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毛泽东是中国的历史选择,用虚无的眼光来对他说三道四并不公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毛泽东是中国的历史选择,用虚无的眼光来对他说三道四并不公平

2022-03-20 11:15:33 作者:胡富 来源:胡有此理 阅读:载入中…

毛泽东是中国的历史选择,用虚无的眼光来对他说三道四并不公平

  以下为原创文章,欢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是2017年12月26日。对于普通人,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即使对于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今天虽然是他124岁的诞辰,也并不显得像某些特定数字时候(比如逢五逢十)的那么引人注目。

  关于毛泽东,这些年来我们已经说的够多。把他仍然当做神的有之,把他毁的跟恶魔一样的也不乏其人。在我的圈子里,就有这样的人,只要说点毛泽东的好话,便会引来不怀好意的讥讽乃至谩骂。这里面甚至还有我平时的好朋友。但在毛泽东的问题上,我却是从不妥协的。

  对我来说,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我历史的一部分。这部分时间不长,甚至只有童年时代的迷迷糊糊的记忆。但是,岁月从来没有把这种模糊的记忆彻底褪色。相反,它成了越来越清晰的回味和某种特殊的回首。

  在我跟政治最不沾边的年龄里,毛泽东这个政治人物却占据了我们的几乎全部心灵。除了墙壁上无处不在的“毛主席万岁!”之类的标语——那也成了我认字的最初启蒙——还有懵懵懂懂的批判大会,大字报,以及父母亲和其他乡民们挂在嘴边,和印在眼神里的对毛主席的崇拜。比我们更大一些的年龄段,这种感觉会强烈的多。

  这些,现在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这就是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后,人们看我们现在的生存现状,也会有这种“不可思议”的慨叹——尽管我们现在觉得已经过得比毛泽东时代要科技的多——但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会奇怪:手机算什么东西?电脑算什么东西?原子弹算什么东西?为人民服务算什么东西?民主与法制算什么东西(到那个时候,或许世界已经大同了)?而这些东西,恰恰就是我们用来评价毛泽东时代的“证据”,至少有一些辱骂毛泽东的人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反省历史,但却无法割断历史,更无法选择历史。

  毛泽东对于中国,就是一种历史选择。

  更有为数众多的军阀,也都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有的窥视中枢,欲问鼎中原;有的占山为王,独霸一方;有的认贼作父,叛国投敌……目的,都是想当“毛泽东”。

  在上个世纪的最初20年,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还出现了好几十个有各种各样纲领的党派。现在留存的民主党派,其实都有当年的雏形和血脉。这些政治人物,说到底,都是想当“毛泽东”。

  但是,毛泽东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被称为“润之先生”的湖南韶山脚下的乡巴佬。

  论学问,他比不上在燕园里那帮学究,毛泽东只是一个为他们借书时候做做登记,办办手续的服务生。服务过程中,可能不时还要赔上点笑脸;

  论出身,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间或做点小买卖,但其家底,连小土豪都算不上,到了省城,绝对是一个刘姥姥;

  论资历,在加入共产党之前,没有当过一官半职;

  论学历,中专毕业。在那个时代,也算不低,但是,如果从作为政治人物的角度考量,差远了。那个时代,最吃香的学历是两种,一种是留学生,一种是军官学校的毕业生。而毛泽东,一生只出过两次国,而且是国事访问,而且只在前苏联。他虽然当过几天兵,但从没真枪实弹打过仗,更没有当过班长排长连长之类;

  论背景,毛泽东白纸一张。老丈人杨老先生也没给他走过后门。在党内,毛泽东虽然是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成员,但只是一个书记员,其地位远不如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在后来的好大一段时间里,他甚至不如李立三、瞿秋白、向忠发、王明、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等。

  但是,历史却最终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确实诡异,但并不神秘。它的轨迹清晰可辨,它的结局合乎逻辑。

  我们现在一些人对毛泽东说三道四,有的是心怀叵测,但更多的,是无知。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苛求毛泽东,尤其不公平。

  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就是同时代的所有人一同“创业”。而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只要带头人不是出于私心和私利(如各朝代的皇帝),而是从大部分人的利益出发,做出各种各样的探索,那么,即使后人看来是“错”的,我觉得也应该原谅,至少不该从道德层面去谴责。

  在共和国的27年里,毛泽东带领了一代人在“试错”中创业。有辉煌,也有败笔。但是,不管辉煌还是败笔,都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铺垫。没有那20多年的“试错”和积累,我们很难有现在“伟大复兴”的底气。

  那些对毛泽东的“独断专行”,以及对共产党的“无产阶级专政”表示不满,并设想着另一条更为“理想”道路的人们,很大程度上,其实只是一种对历史的假设性幻想。我们并不否认其他制度的独特价值,但每一条道路的选择,都是在前行的过程中踏出来的。因此,只要能到达目的地的道路,都是有价值的选择项。至于今后所有的道路是否汇合,甚至变成一条统一的高速路,未来的历史会做出回答。

  而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只能在历史的必然性中做得更好一些。天天想着对历史的假设以及对历史人物做道义上的抨击,虽有必要,但无大补。

  历史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轨迹前行,过多的假设和指责,动摇不了它坚定的意志。对于毛泽东,我们可以不那么奉若神明,但也大可不必说三道四。

  -- END --

  关于作者

  胡富

  Fu Hu

  广东雷州人士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曾担任北京多家报社总编辑;

  2007年弃文从商,于国内知名企业担任高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