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8 03:02: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精选10篇

  《1936年的岁月》是一部由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执导,Kostas Pavlou / George Kyritsis / Thanos Grammenos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一):优越的影像语感

  安哲这片需要对希腊那段特殊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吃进去,在那样时代底色下,用这样表现主义的形式和内容十分的妥帖,处处充满压迫感的氛围营造,厚重的高墙和历史的叙述姿态,呈现在近乎完美的视听层面,所谓的“诗意”是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语境模糊间的多义性而诞生的,这和安哲优越的镜头语感相关,这点和侯孝贤有相似之处。

  《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二):《三六年的歲月》(Days of 36 - 1972)

  1972年的第二部長片《三六年的歲月》(Days of 36)則是導演開始明確涉足希臘政治與歷史題材的作品,為歷史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兩部為《流浪藝人》和《獵人》。這三部早期作品就形式和內容都讓人看得很辛苦,《三六年的歲月》或許是手法上較為簡約的一部,但相較於處女作,導演已經開始用抽象手法來重現歷史情境,劇場感的空間編排和環繞的鏡頭運動都已成形。

  看片並不特別去在意故事的希臘歷史背景,或許更可以當成一個普世寓言來看待,畢竟電影台詞稀少,沒有完整交待情節脈絡,也缺乏明確的時代指涉,場景、鏡頭和表演都頗像在觀賞大型的劇場演出,重現的其實是人類歷史不時出現的極權壓迫和白色恐怖,尤其電影的主要場景以監牢的大廣場為中心更是有象徵意味。最後結尾草原上的槍決和棄屍,環繞鏡頭下更流露出安氏風格的悲涼與控訴。

  《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三):1936年的天空

  题记:

  什么是政治。当你站上高台鼓呼群众的时候,你就将自己送上了历史的祭坛。

  当枪声响起,群众鸟散,左派的鲜血凝固在希腊的大地,同时右派的人物又成为政治的替罪羊,这是《1936的岁月》的开始,这一年也是安哲罗普洛斯第一次听到声音的年代,这是死亡之年。

  这是一部关于人的境遇的电影,有着卡夫卡似的阴郁,影片对话不多,大量的镜头是摄影机在牢房的走廊移动,昏暗阴森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这种描述性的镜头在片中比比皆是,议员的家和监狱都是厚重的墙体,人被厚墙阻隔,墙里的一切对墙外的人而言永远是个谜。库里艾杰斯议员被苏菲卢斯挟持为人质,而议员所属的保守党对政府施加了压力,为了解决危机,大臣和警察局长以及律师来到监狱讨论如何人质危机。影片大量时间是表现官员们思索怎样解救人质,而影片最终结局是狙击手奉命枪杀苏菲卢斯,影片没有血腥场景,只是以囚犯窗户上的一个枪洞来表示一个时代的结束,苏菲卢斯死后,军事当局开始屠杀反对派,导演极其理性表述了这样一个过程。

  片中,镜头移动速度极慢,监狱放风的戏更显示了禁闭的意味,这种沉寂的和狱吏打人引发了囚徒们暴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是对历史的评述,是导演对当年军政府的告诫,沉默的背后通向的可能是火药桶。

  整部影片里还以造奥林匹克(希腊是发祥地)体育场来反衬压抑的历史,让人在比较里向往和平的可贵。除了体育场的蓝天,影片的大多数场景是使人窒息的,让人处处感到囚禁的恐惧感,导演以卡夫卡式的寓言抨击了军政府对人民的压制,影片在监狱当局开始屠杀政治犯而结束是意味深长的,它标志着法律在强权下的妥协,从此,这个国家不再安全和理性。

  《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四):早期杰作

  这是一部美丽的电影,画面完美,充满压迫感。这是一部在政治上有所隐晦的电影,如提奥自己所说,他在和政府玩捉迷藏的游戏,但观众都明白。

  提奥发现了一所废弃的监狱,极富历史感,于是就做了这部电影。在贫瘠的土地上,黄色的高墙围成政治犯的家,空气里都是砂粒的气息,折磨着人的神经。这是卡瓦菲斯说的“没有怜悯,没有羞耻”的《墙》,“此刻我坐在这里感到绝望。(黄灿然译)”到了影片后期,监狱长命令在放风场地里放音乐,所有的牢囚隔着铁条静静地听着,曲终而人并不散,纷纷大敲水缸,把胸中的一口鸟气全部放出。既现实主义,又超现实主义,美极了。

  电影的主线不复杂:苏菲卢斯被当局抓捕入狱,议员库里艾杰斯与他会面,却被苏菲卢斯缴了械,挟持为人质。政府为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命令大臣(长得很像监狱长,但衣服最白)、监狱长、副监狱长(长得像Peter Sellers)、警察局长群策群力,想出解救人质的对策。在尝试说服、投毒无效的情况下,监狱长找来专事逼供的副监狱长,以其所擅长的狙击术击毙苏菲卢斯。

  但我看完依然觉得费解:议员库里艾杰斯为什么冒险与人犯会面,他的目的是什么?电影中反映的几次越狱与电影主线关系不大,表现的目的是什么?影片序曲表现的枪杀事件以及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苏菲卢斯的律师(叫玛古路依递司)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他无法取证(进妓院还被人打了一顿)?影片末尾展现的将政治犯处以死刑到底确切代表什么?影片中反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有什么作用?

  似乎辅线不明、主线清晰,正是此片的特点。而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却深深感到不明的辅线恰恰是安哲真正想说的东西。

  今年买到了法国波将金号公司出品的安哲DVD,里有安哲的介绍谈到,在1972年的政治环境下,即使是反映1936年的政治氛围的影片也必须注意表达的口径,所以安哲必须闪烁其辞。政治高压时隔数十年,仍未消退,这不是伟大的卡瓦菲斯说的“那些筑墙的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吗?润物无声,希腊的政治高压像阴霾笼罩着这个国家。1936年,是梅塔克斯将军的独裁统治的开始,也是诗人安哲出生的年份。

  安哲在电影表达上玩捉迷藏游戏,希腊的观众全然明白。而身为中国人的我,就不容易搞明白。我开始做数学推证:

  2、 40’的谈话很重要:苏菲卢斯和库里艾杰斯一直有来往。枪不是议员的,就是苏菲卢斯弟弟的。他们在做什么交易?将军的命令让把苏菲卢斯放在特别牢房里。

  3、 影片在1’和52’出现的高个子穿白衬衫帅男是谁?他应是一名工会领袖。在影片刚开始时,他就坚定地站在被杀死的工会主席的旁边。据诸葛沂的书说,历史史实上此一事件要后于监狱事件。但在安哲的影片里,西装笔挺、长得巨像Gene Hackman的工会主席是电影所有事件的导火索。他被谁所杀?

  我推断,虽然苏菲卢斯否认自己杀死工会主席(说自己只是放空枪),但事实正是他在梅塔克斯将军的授意下杀的人。为了避开正常的司法审判,梅塔克斯将军让人设计把苏菲卢斯放在秘密牢房,完全控制起来。而他的老情人保守党员库里艾杰斯来看他,顺便和他做交易,让他守口如瓶,别把将军出卖了。而苏菲卢斯烦不了,干脆把库氏绑架了。于是才有此片的主线。另一方面,名叫玛古路依递司的律师努力想还原事实真相,但是他的取证工作却屡受阻挠,还被人痛扁,这都是梅塔克斯将军蓄意的无耻行为。

  其它还有一些线索:

  4、 49’海中的死人就是32’回家找东西后去法院做证的那人(苏菲卢斯弟弟在车中出现)。在43’想逃跑,44’似是咬毒自尽的。可以肯定的有一点,他是苏菲卢斯一伙的人。

  5、 49’和53’末撒传单,颇能说明当时政治各派系角力的情形。

  6、 影片中反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是让大臣第一次出场。还出现了正教教长。他们念的诗是品达的,梅塔克斯将军在文化上有古为今用的魄力。

  7、 37’保守党俱乐部,库里艾杰斯议员的母亲现身,曾是她老相识的党魁宽了她的心,将军一定会保全库里艾杰斯的。感觉老妈妈已经半痴呆了,从头到尾没对过话。

  总体来说,这条很重要的电影辅线就是在谈搞政治暗箱操作的梅塔克斯将军的。到了梅塔克斯将军真正独裁以后,他对各派人士大开杀戒,这在影片的末尾有所反映。

  附:诸葛沂《尤利西斯的凝视》爆了一些料,说真实版的库里艾杰斯在1972年还在世,看到这部影片就很愤怒。

  《1936年的岁月》观后感(五):沉默背后的火药桶

  文/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作为一位大师导演,安哲罗普洛斯有着深重的历史责任感,他的电影永远是凝重和克制的。法律系毕业的他总是用带有敏锐性和思辨性的目光审视民族,审视世界,以摄影机将之表现。八十年代,安哲罗普洛斯无视于电影市场低迷景況和电影界几近全面援,用传统故事拍摄手法,以及批评家对所有的革新无不报以冷嘲热讽等等的负面影响,继续朝他个人电影创作的的原来來路线行进,也因而更彰显了导演自身的卓越超俗。此外,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作品的独特性与威信因他早期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而更加凸显,比如这部《1936年岁月》。

  相对于导演平时的拍片标准,此部作品并不冗长,但是节奏的缓慢让人觉得艰难漫长尤胜那些史诗巨作。电影剧本设置了多层复杂的关系又带上抒情诗意的格调,显得错综复杂,难以言喻。事实上,观众很难感受到人物的鲜明个性或者是中心情绪,演员们甚至呈现出僵化刻板的表演,整部电影在吸引如谜和令人沮丧困惑之间步履蹒跚,让人莫不着头脑,又不忍放弃。作为一个法西斯主义叫嚣的糜烂社会的隐喻象征,它的刻画显得闪烁其词,疏于表现,不够尖锐。导演自然流泻的影像风格并没有让我们深刻沉醉其中,体会到他之后作品中一贯的诗意感染和戏剧张力。

  当然,想要看懂此片,势必要对希腊的政治和历史有一定相当的了解。只有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那段特殊的时期的风貌境况,甚至亲历那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尽管题材敏感,安哲罗普洛斯依旧在电影里展示了他高超的政治卓见。《1936年岁月》是他希腊近代史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两部分别是《流浪艺人》和《猎人》。整部片子见证了当年的希腊历史,以影像表述了当局从囚禁到暴力镇压的过程,抗议了独裁政府的统治。1936年是梅塔克斯将军的独裁统治的开始,也是诗人安哲出生的年份,希腊的政治高压像阴霾笼罩着这个国家。所以,在1972年的政治环境下,即使是反映1936年的政治氛围的影片也必须注意表达的口径,在这方面,安哲必须闪烁其辞。政治高压时隔数十年仍未消退,他用影片来加深历史的印象。尽管在情绪表达上显得缓慢和柔和,但是政治映射和社会批判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

  影片的慢节奏需要观影时的极度耐心,但是对虚伪民主制度下的决定的慨叹,以及激愤情绪的奔涌,会得到异乎寻常的体验。希腊人民悉以平常的历史,作为一位外国观众却要做足功课,才能理解电影表现的内容。像《再现》一样,安哲又一次重建了一个现实世界的镜中映像,但即便在他的寓言里,走廊的尽头仍是另一个房间。我们可以说,安氏对作品的掌控炉火纯青,令人摒息,绝不容丝毫失控或败笔。在寻寻觅觅之中亦有所洞悉和开掘,借助无限扩张的想象力,史诗戏剧艺术同时让人得以亲临参与其中,复又与之径向分离。至此,热衷未完成感的现代性风格流露无遗。

  影像表现主义的呈现方式,加上某些笨拙或许蓄意的迎合,使摄影机背后的导演得以思维启发,施展才华。他能使每一小片段的真实纪录透过摄影机变成自己的东西,精彩绝妙,无与伦比。这也是何以不同的导演的技巧、影响都会在他优越独到的创作前自行模糊消失之故,这也使得他的创作风格自成一家。安哲罗普洛斯偏好段落镜头和画外空间的运用,无论何种写实主义皆要通过具象的感官经验方能完成,如石头和树,水和天,雨和露,屋顶和墙垣等,所有满溢着生命朝气的希腊自然景观,都在诗人的凝视中衍生变化。

  电影的主题似乎有些模棱两可,但是源自独裁政治的一种历史怀旧感,依旧让人发人深省,感同身受。电影里有一些难以忘怀的镜头,最令人深刻的应该是在苏菲卢斯要求下演奏的乐曲,在监狱里响起的刹那,没有暴力,没有硝烟。结局是可以预见的,但是。一种视觉与听觉上的强烈对比差异,犹如暗黑当空的一阵淅沥细雨,湿花空蒙,虚实交织。

  影片中,安哲展现了他一贯高超的长镜头捕捉技巧和精细的画面表现功力。末尾的几段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影像,使得安哲罗普洛斯的明晰意图又落入不确定之谜,这也正是他电影的特征之一:介于真实与想像之间的微妙均衡。有人曾说过,要给安哲罗普洛斯的作品下定义,只消把安德烈•布勒东的名言倒置即成:在他的作品中,真实的影像总是逐渐趋向变成虚幻想像的事物。

  也许电影不是一部杰作,但它还是值得每一个对导演生平有兴趣的影迷审视察足。这是民众的记忆,在所有的掩盖之后,他的影片也许不会引起很大的轰动,但是他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影像记忆会引起所有热爱自己国家文明和关注文化纯粹性的人们的推崇,因为,在他抒情和诗意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个人对于国家历史的神圣责任。可以说,安哲的批判尖刀是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犹如沉默背后的火药桶,在某一刹那被点燃,振聋发聩。

  发表于《看电影》2012年“天地街66号”,禁止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