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圣山》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圣山》经典影评10篇

2018-09-19 02:1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圣山》经典影评10篇

  《圣山》是一部由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执导,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 Horácio Salinas / Zamira Saunders主演的一部奇幻 / 冒险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圣山》影评(一):及其经典的一部迷幻电影

  片子每一个画面都非常迷幻。

  无时不在以出乎意料但非常智慧方式展现曾经宗教哲学、肉欲、心灵生命以及死亡的思考

  有过多次lsd的trip经验的人,看此片深受震撼

  《圣山》影评(二):就是完成自己东西

  就是完成自己的东西嘛

  用尽所有力量

  搞的如此艰难

  哦 ***

  最后的三分钟还差不多

  其他的很无聊

  但是导演展现了他的幻想

  比较充分

  只是这些

  《圣山》影评(三):演给自己看的戏

  这部片用了大量荒诞镜头表现人对自身丑恶的不自知,最后,连同导师在内的9位追寻者,在攀登圣山的过程中,经历了他人即我、抛弃身见、人生本是虚幻阶段,最终认识到对神圣追求永无止境的。结尾导师的一句的“把镜头向后推”,把整个拍摄场景显现出来,颇有“我们的人生不过是个片场”的意味

  《圣山》影评(四):不评分

  在已知这部电影具有许多象征隐喻或者说是一部奇譎的杰作时,在观看时就会下意识的为影片寻找内容,进而投射到现实中,似乎就是靠自己猜想努力和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靠近。有些东西一闪而过成熟也不成形,始终都没有脱离已有的认知水平,最后导演打破了次元壁具有些引导性。我没有看懂,导演如此主观作品可以催生的解读太多,我也不愿牵强附会

  《圣山》影评(五):主题连续Cosplay行为艺术

  重口味超现实片

  据wiki称大多场景源于 法国 René Daumal小说《Mount Analogue》

  仪式演示简单的摆拍为主 零散

  传统宗教 现代工业中的虚假病态

  通过伪造物件 奇装异服暗喻讽刺

  其中不乏 食色性 露骨血腥

  剪接摄影技巧较成熟

  演员场面大道具多

  5 7 5

  《圣山》影评(六):我还是情愿没看这部片子

  人类的猎奇心理真是难改啊…………

  找齐七个人并踏上旅途之前的各种赤裸,血腥,我都忍了,连机器高潮生小机器我都懵了这都不算什么?

  最后圆桌会议,拉远镜头,变拍摄现场,众人回归现实掀桌。完。第一反应,我擦我之前看的这些算什么。退票!(没买票…)退我时间!!!

  第二反应………想起类似耶稣,有个女人爱着他,爱拯救他。算是全片唯一的亮点和正能量了。

  《圣山》影评(七):假中寻真

  观看体验比较一般,情节不是很好,过,影片的意蕴是够的。在冷战时期诞生的电影,探寻了符号化,仇恨教育,法西斯,毁灭,性幻灭等等深刻的主题,算得上对那个邪恶年代巨大讽刺了。不过,影片的结局似乎告诉每个人,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表象,如果正义和邪恶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如果整个世界秩序都是奴役,我们还要不要追求真相,追求谎言幻象背后的自由世界?要随波逐流还是坚持内心安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圣山》影评(八):不存在的圣山

  好另类的电影,充斥着性,暴力贪婪各种无良邪恶的元素。尤其看到黄金shit那段差点没吐出来。

  电影没看太懂,我的理解:某些场景似乎是对社会的一个讽刺,如拍照的游客占有生产线女工资本家生产战争玩具的女人……

  后来九人似乎要逃离邪恶的现实,寻找理想中的圣山,想要一个正确指引来帮他们做出改变,也给世界带来改变。

  但最后一幕导师却道出了根本没有圣山,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不真实”的,回去吧,还是要回到真实的生活

  《圣山》影评(九):邪教洗脑片

  前半部分是浮夸的行为艺术兼修辞学,大量的符号隐喻,讽刺政权阶级、宗教、人性金钱,后半部分就是个邪教洗脑过程,9人组团,在师傅带领下,统一服装和标识,放弃奢华简朴生活,放弃家人朋友联系,在师傅引导下冥想,不吃饭喝植物汁液。这跟邪教组织的一套流程有啥区别?看了俩小时让人觉得快精神分裂了,对现实产生确定感,类似致幻剂的作用。最后一幕告诉你抛弃这些符号隐喻,回归正常生活。。。妈的这跟让你吃了俩小时大便,然后告诉你还是饭桌上的菜香有啥区别!所以我要去豆瓣打1分!!

  《圣山》影评(十):哲学的宗教的也绝不向观众屈服的电影

  导演根本就不屑于去讲述一个故事,就像哲学家从来不会向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那样摘抄起田野笔记来。故事完整性简直简直就像是在浪费佐杜洛夫斯基喷涌的想法。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哲学的,而不是通俗的,而我们试图让电影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这样的偏见我到今天才在我身上察觉。

  在“终点”前的一刻,男主莫名其妙跟随自己一路的女人和猴子孩子的象征?)回去了。另外八个人跟着“精神领袖”大忽悠搬假人去了。用了一系列的苦行,只为了证明这一苦行多么没意义,只是一出戏,当然宗教的追求正是如此。这样明显给宗教信仰打脸的行为,难怪佐杜洛夫斯受到宗教界的敌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