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1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精选10篇

  《三月的邀请函》是一本由(日) 角田光代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一):人生能够修正吗?

  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不是因为没时间,也不是因为书太厚,是因为真的很无趣。每个桥段都觉得似乎不该止于这样,但是,必须承认这才更贴近现实。角田光代的这本书写得非常细腻,我们似乎都曾有过这样的迷茫,似乎也经历过书中主人公们的思考改变与回归······

  几个从少年一起到中年的昔日好友,风采或者颓靡的每个人都企图在做着一件事-------修正自己的人生。从三月份大家收到裕美子和正道的离婚邀请函开始,麻美出轨继而回归婚姻,留春结婚,宇田男始终游离于边缘。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思考与改变。

  彷徨是多数人都有过的感受,这帮人的青春远了,到中年依然没有明确自己的生活。却不能诟病他们怎样,因为不知不觉我们也曾经重复过那些故事

  偶尔读到这么细腻的故事,可以帮自己从生活中冷静下来,看清一些人事物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二):三月末的邀请

  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击中我心的书了。

  第一本喜欢上的日本小说

  第一个喜欢上的日本作家

  甚至于我迫不及待想看遍她的每一本书。

  甚至于我对角田光代念的早稻田也充满了好感

  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看完了迟迟不想还回去。

  怎么说呢。我觉得会借这本书就是一个神奇缘分

  光从书皮看它不会对我具有吸引力。初看还以为又会是一个拖沓乏味简单的青春小说。书名也没有啥特别

  只是刚好在三月的尾巴上在书架上的一瞥。仅仅因为是三月吗。

  其实我本来没有报太多希望。甚至想着回去翻翻看无趣第二天就还回来好了。

  好吧。可能是没有期待,就连开始看就的确蛮日式。

  不过越看,越惊喜

  尽管书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不会特别讨我的喜欢。但是在角田光代的塑造下,都那么活灵。不管是离婚后还绝望习惯地喜欢正道的裕美子。还是其他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太普通不过。整个故事。整个架构。也都不具多少创意。从三个主要女生的视角看待这段友谊和青春。对女性心理描写之细腻。真的很佩服。我不知道会不会每个人其实在自己平凡生活生活里却会活得这么不易呢。

  今天就要去还书了。我知道这本书我还是不算读过。

  现在的我还停留在想追求看书的数量来给自己填充不安的初级阶段。再读它。下一次。我想我的心态也许会有所不同吧。

  #书摘#

  那个时候仿佛觉得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一部电影放映机在转。在电影放映机里,其他的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自己那帮人才主角。以为放映机会永远不停的转下去,哪怕岁月更迭,哪怕物是人非

  想到这里,她哭了。出溜了一下鼻子,裕美子察觉到自己哭了。不带任何感情的、宛如排尿般的眼泪视线落在依然拿在一只手里的手机上面。然后她莫名地有种奇怪感觉,感觉从十八岁开始一直待在这个地方,在电视前面的沙发上,在只有她一人的房间中,无谓地淌着眼泪。

  对裕美子来说,世界只有两种情况:正道物理性存在或者不存在。自己总是蜷缩在正道不存在的世界里想象着正道存在的世界。

  裕美子感觉内心深处的某一部分,有一粒葡萄大小的地方,变得硬邦邦的。

  裕美子觉得心里面葡萄干大小的硬疙瘩刹那间变成了拳头大小。不可以,她想。今天不想发生无聊的口角,自己和正道都再清楚不过,那样的口角不会通向任何地方。

  有趣的是,这个男人比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多年的闺中密友更能一发即中地伤害自己。花费十五年时间所掌握的竟然是如何使对方收到伤害。她感觉到不可思议更甚于讽刺。

  假如我现在二十岁,或许和这个让分手会让我悲伤不能自已,将这个会场炸掉。不过,我已经三十四岁了,我现在觉得特别高兴。并不是为和这个人分手感到高兴,而是为未来的不可预测感到高兴。

  在场的诸位都不认识不和泽井正道在一起的我,连我自己都已经忘记不和泽井正道在一起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所以对于明天自己即将变成什么模样,我一无所知。我为自己热切期盼着这些事情感到高兴。

  麻美屡次试图回忆,然而偏偏那段记忆每次都像拔掉牙次一般戛然而止,无从忆起。

  麻美倒不觉得是因为关系恶化交谈减少,而是因为距离近了不再有交谈的必要。其证据就是沉默丝毫不觉得压抑,且不觉得尴尬

  浦岛太郎:日本民间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因为救过一只乌龟,后被乌龟报恩带到龙宫。数月后回家是获赠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岁月。

  裕美子认为充留具有别人不具备的力量,有一种不惧怕任何荒芜之地勇往直前的力量。

  我们所有的人都将自己想这样做和想让对方这样做混淆在一起生活着。那就是所谓关系。

  裕美子一边说,一边再次感到惴惴不安麻烦了。谈话进行得如此一帆风顺可麻烦了。自己话被他过于正确的予以理解,心里渴望的答复被准确无误地予以回答可麻烦了。因为跟别的男人谈话时会一一进行比较的。因为无法再次恋爱了。因为不得不认真地为孤独地死去而担忧了。

  和一个人交往之后对别的女孩子目不旁视是常识呀。能将这些事做得很漂亮的男人这世上有很多呀。为什么我偏偏看上了你?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三):互相理解没可能做到,就连感同身受都是困难

  ————————————ALL NOTES————————————

  充留:

  所谓恋人,本来不就是寒碜的么?(P18)

  “总感觉你也好,你的朋友也好,身体的一部分没有从那里出来,对吧?”(P114)

  “自己想这样做和想让对方这样做截然不同”,可我们所有的人都将自己想这样做和想让对方这样做混淆在一起生活着。(P201)

  自己一直仅仅想让宇田男看到一个成功的自己。希望成为不被宇田男轻视的大人

  “你身体的某一部分还保持着学生时代的模样。”我何时才能成为大人呢?

  大家都只是在贪婪地挽回失去的青春。

  这是今天注定要做的。她不能永远待在这里,不能永远待在二十二岁的地方。

  如若不这般开始做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以及从未希望做的事情的话,自己将很难从现在所处的地方走出来。(P205)

  因为“过去”是弄不到手的啊。(P266)

  没关系了,我能够完好谢幕了。能够将走在神田川岸边那个可怜小姑娘送走了。(P278)

  “往后会怎样呢?我们”

  “好像也不会怎样的吧。”

  “一直寒碜下去吗”

  “夫妻就是寒碜的吧?” (P2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裕美子:

  可是,该说点什么好呢?

  彼此互道“真高兴呀”或是“总算……”吗?

  已经无话可谈了。(P25)

  裕美子觉得实际上从十八岁就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对裕美子来说,世界只有两种情况:正道物理性地存在或者不存在。自己总是蜷缩在正道不存在的世界里想象着正道存在的世界。十五年来居然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

  裕美子晓得,在手机上打上“现”,就会转换成“现在在车站”,打上“便”,备选文字中就会连续出现“便利店有需要东西请讲”。在自己手机上打上“什”,就会出现“什么都不需要”的备选框。总觉得只需打上一个字就能显示多种文章短信功能象征着自己的夫妇关系。

  没有办法伤害到他,他却深谙伤害我的办法,一发即中地伤害自己。(P30)

  对野村遥香,不可思议地没有心存嫉妒。裕美子真心实意地同情她,觉得她可怜。正道什么都不能给她,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她想见证他们的未来。(P36)

  “我的青春被非法榨取了呀”(P122)

  正道是喜欢上就立马上床的男人,弄不好是上了床立马就喜欢上也未可知。

  裕美子认为下次的约会可能会很愉快,可是下次的下次之后还有下次,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下次的下次的下次的下次的约会之后和他们待在一起的自己。换句话说,裕美子无法理解建立关系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眼下裕美子没有恋人。照旧有联谊会的邀请,照旧开心。裕美子精心化好妆出门,被男人们奉承一番之后美滋滋地回到填满心仪之物的房间,卸妆,悠悠地洗澡,在一个人睡过于宽敞的双人床上摆成“大”字形睡觉。

  正道不那样划分人。他不说充留是成功的女人,倒也从未断言宇田男是不中用的男人。人无非是客观存在的而已。所以和正道在一起时,裕美子从不自卑。(P127)

  我说充留,我什么都不知道呢。这世上有迪士尼公园也好,男孩子给拎东西也好,我什么都不知道呢。多少品味一下这些不行吗?发展成交往的话,不又是一味地成为早饭面包还是吃米饭、盘子打没打碎发生口角吗?眼下我还不想与那些事扯上关系,我只想过得开心点。(P129)

  联谊会和一次性约会的循环往复不会有任何结果。那虽然不会伤害自己,却也不能将自己带去任何地方。(P130)

  这不很好吗?没有孤零零一个人,还没有被踹掉,还能吃和食。(P137)

  谈话进行得如此一帆风顺可麻烦了。自己的话被他过于正确地予以理解,心里渴望的答复被准确无误地予以回答可麻烦了。(P222)

  自己不也想得到二十岁时没有得到的东西吗?不也对迪士尼乐园和开车兜风感到欢欣鼓舞吗?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呢?是不是曾经无法得到的东西将永远无法得到、得到的东西则永远属于自己,是不是只能这个样子呢?(P223)

  ——“就是因为那个女孩子我们才分开的,所以你们还是不要草率分手哦。我们的离婚岂不是成了徒劳?

  ——“原因在于她吗?” (P225)

  我去过迪士尼乐园了呀。裕美子在心里悄悄对正道说。喂,知道吗?单单在小酒馆喝完酒直奔公寓算不得约会呀。驾车兜风手牵手地走、在富有情调的餐馆里吃饭、一直送到车站,世上有这样的约会呀。和一个人交往之后对别的女孩子目不旁视是常识呀。能将这些是做得很漂亮的男人这世上有很多的呀。为什么我偏偏看上了你?

  如果扯到一起的不是他,或许如今的自己会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吧?让自己变成今天这个自己的,不是父母不是朋友不是学校,而是这个男人。

  一想到你遇到别的女孩子,一想到今后要一直和或许往后会一直不断变换对象地遇到女孩子的男人一起生活,我就会觉得骤然间筋疲力尽。(P242)

  已经一岁了呀!

  是我的年龄啊,我的。从离婚开始的。

  不知为什么,觉得自己没怎么成长。反倒是觉得倒退了一样

  不过,一岁的小婴儿不也还什么都不会吗?一年的成长确实有限啊。(P268)

  lt;才一岁而已嘛即便没有喜人的进步也完全不用着急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道:

  “你呀,就是一个一旦产生责任,就会立马把脸一翻落荒而逃的男人。”(P75)

  裕美子内心根本没有必须如何去做的想法。像必须工作啦,工作的话必须做有价值的事情啦,像这样一些类似人生规范之类的想法,她一丁点都没有。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道同大学时代一样沉迷于和其他女性的恋爱,不能不认为是源于那种规范的缺失。(P84)

  她必定是给类似这些规范样的东西束缚住了。已婚的恋人之所以离婚是因为自己,既然如此,自己也必须做与之相应的事情。自己必须比他曾经的妻子更胜一筹,自己和他的关系必须比曾经的夫妻关系更甚一筹。

  新家是按照她的规范建成的窘迫城堡

  坐在对面或坐在床上自己旁边位置上咯咯笑着随声附和的裕美子的身影挥之不去

  管他到了两点还是三点还是天空泛白,她不说完是不会睡觉的吧?(P88)

  这人喜欢弄不到手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美:

  这里要笑吗?这里要哭吗?这里要生气吗?总是这样子窥视着周围,慢半拍地笑、高兴、生气,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感觉的女人。(P106)

  他们判定为“老土”的东西,那就是被固定观念素服的那类无聊之人。例如见到女孩子吸烟就皱眉头男孩子,或者随身物品全都是一目了然名牌获得女孩子。(P57)

  表现强烈情感的人像是在演戏。(P151)

  想做小说一样的事。(P213)

  只不过是两个人脱离现实的愿望恰好不谋而合而已。(P221)

  我们,本来就有绝对的闲暇吧?

  我们不是总觉得有事吗?觉得似乎有什么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不是认为每一天好像都是被规定好了的吗?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我曾经相信所有的人,除我之外的所有的人都没有闲暇。

  始终在烦恼、欢笑、哭泣、喧闹、喜悦、醉酒、恋爱、嫉妒、羡慕的他们看上去似乎没有一丁点的闲暇和空虚。唯独考虑AA制该如何结账等扫兴问题的自己置身于庞大的闲暇中。麻美讨厌那样的自己。(P247)

  你们之所以分手,也是因为继续在一起眼见着会闲下来,是因为害怕这个吧?我想我们应该慢慢接受闲暇。

  无论倒回去多少回,我们所处的场所也会是分毫不差的同一场所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香:

  遥香总是将“恋人”与“朋友”区分开来。能让遥香缩近距离的只有恋人。因为恋人的话,因为厌恶而预见到关系的终结时,分手即可。遥香既不把恋人介绍给朋友,也不让恋人碰到朋友。恋人,不是恋人的许多人,这就是遥香的分类。(P169)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四):译者水平太差

  书写得真的很好,特别是情节和段落的编排,姑且称做“剪接”吧,真的“剪”得不错,十分真实深刻。可是不得不说那个翻译者,妈呀,我想说他日语几级了,直译一样的水平,太多太多地方的译文是十分蹩脚无味的。我想,普通找个字幕组的前辈都能比你翻译好,我可真没搞懂,他到底有没有用心去感受过日本的语言文化呢,有些地方甚至还搬上他们内地的一些方言,好像国内配音韩剧一样土气和过于内地化。什么“有点小贵、能不这么想吗….”这些都是当下我们自己国家(其实就是内地)比较流行的城市方言,把这些东西放进日本的故事里,我越看越冒汗,还有“嗳”,嗳是什么?请告诉我,我只听过日本人在惊奇和反应不过来的时候会说“诶?”嗳到底是什么?谁,告诉我,谁-会-说-嗳?即使我们自己,我们中国人有用过嗳这个词吗?顶多也就唉,哎呀,或者嗨。嗳,什么人说过令到这位仁兄那么若无其事理所当然地用起这个语气助词呢?如果根本没有贴切地去感受日语文化,用他们的语言习惯去选择我们国家里贴切意思的那种文字去配搭来翻译,如何能翻译出合格的作品呢?其实话还有很多,但是不好的东西,我觉得不需要浪费时间去阐明,毕竟也没多少人会看到,自己讲了出来就OK了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五):拼命抓住时之碎片的人们

  看过角光田代的好几本,觉得这本稍逊色……所以没有很认真地在看,而且中间有隔断,看了上部分忘了下部分……

  充留,重春,裕美子,正道,麻美,宇田男。小说围绕着这几个人展开,彼此羡慕,嫉妒,无动于衷,吵吵闹闹,结果大家其实都是在拼命抓住不可能再复合的时之碎片而已。最后,归于平静,青春永留史册。

  感觉小说对麻美的描写比较多,看完后对麻美的印象特别深刻。麻美和众多家庭主妇一样,每天能做的就是买菜,做饭,洗衣服,没有孩子,每天待在家,与世界脱离联系,这样每天重复一样生活的她,了然无趣的她在裕美子和正道的离婚派对上却遇到老同学宇田男,并迅速和他发生了关系——尽管对方只是因为正好无聊又没钱才和她在一起的而已。但是麻美却认真地对待,并对大家称终于有了第一次谈恋爱的感觉,以致离家出走失踪三个月,甚至对自己的丈夫提出离婚。然而到最后,她却只是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闲暇”,回归原本的状态。

  从麻美的故事来看,用今天的话来说,麻美真是个不作不死的女人。但是也能理解,那样一个麻美,因为每天生活无趣,且与世界脱离联系,于是总希望会有点什么“艳遇”发生在自己身上。加之学生时代的麻美永远处于世界的边缘,无法成为众人话题的中心,所以学生时代的麻美身上总是带着一种被疏离感,学生时代的麻美,青春一纸空白,成年结婚后的生活也毫无改善。所以,与第三者发生关系、离家出走、独自旅行这样和麻美一点不搭的事情却被麻美办到了,在某一瞬间麻美是开心的,然而开心过后也值得沉思——这些事情,到底她是为了自己而做,还是仅仅是为了做给别人看?

  另外是充留。充留在不作不死这一点上,和麻美略相似。成年后的充留,非常努力地活着,可以说,她在这几个女人里面是女强人的一类——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靠自己养活自己,有各种梦想,这样的充留让麻美很是羡慕。然而光鲜亮丽下的充留,也有着难以启齿的不堪,自己有个好吃懒做的男朋友,以及宇田男。学生时代因为一直暗恋宇田男,对宇田男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崇拜,以至于后来宇田男却成了充留人生一个挥之不去的梗——宇田男一直轻视充留。正因为这轻视充留一直努力地活着,最后甚至结婚,为的就是让宇田男看到,自己是个成熟的大人了,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充留对宇田男应该是又爱又恨——因为得知麻美个宇田男有一腿,她曾经很羡慕却也很嫉妒麻美。

  小说以裕美子和正道的离婚派对为开端,最后以充留和重春的结婚派对结束,看上去不同,性质其实都是一样——重新开始。但是无论要重新开始多少遍,青春的羁绊永远伴随着这几个人,大概不变的,就是这个吧。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六):不幸福的故事

  于充留而言,佐山宇田男恐怕是纠结一生的念想。

  为了他、盛装参加正道和裕美子的离婚派对

  因为他、在心里悄悄的妒忌着贬低着好友麻美

  想见他、寻找麻美的下落只是能够接近他的理由

  甚至成为专栏作家、精心准备自己的婚礼、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让宇田男看见一个美好的自己。只是为了让宇田男能够注意到自己。

  三十四岁的充留最终与相处多年的男友结婚,看似开始安于现实,可总觉得不是幸福的故事。只是因为十几年来宇田男的毫无回应吧,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终究不能被看见,于是只好打着现实的幌子决定放弃。可是在今后未知的岁月里,只要宇田男愿意,充留是否会像麻美一样成为失踪的主妇呢。

  不仅是爱情,就连他们的友情也不是幸福的。充留、麻美、裕美子,三个人是有着十多年交情的朋友,可是依然互相猜忌着、抱怨着、甚至偶尔会用恶言恶语诋毁着。看似最甜蜜的离婚了、看似最拘谨的逃离了、看似最独立的开始步入意想不到婚姻,这是三十岁过后的她们的故事。

  虽然不够幸福,但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生活。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七):活在青春的漩渦中

  前幾天被同學拉來做“知心姐姐”,聽了許多她所謂的“煩心事”。其實她的感受我是很能夠理解的,由於感覺到被忽視、莫名地被排擠而產生的怨憤。不過,無論是當時勸解著她的我亦或是現在看過《三月の邀請函》的我,都覺得由於這種事情而傷腦筋大大地沒有必要。其實事情的中心就只有一個:大家都是在以自我為中心地活著。只要認識清楚這一點,大部份的人和事都能得到恰當的解釋。她忽然對你提起你感興趣的話題是因為她想和你拉近關係或是她恰好在此時也非常感興趣滿腔激動想要找人分享,過些天你跟她說話的時候她對你愛答不理是因為她手頭又有了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或許這些本來就和“喜歡”啊“討厭”啊什麽的無關,只是人的本能把自己的事擺在第一位。

  這樣看來,我這像是這書裡寫的那個淡漠的女人。是誰來著,貌似是正道的那個二十五歲的女友,說世上的人只有“戀人”和“除了戀人以外的許多人”,與這“許多人”之中的人保持親密關係的話就有可能會造成傷害。雖然偏激,但不無道理。在友情的交往中,保持適當的距離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即便是戀人或夫妻也應如此,大概這就是麻美所說的“空閒”吧。把自己的秘密和盤托出,在外人面前大聲哭泣,外在動因是博得同情、求得安慰,潛在目的是吸引他人的注意,仿佛自己就是那電影的主角。可是之後呢,即便是在親密的朋友間也少不了背後的品頭論足、蜚短流長,你的傷痛在別人看來根本無足輕重。

  對於友情過分地執著,有時甚至會比拿著菜刀衝向第三者的怨婦更加可怕。因為彼此之間本就不存在從屬關係,所以誰也不能做到對誰負責。

  「那個時候仿佛覺得離自己不遠的立方每時每刻都有一部電影放映機在轉。在電影放映機里,其他的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自己那幫人才是主角。以為放映機會永遠不停地轉下去,哪怕歲月更迭,哪怕物是人非。」

  這書里有幾個角色讓我照見了不同側面的自己,比如一直仰慕著的人卻從為看向過自己、咬著牙前進的充留,比如窺視著周圍、慢半拍才笑的麻美,比如恪守著某些無謂的守則、活在框框里的遙香,都會使我感到那種出奇地相像似的恐懼。不過,我卻總是想,如果我到了三十多歲,或許會比她們成熟些。

  她們這一隊大學同窗十幾年後的境況,在我看來都覺得略微有些幼稚。在這一點上,我完全贊同重春,感覺有一種沒有走出來的感情,一種莫名的羈絆。只要她們幾個湊在一起,說話的方式、處事的態度就立刻變成了二十歲出頭的那無厘頭的樣子。仿佛這些年的時光都是停滯的。這種氛圍其實是可怕的。她們無法記住好友們結交的圈子以外的男女朋友的名字,她們在別家肆意笑鬧旁若無人卻把這家的准女主人排斥在外。她們周身都在散髮著“這是屬於我們的世界,請你走開”的氣息。

  這種氣息始終縈繞在她們周圍,因此使得她們對他人的交往形成了很大的障礙。“麻美式”、“宇田男”式的人究竟是怎樣的我爲什麽一定要知道,你又為何因此而惱火,如果我是外人的話就一定會就此發起抗議。

  所有這一切,都是已經過了十五年的往事了,她們為何還死死把持著回憶、反復咀嚼?我和重春一樣不理解。

  在我看來,充留的小男朋友重春的大學生活才是正常的。上課、打工,有那麼幾個到婚禮時願意出席的朋友,還特意到後面說了很多“這傢伙以後就拜託你了”之類的客氣話語,但沒有必要告知其他人他們的名字。他們只是我的朋友,你只需知道這個就够了。而充留,卻是極力地想要把重春塞入到他們的那個小圈子中,知道那裏面的所有人、所有事。不會問一句他會不會感到厭煩。

  這就是每個人都把持著個人主義所帶來的矛盾:我希望你知道我的事,那樣我們的溝通會更方便;但你的事我沒時間也沒興趣去聽。

  當然,每個人或許都會有一段“羈絆”性質的時光。當你安靜下來的時候,總是會回憶起那時的事情,快樂、喜悅、難過、悲傷,或許已經過了很多年可感觸還是那麼鮮明。那段日子里或許有你心底深愛著的人,或許包含著影響你人生最重大的事情,或許是最溫情的,或許很普通卻在回憶里將其過分地誇飾了。但那些平淡、緩緩的回憶是最珍貴的,如果可以的話,請將它一直珍藏著就好。

  你一定不會同現在的戀人總是談起初戀的經歷,認識的新朋友也沒人知道那時的事情,老朋友各自奔忙也無人天天陪你敘舊。當然,你也一定會有很多事要忙,只是在頭腦留白時會閃出那一瞬。這樣就好了,不要想書裡這些人如此地瘋狂,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地想要拉回青春、扮演主角。

  「一無所有卻抱著錯覺,傲慢地以為擁有一切,相信此刻手裡的東西哪怕是一粒沙子都將永不丟失地拿在手裡走下去。自己笑的時候不會懷疑世界也會一起笑,偷偷哭泣的時候以為世界唯獨跟自己過不去。他們置身于多麼無知又多麼幸福的世界啊!」

  我們總是試圖想要找回年輕時的衝動,卻忘了境遇早已不同。

  已不再是二十歲出頭可以毫無顧忌的年紀就應當做一些合身份的事情(我又落入了框框中……)。

  像是從小被溺愛長大的孩子一樣,她們的瘋狂,她們自己卻看不懂。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八):我发誓再也不看角田光代了

  被一张演技过于精湛的面孔吸引才看了《第八日的蝉》,因为这部电影开始看角田光代。

  第一本是《空中庭院》,我用了一个下午看完,看到脖子落枕。不是因为好看,相反看完我大呼失望,内容真是过于无趣,写了一家四口各自有着不能告诉家人的秘密,但为了家庭的和谐维持着和平的面孔。我认为每个人都理所当然的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哪怕是在家人面前也不可能毫无保留的袒露内心。可是为什么这么无聊的书会让我停不下来一定要一口气看完?我自己也很纳闷,我发誓从此再也不看角田光代了。

  第二本是《沉睡在森林里的鱼》。我只是手贱的翻开看了第一页,是卷首的一个真实家庭主妇杀小孩的案件,这本书就是以此案件为背景写的。那么这本一定会很精彩吧!上一本只是我运气不好吧!然后我看完了!然后我又被骗了!!!不但有五个主角,五个主角各自有丈夫和孩子啊!人物多的我名字都要记不住了啊!耐着性子看完了就是写家庭主妇面对孩子升学问题的心理压力啊!!我发誓我再也不看角田光代了。

  第三本是《对岸的她》。我想啊,我之前看的那些都没有得过芥川奖啊,这一本得过了是不是才是最好看的啊!然后啊,然后我就看完了啊,放假回家前看了一半,回来再看都忘了前一半讲的什么,这说明什么!三本里最无聊的啊!!!写了两个一起工作的中年妇女一边为生活奋斗一边回忆青春啊!!无不无聊啊!!!尼玛又骗我啊TAT 我发誓我再也不看角田光代了。

  第四本是《三月的邀请函》。这次为什么要借我也不知道,我看见角田光代的名字就忍不住伸手了,我想我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这次我用了三节课的时间看完了,然后啊,然后我心里突然出现了蓝天和大海啊,好辽阔好辽阔啊,风吹的发梢飘了起来呢!是不是因为这一本终于戳中了我的小心脏呢?不是啊,这本依然好无聊啊 讲了大学几个朋友毕业后各自的婚姻生活啊!但是我释然了,我发誓我再也不看角田光代了。——因为我看完了书架上所有的角田光代……

  =================================================

  想起之前看一个人写的石田衣良《池袋西口公园》的书评,说从第一本开始一本一本的看下来已经成为了习惯,习惯了一个作家的语言,习惯了故事里的每一个人,至于书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反而不那么重要。

  角田光代之于我一定就是这样的存在,如果问我怎么评价她,我会说她写的书我一本也不喜欢,但我会一本一本的看下去,因为发誓再也不看角田光代已经成为了习惯。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九):三月,庆祝彼此的新生

  看这本书缘于一次偶然的推荐,推荐者说这本书通过一封离婚典礼邀请函开始,描绘了一群三十出头的男女对于人生的重新思考...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个引子吸引了我,年近三十,缺乏定位,身边的人开始结婚,生子,买房,买车... 一直闹不明白这一切为何来得如此突然,好像这一切就是规定着的一样,不得不承认,不得不妥协,到了这个年龄做这些事情才算得上入流。

  看完这本书,我对麻美印象特别深,凡事中规中矩不出格的麻美却在婚后出轨出走,很疯狂很冲动的干着年轻时渴求的事情。可是,这样的疯狂换不回任何的羡慕与喝彩,这样的年纪追寻着的已然变成了那散落在灶台的绿豆了。

  离婚典礼上,我们庆祝彼此生命的重新开始,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吧,生命也是可以在那个时候重新开始的。

  《三月的邀请函》读后感(十):女人心事

  樱庭一树是个擅长写少女的作家,而角田光代擅长写女人,一本长篇小说,往往是多个并列的女主,一段一段时间的推进她们的心理变化。而且累积起来的描述总让人觉得那些女子活得太痛苦,又质问起是否真的有那么痛苦。

  本书一共三个女子。

  充留事业小有成就,也有了个比自己小的男友,但是遇上那个年少时喜欢的却得不到的人,仿佛年龄就永远停留在二十岁的幼稚。为了证明自己比对方好,拼命地活着,又或者,结婚的契机也只是想证明自己那一刻的自己最美。得不到的偏最在意,又或者得不到的也只盼别人也得不到。

  从十五年爱情长跑中离开的裕美子,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样,才知道女孩子原来是在约会中被宠爱的,在过去的爱情中太习惯付出以至于忘了得到的感受。年轻的时候就被爱情捆住的人,真的以为那时认定的人就能相伴到老吗。但其实,如果没有遇见那个人,自己也不是现在的自己了吧。

  家庭主妇麻美,同学离婚聚会上遇到了风云人物,自以为得到了真正的爱情,却只是用来填补自己当家庭主妇的空虚和所谓没有真正爱情的过去。最后离家出走寻找自我归来,回归了主妇本位。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青春时代,仿佛一片白纸,依稀忆起友人的笑脸,而对于爱情,充满了玫瑰色幻想的她们到了三十多岁才发现那时候的青春太过苍白。但即使二十岁的时候意识到了那份苍白,也改变不了什么,女人之所以为变成后来的模样,就是在互相的攀比啊小心思中才会长大的。如果内心不会暗潮汹涌,大概永远只是少女吧。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