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四件事
开门四件事
文:柴静
一
出差回来,开门第一件事,发现我家小弟弟胖嘟嘟的手指不见了。
变成了象少年一样瘦长的指节,端着喝汤的碗,而且是单手,象艾弗森拿着篮球一样轻而易举。
我盯着这只手看了很久。
尽管他换掉四颗大门牙已经有一阵子了,也比我两个月前划在柜子上的线又高了一公分。
但是,我对他的长大成人还是没有心理准备。
我知道很快,在路上我再也不能牵他的手了,甚至连HULU他的刘海也不可能了,他会迅速地,坚决地,要求把它剪掉。
他的床下有一双41的球鞋,那是他为自己准备的。
他甚至穿着它去学校,直到在被人追打的时候被大鞋拌了跟头,膝盖上两颗洞。
而最让我难过的是,今天我牙疼,他看看我,“我去给你买药”
“老李”我叫住他“我跟你去”
“不”他一挥手“你等着我”
这是《终结者》当中施瓦辛格的台词。
然后,这个从来不敢一个人上街的小男孩,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了门。
等他把利菌沙交给我的时候,我看着他热气腾腾的大脑袋,悲从中来。
二
第二件事。
明天晚上唐山的片子又能播了,只不过是修改过的。我今天就这个片子接受了一下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寒暄的时候,我说"我是你们忠实的零售客户”
“是吗?”她有些狐疑。
“我觉得你们品质挺稳定的”
“有吗?”她的语气就好象听到的是讽刺。
“真的”我诚恳地说“你们现在不大有90分的东西了,但也没什么60以下的”
“哦,”她松了口气“你们调查不也是”
“不不”我说“我们现在有的时候,60分都达不到”
然后我们嘎然而止,就好象,谁也找不出接下来的话安慰对方。(情感文章 www.wenzhangba.com)
三
第三件事。
在MSN上活动了一下,大隐隐于游戏的廖校长终于要出山投身民族工业,忙着拍“福娃”挣钱的陆同学终于务正业写完电影脚本可以明天给我看,在互联网中浪潮中已经被大浪拍过无数回的方博士,MSN的挂名是“正创业,不闲聊”,曾经感叹人生没有意义的杨大春,闺女已经百日,拿只小手帕扎四个角,戴在头上。
连王二都要去长征了,去四川走7天雪山。
他无比诚恳地说“为了锻炼身体”
都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70年代人…真好,没有任何人抱怨生活。
四
第四件事,看博客。
饶有兴味,每条留言看过,认真讨论事情的,巧立名目贴小广告的,谣言中伤的…都有意思。
池莉停博了,“有人哭,有人笑,有人闹…象个疯人院”
其实,这就是这个社会的小小倒影。
“我是一个人,我不可能无动于衷”她指那些刺目,恶意的言论。
当然,但这就是言论的天然部分。
我的同事也说“如果网上有人的意图,是故意伤害我,我不会忍受,我会封掉他的ID”
意图?意图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这也可以成为被封掉的理由,那么可能有一天,你自己的意图也会被曲解。
“但是如果他羞辱你…”
“不,如果我认为他羞辱了我,那才是对我的羞辱”
池莉在停博后说“我们从50年代的大办钢铁到红茶菌流行,从热玩呼啦圈到沉溺于网络,都是这样地容易中邪,看来我们的历史与现实并没有本质的改变。”
呵呵,网络是不是中邪不好说,但也许对知识分子来说,对一个时代的流行更好的方式是作出观察,而不是排拒,思考,而不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