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1-17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10篇

  《昨日的世界》是一本由(奥)斯蒂芬·茨威格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60元,页数:4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一):这个世界

  这是至今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一本书,帮我总结了我的思想在这几年里变成了什么模样,描述了我向往的世界,让我更加清晰我应该热爱的是什么,警醒着我这个世界上究竟在发生着什么。

  从维也纳到柏林到巴黎到英国到瑞士到意大利到印度到美国到苏联到南美再到萨尔斯堡到英国,那个时代的世界跃然纸上;还有那些记得住名字或记不住名字的人类的脊梁们,茨威格先生带我一一结识。他经历过的那些历史瞬间,仿佛我也身处其间。他就像一位认真严肃时间博物馆解说员,在那些凝固的截面里投入自己满满的情感悉心讲解,那些黑白画面突然被上了颜色,那些人物也像被按了播放键一般瞬间有了动作表情

  他勾勒出那个时代的景象,从而也影印出自己的样子。这是一本客观回忆录与主观自传一体的书。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的黯然回首,是他在颠沛流离失去一切时的遥想公瑾当年,所以书中难免多了些对自己的光荣与成就的回忆。他完全资格为此生的成就感自豪,他也毫无掩饰地表示对自己在艺术文学上达到的高度欣喜不已,但他是为自己在所热爱的事业上的成就欢喜,而并不是因为他得以扬名。相反,他觉得一个人的名是最大的误会。

  而最终,他被剥夺了所热爱的一切,被剥夺了命运的掌控权,被剥夺了他珍爱的自由,被剥夺了做世界公民的梦想,沦为一根被狂风卷起在天际飘摇永远无法落地的稻草。他如此如此热爱这个世界!他觉得何处都是故乡!可是这个世界却把他当作异乡人!于是他再也找不到故乡。

  在书的末尾,那么绝望情绪下,他还是要告诉我们,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希望,有黑暗阴影是因为光明终将到来!可是他还是在1942年,也就是本书写完的四年后,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在里约热内卢!在巴西!在那片他看来还是干净的有希望的土地!他成功到达了,可是还是无法释怀,就像他书中所叙“我还一直用德语写文章问题,但我脑子里想的每一个念头,我感觉到的每一个愿望,都是属于为世界自由而战的国家。” “因为我内心深处的愿望已成泡影,四十年来我把自己信念的一切力量都献给了这个愿望,实现欧洲的和平统一。我害怕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甚于自己的死亡,现在战争第二次发生了。”

  是这个世界配不上他。

  再看看现在的世界,难道不是像极了那些恐怖野蛮的历史的开端吗?高涨的民族主义,极易煽动的人民,崛起的右翼党派,无耻的领导人,再加上缺失的人文主义教育以及比任何时代都巨大且高速的信息流,人类难道不是站在再次崩溃的边缘吗?而这个时代还有人来撑起人类的脊梁吗?

  正因为看得更清,所以作为极少数人的我们才倍感无力。

  愿人类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选择,愿一切担忧都落空,愿世界和平。

  震

  17.03.2017

  Kaiserslautern, Deutschland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二):文学的回忆录

  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忆录是我越来越爱读的品种。此书则是精品之一。作者本身便是一个出色作家,用其妙笔回忆了一副自己的人生道路特别是其身份接触到大量的艺术同行们,于是便有许多小小的故事让人读来满口余香。   不过我倒也认为,此书也只能当成小故事阅读。作者由于出身(大资产阶级)与出身地(奥匈帝国)关系,我看基本与下层社会政治事物是脱节的。于是在书中一战前描写成“黄金时代”。作者本身也不隐瞒对政治的超脱或者说“无知”。   所以此书只能当成文学方面的回忆录。如果当成历史就太可怕了。我想这也是作者也只能成为二流作家的缘故。缺乏开阔的眼光胸怀,所以成就也有限。作者对这点倒也有自知之明。   文笔其佳。可反复阅读。   (写于2006年12月14日)书不光要找准时机看,对照的看也颇有意味。此书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本书,我读过作者茨威格的小说、传记,但我依旧喜欢这本。以前是以对书中艺术的角度。作者交游广阔,相识中有大量的艺术名人。而本书则以其个人生活为线,贯穿了一个时代,一个作者认为黄金时代的结束与黑暗的来临。作者可算是个世界主义者,所以正如同副题所做“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本书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回忆录”,它是一个时代,一两代人的回忆。   这次阅读时是以另一本弗洛伊德传遍一起读的(《渴望激情》)。两者书中对时代和国家(奥匈帝国)的回忆交叉起来颇有意思。正如同书中所说,每个阶层有不同的时代年景和城市。都是黄金时代(一战前),本书欣欣向荣(艺术),而弗洛伊德则喜忧参半医学、个人生活)。似同又非同,有意思有趣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三):杂感《昨日世界》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看完整一本书了,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昨日的世界》除外。想来奇怪,我极少对战争的书感兴趣,这也许性格使然,也许由于战争只会带来血腥与残酷,故无法接受吧。之所以茨威格的《昨日世界》能让我一点不漏的看完,那是因为,茨威格怀着深切的人文情怀用极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与欧洲人文氛围,这是一本掺进哲理与抒情的历史战事回忆录。

  对于茨威格,这位无国籍作家(暂且这么叫吧,他虽然出生于奥地利,但是他更将整个欧洲看似自己的祖国,是欧洲共同体的“先锋战士”),我首先是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认识这位影响力横纵欧洲的大文豪,一开始就讶异于他犹如女子般柔腻的心理描写,想不到这般涓如细流、而又漫溢无限激情的笔触居然出自一位男子之手。因此,从这篇小说开始,我囫囵吞枣地大量阅读了他作品的全部……直至《昨日的世界》。

  《昨日世界》相当于他的绝笔之作吧,在他写完此作两年后就悲怆自尽,可见这本书包含了太多的焦虑绝望。可是,茨威格并没有在这本书先天沉重主题中不可自拔,令人惊讶的是,他倾尽他对生活的无限热情,以及生活于他的幸运馈赠中感激他的人生,感激他的朋友……无论是青涩童年还是让人景仰的中年时代,在他的字里行间总是反复出现着这样一个主题:对于自己的人生茨威格是满意的,因为幸运光环时刻围绕着他,殷实的家庭忠诚朋友、呵护他的大师泰斗、一部部成功的戏剧文学作品的问世……在他的人生轨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然,要不是那两场可恶的战争,他的人生还将继续美满下去……

  无疑,正如茨威格本人所坦诚的,他的一生确实是很幸运。童年时代的他就在其父当时奥地利大工业家的庇荫之下,至小就未尝过贫穷滋味;他的母亲是犹太人贵族的后裔,雄厚的贵族背景,足以让他生活在种种光圈之下,因此起点便站在比别人更优越的台阶上。他接受了完整的基础教育,并顺利地在奥地利、德国著名大学接受教育,同时,由于他有着对文学的天生爱好,不像别的同龄学生一样专心致志的完成目前的学业,而是各处拜访各界名人流士,并开始发表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幸运地他一脚就迈进了文学这富丽堂皇的殿堂。以后的路显得越来越顺畅,游历各国,拜谒大师,发表作品,参加上层沙龙……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按部就班

  印象深刻的是他回忆起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最初时刻,是在奥地利一个偏远小镇度过的。文中这样描述:“一连数日,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空气湿而又不使人感到闷热;草地上暖融融的,百花吐芳,郁郁葱葱的树林是一片新绿。当我今天一说起夏天这个词,我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一年我在维也纳附近地巴登度过地七月天。那是一座富有浪漫气息的小镇,贝多芬就非常欢喜把它选为自己地避暑之地。我之所以避居到那里去,是为了在七月集中精神完成那部陀思妥耶夫斯基地稿子,然后到我尊敬的朋友维尔哈伦在比利时地那栋小小地乡间别墅去度过夏天地其余时间。”、“大人孩子,马上就要放假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日仿佛已经预示了整个夏天将无与伦比;……”多么可爱的生活啊,在环境优美,风俗悠闲的小镇自由地度过可爱的夏天,那不就是我多年的梦想吗?不知梦里有多少回,自己回到了那片童年时代的夏天树林里,又看见自己在无忧无虑的打着枝上的“吱吱”直叫的知了,快乐的汗滴在灿烂阳光下发着耀眼的光。没有现实的纷争、没有欺骗的钩心斗角,就仅有宁静,一种超现实的宁静,其实逐渐迈向老年的茨威格即使在战争年代追求的还是内心那片宁静的净土,回避政治,不问世事,……

  但是,没有人能逃脱现实的追捕,茨威格也不例外。战争总是在人毫无准备情况下突然来袭,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创伤,虽经过十年的恢复,看见了盎然的生机,但战争的乌云始终没有走远——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希特勒旋即发动种族戕害运动,将德国所有犹太人或驱逐或监禁或杀害……给犹太民族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他们是一个完全被扫地出门的民族,人们不承认他们是一个民族,而这个民族两千多年来只要求不再流浪,只要求有一块歇脚的安静、和平的土地。”

  这是茨威格在书的末尾给自己民族下的最后注脚……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四):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很少读到书能打动我的内心,读罢掩卷,我陷入深深地沉思。很多细枝末节又和今天的中国如此相像,以为历史如此会开这样的玩笑。人民的狂热,秩序的失控,价值观的扭曲,都可以在今天的中国一一找到对应。

  似乎历史总是喜欢重演,法国大革命,一战二战,文革,不一样的人,同样的疯狂与失去理智。人类是不是天生就贱命,需要隔三差五的血腥来满足自己的空虚

  作者是个毫不妥协的人,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我这一生都是在为了争取内心的自由而奋斗

  像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可惜没能坚持到最后,但是当时他的那种悲愤,绝望,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吧,就像那么多在文革中不堪重辱而自尽的先生们一样。

  自由,希望,正义,这些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字眼,总是在经历过一番洗练之后,才显现出它们的光辉。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都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五):《昨日的世界》读后感

  所限我要感谢:茨威格先生。他让我在这个用优美流畅的句子构筑起来的精神花园漫步到不知时间流逝。我在文字里走进一个遥远的时代,鸟瞰辽阔的世界,领略当时的社会风貌,结识那个时代的文化名人……温暖人性、高雅的情趣睿智见解在笔端纸上流淌,漫进我的心里。

  第77页的一句话:"我对自己的最初诗作很快就有了不同看法.那些诗句不是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是一些不确定的预感和无意识的模仿,只是一种语言上的激情"

  获得一个自己认可说法,没有对或错的判断,光是合理,就能够让人释然

  我对我中学时代的那种狂热,对那种只用眼睛和脑子的生活从未后悔过。它曾把一种我永远不愿失去的求知热情注入我的血液中。

  有人说过:“厚重的历史,每一页都写着重复。”看看《昨日的世界》,然后再反观我们这个依然被隐隐的战争阴影笼罩着的世界,不禁会感叹人类历史永远是文明和野蛮的斗争,可是“毋须悲观,但须警惕”。希望精神的火种再无法被阴霾遮蔽,希望我们离持久的世界和平能更近一步。

  就象雷颐先生在推荐序一开始写的那样:“伟大的作品中总有某种永不过时的东西,吸引着人们一遍遍重读……”在这样的作品里,你会知道什么叫“美丽”——你看不到它的存在,却仿佛沐浴在春风里,看见树叶歌唱、看见阳光落下来……在茨威格的文字中你会觉得身边突然寂静无声,在这清澈透明、又饱含激情的文字里,你会发现自己正在接受着洗礼,你会随着作者的笔深入人类的苦难灵魂,触摸着历史的焦灼和隐痛、倾听他对美好与和平的呼唤。

  昨日的世界已经逝去,但历史和人们将把它永远珍存。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六):一个欧洲人的昨日世界

  这是一部出于绝望而写的自传,但又胜似自传;这也是一部关于欧洲动荡历史的回忆录,却又胜似回忆录。

  于是,迄至今日的全部岁月都只是为了取得内心的同样自由而斗争。但这种斗争在我们的时代却越来越变得艰巨。

  后来,我知道,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看来,我们的道路常常偏离我们的愿望,而且非常莫名奇妙和没有道理,但它最终还是会把我们引向我们自己看不见的目标

  我们曾度过的地狱般的生活业,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一个新的世界已经开始。而正由于我们年轻,我们心里想:这将是我们的世界,一个更美好,更人道的世界。

  纯粹许诺的年龄已经过去,现在该是实现承诺和考验自己的时候了,或者是彻底放弃的时候了。

  因为在那些敌视一切艺术,敌视一切收藏品的时代,我们这些被驱逐,被驱赶的人还必须学会一种艺术,即舍得放弃的艺术,向我们曾经视为骄傲和热爱过的一切诀别。

  只是人们必须学会从更大的范围去思考,从长远的时间去计算。我对自己说,人们应该开始不再单从欧洲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要超出欧洲去思考问题,人们不要把自己埋葬在正在渐渐死去的过去,而是要共享历史的再生。

  透过这些描写,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一战前,一战,短暂的和平等不同时期,内心的变化。担忧,满足,舍弃这些内在情感的表达让我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欧洲,也了解了作者本人。

  关于茨威格,我很羡慕他社交的对象。他几乎认识欧洲所有的名界名流,罗曼罗兰,高尔基,弗洛伊德,瓦格纳都是他的好友。一方面,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这样一个岁月始终随着写作,旅行,读书,搜集手迹,交往的漂泊者,不过在1924-1933这短暂的和平有些自满了。

  这本书虽然整体具有一些悲观的色彩,但作者细腻的描写还是让我喜欢得不得了。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七):书评不敢写,分享几句书中喜欢的句子吧

  我们不得不承认弗洛伊德的正确,他看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之师随时都能被破坏性的罪恶欲念的力量所冲破的薄薄的一层。我们今天的人已不得不使自己渐渐习惯于生活在一个没有立足点、没有权利、没有自由、没有太平的世界。我们早已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摒弃了我们父辈们的以为人性会迅速和不断提高的信念。

  青年人的本性不仅仅是要获得若干印象,而是要对印象做出创造性的回答。

  经历过二战的人,他们再也不相信通过战争而争得的和平会有正义性和持久性。因为他们对上次战争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忆太清楚了。战争所带来的不是致富,而是贫困化;不是满意,而是怨恨;带来的是饥馑、货币贬值、动乱、公民自由的丧失、对别的国家的努力、一种令人头疼的不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诚然,二战与一战还有一个区别,二战具有一种思想意义。这场战争关系到子哟,关系到保存一种精神财富,是为了一种思想而斗争。这就是使人变得坚决、矢志不移。而一战则不同,它不知道要从现实中得到些什么,它只是为一种幻想效劳,即,梦想建立一个更美好、正义与和平的世界。而且只是那种幻想,而不是知识使人觉得参加战争是一种幸运。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八):真实还原那个大时代

  对于不爱好文学的我,难得去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因陈乐民先生在其《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力荐茨威格的这部传记,这才去试读。读后才知茨威格的文字是如此自然流畅,读来毫不费工夫。难得有作家会像茨威格那样在《昨日的世界》里把上个世纪那个年代的社会场景还原得如此真实细腻,读者不知不觉就被带入那个大时代,那个遥远的欧洲,仿佛置身其中,体验那时的苦与乐。

  当然,该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仅限于文学。作者和当时的各界名人的交往的描述更有历史学的价值,可供好奇的读者八卦一番,如作者和罗曼罗兰的友谊,还有和高尔基,弗洛伊德等等;作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也值得身处和平时期的我们反思;当然,茨威格最后的自杀的原因或许也能从此书中找到部分线索。总之,《昨日的世界》既似传记又似游记,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历史作品,不同的读者可以收获到不同的东西。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九):在今日的世界看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回忆录。茨威格,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写这样的回忆录并非是出于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的原因,以至于非得把自己的生平事迹历数于世人。事实上,他写完这本书不久,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几十年的动荡让他心力交瘁,他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我的精神故乡欧洲已然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意在此(巴西)重建新生活,但对于一个年逾六旬的老人再度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为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我向我所有的朋友们致意,愿他们经过慢慢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他出于责任和义务,记录了那个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那整整一代人的遭遇——命运多舛,心灵被时代的剧烈变动激烈的震荡。

  他于一八八一年诞生在一个强大的帝国—哈布斯堡皇朝的帝国,这国家现已在地图上没有了痕迹。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四二年死于巴西,一个遥远的异国他乡之地。半个世纪的急剧变迁,超过他以往祖辈十代的时间。在他心灵刻下斑驳的,难以一一历数的,沉重复杂的回忆。

  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虽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太多地去铺陈历史事件,但从内心细腻地描述了在复杂的时代变动下,人的内心所承受的重量,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中的复杂和纠结,在捍卫和平和人道主义时,那坚韧的力量和勇气。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而一个年代却可以在我们身上烙上深刻的印记。茨威格即使身心在时代动荡中失去了归属感,已然承认自己的命运,用莎士比亚的那句话来给自己安慰:“我们命运该遇到这样的时代。”如果这个时代要降临到你头上,那么就别再和他抗拒了,及时尽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生命,也无法掌握这样的时代。而同时,我又想到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过的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同样短暂的人生,他们这一代比过去的任何一个先祖都有更加丰富的阅历,在那最动荡的年代,也星光灿烂般出现过众多的文学艺术大师还有改变人类生活的思想家们。

  比如说他在书中描述到的他和同样伟大的作家罗曼罗兰的友谊。罗曼罗兰同样也写人物传记。《名人传》,《约翰克里斯多夫》都是出于他的笔下。罗曼罗兰和他一样,面对战争,捍卫人道主义和和平。他对当时的时代保持警惕,他认为,煽起仇恨的人,按照他们的卑劣本性,要比善于和解的人,更激烈,更富于侵略性。在他们背后甚至是隐藏着物质利益的。罗曼罗兰早已痛苦得磨练了他的情操,而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代表了欧洲的良知。1914年,当大多数的作家在仇恨中叫喊地嘶声力竭互相攻击和谩骂,他写出了那篇值得纪念的《超脱于混战之上》的文章,在文章中抨击了国家之间精神上的仇恨,要求艺术家们即使在战争中也要主持正义和公道。而他在战争中写信给茨威格,说:“我永远不离开我的朋友们。”

  比如他曾经和雕塑家罗丹成为朋友。那次看到罗丹雕塑的经历收录进了我曾经的语文课本。茨威格陪罗丹进入创作室参观,因为发现最新作品上的一点瑕疵,就自然地拿起刀进行修改,改着改着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客人的存在,很长时间过去了,罗丹终于为自己的作品舒了一口气,然后就忘记了客人,独自离开了创作室,直到要关上房门时才注意到茨威格的存在。即使如此,茨威格异常激动,在那个他被遗忘的一个小时内,他看到了一切伟大艺术的永恒的秘密:全神贯注,不仅思想高度集中,而且要集中全身精力;每个艺术家都要把自己置身世外,忘却周围整个的世界……

  历史是镜子。对于一个普通人,人处在一个时代的沉沉浮浮中,会忘记很多事情。而当看到过去的岁月,摸索人类命运的轨迹,永恒的善恶交杂的人性,就会学得冷静清醒很多。大一时的计算机老师上课很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每课一主题,开始狂侃。虽然这样的授课方式让学校领导不太满意,却也的确在大一懵懂的岁月让我受益颇多。他曾经说,有时候人感到痛苦是没有想开,而想要想开,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那时候,就知道自己的不快乐或者不开心或者郁闷的感受多么得微不足道了。《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也就是当时他推荐我们读的一本书。

  今日的世界是另外一种场面了。茨威格这个内心敏感丰富的作家,如果活在现今,在先今这样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归属感。他丰富的内心将如何承受这样的复杂?今日的世界,他将从和述起?

  从一八八一年到一九四二年,对于东方的国度,我们的家园,也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近乎一个世纪的动荡,彻底打破了一个古老国度几千年的安宁。又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大地才逐渐恢复生机。但是,人们内心的惶惑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或者说,国家实现了强大,却还没有摆平精神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中,各种文化交流,各种意识形态以强硬的姿态对抗。一方面,我们自己曾经抛弃过的孔老二,如何再重新捡起,好好维护自己的文化,挖掘我们文化中内在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我们如何让世界了解我们,尊重我们,倾听我们几千年内在的古老音符。作为个人,我们没有革命的责任,那么我们需要背负的又是什么?拨开浮躁的声音,我们的使命在哪?

  茨威格在写昨日的世界时已然到了悲观绝望的点,然后再也没有力量继续等待希望而离开活人的世界。但是生者现在身外阳光灿烂,世界太平,虽然不和谐音处处有,但也不影响生者好好生活的信念。相信茨威格他还是相信美好的,只是不想再等待了,他年纪已大,那将要来临的美好时代不是属于他的了。而是,属于我们!

  茨威格曾经从平静稳定的旧时代转到瞬息万变的新时代。心中万千的感慨与纠结,在不长的时间内写在这本书里,可是最终还是找不到归属感,那难捱的痛苦,使得他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理解,我惋惜,回归今日,我也在担心,茨威格可能更没有看到如今天这般更加瞬息万变的生活了吧。如果他在现在,他丰富敏感的内心该如何承受这样的复杂? 我现在慢慢能够接受这句话:“人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我总会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社会会慢慢地乱下去,直到失去秩序,控制,人心浮动,没有归属感和可控感。 所以,我宁愿看到大多数人在安分守己地做些事情,而不是到处都是存在感,存在感,挤去人们安心生活的空间。

  感谢他,从人道主义出发,颂扬正义,仁慈,撇清了意识形态,狭隘的民族主义,给我们留下了这本《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十):时光涤荡了残忍污垢

  悠忽着读完这本482页的书,距离当初在卓越下订单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半年,我很感慨居然有勇气将之读完,而又很失落居然这么久才将之读完。在一个速读时代,翻开一本十页之后还不见男人动拳头女人脱衣服的漫画都觉得索然无味,遑论去听一个19世纪末的中年男人絮絮叨叨。

  奥地利人茨威格,在中国的名气大概就是靠两位“女人”撑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的二十四小时》。这样的篇目很容易叫人觉得这是位感情丰富,时常绕着裙子转的作家,北京大妞徐静蕾则又为他的虚名添了一把邪火。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位奥地利人的情感细腻到令普通男人发指,可是,又恶心不起来。因为他的行文,总能将情感抑制在合适的度,悱恻不怨,哀而不伤。

  和许多被贴了标签的作家一样,茨威格最好的作品不是“女人”,而是一系列历史传记与速写。他有小说家对故事情节的偏执热衷,有诗人对人事命运的澎湃激情,也有社会活动家对历史干预现实的热情果敢,这让他的历史作品看起来很像小说,充满传奇与人情味。这似乎偏离了真实的焦点,可是,什么是真实的历史,谁又知道呢?

  《昨日的世界》是晚年茨威格对一生的回顾,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看着欧洲从理想时代堕落到杀伐荒芜,写完后两年,他就与妻子双双自杀,这本书就成为他对一生行止的最后眷恋,也是对世界的一个回答。很多时候我觉得茨威格很像明季的张岱,同是出生钟鸣鼎食之家,才气过人,游历丰富,盛年春风得意,晚年遭逢黍离之悲,飘零无着,于是著书唏嘘旧物,感怀身世。不同的是,张岱自奉为晚明遗民,而茨威格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在很多重大事件上,他更愿意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破除国界的藩篱。只有当奥地利为德国吞并,失去国籍的他流亡欧洲遭尽白眼,这才痛感人类的偏狭,大同理想的艰难,这也成为他最后自杀的动因之一。

  这本书具体的内容就不说了,相较于现代写作简洁干练的文风,茨威格事无巨细娓娓道来的老派风度会令今人时生厌倦之感,这一点茨威格也有察觉,一战后现代派崛起,新的写作风格风靡欧洲,海明威、马尔罗们已经生猛的扑腾起来,但茨威格觉得一代人最好做一代人擅长的事,他不愿改变固有的习惯,而他的写作也绝难说是失败。

  本书最让我感兴趣的部分是茨威格何以成为茨威格,他生在犹太富贾之家,家人散居欧洲,家庭集会时习惯用六种语言说话;他酷爱旅行,曾周游列国;他热衷交际,曾与欧洲当时最顶尖的作家与艺术家们把酒言欢,这个名单很长也很令人眼馋:里尔克,罗曼罗兰,乔伊斯,高尔基,罗丹,佛洛依德。就像曹雪芹之为曹雪芹,有些人的成长之路确实不可复制。

  曾在微博上写过一些小观感

  《昨日的世界》保持着茨威格一贯的文风,细腻,舒缓,情怀满溢。他把一战前那个奥匈帝国写的很迷人,虽然它老朽,虚伪,保守,压抑,但是又缭绕着一种静谧和温情,充满人情味,而这些都随着一战的硝烟飘散干净,及至二战时,整个社会最后的理智与自尊都抛弃了,赤裸裸的谋求利益与穷兵黩武。而那个昨日的世界,成为茨威格念念难忘的精神家园。

  那些老旧的事物大概都是如此,时光荡涤了它的残忍污垢,留与后人的就是难以企及的文明之光。鲁迅《故乡》里的乡绅残忍世故,受人厌恶。但几十年后,当农村断绝了文化的根基,彻底丧失与城镇精神的联系时,那些已经消失的,以诗书传家,教化乡里,延续文脉的乡绅们,就会引来人们无尽的怅惘和同情。

  茨威格将一战前的奥地利写的很美好,虽然也提及了它的腐败与老朽,但更关注当时人之间诚挚的情感。在哈谢克的《好兵帅克》里,奥匈帝国又是另一番模样,极度的专制与令人鄙视的愚蠢,都在嬉笑怒骂中被讽刺个遍。坐在咖啡馆写作的人与坐在小酒馆写作的人,描写着同样的事物,但情感与认知实在相差甚远。

  当然,哈谢克是捷克人,当时的捷克正在奥匈帝国的控制之下,让一个占领区的人谈论奥地利,自然别指望有好听的。《好兵帅克》据说是哈谢克在小酒馆里喝的大醉时写的,酒馆里的粗俗玩笑与酣畅劲一股脑倾泻在小说中,这和茨威格从舞会归来,坐在书房里锻词造句的端凝严谨,当然是两码事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