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运男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运男孩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8: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运男孩经典读后感10篇

  《幸运男孩》是一本由[美]托马斯伯根索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运男孩》读后感(一):幸存者说

关于二战的故事很多,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也不少,尤其欧洲大陆的主战场离开不集中营这个名词。课本里面鼎鼎大名的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幸存者能融入正常生活,没有心理阴影的很少。有机会读托马斯·伯根索尔大法官的这本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挺难得。因为了解战争的历史真相就是件痛苦的事儿,亲历者回忆过去就更是需要勇气,很佩服他。

这本《幸运男孩》是托马斯对童年的回忆,平实的语言讲述一家人从战争开始到结束的经历。他是在集中营里长大的,一个男孩的生存哲学就只是吃上饭活下去,他所见识到的世界是扭曲的。

集中营是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尤其二战中大规模种族灭绝的营地,当时的犹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但也有幸运的家伙,第一拨是能在形式急转直下前逃离欧洲奔往美洲的,第二拨是离开德国去到英国的,第三拨是侥幸没有进集中营的,第四拨是战后幸存下来的少数人。托马斯一家是幸运者中最不幸的那一拨,错过去英国的机会,不得不学会在艰难中自保。托马斯的回忆里面时间有些模糊,从他的描写中可以读出犹太人的智慧,尤其是他的父亲能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周旋,想方设法帮托马斯逃离被杀的命运。简单的说,就是一条: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对方才不会最先杀掉你。

托马斯只是平铺直叙讲事实,没有半点煽情,不像《美丽人生》和《辛德勒的名单》这些二战题材的电影那样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看到人性的光辉。《幸运男孩》里面看到的是集中营对人性的拷问以及不能倒下的坚定意志。

屠杀的过程中,不止有德国人的暴行,还有犹太人为了活下去的不得已,向盖世太保举报无辜的同胞;向监狱管理举报狱友的逃跑行为等等,人性的不宽容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种我去赴死,那你也别独活的心态。大家一起死去,也许心里更平衡一些。读着会有些不适,但如果真是特殊的氛围,也许你也是会举报的一个了。当然大多数人会鄙视出卖同胞的人。但请记住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生死抉择之时,能慷慨赴死的英雄并不多,苟活的普通人才是大多数,与其苛求,不如坦然接受。

而党卫军中也有给犹太人提供帮助的医生,看守。托马斯没有一棍子打死的划分敌友,德军也有善良的人,同胞也有没原则的,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人的本质不会因为你是德国人就必然穷凶恶极,也不会因为是犹太人,是弱者而变得良善。用种族来划分人类的高低是愚蠢的行为。

“如果他们没有被送到集中营,他们可能一直都会是斯文的体面人。在人性中,究竟是什么赋予一些人道德的力量,使他们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会牺牲他们的廉耻和尊严,而又是什么使另一些人为保住自己的性命变得凶狠残暴、杀气腾腾呢?” ——《幸运男孩》 P58

合上书,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了生存,你究竟会坚守的品格是什么?会坚持多久,又会最先放弃哪些呢?

最后还是要感慨下万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啊。

  《幸运男孩》读后感(四):《幸运男孩》:原谅比仇恨更难

文/夏月
    
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人,大概忘不了在展览馆的尽头,一滴水每隔12秒从高空落下,发出叮咚的响声,随之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闪亮后熄灭,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失。就如同托马斯·伯根索尔在自己的回忆录《幸运男孩》中讲述的,那些落在书本上的30万、600万人被屠杀,并不是冰冷的数字,“每个人的故事中都能看到一张鲜活的面孔”。
《幸运男孩》这本书的全名是《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是犹太人托马斯回忆童年时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度过的岁月。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每天都吃着难以下咽的食物,食不果腹;一次又一次逃过了德国人的“大清洗”,而每次“清洗”后,他再也没有见过那些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们;当儿童和老人被送进毒气室,托马斯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在酷寒的冬天,踏着雪地坚持行走,只因为心中要活下去的信念,还有和父母团聚的希望。在书的封面上,小托马斯和妈妈笑得非常开心,黑白色的光影下,只有那辆小汽车红得耀眼,就像电影《辛德勒名单》里最后出现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无论世道怎样黑暗,都心存希望之光。
     
在书中,小时候的托马斯想过要在阳台上放一台机枪,把楼下走过的德国人都杀死,那时候,对德国人的仇恨深深地占据了托马斯幼小的心灵。而多年后,托马斯一直学习法律,并出任了海牙国际法院法官,他说,自己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有了这样的认识:只有奋力打破冤冤相报这个让无辜的人遭受更多痛苦的仇恨和暴力的怪圈,才能有望保护人类,使其不会像我们一样成为罪行的受害者。
托马斯在《幸运男孩》这本书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回忆,使读者了解犹太人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当托马斯的孙女问自己,为什么会被屠杀,托马斯有些无言,他说只是因为我们是犹太人。但让托马斯同时想到的是,不仅仅是犹太人,在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每天还在不断上演着因种族不同而导致的大屠杀。作为一名学者和法官,他放弃了仇恨,试图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希望尽自己所能,使子孙后代“具有识别、抵制煽动仇恨的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意志以及能力”,让“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
其实,原谅比仇恨更难。
原创,转载请豆邮联系。

  《幸运男孩》读后感(五):不能让奥斯维辛悲剧重演

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救出来60年之后,作者终于坐下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了。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他想让时间过滤掉他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的经历,不带有任何情绪尤其是复仇。作者用很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经历,从凯尔采隔离区到最后在集中营医院被解救,以及战后的一些生活。

二次大战中对犹太人的集体性灭绝,是人类历史上一道伤疤,它永远在提醒人们我们曾经这样丑陋过。对犹太人的集体灭绝中,扮演屠夫角色的人,不是在舞台上、故事里的恶魔,有或者是来自远方的陌生蛮族人。相反他可能是你的邻居,可能是是你的朋友,也有可能是你的同学,总之是你曾经熟悉的,信任的人。在狂热的情感和信仰的驱使下他们举起了屠刀。是什么让天使一秒变成了恶魔?

种族问题就是“我们”和“他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他们对我们来说永远是沟壑,永远是敌人,永远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把他们消灭干净。可是这样的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他们永远存在。他们有可能是不同种族的人、不同国界的人、不同村庄的人、不同性别的人等等,这个单子永远列不完。

这本书的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人类怎么不让下一场奥斯维辛的悲剧不再上演。这是个严肃的问题,也许我们这些高傲的人类,认为人类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离我们如此之近的卢旺达大屠杀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无不在提醒我们大屠杀这个恶魔没有离开人类,只要我们还是不能把他们当做像我们一样其实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不是恶魔。

  《幸运男孩》读后感(七):他为什么“幸运”?

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在我们奥斯维辛》中说过,一旦进入奥斯维辛,人的生命就已经结束,只剩下躯壳。在后奥斯维辛的人生中,他用了两年的时间,不停地再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生活,然后,他自杀了。
杜施•博罗夫斯基是人类这段不可抹杀的苦难的见证人,同样的,还有一位作者,是大屠杀的旁观者。写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作者张纯如,在成书后几年饮弹自尽。
人类其实并不是天然乐观坚强的动物,他们的承受力有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在经历过和死神在一起的日子的人,就像《幸运男孩》的作者托马斯伯根索尔教授所说的患上了“幸存者综合症”的人不为少数。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在写完了他的两部书《告别玛利亚》和《石头世界》离开了这个世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的躯壳是有任务的,那任务就是将真相说出来,而作为一个人,他认为自己“早就死了”。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人间地狱,这毋庸置疑。活下来的人讲述的故事都注定不会带给读者愉悦,所以,《幸运男孩》首次出版是在德国以德文出版,被翻译成六种文字并成为畅销书之后,才被以英文出版。对此,最早接到英文文稿的美国、英国出版商说,“关于大屠杀的书是卖不出去的”。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在这个全民消费娱乐的年代,奥斯维辛里发生的故事的确没有什么娱乐价值,相反还会让疲惫的现代人感到沉重。
那么,为什么《幸运男孩》如此“幸运”呢?
《幸运男孩》和以往记录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根本不同的是,这本书是基于一种客观且乐观的笔调写就的。它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彻头彻尾的绝望,不是读起来诘屈聱牙的灾难。它的确给我们呈现了一种苦难,不但是汤米的苦难,也是人类的苦难,同时,它还给予了一种希望,一份光明。他写的是“一份不能被忘却的纪念”。这或许,在这个人们追求更轻松阅读的时代里,某种程度地暗合了时代潮流。那种在苦难中重生的正能量;那种在经历过绝望和打击之后,还能乐观向前;那种能将自己所经历的苦难铭记并用来指导自己今后人生的信念,都让人感动,也让人震撼。这正是作者托马斯伯根索尔在《幸运男孩》中传递给我们的,它比鸡汤更鸡汤,也许传统的鸡汤只是温火煲的,而这鸡汤却是一个人如何在苦难中浴火重生的最好写照,还有什么比托马斯伯根索尔的人生更能直接告诉你,一个人该如何面对挫折呢?他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挫折而已啊。
刘大群曾经问过托马斯伯根索尔,是什么让他从集中营活着走出来。后者回答说,我很幸运。这回答听起来有些避重就轻,可是你试着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比“幸运”更完美的解释吗?他积极乐观的去应对一切,未曾放弃希望,只是那个时候还是个孩子的托马斯伯根索尔未必能够意识到是什么造就了“幸运”而已。如今,隔过历史的尘埃,我们又何必非要弄清楚是什么造就了“幸与不幸”呢?
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讲述,活着更是为了希望。活着为了不被忘却,活着更是为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而做努力,托马斯伯根索尔大法官做到了。当然这并不是责怪那些大屠杀幸存者的心灵不够强大,而是说,这位幸运的男孩,一生都在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或许,这就是《幸运男孩》能在现在这个不欢迎严肃、沉重的时代成为畅销书的原因,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然,读完书,我们也应该去补一补刘大群法官所言“知识结构中缺失的那部分”。只有通过他人的记述,多了解这个世界的苦难,才能更加懂得生活,也就知道安定、平安的人生是有多么幸福。
幸运不仅仅是他人给予的,也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即使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也未必就是负能量,托马斯伯根索尔给予读者的,是在废墟之上重建的正能量。

  《幸运男孩》读后感(八):照进生命的光明和黑暗

文/ 海蓝蒲雨
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令人闻风丧胆听之浑身颤抖的名字。它埋葬了太多想拥有和平、自由和爱的灵魂,火红的火焰吞噬了太多层层叠叠想挣脱死亡的肉体,连绵不绝的撕心裂肺的呐喊声久久回荡在奥斯维辛的上空。寒冷、饥饿、疾病、疲惫汹涌而来,夺走了一批又一批渴望光明的生命。然而,有个小男孩活着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走了出来。人们叫他“幸运男孩”。
托马斯•伯根索尔就是那个幸运男孩,人们总是热情地称呼他为“汤米”。10岁时,他被押送入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前曾在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里生活过四年。从三岁开始,这个小家伙就跟父母开始了流离失所的日子,但是他没有对命运进行抱怨和愤恨,反而激起了他对生活的探索和学习。无论在哪种环境下,汤米总是能够找寻到最有效最便捷的解决方法。在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他帮忙跑腿赚取一些费用,以解家庭缺钱的燃眉之急。在辗转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知道要进行一轮生死筛选,细心观察到后门的铁丝不牢,几次解开铁丝冲出牢房。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聪颖的头脑、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永不放弃的心,造就了汤米逃离死亡的幸运。
无论是在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还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汤米的父母都身先士卒地给他予以榜样。汤米的父亲,为人聪明、正直、善良,在危难时刻几次出手化解并保存了很多人的性命,同时也给汤米示范在危难时刻如何保护好自己。汤米的母亲,美丽、善良、机警,亦如她丈夫一样,遇到危险机智地躲避化险为夷。汤米的父母给自己最珍爱的孩子上了一堂最宝贵的生命之课,在最危险的时刻如何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好生命。汤米的幸运三分之一是父母赠与的,是他人生中无形宝贵的财富。
汤米的父亲和母亲热爱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在危难时刻朋友的援手弥足珍贵。汤米也爱结交朋友,甚至因为朋友的慷慨解囊而保存了性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汤米的医生朋友在纳粹进行筛查时,将汤米的牌子换成了“X”,挽救了他被选中送入焚烧炉的生命。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里,认识的挪威朋友奥德南森先生,不仅将他的食物分享给汤米吃,还用香烟去贿赂治疗汤米的医生,防止他被筛选选中。幸运的汤米就这样一次次地躲过死亡的威胁,走入了人生中下一个场景。
人性中有善良就必有邪恶。人性的卑劣在欲望的主使下显得犹如蝼蚁。火车经过捷克斯洛伐克时,头顶上如雨滴般落下很多面包,汤米将面包压在僵硬没有知觉的腿下,回头一看已经被别人偷走了。在劳动营里斯彼格告发同样是犹太人的同伴,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人生的底线,乞求卑微得活着。这样的人跟那位勇敢站在断头台上向纳粹示威的人相比,显得多么卑微和渺小。
对于经历了残酷而血腥的大屠杀后,每个经历过的人们心里都埋藏了一颗仇恨的种子,连小汤米也不例外。他甚至想过在阳台上放置一台机枪,将走过的德国市民全部杀死。经过心灵摧残、肉体的折磨,和失去亲人的苦痛,完全可以理解小汤米的心境。当纳粹们的后代即使没有做过任何可怕的事情,但是身体附属的标签却毅然决然地让他们背负起了这份沉重。当汤米60年后再次回顾当时的心境,夹杂着羞愧和感慨。经过了这么多年,他已然能够平心静气地去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了解事情的全境,选择原谅,选择遗忘。汤米犹如一个独立于事件的诉述者平静地讲诉,还原了整个大屠杀的经过,也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事情。
汤米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幸存者,而我们国家南京大屠杀里也有很多幸存者。在时间的长河里逐渐被人们忘记,他们身上的血和泪,渐渐归于尘土,我们无处从他们的口中了解更多事实。多么令人悲哀!但愿,“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提醒人类的警钟长鸣,驱逐世界上的黑暗,让光明照亮生命。

  《幸运男孩》读后感(九):《幸运男孩》:当奥斯维辛成为人生的脚注

       文/吴情
说来奇怪,人是现实的人,却又同时是记忆的动物。然而,现实与记忆之间,仿佛总有龃龉。现实意味着当下,记忆则诉诸往昔过去。人,一方面始终往前进发,一方面也在不断回望。现实中有太多细节难以消化,记忆里有太多事物莫名其妙出现。记忆构筑了人之为人的全部,无论是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抑或是生活经验的积累。记忆的内容越多,生命也将越加拓宽。或许正如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不过,对某些人来说,追溯并讲述那些回忆,本身是一种残酷,比如从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托马斯•伯根索尔博士。伯根索尔于一九三四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父亲穆代克·伯根索尔是一名酒店老板,母亲格尔达娘家拥有一间鞋店。父母亲一见钟情,很快便结为夫妻,之后便育有爱情结晶。伯根索尔一家生活富足,其乐融融。此时,欧洲局势日益严峻,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在欧洲掀起了反犹浪潮,之后建立了一座又一座集中营屠杀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伯根索尔一家也未能幸免,在逃难旅程中被意外抓住,送入集中营后前途未卜。几年后,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托马斯·伯根索尔最终顺利逃离绝境,却永远失去了父亲,几经辗转才终与母亲团圆。然而,母子团圆时,世事已变换人间,每个人早不是原先的模样。
数十年后,托马斯将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著成《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的回忆》,一本打捞残留记忆的回忆录。尽管有人多次催促伯根索尔写作此书,但是,他仍然固执地在迟暮之际才开始动笔。他坦言,经过半个多世纪后,时间能够使他“以更超然的心态来看待”一切过往,“不至于陷入对历史细节的描写”,因而也更能讲述故事的重点。不为控诉历史,只愿为理解大屠杀提供又一双幸存者的眼睛。在他看来,大屠杀不是所谓的600万死难者,而是一个又一个有名有姓、也有灵魂的躯体,“每个人的故事中都能看到一张鲜活的面孔”。
被送入集中营后,幼小的伯根索尔凭借自己的敏感、智慧和求生本能,避开了几次死亡筛查,硬着头皮咀嚼难以下咽的食物,昧着心性为当局人员前后奔忙,冬季刺骨的严寒甚至夺去了他两个脚趾,被送入医院后不得不截除。尽管坎坷辛苦,但伯根索尔始终不曾放弃生的希望,在绝境中给予其帮助的好心人也不曾放弃,比如奥德·南森。“二战”的胜利号角终于吹响,人生崭新的方向开始起航。一九五一年,伯根索尔移居美国,先后就读于纽约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并最终取得博士学位,专注人权法和国际法的研究实践。从被侮辱被损害到保护别人免受侮辱与损害,伯根索尔不但不忌讳不堪的经历,反而将其化为奋斗的动力,在崇敬佩服的同时,我们还须深思,数十年后的今天,大屠杀是否果真会永远离我们而去?
尽管苦难可以转化为人生的财富,但苦难毕竟仍是苦难,在一定时期内将人伤得体无完肤,大屠杀的幸存者莫不如此。关于大屠杀的故事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聆听。在出版之前,美国出版商曾对伯根索尔建议道,“‘关于大屠杀内容的书卖不出去’”,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幸运男孩》的英文版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意义总是在不断生产中,大屠杀也不例外。面对大屠杀,每一个人都不是局外人或他者;将人类的苦难划归某一群体的做法是危险的,只有时时与大屠杀的幸存者沟通、对话,那句“莫让历史的悲重演剧”才不至于空洞和虚无。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