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3 20:38: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是一本由柏杨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87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一):《中国人史纲》第二遍记

 真的不知道要记录啥。像这样的类似各种“史”、或者“学”,都是为了建立起相应知识领域的框架体系,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而打下基础。
        中国历史领域,之所以选择柏杨的这本书,第一遍时主要因为简单易读,第二遍时……还是因为简单易读。我知道相比吕思勉、钱穆和无数严谨治学的历史巨擘来说,柏杨面对历史显得主观轻率、爱憎分明、不假思索。比如,书中经常有这样的开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知什么原因”,好像作为研究者的柏杨也充满了无奈。而在词汇的选择上,柏杨也显得比较局限,谈到各个时代的统治者时,用对最多的词语就是“大头症”,涉及腐败的官员、宦官和将领是,则反复的使用“颟顸”一次。更重要的一点时,柏杨批评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精神统治时,谈到说“所谓对人的二分法,即不是君子就是小人”对中国人性、人权、民主等思想的压制力极大,但本书却在不知不觉中隐约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二分法,即绝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帝王都是荒淫无度,自取灭亡,仅仅有刘邦、李世民、雍正等少数君主称得上是代表进步的典范。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柏杨显然来不及解释,或者觉得不需要解释。
       但无所谓,正因为它简单易读,我顺利的读完了第二遍。我企图尽力记住历史的每一个细节,使得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框架更加的丰富。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无法违背遗忘曲线的力量。我也无法回忆每一个细节,以证明阅读的收获。
       所以,接下来即为本日记最无聊、最幼稚的一段,请不幸来到此地的读者绕行: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当然,期间有很多很多的小故事,我还是记得的,留给以后给小朋友讲故事用。
       接下来的阅读,可能会暂且放过中国古代历史,可能先看看类似二号首长这样比较轻松的小说,等重拾兴趣后分两条线索展开阅读:
       1、锻炼古文阅读能力,先读王力的《古代汉语》,然后逐步开始阅读古文的二十四史等古代典籍;
       2、进一步阅读大家历史著作,如钱穆、吕思勉、余英时、史景迁等。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四):为柏杨的爱国心加一颗星(仅此而已)

从前比较景仰的一本书,但现在读来,终于明白为何李敖说他史学功底差了。确实远在水平线以下,过多缺乏考证之处,而其中各类人物的名称原本应以古称为主,注明类比的现代称呼,柏杨均以现代称呼代替之本就有使可读性大为降低且缺乏美感。客观而言并不足以成一家之言,同时,书中内容缺乏考据分析亦为硬伤。唯一感到温情的是,我在西窗随笔和丑陋的中国人中看到的各种不恰当比喻与重复的对“酱文化”的调侃中觉得不快之处所怀疑的柏杨爱国心,在本书开篇浓烈的爱国感情色彩中消散。柏杨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但作品远未至“优秀”二字。如对历史感兴趣,读钱穆、吕思勉、许倬云,剑桥中国史,甚至陈舜臣也远优优于柏杨。也许是我过于苛责,至少比中学教材好些吧。而《丑陋的中国人》所谓的客观与一针见血,我再听到有人讲就要呵呵哒了~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五):中国人,史纲

        对于本书书名,8年前,我读作《中国 人史纲》。而读完之后我觉得应读作《中国人,史纲》。
    梁启超曾说,中国传统史书只是一部“帝王家谱”。正是这个原因,我从未喜爱过历史。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缺乏关于普通中国人的史料。柏杨以他的书名《中国人 史纲》来尖锐地指出这一问题。被统治的中国人,没有声音的中国人,虽然缺乏史料补上他们的面貌和声音,但是他们存在于柏杨的心中。从书名“中国人”的概念,到每一章里笔触的细节里,柏杨无时无刻不心怀着对背负着五千年文化的勤勤恳恳劳作的普通中国劳动人民的关爱,时刻从他们的角度看待历史和帝王将相。的确,只有从平民的立场出发,才能够清醒的避免一些浮华的表象所可能带来的迷惑。
一、统治阶级和人民的关系
    以皇族和士大夫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和被统治的中国人民之间的对立,是柏杨尖锐指出的重大矛盾。除了少数体恤人民的英明皇帝之外,中国整个封建历史上,完全可以把皇权理解成一个巨大的黑社会。他们把整个国家当做自己的私产,自己是绝对的主人。在这种心态下,中国人的生命、财产都是他们的,整个历史上国民的各种血泪压迫,苦楚生活就可想而知了。略有反抗都要无情镇压,警告他人。
    宋朝时,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皇帝告诉反对党文彦博人民都欢迎改革时,文彦博反问:“陛下,你是用士大夫通知国家?还是用小民统治国家?”皇帝顿时不能回答。
    清朝1789年王三槐武装抗暴,被皇帝召见当面问为什么叛变,王三槐说“官逼民反”。皇帝叫他举例说明,王三槐就把官员们贪污暴虐的情形,一一说出。可是王三槐仍然被刺死,以警告全国人民,无论官员如何贪污残酷,只能接受,不能反抗,反抗就是叛乱,罪不可赦。
    十九世纪,驻英公使郭嵩焘写信给李鸿章,说“岂有人民穷困不堪,而国家能富强之理。现在谈富强的人,把国家大事,看作跟人民无关。”
    一针见血。话说得再好听,皇帝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和自己的位置,他们要过奢侈的宫廷生活,要防止亲王夺位,防止民变夺位,防止外患颠覆。这么忙,怎么纯粹地关心民间疾苦。
二、再看儒家、科举和士大夫
    柏杨最精彩的理论,就在于对整个儒家体系的发展,被利用,起到的危害作用的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各种学说丰富发展,收到了柏杨的赞颂。这个各种思想层出不穷的时代,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恰好契合。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受到抑制,这些思想和论辩萌芽将开出多么美丽的花朵。
    儒家是其中一只,以“崇古”为思想核心,表现在对长辈和祖先的尊敬上。关于儒家的历史,有这么几个关键点:1.这种思想和秦始皇各种创新的政策做法不符,儒生儒书被迫害禁止。2.教育。儒家思想虽然受打击,但是聚集学生讲学的方法,使得学说成功传播。教育重要啊!3.仪式。儒家成功地将自身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结合起来:孙叔通主张制定朝见皇帝的仪式,皇帝从中感受到了尊严,而群臣感到了卑微和遵从。从此皇帝跟大臣,都被这一杰作隔开距离。战国时代那张君臣间面面坐立,膝盖碰着膝盖长谈的时代,不再在中国出现,西方专制君主和东方专制君主的不同,在此分野。4. 垄断官职。通过董仲舒的努力,祭祀部的官职“博士”被限于儒家学派担任,只能研究“五经”。儒家成为学术中枢,定于一尊。5.科举。科举考试只以《四书》《五经》为限,束缚思想。宋朝那些在宫廷上斗嘴最酣的大臣们,其实遵从的思想学说完全一致。6.理学。关于理学,柏杨这样说:理学家认为人生应该严肃,而且要非常非常地严肃,除了日夜努力训练自己成为圣人外,不许可有其他意念。人类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敬畏圣人,凡不能帮助这个目的的行为,都是邪恶。中国对妇女的贞操问题,尺度一向很宽。理学之后,订立片面的苛刻标准,妇女绝对不可以再嫁,理学家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理学在明朝以后受到尊崇。
    缺乏幽默感,固步自封,不接受新思想,把一些可笑的祖宗定下来的东西当做神一样的教条,诚惶诚恐,稍微改变就要抹脖子上吊,这些士大夫的特点,使得中国走向了衰弱的道路。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等等,都遭到了这些一条筋的理论家们的强烈反对。中国固然地大物博,思想界的单一,使得人生被恶性束缚。
    宋朝著名的“濮议事件”,就体现了这一特点。皇帝赵受益去世,无子,侄子赵宗实即位,被要求称自己亲爸为“伯父。皇帝不从。放着边防、贪污等重大问题不管,士大夫们把皇帝对前辈们的称呼当做天大的事,吵闹个没完,这种虚张声势的浮夸感在当时儒家统治时代是那么正常和天经地义。当时以为官员贾黯临死前特地留下遗书,请求皇帝一定称自己老爹为伯父,蔡伉进见皇帝时痛哭流涕,陈述国家兴亡,就在此一称呼。
    同一时间明朝也有重演。可想而知戊戌变法、王安石变法时候闹得有多凶。
    士大夫的惊人一致,和科举制的惊人一致相关。印象中,科举制是一种让平民有机会凭借能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优秀制度。可是这却是一条畸形的独木桥。人们挤破头想顺利通过这座桥,结果无论是否通过,四书五经的洗礼都禁锢了他们的思想,越往后越不自由,四书五经甚至被局限在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看别的版本都被认为对圣人不尊。柏杨更对八股评价说:怎样才能恰当地带入八股文,那就是自此以后直到十九世纪末期五百年间,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最大奥秘和最大学问。知识分子所从事的惟一研究工作,是从“五经”“四书”中选出全部可以作为考试的题目,请老于此道的八股专家,撰写数百篇八股文,日夜背诵。考试时,把适当的一篇照抄一遍,就像赌博时押赌注一样。所以科举考试并不能真正激励人们做学问,不能真正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知识,不能让人们对读书产生真正的兴趣,但是这条通向权力的道路,虽然狭窄,可以有效地控制人民,安定社会。
     科举本是一股清流,却被儒家的大染缸和帝王的控制欲彻底奴役了。
三、再看腐败
    腐败问题是历史上积贫积弱的重要问题。柏杨花了很多笔墨在描写各朝各代的种种腐败。似乎清廉的统治需要全体官僚全部清廉,而腐败只需要一位身居高位的“大腐”带头,必然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简单地说,一位大官那里需要花钱才能办事,他的下级就需要筹钱,方法就是找下级要钱。一级一级下去,羊毛出在羊身上,苦的是人民。
    严重的腐败问题,往往出自帝王受到蒙蔽,比如受他信任的腐败的太监的蒙蔽,受他信任的腐败的大臣的蒙蔽。甚至一些帝王并没有把腐败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柏杨说,甚至一些帝王默认官员腐败,说明他们无意于他自己的宝座,这带给他安全感。
    腐败问题和统治阶级和人民的对立性是统一的。权力的不对等,权力的集中化,导致受剥削的一方只能处在被剥削的位置上。对于权力固有者皇帝来说,他本就集权,何必劳烦自己去保障人民的权力?官官相护,实现官僚体系整体的利益最大化,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腐败的根源还是在于人民手中没有权力。
五、传统的大国心态
    欧洲崛起之前的中国,有任何理由骄傲。虽然任何一个朝代都受着来自北方的外患,但是那些往往都没有文字、文化落后汉族的“蛮夷”。中国各番属小国一直都深深地崇拜着中国,比如朝鲜,越南,琉球。日本也曾全盘接受中国的文化。方块汉字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柏杨说,正是方块字使得中国虽然各地方言差异很大,可是依然能够大而统一。而欧洲的拼音文字使得方言发音稍微不同,拼写就不同,就很难达到统一。
    儒学思想,使得每一代人都崇拜自己的祖先,处于儒家思想的崇拜者的位置。而中国的大国地位,使得中国位于儒家思想的被崇拜者的位置。这体现在只要番属国恭顺,就会尽力保护他们,礼遇他们,绝不小气。中国享受万国来朝的爱,也像孔子爱自己的学生一样爱护弱小的他们。这也就是为什么19世纪中国内部外部都交困不堪的时候,还出兵援助朝鲜和越南。这和强大一点就想着侵占别人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概就总结这几点。
另外记录一些柏杨的精彩句子。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十九世纪为止,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可怜兮兮地只有六位:管仲、公孙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
欧洲自上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四分五裂的现象,并不比中国大分裂时代更严重。欧洲人民和若干雄才大略的君主与天主教皇,也都怀着再统一的愿望。可是欧洲失败而中国成功。即令是一个民族,如果分离过久,因语言和文字的不同,都会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罗马帝国拉丁文是一种拼音文字,一旦土地隔绝,言语相异的人,各自用字母拼出各自的言语,不同的各种文字遂纷纷出现。各地区人民,不可避免地差距日增。我们可以说,自从纪元前腓尼基人发明拼音字母,欧洲就注定了不能统一。中国境内的语言分歧,比欧洲更甚。可是总过没有字母这个工具,不能用拼音的方法制造各自的文字。在广大辽阔的中国领域之内,汉字像一条看不进的魔线一样,把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血统不同的人民的心声,缝在一起,成为一种自觉的中国人。
八世纪:中国被当时各国崇拜的程度,远超过其他两大超级强国,因为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宗教是排斥性的,只有中国对各种宗教兼容并包。
十三世纪:铁木真行进开阔、气度恢弘,对朦胧不明的情况能立即作出正确的判断。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和严厉的机构茶树段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狂热一旦到了靠流别人的血来表达自己忠贞的地步,这种狂热便成为两头尖的剑,固然伤害别人,也同样伤害自己。强烈的爱国心是可敬的,但只用别人的生命表达它,这个爱国心就不纯洁,有邪恶的成分在内。
十四世纪:英国于一百年前的上世纪,即颁布《大宪章》,保障人权,非经过法院审讯,对人民不得拘捕监禁,而中国却出现诏狱和庭杖。
十七世纪:虽然王朝政权和统治者改变,而构成打黑暗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基础不变,科举八股和酷刑诏狱不变,祖先崇拜和服丧三年不变,反对任何改革的情结不变。也就是,酱缸不变。
十八世纪:个人或一个小团体,为了尊严的理由,宁可玉破,不为瓦全,他们所作的壮烈牺牲,应受万世的崇敬。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应有智慧和勇气接受屈辱,瓦全还有复兴之日,玉碎便永无希望了。准格尔人的遭遇,使我们惊悸。
十九世纪:这一百六十一万平凡公里,有三个法国那么大,都是中国国防上绝对不可以丧失的重地,任何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笔巨债。中国爱清政府满洲权贵领导下,被俄国一大块一大块地宰割,却没有惹起当时世界上任何人的主注意。比起英国法国以及以后的日本军国主义那种开枪开炮、声震四邻的公开抢劫,俄国的手段更高一级。而最使中国人啼笑皆非的是,俄国每一次夺取中国土地,都在它坚持称对中国十分友善和简称它是中国最好的朋友之后。
中日两国有同一的文化基础,却对同一刺激,产生两种恰恰相反的反应。为什么会如此?1. 中国有长期的科举制度,日本没有。2.中国有士大夫僵化了的阶层,日本没有。3.中国人在经济上有安全感日本人没有。4.中国帝王有危险感,日本帝王没有。
中国统治阶级对于权力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和紧张。帝王的最大工作不是治理国家,而是防止官员或将领独揽大权。日本天皇事实上一直没有权力,所以也从不担心丧失权力,征夷大将军归还大政,不过把权力从旧式的幕府转移给新式的内阁与国会而已。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六):《中国人史纲》批评

柏杨虽然有相当多的历史著作,但是有些(在史学上)较为保守的人士认为柏杨并非历史学家(因为他的历史著作尚未达到传统人文科学考据的学术研究标准),而是个作家、思想家及历史评论家。——维基百科
即使不以史学,而以一般读史者的水准而言,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也颇有可议之处。
先说措辞的问题,随处可见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和什么时候”、“不知道什么缘故”、“我们不知道……”令人不禁哑然。这其中好些都是必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大题目,如吐蕃的衰落等。用“不知道”一笔带过未免稍欠治史诚意,而“我们不知道……”这种结论式的措辞更有妄断之嫌,您柏老不知,就确定其他人也都不知,就确定这是不可解的疑案么?难道不能更谦虚点的说:”柏杨我蹲大牢里,参考书匮乏,考据不便,此处实在不知,请读者见谅么“?
再说常识的问题,略举两三例。
 韩宋帝国宰相刘福通是反抗蒙古统治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毫无私心地用他新兴的武装力量,打击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帝国。——好吧,农民起义的领袖原来都是最纯洁无私的耶稣救主。
 
日本帝国在本世纪(十六)有一位巨人崛起,他就是平民出身的大将丰臣秀吉。他统一了全国,担任国家最高执政官(关白),天皇便成为一个虚名。丰臣秀吉在国内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后,日本三岛已不能容纳他的野心,他决定征服朝鲜。——难道不会造成”天皇在秀吉之前非虚名的歧义么?
 这是日本第一次侵略朝鲜,也是中国第一次保卫朝鲜,自一五九二年到二五九八年,历时七年。日军撤退后,中国援朝军也跟着撤退。这是历史上国与国之间,最标准的无私援助,中国战士的鲜血,洒遍朝鲜半岛,而一无所求。——请问柏老,您口中那个大黑暗时代的明政府,一群昏君贪官污吏,怎么突然行起圣人之道了?唇亡齿寒的国际政治常识在哪儿?秀吉妄想封秀次为中国关白的野心在哪儿?
最后还要严肃性的问题。史实与各种离奇的民间传说夹杂在一起而不明确区分,偶尔加上“据说”二字,是为治史耶?
总之,私怀疑柏老的狱中几本大书,实乃无聊中聊作解闷之作。作为中小学生的通俗读物尚可,作为成年历史爱好者就不免稍嫌不足了。在此谅解之上,予其三星评价。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七):让我入迷到错过站的书

在(中国人史纲)之前,除了历史教科书,我没怎么看过和历史类读物。买来读也是虚荣心作祟,总觉得不放点有深度的书,对不起家里深黑色樱桃木大书架,那可是占据了一整面墙啊。
花了钱,书到手,喜欢简单雅致的装帧,封面的纸质有恰到好处的摩擦感 。那就看看吧,别浪费了。
开头的神话,把我吓了一跳,这也写进历史书?还好坚持看到了信史部分,让我这个规矩惯了的人开始真正享受起阅读此书的乐趣。每章后附的相应同时代世界大事纪,也提供了很好的比较对照的视角。
这是第一本让我看书看到错过地铁站的书。也让我对历史、对历史中的人、事物的因果发展产生浓厚兴趣。
应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推荐读物的。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八):耳目一新的「中国通史」

和大多数大陆的学生一样,自己高中以前对历史的了解仅限于初高中历史书籍和父母辈的言传身教,不得不说,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史观与基本史实是非常片面的。直到看完《中国人史纲》和《晚清七十年》,历史在自己心目的形象才显得稍微丰满一些,历史不再是某几个数字与朝代,也不再是几句「标语」式的称赞或者贬低。当然上边提到的两本书中也有个人认为太过主观的一小部分观点。
历史人物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喜怒哀乐,有高尚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另一面。在传统的历史教科书上,我看到的只是单一的视野,人要么高尚到流芳百世,要么贪污腐败毫无作为。更多的时候只是公元XX年,XX完成了统一,建都于XX,由于XX英明神武知人善用,开创了XX盛世,又过了XX年,由于XX皇帝的残暴外加腐化无能,终于被XX给推翻... 一直贯穿至国共内战。这种单一刻板的形式实在是不能让人叫好,扼杀了学生对历史背后的思考与反思。
《中国人史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娓娓道来,同时还不忘加入和世界史的横向比较(个人觉得这一块有些难以处理,写少了不够深入,写多了又有脱离主线之嫌)。对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有较为全面的介绍,立体感无疑增加不少。在基本史实的叙述之上,作者还加入了大量的分析,就大部分分析来说还是比较理性的,至少引发了我不少思考。
本书对儒家思想是强烈批判到底的,尤其是「改革」这个大的议题。社会在发展和变化,一味地因循守旧而拒绝改变确实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儒家,个人认为如果不是被政治绑架,应该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眼睁睁地看着儒家思想一步步朝着为帝王和士大夫服务的方向发展,朝着为维护既得利益阶层的人服务,不禁扼腕叹息,大概这就是极权的必然走向吧。
对于「正史」,看到过很多读史须读传统的「正史」的声音。对于我这种非史学研究人员来说,所谓的「正史」不过是对历史解读的一种方式,没有谁能保证自己所看到的历史就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多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了解历史,一定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如果写史的人不能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当然得有一定的理性分析),那历史还不就成为了冷冰冰的数据和文字?这种历史对我等非史学研究人员来说索然无味。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与批判性思维,去看任何的所谓「正史」都是没多大意义的。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九):只说明史,和《明朝那些事儿》截然相反的论调

感觉此书还是过于平铺直叙,用词也糙,不少形容还有重复的。柏杨老先生,还是那本丑陋的中国人比较好罢。
读此书的同时,也在读《明朝那些事儿》,有种吐血的感觉。
读此书的明史,憋屈,愤怒,觉得无论臣子皇帝都糟糕透了;读后者,明朝明明没有那么差,那么多伟大的人,就算柏杨老先生笔下的大黑暗时代,也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袁崇焕不是被那戏说的三国演义式弄挂的,东林党的杨涟根本没有屈打成招(这段相信不少人都是含泪看完的)。就连被人嘲笑了一辈子的吊死鬼崇祯,也不是那么糟糕的。
戚继光抗倭,袁崇焕孤城死战,东林的六君子,怎么在柏杨的笔下成了这幅德行?
写史真的和个人主观有莫大的联系啊,作为一个汉人,我不愿意相信柏杨先生的历史。我们的民族,就算经历多黑暗的时代,怎么也有闪光点的。

  《中国人史纲(上中下)》读后感(十):笔记摘录分享~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不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当中国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唯一的立足点。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国的王朝,所有的国,都是中国的另一种称谓。 —— 史纲柏
编纂出来的正史,又不过是一大堆人物传记的合订本,而这些传记,又多半取材于该人物的墓志铭、行传、家谱之类的一面之词。以致数千年来,墓志铭在中国文学史上,占重要的地位。凡是善于阿谀死人的作家如唐王朝的韩愈,都享有相当地位和相当财富。墨索里尼的儿子在纪念他父亲的文章中说他父亲。“喜欢古典音乐,看见我开始弹钢琴时,非常高兴。他为人极为和蔼,对人更是温柔。”我们不认为墓志铭、行传、家谱之类所提供的数据,全都比墨索里尼的儿子所提供的,更为可信。所以,我们在采用正史数据时,都一一加以判断。 三 —— 史纲柏
九世纪时,一位以儒家学派巨子自居的古文作家韩愈于英勇地爬上了华山诸峰之一的苍龙岭之后,回顾来路,鸟道悬空,头昏目眩,他发现他再没有胆量下来;只有死在山上了,不禁大哭。后来还是由地方官员派人把他灌醉,用绳子从岭上层层吊下。 —— 史纲柏
因为坚持尊君的缘故,不允许人民的房舍高过或好过政府官员们的房舍,也不允许政府官员们的房舍高过或好过帝王的皇官。至少从第一个黄金时代——即大黄金时代结束时起,将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政府一直禁止人民在建筑上作任何改变和追求任何进步。历代王朝都有一种建筑法规,规定人民房舍的最高限度和最广限度,也规定只准使用什么质料,什么颜色和什么图案,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定,或拒绝传统的矮小简陋的形式,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造一栋高大宽敞、空气流通的巨厦,他就犯了“违制”的条款,会受到跟叛逆一样同等惩罚,最严厉时可能全家老幼一律处斩。这种畸形的抑制,直到十九世纪还是如此。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当时的清政府还下令禁止人民仿效西洋兴建两层以上的楼房。 —— 史纲柏
  孟轲把纪元前二十四、二十三世纪黄帝王朝第六任唐尧帝伊祁放勋和第七任虞舜帝姚重华,纳入儒家系统,努力崇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道家学派的学者把纪元前二十七世纪黄帝王朝第一任黄帝姬轩辕也纳入道家系统——以后便把他纳入道教炼金术、长生术的巫师系统,并替他写出相当多的著作。所以除了“老庄哲学”外,对道家思想也称“黄老哲学”。伊祁放勋、姚重华、姬轩辕在地下如果知道他们被化妆的如此伟大,一定乐不可支,恐怕要大大的干上一杯。 —— 史纲柏
——顾况是八世纪时诗人,我们把这首诗提前在本世纪(二)介绍,以帮助我们对宦官的了解。尤其当我们年幼的孩子在身旁蹦蹦跳跳的时候,想到只不过因我们贫穷,政府官员就把孩子捉去阉割,我们会失声痛哭。 孩子们被阉割后,即被送入宫廷,永远与父母家乡隔离。跟宫女的命运一样,同是投进狼群的羔羊,无依无靠,无亲无友,随时会被杀死、虐死。折磨死。但宦官比宫女更悲惨,宫女于二十年或三十年之后,或许还有被释放出宫的希望,宦官则永远不能,而是终身奴隶。中国宫廷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宫廷之一,其中有它特有的行为标准和运转法则。孩子们必须含垢忍辱,用谄媚和机警,以及不可缺少的好运,才能保卫自己。 —— 史纲柏
宦官跟士大夫间的斗争,血腥而惨烈。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表所列宦官罪恶的资料,全都是士大夫的一面之词,而凡一面之词,都不一定可信。即令可信,宦官的确罪恶很重,但仍没有士大夫的罪恶一半重,因为士大夫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而又一向自称以“仁政”、“道德”为最高的政治理想。经士大夫宣传,我们所知的,宦官的滥杀只有三件,一六○年杀赵岐全家,一六六年射杀民女,一七九年杀人悬尸。士大夫却残忍得多,一六○年,连宦官的宾客都杀。一六六年,连宦官的朋友也都杀,更杀宦官的母亲。而且很多次都在政府大赦令颁布后再杀,而且以对宦官苦刑拷打为荣——否则的话不会自己洋洋得意记录下来。 —— 史纲柏
  王衍以清谈闻名天下,石勒向他询问晋政府败坏的情形,王衍自称他从来不想当官,当官后也从来不过问政事。然后向石勒献媚,建议石勒脱离汉赵,自己当皇帝。其它官员和亲王,并排坐在地上,大吼小叫,声泪俱下的纷纷申辩他们对天下大乱没有责任。石勒告诉工衍说:“你从小当官,一直当到宰相,名扬四海,却说自己不想当官。又说自己不过问政事,简直是天下奇闻。使国家败坏,正是阁下这一类的人物。”下令推倒土墙,把他们全都活活压死。 —— 史纲柏
  最可注意的是发生在四九八年他死前的那一次,一口气杀掉萧铉等十个亲王。杀掉之后,才命有关单位告发那十个亲王谋反,要求处死。奇妙处就在这里,萧鸾接到报告后,不但没有批准,反而义正词严的大加申诉,批驳不准。有关单位于是站在神圣的法律立场,冒着皇帝震怒的危险,再度请求,坚持前议。萧鸾这才迫不得已,向法律屈服。 —— 史纲柏
  第一步,对他所作的重赏有功将士的承诺,全部不认账。樊子盖一再请求不可失信,杨广大怒说:“怎么,你打算收买军心呀。”樊子盖不敢再说话。第二步,杨广向群臣宣布萧(王禹)的罪状:“一小撮突厥丑类,窜以雁门城下,有什么能耐?只几天没有逐走,萧(王禹)竞怕得不成样子,实在可羞。”把萧(王禹)贬出洛阳。接着,杨广下令加强第四次东征的准备工作。 —— 史纲柏
  我们必须了解,酷吏酷刑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种常态。纪元前一世纪路温舒所指出的现象,一直存在,并没有改善。来俊臣之流的手段,并不能跳出这个传统范畴。儒家学派政治制度下,“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刑罚只是专为平民而设,不可用来对付士大夫。所以任凭路温舒怎么为平民呼吁,士大夫并不注意,因为自信自己并没有被政府酷吏苦刑拷打的危险。武?一下子用它来广泛地对付士大夫,士大夫才震惊哀号,奔走相告。所以酷吏酷刑对士大夫的影响大,对平民的影响小,社会结构如故。至于宫廷政变,更只限于宫廷。平民对谁当皇帝,既无力量干预,也无兴趣过问,社会的发展与运行也如故。所以黄金时代并没有中断,并且在李隆基建立一个安定的政府后,更为蓬勃兴旺。 —— 史纲柏
——仆固怀恩,扑灭安史兵变的大将之一。一门之中,为国战死的四十六人,女儿也为了国家和亲政策,远嫁到回匕汗国。但他得罪了宦官骆奉仙,骆奉仙密告他谋反。仆固怀恩发觉之后,不愿作高仙芝第二,只好叛变。 宦官被派到军中坐镇,称“监军”。 —— 史纲柏
  边区人民到处歌唱:“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当然是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问题是,对内宣传只是一种肉麻当有趣的小动作,并不能解决实际困难。又明年(一○四二),镇戎再度会战,宋军再度大败,九千四百余人,全部战死或被俘。 —— 史纲柏
另一位大臣吕诲更有趣,他在弹劾的奏章上说:“王安石竟然妄想坐着讲书,牺牲皇帝的尊严,以显示教师的尊严,既不知道上下之礼,也不知道君臣之份。”他要求严惩王安石这个奸邪。 ——世界上确确实实有一种奴性非常坚定的人,使我们叹气。 —— 史纲柏
  像“青苗法”,士大夫就是依靠农急时放高利贷,才能合法的兼并贫农土地,现在政府用低利放出贷款,阻塞了他们的兼并之路,自然愤怒。像“免役法”,过去实行“差役法”时,士大夫家根本不服劳役,筑城筑路以及地方供应任何劳役,征调民夫时,全部由平民承当。现在把这种他们一向轻视的劳动加到身上,使他们与平民相等,自然更怒不可遏。他们当然不会傻到明目张胆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呐喊,但他们却可以为维护“祖宗法度”而呐喊。不过,在情急的时候,也会忍不住露出嘴脸。有一天,当赵顼告诉文彦博,人民都欢迎改革时,文彦博反问:“陛下,你是用士大夫统治国家?还是由小民统治国家?”赵顼顿时不能回答。 —— 史纲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