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叫他,爷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叫他,爷爷》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7: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叫他,爷爷》读后感10篇

  《我叫他,爷爷》是一本由王健壮著作,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叫他,爷爷》读后感(一):有些爱和想念,要等到许久之后才有勇气诉说

  筷子兄弟有一种颇为感人的歌,叫做《父亲》,每次和朋友们去KTV,总有人要扯着嗓子吼这首歌,往往在刚听到开头的时候,我就会打开包厢们,去趟卫生间或者只是随便转一圈再回来。
  父亲去世之后,我从不跟人提起他,甚至不愿意去亲戚家走动,不愿意看任何父爱话题的影视剧,连一首歌,都不愿意去听。
  王老在这本名为《我叫他,爷爷》的书中第一节说到,在他的父亲去世整整十二年后,才有勇气打开父亲留下的手提包,开始一点点检阅他的父亲过去一生的足迹,开始叙说自己对于父亲那埋藏多年的爱与想念。
  他说:“这么多年来不是他从我身边走失,走失的那个人其实是我,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是在文字的牵引下,一步一步一寸一寸地尝试再走回他的身边。”
  做了一辈子记者,看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的王健壮,要等到整整十二年之后,才有力气去循着父亲留下的物件和过去的回忆去一点一点尝试走回父亲的身边,去给那个已经逝去但是在记忆力依旧鲜活的父亲,一个结实而有力的拥抱。
  王老笔下的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是曾经皖南县城的地主家的二少爷,是抗战时期的国民军官,是仓皇撤退到台湾后面临生活的困顿突然无所适从的眷村人。他曾经走过千山万水,曾经在烽火战乱中历经生死和离合,曾经做过富贵闲人,也曾经为了养活家人在生活的磨难中渐渐失语。
  这样一个父亲,从子女们的关系,从来都不够亲近,他只是默默承受着自己人生路途中的大起大落,默默地为了家人的温饱和生计而疲于奔波,过往的那些宠辱,在他自己,早就已经不愿意再回想,亦不愿意提起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在王老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的真实而动人,他在下雨天大树下静静等着自己的身影,他吃的那碗面,他在盛开的樱花树下照的那张照片,他在年老后日渐衰弱的身体,他一日比一日愈加沉默和惘然的表情,他见到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时绽放的没有任何遮拦的笑脸……如同是一帧一帧缓缓掠过的影片,有着悠长的镜头,随着一首忧伤的旋律一点一点在读者脑海中浮现、沉淀、记住。
  作者的笔调并不哀伤,可是我看着,却几乎几次落下泪来,或许,这世间,最令人动容的,从来不是大悲大喜大起大落,而是这最平常的感情,最平凡的思念,最平淡的生活。

  《我叫他,爷爷》读后感(二):一本深刻的忏悔录

本书是王健壮于《中国时报》“三少四壮集”专栏回忆父亲的文章集结。 方正不苟言笑的父亲,四分之一的人生在战火中流离,每一天都被死神从背后追赶,这段从对日抗战到国共内战、历史中一个微小军人的亲身见证却从来不曾在父子之间交谈过,平凡的存在彷彿不存在。直到孩子出生,父亲升格为爷爷,两代人的疏离才逐渐化解。
      父亲去世十二年后,王健壮终于鼓足勇气,尝试着从一小块一小块的记忆碎片中,拼贴出父亲一生的图像;五十篇故事,穿梭时空,寻寻觅觅,最终所得,仍只是一幅残缺未全的寻父图,以及,一部人子忏悔录。
购买链接: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1.w4004-7457826218.4.oT3mgD&id=38050487024&acm=03068.1003.1.80362&uuid=xlUXGlnX&abtest=_AB-LR73-PV73_590&scm=1003.1.03068.ITEM_38050487024_80362&pos=2

  《我叫他,爷爷》读后感(三):只是回忆都是空


对于父母和子女来说,最大的困惑应该是:时间都去哪了?对于父母,困惑的曾经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怎么转瞬间就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父母的呵护,建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子女困惑的是,曾经满怀激情意气风发的父母怎么就突然两鬓斑白步履蹒跚,提兜菜上五楼都需要歇三歇……对于时间,我们总以为它只从自己的身上划过的比较快,而对我们深爱的人比较宠爱,相对客气很多。我们总以为我们还有机会,结果惊醒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的更多的不过是回忆里只言片语的欢笑、一大堆来不及弥补的遗憾以及长久不变的困惑“时间都去哪儿了?”
作者有这样的困惑,我也有,许多人都有,只是意识到的早晚。意识到人则开始各种弥补大业,好吃好喝奉上,大把时间空出,一心一意弥补曾经因为各种原因在亲密的子女/父母身边的缺席。问题是,这么做,真的就弥补了吗?
我那位新养了孩子的同事是这么说的: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刚学会抬头,你不在身边,就没办法体会他刚学会抬头时候不停地抬起自己的头四处看的激动小模样;八个月孩子会爬了,你不在身边,你不知道他第一次开始爬是看到了什么想要的东西兴冲冲地爬过去的。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无法重现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这是花多少钱,后来怎么精心地照料都无法弥补的缺憾事。
央视最近用来宣传孝心的公益广告:别让孝心成为等待,被无数网民吐槽这位妈妈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在等孩子怎么样,自己才能享福了,也有人质疑这是国家准备逃避为养老负责的潜台词。是与不是,无从考证。也无论这段公益广告的立意如何,宣传语“别让孝心成为等待”真的戳中我心,鉴于我想说的并不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心,这里不如简单说“别让对方等待”。想要多陪陪父母,就从现在做起吧,哪怕你在千里之外每年只年回家过个年,平时多打电话,天冷提醒加衣天热招呼避暑也是一种陪伴;走在大街上看到某件东西想起某个人,如果能力允许买下来送给他吧,那么就挑个时间约他一起来看吧;感激前辈对你的栽培,心念有召一日一定要报答对方,不用等到别人虎落平阳,趁现在真诚地道声谢,尽自己可能地去回报对方就好……
消减等待的时间,就是消减我们内心的遗憾。或许有人说,愿非所得,得非所愿,我做了未必对方会满意。不是还有一句话嘛,但求心安。如果不去做,怎么会知道对方“得非所愿”呢?
我不知道做了对方会不会满意,但是我知道不做估计会一直困惑下去。妈妈说,凡是执念皆是心魔。如同我珍藏的那张照片,花人树皆不再,无论我多么心心念念都不可能再找回昔日的情怀。这些年我看到成树的蔷薇花都忍不住去拍,遇到龙凤胎的孩子都会觉得莫名的亲切,但是心底都知道,这不是那棵花树,这也不是那些人。
如果要给这本书打星,我会打四星,扣除的一星因为作者意识到的太晚了,虽然做出弥补,虽然著书立说以滋长久的怀念。但,这真的不是我赞赏的,也不是我会鼓励的。如果说有什么值得推荐的,那惟愿其他读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用心,不要犯和他一样的错识,等到只能用爷爷的身份和自己的父亲亲近的时候,才开始亲近。飞熊说这本书他会再读一遍,而对我来说,这样的提醒本就多余,同样的错误犯过一次就足够了,现在的我基本上是想做的事情越快越好,基本不给自己留下遗憾的机会。
 

  《我叫他,爷爷》读后感(四):沉默之谜----读《我叫他,爷爷》

                                    沉默之谜
                    ——读《我叫他,爷爷》
    文/飞熊
    我想大多数读者,应该和我一样,对于台湾新闻人王健壮,不会有太多的了解。这位曾经的《中国时报》的社长,在年过花甲的时候,才开始用他碎片似的记忆,追忆他已经故去的老父亲。这些文字,曾经以一篇篇的专栏文章的形式,出现在《中国时报》上。当我开始想象,作者每隔一段时间,发表其中的一篇文章,而读者也是这样一篇篇阅读的时候,那种对读者情感上的冲击,肯定要比我这样,一口气几个小时读完这本书,要大不知多少倍;而对于作者,一个身为人父的老人,用这样的一篇篇去梳理的形式去追念自己的父亲,又会带来怎么的心理上的波澜呢?
    直到此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作者的文字是那样质朴无华。不仅是因为他一直以来作为新闻工作者养成的写作习惯;而更多的,是作者需要非常清晰地,去呈现老去的父亲那些并不完整的生活点滴,用拼图的形式,去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父亲的形象。而即使你读完了此书,这种所谓的完整,也并不清晰。父亲的沉默,像一扇门,把想了解他的儿子挡在了门外。我的一个朋友在看过此书之后,认为作者是在忏悔,忏悔作为儿子和父亲的疏于沟通。但我的观点却不是这样,我也是一个在家庭中几近空气和家具的人,我深深明白沉默对身边人的影响,和沉默会带来怎样的沟通上的巨大阻力。
    那份沉默,直到作者的儿子出生,才得以缓解。作者开始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爷爷”,这也正是此书名称的由来。孙子的降生,给爷爷带来了莫大的宽慰,仿佛此刻爷爷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照顾孙子。陪孙子上下学,陪孙子散步玩耍……从此,邻居们开始熟悉那一老一少祖孙同行的情形。而作者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爷爷”,似乎也缩短了那父子两代的距离,某些横亘在两代人或者说两种人之间的巨大隔膜,开始慢慢消融……
    在这个随笔集子中,对于祖孙两代人的故事,其实只是其中一篇文字。作者分三部分去追忆和父亲相关的点点滴滴,其中第一部分“以父之名”直接描写了那些和父亲相关的人、事、物,而其他两部分,看似是写别人,写自己,可无时无刻不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父亲的缅怀和思念。
    作者写道,“我半生宛若失语的父亲,在的时候仿佛并不存在,而他就像家中的空气,或站或坐,多是无言,也像家中任何一件摆设,走过去,可以不碰到他”。我在自己家中的角色,和这个老人有太多的相似。我基本也没什么话说,对父母对妻子都是只言片语;但对于自己还未上学的儿子,却是有说有笑……沉默的人,渴望被理解,但心里却总是觉得被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而身边的人,曾经做过沟通的努力,可慢慢的习惯了我的沉默,也就顺其自然了。但曾经的我,确实不是个寡言的人,即使现在面对某些朋友,也是滔滔不绝——可那种“局外人”的感觉,无时不在。我想,“爷爷”应该也是这样的心态。不争、不怨、顺其自然——有一丝无奈,似乎又别无选择……
    但这一切,总有原因!
    
    书中“爷爷”,一直沉默的原因,作者并没有明示。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便会发现,书中慢慢展现了很多相关的细节。爷爷出生在衣食无忧的地主家庭,很是富有。刚刚迎娶了比自己小十来岁的奶奶,便参加了抗日战争,然后又参加了国共内战。书中,隐约暗示,他跟错了人,所以直到退役,也无非是个低阶军官。那仅有退役津贴,还因为一次贸然投资,而被所谓朋友骗了个精光。纨绔子弟变成了穷光蛋,又因为内战的原因从内地逃到并不熟悉的他乡台湾,旧日的深宅大院,变成狭小简陋的公寓……还有,那比自己小的妻子在家庭里,承担了包揽一切的作用;即使年过半百,仍娇艳闪亮……
   
    于是,爷爷似乎看不到了他个人的价值,心里觉得不被重视——不被重视,也是我慢慢变得沉默的一个诱因。我自小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理解角度,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现在想来,一直保持与众不同的姿态,其实无非是出于吸引别人眼球的心理。不过,长期的与众不同,容易给别人留下“不是一路人”的印象,加剧那种本来就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膜,自然就更难以得到别人的重视。而爷爷的与众不同,比我的来得更深刻,他的与众不同来自于他身处的那个年代,那段历史给那代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这样的与众不同,加之他个人性格的简单温和,或许就能为我们解释他为什么一直那样沉默,提供一丝线索。
    我想,我还是应该重新阅读这本书。一篇篇文章读下去。一如专栏读者阅读专栏文章,拉开时间的间隙,仔细品味每篇文章,就像品味一首首诗歌,找寻那根穿梭其中的细细的链条,解开那个沉默之谜,为了更深刻地去理解那个沉默的爷爷,为了更深刻地去理解那段历史,了更深刻地去理解沉默太久的我自己。
   

  《我叫他,爷爷》读后感(六):八十而逝,四十载都成断肠史

  很疑惑,名义是父亲,为何会用爷爷来称呼。看完此书,才知晓作者之用意。
  作者的父亲出生在小镇是荷锄一生的地主之子,本是“家祖耕读为业”却跨过铁桥,一步一步穿省越县跋山涉水成了荷枪军人。十年之后重返故里,老家虽劫后犹存,却也被战火毁容拆骨,靠祖荫庇护找了个教书活,以为可以平淡度日,再也听不到枪炮声呼啸而过,也不必在黑夜中亡命行军。然世事无常,以国民革命军上尉军官退伍归乡的父亲成为了新四军的追捕对象。为了逃离共产党他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去到台湾。从此不曾回过祖国大陆。
  “我半生宛若失语的父亲,在的时候仿佛并不存在,而他就像家中的空气,或站或坐,多是无言,也像家中任何一件摆设,走过去,可以不碰到他。”这是作者对自己父亲的印象。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作者一直以为是父亲的性格使然,直到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只是一个孤独的人。而这孤独多是因为战争所导致的。参加过战争的父亲,经受过几万里路的颠沛流离,见证过多少人的生离死别,才将那热血青年变成了如今的淡然内敛。早夭的兄长,好像带走了父亲部分生命,虽然他依然还有六个子女,但他的父亲角色却始终很淡也很远。他跟余下的兄弟孩子之间好似总隔着一层难以言说的什么东西。
 年轻时,作者对父亲的沉默与孤僻茫然无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后来每次面对父亲的莫可言喻的沉默,却时常感到锥心之痛,因为成年以后,作者才体会,父亲的沉默是因为他相当的不快乐。而作者对于那么多年不快乐的父亲竟然一无所觉也一无所知。
 好在,父亲也许不是一个快乐的父亲,但却得以成为一个快乐的爷爷。
  作者的儿子德儿从出生之日起诸般琐事便由父亲一手包办,从婴儿时期到幼儿园,父亲将很多的习惯潜移默化的转嫁到了孙子的身上。比如德儿至今不爱吃鱼怕刺,因为爷爷常年喂他吃鱼时早把鱼刺处理掉了,他至今爱吃苹果,因为爷爷当年每天都帮他剥切苹果等,作者总是能在儿子的身上找到父亲的影子。通过儿子,作者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四十四年父子情,他叫了二十六年老爸,此后十八年他称呼父亲爷爷,因为爷爷是他最爱听到的一种称呼。
  隔代的爷孙情比父子情,更亲也更浓。
  在作者的笔下,我读到了一位深受战争洗礼而离乡背井孤苦终老的内敛老人,也读到了对父亲满怀愧疚深深自责的悔恨儿子,八十而逝,四十载都成断肠史。如今也只能在文字的牵引下,一步一步一寸一寸尝试留住那个在生命中永远离去的身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