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被需要”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不被需要”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2018-04-25 20:15:54 作者:寨主 阅读:载入中…

“不被需要”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我的大学同学,暂且叫他小王。在刚刚毕业时就过上了令人艳羡的生活稳定住房、开车上下班,不经历实习期就成为公司正式的员工,且收入水平不错

  当然,这一切主要的原因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主要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他爸。

  相比之下,我和我的同学们大多成为了在某个异乡打拼的“螺丝钉”。要说我们不羡慕小王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他的身上恐怕是一点压力也没有吧?工作随意搞一搞也不用担心丢了饭碗。在物质条件上,他就更不需要操心了,哪会像我们一样,为了房租发愁呢?

  不过,去年冬天,我从同学口中得知。小王从他自家的公司辞职去了上海找了一份工作,据说,他在临走前和自己家人大吵了一架闹得挺不愉快的说实话,我并不是很能理解小王的做法。在当时的我看来,他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显得很矫情

  一个月前,去上海演出,小王得知这个消息后来到了我们演出的场地和我聊了聊天喝了些啤酒。我半开玩笑的说:“现代人不都逃离北上广吗?你怎么又跑回来了?”

  他说:“哎呀,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觉得我放着家里的清福不享跑出去打工特别傻?”

  “是,在我爸那儿我确实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你知道吗?几乎整个公司都把我当成个摆设。同样做一个工作,我们部门领导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仿佛有没有我都一个样。那些同事也很少找我聊天啥的,在他们眼中我可能就是个少爷吧!”

  “其实我爸让我进他公司根本就不是因为他们公司缺人,我其实就是一个多余的!你以为上班天天手机很爽?真不是那么回事儿在同事眼中我就是一个不被需要的人,我根本就不存在明白吗?”

  “所以就从自家公司辞职了,在上海忙点苦一点我认了,总比在家待成个废人强。”

  听他说完后,我似乎理解了他的苦楚

  接下来的故事主人公名字叫他小李,小李曾经是一个择偶观极其明确的人。

  他说他更喜欢性格独立女孩子,他觉得恋爱中的双方一定要相互留有足够大的个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不干涉。据他说,他的之前交过的一位女朋友就是一个非常黏人、需要时刻和他保持联系、有任何事情都会找他求助的姑娘。他觉得烦,就和人家分手了。

  后来,我们的小李还真和一位性格足够独立的女孩子在一起了。那个女孩我见过一次,短发个子不高,看上去是个干练职业女性

  小李刚刚和她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是春风得意,他的个人生活几乎没有怎么受到影响。和我们这些“狐朋狗友”鬼混时,几乎没怎么见过他接女朋友电话或者忙着回女朋友的微信

  他说那个女孩对他也不错,从来不要求他送礼物什么的,吃饭的时候都要坚持和他AA制。甚至在前一段时间,女孩子生病都没有麻烦小李送她去医院。小李和我们说这些时,脸上可真是洋溢着幸福啊!

  不过,好景不长,他俩没在一起多久就分手了。我们一度以为是那个女生甩了小李。但结果又是小李先提的分手。

  “这恋爱越谈越不是滋味,我挺喜欢她的,但是我完全感觉不到她也喜欢我,估计她有我和没我都差不多吧,没有存在感!”

  不知道现在的小李会不会怀念那个他曾经“嫌弃”的黏人的姑娘。

  蔡康永在“情商课”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男士,因为他发现家里的水质不好,过年回家的时候,专门给父母买了一台净水器。在收到货时,他叫来爸爸一起拆开包装,还想教爸爸如何操作。但爸爸一句话就给他泼了冷水:‘你买这个干啥?我们用不着,你退掉吧!’虽然他反覆科普净水器的好处,但他爸爸还是不为所动,最终,他只能退货收场。”

  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子女希望父母能有更好的生活,面对子女送出的礼物,父母也能感受到其中包含爱意。但是,为什么有的父母面对子女的好意,总是嫌这嫌那、甚至贬低、攻击

  这样看起来似乎挺奇怪的。有人说,是因为父母不懂得表达爱,有人说是因为老一辈人太心疼钱。其实,这些恐怕都不是本质上的原因。

  你知道吗?当已经成年的子女,带来精心准备的礼物送到父母手中时,其实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曾经在父母羽翼庇护下孩子也有能力将父母置于他们的翅膀之下了。

  对于不少父母来说,孩子长大当然是好事。但是,这也意味着他们自己身为父母的角色,恐怕就不再被需要了。

  老一辈的父母很多都有收集废品习惯。他们的阳台上总是堆著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像坏掉的收音机、破掉的热水瓶。甚至还有些父母专门跑到外面去捡塑料水瓶、硬纸盒、旧报纸。当子女们说这些都坏了,还留著干什么的时候,他们会说:“这个电视修一修还能用”、“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用上了!”

  这个时候,子女口中的“废品”,也许就是一种自我投射。老人们讨厌看到子女随意丢弃老旧的东西,其实是害怕年龄大了,腿脚方便脑子也不灵光了的自己,也会有同样的命运

  有哲学家说,存在即是被感知,在我看来,存在即是被需要。

  不被需要是痛苦的——那是失去存在感、存在价值所带来的失落和痛苦。

  希望你在生活中是一个被人需要的人,也希望你能将存在感送传递给你身边的人。

  如果你也曾有过失去存在感、不被需要的经历,也可以在留言区和我们讲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