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前用脚走路,现在得用心眼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从前用脚走路,现在得用心眼了

2016-08-18 作者:沐沐 来源:意林 阅读:载入中…

  引导语:时代在改变,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的状态上。

从前用脚走路,现在得用心眼了

  在小县城,去某地只能坐三轮车。车夫乱报距离乱要价。

  还好有智能手机,还好有网络。不然会多花时间,还错过一些风景

  想起一件小事,小到几乎没有游客会计较。

  八年前,我实习的两个月,每天上下班都从经过四川中路,穿过南京东路。在那个十字路口,有几十辆三轮车等着,车夫吆喝着:“外滩,外滩,外滩,外滩……”

  游客沿着南京东路到外滩,可能也走累了,听见外滩总是忍不住问,外滩还有多远?

  车夫说,几公里,走路走不过去的。

  游客泄气了,还有这么远啊。

  车夫说,是啊,我可以拉你们过去。

  多少钱?

  一个人十块。

  从那个路口到外滩,一条路走下去就是,200米,正常人走路3到5分钟。

  当然,如果考虑上沿途欣赏道路两旁的建筑可能会需要两倍、三倍或者更多的时间。

  那是有着历史痕迹的建筑,每一面墙,每一根柱子,每一块小浮雕都散发着年代的质感和气息;欧式小窗,精致典雅,半开半合的百叶,色彩柔和,一步式小阳台上的小花娇滴滴的开着;再走过为迎接世博会重新改造的和平饭店就到外滩了,那是一座精彩的建筑,低调而不失贵族气息的英伦风格,会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

  可惜已经走到跟前的游客,碰到“好心”提醒的三轮车夫们,丧失了这些“福利”。

  这是一个群体的谋生手段。

  跟我一起实习的女孩是上海人,就在附近长大。

  每次我们走过十字路口,听到差不多的套路式对话,看到一辆又一辆三轮车拉着“感激不尽”的游客去“几公里”之外的外滩。

  女孩感慨,以前从这里去外滩用脚,现在得用心眼。

  以前没有智能手机,大家出门靠口口相传。信息不对等走的冤枉路,完成的溢价交易到处都是。

  现在人人都带着管家式的智能手机出来,警惕性更高了。

  谨慎得有点可怕。

  有一次临时被召集去北京,在高铁站买了中间站的票,上车之后补延程票才知道必须用现金,走的太着急,现金不够。乘务员说,除了用现金,没有别的办法。你可以跟其他乘客协商,发100块钱红包他,换100块钱现金(PS,当时微信提现还没有手续费)。

  我说好。

  补票在餐车。我向餐车里一个玩手机的女生求助,她很淡定地说,我不用微信。手机屏幕亮起来,是一条微信消息提醒。

  又跟一个中年男子商量,他问了不少问题。一一解释之后,他说,你发100块钱红包给我吧。

  我表示感谢,打开微信。

  他忽然笑了,我没带现金,就想看看你口才怎么样。

  看看你口才怎么样……

  (大叔,愿您出门忘记带钥匙,上班忘记带出入证。)

  调整一下表情,我搜索整个车厢,问了一个看着窗外发呆的学生模样的男孩

  他说,我没带手机。

  第四个目标是一个有着精致妆容的女士,直接问,我为什么要帮你?

  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大家一个人出门不太有安全感。于是到旁边的乘客车厢,有两男三女坐在一排,在小桌板上玩斗地主。

  靠走道的女孩帮了我。

  到北京跟闺蜜讲这事,她也很诧异,想了想问我:

  乘务员就在旁边跟着?

  你说清楚了先发红包再收现金?

  确定是在动车上的餐车里?

  你说话是像现在这样温柔?

  你确定用礼貌用语了吧?

  确认答案都是肯定的之后,我俩很长一段时间各自沉默

  “也许人们在旅途中的警惕性比较高吧。”

  后来,我跟一个男生朋友讲起来这件事,他说,正常啊,是我我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怪不了别人。

  谁让自己不做好计划呢,谁让自己不把现金带够。

  过去只担心去陌生的地方,要多留个心眼,免得被欺骗地太厉害。

  现在在自己家门口熟悉不过的地方,都要留一个心眼。

  到小区外面的便利店买个日用品,动不动一张纸递过来,花花绿绿。

  沿着伸过来的手看上去,是一张分不清楚真假笑脸——

  “你好,XX健身,欢迎体验。”

  “你好,XX火锅开业优惠,欢迎品尝,拐过去就到了。”

  “你好,请问考虑买房吗?双地铁口楼盘价格低到超乎你想象……”

  (价格低到超乎想象,100张地铁票够买一平米吗?)

  讲真,只是塞过来一张广告彩页就算了,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接或者不接,都会微笑着说一句谢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人被惯坏了。

  “姐,姐,就打扰你三分钟时间,你跟我进去登记一下,就当帮我完成任务好不好?”

  “我已经站了一天了,兼职不容易,进去登记一下又不耽误什么,行行好,求求你……”

  一直在挡在前面,一副不跟她走就别想走的架势。

  直接动手拉的也有。

  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同学被这样拉进去一家新开的美发店,办了一张1000块钱的卡。当时1000块是一两个月的生活费。

  去年一个同事被拉进去给脸上涂了一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然后被强制消费。

  想要安安静静地、舒心地走一段路,已经很不容易了。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发生在三年前。

  她在一个十字路口等姐妹一起去吃饭,有个人西装革履的,礼貌的说,打扰您了。递上证件,说自己出差东西全丢了,能不能借她50块钱打车回酒店。

  朋友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仔细听他讲完,也问了一些问题,对方都能自圆其说,还跟朋友要电话号码,说会过来还钱。

  朋友没有给他电话,给了50块钱,说不用还了。

  看着那个男人上出租车,朋友放心了。五分钟后见到了小姐妹,还说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大概两周之后,在另外一家商场门口,她看到了同一个人,同样的装束,同样的态度恭敬……跟另外一个女孩讲述他的故事,开口“借钱”(伤感爱情故事 www.wenzhangba.com)

  朋友报警了,不只是损失了50块钱。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比恶意消费别人的善良更可恶。”

  它会让人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自己心里的一腔热血是不是等同于脑子里进的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曾经一个朋友帮忙给人拍照,相机莫名其妙地“坏了”,被索赔500之后,发了一条状态:“不要问我为什么碰到路上有人求助的时候,我会怀疑;不要问我为什么碰到别人讲感人故事的时候,我会冷笑一声,套路。现在陌生人跟我说话,第一反应是,你想做什么,有什么企图?”

  以前走路用脚,现在得用心眼。

  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于是大家不轻易多管闲事,也疏忽了让自己更独立免得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十年前,我还没有随时携带手机的习惯,也没有保证手机至少50%以上电量的强迫症,经常跟路人求助:“你好,我忘记带手机了/手机没电了,能借用你的手机给我朋友/家人打个电话吗?”

  凭借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而且大家相当友善,有的拨通号码给我,有的直接把手机递给我。

  慢慢地,借用手机不容易了,对方会盘问,甚至要求出示证件。

  现在,再说“我手机没电了”跟路人借手机用用打一个电话,很可能会被怀疑的眼神从上到下打量个遍,然后再用“骗谁呢”的眼神把你瞪走。或者,半信半疑,想了想说,你找别人借吧。

  这怪不了谁。

  如今,我出门手机不离身,包里总是备着充电器。

  曾跟朋友讨论过,如果跟路人借用手机用,找哪一个群体成功率比较高。

  她说,找年轻的女孩,素颜或者画淡妆的,学生也可以。

  朋友的逻辑是,这些群体还处在很傻很天真的阶段,不太会骗人也不知道别人那么会骗人。

  不幸的是,正常人知道的,骗子也知道。

  保持着天真和善良、未经世事的人儿,纯真被一次一次利用之后,善意被一次一次消费之后,还能保持对真善美高纯度的信任吗?真碰到需要帮助的人,还会不犹豫的与人方便吗?

  还有一个事实是,如果一个人的善意被利用了,一群人跳出来责怪她愚蠢;如果一个人相信了乞讨的老人给了硬币,会被一群人嘲笑傻。

  好像患上“被迫害妄想症”才算正常:你找我帮忙不是想要骗我是什么?你主动跟我说话不是想要占便宜是什么?

  有人病的轻,有人病的重。

  傻傻分不清的人,给出了善意,付出了或多或少的钱财,还会被指责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正是你们这一群傻子,才让行骗越来越容易,骗子越来越多。”“没经历过什么事的一群人,为骗子横行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被强制消费,还不是自己没有定力,给不良商户纳税了吧。”

  到底谁才是骗子的真正帮凶呢?

  就在几天前,在一个地下通道里,有位盲人歌手在唱歌。唱的很动情,我和同学不由驻足。

  一曲唱完,旁边的小女孩向前走了两步,看样子准备把握在手里的钱放到盒子里。被一个女人拉住了,女孩说:“妈妈他好可怜……我今天可以不吃冰激凌。”女人说:“都是装的,不是真得,走吧。”

  小女孩一脸困惑,跟着妈妈走了。

  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单纯呢?

  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塑造了世界,也一起改变着世界。

  明天,这个世界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

  以前我们走路用双脚,现在得用心眼。

  不是鼓吹麻木和默然,只是有敢而发。愿我们能保护好自己的纯真,也保护好别人的善意。

  不要随意消费任何人的善意。不管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

  经常,我也碰到很多很多善良的人,有很多很多的小幸运,收获满满的感动温暖

  稀里糊涂做了很多次傻瓜之后,如果有那么巧,碰到手机没电的女孩,还是会把手机借给她拨一个电话给她男朋友;碰到有人请帮忙拍照,还是会帮忙按下快门记录快乐;碰到盲人乐手,会驻足并且给与鼓励;碰到卖花的小女孩,还是会买一支,虽然她卖得比便宜,虽然她说的“姐姐你真漂亮”只是套路。

  地下通道里,那个小女孩脸上的困惑,让我想到一句话,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

  这是卢新宁在北大中文毕业典礼的致辞中的一句话,原话是: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当然卢新宁讲的是更高大格局下的相信。

  但信仰,没有贵贱之别;相信,没有大小事之分。

  这是一个不算坏的世界。

  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花儿在阳光下开的正好,小孩子们边跑边笑,老人们载歌载舞。

  这是我们共同的世界。

  最后,再次贴出来蔡康永的这段话:

  森林不残酷吗?有灾病猎杀,但动物仍美好着。宇宙不残酷吗?荒寂无回应,但星辰仍美好着。社会也残酷,有生死离别,会井干路绝,但人仍美好着。所以我仍能贮存残酷中的善意,如贮存蛛网上的露珠,地层下的琥珀,我知道陌生人未必慈悲,但若能遇到,我就珍惜贮存,因为还有来日。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