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正红旗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正红旗下》读后感10篇

2018-01-27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正红旗下》读后感10篇

  《正红旗下》是一本由老舍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51,页数:1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红旗下》读后感(一):浓重的京味与未完的遗憾

  《正红旗下》,我之前读过,不过没能读完。所以这次又重头读了一遍。最大感触,不是别的,就是老舍先生那浓重的京腔。虽然以前读过京派作家王朔的书,可是跟老舍的老北京话比,王的新北京话就是“假”的了,那是种饱受革命洗礼的“暴力话语”,而老舍的老北京话则是历经几百年融合积淀的胡同话语。老北京话,听来实在有趣:清脆响亮,短小干脆,插科打诨,互相调侃。光看老舍的书,也是能“看”出这些的。而其笔下人物,多是其亲人,从第一笔就可见,他对这些小人物们是有深情的。他们恪守着这几百来积淀下来的传统、风俗,虽然有的旗人已不会骑马射箭,但却不自觉地附庸汉文化的雅。可见,中华文明之同化力是何等绵软深长。不过,这也只能对那些骑马射箭的民族而论。近代,席卷全球的西方文明,随着各种洋货一来,哪还招架得住呢?更可怜的是,当时很多国人对世界形势,国家大事完全清楚或是不太清楚。老舍笔下的老北京们依然按照原有的轨迹生活着,而不知山雨欲来。其实山雨早就到来,1894年的甲午惨败,更早的鸦片战争,竟然对这些旗人们无甚影响。大概泱泱大国的迷梦做得太久的缘故,国人已失去危机感,忘了“居安思危”的古训。可惜,这书在二哥福海找定大爷帮忙对付洋人那里就戛然而止了,不知道是为什么。是老舍面临的政治形势太严峻了?如果老舍没有自杀,应该能续完此书的吧。

  《正红旗下》读后感(二):浸染入骨,静水流深

  大清朝一副大厦将倾的颓势下,一群底群旗人的生活长卷。基色是灰暗的,氛围沉重的,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子衰亡的气息一句话:“大清国日薄西山了!”

  唯一的亮色是刚刚出生的我,但也没有未来。当旗兵的父亲面对现实连梦都不敢做一个。大年三十儿,高龄媳妇生了儿子,奶水严重不足,大女儿遇人不淑年关难过,二女儿乖巧懂事年纪幼小。家里穷的一点年货也没办,亲姐姐住隔壁尖酸刻薄毫无情份……主要还是没钱,常年寅吃卯粮,钱粮永远支使不够,眼看着一年还不如一年……

  小说开头用墨如泼,大姐婆婆和姑母写尽了人间讨人嫌招人烦让人恨的嘴脸,二哥福海又写活了一个觉醒青年种种可爱可敬,对母亲大姐和二姐却是深深地同情了,及至到大姐夫和大姐公公代表的这一类不会骑马的旗兵们却又让人无可如何……

  十成出现之后,剧情急转直下,渐渐地就没有了开头的味道了,及至写到定大爷请客,戛然而止,这样结束其实挺好。我估计老舍先生写到后来,也是觉得挺不对味才丢下来的吧。

  从一小家说到群生相,用笔轻灵举重若轻,画出的是满清晚年那一种破落衰败。

  十成未出现之前的文字,近五十年无有其匹也!

  《正红旗下》读后感(三):热烈之后悲凉之前

  这是老舍先生的遗憾,似幸又不幸。他的未完成,让我第一次对他有了非教科书式写法的印象。他变得犀利而讽刺,但这种变化温和方式表现出来,像是裹在蛤蚌肉里的石子,隐在深处却延绵不息。最值得称道的是老舍的文字十分俗白,仔细琢磨却又精巧的好处,多一分太腻,少一分无味。没有了《济南的冬天》那种轻快明朗而是释放着阴郁的黑色幽默,看完后有一个新的北京,冷,空气是硬的,好像冬天的阴天里风干的一块蓝色粗布。皇城脚下,各式各样的老北京赚着自己的生活

  这本小说是一本自传体长篇,主要写了“我”的出生,皇城给孩子洗三的民俗,结结巴巴的过年,贺满月,义和拳的出现,多老大借洋人牧师的势欺压王掌柜,福海哥求助定大爷……

  摘抄:

  1. 二百多年记下的历史尘垢,是一般旗人既忘记了自遣,也忘记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

  2. 是,他们老爷儿俩都有聪明能力,细心,但都从微不足道事物中得到享受与刺激。他们在蛐蛐罐子、鸽铃、干炸丸子….等等上提高了文化,可是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他们一生像做这个细巧的,明白而又有点糊涂的梦。

  3. 一个比别的民族都高这一等的旗人若是失去自信,想多老大这样,他便对一切都失去信心。他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因而他干什么都应当得到原谅。

  《正红旗下》读后感(四):梦一样轻,现实一样重

  《正红旗下》不是我读的第一本老舍的书,却是最让人放不下的一本。当然,放不下一半因为它传奇的身世:作者还未写完就匆匆谢世,据传当年诺奖曾打算授予本书,正如书最后定大爷家那场没来得及开始的宴会——读者都知道的,一道道菜要流水样上上来,丰盛无比,却偏偏再也看不到分别是几碟几碗,如何精致诱人了。

  另一半的放不下,则是这本书的内容书本身是很短的,第一次看到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的选读上,写大姐给大姐婆婆立规矩的一段,当时只觉得目不暇接,大约这个细节写得太细太长,故而没想到书本来的篇幅会这么短。说老舍先生肯下笔墨写细节,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深刻的细节着实不少,如大姐如何的天天立着规矩,年关母亲的发愁,除夕夜姑母给二姐的古董花糕,甚至于多甫的鸽子,但如要像阅读题一样给出主题,那是办不到的。故而可能觉得这书主题很轻,无非家长里短生老病死人生百态而已。

  另外说这本书轻,来源于它字里行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自嘲:沉重的灵魂不会总是这么顺手的自嘲,给“我”洗三,要用大葱打三下,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又如两位老旗人听说钱粮没了,学着卖萝卜的吆喝:“赛白梨嘞,辣来换”要是换个人来写,这段段可加些颜色的,如批判封建迷信,批判旗人固步自封,耽于享乐。或者真这样写来,老舍也就不再是老舍。

  本书虽然语言诙谐平时,主题也似乎并不突出。但阅读结束,掩卷沉思,又难免感到一丝沉重。而这大概来源于书中无处不透出的宿命感。在时代的滚滚车轮下,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能带着时代所赋予的,浓重的剪影。时代的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保守的旗人“我”的父亲母亲因为老儿子的一场满月酒发着愁,最后还是几乎倾家荡产;向来有办法的海二哥听了十成的话,汗也湿透了脊梁;富贵如定大爷,也在书的最后请洋人吃了一顿饭。那个时代有时代的大悲剧,每个家庭、每个人又有自己的小悲剧。可书里的人们尚且还不至于因为门前的“鸡爪”多起来就过不了年去,老舍本人却究竟也没等到书写完的那一天。

  汪曾祺在写老舍的《太平湖》里说,千古艰难唯一死,老舍则在《骆驼祥子》里说(大意):“这世道,它不让好人有活路。”

  《正红旗下》读后感(五):时代的变迁洪流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心疼

  时代的变迁洪流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心疼

  姑母是一个寡妇,但也是我家重要的人物,虽然时时会来家中拿点煤炭,可是在母亲需要礼服的时候最终还是愿意借出,尤其是我的大姐在婆家拮据的时候,姑母总会拿出几吊钱来接济,可是这一位戏子的老婆虽然吃穿不愁,但是也许是因为是寡妇的原因,总缺了几分傲慢。时代正在变迁,古代的贞节牌坊对女性的束缚可以用剥削来形容,但愿姑母老了,除了有我们的照顾,也能在另一段婚姻中找回幸福

  大姐婆婆是我最讨厌的人,她的架子是极大的,在旗人的头衔下,有钱没钱都得活得体面的她甚至是靠着赊账过日,寅吃卯粮的一家人放不下身段,过早出阁的大姐就成了这家人的仆人,而且是被当作十个仆人来用,大姐因此活得小心翼翼,早上要惊醒,早醒了也不敢再睡着,没有钱使了要考姑母接济,甚至受了委屈也不敢向娘家抱怨,只是默默的忍耐着。然而这些大姐所受的苦难折磨,也许是大姐婆婆活下去的动力,也是那个封建时代下婆婆们存在理由,每一个婆婆都曾经历过被婆婆虐待折磨的日子,可是当自己有了媳妇的时候,自己又变成那个狠毒的人,所以以前的女子,大概都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吧,他们习惯了奴性,习惯了体面,不知道反抗与反思,只能照着先前的路走,婆婆就应该给媳妇下马威,媳妇就只能忍耐或者死。

  福海二哥本没有拿银粮的资格,因为大哥继承了旗人的头衔职位,所以福海二哥只能去找些手工艺活来养活自己,比如漆器,但是这个幸运儿最终也获得了旗人的头衔,不过也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幸运,毕竟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大哥逝去的基础上的补缺。福海二哥是白莲教的,但是他却又有些不同,大概加入白莲教只是为了赶时髦吧,他并不反对朝廷,应该也不认同白莲教的教义吧,可是为什么偏偏要和白莲教的十成套近乎呢?

  多甫大爷就厉害了,喜欢养鸟,但是在时代的变迁下失去了以往的安逸,也想着思辨的老太爷做起了卖鸟的生意,可是最终呢?鸟没卖出去,反倒还被忽悠了。这一类老爷们过惯了安闲清逸的日子,放不下自己的颜面,也没什么活用的本事,在时代的洪流中只能被淹没。、

  定禄老爷是个十分个性的王爷,凡事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因为前一天生了女儿,大概我也因此沾光得到定禄老爷的厚爱。他反对实业,支持教育,但是他支持教育的原因却很奇葩,他认为大家都受教育了,社会上没有了那么多的戾气,也就不会那么乌烟瘴气了,可是他虽然家财万贯,也没有拿出一间房屋来办教育,大概是这样的老爷们都习惯了十指不沾阳春水,偶尔喜欢聊聊时政,但是真正的实际是不会去搭理的,毕竟管家也不懂。定禄老爷有趣的是邀请了洋人牧师到府中做客,但是他还邀请了得道高僧和道长,他邀请洋人牧师只是为了给他下马威而已,这反映出即使是末代封建王朝,那些皇亲贵族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荣耀,虽然社会变革厉害,但毕竟是在皇家大院里生活着的王爷哪能看到洋人的发展呢?

  王掌柜家的十成长年居住在乡下,这一次来京让王掌柜和大家都十分惊喜,但是十成是白莲教的人,闹革命,看清了洋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也算是政治觉醒的那一代。可是却处于孤立无援的一派,没有什么支持,就如进京的他一样一无所有、破旧衣服灰头土脸

  *摘《正红旗下》

  说真的,姑母对于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十分关心;要不然,到后来,她的烟袋锅子为什么常常敲在我的头上,便有些费解了。是呀,我长着一个脑袋,不是一块破砖头!

  我总想不通:凭什么姑母,一位寡妇,而且是爱用烟锅子敲我的脑袋的寡妇,应当吃几份儿饷银呢?我的父亲是堂堂正正的旗兵,负着保卫皇城的重任,每月不过才领三两银子,里面还每每搀着两小块假的;为什么姑父,一位唱小生或老旦的,还可能是汉人,会立下那么大的军功,给我姑母留下几份儿钱粮呢?看起来呀,这必定在什么地方有些错误

  大姐的婆婆口口声声地说:父亲是子爵,丈夫是佐领,儿子是骁骑校。这都不假;可是,她的箱子底儿上并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有她的胖脸为证,她爱吃。这并不是说,她有钱才要吃好的。不!没钱,她会以子爵女儿、佐领太太的名义去赊。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

  大姐婆婆的气派是那么大,讲究是那么多,对女仆的要求自然不能不极其严格。她总以为女仆都理当以身殉职,进门就累死。自从娶了儿媳妇,她干脆不再用女仆,而把一个小媳妇当作十个女仆使用。

  二百多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

  她还要委托几位负有重望的妇女,帮助她安排宾客们的席次,与入席的先后次序。安排得稍欠妥当,就有闹得天翻地覆危险。她们必须知道谁是二姥姥的姑舅妹妹的干儿子的表姐,好来与谁的小姨子的公公的盟兄弟的寡嫂,作极细致的分析比较,使她们的席位各得其所心服口服,吃个痛快

  在那文明的年月,北京的道路一致是灰沙三尺,恰似香炉。好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在香炉里走十里八里,到了亲友家已变成了土鬼,岂不是大笑话么?骡车可是不能白坐,这又是个问题!去行人情,岂能光拿着礼金礼品,而腰中空空如也呢。假若人家主张凑凑十胡什么的,难道可以严词拒绝么?再说,见了晚一辈或两辈的孙子们,不得给二百钱吗?是呀,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大姐夫挑了两天,才狠心挑出一对紫乌头来,去作第一号生意。他并舍不得出手这一对,可是朝廷都快变法了,他还能不坚强点儿么?及至到了鸽子市上,认识他的那些贩子们一口一个多甫大爷,反倒卖给他两对鸽铃,一对凤头点子。到家细看,凤头是用胶水粘合起来的。他没敢再和大姐商议,就偷偷撤销了贩卖鸽子的决定。

  在这一片声响之上,忽然这里,忽然那里,以压倒一切的声势,讨债的人敲着门环,啪啪啪啪,象一下子就连门带门环一齐敲碎,惊心动魄,人人肉跳心惊,连最顽强的大狗也颤抖不已,不敢轻易出声。这种声音引起多少低卑的央求,或你死我活的吵闹,夹杂着妇女与孩子们的哭叫。一些既要脸面,又无办法的男人们,为躲避这种声音,便在这诸神下界、祥云缭绕的夜晚,偷偷地去到城根或城外,默默地结束了这一生。

  老王掌柜有时候受良心的谴责,认为自己颇欠诚实,可是管事的告诉他:你想想吧,若是一节只欠你一两银子,我怎么向大爷报账呢?大爷会说:怎么,凭我的身分就欠他一两?没有的事!不还!告诉你,老掌柜,至少开十两,才象个样子!受了这点教育之后,老掌柜才不再受良心的谴责,而安心地开花账了。

  “你是不敢打洋人的白莲教!别乱扯师兄弟!”

  二哥以为这样扯关系,可以彼此更亲热一点;哪知道竟自碰了回来,他的脸红起来。

  他入了基督教。全家人都反对他入教,他可是非常坚决。他的理由是:“你看,财神爷,灶王爷,都不保佑我,我干吗不试试洋神仙呢?这年头儿,什么都是洋的好,睁开眼睛看看吧!”

  他最喜爱的是多老大这类的人。他们合乎标准:穷,没有一点架子,见了他便牧师长,牧师短,叫得震心。跟他们在一道,他觉得自己多少象个小皇帝了。

  多老大苦闷。他去问那些纯正的教友,他们说信教是为追求真理,不为发财。可是,真理值多少钱一斤呢?

  酒席设在离花厅不远的一个圆亭里。它原来是亭子,后来才安上玻璃窗,改成暖阁。定大爷在每次大发脾气之后,就到这里来陶真养性。假若尚有余怒,他可以顺手摔几件小东西。这里的陈设都是洋式的,洋钟、洋灯、洋磁人儿……地上铺着洋地毯。

  《正红旗下》读后感(六):庋架小品(五):正红旗下.小人物自述

  此戋戋小册包含老舍先生两部小说。《正红旗下》大约写于一九六一年底至一九六二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而一九六二年正是学界所谓老舍创作的“空白年”,尝闻此书乃是其偷偷写的,也就是说“空白年”并非空白,此中大可一寻老舍先生的创作心路。《小人物自述》则是新近发现的老舍另一部自传体小说,写于一九三七年,因抗战事起而辍笔,曾刊载于三八年天津《方舟》杂志第三十九期。二者均为作者自述身世的,读者除却欣赏作品之外,似也可藉此一窥先生之生平一斑,乃研究先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寒斋所藏此册,乃为数人题签本。舒乙在扉页题曰:“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最后一部著作,也是最好的一部。小人物自述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可惜,两部都没有写完。是个悲剧。像他本人一样。 舒乙 一九八八.一.二十四 于幽州书屋。”下则分别有苏叔阳、梁衡、孙竹的签名;封二则有汪曾祺签曰:“焦尾琴 汪曾祺”,按焦尾琴,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汪先生也妙人哉,莫说诉诸长篇大论,便是只言片语,也必有典。猜想大约乃是一次雅集或研究性质的小型座谈会,题签者与会并留此墨宝,而持着竟不知其宝贵或不慎流出,余竟有缘而得矣。只是,到目前为止,尚对那“幽州书屋”屋”所知甚少,据闻乃老舍夫人胡絜青及其子舒乙所办,以销售老舍著作和其他“京味”书籍而名重一时。

  此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零年六月初版,八七年五月二版三印;封面设计王申生,夏葆元、林旭东为《正红旗下》作了六幅插图,夏葆元复为《小人物自述》插图二幅,亦颇可赏。

  补记

  关于“幽州书屋”一事,余寡闻且疏懒;此小文写毕便匆遽贴于网上,并不曾查阅任何参考资料。“吴钩”书友迅即发来关于“幽州书屋”的一条链接,俾增知良多,在此补遗并向原作者及“吴钩”致谢。

  附:

  记忆中的“幽州书屋”(2011-05-18 21:00:36)

  现在的北京人,北京的文化人,不知道有多少还能记得“幽州书屋”的。这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十字路口西南的小小书屋,是老舍夫人胡洁青和儿子舒乙开办的。记忆中它是1985年8月25日开张,一直经营到九十年代初。书屋销售的大部分书籍,都是老舍的作品。

  我之所以一直忘不了这间小店,其原因有二:一是开张那天的盛大场面,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二是因为这间书屋带给我的感觉,是其他书店所没有的。当年的北京城,这样的书屋凤毛麟角,就算在今天,那样特别有文化气息的书店,不敢说完全没有,但我还没遇见。我在幽州书屋得到的不仅是喜爱的书籍。

  85年8月25日是个星期日,幽州书屋正式开张。选择星期日开张,我觉得是照顾读者到场参与的需要。那个年代,上班一族们只有周日有时间。我那时刚刚大学毕业,正利用用人单位的最后报到期限还未到的借口在家偷闲。那天早上,我来得很早,以为能抢在他人的前面占据有利地形。因为我知道胡洁青会来,很想能有机会找她签名。老舍是我喜爱的文学家,那一年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四世同堂,也许是电视剧热播的原因,小说四世同堂也火了起来。一时间,老舍作品被热捧。正因为如此,幽州书屋开张,成了老舍读者们心目中的大事,还没到开张剪彩的那一刻,小小书屋门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年轻读者。

  那个时代,经常可以见到书店门前读者云集抢购图书的景象,几百人堵住大门,水泄不通,连交通都受影响。记得沈阳新华书店陈毅诗词选上架的那天,就是这般人潮涌涌。我那时很年轻,习惯性地往前挤,被一大堆人挤在墙边,是接近书店大门口的墙边。在我的前面,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个头高高的,挡住了我的一部分视线。接近开门的时候,聚集的人更多了,门口完是一副无序的乱相。我被人流挤得,紧贴着戴眼镜的男人,连他的呼吸都听得清清楚楚,忽然,我发觉这个男人有点面熟,正在琢磨在哪里见过他时,贴在这个男人身边,也是紧贴我的另一个男青年忽然问了中年男人一句:你是陈昊苏吧?中年男人笑着说是。原来他就是北京市的现任副市长,陈毅的儿子陈昊苏。我说我怎麽觉得他很眼熟。

  多年以后,我常常想起这场邂遇。那时,人家都说陈昊苏副市长随和亲民没有架子,从他以一个普通读者,普通市民的身份参加书屋开张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评价完全不是逢迎吹捧。对比现在那些官员的作风,这样的副市长更是值得北京市民怀念。

  胡洁青来了,被一大帮人簇拥着往书屋后院走去,陈昊苏也被主办方请去后院。那里有个座谈会,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只能在门外等候签名。我不愿久等,买了几本老舍的书后,便离开了书屋。从此,这间书店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场所,有事没事都会来逛逛。我喜欢书店门口那面写着幽州书屋几个字的大旗,远远看去,古香古色,很有文化气息。本来北新桥那条街就是地道的老北京街道的模样,有了个幽州书屋,京味儿更浓。书屋左右都是参天大树,树荫遮日,夏季里光顾,会有一种清凉的感觉。

  书店开张的前几年,生意还算不错,他们不仅经营老舍的著作,还销售一些时尚流行的书籍。我88年初出国留学,此后每年回北京探亲,都会专门去幽州书屋看看,渐渐地我发觉,书店的经营越来越惨淡,最后关门大吉。不晓得关张的主要原因是什麽,但时代变了,年轻人的兴趣变了应该是主要的因素。进入九十年代,全民下海,有谁还会对一个过气的作家感兴趣?即便老舍的文章再好,说得也不是现实的事,用的也不是时尚的方式,年轻一辈不欣赏也是正常的事。

  在幽州书屋由盛变衰的日子里,我对老舍和他们家人的情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在国内,看到的关于老舍的信息都是正面的。出国以后,看到的资料很多,面儿很广,没有任何人为的限制,老舍和他家人那些种种负面的东西,一一展现在我的面前。我那时才知道,原来老舍是很左的一位作家,当年他曾激情支持对地主的残酷斗争,无情镇压。只是没想到若干年后,这样的斗争会落在他自己的头上;我还知道,办幽州书屋,把老舍当大旗的胡洁青,曾在文革中报复性地揭发老舍和女学生有暧昧关系,让老舍很痛苦;我还知道,一直在人们面前不断地讲述父亲如何遭迫害的舒乙,在文革时大义灭亲,批斗亲生父亲。据说这是导致老舍自杀的很重要因素。这一切的一切,无论真相如何,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不再崇拜老舍,甚至对他们那一辈,那一群左翼,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反感。幽州书屋在我的心里彻底消失。

  《正红旗下》读后感(七):《正红旗下》:多希望故事能讲完

  在“我最喜欢的老舍作品榜”中,这部未写完的作品一定排在前三名。可惜书未完,老舍已自沉太平湖。

  看了一点《人有病,天知否》,得知老舍会单口相声,朗诵时的北京腔响亮又好听,还会唱大鼓,还特幽默。这么一个类似葛大爷般讨人喜欢的人物,还是个养花爱猫的男子……多有魅力的大叔啊,可惜历史对这样的人总是毫不留情。

  按照“读书笔记”第一要点的要求,先“概述作品主题”:本书讲述了清朝末年北京市底层旗人的生活状况,同情贫苦辛勤的普通百姓,批评部分旗人不劳而获的心理。笔触幽默平静,在不紧不慢讲述普通百姓生活的同时,也指明了清朝亡国的历史必然性。

  与两百多年前入关的祖辈不同,当时的旗人已经风光不再,用“我”的大姐夫的话说,是“别的不行,吃喝玩乐数第一”。他们中的大多数,每月领着一份或几份钱粮,而不肯花一丁点心思在“工作”上。他们的日子,在赊账买好吃的与遛鸟逗蝈蝈中度过,春节到了,宁肯累瘦一圈、将房契抵押出去,也要把北京城所有景点玩遍。他们的人生宗旨是“债多了不愁”“帮人干活最丢人”,他们看不起不敢赊的亲属,当自家门前的“鸡爪子”记号太多、债主们已经堵着门要求还钱时,他们就搬出自己“尊贵”的身份,用响亮的京腔斥责他们穷着急,“欠了日子欠不着钱!”

  不管有钱没钱,这些旗人自顾自地沉浸在“小刺激与小趣味”里,对外面的大世界熟视无睹,活在一片混沌中,当然这混沌是被精致地装点起来的。

  对“他们”,作者的态度是批判而悲悯的。他们的代言人,是“我的”大姐婆婆一家。

  也有优秀的旗人,比如福海二哥。他懂礼数、嘴巴甜,会讨长辈欢心,也能做事,他为“我”的洗三庆典忙前忙后,毫不介意连碗面条都吃不上;他同情加入“义和团”的王掌柜的儿子,尽管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小伙子老忍不住拿话噎他。他自己是个旗人,却不同于“我”的大姐婆婆一家,他肯学习,不以帮人干油漆活为耻。当为老王掌柜的事儿踏上“定大爷”尊贵的家门时,他紧张归紧张,心里对定禄“正经话夹在闲话中说”的虚张声势的伎俩很不以为然。他是腐朽的大清社会中的一点希望。如果故事能讲完,他身上应该会发生不少故事。

  这是老舍晚期的作品,无论是驾驭故事的能力,还是语言的纯熟,都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境界。以平静且幽默的口吻批评人,以“理所当然”的态度表达对陈规陋习的不满,是这部作品中老舍惯用的方式。看多了有点贱贱的可爱感,我个人很喜欢,摘抄几句:

  “在那年月,一位大姑子而不欺负兄弟媳妇,还怎么算作大姑子呢?”

  “据看过阎王奶奶的人说:当阎王奶奶打扮起来的时候,就和盛装的大姐婆婆相差无几。”

  “他一看到别人为生活发愁着急,便以为必是心田狭隘、不善解脱。”

  “我同皇太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大概差不多,要吃饱了才能乖乖地睡觉。”

  “牧师专收有罪的人,正好想买破烂的专收碎铜烂铁。”

  还有一些不动声色的幽默,用词都一本正经,却都在悄悄使坏:

  比如多老二的“有声有色”的竹布大衫,一穿起来就刷刷乱响。

  比如除夕,“我”的姑母给了二姐一块从重阳放到除夕的花糕,“古色古香”。

  比如老白姥姥给“我”洗三,用一根大葱打“我”的脑袋,还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果真见效,“我有时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

  比如“我”的大姐婆婆一早起来就“计划着先跟老头子闹一场”,结果老头子先出去了,“老太太扑了个空,怒气增长了好几度,赶快拨转马头,要生擒骁骑校(她的儿子)。”

  老舍的文字,是简洁、纯熟的北京口语,看他的书,哪怕故事没讲完呢,字里行间也能咂摸出趣味。虽然如此,我还是好希望看到《正红旗下》的完整版,定禄请牛牧师吃饭,目测是一个小高潮的前奏,故事在这里戛然而止,看的人得呆上好一阵。惊堂木一拍,之后那句“且听下回分解”,就悠悠地荡在历史的天空里了,杳然无痕。(2014-02-27)

  《正红旗下》读后感(八):浩然之气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毕生追求冰清玉洁是中华文人亘古不变的操守,“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投身汨罗,以身殉国,后之士人分分效仿。 是以士可杀不可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是以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吾辈中华英杰,满身浩然正气。难道还有别的国家民族可以相提并论吗?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太白纯以气象胜”,当今在没学者能如静安先生一样,慷慨激昂,指点古今。 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王国维先生义无反顾。 介绍先进文化,传承中国文明,为学术界牵引指路;倡扬独立精神,播撒自由思想,为汉民族重铸新魂。 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臣之不得已乎?在封建与民主,精神与肉体,新学与旧学的矛盾中,王国维先生想:五十年来,只欠一死。 天呐!是上天要灭我大清。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皇都陷落,大清败亡。八国入侵,裂土分疆。世受皇恩,浩浩荡荡。不敢苟活,把身献上。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先生,于豁达闲适中通晓天命,以身殉了中华文明,义无再辱! “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管他叫大哥”,多么乐呵开朗的张大哥,多么幽默风趣的老舍先生啊。 有段时间,我闭着眼,梦中梦外都是忍辱负重的瑞宣,蝇蝇苟且的祥子,崇洋媚外的猫人。是的,讲老舍先生,谈论先生的作品,谈论先生的人格魅力,谈论先生的人文情怀,我可以和你聊一整天,越聊越兴奋。 30年代,老舍先生留下了这个年代最伟大的作品《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进行了刻毒犀利的思考; 40年代,老舍先生留下了这个年代最伟大的作品《四世同堂》,对危急存亡之际,忍辱负重,捐躯赴国难的中华儿女表示了崇高的赞扬; 50年代,老舍先生留下了这个年代最伟大的作品《茶馆》,对三个不公平时代表达着自己痛彻心扉的憎恶; 60年代,老舍先生本该留下一部中国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正红旗下》,对中华文明进行一次亘古未有,穷源竟委的归纳总结,只是…… 1966年8月24日傍晚,我最敬仰的老舍先生,中华民族永远的人类艺术家,坐在太平湖畔想了又想,大彻大悟,决定:放自己一条生路!!!

  《正红旗下》读后感(九):老舍不“进步”的时候最成功

  一本没写完的书,是老舍的不幸,也是老舍的幸。

  老北京的风情、旗人的风俗、面子文化的精髓被老舍的一支妙笔写的如此自然、熨帖、俏皮,却又是一首浸到骨子里的挽歌。放眼现当代中国文学,再没有谁能把热闹中的哀伤,嬉笑中的悲凉写的如此毫不做作。钱钟书在某些方面可以与之一较,但是钱钟书的学术素养让他的文字太过机智、诙谐,多了些卖弄、表演的嫌疑。可是即便是钱钟书,建国后恶劣的文学环境也让他无法再写出心中的佳作。在以往的大家们纷纷辍笔、转行,或作应景文章时,老舍能写出《正红旗下》实在不能不算是一个神迹。老舍投了湖,《正红旗下》未能完成,确实是一大不幸。

  但是,好在此书没写完,堪堪留在了那个大厦将倾未倾,旧梦将醒未醒,人人都惶惶无所终的时刻。老舍真的是要求进步,一定要努力按照典范标准写些个觉醒人物、帝国主义、历史规律的必然性,结果就是十成、牛牧师这些人单薄得如同纸片、抽象得如同公式,拿什么跟机灵可爱又周到的福海二哥比、跟尖酸刻薄又自负的姑母比?此书如果继续写下去,一定就是觉醒、革命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我不想看福海变成一个革命者,因为福海再懂得变通也是旗人、再苦也不会造皇帝老子的反。老舍没能写下去,没能向着规定好的创作条框更进一步,其实成全了他心中的老北京,成全了我们这些读者。这,是《正红旗下》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打五星、荐此书,为的是老舍笔下那些苦苦挣扎着的、含泪的小人物。

  《正红旗下》读后感(十):偶然,是必然的产物

  生活中,很多事的发生,看似偶然,但其实却是必然的。比如重大疾病的生发、婚姻的破裂等等,往往看起来是由于某些事的发生而导致的结果,深究其因时会发现,其实都是前期日积月累积聚的问题在一些诱因下的爆发,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生活如此,社会亦是这样。

  读书的时候,说到清朝灭亡,封建制度崩溃的原因,无外是诸如生产制度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帝国主义的入侵等等此类非常抽象的概念和缘由,理解起来,似是而非,似乎全都明白通透了,合上课本,却往往不知所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而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让我对这原因有了具象直观而又深刻的理解,他通过对隶属于正红旗的几位旗兵及其家庭的社会生活的生动刻画,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告诉世人:清王朝走向末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棵根茎都已经腐烂了的大树,轰然倒塌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二百多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他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

  作为清王朝八旗兵制下最基本组成单位首领的佐领(职位相当于今天的营长)和骁骑校(职位相当于今天的连长),不懂得带兵与打仗,不会骑马与射箭,而把毕生的精力都花费在养鸟、遛鸟和唱戏等吃喝玩乐里。作为上层阶级的军官和贵族,不知道世界形势的急变与朝廷的危在旦夕,只知道应酬和讲气派,把全部心思都花费在显示身份的各种讲究里。尽管,英法联军攻入京城,烧毁了圆明园,可那已经过去了不是,北平又恢复了平静不是。尽管,旗人的地位大不如前,生活一天难过一天,可铁杆庄稼照样还有不是,没银子吃喝购买可以赊账不是。上至身负保卫皇城安全、保卫大清皇朝重任的八旗贵族和子弟,下至汉族、回族等各民族的平民百姓,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整个北平的人民都乐于活在这种安逸的日子里,大多数人不肯,也不愿意做出改变,而在固步自封里,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结果的产生,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清王朝的八旗兵制,曾经让满族子弟扫南荡北,打下天下。二百多年前,清兵入关时,是何其的威风。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这种制度下,旗人是没有什么自由的,不允许随便离开本旗,随便出京。虽然可以学手艺,但是会遭人嘲笑。八旗子弟就应该当兵,保家卫国。可是,旗族人口越来越多,而旗兵的数目是有定额的,因此,它不但逐渐使旗人失去了自由和自信,而且让多少人终身失业。同时,吃空头钱粮的在在皆是,又使等待补缺的青年失去有缺即补的机会,比如先生的姑母,一位寡妇,竟吃着几份儿的钱粮!且让我们看看先生对此是如何痛心疾首的哀嚎吧:

  “黄河不断泛滥,像从天而降,海啸山崩滚向下游,洗劫了田园,冲倒了房舍,卷走了牛羊,把千千万万老幼男女飞快地送到大海中去。在没有水患的地方,又连年干旱,农民们成片地倒下去,多少婴儿饿死在胎中。同时,在北京,在天津,在各大都市,作威作福的叱喝声,胁肩谄笑的献媚声,鬻官卖爵的叫卖声,一掷千金的狂赌声,熊掌驼峰的烹调声,淫词浪语的取乐声,与监牢中的锁镣声,公堂上的鞭板夹棍声,都汇合到一处,“天堂”与地狱似乎只隔着一堵墙,狂欢与惨死相距咫尺,想象不到的荒淫和想象不到的苦痛同时并存。这时候,侵略者的炮声还隐隐在耳,瓜分中国的声浪荡漾在空中。”由先生的话我们可知,清末接连的农民起义并不是偶然的,列强在中国的长驱直入、百战百胜也并不只是因为他们的船坚炮利。大清王朝的根基都已在腐烂、发臭,气数怎可能不殆尽呢?!

  这篇小说带给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先生用一个以前我从未接触过的视觉角度陈述一个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描写非常生动而又细腻深刻。对清王朝覆灭的原因有探究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读一读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它会给你很多的不一样的视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