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时你蹉跎的每一分钟,都会记在中年的账上
文:钟二毛(微信号zhongermao1995)
今天讲一个老掉牙的词:
中年危机。
有两种人的中年危机最突出:
第一类人:过得不错,但对未来没有安全感。这类人收入高、学历也高,在公司里是高管、总监一类,有房有车,但就是焦虑。在马斯洛理论里,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内心,有时候是对自我、未来的期待太高,有时候是杞人忧天。——我今天不讲这类人。
第二类人,压根过得不行,未来完全在别人手中掌握。被房子、孩子压得不敢有丝毫的喘息。收入、职场地位都不理想,同时又早已错过了东山再起的时机。长江前浪推后浪,他属于被拍死在沙滩上的一类。他的领导、老板比他年轻。甚至,90后已经将他碾压。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给他休假他不敢。这样的焦虑,写在脸上。——我今天讲这类人。
为什么很多人一开始很潇洒,但到了中年就不行了?究其原因,人人各异。有人是命,有人是运气,有人是人生经历动荡。
但有没有一个共同原因呢?
有。
我想起吴晓波讲过一句话,这句话跟我对身边中年人的观察和思考,殊途同归。吴晓波的话是:“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
这话说白了,跟人人皆知的那句古诗是一个意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但恰好人在20多岁的时候会觉得这句话很傻。20多岁的时候,会觉得,人就是该任性嘛、爱谁谁、爱咋的咋的!未来?呵呵,留给未来再说吧。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讲“小确幸”和“佛系”的时代,20多岁的时候更容易陷入一种对平庸生活的默认和放任。午后喝一杯咖啡即是幸福,然后喝着喝着就到了中年。遗憾的是,这些积累起来的“小确幸”,并没有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而是成了再也扶不上墙的烂泥一堆。
时间很残酷的。多少天才被时间打败。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个世界上极少有“后发制人”、“后来者居上”一说。活得好的人,都一直走在奋斗的路上。我们认识的每一个牛叉的人,都比我们吃了想象不到的苦头。你不问,他不说。你问了,他也不会说,除非酒醉吐真言。
截图来源:钟二毛私人微信朋友圈。ps.还没有关注钟二毛私人微信的朋友,可以长按页面顶部二维码,朋友圈里有好东西。
也许有人说,钟二毛,这篇文章是在贩卖焦虑和成功。也许有人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你管得着吗。这些话都是对的,但又都是错的。对的,是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和权利。错的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但每个人还有每个人的责任。你20几岁的蹉跎,导致中年的窘迫,跟着你窘迫的,还有妻儿子女和年迈父母。除非,你此生一直是独自生活,社会关系简单到零。
嗯,就聊到这。
二毛原创必读
2018呼哧过去1/4了,是时候重读一遍这篇演讲实录了
荐书 | 王朔说他是人精,陈丹青称他为“天下第一聊天高手”...
赞赏
长按图片 ➙ 识别二维码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