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7: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10篇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是一本由艾哈迈德·于米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6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一):传统与现代对抗中的伊斯坦布尔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曾经是罗马、拜占庭、拉丁帝国,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与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首都,历史城区在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世界遗产。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就是从伊斯坦布尔古老的历史开始的——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的雕像前发现被谋杀的尸体,死者手中拿着一枚有新月与星曜的硬币。总探长内夫扎特带领两名得力助手投入到命案的侦破中。可是凶手没有留给他们太多时间,命案接二连三地发生,七天之内,发生了七起命案。如果说这些命案的联系,那么就只有发现死者的地方了——凯末尔雕像,君士坦丁纪念柱,黄金城门,圣索菲亚大教堂,法蒂赫清真寺,托普卡帕皇宫,苏莱曼尼亚清真寺。
  这几处不仅仅是伊斯坦布尔的著名建筑,也代表了这座城市从拜占庭到罗马帝国再到奥斯曼帝国的演变过程。
  说起来,伊斯坦布尔也是几朝古都,可是这座城市的变化还伴随着复杂的宗教变化历程,使得命案侦破线索凌乱、复杂。到最后,总探长与助手们为了制止凶案,几乎在跟凶手赛跑。但作者艾哈迈德·于米特并不是把重点放在悬疑惊悚的故事上,而是全力在展现伊斯坦布尔的历史,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对抗。
  与所有国际化大都市一样,伊斯坦布尔因为地处国际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的交界位置,是土尔其的工业中心,发展速度极快。这必然令当地人生活状态发生迅速改变。原来属于宗教的地方,需要卖出做商业用地;有着悠久历史的教堂、清真寺也要用做商业开发。
  作者在书中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担忧,甚至借书中的话说出,大家已经不关心历史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曾经的拜占、曾经的君士坦丁堡,不知道先辈们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才建设了这样一座城,才给后人留下灿烂的文化瑰宝。可是随着经济、商业的发展,一切都要不复存在了。
  主人公内夫扎特·阿克曼从小生长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有他初恋的记忆,有与早逝的妻女的记忆,还有对父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难忘的友情。作者正是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表现跨越千年的伊斯坦布尔,对于现代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的作者于米特是土耳其当代最顶尖的犯罪惊悚作家,以推理小说闻名于世,能将政治和历史感与谋杀谜团巧妙地融为一体。这本书便是将历史与犯罪文学融合得近乎完美之作,甚至可以说,所谓的犯罪事件,不过是表象,作为有责任感的作家,于米特为我们展现的,是伊斯坦布尔昔日灿烂的辉煌,是传统与现代对抗中,最真实的那个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二):别无选择:伊斯坦布尔的爱恨情仇

       文/吴情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曾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深情地说道,“我没离开过伊斯坦布尔——没离开过童年时代的房屋、街道和邻里。虽然我住过别的城区,但五十年后,我发现自己回到帕慕克公寓,我最早的相片在这儿拍摄,也是母亲最早抱着我看世界的地方。我知道这样的坚持得归功于我那假想中的朋友,以及我从我们之间的联系中所获得的慰藉。”伊斯坦布尔,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欧、亚经此得以沟通,历史和现实在此交流。然而,在全球化和都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她也面临着转型时期的分娩般阵痛。
这一阵痛,恰如《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中所揭示的,在资本势力侵略下的人性扭曲和摧残。当普通大众在忙忙碌碌时,伊斯坦布尔的某个角落正发生着杀人事件,且犯罪分子手段专业娴熟。在接到报警电话之后,警方迅速赶往发现尸体的所在地,几番侦查,破案重点锁定在受害人手中的一枚硬币,上面刻有曾经统治伊斯坦布尔的英明君主。犯罪分子似乎借此传达某些消息,似乎是劝谏,又仿佛为预言或暗示。深入调查受害人后,警方发现其行为不端,是否犯罪分子认为其“死有余辜”,自己杀人其实是在以个人手段“替天行道”,伸张正义?案情扑所迷离,唯一的线索时时难以解谜。然而,案件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手段也相似。前受害人的手指指向下一个受害者暴露在公众面前的位置,伊斯坦布尔的一座座重要地标。探长内夫扎特几次试图挽救未果,在真相揭晓一刻几近于精神崩溃。而探员阿利、扎因奈普参与调查,差点祸及自身。
围绕着凶手杀人的手段和动机以及刻意丢下一枚硬币的原因,内夫扎特展开了不懈的追索。硬币的历史、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记忆,个人的生活经历逐次浮现在眼前。真相固然难解,内夫扎特的个人生活回忆也不易摆脱。妻子谷泽德和女儿艾松不幸离世,即便已过去甚久,他始终不能接受,也无法欺骗自己,坦然接受埃弗盖尼娅的真爱。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似乎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隐喻。在常年的战火过后,当商业浪潮来临时,老伊斯坦布尔人,如何妥善安放对一座城市及生活其中的记忆?如何在这新时代找寻过去悠闲时光的乡愁?
受害者之一的阿戴姆·耶兹丹,商业帝国的拥有者,敢于且善于以金钱摆平一切的典型代表。于他而言,伊斯坦布尔不外乎冷冰冰的赚钱机器,而非生活和记忆的承者载。他精明强干,却也冷酷自私、虚伪做作。内吉代特·代尼泽尔,考古学家兼艺术史学家,昧着良心与耶兹丹合谋。穆卡德代尔·克纳哲和法兹勒·古米什,眼看着商业项目在历古迹上动工而不挽救。泰奥曼·阿坎,商业计划的首席建筑师。萨丹·杜鲁贾,在个人专栏为建造工程辩护正名,而失却了舆论媒体的公信力。哈坎·亚马勒,不顾事实真相为黑心商人辩护的所谓“律师”。在犯罪分子看来,这七个人,“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他们作恶多端,为所欲为,而法律,早已在金钱和规范面前失去了应有的作为,无法守护人间正义。犯罪分子坦言,不为复仇,而是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追寻人间应有的秩序和规范。虽语带讽刺,却发人深省。
作为一本推理小说,《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无疑是优秀的。破案重点、也是犯罪分子杀人动机的硬币之谜贯穿故事始终,而警方和涉案各方对硬币的解读,因多元多样而走向各异。主要人物探长内夫扎特在案件与生活中穿梭纠结,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间两相贯通、混淆,使得小说在推理的外壳下,颇具有人性关怀和历史深度,也令人沉思:犯罪分子的逻辑自然不值得提倡,但现实之中,金钱垄断权力,弱者无法发声,所谓的正义只能无限期延迟伸张?过去意味着什么,将来又代表什么,当下有何含义?直线进化的发展观果真是人类的未来?作者艾哈迈德·于米特没有直言,我们心中却忍不住试着给出答案。
卡尔维诺著有中篇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将个人记忆打入城市历史,个人变为城市的名片,城市也成就了个人。伊斯坦布尔,一座曾经诞生过诸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名城,在现代化的潮流中,她将走向何方?内夫扎特时常追问,却苦于无法想象。个人总是微小的,时代总在前进,跟得上时代最好,跟不上也希冀时代勿要抛弃。但愿在奔向前方的旅程中,每一个人、每一座城市都尽可能少一些颠簸,少一些曲折,也少一些阵痛。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三):遗忘是沉默的悲凉

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一具尸体被丢弃在拜占纪念碑处。其身体被绑成箭形,被束缚的双手指向城市的某处。警方在他的手上发现了一枚古老的拜占庭硬币,其意似有所指。当总探长内夫扎特和手下的警察们为此伤透脑筋时,第二具血淋淋的尸体已经在另一处古迹附近被发现,接着又是第三具、第四具……这使得探长为此疲于奔命,那些旧日的故事和尘封的记忆逐渐浮出水面,重新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随着情节的推进和抽丝剥茧的层层推理,以保护城市为己任的伊斯坦布尔防卫联盟成了最大的被怀疑对象,因为死者大都服务于一个不择手段攫取利益的地产集团,他们都是其中的重要人物。几番试探后这个组织的嫌疑被排除,但是地产集团老板阿戴姆•耶兹丹成为了新的怀疑对象,探长认为他有理由杀死自己的部下以嫁祸给反对自己的伊斯坦布尔防卫联盟。当耶兹丹本人成为第七具尸体时,一切建立起来的推断土崩瓦解。而探长内夫扎特在发现最终真相时,却让人瞠目结舌,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这本书中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当下的时代,其众生相在作者的笔下尽收眼底,人物的描写尤其详细——不仅交代了人物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还不厌其烦的交代了前因后果,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除了杀人者之外,连探长自己也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这些旧事缠绕着他,使得他时常透不过气,连新的恋情也时常因此而困扰。
中东地区自古战乱频发,如今更是各派势力的必争之地。正因为战争的选拔和淘汰,这里也是人才辈出的殿堂,很多帝王因其雄才大略名垂青史。而在文化断层的年代,人们更加专注于生存的压力和社会头条热点,却早已遗忘了那些逝去的历史和旧日的伤痛。那些古迹的一段段故事因为杀手的光顾才重回视野,无独有偶的和我们国家只有刚去世的科学家才受关注一样,这是一种无奈的悲哀。瞬息万变的资本流动使得整个社会风气浮躁,越来越少的人肯冷眼看事。
当时代变迁,那些曾经搅动乾坤的人与事件逐渐被尘封,取而代之的是当下的利益争夺更受关注。曾经有人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彻底的遗忘更使得悲剧一次次重演,历史沦为悲剧的轮回。偌大的三教圣城伊斯坦布尔只剩下势力薄弱的防卫联盟和孤单的连环杀手们在保卫着那些历史,后者甚至采用着极端的手段呼吁起大家的关注。如他们所说,他们在多年前已经死去。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当下的伊斯坦布尔早已不再是旧日的圣城,旧日的荣耀已经日渐凋零,逐渐被鳞次栉比的新生事物所取代。那个精神家园已经不在,他们已经无家可归,所谓的生命早已无足轻重。
因为逝去的伤痛逐渐被遗忘,成为一场沉默的悲凉。无论是那些为地产集团服务的死者,还是杀死他们的人,都是被裹挟进这一场时代变迁的受害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四):伊斯坦布尔:人类城市史的活标本

文/严杰夫
2012年年末,我曾有机会在土耳其呆了10多天,前往了多个城市旅行。在那次旅行中,我常艳羡于土耳其人的闲适生活,及他们生活于中的多彩美景和厚重文化。所以,这两年我每次读到有关这个国家的冲突和摩擦报道时,就会怀疑这是不是我曾经去过的那个土耳其。
此后,随着我在阅读中对土耳其主题关注的加强,开始逐渐发现,这个同中国一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内,同样生活着传统迥异的民族,以及贫富差异巨大的社会阶层。这也就难怪,在我这样游客所看到的闲适表面下,会隐藏着纠葛复杂的社会冲突。所以,我再次阅读奥尔罕•帕慕克笔下的土耳其时就明白,他所描绘的“呼愁”不过这个国家的一个面向,并不能代表它的全部。
帕慕克所见到的伊斯坦布尔,不仅与外国游客见到的大不相同,而且与土耳其其它作家笔下的描绘也差异巨大。在帕慕克的眼中,伊斯坦布尔是座“阴云密布”的古都;在我的眼中,伊斯坦布尔却充满着地中海特有的和煦阳光;而在另外一些作者眼中,伊斯坦布尔或者是座充满冒险和刺激的城市。譬如,艾哈迈德•于米特的《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
从题目上,我们就能看出,于米特的这部作品是部悬疑小说。事实上,迄今为止,于米特已经出版的二十多部作品,绝大多数均为悬疑惊悚题材。而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地下民主运动的土耳其共产党员,于米特还十分喜欢将政治与伊斯坦布尔乃至于土耳其的历史融合在一起,这也使得他的悬疑小说拥有一种格外的厚重感。《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正是将一起发生在现代都市的谋杀案,与伊斯坦布尔数千年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诡谲离奇的画卷。
故事的主人公、警察局探长内夫扎特•阿克曼,与手下陷入到了一桩离奇的连环杀人案中。凶手每次行凶完以后,都会将尸体抛置于伊斯坦布尔的一座历史地标处,同时还会留下一枚相关历史时代的硬币。随着案件深入,内夫扎特逐渐发现这起案件与自己最亲密的两位好友息息相关。于是,一系列残忍的凶杀案,揭开的不仅是这座城市中隐藏的人际间的激烈冲突,以及由之而来的痛彻心扉的情感悲剧,更是将面对它的每一位读者推到了如何面对城市发展与古迹保护这一普遍性命题之前。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眼中也有一千种阅读的方式。尤其是于米特的这个故事,其中包含了情感、历史、都市生活和推理等诸多元素,因此读者更是可以依据各自的兴趣,从不同的角度进入到文本之中,选取属于自己的那段阅读经历。
对我来说,其中最为诱人的自然是作者在凶杀案中穿插布置的那些古迹名胜。在我的印象里,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里最著名的历史地标,几乎都被作者挖空心思地放置进这个故事里:君士坦丁纪念碑、黄金城门、圣索菲亚大教堂、托普卡珀皇宫、苏莱曼尼亚清真寺、地下水宫……可以说,这些名词串起的,就是每个前往伊斯坦布尔的旅者,都会前往拜谒的一份经典清单。更有意思的是,于米特还将这些地标背后的历史故事,也在凶杀案侦破的推进过程中一一向读者娓娓道来。所以,读者几乎可以靠着于米特的这部作品,按图索骥地来上一趟“伊斯坦布尔四日自由行”。
当然,我们很清楚,于米特在这个故事中想要做的,肯定不止于成为某个外国游客的“本地向导”。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写下的这出悲剧,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古老都市在全球化的今天都普遍面临的命运。全球化的普遍性、商业利益的破坏性与古老都市的独特性之间,在今天产生的剧烈碰撞,不仅撕扯着每个历史爱好者的心,更是撕扯着这些城市中居民的命运。
我们可以看到,在于米特的这个故事中,凶手的动机在本质上与古迹保护并没有太强烈的关联。但毫无疑问,伊斯坦布尔这样的古老城市,比起新兴城市而言,对于商业投机者有着更加巨大的吸引力,也更容易导致开发商与市民产生冲突。放眼全球,不仅是伊斯坦布尔,德里、开罗、北京……,在这些城市里,外来的开发者与代代生活于此的居民间的激烈冲突,可以说每天都在不断上演。
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里提到,“我有时认为自己不幸生在一个衰老贫困的城市,湮没在帝国遗迹的余烬中。但我内心的某个声音总坚信这其实是件幸运的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帕慕克的文字是人们在谈论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时最愿意引用的。他似乎成为一座独特的窗口,供远在的人们好奇时,偶尔去窥视一下这座退出世界舞台多时的帝国城市。
不过,人们并没意识到,帕慕克的视角是如此小众,以至于伊斯坦布尔幻变为一座与世隔绝的颓圮古都。可是,当你真的靠近这座城市时,却会看到其实它在很多地方与世界上的其他城市并无太多不同。
而于米特则提供了一个迥然不同的视角。就是在于米特的这场凶案之旅中,我们会发现,伊斯坦布尔就像是人类城市史留下的一座活标本,无论是被称为拜占庭,还是被称为君士坦丁堡,亦或被称为君士坦丁尼亚,再到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它的身上始终镌刻着一座世界性城市所应拥有的鲜明特征。而这对于早已习惯于现代城市林林总总的我们来说,才是伊斯坦布尔最具魅力的地方吧!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五):世俗土耳其的画卷

2015年首印4000册,在2017年中还能买到,看来是一本小众书,出版社很精明。再看下介绍,由英译本翻译过来,土耳其不在中国知识界的法眼之中呀。

另一个吐槽,编辑应该请人手绘一下地图,此书读者中有几个能知道伊斯坦布尔的七山如何分布,至于那些个标志性建筑的相对位置就更加云山雾罩了。手绘地图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溶入小说描写的环境,特别是对一本翻译小说而言。

回到小说本身,故事发展主线追随伊斯坦布尔城头更换大王旗的过程,希腊人,罗马人,最后是奥斯曼土耳其人;城市的命名也随着主人的变化而变更,从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最后是伊斯坦布尔。故事发生在城市改造的背景下,少不了对城市建筑风格的描述。城市的建筑风格也在故事发展的同时被一层层地展现,城市的最后占领者当然留下了最浓重的色彩,也分到了作者最多的笔墨。

出版于2010年的此书,让故事无意中发生在一个世俗的土耳其。希腊人基本上只容留在城市的一角,而且人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土耳其人实际上是不信奉伊斯兰教的或者没那么狂热,对于《古兰经》的解读也是各种各样的;当然,极端宗教分子存在,更为极端者还去阿富汗参加塔利班圣战。

如此厚重背景下的故事有些过于轻浮,屠杀是按部就班的;对凶手的追逐是天马行空的;结局,很难说是出乎意料的;伏笔,埋的既早又深。

吸引我看此书的书评有几个关键词:旧城改造,腐败与贿赂。真是噱头!以上因素都有,但都不是重点。这本书给我的一个感受是没落帝国知识分子的感伤;另一个好处是如果去土耳其旅游,可以参考这本书去观望不同时期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留下的痕迹。

  《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读后感(七):消亡的历史,泯灭的人性

消亡的历史,泯灭的人性-评《伊斯坦布尔死亡纪事》
                             文/信实的精灵
          在美国作家迈克尔·克莱顿笔下的《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中,描写了被金钱蒙蔽的一群商人的卑鄙嘴脸,他们甚至于想到利用克隆出来的恐龙来大做文章。这本书中,有人为了历史的存在和传承拼命去做些什么,有人却为了暴利拼命去利用历史,去利用古迹。
          为了金钱和暴利,有人迷失了自己,有人却还在坚守自己的原则——对于历史的敬畏感和尊重。
          伊斯坦布尔,在最开始建造这座城市的时候,它是一个叫拜占的国王建立的叫做拜占庭的城市。后来它又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再后来才是现在的名字。
          历史可以有很多种写法,比如纯粹的人文科学类的历史,又或者如同作家笔下的写法一样,把一座城市几易其名的历史糅合在一个他虚构的故事中。土耳其作家艾哈迈德·于米特作为现当代最顶尖的犯罪惊悚作家,他同时也是一个讲故事和刻画历史的高手,在我们面前他展开了这样的一个个故事。或者可以这样说,他所讲述的故事恰好代表着他自己对于历史的观点,他之所以因为自己的推理小说闻名于世,大概也是因为他将政治和历史感与谋杀案谜团熔铸于一炉。
          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连续几桩杀人案件中,被杀者都死于一个历史性的建筑前面,并且他们死时双手被绑成一个箭头的方向,经过最终调查发现方向都是直指下一个即将受害的人的位置。然而警察在明,杀人犯在暗,犯罪分子似乎总是可以抢先一步执行自己的恶行。不可否认,作者采用这样一种讲述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和古迹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一本推理小说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历史事件学习进去。
          于米特可以称之为“有良心的业界作家”,他应该也是有历史情怀的作家,从书中也可以看出来他对于自己所在的城市的历史和每一处建筑的来历、甚至于神话传说都了如指掌。虽然是在借助于一桩桩刚好被弃置于每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土耳其的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的大理石雕像所在的萨拉基里奥角,比如君士坦丁纪念柱子,比如黄金大城门,比如圣菲索亚大教堂,比如法蒂赫清真寺——它是伊斯坦布尔被攻占的标志等等。)旁边尸体的杀人案件,在我们读来却总感觉他是在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虽然被作者虚构成一个连环杀人案的推理悬疑故事,但是作者字里行间他的人文情怀随处可见。
         作者对于伊斯坦布尔这个城市仿佛是了熟于心,他对于自己的城市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情。甚至于他笔下塑造的男主人公警察局长内夫扎特的身份在某一方面也就是他自己的一个缩影。作家通常擅长用他笔下的人物和他所描述的事情去表达一种观点。很多时候,作家最擅长写的人物其实往往有他自身的某些方面的影子。他们喜欢用笔下人物对某一件事情的态度来寄托自己的想法。
          正如严歌苓她本身作为一位女性作家,所以她最擅长去刻画一个个女性角色的影响。比如《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的角色,她敢于坚持自己对于婚姻和爱情的态度和责任;比如《小姨多鹤》里面的日本女孩多鹤,她对于爱情和亲情的坚持。
           于米特他把自己对于这个警察局局长的刻画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他不仅仅是参与办案,他还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有着自己隐忍的感情的男人。一个活泼开朗的女性厨师埃弗盖尼娅出现在他的生命当中,他的内心也曾泛起一丝丝涟漪。他不再是一个冰冷、无情单薄的人物角色,对于自己死去的妻子古泽德和女儿艾松,即使过去两年的时间仍然不能释怀。他每每走进一个人的家庭的时候,对于他们家的摆设甚至于抬眼望出去的风景和建筑他都能进行细致刻画。比如第一个被杀死的考古学家、钱币收藏家、历史学家,他的托普卡帕博物馆董事兼前妻莱伊拉·巴尔肯的家,还有他前妻的现任丈夫——一个致力于工作在“伊斯坦布尔防卫联盟”来保护消亡的城市的男人的家——从他屋外望去就是著名的穆拉·泽伊雷克清真寺(旧城耶稣修道院)。每一个出现的人物都足够饱满,也都有自己对待历史和传承的态度。作者在这个时候,就会停下来紧张的情绪,他会仔细介绍每一个建筑的名称和它的由来,它存在的时间以及历史意义。
           此外,正如很多作家的写法,任何一部作品最终都离不开爱情的衬托。于米特的笔下当然不能免俗。随着案件抽丝剥茧般地展开,局长内夫扎特和埃弗盖尼娅小姐之间的感情在升温。阿利和扎因奈普的感情也在经受着考验,这对貌似总是在争执的警察署的欢喜冤家也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感情。原来很多人的感情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其实内心里面早已经波涛汹涌,激情澎湃。
          整本书虽然是一个推理悬疑故事,作者却没有刻意像通常的类似题材一样,去营造一种紧张刺激的节奏,反而他把事件发生和时间前进的节奏把控得游刃有余。本来觉得一天之内不能发生太多的事情,然而在他的笔下两桩本来连续发生的杀人案件竟然可以在中间穿插那么多的故事。或许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高手作家对待推理悬疑的态度。
         当然,对于推理悬疑作品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或者说不可或缺的就是考验对于人物对话的巧妙拿捏,在人物面对面的谈话当中去刻画一个个人,巧妙理智或者机智应对,又或者脾气暴躁如同阿利,总是忍不住就要拍案而起,而局长总是按兵不动,默默观察,在关键时刻一句话发轫。
         一部作品可以承载的内容可以有很多,关于历史感,关于爱情,关于金钱和利益的驱使,关于真理和正义的坚持。关于一个看似简单的推理悬疑故事的推进,于米特或许给出了很不错的范本。
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