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是八年抗战最大的功臣?蒋介石说是这个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谁是八年抗战最大的功臣?蒋介石说是这个人

2022-04-03 20:34:46 作者:国手张 来源:铁血军事 阅读:载入中…

谁是八年抗战最大的功臣?蒋介石说是这个人

  图片

  铁血军事

  谁是八年抗战最大的功臣?蒋介石说是这个人

  2015-12-26 14:51

  关于抗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比如谁是最大的功臣?

  固然,疆场厮杀,离不开名将,在八年抗战中也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名将,他们的功劳无疑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直接的。但是,如果把范围再扩大到抗战的所有领域呢?恐怕我们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在这方面,蒋介石无疑最有发言权。那么,在他的眼里,谁才是抗战的最大功臣呢?

  请注意,蒋介石提了一个人,就是孔祥熙。

  先不要急着惊讶,如果你感到这完全不可思议,只能说明你对真实的民国史了解太少,而且你的眼光只局限于战场,没有扩大到更广的领域。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先例。刘邦打下天下后,分封众臣,那么谁是第一功臣呢?有的说是韩信,有的说是曹参,也有的说是张良,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把范围局限于战场。但是,最后刘邦说了一个人——萧何。因为如果没有萧何在后方给大家提供粮草,你们就是再能打,又能支撑几天?

  这个故事同样适用于八年抗战,孔祥熙的角色,就是当年萧何的角色。

  孔祥熙于1933年担任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1938年又兼任行政院长,一直到1944年下台,长达11年的时间,在几乎整个八年抗战中,中国人用以抗战的所有物资,几乎都是孔祥熙一力提供的。

  (图:孔祥熙跟希特勒谈判购买武器)

  孔祥熙去世后,蒋介石曾亲自写了一篇悼文——《孔庸之先生事略》,概括了孔祥熙的四大功勋:“其一,为统一全国币制。其二,为统一各省财政。其三,为维护教育经费。其四,为充实军队饷粮。”并盛赞他在抗战准备方面“贡献为最大”。

  大家看看下面这些数据——

  在抗战爆发之前,国民政府每年的国库支出是11亿元,而收入仅仅8亿余元,每年短缺2亿多元;

  抗战爆发后,仅1937年,国库支出就飙升到了将近21亿,而收入却并没有增加多少;

  1939年,国库支出达28亿元,而因战乱,收入降到了不足3亿元。其中,军务、战务、购买枪械等费用,占到了67%。

  这就是当时中国政府的窘态,如果不是孔祥熙长袖善舞,东挪西补,中国的军队根本支撑不了八年,别说买先进武器了,恐怕连吃的军粮都没了。

  除了最直接的军费,战争所必须的交通也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在整个八年抗战中,国民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将全国各个地方都连通了起来,以保障部队的顺利调遣。自古以来,修路都是极其耗费钱财的工程,这些钱,自然又得跟财政部长孔祥熙伸手。

  因此,蒋介石曾深情地说:“(抗战)获得最后胜利者,实当时主持行政与财经责任之庸之先生之贡献为最大!”

  也因此,当有人弹劾孔祥熙,逼他下野的时候,蒋介石主动站出来,力挺孔祥熙。

  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学界大佬傅斯年曾炮轰孔祥熙,三次逼他下台,一直被世人称颂不已,认为傅斯年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但实际上,傅斯年有骨气是不假,但他在这件事上却也表现了他的短视。就像现在有些公知一样,高居道德制高点,肆意批判,却根本就不了解其中的内情。

  当时连傅斯年的老师胡适都站出来劝他,不要逼孔祥熙下野,因为还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坐这个位子。

  这就是知识分子和实干家的区别。

  历史也证明,当1944年孔祥熙被迫辞职之后,国民政府的财政与金融事业一落千丈,上海、北京等地物价飞涨,经济完全陷入了瘫痪。蒋介石之所以败退,除了政治腐败、军队涣散之外,财政上的瘫痪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孔祥熙的追悼会上,蒋介石说:“先生一身之进退,对国家之安危,其关系之重大如此!当此盖棺论定之际,世人与历史,自有其公正之论断。”

  [相关阅读]蒋介石为何说:如戴笠在国民党就不至于败退

  戴笠为什么不加入国民党呢?我们无法猜测他内心的想法,但是,从戴笠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性格我们也许能够找到其中原因。

  一、戴笠出生贫寒,但有伟大的救国之心。戴笠于1897年出生于浙江江山县保安村的贫寒家庭,他出生的时代正是国家内忧外困的时代,虽然戴笠曾经也是“混混”,甚至混迹于赌场,但他看到祖国的风雨飘摇,象当年许多有志青年一样,为祖国的前途感到担忧,表现出伟大的救国之心,但由于他出生低下,救国无门,只能混迹江湖,想伺机寻找一条救国救亡之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上海的戴季陶,戴季陶可谓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既是国民党元老,同时也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因为同姓的原因,戴笠拜戴季陶为叔父,在戴季陶的介绍下,戴笠南赴广州,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六期,成为骑兵班的一名学员,在学校里,戴笠表现出了他的优秀才能,被校长蒋介石一眼看中,还未毕业,就成为蒋介石的参谋,后成为复兴社(军统前身)特务处处长,后暗杀了大汉奷张敬尧,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重要的筹码,从此,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未离蒋介石左右,成为蒋介石的佩剑和心腹。

  二,戴笠一生只忠蒋介石。戴笠的朋友虽然甚多,人脉也极广,但他一生只忠于蒋介石,为了蒋介石他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在戴笠写给蒋介石所有的信件中,总是“校长如何如何,学生如何如何”。当年,蒋介石任命他为军统局副局长时,戴笠就对蒋介石效忠:“我的脑袋现在开始不属于我了,工作做得好,我就是被敌人杀,工作做得不好,我就被领袖杀,反正是一个死,所以了,我就是全心全意的为总裁服务。”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发生之际,在蒋介石动身前往西安之前,从事特务工作的戴笠就向蒋介石密报,张学良、杨虎城会趁蒋介石去西安时发生兵变,劝蒋介石不要去西安,蒋介石为了自己的江山,没有听信,前往西安,果然,刚到西安就被张学良等软禁起来,戴笠接到驻守潼关师长陈宝安的密电:“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在其他军政要员都不敢前往西安的时候,戴笠带着两把手枪,只身乘飞机前往西安营救,可刚下飞机,手枪就被没收,而且被关押在张学良公馆的地下室里,此时的戴笠认为自己凶多吉少,但他想到的是蒋介石的安危,在日记中写道:“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惟未见领袖,死不甘心也。”后来,戴笠终于见到蒋介石,一见面就对蒋介石下跪领罪,令蒋介石大为感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相关责任人,关的关,杀的杀,唯对戴笠恩宠有加,从此,戴笠更加效忠蒋介石,全力致力于军统工作。

  四、戴笠抗日意志少有人可比。戴笠一生可以说效忠于蒋介石无须怀疑,完全按照蒋介石的思想运转,无论杀汉奸,还是反共产党,但唯独对于抗日,其意志可以说很难有人比拟,其政治思想非常明确,根据原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沈醉的回忆,松沪之战爆发后,戴笠白天坚持在上海前线,一边忙于组织对日情报战,一边竭力组织建立军统武装别动队,协助正规军作战,抗战中丝毫不以危险为念,与前线官兵同进同退,死亡相继。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每天晚上亲自坐车从上海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战况和情报分析。这种抗日精神,就是当时的共产党员也很难做到。

  五、戴笠一生嫉恶如仇,一生清正廉洁。抗日战争结束后,军统北平站接收敌伪财产,清查汉奸官商时发生了严重的贪渎行为,这在军统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违法违纪行为,戴笠非常震怒,决定亲自去北平彻查此事,北平站的几位军统要人非常恐慌,畏罪密谋,在戴笠没有取得证据时,下手暗杀,在飞机上动了手脚,于是,一代枭雄戴笠结束了辉煌而短暂的一生,这个一手制造戴笠飞机失事之人就是军统北平站站长马汉三,马汉三以少将之尊,抗战期间以黄包车夫潜伏于北平,可谓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战胜利后贪点小钱的想法,在当时的情形下应该也是情理之中,可在戴笠眼中,这就是犯了滔天大罪,因为戴笠既是严于律已,也是严于律人,很受部下爱戴,这也是军统纵横国民党而不倒的原因。但当时的国民党高官都贪腐至极,这也是国民党败走大陆的根本原因,所以,马汉三恨极了戴笠,将他除之而后快。在整理戴笠的遗物中,发现除了书籍,戴笠竟然只有一小皮包遗物,而且都是他的随身衣服,令在场的国民党官员无不动容,令蒋介石唏嘘不已,在对戴笠的挽联中,蒋介石亲自书写了这样一幅挽联: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伥汝迹;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余心。戴笠逝世后,群龙无首的军统从此走向没落,蒋介石从而败走。

  如果抛开政治恩怨,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戴笠为共产党所用,那将是名垂青史。他的光辉事迹毫不比李克农逊色,他架起的情报机构,在当时可是世界一流,赢得了的赞许。

  但他为什么至死不加入国民党,从他一生的事迹我们应该可以作出如下分析:效忠蒋介石,不加入国民党在当时国民党内应该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如果加入国民党,他又是国民党高官,必将引起其他高官的警觉,会引起权力斗争,不加入国民党,这样,蒋介石放心,其他国民党高官也放心,这样,戴笠就可以安心致力于军统的工作。另外,在贪腐至极的国民党政府里,他也许不愿与这些人为伍,甚至鄙夷这帮政客,清正一生,也许才是戴笠最深切的想法。

  戴笠任军统局长八年 却为何坚决不入国民党

  [导读]蒋:“你既是黄埔学生、复兴社社员,又在我身边干了这么多年,为何还不是党员?”戴说:“我以往一心追随校长(指蒋介石),不怕衣食有缺、前途无望,入党不入党,决不是学生要注意的事。高官厚禄,非我所求。”

  “中国的盖世太保”戴笠恶名昭著。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八年,曾密令残杀了许多革命人士,但戴笠却没有加入国民党,这是为何?

  赌博帮助戴笠成为黑帮份子

  获杜月笙垂青

  到了1921年,戴笠利用他和青帮的关系离开了杭州去上海,在那里他在杭州的秘密帮会“师傅”把他介绍给了青帮头子,即当时上海城最有权势的帮主黄金荣。于是通过这些关系,在刘志陆、张啸林、王晓籁、向海潜、张子廉、田得胜、冯石竹、唐绍武、石孝先及范绍增横行的时代,戴笠成了上海流氓和“打手”们的好友。1923年戴笠经常光顾上海小东门那儿的十六铺一带,他在那里的流氓中间小有名气。大名鼎鼎的帮会头子杜月笙看出,年纪很轻的戴笠是个“人才”。关于这位青帮头子与未来的蒋的特工首脑的关系,万墨林的说法最具有权威性。他原来是杜月笙的机要秘书,后来加入了戴笠的军统。万在1928年报告说,当戴笠只有31岁时,他已作为一个情报员在为胡靖安工作了,他决定自己的未来成就取决于在上下社会中建立同盟关系。于是,戴笠拜访了当时的上海警备区司令杨虎,杨直率地告诉他:“你要在上海搞情报,就得跟一个朋友联系。”这位朋友,自然就是杜月笙了。后来这三人成了结拜兄弟(戴笠比他们两人小8到9岁)。所以戴笠就把这个帮会头子称做“三哥”。

  戴季陶赏识、蒋介石信任

  胡宗南有一次来杭州时,戴笠有幸结识了他。在后来的年代里,胡宗南成了戴笠在黄埔毕业的国民党将军中至关重要的同盟。

  讨蒋介石欢心不加入国民党

  1938年3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大会时,蒋介石欲圈定戴笠为中央委员。戴笠得知此事后,连忙向蒋介石报告:“我连国民党党员都不是,又怎能当中央委员呢?”蒋听了非常惊奇,忙问:“你既是黄埔学生、复兴社社员,又在我身边干了这么多年,为何还不是党员?”戴说:“我以往一心追随校长(指蒋介石),不怕衣食有缺、前途无望,入党不入党,决不是学生要注意的事。高官厚禄,非我所求。”蒋介石听了这番话非常高兴,立刻写了一张条子。戴笠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蒋中正介绍戴笠为中国国民党党员”几个字,他连忙推辞,坚决表示终生只做蒋的“无名学生”,不当中央委员,“只要校长信任,就感到莫大的光荣了。”

  1945年,在重庆召开国民党“六大”时,蒋介石又要圈定戴笠为中央委员候选人,戴又坚辞不受,并再三向蒋表示,“唯校长信任是图,‘党、官’二字是无所谓的”。蒋介石从此对戴更是垂青备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