百般刁难、间接助推杀人的也是他。

  尹钟彬大刀阔斧的砍掉他的蜕变过程。若非狂虐他被反复警告“不能服众、对手下太温柔”,没人会留意其善良人设与出场作用。所以当他一念成魔后,他才能警告男主“温柔”只会被狡猾的新兵利用。观众误认他只是寻常的恶人配角罢了。

  但沈大锡在两位男主之间和李承永最终赴死选择上占据极其关键的作用,无论再怎么压缩出场时间,他存在的意义都无法从故事与主题中根除。 但不可饶恕的是他吗?

  首先、开篇就交代了他和泰正的关系非常的亲密,二者不避讳不怀疑的“爱之深、责之切”。但他们的关系能近过高中好友李承永吗?其次,泰正退伍后,沈大锡的转变让李承永清楚的看到未来的两种途径:或同流或湮灭。观众虽未直面沈大锡的善意情谊,只看到了他代为受罚;误以为施虐沈大锡只是编导为泰正必要的人物塑造而“蒙蔽”。只有通过对位主线情节—主人公刘承永对新兵的各种庇佑及悲惨后果—才能发现沈大锡与叙事结构的隐藏意义;这也是为何尹钟彬敢于不做任何解释、突然展现男主开窍、去讨好沈大锡的创作自信。

  依然是通过对作者VS观众认知距离的把握,尹钟彬跳脱了俗套陷阱,并未直接呈现二人岌岌可危友谊被撕裂的必然,而是通过“意外地”放生友情,直接撕裂了李承永的生命和泰正的过往。

  (图注:片尾苦闷性爱与代宰海鲜的对切,可谓神来之笔)

  “不可饶恕”的是什么?

  是李承永、胜宇、“大父”、赵润与其对立面的血液中共同流淌的暴力因子,透过军队、帮派的渠道得以释放而出。尹钟彬又通过聚焦军队与帮派中挣扎求生的被排挤的边缘个体:“半月”与同志。二者相对,可以看出作者执着不变的创作思路。

  (图注:《坏家伙》后一小时剪辑节奏明显更快,坏家伙们谋划的具体过程全被省略,只留下事前的交头接耳,直接展现冲突危机。“大父”地位的变化,通过3个镜头干净利落的将时间跨度、空间环境、人生状态等变化交待出来)

  《野兽男孩》并不聚焦爱情关系中相爱到分手具体情节细节的刻画,男女主人公为何/何时爱上对方、是否爱上对方被大胆的隐去,观众先看到他的痛苦和暴力等非常态行为后才确认这是他所深陷的是爱情,而非职场危机。本片未刻意采用双时空结构,而是通过行业内的新手和老鸟的对位来体现:河正宇饰演的在玄,在满口谎言中痛殴女友,与爱情受挫的胜宇痛殴不同,都在极尽疯狂的索取对方无力且无意承担的金钱与爱。

  二者无疑在尹钟彬以冷暖色差、变形宽银幕呈现的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江南Style中最奢侈的东西。金钱是其中流通循环的血液,在玄本身处于其生物链的末端,试图以花言巧语来越位和逆袭的行为本身就存在可笑的风险。对胜宇来说,爱情是他现阶段最不该触碰的东西,也是他与她职业规范中最应该抵制的“恶疾”:谁先动情谁就输了。所以老鸟在玄只通过满口谎言让人动情,不论是欠债一年的恶棍还是客人般应付的女友,或许他深知让自己动情只能最终造成“又疼又冷”的悲剧。

  五、结语

  《工作》以派遣朝鲜的韩国间谍“黑金星”为原型创作,距离与错位的概念终于化为了实体——将家国腰斩了半个世纪的三八线。从军队、行业、帮派、阶级升级为现已破冰的朝韩关系,在《哭声》、《釜山行》之后,尹钟彬会在戛纳掀起怎样的午夜疯狂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