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影像方志》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中国影像方志》经典观后感集

2022-03-13 15:59: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影像方志》经典观后感集

  《中国影像方志》是一部由罗安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影像方志》观后感(二):推荐

  【dodo的周末荐影】近日单位有些变化,东北亚局势的波谲云诡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幸亏我发现了一档节目,CCTV10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让我沉浸其中,暂时忘却那些卑鄙龌龊的人和事带给我的不快。片子一共两千多集,每集将近四十分钟,用影像的形式为中国每一个县或县级市书写地方志,侧重点不同,共同的是对历史的追忆和现实的记录,有的地方是我去过的或了解的,有的则根本从来没有听说过,看后很有感触,对中华幅员辽阔文化博大精深更有体会,每天一集的话可以追看五六年,真是太棒了,建议大家都去看看,足不出户,阅遍华夏,如果你出生在县城或乡下,一定可以看到你的家乡,那你的收获可能会更大。

  《中国影像方志》观后感(三):县级招商引资指南

  没人给我发钱所以我长话短说。对文史感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地名记”“考古记”等前三段。商人官员外地游客推荐看后面的。此片子基本就是为地方产业布局新规划-推动地方经济而来。

  举点例子,今天这集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多数缺乏文史常识的观众可能不知道,这是一个满族人口占到94%以上的自治县,这意味此地是一个比云南那些自治州自治县更少数民族多的多的地区。可全片只有一处捎带着提到了满族。重点讲了什么呢?皮影戏(文化),青团(美食),养蚕缫丝,玉雕(发展) ……这几样‘’地方特色‘’是不是很奇怪吧,想不到这是介绍岫岩吧?除了岫玉,没一样本土原生的。

  宁强那集倒是讲了不少羌族,一个全国只有30来万人,被同化的差不多了的古老民族,有本族文化特色的婚俗也是因为能演给游客才出现在片中……当然还提到了青木川和魏辅臣建立的辅仁中学。历史是不会多讲的,拍过电视剧当然要说。去过的人应该都能看出来旅游对于此地的意义。

  《中国影像方志》观后感(四):光影里的中国

  在时间里奔跑的中国,还来不及观察一下留下的轨迹。这个轨迹不是30年的轨迹,也不是100年的轨迹,而是五千年的轨迹。

  有光就有影,五千年的光投射在中国每一个地方,就有了这个地方的时空纪录。这,就是中国影像方志。

  国有国史,地有方志。中国一向有修志的传统,这个传统早在隋朝时为我们留下了系统的地方志。在21世纪,新媒介的时代,影像已经可以取代文字来修志。

  一切都有来处,一切也都有去路。中国影像方志让人看清每一个地方的前世今生。一个县,在中国的版图上,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于纪录片来说,在30分钟里讲清楚一个县的上下五千年,考验导演的并不是艺术观,而是历史观。

  司马迁给他的家乡韩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黄河岸边的韩城为什么千百年来没有遭受水患?党家村人的门楣文化在变幻的潮流下为什么依旧延续?韩城人的美食里为什么少不了羊肉helao?司马迁在韩城人的精神世界里投射了怎样的家国情怀?这是韩城篇念念不忘的设置。

  一个地方就像一个经历丰富的人物,他的穿着打扮,他的精神气质,他的神情姿态,他的心思流露,都画在中国影像方志里。当2300多幅肖像一幅幅挂起来,就是中国的全家福。

  在影像描摹的肖像里,可以找到童年的故事,家乡的味道,长辈的信仰,这是根植在泥土里的生命力量,也是根植在心里的文化基因。 这就是接地气的历史,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历史。

  回归粗茶淡饭的时代,在一周一饭间回首一下这方水土是如何养育的我们。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在四季豆轮回中,记住乡愁,那里有我们人生的来处和归途。

  《中国影像方志》观后感(五):立足县域,着眼方志,为当代中国作传

  2017年,中国纪录片界佳作频出,但是能够真正搅动这江春水,并在未来数年持续产生涟漪的也许当属央视十套推出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了。我之所以愿意如此断言,跟这套节目的定位、体量和表达方式都不无关系。

  如梁启超所言:“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史书记载,我国周朝起就有专门编撰地方志的史官,《周礼》中说,小史掌管“邦国之志”,外史掌管“四方之志”。方志中除了经世致用的经典外,还为后世提供了大量一手的史实。作为地方文献中的大宗,方志蕴藏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历史细节。该片从方志着眼,一头扎向县域,关注县域的文化挖掘和历史表达,意欲用现代影像方式逐一为各县立传,可谓立意高远、占位精准。

  顾名而思义,该片的主旨,毋庸多言已然尽现片名之中。如果能用关键词来概述的话,扎根县域、影像修志、表达中国应该就是它的基础肌理了。

  扎根县域

  县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也是最为古老并且持续绵延的单位,产生于春秋时期,秦统一后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就过往而言,许多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千年,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造就了一个县今天的风物样貌,这其间内涵,非丰富所能概括。

  仅就地名一项,《中国影像方志》中所涉及的陕西韩城的名称由来可以上溯到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湖北监利的得名则源于公元222年,孙权在此设关立卡,以“监收鱼稻之利”为名,征收过往货物的关税,而后以此为名设监利县;江苏句容,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暗示着山水环抱,河流绕城的奇妙地理格局。一静一动,一阴一阳体现了中国古人山水相依方为福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朴素哲学理念。至于浙江安吉,则是汉灵帝由衷感慨其“安且吉兮”,赐名“安吉”。“意为“舒适而美丽”,同样出自《诗经》。这一个个地名的背后,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千年的血脉。

  就当下而言,县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它推动城市进步,带动乡村发展,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体,记录一个县今天的发展变化,无疑是对日新月异的中国最直观的表达。

  端午期间,《中国影像方志》在央视一套完成第一季6集的播出,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业内外的关注。第一季分别呈现了浙江安吉、贵州黎平、河南灵宝、广西宁明、湖北赤壁、四川富顺六个县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地理风物、乡情民俗等。这些县各具特色,又有共同之处。安吉是中国竹乡,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中国首个生态县。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它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君子气度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遴选中国大地上东、西、南、北、中,风格迥异、样貌不同的6个县作为首批表述主体,同时选择安吉作为全片的开篇,可见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正在播出第二季18集节目,同样秉承了第一季的传统,取文字方志之精华,扬影像方志之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影像上更为成熟,风格更为明晰。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纪录片也是如此,能否在格局境界上胜人一筹,是否能够做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决定其创作成败的关键。《中国影像方志》既然把目光投向县域,这就势必要求创作者要对相对较小地域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深度挖掘、不流于形式、不拘泥于现有典章,才可能做到了然于胸,重新解读;势必要求创作者要真正扎根大地,走入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活当中,才可能找到故事,记录变化;势必要求创作者要踏踏实实俯下身段,下沉到箪食瓢饮的陋巷之中,感受到百姓冷暖,才能表达人性的关怀。

  正是集中关注县域的视角和特性,一批挟裹着生活热气的“小人物”得以进入本片,这些人物生活方式、所思所想自带独特地域气息,他们用日复一日的生活常态诠释着中国人古老朴素的生命哲学。安吉篇中只本能精益求精,看电视才知道自己的竹器作品是为杭州G20峰会量身打造的竹匠;韩城篇里每日登高爬梯,描摹老城老屋门楣拓片,只为恪守祖宗耕读传家古训的76岁农民罗建民;监利篇中以敬畏诚意之心守住父辈“做团子”手艺的小商贩夏春霞等等。这些“小人物”因地域文化、际遇背景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又因为中国人共同的基因而异曲同工。你很难用一个集合把他们统统囊括,但他们汇集到一起,便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和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幸好,《中国影像方志》提供了这样一个“大筐”,实现了这样一种可能。

  影像修志

  历史上,每隔几十年,各地都会续修地方志。事实上,在国家史籍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鲜活的历史细节常常会隐匿在方志中。历史不该仅仅由大人物和大事件写就,我们今天对历史的认知,往往仰仗于方志的补充。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陆续成立史志办,地方志的整理、编纂愈发被重视。伴随着影像技术的革新和普及,用影像的方式辅助记录也逐步运用到各地史志办的工作实践当中,并不新鲜。但是大规模、高质量的用影像修志可谓前所未有,这一点上,《中国影像方志》首开先河。

  我国现有县以及县级市2300多个,《中国影像方志》的总集数则设定为2300集以上,每集40分钟,如此体量,堪称影像工程,也可见创作者修志的决心。

  《中国影像方志》对各县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图片、文物古迹、非物传承人的纪录、拍摄,具有不可替代的抢救性功能。当然,创作者在保护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历史。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作为影像版的中国方志,跨界之下必有创新。《中国影像方志》在内容设置上,借鉴了地方志的体例来谋篇布局,采用了卷和篇的方式。整体结构模块化,分成引言、地名记、地理记、人物记、名胜记、美食记、风俗记、大事记、音律记、手工记、当代记、产业记、后记等多个板块,并且根据各县情况,酌情排列组合,产生和而不同的审美。当然有些板块是必选项,譬如:引言、地名记、后记,这是该片风格得以统一的基本要素。

  模块化的谋篇首先在影像识别系统上简洁明了,强化了符号感,同时便于规模化操作,毕竟2300集的鸿篇巨制需要一个强大的创作军团来做保障。当然,看似形散实则神聚的风格给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模块化的结构方式还有一个极大的妙处,那就是便于融媒时代的跨平台、跨屏幕的传播,每个小的板块多则五、六分钟,少则两、三分钟,都可独立成篇,当纪录片的播放媒介不再局限于电视屏幕时、视频网站、楼宇媒介、社交媒体都成为纪录片可以发声的阵地,那么,言简意赅的短小篇章正好满足纪录片“快时代、慢记录、微传播”的需求。

  表达中国

  每集40分钟的篇幅,不短,几乎是一部长纪录片的规格。但是要用40分钟讲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讲述一个县独有的、最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风俗习惯、建筑美食,展现当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似乎又远远不够。我注意到,在内容的倾向上,《中国影像方志》遵循了略古详今、略远详近的原则,强化了当代记、产业记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板块,同时在音律记、人物记、手工记等意在回顾历史,强化传承的篇章里,也往往着眼于现实切入,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8大以来的当代中国人的创业精神、奋斗故事。

  每集的后记中,创作者都会以寥寥数笔对全篇进行关照,不仅勾勒出这个县的总体样貌,同时以点带面,将家与国、局部与整体的关联表述尽致。《陕西卷韩城篇》的文字表述是“无论是黄河,还是历史,无论是心灵,还是血脉,韩城,都是中国人文化上无法绕过的渡口”;而《监利篇》则概括道“走生态优化、绿色发展之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泓净水,才是滚滚东逝的长江水,给监利带来的长久生态之利”;《黎平篇》中写道“时代会变,初心未改,侗族大歌,旧曲不落,又闻新章”;《庆元篇》则是“这份品格,铭刻在风雨廊桥上,也镌刻在历久弥新的山河画卷中”,这些高度概括的点睛之笔跨越时空,展示了创作者用“影像纪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的创作初衷。

  至此,创作者的良苦用心仿佛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哪里是为当代2300个县作传,这分明是为人民立言,为中国作传啊!可以想见,2300集精心打造的纪录片将如涓涓细流,汇入江河湖海,构筑成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风貌,凝结成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它的史学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将很难估量。

  我甚至愿意掩卷遥想,100年后,当人们系统看到《中国影像方志》2300集纪录片时,当一幅当代中国的全景式历史画卷通过影像徐徐展开时,彼时的人们是否会作何感想呢?

  作者 | 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级记者 赵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