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请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请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

2018-09-26 16:00:13 作者:一直陪伴你的 阅读:载入中…

请做好随时失业的准备

  ▲

  如不便阅读

  可收听唯美朗诵音频

  作者:李小同

  前几天回老家,和几个很久不见的哥们儿吃饭。

  他们中的多数人,大学毕业后,因为父母期待,也因为自己安稳渴求,考了老家县城公务员,从此一直规规矩矩呆着。

  年薪不高,大概一年10万块,只能算吃穿不愁,在当地买了套房,供着楼,这一辈子都不敢有大动作了。

  老婆说想去国内旅游,都得精打细算好几天。

  女儿说想留学,把他吓得个半死。

  这样的生活,安稳虽安稳,但总觉得有些不够

  酒桌上,有人对我说:“还是羡慕你啊,我们这些拿死工资的,活得太小心了。”

  这些年,他们不是没考虑离开。也曾有机会召唤。但前怕狼,后怕虎,他们不敢放弃,也不敢轻易冒险。

  毕竟,有死工资的工作,也是周围人认为的“体面工作”。

  就这样一蹉跎,10几年过去了。

  10几年在当今时代里,意味着诺基亚已经倒闭了、苹果已经出到X了、90后都被视为中年人了、离婚率高到令人瞠目结舌了、华为清退35岁员工了、自媒体人一年赚几千万已经是常事了、不少90后都已经融到了第二轮资金……

  一同学说:“太快了,感觉我们都快跟不上时代了……”

  可不是。南朝有个典故,叫烂柯人。讲一个叫王质的人,到山中打柴,观仙人对弈,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他下山来,发现沧桑巨变,已然物非人非,而手中的斧头已经腐烂了。

  他才明白,你觉得过了一天,人间已过了千年。

  稳定的工作也是一个避世之所。你身处其中,无风无雨无压力,如仙人般逍遥。但是,这种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你安全感,也必然剥夺你可能性

  你很可能到了退休时,年薪还是十几万,甚至都跑不赢通货膨胀。在互联网经济浪潮中,每月几千块的死工资,变得越来越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你不会离开。

  因为,“稳定的工作”还有一种神奇本领,将你的意志驯化。

  你会由反感不适,到接受适应,到成为它本身。

  《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部类似的隐喻。

  它用一个名叫肖申克的监狱,告诉我们,“这些高墙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所以,Brooks离开肖申克以后,无法适应外面快节奏社会,*身亡。

  所谓的稳定

  正在困住你的生活和未来

  因为农耕社会的需求年轻人父辈们在择业时,都会以“稳定”作为第一参考因素

  因为,风险少,意味着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但这种思维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了。

  风险少,意味着增幅少。

  增幅少,意味着敌不过通货膨胀。

  敌不过通货膨胀,意味着财富的贬值和资产的亏损。

  10年前,100万元算是一笔巨款。但在今天,100万元在一线城市连一套三居室首付都交不起。

  所以刚刚升到副科的同学抱怨:“这几年工资确实也涨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还是缺钱……”

  “是啊,工资越涨,钱越不经用。”

  他现在的工资是月薪5000多,加上奖金补助、各种杂七杂八补贴,一个月到手大概也就7000多。这对于一个还着车贷房贷、养着两个孩子男人来说,谈何容易

  他自然觉得艰难。时常感叹:“后悔了……但年纪大了,走也走不了了……”

  与之相比的是,在某大型互联网公司负责游戏开发朋友,一直觉薪水不是问题,问题只是如何开发出更牛逼创意设计出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他的年薪是八位数,奖金可观劳动回报增长率,已然超过了资本增长率。

  在互联网商业盛行的今天,一切都以高频的方式出现,人与人的交流产品的更迭,交易产生扩张,都在指数诞生和增长。

  这样一来,死工资的缓慢呆板,就不再能适合这个新型的商业社会。

  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你靠工资,已经买不起房。

  因为,工资是线性增长的,而房价却是指数级增长。

  就像你骑着单车,在地面上老老实实地前行,以为骑多少,就算多少。但你不会知道,在另一些地方,有人已经习惯了飞机代步。

  所以说,线性增长的工资,其实限制了你的可能。

  而最糟糕的是,你在其中投入了太多沉没成本,想止损,非常难了。

  工资越死

  意味着创造性和可能性越低

  一份职业值多少钱,匹配多少报酬,与他付出辛苦是不成正比的。

  与什么成正比?稀缺性。

  你在一个办事员的岗位上干到老,每天就是填填表,整理整理资料,替代性过高,任何人都可以胜任,你的薪水自然无法高涨

  但如果你是独一无二贡献无人能及的一个人,薪水的提升,就是理所当然的人。

  死工资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刀切

  你优也好,劣也罢,在这里,全都是一个样儿,全都发一样的钱。这种劳动回报方式,必然使得人的创造性下降,惰性呈指数提升。

  “我做了也是5000块,不做也是5000块,那我为什么要做?”

  “反正大家都是上完班就走人,那我也是。”

  如此一来,整个行业都会因为不冒险,不进取,不改变,变得越来越萎靡整体职场风险指数越来越高。

  这时,所有人都会面危机

  90年代职工下岗,在那片哭天抢地中,稀缺性强的人,马上寻到了生路。缺乏技能、资本和头脑的,则开始日复一日贫穷挣扎

  而在如今,针对稳定工作的改革,也已经开始。

  他们面临越来越多的监管,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制约笼子关着,手捆着,能改变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可能性越低,稀缺性越低,抗风险能力越差。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说,死工资不再是一种职业保障,反而是一种职业陷阱

  死工资不值得骄傲

  永远危机感,永远有能力

  我以前在报社时,认识过一个中层领导

  她那时混得很好,在单位里受人敬重,在单位外受人欢迎。但是,她一直有一种危机感:现在网络上说的东西,我好像越来越不懂了。

  但她不是固步自封的中年人。她在这种新旧交替冲击中,打开自己的思维,去学习理念研究年轻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后来手机来临,许多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更是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她眼睁睁地看着传统媒体成为明日黄花,再也不是大众宠儿,于是,果断放弃了她的死工资,和朋友合开了一个文化传媒公司,凭借她对传播敏感出色专业能力,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飞速发展

  快递员可能被取代,律师可能被取代,作家可能被取代,甚至专业技能更高超的工种,都有可能被取代。

  在未来,人人都可能是下岗者。

  那么,还在拿着死工资的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这个残酷的未来现实呢?

  你只有为自己赋能。

  令自己更与众不同,更稀缺,更重要,更有影响力,成为一个有光辉个体

  就像一个U盘。

  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做到了这一些,时代无论如何发展,你都有很大的概率能抓住机遇完成财富的积累

  作家Spenser说得好:

  当个人和组织关系变得不再高度依附,当一个人就可以活成一家公司完成和世界的最短连接;

  而工资,作为个人和组织中间的交易载体,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

  雇佣制会退出舞台,合伙制会成为主流

  也许你还想看:

自己不优秀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是父母们最大的痴心妄想她被陷害成女巫,赤裸着被杀死:愚昧,真的是会上瘾的她被逼卖身,他*身亡:有一种爱,是会毁人的世界正在惩罚沉迷玩手机的父母

  ▲

  推荐一个非常好的公号

  这个号没有控制,没有说教

  只以温柔的、和平心理学专业知识

  陪伴每个妈妈和孩子成长

  微信公众号老是改版

  许多小伙伴说找不到钱某某了

  好担心哪天失散,和大家走丢了...

  如果大家想第一时间看到钱某某的文章

  记得置顶“钱某某”哦~

  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