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洋务自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洋务自强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4: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洋务自强读后感10篇

  《洋务自强》是一本由张鸣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洋务自强》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为什么“自强“不成,”求富“可以?一次失败运动的成功启迪

  一提到“洋务运动”,我们脑海中总能第一时间蹦出几个关键词:失败,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张鸣先生的这本书,框架方面大致与这几个关键词匹配,细读起来,却可以发现一些过往未闻之收获。

  先说前期“自强”之目的,毫无疑问,是失败的未达到。尤其甲午一战后,更是让人对洋务运动数十年之成果哀叹。而这结局,又似乎是在其决定开始运动后便埋下。因为几乎很少人知道,清政府不仅在这场运动中学习方法有问题,连学习态度上也不端正。

  阻扰洋务运动成功的顽固思潮仅来自“清流派”吗?不!即便洋务派本身,也不见得多想得通。若不是遭遇数千年之未遇大变局,若不是那一场农民起义差点掀翻尚在苟延残喘的政权,这个王朝就不会组织这场运动,即便后来心不甘情不愿的组织起来了,也只是一种不得已要为破衣裳打一个补丁的心态,李鸿章便有言:(这是在)裱糊。对的,“洋务运动”整个就是清王朝砖木结构的房子破了,用漂亮的花纸,裱糊意思一下。

  因为裱糊心态作用,无论练兵、留学、办学,清王朝都满人优先。然而,从奕、文祥开始,满人没这个心气,也没有这个精神。即使被优先了的满人,不久即自己打脸。

  比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奕弄出来的同文馆。一开始就满人优先,选了大批贫苦的旗人入驻,却成了又一个吃闲饭的养成所。当时的正七品翰林,每年俸禄不过45两,同文馆学生最高一个月补贴却可达到12两。据进过馆里读书的著名戏剧理论家齐如山回忆,馆里的学生每六人一桌,每餐四大盘、六大碗,有鱼有肉有海鲜,夏天还有一个大海碗,放着水果莲藕什么的,冬天海碗改成火锅,什锦锅、白肉锅和羊肉锅任选。如果这些你都不乐意吃,那么可以另外随便点菜,如果学生来了客人,也可以随便要菜,一个子都不用花。就这样,同文馆的学生还动不动就嫌伙食不好,摔碗砸碟闹罢餐。

  如此任性的学生们给这个国家带来了点什么呢?应该贡献还是有的,但不多。大多数时候,他们给这个国家更多的是犯尴尬症的机会,比如光绪年间,俄国人总是借着勘界机会蚕食中国领土,到了这个必须跟俄国人交涉的节骨眼,总理衙门想起了同文馆各位莘莘学子了,一下子找来同文馆俄文馆内七八个学生,一个学了13年,其余的也学了7年,结果呢?成绩最好的一个,俄文水平也刚到能把俄文字母给念出来罢了。

  同文馆看来是表不了洋务派的文治了,武功呢?嘿嘿,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也不咋的!

  为了保证满人自己的利益,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急于裁撤的,不是无用的八旗和绿营,而是淮军、湘军的勇营,而后下定决心要整治绿营。结果呢?风景依旧,不堪入目。绿营是老样子,到了1890年代,勇营早就用洋枪了,但绿营却还是弓箭刀矛加土枪,别说抵御外侮,连土匪蟊贼都不怕他们。

  至于比绿营强一些的勇营,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年一位英国军官访问中国,发现使用前装洋枪的淮军士兵,在用探条往枪管里装药时,每每把探条冲着自己的身体,显然这是一种危险动作,但是大家都浑然不觉。更可笑的是,放枪之时,士兵们并不看着枪筒指的方向,不懂瞄准。指望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取胜,跟痴人说梦又有多大区别呢?

  那么“求富“呢?可以说,情况还是要好一些的。现在的史学家主流观点认为,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这话没错,但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自强“不行,”求富“却能达到呢?难道是中国人天生就有经商基因吗?又或者,洋务派各位天生就掉钱眼里去了?张鸣先生在他著作中,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启迪,这也是我个人读到这一次失败运动的成功启迪,那就是:有了正向激励,资源配置才可能发挥它原本的最大效用。

  什么叫做“有了正向激励,资源配置才可能发挥它原本的最大效用“呢?熟悉经济学的各位朋友应该对这一类词都不会陌生。资源配置,即是指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配置到社会迫切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以实现最佳的资源使用效率。任何生产者都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所以资源配置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嘛,尤其正向激励,否则谁会每天想着法子怎么优化资源配置呢?这样的定律,我们在洋务运动中也看到了证明。

  因为洋务运动中工厂的兴办,原来死活不肯进厂的农民,最终知道了工厂的大烟囱并不可怕,里面的锅炉,是提供机器动力的,不是拿人魂魄的妖怪。又过了一阵,他们发现在厂里干活,要比在田里收入更高,而且稳定,从此中国产业结构的人口开始了迁徙。同时,这些企业最大的效益,也培养出来一批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这,便是正向企业效益,或者说直接点是金钱激励带来的合理人力资源配置效用。

  再比如,中国传统的汉儒知识分子一向信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准则,但在清王朝,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满汉之别,有意压制汉儒之信仰理想,便也成了既定方针。汉儒们会就此罢休吗?并不。我们知道,太平天国之后,以汉儒知识分子为主要构成的地方督抚在军事、人事和财政方面的权力,并没有因战争结束而缩小。刚好,办洋务风潮涌起,一种截留税款、增加地方开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好机会终于到来。

  根据张鸣先生描述,“在人事权方面,各省开办的各种局,有很多都跟洋务有关,什么军需局、采运局、军械局、军火局、洋务局、机器局、机器制造局、电报局、矿务局,等等。这些新办的局,可以设总办帮办,还可以设各种委员,为众多候补官员提供了去处和出路。如果说,地方官的候补,督抚虽然有很大的权限,但毕竟还需要考虑吏部的规则,需要考虑布政使的意见,而这种局,则完全是督抚说了算。因此,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很多人在做京官的时候,对洋务深恶痛绝,放言抨击,可一旦外放,做了地方大员,就一下子来了个180度的转弯。即使再保守的顽固派,真要是做了封疆大吏,也绝不会将当地的洋务事业全部干掉。两位著名的清流,号称牛角的张之洞和张佩纶,外放之后,都成了积极的洋务派,干洋务,一点不比此前他们抨击的人差“。

  这不便是正向权力、理想激励带来的物力、财力的资源配置效用吗?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标题提出的问题,似乎就不难回答了。为什么“自强“不成,”求富“可以?“自强“,说起来“高大上”,其实“假大空“,在当时人们普遍没有家国天下概念的现代化意识前提条件下,指望几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去搞一场运动救国,怎么可能嘛?!

  “求富“则不同,它于官,有权力的实现,理想的实现之激励作用。于民,有金钱的激励,生活条件改善的现实激励之作用。这一切,都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利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又有几个人会不好好好对待呢?

  我们再来看一百余年之后的今天,总有效益不好甚至行将就死的企业整天嚷嚷着要改革,从高层到基层也不能说大家都没出力,可是呢?收效甚微,何解?恐怕张鸣先生的这本著作,以及它背后的“有了正向激励,资源配置才可能发挥它原本的最大效用“道理,能给予不少的启发。我们中大多数人虽不做历史的学问,思考一些,总结一些,却总会对自己有益吧。

  《洋务自强》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洋务自强》是张鸣老师“重说近代史”的第三部,主要内用就是关于洋务运动。

  其实,提到了洋务运动,大家都应该会非常熟悉,毕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几位对后世影响极深的洋务派官员,如,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早期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与拓荒者,有着相对于这个腐朽国家的先进思想.

  然而,不管洋务运动开展得多么轰轰烈烈,又开了多少的军械所、造船厂、西式学堂,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场了。虽然说,洋务运动有它积极的一面,开创了近代中国外交、通讯、交通、海军以及企业经营的先河。但是,在花费如此巨额的费用,最终却偃旗息鼓,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与洋务运动相对的,日本在同时期的改革政策——明治维新,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不仅让日本摆脱了被压迫、被欺负的身份,还反过来成为了肆意进攻他国的侵略者。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抵如此。

  首先是改革的程度不同。洋务运动只是简单地学习西方人的运动,前期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期主张“求富”。这只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办法,治标不治本。中央政府想的是继续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只要能坐稳江山,就任由洋务派的大臣的一切所作所为。洋务运动的地方大员则是借着洋务运动,增强自身实力,以此从中央获得更多的财权。只要不触及他们自身的利益,是否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他们也不关心。

  而在明治维新中,政治体系改革是重要的一环。以众多中下级武士为核心,同时结合了广大农民、市民和资产阶级,集体推翻了幕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其次,日清两国对接受西方文化的态度大不相同。就拿同文馆来说。虽然最初恭亲王奕䜣的打算是十分好的,要将同文馆办成一所顶尖精英的学堂,让中国科举制度下的精英人士,来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但是遭到了倭仁的强烈阻挠,最终把这个学习西学的高级学堂,变成了旗人又一个吃闲饭的养成所。培养出了一堆废物,清朝政府在一次和俄国交涉言语不通时,找来了同文馆的七八个学生,一个俄文学了13年,其余的也学了7年。结果呢,没有一个懂俄文的,成绩最好的一个刚刚能把俄文字母念上来,其余的连字母最多也不过认识一半。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教育非常发达。江户末期在男子中有40%-50%的人识字,在妇女中有15%的人识字。识字率在当时世界上处于第一位。

  总的来说,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大员这种只想学些皮毛,不想深入的学习态度,以及官办官营的做法必然会让改革无疾而终。真要想改革,一定要逐步放开那只紧抓权力和利益的手,让整个社会参与进来。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只会昙花一现。

  《洋务自强》读后感(三):暮色中的最后一抹夕阳——读《洋务自强》有感

  从1840年开始,两次鸦片战争,均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割地赔款,被迫打开国门。在这期间,还有一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差一点掀翻了整个清王朝。内忧外患,暮气沉沉的老大帝国只有一个自救的办法,那就是“洋务自强”。

  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试图通过学习洋务来富国强兵。辛酉政变之后,与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稳固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获得实权的洋务派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于是掀起了一场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它开辟了一条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西太后慈禧是一个聪明人,辅佐她的恭亲王奕訢,也是个聪明人,但他们都不知道世界大势,也不知道洋务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最终该走向哪里。地方推行变革的大员,即使有人比他们懂得多一些,也没法走得更远,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当时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火烧圆明园

  《洋务自强》读后感(四):杂文式的近代史

  杂文一直是中文系孩子的玩具,嘲弄有余,深刻不足,史学界异数张鸣不小心闯入杂文界,基于深厚的历史学学养和政治学眼光,刹那间提升了杂文界的整体水平,但代价是被人诟病不务正业:你一个政治学教授,一年出好几本鸡巴杂文集,算个啥子呦?这种嘲讽多了,可能慢慢让老张窝火,于是居然开始写近代史了,一写就是三本,不过读毕此书,咋品读都带着一股子杂文味道,看来老张这辈子都难以摆脱杂文家的恶名了。

  这个系列分为三部分,此书是洋务自强,如果熟读老张的书,你会发现他的观点在其他书中都有体现了,这本书不过是系统化了一点而已。比如讲逼出来的洋务,讲清朝的装逼和守旧,不让官员嫖妓,都是以前的观点,但这个观点是超前的,虽然不让嫖妓是一个细节,但却可以让读者了解整个清朝的顽固,可能也理解了为什么清朝没有出现一个像明朝那样的荒唐皇帝,坦白讲,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清朝的这一套是管用的。但是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下,封闭系统被打破,这一套就不管用了,你不主动求变,别人就逼着你变,主动变与被动变,那成本和效果都差了去了。再比如讲清朝的国有企业,更是深刻,国有企业开始固然是为了抵御外辱,但最后却只能沦为低效的怪胎,原因就是国企承担了太多非市场职能,国企的职位是用来养闲人的、养私人的,大批的废物都是满清官僚的私人,满满的都是负能量,不拖累企业就是好人,怎么可能有效率。再看当下,国企的这种劣根性似乎还没清除,真是不胜唏嘘。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很多新鲜货,比如北洋水师的英文指挥系统与丁日昌不懂外语的矛盾,种种细节,看似那么荒唐,却又令人无奈。中国历史气数,通过种种迹象看,大清朝确实气数尽了,无怪乎孙文闹革命,咋咋呼呼居然成功了。

  《洋务自强》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洋务自强

  关于清朝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的历史,我大略是知道一点的,相对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来说,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即为洋务派了。

  除此之外,不甚了了。毕竟阅读历史也没几年,所以补读历史在我来说还是一条漫长的路。

  正如本书腰封内页所说“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可以说,近代中国的外交、通讯、交通、海军以及企业经营等都由此而来。”

  写到这儿,突然想插几句不想干的话,阅读历史,我总是希望能看到作者使用当时的情态,不要总是以“中国”来代替整个历史朝代的称谓,尤其是近代。甲午战争明明是清日战争,却总爱说成中日战争,说到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只有几十年而已。

  说回这本《洋务自强》,在之前读到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系列第二册《天国梦魇》的时候提到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而“洋务运动”即是其中一桩。

  太平天国覆灭后,兴办西式军工企业,成了李、曾、左的共识。于是才有了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以及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运动是清朝对自身体制弊端的觉醒吗?未必。本书对其看法为“被动的”、“逼出来的洋务,不得已的改革”。

  在这整本书中,我着重看了与北洋海军相关的内容,“海军学校中等生:北洋海军”、“水师讲堂”、“北洋海军是个花架子吗”、“从海军衙门到贵族少校”等。

  为什么我对这部分更感兴趣呢?因为我在大连,旅顺离很近,甲午战争曾在这里发生。

  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参观大连百年史时,我就对旅顺北洋海军的相关内容很感兴趣,昔日的旅顺北洋海军公所大门如今就立在这个博物馆内。

  以前总觉得清朝离我很远,其实稍微想想,甲午战争也不过才一百多年前发生的而已。

  曾经几次去旅顺参观为纪念1894年清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平民而建的万忠墓,当时被屠城的惨况仅从照片中看到都觉得不寒而栗。

  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其实洋务运动的失败在当时的景况下是不可避免的,而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作者在本书中也有他自己的见解。

  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所带来的后世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凡事都有好多面,好亦坏或者其它,看你站在何种角度观看或理解。

  回首看历史,有时候会对当时的选择假想“如果”,如果清朝当时的洋务运动成功了,历史会有何走向,进程会否不同。

  只是没有“如果”,今日的我们也只能是吸取历史的教训,尽量少犯错而已。

  疯猴勿杀 6.16

  《洋务自强》读后感(六):洋务运动再回首

  两次鸦片战争,清王朝都失败了。经管清王朝是一个保守的王朝,但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统治集团中的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还是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不少学者在此前后也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得主张。诸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和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些港口也被迫向外国人开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想要中兴、自强,洋务运动是必然的选择。用本书作者张鸣先生的话来说,洋务是逼出来的,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如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开办了安庆內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建福州开办了福州船政局,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了汉阳兵工厂等。表面上看,这些军工厂办得挺风光的,但由于生产管理方式是比较落后的,加上产品仅供清朝军队使用,不计成本,使得这些军工产品大多没有利润,因而很少有再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的。北洋海军可谓是当时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尽管最终失败了,但毕竟推动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在世界海军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军事工业单兵突进是不可能,没有其他能源、钢铁产业的同步配套发展,军工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一批民用工业应运而生。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而且获利颇丰。中国近代矿业、邮政、电报业、铁路等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纺织工业等产业也开始建立起来。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在文化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京师同文馆在当时的情况更是引人注目。经管存在着种种不足,但毕竟翻译了一些西方的科技著作和人文社会类书籍,这些译著的出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再回首洋务运动,让人感慨。不时回望中国走过的艰难的道路,让我们更有信心走好将来的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洋务自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