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村庄一角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日志 > 村庄一角的相关文章

村庄一角

村庄一角 7月9号,也是三下乡的第二天,黄坡村子一切都已在向太阳招手了,一些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同时今天也进行开班仪式,由于昨晚晚睡,今天一大早起床还是有点不想,但是想到今天是和同学见面甚是 激动 。 在匆忙与准备中大家都恪尽职守,见完学生后就进行开班仪式,在仪式上,主持人精彩的开场白,还有校长与村委干部还有学生代表 激情 澎湃的演讲,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也祝愿在这里能够收获到很多,也 相信我 们的到来

《 村庄一角》的相关文章列表

怀念村庄那棵大枣树
怀念村庄那棵大枣树

日期:2015-07-26 16:50:04 点击:7 好评:0

怀念村庄那棵大枣树 刘丽娟 “一日三枣,长生不老”、“五谷加红枣,胜过灵芝草”、“一天一个枣,不把大夫找”等。枣因为具有补气养血、美白祛斑、健脾益胃、防癌防高压、补中益气、滋润心肺、生津养颜、通九窍、助二经、和百药等药用价值,成为我们生活中离...

革命村庄:官渡镇扇屋村简介
革命村庄:官渡镇扇屋村简介

日期:2015-09-28 20:55:05 点击:86 好评:1

革命村庄:官渡镇扇屋村简介 湛江市官渡镇黄桐管区扇屋村,位于官渡镇北部,北面与廉江市良垌镇那葛村交界,东面与关垌村田地相交,南面与北陂村、还坑仔村交界,西南边与国营南洋林场相接。村面积不大,人口还不足300人的小村庄。 扇屋村原村名为“蟮屋村”...

回忆我出生的村庄,那个遥远的故乡
回忆我出生的村庄,那个遥远的故乡

日期:2015-10-07 14:26:02 点击:85 好评:1

回忆我出生的村庄,那个遥远的故乡 每年都要回一次大埠子。回那里的唯一原因是,我们整个家族在20世纪80年代末迁徙出去,留下了我的父亲独自一人在那里。一抔黄土,已将他深深地掩埋。 少年时,我恐惧回到那个村庄。当我在县城的平房里回想30多公里外的大埠子...

村庄的四季
村庄的四季

日期:2015-10-11 21:06:15 点击:13 好评:0

有时候,当因生活而麻木的心之触角伸向遥远的记忆时,脑海里,便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一条河流从村子中央流过,河水童话般清亮无比,连鱼儿的触须都看得清清楚楚,芳草萋萋,羊群雪白,少年的歌声穿越桑林,冲向云霄,村子周围的庄稼茂盛得近乎疯狂,这个时候...

那个村庄,那个女人
那个村庄,那个女人

日期:2015-10-21 20:42:40 点击:28 好评:1

乡下的夜晚很黑很静。 一个黑得什么也看不见的夜晚,她爬出窗户拿着几件随身的衣服在家里逃了出来。另一间屋子里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此时正鼾声大作,直到鸡叫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叛逆的女儿已经逃之夭夭。 十六岁那年她勾引了邻家的男孩,只为了五块钱便出卖了自...

渐行渐远的村庄
渐行渐远的村庄

日期:2015-12-06 11:50:05 点击:17 好评:0

有关赞美村庄的文字已经是中国文字里永恒的主题,这样的主题成就了许多关于乡愁的名篇名章。村庄或贫瘠或富饶,或清秀或美丽,但无论怎样,村庄里永远都是质朴勤劳的人们。许多人用尽笔墨赞美村庄,表达了对村庄的热爱与眷恋。我大约是个异数,除了在佩服感动...

走不出自己的“村庄”,也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走不出自己的“村庄”,也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日期:2016-02-22 18:24:49 点击:6 好评:0

作者:黄小平 有一个小山村,十分闭塞,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山村。 一日,一位旅人来到这里。旅人问村民:“你们知道你们的村庄在哪里吗?” 村民们笑了,心想,自己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村庄在哪里呢? “你们说你们知道,...

那时候 那村庄 那些人
那时候 那村庄 那些人

日期:2016-05-30 15:05:04 点击:25 好评:2

前些日子,妹妹把我拉进了“欧冯庄情愫”的家乡微信群。群里那些熟悉的名字、久违的面孔,立刻勾起了我对老家欧冯庄满满的记忆。 记得我们小时候,欧冯庄是个住着一百多户的大村庄。虽然不富裕,但是人丁兴旺,每家都有三、四个孩子,勃勃生机充满了整个村庄...

只在人生的那一角,静静的等属于我的人
只在人生的那一角,静静的等属于我的人

日期:2014-02-22 01:12:54 点击:228 好评:2

我不需要多么完美的爱情,我只需要有一个人永远不会放弃我。 不要总是觉得自己长的很丑,智商太低,生活会一直穷困下去,因为如果你这样感觉,那么这些就会成为事实,跟你如影随形。相反,你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于是乎,你就会发现它真的如你期待的那...

南国一角
南国一角

日期:2015-01-30 14:25:22 点击:26 好评:2

今年入冬显得有些仓促,立冬前夕,鲤鱼巷里的人们便已是初冬的打扮。有的换上了厚实的羽绒服;有的在里外 加上几件单衣;而有的似乎是在意风度,边走边哆嗦。 商贩行人喧嚷着,楼下面铺早早便开了门,“给我来两块钱的碱水面"一个年轻小伙指着摊板上的一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