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问我是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10篇

  《别问我是谁》是一本由[美] 杰里·史宾尼利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一):二战中的犹太儿童之眼

  ■禾刀

  急不可耐地读完了杰里·史宾尼利以二战为背景的儿童小说《别问我是谁》,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封面上“电影美丽人生》的文学诠释”这句话。

  广告也罢,事实也罢,仅仅基于这样一组沉重的数据,战争中的儿童,便不应堕入文学的真空:虽然今天没有世界大战,但据联合国2006年统计,全世界有超25万童子军参加战争,每年有超过14万的儿童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有8到10万的儿童被地雷夺取生命或致残。至于被拐卖等其他权利受损现象,更是难以计数。

  同电影《美丽人生》专注于二战中的成人视角有着截然不同,《别问我是谁》一书中选取的“我”,只不过是华沙街头众多流浪犹太儿童中的一名。“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只有一个——生存。正因如此,“我”视天底下的所有食物,天生就是用来被偷;“我”毫不在意那些异样的眼光,包括那些极尽侮辱式的谩骂,除非在饥肠辘辘中饿死街头;“我”与其说是长了不如说是情势所逼炼就出一双特别能跑的腿,否则,只能像那个笨拙的同伴奥莱科,因偷盗食物最终被活活吊死电线杆上;“我”能够想方设法克服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阻隔犹太人隔离区与外界那一堵坚实而又高大的围墙……

  作者笔下的“我”,当然不是什么天才,一切如一名懵懵懂懂的儿童,认知不乏迷茫错乱。受环境世俗影响,这个被好友乌里取了个“米萨·毕苏斯基”姓名,同时设置了一个符合那个时代吉卜赛人基本特征的“我”,一开始特别讨厌有人将“我”视为犹太人,甚至对别的犹太人亦不怎么待见。“我”甚至对“长统军靴”的漂亮军服充满了莫名的崇拜。当被犹太人隔离区里的“长统军靴”集中到广场,要求立正站好时,因向往日后能够成长为一名威武的“长统军靴”,“我”对那些连立正都做不好而受到惩罚的人,并未流露出什么同情,哪怕是“妹妹”甄妮娜的叔叔和母亲

  米萨只是二战中儿童的普通代表。透过这个犹太儿童的那双瞳孔,读者看到了这样一幅残酷的战争下的社会场境,即除了无所不在的饥饿,那些人性丑恶,早已经不起残酷困境的煎熬。站在“我”——米萨对立面的那些纳粹,并没有明确的个体称呼,作者只是赋予一个共同“庄严”的代号:“长统军靴”。“长统军靴”们有时带着女友,将食物丢在地上,看犹太人哄抢以供取乐。有时在街头,随意定夺一位犹太人的生死。就是在犹太人隔离区,“长统军靴”们还在编造谎言,把那些无论是否存在幻想人们,赶往集中屠杀之地。

  “长统军靴”的背后驱动力量是纳粹,纳粹的面目清晰可见,但是,华沙街头,那些视犹太人如瘟神者,又何止“长统军靴”们。许多身着毛皮大衣的非犹太人,同样会给他们投来不屑的目光,奚落、嘲讽、侮辱、谩骂、殴打早已司空见惯。在所有这些眼光中,最令米萨无法容忍的是像布冯这样的犹太人。虽然他们“同种同根”,但他们却选择敌视、镇压自己的骨肉同胞。虽然他们没有枪,但他们时常用那根象征纳粹委托权力的木棒,把浑身的力量,尽情地倾泄在同胞那日渐虚弱的肉体上。

  作为儿童的米萨,之所以能够在绝境中幸存,不仅仅因为他乐观,更因为他对纳粹制订规则的反叛。在纳粹包括那些非犹太人眼里,米萨是个十足可恶的小偷,甚至可以称得上抢劫犯。但对一个孩子而言,努力寻找并占有最基本的食物,这是他努力活下去的唯一可能,又何尝不是最基本的生存权利。

  原本,除了那个曾呵护过“我”的乌里,米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牵挂。犹太小女孩甄妮娜的出现,特别是她父亲流露出的跨越血源好感,逐渐激活了米萨记忆里不曾有过的亲情,尽管生活异常穷困,尽管每天依旧没有食物,但米萨非常渴望这样的温情能够延续。

  战争的无情与残酷恰恰在于,就连这点卑微的渴望,米萨也未能实现,纳粹最终夺走了他这好不容易盼来的亲情,特别是他一直以来精心呵护的“妹妹”甄妮娜。米萨曾经非常相信天使,但面对如此错乱的现实,传说中的那些天使,却只能在一次次倍感无力中灰飞烟灭

  作者并没有将笔墨倾泄于战争的宏大背景,而是专注于对话、行为,特别是第一人称个体心理活动的勾勒,这样的视角,显然有助于米萨这一中心人物个性的凸现,更有助于避免读者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成人视角,强加在一个孩子那稚嫩的肩膀上。

  记得在《美丽人生》中,那个犹太父亲为了给孩子以希望,总是想方设法,给孩子制造乐观气息。《别问我是谁》这本书则清楚地告诉读者,二战时代里,那样的荒诞近乎绝无仅有,或者讲,很可能只是我们本着良好愿望下的某些主观臆造。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二):此刻活着也就永恒

  总是在灾难来临时,我们才感叹要珍惜拥有平静日子。有时是天灾,有时是人祸,将人置于难以预料的苦难之中。那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所谓命运吧…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米萨就处在他不能选择的境遇之下,出场时他是偷面包被人发现,正在狂奔的小偷。他无父无母,没有家,没有过去,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他矮小瘦弱,流浪街头,以偷窃为生。他对自己一无所知,对这个世界也所知甚少。因此,每拥有一件东西,每悟到一个词语的含义,他就欣喜若狂,那些东西也成为他的珍宝,他生命里再也抹不去的印记。乌里善意地收留了他,给他取了个名字米萨•毕苏斯基,还给他编了个吉卜赛人背景的过去。于是,后来每当有人问他是不是孤儿时,他会骄傲地说出乌里为他编织的家庭:“我有七个兄弟五个姐妹,有爸爸妈妈,有109岁的曾曾祖母,还有一匹叫格里塔的马,我很希望能够找到它。”好像那真的就是他的过去。而他对“快乐”的理解来源于这一段对话:

  他又注视了我一会儿,说:“你有过从冷变暖的经历吗?”

  我想起以前和伙伴们睡在编织毯下面,开始很冷,渐渐变暖和了,我脱口而出:“有!那就是快乐吗?!”

  他微笑着说:“那就是快乐。”

  那里面很拥挤啊,先是有天使,现在又加了快乐,看来我体内除了卷 心菜和萝卜之外,还有很多东西。

  他与甄妮娜一家结识后,每次偷面包时,都会给甄妮娜拿去一块。进隔离区后,每次透过隔离墙两块砖的间隙去偷取食物,总会把食物送给甄妮娜一家和孤儿院的孩子们。甄妮娜不开心时,他费尽心思找来她爱吃的鸡蛋。对每一点点善意,他都回报以更多的良善。在物质匮乏,要抢着吃烤老鼠肉和垃圾桶中留下的残油,在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难题的境遇下,却让人处处看到人性的闪光,一个小男孩纯真内心

  想起一句很俗套的话:“黑暗不能驱散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消融仇恨,只有爱才能如此。”一个人没法选择所生活的时代,却能选择生活的态度。此刻绚烂的活着,为所在乎的人努力着,就会成为生命的一种永恒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三):什么事情一生铭记?

  作为一个单纯(因为单纯而显得有点傻乎乎)、瘦小、善良、荒诞的男孩,米萨人生的大部分内容都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包括他的来历、他的家、他的名字——你可以叫他任何什么,你也可以认为,他什么也不是。故事的结尾,他成为了一个发疏齿摇的老人,在外孙女的呼喊中沉沉入梦。

  什么事情如影历历,常常叫他想起?

  比如:跑。

  跑是他记得的最深刻的事,他一直在跑,在大街小巷中,在墙垛间,在雪地上,在铁轨旁,在原野。跑与生存相关,为了躲避别人的追捕(是的,是“别人”,而不是纳粹);跑与友爱相关,为了给他爱的人们传递什么。一度,跑是因为惊惶、不解,和恐惧。到后来,跑是为了追寻,为了一个即使破灭也不死的期待。米萨的身体是轻灵的,他不会绊倒,不会疲累,跑甚至对他来说是欢乐自由的,是人们所欣赏他的。于是,他一生的记忆中,自我永远成了一个总在移动的影子,身边风景流转,斑驳而斑斓。

  比如:面包、橘子和其他

  这些都是散发着香甜的东西,只要拥有其中一样,生活就变得幸福而充实。是的,不挨饿的日子,人(尤其是孩子)总是变得容易幻想。在米萨并不高远的意愿王国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面包;人人都面颊红生龙活虎;没有人因为饥饿而哀伤生气、衰朽。当然,糖果总是生活中惊喜,因为是战乱年代,无人看守的店铺反倒成全了孩子们对于甜蜜的渴望。——多么逍遥,却建立在残酷之上。

  至于橘子,那是他们生活中最稀罕的物事:漂亮、璀璨、鲜美、神圣,就像快落山的小太阳。费迪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橘子,橘子只是被幻想出来的一种安慰。可米萨坚信有。当甄妮娜处在最悲伤、最叛逆时刻,他多想能带给她一个橘子啊!

  终于,身边的朋友都一个个不在,他在孤单失神中偶然看见了橘子,米格罗姆先生曾经说,它的味道,像快乐。

  他一直相信橘子,虽然他一直都没有吃。

  比如:母亲和天使

  对自己的过去一无所知的米萨,知道母亲和天使都是让人向往的,但他没有觉得,那两种东西会是自己的。

  他接触过的最真实的母亲,便是甄妮娜的妈妈米格罗姆太太。她好心,敏感脆弱,生着病。她用一种柔弱的友善对米萨,米萨因而是那么想成为甄妮娜的哥哥,成为米格罗姆家的孩子。他给他们带去食物和些许欢快,他以为能凭借自己小而灵巧的身体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只要他们过得好,他便觉得自己也过好了。

  他真的对人家说甄妮娜是他妹妹;可是,他不好意思喊她的妈妈也叫妈妈。

  母亲和天使是他连做梦也想象不来的东西,但他仍然渴望。

  比如:乳草

  那是米萨和甄妮娜最快乐的记忆吧。

  他们牵着手,好奇兴奋地追着乳草的种子,看它们腾升、飞扬、飘向天际。——如果能变得足够足够小,小到可以乘上草种,飞到那没有悲伤和不幸的国度,去看看那里的人们和风景,该有多好啊!

  乳草是甄妮娜的天使。

  乳草的植株是绿色的,是隔离区罕见的绿色,因而就格外的美丽迷人。白色的草种蓬飞如飞雪,带着希望飘飞,消失入云。后来,草种一度度飞起。在墓边,在云下,在空中散落的炸弹碎珠间。在最阴暗最绝望的日子里,米萨只要一看到乳草,心头就会顿生温暖

  乳草是他和甄妮娜的约定,他们的守望,他们共同的奔跑和期待。

  终于,甄妮娜消失在汹涌喧嚣的人潮中。他跋涉过漫长的路途,经略无数的人间冷暖,再也没能找到她。也许,甄妮娜已经变成了乳草的草种,在风中永远飘扬——那该会很快乐吧?

  比如:火车

  火车带走了很多人。

  这个巨大、黑压压、总在喘气的笨重的家伙,究竟要开去什么地方

  关于火车的传言各种各样。有人觉得它会带来幸福,有人觉得它会驶向毁灭。更多的人因为未知或惶惶不安,或麻木屈就。火车把甄妮娜的父母先她而带走,让她害怕,让她不甘。

  她以为,火车会开往糖果山。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乘坐那列火车。

  那是犹太人乘坐的火车;他们排着队,伴着军犬的吠叫,在长筒靴士兵的呵斥下登上车厢,去往米萨永远不知道也抵达不了的地方,再也没有回来。

  包括自愿而且急切要上火车的甄妮娜。

  后来的日子里,再也没有了伙伴们,没有了甄妮娜一家,也没有了乌里。米萨沿着铁轨流浪,看过也扒过无数火车,却再也没有一辆能够带他找到他们。他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但他总算知道,火车驶往的,并不是糖果山。

  世上根本就没有糖果山。

  应该说,米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平时期度过的,战争只发生在他的童年。而彼时,那些悲哀的、残忍的、可憎的事情,他未必明白,反倒是那些相依相伴的温暖、荒寒岁月中点滴卑小的幸福,让他入骨铭记。他长大、结婚、生子、离婚、度日、老去、昏睡。梦中永远出现的是他记得的事,是在奔跑的男孩,是炮声和长筒靴,是用瘦小身体进出隔离区的得意,是对着哭闹的甄妮娜的无助,是看见路边倒毙的人的黯然,是乌里来去不留痕的神秘,是叫吼的火车,是带着绒毛的乳草种,是对于面包、橘子、母亲、天使、糖果山的渴盼……是在不幸年代中,对幸福的漫长遥想。

  一个人的一生也是一部历史,无论他活在宏大还是平凡的年代里。

  记得那些让人生美好起来的事,也记得是什么让人生凄惨悲苦;常常温习前者,永远不做后者;那些澄澈动人的瞬间,但愿永在持续,永会持续。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四):我只是我,别问我是谁

  他被叫做小犹太、小吉普赛、斯多普•西夫(Stop!Thief!)、米萨、杰克……他没有父母、没有过去,对自己一无所知。他住在二战时期的华沙街头,衣衫褴褛,眼眸清亮。他以为人们的奔跑是在比赛,纳粹的行军神奇又威武;炸弹是他眼中的泡菜罐,机关枪像螳螂。他在恐怖中怡然游戏,在眼泪中寻找欢笑。他帮弱小者找寻食物,安慰哭泣的儿童。他相信并想念面包、橘子、母亲、天使,在饥寒中安然入梦。他遇见了犹太小女孩甄妮娜,与她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嬉戏,吵闹,幻想。尽管生活越来越艰难,街上越来越肃穆,他依然相信总有一天幸福会重回,所有人都能开怀地笑。

  没有过去也是一种幸福,小犹太是善良的,善良的人是否应该拥有美好的生活呢?小犹太每天为自己、为别人生活着,虽然炸弹、机关枪、恐怖、饥饿充斥着他的生活,但是他有勇气、有信息去面对这一切,生活无疑是艰难的,他让我们懂:艰难的生活也可以出现欢笑。

  已经对生活麻木了的人们啊,一切烦恼都是庸人自扰,痛苦是自找的,快乐也是自找的,微笑地面对这一切,就算你笑得很邪恶又如何!

  本评论由贝尔商城(http://www.bblfloor.com)ReMiod所写,写的只是自己想说的话,新手上路,多多指教。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五):天使不死,只为不朽

  每个动人的故事,主人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在《朗读者》中是米夏,在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笔下是夏米,在这本书中,小男孩名叫米萨。

  他原本不叫米萨,他甚至记不清自己的真实姓名。米萨是好朋友乌里给他起的,顺便还替他编造了一大段美妙动人、艰辛辗转的个人简历。没错儿,吉普赛人米萨就这样炼成了。

  在饥寒的日子里,米萨飞奔在街头巷尾,在商店和富人家的厨房里流连,几乎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偷来很多美味的食物。米萨的心肠不错,他偷来的食物都分给了孤儿院那些需要的填饱肚子的孩子们。紧接着,原已慌乱的华沙城很快陷入一片诡秘的宁静,穿长筒靴的纳粹士兵来了……

  和同类题材的《恶童日记》相比,米萨和他所支撑起来的故事多了一丝温情。虽然都是从孩童视角旁观纷乱世界,但米萨的视线里有天空的颜色,有倔强的甄妮娜,有慈爱的米格罗姆先生,有从心底汩汩涌出的暖流……而《恶童日记》的视角里却带着残酷的血色与撕裂的痛苦,连天真的孩童也被战争置换为恶魔。

  很快,华沙城里竖起了一道厚厚的隔离墙。

  人们饥饿。隔离区开始变得很脏。不断有犹太人被驱赶过来。吉普赛人的身份不攻自破,米萨开心地和小伙伴们住到了隔离区,显然,他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大人们提心吊胆,孩子们的天真消散在长筒靴士兵的谩骂与欺压之下……

  米格罗姆先生在黑暗的隔离区却依然点燃之光,过起了光明节,在安静的夜里围着烛火歌唱。米萨喜欢米格罗姆先生,喜欢听到他夸奖自己是个能干乖巧的孩子。于是,每个夜晚,米萨钻出隔离区,跑向那一边,一次次偷来能填饱肚子的食物。甄妮娜跟在米萨身后,钻进钻出,却目睹了小伙伴被冻死、被杀死。

  后来,有人说,火车会来到隔离区,带大家去应去的地方,那是一座糖果山。有人说,那地方和从前的城市一样,有热闹的表演,有繁华的街灯,还有蓝天。有人说,那里是地狱,是长筒靴士兵埋葬犹太人的熔炉。

  甄妮娜很想坐火车去糖果山,她蜡黄的小脸常常带着期盼。那一天终于到来,可惜的是火车开往的不是春天,不是美好的城池,而是吞噬犹太人生命的大熔炉。

  米萨在人潮里寻找着甄妮娜,耳旁回响起她带着希冀的声音:“火车明天会来吗?”米萨没有找到甄妮娜……

  天使不死,只为不朽。被战争和残酷洗礼过的人,总是带着一种不为人所理解的状态生活。战争结束后,米萨成了街角那个喜欢胡说的傻老头。有生之年,他把甄妮娜的名字赐给了自己的外孙女,而心里想着火车驶向的熔炉,那里焚烧了甄妮娜天真的梦想,焚烧了犹太人悲伤的喊叫。

  历史宏大却残忍,个人轻贱却伟岸。每个人都能诉说,却总有人欲言又止。这寂寞的笔,饱蘸真实与客观。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六):感触二和三

  关于二战的成长小说,两本书对我印象最深刻,一本这个,还有一本便是《偷书贼》。

  与《偷书贼》的诗意对比鲜明,这本书非常现实,非常凛冽——当然,作者是有技巧的,他没有直接写战争的凛冽残酷,而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写什么东西消逝了,什么东西变味了,什么东西是那么难以企及。最重要的,是写生存的艰难:食物和水的重要,安全的重要。在这些赖以为生的基本品之外,他们还想不到什么文艺作品,想不到那些形而上的陶冶情操的东西——不过,也许是因为主人公太小,文艺作品对他的诱惑力还远不及糖果呢?

  总觉得,其实这样的战争童年才最真实。彼时,大家都明白,书中没有黄金屋,甚至根本就找不到书。

  还有一个感触就是:整个欧美,直到如今,写二战的小说都层出不穷,各种写法,各种角度,全都有。包括写远东战场的。

  为什么我们的二战小说,还是仅仅纠结于抗日,而且数量和质量总是上不去呢?……我们的回忆和目光除了停留在自身的“委屈”和“仇恨”上,能不能再稍微放长远一些呢?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七):他的国

  阖上书页的时候,恰好夏日清晨的阳光折窗入户,弥散了整个屋子的如释重负。

  幼年的甄妮娜依偎着暮年的米萨,摇椅温柔颠簸,落叶微风簌簌,故事默然静止在唯美的此时。

  《别问我是谁》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纳粹领导下的波兰华沙,特殊且特定的历史背景不得不让人臆想:这故事的感情基调想必灰黑沉重如《辛德勒的名单》,读者字字句句啐骂着纳粹的惨绝人寰,哽咽着犹太人的苦难戚戚。

  然《别问我是谁》却如战地废墟中一朵饱满的蒲公英,虽孱弱无依,但却充满“生”的星火希望,让人读尽,在唏嘘中豁然,含泪带笑。

  米萨是华沙城中无名的孤儿。

  在他的国度里,跑是至高无上的金科玉律,不跑就意味着遍体鳞伤,食不果腹。

  在他的国度里,工作就是生存,生存就是偷到他所期盼的一切幸福,比如说面包,比如说橘子,比如说榛子奶酪

  在他的国度里,偷窃不是羞耻,而是为人称道的生存技能,炫耀之资。

  在他的国度里,即使是窃来之物,也须与人分享,何况分享者也都一样是失去神庇佑的孤儿们。既已得不到爱,何不成为爱的源头?了不起的米萨。

  米萨的恣意向前:如同古龙笔下的江小鱼,因天赋异禀的聪异.看似命运令其无力回天,但却依旧与世界相处得游刃有余。

  在米萨的国里,他只愿为一人停留:甄妮娜。

  甄妮娜让米萨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原不单调只有肮脏,还有如天使降临般的美好。米萨的国,从此不再与孤独相拥,而被嬉闹、吵闹、幻想以及欢笑所簇拥。尽管此时的社会生活愈来愈来艰难,街上愈来愈肃穆,但米萨却始终希冀:“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所有人开怀大笑”。

  “隔离区的所有东西都是阴沉沉的,人是阴沉沉的,声音是阴沉沉的,连气息都是阴沉沉的”,纳粹的残暴延伸,悄然潜入了米萨的国:当火车把他身边那些善良而卑微的人们一个个带走,销声匿迹;当他在乌里瞄准镜下一直奔跑,不顾不盼;当甄妮娜最终消失在暗黑的人潮中,他沁骨绝望。他的理想国,凋敝颓圮。

  漂泊无数路途,经掠无数人间冷暖,米萨还在跌跌撞撞“跑”着,这次,没有梦中蹁跹的天使,没有相互取暖的朋友。只是,一个人,跑去的方向,没有糖果山。后知后觉,无论是吉普赛人亦或是犹太人,最安全快意的事,就是做一个无名的人。

  生命是一场漫长不可预知的远行,我不想谈这本书关于“人性灾难”带来的厚重,那些时代带来的暗伤,也唯有等待时光将之复原。可山长水远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下去,在路上的我们,还是须不断的自我救赎。不是你倦了,就会有温暖的巢穴;不是你渴了,就会有潺潺山泉;不是你冷了,就会有红泥小火炉。与其为生命的裂缝而苟且消沉,不妨盈盈面对那缕穿过裂缝的暖阳。

  蒲公英的种子,依旧被风吹离四散,柔弱温存。米萨封存起那份对童年甄妮娜的爱,转而用其继续温暖着孙女甄妮娜。经过浩劫洗礼的暮年老人,终归于宁静呆蠢,成为弄孙为乐的幸福傻老头。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八):与残忍绝望对立而存在的善良温暖

  以孩子们极其简单纯净的视角来看到二战时期华沙城犹太人的悲惨生活

  尽管战争和屠杀是血腥和残忍的 但小说大部分的时候 都让人感觉不到悲惨和凄凉 因为纳粹分子所做的 从一群孤儿的眼中看到的 不过是觉得新奇 好玩的事物

  他们会为了偷到一片面包而开心满足 也会因为好奇竟而想成为长筒靴士兵 炸弹在他们眼中是泡菜罐 机关枪像螳螂

  主人公被叫做小犹太人,小吉普赛人,stop thief, 米萨……他没有父母 没有过去 他不知道 他是谁

  记忆深刻的是他一次次对别人说“我才不是犹太人,我是吉普赛人,我有7个兄弟和5个姐妹” 他说的理直气壮 带着炫耀和自豪 尽管这只不过是乌里替他编织的故事

  他相信并爱着 面包 橘子 母亲 天使 尽管除了面包之外他根本没有见过其他的

  街上叫卖着烤松鼠的人手里拿着的分明是老鼠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是奢求 让人荒唐的文字背后 是事实的血淋淋

  直到最后火车带走了 一个个他最亲爱的朋友们 颠沛流离 历经人情冷暖之后 他才明白 火车驶向的地方 不是所谓的糖果山

  而最后的最后 他终于明白 他谁也不是 因为做个没有名字的人 才是最安全的事

  多年以后 还记不记得那一年的华沙城 隔离区 乌里 甄妮娜

  还有那漫天飘落的 不是雪花

  是骨灰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九):很好的作者,较为忠实的翻译

  “我多希望他们都成为了一颗颗乳草的种子

  在风中尽情飞扬-那该会很快乐吧”

  译者应该对文章有较为透彻的理解,感觉Milkweed书名的翻译是比较传神的。记得我刚刚看到书的英文名时,那是一种比较纠结的心情,面对着一个与书名完全不一致的植物,挖空了心思都不理解这个书的主旨。

  其实,我买下这本书的一部分原因,除了故事的情节,还有出版社,因为只有本人对这个出版社的译文还是比较满意的,记得上次读一个见闻札记时,那种痛苦只有到了地狱的灵魂才懂。

  一个好的译文可以将读者导入作者的真实世界,让我们发现一个新的大陆。如果没有本文的译者,我想它不会植入你我的世界。

  翻开书的第一页,我真的没有那么着迷,它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人物介绍,开篇就直接描写了一个偷窃的情景,让我郁闷许久,我在奇怪小偷怎么会有这么动人的故事。

  然后,后面的故事让我流连,因为主人公的天真,又或许是因为出于对他人生的一种关注,当看到他踏进甄妮娜后院的那章时,我为两个小孩的友情给打动了,两个素为相逢的小孩在灾难时刻的友情,到此刻都让我为之震撼,如果他把她带走了,或许主人公后半人生就不会有那么严重的阴影也不一定。

  当纳粹出现,当主人公冒着生命危险为小女孩家送食物,当在隔离区为了让他的妹妹吃到腌蛋时,这个8岁小孩的精神世界是让成人都自叹不如的。

  就这那个小洞,那个小到只有身高瘦小的他能穿过的小洞,他给米格罗姆家庭,即小女孩的家庭,又为孤儿院带来了希望。当他冒着生命危险行走与各个食物储藏室和商店时,他从不迟疑。

  乌里,故事中的另一个小孩的举动也让人感动,他把主人公带到他的住处,给他梳洗,并给了他尽可能的引导。

  在我看来,主人公是个永远都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也许可能是这世间上最后的一个天使吧!

  当你的精神世界在不断被外界所吞噬时,这本书将给到你很好的洗涤。

  《别问我是谁》读后感(十):街角那个疯子你在说些什么

  “在奥斯维辛以后,写诗是残酷的。”

  我后悔没有尝试去听街角那个疯子每天在大声嚷嚷什么,现在他已经不再出现。我在想或许如果我曾花个涂指甲油的时间,默默站在那里仔细分辨他喷薄而出的悔恨、抱怨和剩下的胡言乱语,是否他就会像米萨那个傻老头一样转身重新投入生活的烦杂之中。“我听见你的话了,已经够了,结束了。”大部分时候,疯狂的其实是像我一样规避在自己世界里,对周围充耳不闻的人。(喂!你不是要写书评吗?!!!)

  《别问我是谁》当然是在讲战争,只不过作者是用一双纯真到让人神伤的眼睛来窥看这场人性灭绝的游戏。在还没有被种下仇恨的孩子们眼里,没有预设立场没有成见,这场喧闹的游戏最后也变成了想跳上开往糖果山的火车尽快逃离的灰暗遭遇。

  米萨

  主人公米萨(他还有很多名字:小犹太、小吉普赛人、斯托普西夫,至少换过两个姓)是华沙街头典型的Unknown, 没有父母没有过去对自己一无所知,靠跑得快身手敏捷而成为面包店老板和顾客恨得牙痒痒的偷面包的小贼。被街头游荡的少年团伙头目乌里相中,偷吃西红柿时偶遇犹太小女孩甄妮娜和她的一家,从此有了身世、归属和牵绊。他的纯真是你被撼动的最初根源。纳粹长筒靴士兵的游行是那么威武庄严有气势,米萨渴望加入他们;大家蜂拥进隔离区,米萨认为那一定是个好地方;大人物希姆莱要来视察,米萨辨认他的方式便是"他的靴子肯定是最霸气的,也许能沿着双脚一直往上裹到大腿"。然而纯真的幻灭才是真正戳痛人心的所在。当漂亮的黑色木马只徒然的剩下三只脚的基座;当开始庆幸自己不是犹太人,即使“可能会喜欢被人从头到脚刷成黄色和白色呢”;当外面的“天堂”也没了色彩,你终于从作者欢愉的笔下闻到了哀伤的味道。这时的米萨已经在眼见的苦难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纯真变成对外界本能的反抗与自我保护。

  乌里

  这会是个让你记住的角色。他是米萨的兄长,父亲,导师,他为米萨的命运制造波澜却又是米萨心底恒久的信任与慰藉。他是叛徒,典型的实用主义,聪明绝顶,熟谙在那个疯狂的时代存活下来的一切技巧。他相信面包,不相信天使。他对米萨说:“为了防止你被别人杀死,总有一天我要亲手宰了你。”然而就像作者也无意批判一样,他身上隐藏着更容易让你动容的那份本质的纯善。是在他的引导下,米萨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乌里给米萨做的两次清洗让人印象深刻:一次在他们相遇之初,乌里拿着硬毛刷和人体模型的腿把米萨从肮脏污秽中解救出来;一次在小说行将结束的时候,好久没见米萨的乌里在临走时用手指沾石头灰把他的手洗白。米萨身上寄托的是乌里早已死去的纯真,他用尽办法想要保存的那份纯真。谁知道再年轻一点的乌里,就不会像米萨一样恣意的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愿景?又有谁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才能将一个孩子内心的柔软浇灌成冰冷。

  甄妮娜

  甄妮娜是米萨的天使。对于米萨,甄妮娜是家的象征。即使有那么一个时候,米萨厌烦了她因饥寒而生的抱怨、咆哮萌生独自离开的念头,他最终还是会回到甄妮娜的身边,守护她。他可以为了她奋身阻挡那原本不存在的危险,搜遍全城找来某样可以让她开心的食物。男孩在开始想要守护某一样东西的时候开始长大。那个给他蝴蝶结、模仿他一切恶习、像个小幽灵一样跟着他的小女孩,她去了糖果山,成为米萨永远的牵挂。

  看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林达的《像自由一样美丽》,里面大部分是奥辛集中营里孩子们的画作。我想单纯的把《别问我是谁》当做一本探究儿童成长心理的书,纯真的主人公们和那些画作一样想告诉我们:任是在深渊之中,仍有某种光亮值得期待。

  一九四四年,一个小名叫做米夫(Mif)的男孩写道:

  沉沉的轮子碾过我们的前额

  把它深深地埋入我们的记忆深处。

  我们遭受的已经太多,

  在这哀恸和羞辱凝合的此处,

  需要一个盲人的标记

  以给未来我们自己的孩子,一个证明。

  等待了第四个年头,像是站在一个沼泽地的上方

  任何一刻,那里都可能喷涌出泉水。

  同时,河流奔向另一个方向,

  另一个方向,

  不让你死,

  也不让你活。

  炮弹没有呼啸,枪声没有响起

  在这里,你也没有看到鲜血流淌。

  没有这些,只有默默的饥饿。

  孩子们在这里偷面包,并且一遍遍地提出同样的问题

  而所有的人希望能够入睡,沉默,

  然后再一次入睡……

  沉沉的轮子碾过我们的前额

  把它深深地埋入我们的记忆深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