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的历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的历史读后感10篇

2018-02-02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的历史读后感10篇

  《爱的历史》是一本由[美]妮可·克劳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4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历史》读后感(一):爱的历史

  被这个美丽故事翻滚了思绪人生总是充满某种冥冥的渊源,也许你不安完美的人生也在牵扯到另一个遥远的故事与人。虽人生漫漫每个人总感孤单,但当孤单炸满时,我们不再孤单。因为你的故事里牵扯别人的故事。爱的蒙启是那样的遥远,有时我们望尘莫及。有那么一秒想过死亡,有那么一分钟被爱牵扯着,于是我存活了那么久…

  在世上最后的一些话

  即使把一个笨蛋放在窗前,他也会变成一个大哲学家

  不,今年去尝试然后失败总比试也不试要好。

  最后她说也许我本不该虚构所有的事物,因为那让一切看起来无法置信。

  换了另一个人也许就此放弃了,而我却又重新开始了。这次,我不写真实的事物也不写虚构的事物,我只写我所知道的事物。我越写越多,直到那个住在斯洛尼姆的我唯一在乎的人乘着小船去了美国,我还是继续在纸上写着她的名字

  我已经不再相信我能为生命中哪怕最微小的事物找到合适语言了。

  在我放弃写作五十七年后,也就是在我心脏病发作几个月后,我又开始了写作。我是为了自己而写,不是为了其他人,因此能否找到合适的语言就变得无所谓了,更何况明白根本可能找到合适的语言,因为我终于认识到,那些曾经我认为可能的事情事实上是不能的,也因为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把我写的东西给其他人看,所以我写了这句话;

  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孩

  很久以前有一个男孩。他曾住在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村庄里,住在一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房子里,住在一片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田野边,在这片田野上任何事物都能被发现,任何事物也都有可能发生,一根树枝可以被当成一把剑,一粒鹅卵石是一颗钻石,一棵树就是一座城堡

  曾经有一个男孩爱着一个女孩,她的笑容是他愿意用尽一生时光去探寻的谜题。在他们十岁的时候,他请她嫁给他。在他们十一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吻了她。在他们十三岁的时候他们发生了一次冷战,整整三个星期没有说话。在他们十五岁的时候,她让他看了她左边乳房上的一条疤痕。他们的爱是一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秘密。他向她承诺在他有生之年他不会再爱上另一个女孩。“那如果我死了呢?”她问。“即使这样也不会。”他回答。在她十六岁生日的时候,他送给她一本英语词典,于是他们开始一起学习英语,“这是什么?”他会问她,一边用食指绕着她的脚踝,于是她会抬起头来。“这个呢?”他边问边亲吻她的手肘,“手肘!这又是个什么词啊?”他会轻舔她的手肘,使她咯咯地笑起来。“那么这个呢?”他又问,,轻轻触碰她的耳朵柔软肌肤。“我不知道,”她说,关了灯,叹口气翻过身子,背对着他。在他们十七岁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做爱,在谷仓的干草堆上。后来——在他们事先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后——她给他写了一封信:什么时候你才能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用词汇来形容?

  曾经有一个男孩爱着一个女孩,女孩的爸爸是个精明的人,他要用积蓄送他最小的女儿去美国。一开始她拒绝去美国,可是男孩发誓说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会挣够钱然后去美国找她。于是她走了。他在最近的城镇里找到一份医院护工的工作。晚上,他继续写着他的书,他给她写了封信,在信里他用微小的字体抄写了他小说里的十一章。他甚至不能肯定这封信能不能到达她的手中。他尽可能地省下所有的钱。突然有一天他被解雇了,没人能说出为什么,他回到了家。在一九四一年的夏天,德国的特别行动队杀害了成百上千的犹太人。在一个明亮炎热的夏天,他们攻占了斯洛尼姆。那个时候,男孩正好躺在树林思念着他的女孩。可以说是他对她的爱拯救了他。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这个男孩变成了一个形单影只男人,他就是这样,逃脱了死亡的。

  曾经,一个变得无影无形的男人来到了美国。他已经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躲藏,大部分时间藏在树丛间,也藏在石缝间,地下室,窑洞中。后来一切都结束了。苏联的坦克开了进来,之后他在难民营度过了六个月。他给他在美国当锁匠的表兄写了一封信,他在脑海里反复操练着他仅会的几个英语单词:膝盖,手肘,耳朵。最后,他的申请材料得到了批准,于是他又搭车又坐船,终于在一个星期之后到达了纽约的港口。那是十一月里的一个凉爽的日子,他手里捏着一张已经皱了的纸片,上面是女孩的地址。那天晚上,他在表兄的家里迟迟无法入睡。散热器在身旁发出嘶嘶的声响,而他庆幸房间里很温暖。第二天早晨,他表兄详细地告诉了他三遍怎样乘地铁去布鲁克林。他买了一束玫瑰,但是最终它们都凋谢了,因为即使他的表兄解释了三遍路线,他还是迷路了。最后,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地方,就在他的手指按上门铃的那一刻他突然想到也许应该先打个电话联系一下,就在那时,她打开了门。她的头上围着一条蓝色头巾,他能够隐约听到她邻居家的球赛广播。

  曾经,那个曾是一个小女孩女人乘船来到美国,一路上她都在呕吐,并不是因为晕船,而是因为她怀孕了,当她发现自己怀孕的时候,她写了一封信给男孩,然后她每天都在等待他的回信,可是却始终杳无音信。她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她试着遮掩,因为她不想失去她在成衣工厂工作的机会。就在婴儿降生前的几个星期,她听到别人说起德国人正在波兰屠杀犹太人。“在哪里?”她紧张地询问,但是没有人可以给她确切地回答。她不再上班,也实在不想起床。一个星期以后,工厂老板儿子来探望她,他为她买了食物,又在她床头的花瓶里插上了一大捧花。他发现她怀孕了以后为她请了一个产婆。之后她生下了一个男婴。有一天,她坐在床头看着她老板的儿子和她自己的儿子在灿烂阳光嬉戏。几个月后,她答应了他的求婚。两年后,她有了第二个孩子

  无影无形的男人站在她的起居室里静静地听着这一切。他已经二十五岁了,自从上次见到她之后,他已经变了很多,此刻,他心里的某个部分很想冷酷的大笑。她递给他一帧他们孩子的小幅照片,这一年孩子正好五岁。她的手在颤抖,她说:“你不再写信给我,我以为你已经死了。”他看着孩子的照片,这孩子长大后应该会和他很像,这孩子,尽管他还不认识他,以后也一定会上大学,他以后还会恋爱,或者失恋,然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他叫什么”他问道。她回答:“我叫他艾萨克。”他们在起居室里站了很久,沉默着,他一直看着儿子的照片。最后,他说了三个字:“跟我走。”孩子们玩耍的笑声街道传来,她紧紧地闭着眼睛。“跟我走。”他说着,抓住她的手。眼泪从她的脸颊上流淌下来。他问了她三次,她只是摇头。“我不能。”她说道。她低头看着地面。“求你了。”她说。然后,他做了他这一生中最艰难的事情:他拿起帽子离开了。

  如果说这个曾经是孩子的男人发誓说有生之年他再也不会爱上另一个女孩,并且履行了誓言,那并不是因为他很固执或者很忠诚,那只是因为他情不自禁。在躲藏了三年半之后,藏起他对那个不知道他存在的儿子的爱也并非不可思议了。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他一生唯一深爱的女人需要他做到的,而是,对于一个将要完全消失得人来说,再多藏起一样东西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什么是比生命强大的呢?我只是一个想和生命一样强大的人。

  我想说些什么呢?我曾经尝试着宽容大度,然而我生命中有好几年总是充满怒气,让我变得龌龊丑陋愤怒引发某些快感,是我自己找来这些快感。它原来在我身体之外,是我把它邀请进来的,我怒视着这个世界,而世界也怒视着我。

  我妈妈悲伤

  你身体的一部分想着:请不要看我,如果你不看,我还可以自在的转身;另一部分却在想:看我一眼吧。

  “很长一段时间里,你的心里有一片空洞,也许过了很多年,它再度被填补,你会知道你对另一个女人所产生新的爱情,远远无法填补没有艾尔玛的空间。因为如果不是她,根本不会出现这片空洞和填补他的需要。

  《爱的历史》第十章

  在玻璃时代,每个人都认为他或她的身体的某个部分是特别脆弱的。有些人是手,也有些人是骨骼这里,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他们的鼻子是由玻璃组成的。玻璃时代是紧跟石器时代的一次进化,它为人类之间的关系注入一种新的脆弱,从而培养出了同情。这个时代在爱的历史中存在了相对来说比较短的一段时期——大约一个世纪——直到一个叫一个叫伊哥纳西欧。西尔瓦的医生灵机一动的想出一个找到真相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人们靠在沙发上,用工具击打身体上自认为脆弱的地方,以此证明大家的想法是错的。关于这个时代的错误幻觉似乎正在缓慢的消失——好像我们不再需要却又不忍放弃——到最后逐渐退化。但是时不时的,总有些令人费解的原因,这种幻觉又重新浮现出来,暗示人类玻璃时代和无声时代一样,从来没有完全结束。

  人类的第一种语言是手势。这种从人们手中流露出来的语言,一点都不原始。手指和手腕精细的骨骼能做出无数的动作这些手势复杂而微妙,包含着现在我们所说的一切,他们充满美感,但完全被人遗忘了。

  在无声时代里,人们交流的更多,而不是更少。为求生存,他们几乎从不停止手里的动作,他们只有在睡觉的时才静下来因为只有那时人们才不需要说些什么。那些用手势所表达的语言和生活本身要表达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直到写作的手疼痛

  一个苦涩玩笑浮现在我的脑海。文字辜负了我。

  我努力理解一些事。我始终没有放弃尝试。利欧。格斯基:他总是尽量理解事物。这也许可以作为我的墓志铭。

  《爱的历史》读后感(二):眼泪的前方

  “为《爱的历史》好好写篇书评”,在看到十几页的时候我就这么想,直至把书全部看完,都不曾动摇。如此懒惰的我。

  很多书都可以被称之为好书,但却难能有本书可以从头至尾,每一个情节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故事缜密的结构排列、人物细腻心理描写、若隐若现的线索设置、箭在弦上的紧张节奏,以及最关键的——作者对“爱”的独特诠释都是《爱的历史》引人入胜的地方。

  举止怪异老头和女孩,看似毫不相关,背后却都隐藏着各自不为人知的秘密。不要以为他们是因为一个名字“艾尔玛”而结缘,因为事实上,真正将他们串联起来的是“爱”这根纽带亲情、爱情、友情环环相扣毋庸置疑真情是这世界上最坚不可摧的东西,它可以挨过瘟疫和战争,可以抵御疾病和死亡,它可以让所有负载着真情的人穿山越岭却只为一次相见,更能够让他们直面支离破碎的人生并不丧失生的希望。“它平淡地流淌在每一天每一秒,以一种不变的姿态,连时间也侵蚀不了。”

  我慌张地去豆瓣、百度搜寻作者和书的资料,但是几乎一无所获。找到的都是我已经知道的,找不到的却都是我迫切想知道的。我分不清是该窃喜还是忧伤,窃喜自己是众多读者中的寥寥识货之人?还是为这样的一本好书竟被那么多人错过惋惜

  《爱的历史》正如同一首咏叹调。读的时候,竟让我全身瑟瑟发抖,心脏至始至终被敲击着,以至于回声把我的泪震落了!没有高潮,没有低谷,像一位老者对我娓娓道来,诉说他缠绵悱恻的故事,我听到了他眼角皱纹,听到了他鬓角的斑白,听到了他脱落的牙齿,听到了他泛黄的爱情。语调低沉,丝丝绕绕。我坐在篝火旁,听他温暖我。没看过此书的你,兴许不会了解,眼泪也是可以温暖人心的,这就是爱的力量。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存在的男女之爱,母子之爱,同胞之爱......

  与此同时,《爱的历史》也抛给我这样一个疑问:当我们老得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自己年纪大的人的时候,我们会如何对待生命?是继续活着对抗孤独,还是直接选择死亡?

  “此书之美在于它的鲜活、真正地饱含能量。它不仅让你重拾对小说的信心,也重拾对周遭一切的信心。孤独的人总以为自己的存在不被人注意,自己的过往没有人记得。可是,生活总是充满机缘巧合,很多年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也许正在遥远的地方影响着不相识的人的生活。就像八十岁的利欧和十四岁的艾尔玛,两个都经历着孤独和失去的人,通过一本叫做《爱的历史》的书而相遇。”

  《爱的历史》读后感(三):先写一个短评!

  先写个短评,给那些对这本书观望的人,我是极力的推荐的,文学性和故事具佳的一本作品,好久没有读过这么心水的作品了,欣赏喜欢毕竟还是有所偏差的,如此低调的书,读来却如此的华丽,又一本必将被很多人错过的好书。因为看过的人少,居然没有人来评论,推荐,我自己是一定要为这本书写个长评的,不过先要酝酿和等待时间充裕的时候再下笔,但是忍不住先说几句,那些跟我读书口味相近的朋友,友邻中的某些人,看到的话,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啊。

  :这本书没有腰封,没有众多名家名人的荐语,没有前言或者后记,封面设计简单又淡雅,喜欢这本书的一切,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我先留下一些句子,这也将是我长篇时会用到的:

  一个名字,一本书

  一个民族(犹太人),一位作家

  一些误解,一再的错过

  一场追寻之旅,一生的守望

  一位老人临终前的思想游荡,一个豆蔻少女成长的点滴

  《爱的历史》读后感(四):情节及人物关系梳理。未看此书的同学勿进。

  本书从叙述视角来说主角应该是利欧和小艾儿马,其实我认为主角应该是那本书中书《爱的历史》。首先这个故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时代又在某一时代粘合起来的两个部分。20世纪30年代,10岁的利欧伯德·格斯基遇上他的青梅竹马、一生挚爱艾尔玛·梅拉敏斯基和朋友茨威·里特维诺夫。布鲁诺这个人物既复杂又重要。我的推测是:根据书中利欧在的说法是20世纪30,40年代的一天他从艾尔玛家出来发现几个月前还是亲密朋友布鲁诺居然也暗恋艾尔玛,于是他们在沉默中绝交,随后二战爆发,由于犹太人的身份利欧逃往美国。而布鲁诺在1941年7月死去,估计是二战原因。而“是我写过的最好的主角”则有可能暗示随后利欧和布鲁诺在美国重遇并相依为命的故事只是利欧自己的幻想。看到这里我的心揪紧了。回到主线上,年轻的利欧为爱人艾尔玛写了一本书《爱的历史》,由于二战必须逃离波兰,他把书稿交给了茨威·里特维诺夫。利欧与艾尔玛就此分离。随后战乱中茨威和艾尔玛也各自逃离波兰,艾尔玛怀有利欧的儿子并嫁给了美国人莫迪凯·莫里兹,生下的孩子艾萨克·莫里兹日后成为著名作家。而茨威则带着《爱的历史》逃往智利,结识罗莎并结婚。随后,茨威抄袭了《爱的历史》,翻译成西班牙语并以自己的名字出版,引起轰动,成为明作家。这时茨威以为利欧已死,但仍然不安。利欧却在美国毫不知情,写信给茨威讨书稿被罗莎知道实情并欺骗了他。原书稿被罗莎所毁。利欧得知艾萨克·莫里兹身世,暗中关注。这条线基本是这样。第二条线就简单得多,20世纪80,90年代大卫·辛格与夏洛蒂相恋并结婚,定情信物是大卫偶然在一家小书店买到的《爱的历史》。他们生下艾尔玛·辛格和艾尔玛的弟弟伯德。在艾尔玛六岁时候大卫·辛格因癌症逝世,夏洛蒂一蹶不振。随后艾萨克·莫里兹化名贾克布·马可斯委托夏洛蒂翻译《爱的历史》。小艾尔玛暗中为母亲拉红线并追查艾尔玛·梅拉敏斯基身世。弟弟伯德误以为姐姐在找亲生父亲,弄拙成巧地把妈妈翻译的《爱的历史》书稿寄给利欧并促成了利欧和小艾尔玛的会面,最后真相大白。最后的《利欧波德·格斯基之死》不是说利欧死了,而是茨威加入的篇章。本文如有不符原书之处或是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手机打字不便分段,请谅。

  《爱的历史》读后感(五):《爱的历史》摘抄

  对这部书中书爱不释手,我想说的是贯穿本书主线的那本神秘的《爱的历史》。文字简单而有魔力,让人看到作者玻璃一样的心和想象。抽出来留存,按照原作出现的顺序排列。

  请慢慢读。

  以下第十章来源于99read(http://www.99read.com/Product/BookOnLine/66714732-da63-4311-b80f-6df159f714dd.aspx),其余为自己手打。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

  第十章 ?

  在玻璃时代,每个人都认为他或她身体的某部分是特别脆弱的。有些人是手,也有些人是股骨这里,当然也有些人认为他们的鼻子是由玻璃组成的。玻璃时代是紧跟石器时代的一次进化,它为人类之间的关系注入一种新的脆弱,从而培养出了同情。这个时代在爱的历史中存在了相对来说比较短的一段时期——大约一个世纪——直到一个叫伊哥纳西欧·西尔瓦的医生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找到真相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让人们靠在沙发上,用工具击打身体上自认为脆弱的地方,以此证明大家的想法是错的。关于这个时代的错误幻觉似乎正在缓慢地消失——好像我们不再需要却又不忍放弃——到最后逐渐退化。但是时不时的,总有些令人费解的原因,这种幻觉又重新浮现出来,暗示人类玻璃时代和无声时代一样,从来没有完全结束。

  就用那个在街上散步的男人来举例吧。你不会特别注意到他,他不是那种引人注意的人;不管是他的衣服还是他的行为都不会被人从一群人中特别关注。通常——他自己也会这样告诉你——他不受人注意。他没有拿东西。至少他出现的时候手里没有东西,没有雨伞,尽管天色看上去快要下雨了;没有公文包,尽管这正是上下班高峰时期。在他周围的人,正俯着身子抵抗风势,匆匆赶往城市边缘那个温暖的家,在他们的家里,他们的孩子正在餐桌边写作业,空气中正飘浮着晚餐的诱人香气,也许家里还有一只狗,因为像这样的家庭里通常都有一只狗。

  当这个男人还年轻时,有一个晚上他决定去参加一个派对。在那儿,他偶遇了一个从小学开始就和他同班的女孩,那个他一直有一点点喜欢,但她却并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的女孩,她有一个他所听过最美丽的名字:艾尔玛。当她看到站在门边的他时,她的脸上散发出光亮,她穿过房间来和他交谈,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

  一两个小时过去了。那一定是一次愉快的谈话,因为接下来他所知道的就是艾尔玛让他闭上眼睛,然后吻了他。她的吻是他要用一生来探寻的谜题。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颤抖。他害怕自己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肌肉。对别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对他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这个男人相信——而且从他有记忆开始就这么相信——他身体的一部分是玻璃做的。他想象着一次不小心的移动会使他在她面前跌倒,摔碎。他轻轻离开了她的身体,尽管他并不想这样做。他微笑地看着艾尔玛的双脚,希望她能懂他。他们又交谈了很久。

  那个晚上,他带着满心的喜悦回到家。他无法入睡,他太兴奋了,因为第二天他和艾尔玛有个约会,他们要去看电影。他在第二天傍晚去接她,送了她一束黄色水仙。在影院,他克服了坐下的各种危险。他向前倾着身子看电影,这样他身体的重量可以落到他的下身而不是他身体上由玻璃组成的那部分上。就算艾尔玛注意到了这点,她也没有开口。他轻轻地移动了一下他的膝盖,又移动了一点,就这样,直到他的膝盖触碰到了她的。他紧张得浑身冒汗。当电影结束后,他几乎不知道电影讲了些什么。他建议他们去公园走走,这次,是他先停了下来,把艾尔玛拉进怀里,亲吻她。当他的膝盖开始颤抖时,他想到了自己倒在玻璃碎片中的情形,他抵抗着想要马上离开的冲动。他的手指触摸着她薄衬衫里的背脊,那一刻,他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危险,感谢世界划分出了如此美好的空间,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亲密接触的美好,即使我们永远无法忘记我们所无法超越的那种差别,并因此而永怀悲伤。在他意识到之前,他的膝盖开始颤抖得厉害,他紧按住自己的肌肉想要控制住自己。艾尔玛感觉到了他的犹豫。她的身体朝后退了退,眼睛里有某种受伤的表情,然后他几乎要说出那两句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想表达的话,但是他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玻璃做的,还有,我爱你。

  他最后一次见了艾尔玛。他并不知道这会是最后一次。他以为一切才刚刚开始,他花了整个下午用纸为她做了一串小鸟项链,是用尼龙线串起来的。就在他出门之前,他冲动地从妈妈的沙发上抓起一个针织椅垫,塞进裤子后袋里作为保护措施。也就在那一瞬间,他奇怪自己怎么以前没有想到。

  那个晚上,他把项链送给艾尔玛,她亲吻了他,他温柔地为她戴上之后,他只感到有一阵轻微的颤抖,没什么更糟糕的感觉,她的手指顺着他的背脊从上往下划过,然后停留了一会儿后,滑进了他裤子的后袋,然后她马上抽出手来,脸上同时充满了好笑和恐惧的表情,这种表情让他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疼痛——于是他告诉了她真相。至少他试图告诉她真相,但是最后说出来的只是一半的事实。之后,过了很久,他发现他一直对两个遗憾无法释怀:第一,是当她的身体朝后仰的时候,他透过灯光发现项链在她脖子上显得太紧了,第二,就是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他选了一句错误的句子。

  第一章 无声时代

  人类的第一种语言是手势。这种从人们的手中流淌出来的语言,一点都不原始。手指和手腕精细的骨骼能做出无数的动作。这些手势复杂而微妙,包含着现在我们所说的一切,它们充满美感,但却完全被人遗忘了。

  在无声时代里,人们交流得更多,而不是更少。为求生存,他们几乎从不停止手里的动作,它们只有在睡觉时才静下来因为那时人们才不需要说些什么(甚至有时候睡觉也不停止)。那些用手势所表达的语言和生活本身要表达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造一幢楼或者准备一顿饭菜跟比划出我爱你或者我很认真,都是表达方式。当一个人被一声巨响吓了一跳时,他的双手会马上保护住自己的脸,这时就等于表达了某种意义;当一个人用手指捡起别人弄丢的东西时,也表达了某种意义;就连双手静止不动时,也表达了某种意义。当然,常常会发生一些误解。当你与你心爱的人无意中眼神交会时,刚好你正抬起手用手指刮了一下鼻子,牛头不对马嘴地误会你要表达的是现在我意识到我爱你是一个错误了。这样的误解是令人伤心的。然而,正因为人们知道这样的误会时常会发生,他们也知道他们不可能万无一失的理解别人要表达的东西,因此他们会时常打断对方来确认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有时候,人们甚至会期待这样的理解,因为他们希望对方说出,原谅我,我只是挠挠我的鼻子,我当然知道我爱你永远是正确的选择。正因为这样的误解频繁发生,要求原谅的这个手势也就被简化成了最简单的方式。只要摊开你的手掌,就是在说:原谅我。

  世上除了一个例外,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这种人类最初的语言的记录。这个例外就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那模糊地印刻着人类七十九种手势的化石。现在我们对“无声时代”的了解,全都来自这些化石。其中有一个手势表示的是有时候会下雨,另一个手势表示的是过了好多年,还有一个手势表现的是我爱你是个错误吗?它们是被一个叫做安东尼奥的阿根廷医生在摩洛哥发现的。当他在阿特拉斯山间徒步旅行时,发现一个洞穴的岩壁上刻着这七十九个手势。他花了好几年研究这些手势却没有任何进展。直到有一天,一场可怕的痢疾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破译了这些刻在石头上的拳头和手指图案的意义。后来他被送进了非斯的医院,最后还是被痢疾夺去了生命。临终时,他躺在病床上,他的手被飞鸟一样移动,做出一千种沉寂了很多年的手势。

  如果你身处一些大型的聚会或派对,或者被一些对你来说有距离感的人包围着,你的手就会僵直下垂——如果你发现你有些无所适从,你会充满感伤,忽然之间,你领悟到自己的身体居然如此陌生——这是因为你的双手记得曾几何时,身体与心灵,头脑与心智,体内与体外之间的差别小多了。那并不是我们完全忘记了这种手部语言。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的手习惯不由自主地挥动,也正是来自于这种微妙。拍手,指点,竖起大拇指,这些都是那时留下的手势。比如牵手,会让我们记起两人在一起什么都不需要明说的感觉。还有到了晚上,当天色已经暗得看不清楚时,我们就会用手在对方身上比划,确保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

  第?章 感情的诞生

  感情并不像时间那么久远,就像有人用两根木棒摩擦出火花,人们也在偶然中第一次感受到快乐和悲伤。有段时间,新的感情接踵而来。绝望诞生得比较早,然后是遗憾。当固执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它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一方面引起了愤怒,另一方面引起了疏远和孤单。也许当感受到狂喜的时候逆时针扭动臀部是一种自然的身体反应,而闪电可以引起人们敬畏的感情。或者,是一个叫艾尔玛的女孩的身体引发了敬畏。与逻辑相反的是,惊喜没有马上产生。它只会在人们用了足够的时间去习惯已有的事物之后出现。当过去足够的时间后,有人第一次感到了惊喜,也有人,在某个地方,第一次感受到了因怀恋往事而产生的触痛。

  也有些时候,人们感觉到了什么,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们也就被逐渐遗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感情也许是感动;但是描述它——或单单是去为它命名——就像是试图去抓住一件看不见的东西般困难。

  (这样说来,世界上最古老的感情也许仅仅是困惑。)

  体验过感情之后,人们对感情的渴望也就越来越强烈了。他们想要感受得更多、更深,尽管有时候会被伤害。人们对感情上了瘾。他们努力挖掘新的感情。这很可能是艺术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各种新的快乐开始形成,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新的悲伤:生命的原貌即永恒的失望;意想不到的释然,对死亡的恐惧等等。

  即使到了现在,并是不是所有可能存在的感情都已出现。仍然有一些感情潜伏在我们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后面。时不时的,当一段全新的音乐响起,或者一幅全新的画作完成,或者是另外一些不可能被预见、测量或者描述的事情发生时,一种新的感情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然后,在感情的历史里,心灵会受到第一百万次的撞击,接纳这种感情的震荡。

  第十四章 绳子时代

  很多词语都消失了。它们从嘴里蹦出来,便失去了勇气,漫无目的地游走,直到像枯叶般被席卷而去。在下雨的时候你可以听到它们齐声说:我是个漂亮的女孩请不要走我相信我的身体是玻璃制成的我从未爱过任何人我觉得自己很滑稽原谅我……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常用一根绳子来指引字句,以免他们在通往目的地的途中一不小心迷失方向。害羞的人总是在口袋里放一小段绳子,那些高谈阔论的人也同样需要它,因为习惯于让别人无意间听到自己说话的人,在某个人面前却经常不知道如何表达。两个用绳子传话的人之间的实际距离通常很短;有时候,两人之间的距离越近,对绳子的需求也越迫切。

  把杯子系在绳子的末端来传话的行为很晚才被发明。有人觉得那和人们喜欢把贝壳放在耳边来聆听的冲动有关,这种冲动是我们无法克制的,我们渴望听到世界最初语言的回声。也有些人说这是一个男人发明的,这个男人手持绳子的一端,而另一段被那个要去美国的女孩拿在手里,绳子跟着她跨越大海。

  当世界越变越广阔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的绳子防止人们想说的话消失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于是电话被发明了。

  有时候,没有一根绳子长到可以承载所有人们要表达的话。在那样的情况下,不管是长是短,绳子所能传递的,都只是一个人的沉默。

  第十八章 天使之爱

  天使是如何睡觉的。天使们其实睡得并不安稳,他们翻来覆去,试图了解人类的神秘。他们不了解那种重新配副眼镜,或者能重新看到这个世界时,心中失望和感激交织的情感。或者第一次一个叫艾尔玛的女孩把他的手放到你腰间的感觉。关于这种感觉,他们只有理论,没有具体的经验。如果你给他们一个会下雪的玻璃球,他们也许根本不知道要摇一摇它。

  同样,他们也不做梦。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就少了一件可以谈论的事。他们醒来的时候,感到好像有什么事情忘记告诉彼此了。那究竟是一种残存的情绪,还是源自对凡人的同情,天使们没有定论,但这种感受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有时候会令他们哭泣。他们都卷入了关于梦而产生分歧的两大阵营里。即使是在天使之间,也存在各执一词的悲伤。

  隐私。天使们没有嗅觉,但是出于他们对人类无尽的热爱,经常到处走动去闻每一件东西的气味。就像狗,它们不会因为互相嗅来嗅去而感到羞耻。有时候,在他们无法入眠的时候,他们就躺在床上,把鼻子放到腋下,想知道自己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天使的争论。他们争论不休,并且从来没有解决的可能。因为他们争论的是成为人类当中的一员意味着什么,也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只能猜测,就像里特维诺夫这样的凡人只能猜测上帝的本性一样。

  独处。就像人类一样,天使有时候也会对彼此感到厌烦,想要独处。因为他们居住的房子很拥挤,而他们又没有别的地方好去,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天使唯一能做的就是闭上眼睛,把头放到手臂下。当一个天使这么做的时候,其他的天使就懂得他是想要假装感觉到自己在独处,于是他们就蹑手蹑脚地在他周围走动。为了使这一切看起来更像真的,他们会故意谈论到他,好像他真的不在那里似的。如果他们不小心撞到了他,他们会小声说:“我没撞你”。

  同甘共苦。天使们不结婚。第一,因为他们太忙;第二,因为他们不会爱上彼此。(如果你不懂得你所爱的人把手放在你腰间的感觉,你怎么可能坠入情网呢?)

  他们住在一起的样子就像那些刚出生的小动物一样:看不清楚,赤裸裸的,却很舒适。这并不是说他们感觉不到爱,他们的确感觉得到;有时候他们的感觉太强烈,让他们以为那是惊恐的感觉。在这样的时刻,他们的心跳会不受控制,他们会担心自己快吐了。但是他们爱的不是同类,而是他们无法理解,无法嗅出味道也无法触碰的人类。他们对于人类的爱通常是普遍的。只是有时候,天使会发现自己有些缺陷,他爱的不是普遍的人类,而是特定的某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爱的历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