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你就得有趣》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1: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着你就得有趣》是一本由李敖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你就得有趣》读后感(一):一个文字的斗士
李敖是一个斗士,光是他那股劲就足够我们去学习了,知道现在他还在拼搏中,他的文字读起来毫不拗口,反而是非常流畅,直白有力地写出他的思想,另外就是他的思想非常特立独行,敢于揭穿真相,这边真的非常不容易了,他的书那么多成了禁书,他也做了那么多次牢,但是他并未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够赞。全书的开篇便大谈“前妻是最可怕的动物”,用十几页的文字来厘清和胡茵梦的关系,不过这真不是我所关注的,所以只是一阅而过,也不管什么是真相,毕竟是他人的家事。李敖有趣,主要涉及的是李敖的生活趣事以及所思所想,其中一个李敖非常注意的就是“记忆力”的问题,看着李敖的自我阐述,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讲究证据的人,他对于读书笔记都是做得非常到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会骗人,于是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去记载,不光怕岁数大的时候记忆力衰退,更怕自我的一种隐匿和欺骗。
一切真理都是宣传,李敖他认定了宣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他借用他的笔头来告诉全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有独立思想,而关于自由,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李敖会陷入娱乐圈的混乱之中,但渐渐也不觉得新鲜了,而是只关注他的想法,就像他说的“立法委员”,假如我们只是一致表决而不发言的话,那有啥用呢。李敖的书充满着知识和乐趣,同时也见到一种信仰,对真理的信仰,他说道:“如果你浑浑噩噩一辈子,没有信仰,只知道赚点小钱,捞一点小钱,而不舍得花,也不会花,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信仰多么重要,它界定着我们的人生,拒绝心灵软骨病、拒绝乏味的人生、拒绝浮夸和物质主义等等,像李敖说的,做人就要“不服气,不怄气,要吐气,要扬眉吐气”。字品中见人品,坚持是一种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李敖能坚持那么多年,真的很佩服。我们不一定要像李敖那样子去抨击社会现象,但是对真理的学习对于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能让我们看到更海阔天空的世界。
By 江焕明
《活着你就得有趣》读后感(二):“有料”方能有趣
历来,外界对李敖的评价就毁誉参半,难有定论。有些人喜欢他自成一家的写作风格,谈笑风生之中流露出智者的幽默与锐气;有些人则认为他的论断过于草率,有博人眼球之嫌。但对于这样一个文坛狂人,外界的评价显然并不重要。因为,在李敖的生活中,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他能够在各种场合、各种身份角色之间自由切换,哪怕是在同各类“敌人”相抗争,同样可以体会到那份自得其乐的人生智慧。李敖很擅长讲故事,无论是写文章还是演讲、访谈、辩论,他都很擅长用各种各样的故事进行佐证。有些故事貌似是在谈一些遗闻轶事,实质上却是利用这种沟通模式获得受众的好感和认可,从而引出想要表达的观点。从这本书能够发现,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大致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趣。听了之后只有让读者觉得好笑,才能更吸引大家注意力,读者才愿意接受;二是有料。有趣故事的背后一方面是作者出色的记忆力,另一方面显示出作者熟练驾驭史料的能力;三是有亮点。故事只有讲出新意,运用新的视角、新的立意才能得出新的结论。提到李敖对史料的驾驭能力,就不得不提及他的“秘密书房”。李敖曾经在多个场合提及他的书房,《鲁豫有约》节目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专门作了介绍。李敖自己也承认:外界多数时候看到的是唇枪舌战、狂妄奔放的李敖,但多数时候,他独自静静地呆在书房里,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快乐。很多历史史料、文件资料,都按照他的需要,重新进行了分类编排。在书房里,你能看到各种卡片。李敖自认为自己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够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下,灵活运用这些资料。正如李敖曾经说过的:“我骂人从来不骂王八蛋,而是证明他是王八蛋”。从这个侧面,大致能体会到李敖的狂妄。
本书应该是李敖参加某个电视节目时的文字稿实录。但由于书中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因此并不清楚这些文章的出处、成书契机和文章的编排原则等内容,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活着你就得有趣》读后感(三):李敖有话说
李敖有话说李敖此名如雷贯耳,十来年前便知此奇人,只是一直不敢读他的书。这是有顾虑的。这样一位用自大、狂妄、张扬、跋扈、特立独行、惊世骇俗之类形容词都不够形容他的奇才,他的文章岂是我这种知识浅薄之人敢轻易触碰的,读不读得懂是一回事,更担心自己不具备清醒和足够的分辨能力,被李大师的高谈阔论兜得昏头转向。想起曾有人说,关注李敖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读他的文章的人却不多,不知道大家是否与我有相似的顾虑。
《李敖有趣:活着你就得有趣》是“趁年轻读李敖”系列中的一本,是依据李敖主持凤凰卫视的节目《李敖有话说》中的演讲、口述内容整理而成的。内容太丰富了,有李敖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他对政治、社会热点、传统文化甚至对人的各类鉴定和批判、有他对文物、书法的鉴赏、有他对爱情、两性、性的观感等等,全然是兴之所致、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而穿插始终的就是他一贯的对自己的吹嘘和追捧——当然,也不得不承认,他老人家确实有自我吹捧的资本,这样的学富五车,精通文史,学贯中西,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敏锐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坦荡的谈吐,与他惊世骇俗、特异独行、潇洒坦荡的嬉笑怒骂、自吹自擂,杂糅成一种独特的文风,自成一家之言。
李敖的知识面之广博简直可说无以伦比。虽然受原节目内容的局限,书中将这一点展现得零零碎碎,显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读此书时你仍能强烈地感受到李敖的博闻强记,以及他绝不受年龄限制的自信和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