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董桥名言大全
1、Joseph Conrad 劝人不要乱采记忆的果实,怕的是弄伤满树的繁花。我也担心有些记忆深刻得像石碑,一生都在;有些记忆飘缈得想烟水,似有似无;另一些记忆却全凭主观意愿装点,近乎杜撰,弄得真实死得冤枉、想象活得自在;而真正让生命丰美的,往往竟是遗忘了的前尘影事。那是潜藏在心田深处的老根,忘了浇水也不会干枯 ----《从前》
2、那年夏天我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到罗马探望老朋友,只住一宵,翌日飞回伦敦。是下午五点多钟,欧洲各地飞来的班机很多,伦敦机场人影熙攘,我拉着行李赶去搭机场专车进城,身边冷不防跳出一个女的挡住我的去路:“这么巧,你也刚到?”我定了定神认出是蕊秋。松松绾起一头润亮的浓发,玉白一张秀脸淡淡敷了一层月晕,嘴唇荡着远山夕照的枫香,唇角轻轻的细纹衬上眼角岁月的影子,韵致依旧动人,出了名的凤眼越见典丽。 ----《橄榄香》
3、云姑毕竟是泛过苦海的菩萨,万顷情波都成觉岸,凡间多少思慕的絮叨全都化为她心中的慈云法雨,方便远观的永远只是西湖那片忘言的月色!难怪翌年新春方仁语寄给我的贺年片上署名「无语」:「年老昏聩,满盘落索,错以为是西欧古籍装帧家了,线装《漱玉词》大可改装为皮面西书,实则不然。云姑终究是云姑,王阳明《传习录》所谓落落实实依着她去做,善便存,恶便去」。那年云姑三十七,依然一幅微微惹尘的澹彩仕女图,深幽的眼神荡着七分禅念,三分牵挂。 ----《橄榄香》
4、冷冰冰没有纸感没有纸香没有纸声,扫得出大学问扫不出小情趣,感觉仿佛跟镶在镜框里的巩俐彩照亲吻。 ----《记忆的脚注》
5、文章大家不愧是文章大家,下笔总是这样铿然有声,一句一个惊喜,就算道理偶有商榷的余地,文辞从来如锤如炼,玲珑剔透。我倒觉得年轻人肯看书已然难得,他们爱看什么就看什么书似乎也不太容易阻止,一时间一知半解甚或无知错解也不要紧,年齿渐大重新再看一定别有洞天。少年以酒当水,老年以水当酒,那也是人生的规律。 ----《今朝风日好》
6、人群中有一群人一边等灵车一边寒暄敬烟,大家都说“抽我的,抽我的”。拿国产烟的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抽外烟。沉重一下,抽国产的吧。”拿进口烟的则说:“就是在这沉重的时候才要抽外烟,让他们也参加咱们的悼念。“对方说:”那好,先烧他们一把。” ----《英华沉浮录》
7、书商老朋友威尔逊经手买卖的三两部他愿意照来价匀给我,我观赏半天,思量半天,忍痛放弃,惨若失恋! ----《今朝风日好》
8、文学害人不浅;没有文学渲染,玫瑰花根本不会那么可爱,也不会那么可怕。幸好你念的是政治、是历史,不然我更睡不着了!人活着就离不开政治;人一开始学会穿衣服遮羞之后,恋爱就离不开政治手腕。政治是管理别人的艺术或科学。爱情离得开“管理”吗?说一对男女相处得很幸福,意思是说这两个人很懂得互相“管理”的艺术。 ----《董桥七十》
9、牛津出身的大众英语专家Nigel Rees出过一本常用语手册,书名叫做Politically Correct(政治正确,即政治上之含意正确),副题是What they say you can and cannot say in the 1990s。所谓“政治正确”其实是八十年代后期美国学界掀起的思潮,提倡改革思想、行为和语言,维护妇女、少数民族和同性恋者的权益,反对白人至少和欧洲是西方文化中心的心态。这个秀才思想运动越搞越激烈,几近思想警察,终于引起反感,“政治正确”一词也就成了贬义词了。 ----《文字是肉做的》
10、“不必如可国声每研究不必求她风那只大每他好。买书玩赏装帧,读书为了消遣,写作不必毁誉,这是走的美丽的颓废,人到天了下第有缘消受。” ----《绝色》
11、早年我在西班牙西南港市塞维利亚见过这样一位西班牙美女,刚洗了头髮,那么浓,那么长,日光温润,微风薰人,她坐在阳台上一边看书一边漫不经心拨弄长髮慢慢晾干。偶尔抬头探望老树上的动静,眼神柔若春水,嘴角甜甜翘起,鼻子十足石雕希腊女神,衬着两道眉影越见刚秀。 ----《小寒碧斋》
12、“不愁生计,不问俗事,不求闻达,不亦快哉。” ----《青玉案》
13、钱先生该是老实人,该是谦卑人,文字老气,立论不引用古人古书不放心。梁实秋该是正直人,该是浪漫人,文字轻灵,写小品深谙留白之道,引用古人古书往往只引楼梯声不引人下楼,虚实难辨,古今交错,非小说终于写出了小说那般临风的玉树。果然老了,我终于看穿了人不狡狯文章写不好。说“狡狯”也许“损”了些;说“聪明”也可以,梁实秋和新月派那些名家多聪明! ----《记得》
14、世道莽苍,俗情如梦,回想我早岁结识的零星尘缘,几乎都是些微妙素朴的邻家凡人,没有高贵的功名,没有风云的事业,阴晴圆缺的生涯中追慕的也许只是半窗绿荫,一纸风月:"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旧话。"早年写的这几句感遇我至今体悟难免更深了。 ----《青玉案》
15、第一天到英国广播电台上班拜识了另一位前辈桑简流先生,一见面想起他的《西游散墨》,写旧闻写新事写得那么自在。桑先生那时候五十出头,头髮花白,一脸「五四」,抽烟斗,抽雪茄,西式便装穿得很潇洒,很雅緻,像英国学院里的文学教授。说话声音苍老,圆润,国语标准极了,英语正统极了,都说得很慢,字字清楚,短波广播练出来的。 ----《夜望》
16、一九六四年年底我在越南西贡渡假期间追读〇〇七小说《Dr No》,天天睡了午觉洗了澡在花园里白兰树下一边吃下午茶一边细细观赏这位英国作家的文采,围墙外偶尔传来零星的车声人语,太阳斜斜拉长杨桃树影的时候,邻家隐然想起查尔斯的钢琴声,起先是轻灵的小调,继而是错杂的旋律,等到紫红色的光影洒满花园,琴键上忽然掀起风雨掀起海啸掀起少年维特的不平。小说是他借给我看的,他说Richmond Road有点像我们住的这条街,只是茉莉花的香气换了晚香玉的夜韵。 ----《今朝风日好》
17、看书确是一件回应心思的劳动:不同时期的心思需要不同题材的书。 ----《白描》
18、亦梅先生说‘’荷塘起小面于来端多了几片枯叶,荷塘也衬出些底蕴了”。 ----《第带春前去而内》
19、三十一年匆匆飘走,像浮云,像流水,那张漂亮的画片一直珍藏在书架上的一个卷宗里,偶然翻书翻资料看到了我恍如看到希腊神话里的海伦,有点喜悦也有点伤感。 ----《今朝风日好》
20、他偏爱的另一批书他说要跟到他归天的那一刻:「那是慰藉,是寄託;人生流离,书是故乡!」 ----《绝色》
21、倒过来说,女人看书也会有这些感情上的区分:字典、参考书是丈夫,应该可以陪一辈子;诗歌小说不是婚外关系就是初恋心情,又紧张又迷惘;学术著作是中年男人,婆婆妈妈,过分周到,临走还要殷勤半天怕你说他不够体贴;政治评论、时事杂文正是外国酒店房间里的一场春梦,旅行完了也就完了。 ----《品味历程》
22、篇自序不长,却掩盖不住他胸中的孤愤和企盼:“我们这一代,‘救国’、‘救世’不是目的,只是抵抗寂寞的手段”。 ----《英华沉浮录》
23、“电邮最后有人写了这样一句话:‘在我们周遭,正有无数这样的图像在形成、在发生,你我是否也仅止于按下人生镜头的快门,然后漠然地擦肩而过?’” ----《旧日红》
24、得体的文章最忌冗长;长则本来得体也变为不得体了。B.L. Taylor说:世上闷人真多,你问他好,他真的一五一十告诉你他好不好(“A bore is a man who when you ask him how he is, tells you”)。文章一闷,当然就不会得体矣!千万不可相信喋喋不休的高谈之士说「总而言之」;那不是结束语,是重新开讲(“Beware of the conversationalist who adds 'in conclusion'. He is merely starting afresh”),Robert Morley说的。 读文章不妨先瞄一瞄收尾的部分,一见「总而言之」、「最后」等语,此文必闷,也难得体。 ----《品味历程》
25、不并好年春节我去新加坡能子鼎公上香。外把得之当太太苍外把得之当多了,走如上也少了,寒喧不到地以把将句是在们会只好是在们我搀扶是在们会只都走如书房:“你看看书桌上不并好张照片,”是在们会只说。是个中年英国女人的彩照,头发褐色不是第笑色,戴看么镜,国物能清秀。“董鼎早年跟一时外把得英国同在们就生的女多时!”外把得之当太太说律觉还楼处于样事觉还遗嘱十西告诉是在们会只说,有一笔遗产归这时外把得走如Pearl的女多时,女多时的水只觉想都去民到年多年了。“我这个乡下人觉还地笨,以为我们和你而格比山,他将岁想到心西第笑一早有了女多时。”外把得之当太太闭上看么睛一脸疲累。毕竟是上一辈人的恩怨,我一心想安慰是在们会只:“你们快快乐乐过了几得觉还地年,鼎公不说是疼惜你。”外把得之当太太忽是在们笑会说走我不并好女多时的名字是梨花吗?我说不是梨花是珍珠,弃掉最尾一个字水只觉十西是英文的“梨”字。 ----《梨花吟》
26、王尔德说,他花了整个上午去校对他的一首诗,把一个逗号删掉了;到了下午,他又把都好放回去了。他们两位都是大作家,作品有价值也有人读。最可怕是绣花似的绣出了没人读的经典。马克.吐温说,经典作品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读过却没有人愿意去读的东西。 ----《文字是肉做的》
27、“But this is how Paris was in the early days when we were very poor and very happy.”他说年轻人有缘在巴黎消磨年轻的岁月是人生的福分,一辈子消受不尽,因为巴黎是个流动的盛宴。 ----《绝色》
28、十七岁离家湖海漂泊之后,我经历了台湾白菜肥肉的克难生活,也经历了英国土豆炸鱼的清淡日子,饮食口味慢慢随着知识的涉猎变幻:想起史湘云想吃一碗蟹肉汤面;想起李瓶儿想吃一碟鸭舌头;读蓝姆的随笔想吃烤乳猪;读毛姆的小说想吃鹅肝酱。 ----《旧时月色》
29、文学跟音乐、艺术一样,是创造"从前"的"骗局”:不加渲染的往事是账簿;上了颜色的历史是文学。 ----《英华沉浮录》
30、软软的坐垫,暖暖的幽暗,银幕上肤浅而唠叨的画面诱导你沉沦沉醉在缠缠绵绵的汪洋之中:“那是我们渴求的麻醉剂:无朋无友的人最管用的麻醉剂。” ----《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