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读后感10篇
《似水年华》是一本由黄磊著作,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03-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似水年华,青春的年华似水一般静静的流淌。
文、英、默默、秀、劲、文叔、莹姐。是这个社会男女爱恨情仇的缩影,文和英,终因现实和缘分,即使一见钟情,也无法携手终生。文叔和莹姐,互为爱慕,但因为碍于兄弟之间的情谊,而无法表达内心的爱慕。默默,上天感动于她对爱的执着,大难不死,终成正果。而秀和劲是恩爱的典范。
有人得到就会有人失去,你想得到也必然会面临失去,世间万物皆然。
《似水年华》读后感(二):邂逅于等待……
一直以来都是那么喜欢
江南 古镇
这辈子最希望去的地方
记得从高三时就 读过<似水年华>
想想那时真的很疯狂
课不上 多在抽洞里 偷偷的看着 喜欢着..........
固执的认为他们两个应该在一起的
两个似乎没有任何关联的人却在一个雨季致命的邂逅在古老的东山书院..不可抗拒的拥抱在一起..从此不曾记.忘.
所以英不死心
所以文在等待
我们都曾最在水乡 任年华似水……
聂鲁达 :
quot;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是不是我们的爱情也要到霜染青丝 时光逝去时, 才能像北方冬天的枝杆一般
我们都曾醉在水乡 任年华似水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读后感(三):似水年華
我總是害怕來不及,就像你說的,總以為是最後一次。——張悅然
春天,是個適合抒情的季節。烏鎮,是個適合抒情的地方。似水年華,這是個美好得讓人想流淚的詞彙。誰的年華,似水?
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最後一秒,結局如塵埃落定,我的心卻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像是喝了烈酒,有著說不出的難受。
我一直都認為,英和文的邂逅,是一種宿命。沒有誰為誰的刻意,在你抬頭的一瞬間,在你回眸的一刹那,你看到將你的心一擊即中的人,你忽然覺得眼前一亮,繼而知道自己的春天已經來到。
在杏花煙雨的江南,唯有愛戀才對得起此境此景。於是,故事安靜得發生了,像烏鎮清寧的水。
放大鏡里文的眼睛,是不是早就看到了結局?所以,文深情得過著每一天,用力愛,用力思念,用力疼痛。
他一遍遍得將手電的光打到房頂的世界地圖上,在遇到英的那一刻,這一切都釋然。原來,真的有一個人,來自一個遙遠的地方。終有一天將會遇到,會愛上,又不得不分開。於是,手電還是那隻手電,地圖還是那張地圖,而人,卻早已經有了一顆千瘡百孔的心。
而英呢?或許從第一眼看到文開始,她就知道自己無法逃避了。在烏鎮的光影里,她變成一隻繾綣的蝶,不可救藥得愛上了這裡。只因烏鎮有他最愛的男人。
可是,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沒有遇到正確的人。現實中的那張船票在手心里已經攥出了水,還是沒有用得上。她不能對雄視而不見,畢竟是相戀十三年的,已經感覺像是親人的未婚夫。
從現實的角度來講,雄是優秀的,他可以給英一個恒久的承諾,一份永久的安逸,以及一個無論什麽時候當她累了就可以回去的家。可是,他不能給英內心裡的回應,不能理解她的寂寞,不能消化她的孤獨。
所以,英徘徊在愛情與婚姻的邊緣。
其實,默默也是可愛的,而且,喜歡別人本身也沒錯,畢竟,文是個值得去愛的男人。只是,對英的過度偏愛讓我對她抱有成見,因為自始至終我都認為是她奪走了文,而不是別的什麽。
時間,距離,我都不願意去承認。我多麼希望文能夠像齊叔那樣,用一輩子來成全自己沒有開始就結束的愛情。可是當英終於決定的時候,卻發現,一切都晚了。
或許,黃磊不想落俗,亦或是他的本心里也存在不忍,只不過他想表達的就是是這樣的遺憾和錯過。沒有人能夠改變什麽,現實就是現實,在時間的軌道上,沒有逆行的車。
其實,我只是希望黃磊給英一個落腳,一個歸宿。哪怕是回去,嫁給了雄。但,沒有,什麽都沒有......
《似水年华》读后感(四):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 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
相思成灰,成灰亦相思
一曲杨柳枝,万条吹不展,昼夜起相思
一寸相思一寸灰,
寸灰难解寸相思。
这灰落尘入土,成泥成尘。
想念你!
在每个夜晚,带着期待入眠……
梦里有日思夜想的你
变化的是时间,这样匆匆……
想念你!
在每个晨曦,带着泪滴醒来……
总在梦醒时消失,
只留下破碎的背影
游走于街头,看着人潮汹涌,
想念你!
一切成了你的影子
明知相思苦,
无奈苦相思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
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当某一天
亲眼见到一棵落尽了叶,只剩一树枝干的树
满树的枝干
清晰,坚强,勇敢
轻轻地剥落表皮
看得见脉络
却也见伤痕……
《似水年华》读后感(五):谁说世上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
年轻的时候看这个书和电视剧会为文和英的不能相守和结合而遗憾、难过,就像主题歌中唱的那样:曾经有太多机会弥补
在路口停住 我回想当初
什么让我们将爱弃而不顾
我们等过了深秋 又等过了寒冬
等到一切变得太沉重
无奈选择了放手 看年华似水流
仿佛生命从此也跟着流走
时间走过了深秋 又走过了寒冬
走到一切不能再回头
我们沉默着束手 看年华似水流
看似错过了青春时的一段爱情而伤感,就像青春不去不返一样让人铭记并追忆一生,多么值得同情的事情!
但等长大后来看这本书,完全改变了想法,两个男女能够相遇、相爱和相互吸引那就是缘分,值得珍惜并为之努力,真正的爱情不会考虑太多现实的因素,况且他们之间没有隔着世俗、没有战争、没有身份地位家族等等障碍,也没有真的天涯海角,有的只是需放弃各自拥有的安静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已,全书没有写他们轰轰烈烈的告白,所以最终两人都没有为了这短暂的悸动而争取些什么,甚至最终在平静生活和可能获得幸福爱情之间自我取舍做出了各自回归的选择,如果这样的爱情也可以拿来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相比的话,真的觉得爱情的分量太渺小也太可悲了!
长大后再看书,更多的是为默默这一女孩可惜,她让我想到了《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那个女人,爱一个人不能控制,明知道对方不爱自己还是能与之相守一生,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相比与之风风雨雨五十年相守的默默,最终和英相遇的文在伤感的同时是否还想得起默默,如果文真的拿默默当妹妹,那为什么要与之结婚,没有爱情的婚姻五十年,对默默来说是否公平,我想默默自己应该是从没有后悔过的,但如果是我,应该总会在某一刻心有不甘吧!白牡丹和红牡丹的选择永远都存在,人们总是伤害对自己好的人而遥想不可得之心伤,说了这么多,只希望我们都可以珍惜眼前人!
《似水年华》读后感(六):致命的邂逅
如果这个世界存在一见钟情,那么,英的到来无异于谋杀了文的理智,而英的离开,则谋杀了文的情感。这,是一次致命的邂逅。
这是一本憋屈的书,虽然我知道有电视剧,可我毅然决然的选择看书,不仅仅是因为习惯,如果看电视剧,指不定憋屈成什么样了的…
文和英的相遇于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后,从书架同时抽出的书的缝隙中,文看到了英罂粟般的眼睛,灿若星辰,从此,沦陷、沦陷…
文爱英,英也爱文,可他们之间从开始就注定悲剧。英是乌镇的客人,她始终要离开,即使乌镇是她唯一故地重游的地方,即使不止一次,她除了文,没有留下来的理由。而文守望者,是东山书院的守护者,书院离不开他,英会甘心在乌镇陪他一辈子吗?
他们,擦肩而过了太多次,被太多的事情阻隔了联系,而当英终于下定决心去乌镇时,文却已和默默订婚了。在默默与劲车祸之后,这段致命的邂逅终于尘埃落定。
与其相伴一生,不如两忘于江湖?如果可以相伴,谁会选择相忘…
爱要大声说出来,不止说出来,还要去做,以免磨磨蹭蹭耽误了一生…
《似水年华》读后感(七):梦一场
喜欢黄磊很多年了,却一直不敢看似水年华。是因为曾经听过的他的一段独白。
他说,在似水年华里,可能看不到他的才华。他希望它是一面镜子。每个人能在里面看见自己。而这本书,这部剧,甚至是这些音乐,都是他对青春的一个纪念。
所以我太怕看见青春里不曾开始便无疾而终的感情。青春,和上感情,于太多人都是命里无法承受之轻。青春受了伤,感情蒙了尘,两败俱伤。
终于看完似水年华,是在大一暑假。没有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只是对于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转身,甚至是每个眼神,都细细咀嚼,如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熟悉而陌生。
于是背上包就去了乌镇。在不该回忆的当口不愿前行,不如旅行,且行且歌。
在去乌镇的路上,是不安的。我放任自己把所有美好的期待都留给这个地方,如果失望,会不会更难过。
走进乌镇的时候,天下起了雨。与其说是走进了剧里,不如说是走进了梦里。那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最柔软的角落。
耳机里循环播着年华似水的音乐。指尖触过那些斑驳的墙壁,时光刻下的痕,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摄人心魄的美,都敌不过缠绕心间的温暖。乌镇,却能让我这行色匆匆的旅人即使离别在即依然能享有一瞬间的安心。
如果不是午夜梦回每每流连,我以为旅程早在我踏进家门那一刻结束。只是,每当深夜失眠如期而至,如若窗外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我便知道,留在乌镇的,不只有我的呼吸,还有那个曾经的自己。而尾随我一路奔波回来,不仅仅是我的身体,还有对曾经的自己,对梦的一分牵挂。
于是在那个江南午后的雨里,我在乌镇,丢了自己。
《似水年华》读后感(八):似水年华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些的曾经、、、这本《似水年华》,让人感觉很真切,生活很多时候就是喜欢跟我们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我们都要去习惯、、、、人生本来就是生活在那些似水的年华里、、、、也正是在那些似水的年华中,我们体会着人世间的冷暖、、、、曾经就算再怎么美好、、、、那都是过去、、年华似水,哗哗流过、、、很多人都注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过客、、、、我们很多时候也注定要成为别人人生的看客、、、一切的一切、、习惯就好、、、、学会去适应生活,而不是要生活来适应我们、、、、
我们会怀念那些似水的年华,因为毕竟美好、、、、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现实的很多、、、珍惜所有,那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