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斯坦布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10篇

2017-12-06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10篇

  《伊斯坦布尔》是一本由[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一):当下的回忆

  一

  时隔一年多的一座的城市,没有料到的却是在这样的13与14之交,写你。

  二

  脑中第一次对伊斯坦布尔成形的轮廓始于2011年春天,当时香港末任总督彭定康即将出任BBC托委会主席,就职前写了篇关于土耳其与欧洲未来的文章. 我不禁在这里引用他其中的一段话, 一段与我个人审美的观与行重重相印的话:

  quot;""

  It’s in my hand on this occasion as I look out over the Bosphorus on a glittering March morning. Yesterday, there were flurries of snow in Istanbul. But today the sun glints across the water to the Asian coastline of the city; the seagulls bank in the breeze; a great liner sails majestically north towards the Black Sea. It’s a “good-to-be-alive” sort of day.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三月早晨, 我遥望眼前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昨天, 伊斯坦布尔还飘散着雪花. 但今天, 这个城市的亚洲海岸线在阳光照耀下是波光粼粼; 海鸥在微风中飞翔; 一艘巨大的客轮缓缓地向着北面的黑海驶去. 此时此刻, 不禁让人感到"活着真好".

  quot;""

  对社会历史的反思,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往往就发生在这风霜雨雪后的和风煦日之中.

  三

  从机场出来, 车沿着海边宽敞的道路前行, 司机指着右手边用蹩脚的英语告诉我, "马尔马拉海".

  一直往北, 穿过加拉塔大桥(Galata), 抵达塔克西姆广场(Taksim).住的酒店就在塔克西姆广场旁边,从广场向下走, 右拐, 穿入一个小巷, 已完全不是方才广场的繁华与嘈杂: 街道上来回行走的猫, 拐弯口的理发店, 阳台上挂满的衣服, 从旅馆窗户望出去对面人家的厨房, 满副那不勒斯般的生活气息.

  一周的会议并不是特别忙, 所以傍晚一到就开始逛这座城市. 塔克西姆广场是新城的中心, 连着的独立大街总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据说这千千万万人的拥挤在周末会持续到清晨而不停歇.

  往老城区走, 慢慢窥见伊城昔日的光辉, 圣索菲亚大教堂(Ayasofya), 托普卡比皇宫(Topkapi), 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 大巴扎(Grand Bazaar), 不同年代留下来的印记. 突厥, 基督教, 伊斯兰, 古希腊, 多样文明的符号在街头巷尾交杂.

  金角湾(Golden Horn)横截新城与老城, 而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纵刀切开伊斯坦布尔, 分成欧洲和亚洲两块.

  博斯普鲁斯, 意为咽喉, 果然其隔欧亚大陆, 通马尔马拉海与黑海, 自古兵家必争之"咽喉"之地. 伊城地势易攻难守, 非其强主不能得, 所以经历的是如拜占庭, 奥斯曼如此之帝国. 这样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文明的复杂程度.

  四

  十九世纪初, 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 伊城便一蹶不振, 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或有改观, 总是今非昔比.

  帕慕克(Orhan Pamuk)在其著名的<<伊斯坦布尔>>一书中讲到伊城的一种忧伤, 一种植根于伊斯兰文明的称作"呼愁"(Huzn)的忧伤.

  呼愁起于思想的朦胧与混乱的状态. 对于帕慕克而言, 作者自己解释道, "我的起始点是一个小孩透过布满水汽的窗户看外面所感受到的情绪", 而这情绪不是孤独之人的忧伤, 而是数百万人共有的阴暗, 也就是帕慕克所说的伊城的呼愁.

  帕慕克眼中的伊斯坦布尔是废墟的城市, 欧洲名城的古迹往往会陈列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而伊斯坦布尔人却更愿意直接生活在古老废墟之中. 废墟中的对比, 让伊城的人不断被提醒的昔日的灿烂和今日的颓废, 残破城堡的墙头或被直接改造成店铺, 或砖石被卸下用作建筑的原材料.

  quot;整日惶恐的等顾客的老书商, 车站从不与人交谈的蒙面妇女, 生锈的驳船上的海鸥, 无人理睬的钟塔..."

  这样的画面也许不只是伊城的写照, 也是帕慕克家庭经历所折射出的视角. 对伟大过去的赞赏和对迷茫未来的担忧让作者总更能够观察到这些.

  这样的情节和中国有类似之处, 几千年的辉煌, 到近世的积弱, 使中国人常有个复兴的梦, 而这复兴的状态, -- 所谓状态就是过去拥有现仍在路上并未复得, 使人同时表现出来一种傲视凌云的自大和妄自菲薄的自卑, 而中国人的呼愁便在这样的自大与自卑中徘徊.

  五

  福楼拜于19世纪中期抵达伊城时预言说, 百年之内的伊城将是世界之都. 百年过后的帕慕克对此很失望, 因为他看到的是帝国斜阳以来从未有的凄凉.

  你方唱罢我登场, 世界的平衡应在历史的大视野里,如福楼拜之大家,也没料到他当年的眼线比其预想的还要长远.

  几年前的彭定康肯定了这样的感觉: 这是欧洲的未来所在.

  当我站在加拉塔大桥上, 背对着金角湾, 望着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浪花, 海鸥, 汽轮, 我对福楼拜以及彭定康的憧憬坚信不疑.

  城市的性格命运是相互写照的, 巴黎塞纳河之悠扬, 罗马台伯河之沧桑, 维也纳多瑙河之亮丽, 然而, 不曾有另一个欧洲城市如伊斯坦布尔之气派.

  博斯普鲁斯, 浩浩汤汤.

  六

  从伊斯坦布尔经安卡拉(Ankara)到卡帕多奇亚(Cappadocia).

  如果说伊城是帝国留下来的辉煌, 那卡帕多奇亚就是大自然永久的华丽, 而人在其中, 连赞叹都不能够了, 只能窒息.

  再经过艾菲索斯(Efes)和棉花堡(Pamukkale, --Pamuk正如帕慕克), 最后由伊兹密尔(Izmir)返回伊斯坦布尔.

  几十个小时的大巴在土耳其国土中穿梭, 换来清晨抵达时站在街头捧着水煮玉米棒的幸福.

  路途各种转车, 总有那地图上都难找的地方, 于是罕有我这样的中国面孔. 某大叔用土耳其语跟我交谈了几个小时, 手势和画图的帮助下, 居然还真能交流起来, --可见人若要交流是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 询问我的旅行, 家庭, 信仰等等, 当然也不忘强调下自己不是土耳其人.

  土耳其终究是个复杂的国度, 就算那些认可自己是土耳其人的人们, 由于不同的身份认同, 也会对最简单的"你好"一词选择不同的说法, 这是伊城未来总要面对的. 不过经过历史众多的教训之后, 伊城的人们已经如此生活在一起, 这已是很多国家的典范.

  七

  车站的一角很喧哗, 刺耳的乐器, 人们在围成一圈跳舞, 脚步踏地, 自成节拍.

  后来才明白, 这是为一个和我一样将离开这座城市的人, 小伙子扭捏在人群中, 接受大叔大妈们的拥抱和亲吻, 还有同龄人拍打其背和头, 以示对其离开的不满.

  这是旅途最后的印象.

  如果城市留给人们的是曾经的璀璨, 至少还有那里的人们热情的表达.

  无论怎样去记忆, 人和城市都往前走.

  尽管如此, 帕慕克以历史的方式在回忆, 福楼拜以未来的方式在回忆.

  而我, 只在当下的你.

  新年快乐!

  2014年1月3日

  癸巳年腊月初三丑时于塞上维特里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二):乡愁

  我能理解他说的“呼愁”。作为曾经璀璨的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早已不再辉煌。伊斯坦布尔只能选择了无声的继承,默认失败和巨大落差。在迫切摆脱旧文明和惧惮西方文明中摇摆,在简单的历史自豪和恶意的民族主义中周旋,视而不见的历史记忆和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忧伤又谦逊。这座灵魂消失的城市无法拥抱众多的情绪,正如所有的色彩叠加必然成黑色,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只能酝酿出“呼愁”。我正在说伊斯坦布尔吗,好像又与同为东方的我们如此相似。

  文明虽自有它的强盛和衰弱,但是作为文明见证者的人类还无法如此豁达,总有各种残羹冷炙的情绪,难以消化。但其实整本书的精髓不在于他将这种思愁描写得如何淋漓尽致,它更像是一部充满家庭温馨记忆的个人回忆录。也许只有经历过复杂历史起伏的那代人,才能理解何为简单。书里穿插着的各种不做批注的黑白照片,更加迫使我想要,甚至必须去进行一次冒险,去欣赏歌颂生命的博斯普鲁斯。

  对土耳其的突然热爱就像赫尔曼.黑塞所说“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远的、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些似乎极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三):伊斯坦布尔:一曲忧伤的挽歌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上空总是萦绕着一种优伤,不单是土耳其文明凄美挽歌,还有古老的东方传统面对基督文明时产生的优伤。

  帕慕克说他喜欢夜。每当黄昏降临,仿佛为这个城市蒙上一层黑纱来远离西方窥探的目光。伊斯坦布尔就如青春期的少女,传统的黑纱和紧闭的房门虽然隔了外界的视线,却也限制了少女了解世界的步伐,而且这种好奇更造成文化的错位。

  帕慕克这样描述这种状态:“尽管如此,此一垂死文明哀婉愁怨依旧包围着我们。虽然西化和现代化的欲望强烈,但最急切的欲望似乎是摆脱帝国的心酸记忆:颇像被抛弃的情人扔掉心上人的衣物和照片。但因为没有西方或当地的东西前来填补空缺,西化的强烈欲望通常相当于抹去过往,对文化产生缩减矮化的效应。”

  其实从一张黑白照片就可见(书中31页):一条卵石小路,一旁是破败的百叶窗和由于脱落而黑白斑驳的墙壁;一旁是色彩明亮的欧式石楼。路上两个行人,稀疏的路灯让他们的影子拖长,好像两人将夜披在城市上。这张照片正反映一种文化心理:西化和现代化带来的空虚与传统文明的沉重,这种轻与重的复杂心理构成伊斯坦布尔居民心中的文化迷宫。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古老的土耳其文明的自悲自叹中又融合了昔日辉煌,这种梦幻般的生活状态共同造就了伊斯坦布尔的忧伤。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四):为了隐藏我们的爱

  我本该很早读完这本书,去年一个人去斯里兰卡的时候就随身带着。不过,毕竟是一本跟土耳其文化息息相关的自传类书籍,中间有太多的段落总是会让我不自觉地置身度外,觉着都是些于我无关的描述。

  当我再一次有机会阅读这本书,是在泰国各个岛屿之间的车船联运上,最后的读罢是曼谷的一家咖啡店。

  我幸而有机会和帕慕克一起,去从他的视角,了解这个曾经辉煌过数百年的奥斯曼帝国是如何被外来的民族一点点的侵蚀和西化。而中间必然是有很多枯燥无味的章节——沉船、火灾、漫天的大雾、直指人心的“呼愁”。

  这些我难以去体会的,帕慕克都用与自己相关的故事去消化了它们。而随着伊斯坦布尔的变迁,帕慕克也从一个贵族家庭的艺术青年逐步蜕变成想要实现自己的作家。

  全书最让我动容的是,当我步履蹒跚的读完《伊斯坦布尔》的百分之九十内容时,一个新的标题赫然出现在我眼前——“初恋”。

  这种感觉就像是,当我徒步想要寻找一座森林里的小木屋,不断攀登的路径让我不断的怀疑自己前进的方向。然而汗水没有白费,在本以为快要到达终点时,就有那么完美的角度,能让你看到蜿蜒的来时路,每一粒经过的石子都能尽收眼底

  事实上也是,以这样的结构来安排一篇颇有历史印记的自传。所有风景的变迁都是为了映照自己,或者说,正是这些伊斯坦布尔的景色,才能不断不断将奥尔罕感染成今天的模样。

  大概是的,一个人对于一个城市的眷恋,就在于这个城市到底有多少他爱的人,他爱的故事。

  一家巷口的小吃店、拆了好多年终于瓦解的施工地、还有你真的能称之为的,家。

  自从读过帕慕克的《纯真伤感的小说家》之后,我就一直把他视为我文学上的偶像。

  读完《伊斯坦布尔》,除了只知道与帕慕克出生在同样的月份以外,相似的成长经历也让这样崇拜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和复杂。

  我当然不如帕慕克写的好,所以一直想不到结尾的方式。

  “我们这两个孩子之所以可以走上伊斯坦布尔的街头,不是为了感觉我们的爱,而是为了隐藏我们的爱。”

  ——这是我认为的,全书最想要传达的一种情怀。

  ——就这样结尾吧。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五):城市与个人的记忆

  我是个不怎么喜欢看外国文学的人,尤其是成年以后。总觉得那些文字因为翻译的原因,跟我隔着很远的距离。喜欢的作家洁尘很喜欢看外国文学,这次受她的影响看了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初翻开,看了几页就停不下去了。那种文字里细腻的情感以及独到的表达,纵使是翻译过来的,也立刻让我感觉到了帕慕克的独特。于是看完了这本书,看完后我还长时间处于一种恍惚状态,这是只有那种很精彩很对我路子的书看完以后,我会出现的反应。恍惚中,还是决定写点什么。

  这本书,当然是帕慕克的一部自传,虽然是关于伊斯坦布尔的记忆,但是处处掺杂的都是他个人的回忆。的确,任何一座城市,总是因为与自己有了情感上的交集,它的一切对你而言才会产生印记。成都,于我而言,已然成为了生命中仅次于家乡的城市。我记得许多年前,在这个城市总是搬家的我,对这座城市没有归宿感,直到在这里有了我的稳定工作,我才感觉到在这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坐标,开始渐渐体会得到这座城市的美好。我记得春熙路上的夜市,那些小摊位让你觉得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依然很平民;我也很爱看冬日里,一到有太阳时,河边上坐满了晒太阳喝茶的人;我喜欢这座城市对于美食的贪恋,尤其是苍蝇馆子前排队人群脸上期待的神情;我喜欢城市周围随处可见的农家乐,麻将铺,这座城市渐渐地渗入了我的生命。

  城市就是这样,与个人的生命交织,成就了城市与个人的共同记忆。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六):曾经被雅典、开罗、耶路撒冷、巴格达、麦加、大马士革众星捧月的城市。。。

  横跨亚欧大陆,承载了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奥斯曼帝国的强盛成为了欧洲人大航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航海引发的工业革命却没有唤醒这个帝国,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周杰伦唱过的《伊斯坦堡》。

  看到作者哀叹伊斯坦布尔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时,生长于文明古国中国的我不禁流露出一丝不屑,毕竟说到历史,我们中国人总觉得有充足的理由傲视全世界。而当我好奇地去看奥斯曼帝国的简介时,却不禁有些吃惊:从公元395年到公元1453年,这里是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公元1453年到公元1923年,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都城。他不间断的做了1500多年的都城!而全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居然囊括了雅典、开罗、耶路撒冷、巴格达、麦加、大马士革这一众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次对这个城市有印象,还得追溯到央视的一个节目——正大综艺,里面介绍了很多世界知名城市。而直接导致我看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看了电影《奔爱》,虽然电影本身不敢恭维,但风景还是不错的,尤其伊斯坦布尔那座横跨亚欧的大桥,以及大桥周围的惊艳的蓝色。然后就搜索了许多关于伊斯坦布尔的影视和书籍,再然后,就看了这本书。

  对作者而言,伊斯坦布尔是呼愁、是美和诗意、是爱情和亲情、是破落卑微贫穷混乱失败、是对未来的迷茫、是现实和理想。

  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作者的命运。

  最后,用我最欣赏的一段结尾:“生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时会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随时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鲁斯沿岸”。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七):《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讀後心得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在2005年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的著作。坦白說,看到三分之一後就覺得不太精彩,完全沒有《純真博物館》好看。可能是翻譯的問題,要不怎會也得到該年的德國書業和平獎? 這本書,證實《純真博物館》裡的男主真的是他,這是一部從他個人年輕時,真實故事出發的文學作品。 文末他與父親的一段對話令我難過,也感謝他父親給了我們一個當代文學家。 你想他父親為什麼要把她送去瑞士?在我們這種貧困的國家,身邊這麼多虛弱、落魄、半文盲的人。若想過你想要的生活,不想一敗塗地,若想昂首闊步,你就得有錢。所以,別放棄建築吧。兒子,否則你將會痛苦至極。 貝尤魯街道,黑暗的街角,逃跑的渴望,我的內疚。這一切在我腦袋中有如霓虹燈閃爍不定。現在我知道,母親和我今晚不會吵架,再過一會兒,我將開門,奔向令人安慰的街道。漫步半個夜間後,我將回家坐在桌前,以文字捕捉街頭氣氛。 「我不想當畫家」我說,「我要成為作家。」 #伊斯坦堡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 #博斯普魯斯是伊斯坦堡人精神最大的寄托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八):凝滞的昏暗与忧伤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图书馆。只是被名字吸引,翻看一下,并没有吸引我读进去。后来我买了这本书,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帕慕克的书,也是读的第一本他的书。为什么买,记不清了,应该是名气太大,众口一词都说好,才不得不买,不得不看。断断续续读完了。现在,帕慕克已经成了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而之前他只是一个只知其名的作家,众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的一员。

  听名字,加上书里的照片,好像是一本介绍历史名城的书。翻看文字又好像在写作者自己,再看书后的CIP数据,居然写的是“长篇小说”。我想正是这种“不伦不类”在最初阻碍了我进入它。我被名字吸引,但又无法很快把它在自己的意识中归类,我不知道自己在读一本回忆录,还是在读一本肤浅的城市观光手册。

  实际上,长篇小说和观光手册都不靠谱,这就是一部回忆录——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作者亲口在书中说“这是一部回忆录”,因为如果这是一部小说,作者再说这句话就不可信了——而是我从头到尾看完,发现这确实是一部回忆录。只不过它不只是回忆一个人的成长,还回忆了一座城的兴衰。当然这座城还是一个“人”眼中的城,包括作者引用的别人眼中的城——只不过是二次观看而已。

  作者对自己成长的回忆与对这座城市的回忆水乳交融、交相辉映。 在“金角湾的船”一章中,作者写道:“并不是我的记忆有误——当时景色看上去愁绪万千,是因为我本身愁绪万千。我的灵魂注入了城市的街道,如今仍住在其中”

  我想作者的意思是,对城市的回忆就是对自己的回忆,反之亦然,因为某种意义上,二者融为了一体。

  在书前面一多半的篇幅,作者“拉哩拉渣”写了好多城市,写了好多自己。并且特别强调了“呼愁”这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到底是作者通过主观的眼睛赋予城市的,还是城市本身由于历史的变迁——从兴盛到衰落——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呢?如果 一个人陌生人来到这种城,能感受到这种情绪吗?而在“呼愁”一章中,作者又写到“现在我们逐渐明白,‘呼愁’不是某个孤独之人的忧伤,而是数百万人共有的阴暗情绪。我想说明的是伊斯坦布尔整座城市的‘呼愁’”,看上去似乎前后矛盾。

  作者在整部书开头的题记里,就引用了拉西姆的一句话: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在正文叙述中,作者多次提到,他喜欢流连在贫民区、废墟之类的地方,作者似乎深深的沉浸在这种忧伤带来的美感中。这种情绪是一种无病呻吟,还是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在大拆大建的中国,讨论这种幽微的东西似乎是一种不合时宜的事情。中国人凡事喜欢“喜庆”,喜欢“新”,即使关注文物之类的旧东西,也多因其具有经济利益。有多少人能在旧街老巷和旧物什当中发现“忧伤”呢?

  整部书中最跳跃,最闪亮的章节,无疑就是位于后半部分的《初恋》一章。如果说整部书是一件关于记忆的华丽衣裳,那么这一章就是一串搭配这衣裳的珍珠项链,是最打眼的部分。作者在这一章最后写道:“我写给她九封长信,七封装进信封,五封寄了出去。我不曾得到回音”。最最甜蜜的初恋往往有个忧伤的结局。这串忧伤的珍珠给统领整部书的“呼愁”情绪又添了一把华丽的火焰,于是,忧伤又多了一层内涵:爱而不能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多数人在少年时都会疯狂的爱过一个人,但最后常会发现,这个人其实无法与自己心灵相通,两个人注定会天各一方。相逢只不过是忧伤的开始。

  现在想来,这本书在最开始带给我的迷惑,也许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作者把不同的东西很好的糅合在一起,使“回忆录”这种文体呈现一种新鲜的景观与一种更宽广的视野。这些都是作者在整体构思时的独到之处,值得称道。而在阅读上带给我最大快感的的还是作者的语言和对个人感受细致入微的描述。在“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的城市”一章中,作者写道:“我暂时跟人家一样,尽情的享受,但之后一阵忧伤的风不知从何处吹来,使我想蜷缩在角落里,回到屋子里,回到我的房间,我自己的黑暗里……”

  也许就是这种深深的孤独、忧伤以及与人们之间无法消除的隔阂,让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倾诉欲望。最后一章“与母亲的对话”中,在人生方向的规划上,作者与母亲发生了争论。最后一句作者写道:“‘我不想当画家,’我说,‘我要成为作家’”。我想,帕慕克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了作家,而且成了世界上最好的作家之一,凝滞在这本书中的昏暗与忧伤就这一论断的最好的证据。也许,少年时的帕慕克就隐约明白,用绘画表现自己这些幽暗细微的情绪,难度太大。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九):博斯普鲁斯沿岸

  动笔写这篇书评的第一个字之前,我敲开了一位朋友的QQ窗口。我说,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位作家——如果你用“迷宫”一词来形容博尔赫斯的话——你用哪个词来形容帕慕克?他想了想,说,“故乡”?

  这和我预想的答案完全不是一个系列,于是,我继续打字:“我觉得,他特别擅长不同线条的交叉,但我无法想到合适的词。”

  他说,那么“蛛网”?草蛇灰线,暗藏玄机?暗河?暗流?绳结?

  我说,我觉得这几个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帕慕克的特质——但是每个词语,却都或多或少存在描述上的偏差。他忧伤、忧郁、着眼于过去。一想到他,我就想起清真寺顶辉煌的金光和土耳其画家的细密画。他是帝国王朝破碎的梦,落在破败城墙的阴影中,是衰落、破败、容颜不再,却并未显出任何阴暗或躲藏遮掩。

  然后,我想到了海。想到海水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中翻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象,而海面倒映土耳其雅骊别墅变形的窗框和长窗,底下来自不同水域的水流交缠,消失在彼此之中。

  原谅我最终用来比喻的是一个物象。我觉得帕慕克是海流,博斯普鲁斯的海流。

  理《伊》的大纲用了A5的半页纸,大概分了六个部分。拿起《伊》的大纲和《我的名字叫红》对比,方恍然发觉帕慕克实在是个很擅长埋线的作者。《伊》六部分彼此交融纠缠,有些线在中途消失了,但在结尾又重新显出形貌来。

  相比作者引用的“美景之美,在其忧伤”的题记,我更偏爱用他在前几章写的一句话“甜蜜唯忧伤”作为我理解的《伊》的感情基调。贯穿全书的主线当然是“呼愁”(huzn),伊斯坦布尔慷慨给予它居民们的呼愁,居民回馈给伊斯坦布尔的呼愁。

  帕慕克写作此书时已年近五十,但《伊》的前几章却都是通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孩子的眼睛来叙述他的生活。我刻意不去理会作者字里行间所想表达的情感,但铅字、灰白的书页和黑白的插图着实让我感到压抑。帕慕克自己说过,风景画家的首要目标是在观看者心中唤醒画家内心激起的相同感受。我想对于小说家也是一样,至少从六岁的奥尔罕的眼睛里,我并没感觉这城市有什么特别的、让我感到快乐或欢欣鼓舞之处。

  写到这里,方觉自己的词汇积累实在太过贫乏。我有意避开‘忧伤’这个词,结果却不尽人意——那索性就放下所有条框,胡乱写写吧。前几章里,奥尔罕黑白分明大眼中展现的,正是这个古老的帝国王城气质的雏形。阳光在隆冬之晨照耀博斯普鲁斯海,使之升起的薄雾落在行人的眼中,便成了深刻的孤独和忧伤。

  蒙田说,忧郁是独立自主的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敌人。我想,这句话的后面或许也可以加上一句:但忧郁,也比较容易让人忠诚于内心的诗意。比如帕慕克本人,再比如他单作一章的四位土耳其作家。

  一周一次去贝尤鲁的餐馆用餐的胖诗人雅哈亚,在1944至1951年间编纂《伊斯坦布尔百科全书》、因穷困潦倒而不得不停手于第四卷一千页、结束时仍停留在字母B的历史学家科丘,记事录作者希萨尔和小说家坦皮纳。帕慕克评价他们四人:他们不仅只留下未完成的书,生前出版的书也未能对他们的读者产生任何影响。

  但他们终究选择了可以走下去的方向——几年前,帕慕克在《红》里说‘因为你们将毕尽余生仿效法兰克人,只希望借此取得个人风格。但正是因为你们仿效法兰克人,所以永远不会有个人风格。’,几年后相似的语句又在《伊》中出现:他们想写得跟法国人媲美,这点毋庸置疑,但他们的内心一角也明白,若写得能跟西方人完全相同,就不会跟他们仰慕的作家一样独树一帜。

  那么,该如何在顺应西方的同时,又保持原汁原味?这是读《红》时令我最为痛苦的问句,因为无论是蝴蝶、鹳鸟、姨夫大人还是黑都没有意识到,或分明已经看到,却选择视而不见。但现实中我们的作家显然比细密画大师们更擅长思考,他们献身于与失落和毁坏有关的忧伤之诗,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这些生前不得意的诗人和小说家没有在他们的时代创造奇迹,甚至还被扣上了“反动派”的帽子。但半个世纪以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们矢志描绘的、难以言说的复杂的“呼愁”

  这四位作家在穷困潦倒的几年之间描绘的景象——稀释过的怀旧之情、帝国旧梦现今的破败和失落的甜美辉煌——赋予了这座城市的过去某种灿烂的诗意。

  诚如帕慕克所言:这些文字并未传达任何意义也未讲述任何故事,它们只是发出了声音而已。

  既然说到作家对伊斯坦布尔的描述,似乎不能不提及奈瓦尔和福楼拜。奈瓦尔成为西方游客趋之若鹜的伊斯坦布尔旅游指南《东方之旅》自不用说,读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福楼拜在伊斯坦布尔染上梅毒却仍然坚持造访妓院,在妓女要求检查他身体是否洁净健康时气愤地跳下床大声说:“你这是对一位绅士的侮辱!”的景象。然而正是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回到旅馆之后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写道:“我不能让她看到我正染着梅毒。…”突然间,有种男神形象破灭之感。

  在外人看一座城市的时候,他们感兴趣的是异国情调或美景。而对当地人来说,其联系也之中掺杂着回忆。这大概能解释本土作家在描写自己家乡的某个景象时相比外乡作家更容易流露深沉的爱慕及眷恋之情的原因。我们爱故土,更甚于爱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每个外来的、描述书写伊斯坦布尔的人都觉得,伊斯坦布尔独特的忧伤是因为他们发现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景观,但每一个为外人道的景观在公开于世界面前之后,都在西方的浪潮席卷中快速消失了。这个民族期望追逐西方先进的脚步,过快地丢弃了一些东西,但即使这样,他们也仍未失去城市本身的气质与忧伤。

  “他们一败涂地,他们贫穷悲惨;但保持了自己的风格,保持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伊》的最后几章同前几章一样,重新回归了奥尔罕本人的生活。只是六岁懵懂的孩童,今日已经成为了二十二岁的青年人——说一句题外话,我本来以为只有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不爱上学,谁知伊斯坦布尔的现代大学生也不怎么喜欢上学,并且我怀疑,帕慕克翘的课比我班级的所有人加在一起还多。

  他描写他家庭的生活,这是个破落的中产阶级家庭。写全家人坐在客厅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扶手椅中看书的父亲静静放下书,眺望远方的博斯普鲁斯,仿佛对它的美无动于衷。

  ——只有当我们跳出城市赋予我们的气质,才能够审视和描写这种忧伤。但我们终将归于忧伤。

  我突然又想起博斯普鲁斯沿岸的雅骊别墅群,想起阳光晴好的天气,海水丝绸一般的光辉。

  但在帕慕克的眼里,那也是严寒的冬天早晨如梦似幻的微光,灰暗的掠过挡风玻璃的景色,以及夜间从苏联来的船。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

  2017/9/12

  于药都

  《伊斯坦布尔》读后感(十):伊斯坦布尔:帕慕克的纠结与忧伤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本是我在之前买来打算消磨整个寒假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完了,如今我只好重头再看一遍。但如果你不像我一样是一个极有毅力、又闲得蛋疼(寒假这么无聊,做什么好呢)的读者,你可能不愿第二次翻开这本书。土耳其语是一种著名的“黏着语”,因此本书也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黏着”的特质。当然,说的好听点就是一个伟大的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述自己与伊斯坦布尔的故事,说的难听点就是一个闷骚的文艺青年一刻不停地碎碎念着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在伊斯坦布尔所有有的没的的经历。对这本书的爱与恨微妙地纠缠着,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本书作者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封底对他的介绍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这位“巨擘”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并没有莫言那种“社会底层人民在成长中受尽苦难怀揣着单纯的文学梦坚持写作最终荣获诺贝尔奖名满天下”的励志故事。奥尔罕的祖父是一个著名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五十二岁就早早过世,给帕慕克家族留下大笔遗产。富裕的家庭给了小奥尔罕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尽管帕慕克家族日后家道式微,奥尔罕也一直衣食无忧,不必为生计奔波。作为一个没有体会过饥饿,始终在大城市里成长与生活的作家,帕慕克的作品里显然少了莫言作品里厚重的泥土气息,而是多了几分轻盈的文艺气息。这就像张艺谋与王家卫一样,莫言和帕慕克的作品,就好比电影《红高粱》和《春光乍泄》,有着迥然不同的色彩与光影。

  帕慕克作为一个富二代(其实是富三代)的忧伤,我自然无从体会。那博斯普鲁斯海峡上驶过的宏伟战舰,已渐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带着奥斯曼帝国昨日的荣光一去不复返。那曾称霸欧亚非三洲的伟大帝国如今早已灰飞烟灭,只有一些废墟还孤独地站立在伊斯坦布尔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不知道如今的土耳其人在最深的梦境里,会不会仍有旧日金戈铁马的呼啸声倏然掠过。但我知道,这种对昨日辉煌不能重现的忧伤,却是实实在在地印刻在土耳其人民的肌骨里。

  作为一个土耳其语专业的学生,不由得想起一位学长在给我们讲授奥斯曼帝国史时说的一句玩笑话,其大意是“伊斯坦布尔这么多了不起的成就都是历史上留下来的,如今的伊斯坦布尔却没有什么成就,伊斯坦布尔人真是太可怜了”。这虽是句戏言,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帕慕克的忧伤究竟从何而来。加入欧盟的计划屡屡受挫,国内的民族、宗教冲突从未停息,从曾经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到如今的西亚小国,土耳其人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还记得看过一篇伊斯坦布尔的行记,当外国游客连声称赞伊斯坦布尔时,伊斯坦布尔本地的出租车司机却只是耸耸肩,“我们除了历史什么也没有。”

  在本书的封底上印着莫言的一段话:“在天空中冷空气跟热空气交融会合的地方,必然会降下雨露;海洋里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会繁衍鱼类;人类社会多种文化碰撞,总是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此可以说,先有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然后才有了帕慕克的小说。”本就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所,伊斯坦布尔自古就不乏纠结的空气。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末尔的西化政策则带来了更多的纠结,辛亏聪明的伊斯坦布尔人将传统伊斯兰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如今的伊斯坦布尔既有着东方的含蓄,又有着西方的热情,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可仍有人沉浸在对往昔的追忆中不能自拔,比如我们的帕慕克。但这种碎碎念式的怀念本来也就无可非议,中国人不也是无比向往曾经的汉唐盛世吗?嗯,所以土耳其人民的纠结与忧伤,中国人也并不陌生。对于曾经辉煌的民族来说,回忆是他们的天性。

  可惜在中国,并没有《北京:一座城市的记忆》或者《上海:一座城市的记忆》。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一直大大咧咧地活着,纠结是很多,但少有忧伤。这或许是由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造成的,爱热闹,好喜庆,我们对未来总有一种自信到盲目的乐观。但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显然是一个忧伤的城市,就像帕慕克在书中所写“当我看着黑白人群匆匆走在渐暗的冬日街道时,我的内心深处便有一种甘苦与共之感……仿佛我们一旦平平安安回到家,待在卧室里,躺在床上,便能回去做我们失落的繁华梦,我们昔日的传奇梦”,啧啧,真是文艺得五内俱焚。这是不是所谓的普通青年与文艺青年的区别呢?我并不很清楚。反正纠结着又忧伤着的奥尔罕•帕慕克,就是这样文艺地傲娇着,傲娇地碎碎念着,于是就有了这本《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