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笔记08---自重自信,爱人爱己,以德相交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文知霖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庄重自重威是信心信念每个人都应自重,自重要从心里行为至外在行为下功夫,首先要正心,就是要有正确的观念观念就是见,所见和思想产生的见解构成心理上一个自我的确定模式,根据这个模式在与人交往或完成一件事情时,判别这样的理解对或不对,那种行为好或不好,这里舒服或难受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坚固观念
坚固的自我观念是人天生的傲慢,但有时在为人处事中又对自己失去信心所谓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我们是否在面对一切环境和人事时能够永保自己的初心与单纯的爱而丝毫不改变人有时会失去这最初的信念,被妄想和情绪玩弄,难以保持,因此会灰心贪婪懒惰随顺烦恼和需求而变化,是非颠倒还找许多理由原谅放纵自己此时需要真正的学问与内在修养,改进和提升自己,这就是自重否则人会堕落愚痴
一个人不自重,就不会自信,也不自知,学则不固这样的知识无用,学问也是不稳固的因此要有正确的观念作为基础,不能依环境和他力,要建立起自己正确的信心和独立的人格主忠信忠信在前面已讲以忠信为心便是自重,也是尊重他人
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是不能够与不如自己或与我志向不合的人交友而是要尊重他人,不要认为有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也不要瞧不起任何人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是本善且相同相通的,每个人本性一样,智慧无差别,只是后天习性使人在各方面产生差别没有一个人是不如自己的,眼前所见高低好坏贫富美丑暴躁或温柔等等,这些结果必定有因心不正则无有是处,自认为骗得了一些人,同时也骗了自己,却骗不了真正明理之人而人最终都会一一明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和他人吗?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自重,没有德行,也不可能了解任何人说看人很准都是自欺欺人,那只是控制欲和自我观念罢了
所以与人交往,不可因个人观念轻易评判他人,而看不见他人的长处比如见人脾气暴躁,则认为此人一定没修养,因此把他整个人都看低,甚至联系到他的工作与家庭或者见人价值观与自己不同,就认为此人没学问,看谁都只有自己人格高尚,孤独清高,并且在心中排列出他人的缺失和错误这些都是个人知见的偏差和所受染污,如此可能错过好的意见和机会,也会使自己越来越多疑狭隘扭曲对外境的态度其实直接返照出自己的错误和心理问题
交友并非功利之谈,而是以德行与每个人交往过则勿惮改惮是害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看到他人的长处并非依自己所好,如此便能真正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勇于承认和改进这种实际的转化能使人扩大心的容量,勇气则是喜悦和豁达
弟子规讲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人在犯错的时候可能无知无觉,毫无办法发现过错后心中若还想掩饰,就是罪上加罪人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大多是明明知道却想掩饰,特别是有俗世成就的人,更容易被自我麻醉,沉迷其中,并迅速找出无数理由支持自己错误的心理和行为 傲慢无耻人的可贵之处在于错误一经发现,马上能够警觉并停止,且心中有愧,勇于改过,建立起正知正见,有谦卑主动的学习态度如此才是真正的学问和做人,是做到忠信,有道德的君子
推荐阅读读论语笔记03在巧言令色中明白本性与习性
读论语笔记04做学问是照镜,谦卑内省,明德固本,忠信之至
读论语笔记06---初心不移与道相感,德行第一
读论语笔记07---寻找爱的原点,人性相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