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什么话都不能说了。
前两天,有同事在公司群里发了一张漂亮书店的照片。
书店很好看,我下意识就回复了一句,“好喜欢,想去那里加班。” 但是五秒后,我马上意识到不妥,于是进行了快速撤回。
坦白地讲,我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心态有点夸张了。因为那一刻,我害怕的是大家也把我当作那种“假装上进”的人,然后贴上标签。
我把这件事分享给晓桐,他马上就回了我这段话:
“我早就发现了,现在这个社会,对人苛责到有什么理想都不能说,有什么愿望也不能说。
你得先吭哧吭哧地努力实现了,还要别人不经意发现,你还不能太谦虚,否则也是装。”
这段话有点夸张了,但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讲话都越来越小心翼翼,无论是在群里,还是朋友圈。
记得我刚刚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也问过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从事传媒行业?”
那时候,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我有新闻理想,想把更多的思考和真相带给大家。”
带着点儿年轻人的得意,我复述着这段打动过我的话。
虽然我自己有时挺能搞笑的,但我讲的那段心路历程,其实是我少有的严肃正经的时候。但我明白了,HR 她没有瞧不起我,她只是瞧不起理想而已。
也不止是 HR 了,可以说,“理想”和“梦想”这两个词已经在现实里坍塌了。在我的朋友圈,谁要是用了这些词,估计很容易就会被截图放到群里笑一圈。
前一阵子,反抄袭的呼声很高,言情界的知名作者匪我思存随心情挑了个日子开始撕抄袭了她的流潋紫。
匪我思存的朋友很不解,为什么事情没有蔓延到她身上,她却主动跳入这很难讲清楚的黄河。
匪我思存说:“现在你们需要一个完美受害者,那么我就出来当这个完美受害者。我在言情圈的位置,我揭破《甄嬛传》抄袭的这个时间点,我干这事你能找到的不纯动机,几乎没有。”
她朋友问她想要什么。她说,我不要钱。两件事,一是抄袭者公开道歉,二是删掉抄袭内容。
但随后,匪我思存就遭到了各种攻击。
流潋紫的粉丝鄙视地说,“当时《甄嬛传》热播的时候你怎么不维权?现在反抄袭火,你来维权了,是蹭热度吧?而且听说你的书改编的剧《东宫》要开播了哦,你的新书也要出版了哦,你不就是想炒作吗?呵呵。”
她怕恶毒的人心无孔不入,她特别怕有人说她“抬棺炒作”。
明明是受害者的匪我思存,不得不像被拷问的犯人一样一一回应。
她讲了《甄嬛传》热播时,她家里的情况。父亲当时病重,她无暇顾及被抄袭这种暧昧不明的事。父亲去世后,她也想过讲出来,可她害怕。
于是她终于承认,没有人是完美受害者,她有软肋,她不敢伸张属于自己的正义。
毕竟在现在的环境,一个不完美的人但凡为自己振臂高呼,底下人总会找到他“居心不纯”的角度。
你要有很多很多钱,别人才不会说你图财;你要有很低调很低调的姿态,别人才不会说你蹭热度;你还要有很强很强的心理,这样别人骂你的时候,你才能艰难挺过去。
这就是我理解的,现在的舆论环境。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我觉得,或许是因为当年受“务实”和“实用主义”教育的人长大了。现在理想主义的生存空间之小,正是多亏了我们这群唯结果论传人的“不相信”。
不相信会有人做事只为了伸张正义,不相信会有人坚持不放弃只为了情怀,更不相信会有人热忱执着地去建设社会主义。
父母老师的教育,和市场化的日益成熟,让尝到了实用主义甜头的人们认为,每个人做事都有着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世俗目的。
当你想说自己是一个高尚的的人,人们更愿意相信你非傻即假。
不过现在更魔幻的是,不仅自己的事情不能说,就连表达观点都充满了陷阱——这通常意味着,错的不行,对的也不行,因为对的很可能变成错的。
而匪我思存的那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所以我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转了她的文章。
但万万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就有个平时很热心肠的朋友私聊我:“你要不然把那条朋友圈删掉吧。”
我问怎么了,他说,你不怕有反转吗?到时候打脸很疼的。
可是我觉得,有没有反转是一码事,打脸疼不疼是另外一码事啊。
现在甚嚣尘上的所有新闻,似乎都带有反转属性,快速站边往往意味着快速打脸,自己灰溜溜的不算完,别人还会来孜孜不倦地提醒你:站错队了吧,你脸疼不疼呀。
整个时代和媒体都使劲儿地往我眼前写一行字:你看,发表观点的代价是巨大的。所以,你最好不要轻易说话。
《中国有嘻哈》刚火的时候,我两个朋友就分别粉上了 PG ONE 和 GAI。从此,我的生活再无宁日。
看似她们在粉爱豆,但客观地讲,她们花在对家身上的精力也相当多。
PG ONE 最新的黑料永远是喜欢 GAI 的朋友第一时间告诉我们的,GAI 又做什么丢人的事,对喜欢 PG ONE 的朋友来说简直是如获珍宝。
后来,事态在她们互相指责对方偶像的时候失控了。他们在朋友圈大撕了一场,点赞取关,再无往来。
而我自始至终不发一言,害怕因为站队而丢了哪个朋友。
二十年前,王小波说:“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可我们真的有自由派吗?我们的言语别说自由,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都不为过。
还是刘瑜说得好,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批评爆炸,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嘲讽精神也爆炸的时代。
所以现在啊,想要粉一个人,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先查他祖宗八代,看他家底为人,最好爱好情操高尚,感情生活清白,爱岗敬业是个劳模,连慈善捐款都得名列前茅,还要有适度的前瞻性——他未来也会本本分分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会从伟光正的椅子上掉下来。
万一万一掉下来,也一定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脱粉,站在舆论正义的这一边大加讨伐,而回踩,就是你的勋章。
这样看来,想要追一个事件,最安全的做法是什么呢?
闭嘴。
今日作者
编辑 / kitty blake
音乐 / Dawn Golden - Last Train
配图 / Tumblr
黑色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百事联手Alexander Wang推出全新百事可乐无糖限量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