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学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类学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9: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学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人类学是什么》是一本由王铭铭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一):业余地一读《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是什么》这本书由于它的初衷是向各个学习阶段具有自学能力的人介绍人类学,以期望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所以作者下笔时选择多讲些白话和习语,通过引用几句大众所知的国学隽语和中国历史,帮助生活在中文语境下的人们理解西方学科和学者的研究目的和思路。

  这本普及人文知识的书籍,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学。书本提及了人类学的分科,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同时也涉及到了人类学的不同研究领域,例如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法律人类学。可以说是从不同的层次比较全面的向读者展示了一门学科。但是作者用语并不生硬,不是简简单单地罗列术语、概念,反而像是用言谈的口吻在诉说,却又不乏专业性。

  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杂多,由于对象的繁杂,它多多少少与其他的学科进行交叉。进而彼此影响。例如,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启发变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或者角度。

  在各个章节中,作者穿插地转述了多位人类学家的理论,涉及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莫斯的“礼物”一说、列维-施特劳斯的人类学宏观概括等等。作者把人类学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深入乡间实在体会他者文明获取第一手资料,另一类则梳理汗牛充栋的一手资料,进行地域性或更加宏观的理论概括。

  这本书突出了一个概念“文化互为主体性”。这个概念隐含着一个观点即是不同文明之间交往的平等性。这个平等性在人类学的发展史上可谓来之不易。书中提及,华勒斯坦的《开放社会科学》的观点,西方社会科学的兴起与西方民族国家的内外事务的专业化有关。人类学就是伴随着欧洲的世界性扩张而产生的。在走出欧洲的过程中,欧洲人以自我的视角看待他者(其他文明),对其他文化进行评判,其中大多算是审判。通过我与他的对比,他们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和文明进化论的观点。如同中国古代中原人把周围的其他民族视为蛮夷戎狄。这种文化等级进化论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它把自己看过未来的契机,把他者看做过去的遗留。近代人类学的另一个观点是传播论的观点。19世纪后期,伴随着世界的混乱和欧洲内部的矛盾,不少学者对欧洲文明的自信产生了怀疑。传播论虽然也是一种文化等级主义,但是,它认为文明的历史是文明逐步分化成不同的边缘文化,文化不断退化。直到现代人类学研究才基本走出文化等级观的桎梏,像马林诺夫斯基、布朗、葛兰言、莫斯等人类学学家从各个视角出发,开创了现在人类学方法论。

  文化互为主体性,要求人类学家出离自身。作者不单单只做第二手的介绍,在第七章,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自己深入法国乡村实地进行人类学探究的过程和心得。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法国圣安德烈山乡村的生活状态,让读者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生活画,在文字中体会异域的文化。有了这种共鸣之后,接着分析文化习惯背后的更加基础的东西,对其进行反观自照,把法国乡村生活中的信仰、习俗与中国南部农村的生活经纬进行了对比和解剖。自己践行出离自身的使命,也让读者具体体会什么是人类学家的出离自身。

  人类学作为科学,是对普通生活态度的反思,它基于一种惊醒,惊醒于生活的习惯、风俗、制度等等。在反思常识中,获得一种客观性。反思自己的文化与文明。人类学家出离自身就是要获得一种从他者眼光进行的反思。现代人类学用这种方式去反思民族等级主义和方兴未艾的现代性,用人类学独有的相对主义的文化视角对文化进行窥探,从而获得非功利性的启示。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二):很不错的书……enlightening……

  这是我很久没有在一本书上写感受了,看见每章背后特意留出的空白,很不好意思,于是提笔,尽管手敲习惯了键盘,尽管字越写越不好看了,可是依然想看见自己的字体,而非别人的字体。

  嗯,说远了,不过以上也只是想说明这书的特别。

  人类学是什么?

  估计看完了以后我如果要回答这问题估计还是半天说不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喜欢用一个问题去获得简单的知识和可以向他人炫耀的资本,太急功近利了。要知道所有的学科都不是问一句“XX是什么”以后就可以一劳永逸成为自己的所有。

  不过,我没有批评这系列的书的意义,这系列的书其实很不错,还读过美学和社会学这两本。但是,要想了解一个学科,哪怕再初浅,只是问此专业的学生一个简单的是什么的问题,不如好好读书吧。这样虽然答不出来,还是有收益的。

  55……原来说了半天还是为了自己的答不上来找借口,嘻嘻。

  人类学家,一个怎样的身份。带着孤独和一份无可比拟的使命感上路。

  用他者的眼光来反观自身。

  从他者的文化里察觉自身的独特和不可代替。同样道理悟出他者的文化也是独特和不可代替。

  人类学家是个尴尬的角色,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一个原始部落的人要接纳这样一个外来者让其观察自己的生活和文化吗?自己本来那么好端端地生活着,这样一个人凭什么突然闯进自己的生活并告诉你我的闯入是为了保护你们,而不是破坏。这种保护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有种自我中心主义?不知道了,也许是我的理解还未够。

  但是,无论如果,我敬仰人类学这门学问,敬仰人类学家这个角色……

  幸好自己最后还是选了人类学这课,不然会损失的。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三):人类学中同与不同的吊诡(吐槽文)

  “同与不同”正是本书第七章第五节的标题。我向来喜欢看写作的人谈自己,或许正因为此,我觉得第七章是本书最精彩的一章。最开始,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去法国做田野调查的动机,从而引出了东西方比较研究视野下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东方人有“祖先崇拜”,而西方人没有。接下来作者以一节的笔墨对自己调查的法国山村内的若干事实做了介绍。这个村1950年之前完全是一个单姓村,居民全姓胡塞。1950年后虽然有很多外来的人定居于此,但是胡塞家的人在政治管理方面依然非常有势力。这里,作者展露了对于该村社会组织方式的兴趣。在第三节开头,笔锋一转,又回到中国学术界东西方比较研究的视野内。长期以来,西方的基督教传统被等同于“超地方性”,用以解释所谓“西方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而中国人的宗族传统则被用以解释中国的所谓“一盘散沙状态”。然而,作者在法国山村也发现了强烈的”地方感“和“家族感”,基督教不但不排斥,还很包容这种现象。接下来,作者列举了若干山村居民表达集体情感、包含村民集体记忆的事物,其中有的和基督教联系非常紧密,此外还介绍了山村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在这之中,以及在中法学者的论述当中,作者找到了中法两国农村及农民的若干相似之处。第七章的落脚点已经超越了最初提出的“无祖先”问题,落到了对于东西方比较研究的反思上:不论中国法国,很多风俗都既包含“地方性”,也包含了“超地方性”;然而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这样的“对立统一”往往被忽视,“东方”、“西方”的概念被极端二元对立化了;近现代中国的中西文化比較研究者對於西方宗教“超越性”和中國民間信仰“地方性”的比較,顯然是出於某種理想化的民族自我想像而展開的。 在这里,作者想说的话似乎是:东方西方的差别,其实也没有那么大。如果我们上升一层,问道:人和人之间到底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人类学的根本问题了。有的人类学家侧重于归纳,试图找出那些跨文化而成立的人类文化的一般规律,但是这样就有抹杀丰富的文化现象、以某种看似universal、实则带有某时某地下特定意识的理论去演绎具体文化现象、甚至抹杀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危险;有的人类学家侧重于记录,试图通过记录揭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但是这样做又有在人类不同文化之间区分高下优劣的趋向,有否定一个普遍的人性论的危险性。不过,如果真如作者所说,大多数人类学家还是认同于作为一种价值观的“cultural inter-subjectivity”的话,即通过对于“他者”的研究促进对于自己以及全人类的认识,那么,人类学家们——即使是後一種,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 人类学倾向于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点,这一点似乎是针对于当代的不同文化而言。那么不同时代呢?读这本书我发现,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认为当代世界与过去的时代存在非常大的断裂。作者指出,对于西方人类学家来说,society这个概念包含了如下背景知识: 在欧洲,“society”的都市根源是显而易见的,它原来指的就是某些市民的会社、团体、联盟,后来被滕尼斯、涂尔干等人转化为与“community”相对应的、政治地理空间上与民族国家相重合的整体国民社会。在学术史的演变过程中,这个概念又进一步与社会决定论的想法相联系,与“集体表象”(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s)概念相区分,指决定着人们的集体思维、记忆、叙事、对话的“社会事实”(social facts)。(第七章 163页) 涂尔干关注的问题是“社会是怎样构造起来的”(第二章,37-38页)。也就是说,在这些人类学奠基人眼里,一个从community到society的转变存在于欧洲民族国家产生的前后,他们非常关心这一转变前后的区别及其意义。通过下面的一段话,作者指出了早期人类学家眼里的一种政治断裂: 早期人类学家在做政治制度研究的时候,考虑的问题是历史上那些缺乏正式组织的的社会怎样变成有严格组织的国家。我们可以说,政治人类学最早关注的问题,就是没有政府的社会怎么变成有政府的,……(第四章 84页)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早期人类学家们带有进化论观点的眼里,国家的发展是有一个政府权力不断扩张、行政效率和组织程度由低到高的过程,而这种“有严格组织的国家”的高峰自然是他们当代的欧洲民族国家,相比之下,那些非欧洲国家的政治文明就落后了。因此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虽然中国和英国在真实时间上是同时代的,但是中国的政治文明还处在上一个时代的发展阶段,中国人都生活在上一个时代;中国和英国的区别既是同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也是不同时代之间的断裂。据说,进化论的观点在人类学领域后来得到了清算,现在的人类学家“认为不能将非西方文明当做西方文明的过去,而应该将它们看做同代人的文化”(第四章 84页)。但是,充斥本书的”传统“和”现代“这样的范畴本身似乎仍然将某些不同类型的人类文化归结为时代的差异,说“进化论已经在人类学中被肃清”恐怕站不住脚。大致来说,作者使用例子时并非像早期人类学家那样把同时代的异文化看成本文化的过去,这些例子中确实存在着”传统“到”现代“在时间上的过渡。其次,在一些国家确实存在重大的历史断裂(如中国或欧洲),来自这些国家的读者很难不联想到“传统”和“现代”这两个范畴隐含的时间性(或许对于一个来自康熙年间的读者,如果他能读到20世纪的人类学纯理论书籍,tradition和modernity只代表了与时间无关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文化吧)。我想说的是,这种时间上的断裂意识其实是很难在人脑中肃清的,于是,早期人类学家认为的那种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巨大断裂也就以各种或隐秘或显著的方式影响着日后的人类学发展。 所以,在同时代的不同文化中寻找共通点,揭示不同时代文化的不同点,似乎是人类学的特征了。为什么会存在这样自相矛盾的倾向?——似乎是为了和民族主义唱反调:民族主义总是强调”某国特色“,所以人类学就倡导“和而不同”;民族主义总是讲“万世一系”的神话,人类学家就要让人们正视我们当代人和祖先之间的鸿沟。走笔至此,忽然想到人类学也很喜欢揭示modernity与tradition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时,人类学唱反调的对象变成了那种要把一切都按照一个模子塑造成一样的全球化,那种自称“普世”其实带有无数“非普世”沉积物的价值观。看来,人类学就是一个专注唱反调的无节操学科啊。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四):人类学的入门

  读这本人文社科读物不必被人类学这个专业术语吓倒,因为作者王铭铭写这么一本书就是要让“门外汉”感知人类学的内在力量,我们就把自己当作游客,安心地随同这位优秀的导游去体会“原始的他”和“现代的我”之间的互相理解,理解人的“身”(体质特征)和“心”(文化特征)。

  读这本书不必一口气,那样会撑坏你的胃口,也不必得循规蹈矩从第一页开始,瞌睡清醒后,来一杯凉茶,随意捡起一小节,都能顺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品出些意味深长的道理来,原来这帮无聊的人类学家是这么想的,该死,怎么会这么对自己的胃口~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五):入门必读,要深造则要抛弃它

  这本书是写给中学生和任何对人类学有初步了解愿望的人看的。作者王铭铭似可称当今中国领军的少壮派人类学家,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现北大教授。我从另一本书的扉页看到,他是中国人类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一堆耀眼头衔。 

  书不错,有九章,头头是道,条缕分明,我窃喜见它支持了我多年人文旅游形成的对两个视角的信念,一是我们看别人时候我们是“他者”,二是我们看别人最终是为了看自己,这就是九章里的两章:“他者的目光”和“看别人看自己”。另外诸章,则谈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人类学家的造诣。 

  若照对科普文章的要求(广义的科普,就是把专门知识向门外人讲述),这是本好书:前沿,亲切,明白,一边读你不由得频频点头“原来如此”,读完了基本上没记住什么。原因之一,我觉得,是王铭铭把人类学和人类学家装扮的太神太高了,需要做笔记的亮点太多,所以有嫌沉郁。 

  有本书的名字是《天真的人类学家 -- 小泥屋笔记》,作者是英国人类学家奈杰尔·巴利。他跑到喀麦隆去研究某个部落,自己选题,自己向基金会申请经费,自己办理签证等一应事项,自己安排旅行,自己面对当地社会的一切:官僚主义,怀疑敌视,拖沓懒惰,疾病灾祸,出乎意料,不知所云,无可奈何,抓狂暴怒,驴唇不对马嘴,等等,诸如此类。人类学家做田野调查遇到这些现实状况,而非事事有政府或大机构代为筹划,要固守自己在伦敦大学受教育时候老师教的那些书本上的方法,有时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大可能的。那么,人类学家的研究结果又怎么得来的呢?问的好,读《小泥屋》吧,好玩极了。此书出版后大受欢迎,但遭到人类学界的抨击。哪个行业都不喜欢叛徒,但是读者有幸,知道了布帘掀开一角后面有什么。

  看过《小泥屋》,你就会对王铭铭的《人类学是什么》有所质疑。但是还好,王铭铭的书是书,他在讲人类学应当是怎么回事;而《小泥屋》本身就是一篇田野调查笔记,被揭示的是人类学家自己。兼听则明,缺一不可。

  补充说一句,王铭铭把一个人类学家的培养过程和必要条件描述的太过炫彩,按照这些条件,他的师辈们的出处和人类学家资格都未必好得到确认。一门学问往往从萌芽从草莽到走上殿堂,就开始了衰亡之路,但愿人类学还没到那地步。

  鉴定:这是本入门必读书,要深造则必须抛弃它。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六):好吧发现做附注有点儿长就姑且改成书评了。。。

  有点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对于像我这种学习相关专业并且已经学习到一定程度的人而言,这本小册子还是做到了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地说清了人类学这一学科的相关基本知识的。然而如果将之放在所属的那套丛书中来看,即作为中学生扩大知识面的课外读物,这本书一点儿都不合格(当然也存在我低估了现今中学生水平的可能性)。王老师为了增加这本小册子的趣味性,以使之适合偏低龄的读者群,还是下了一些功夫的,这主要体现在他把章节标题起得很“生动活泼”上。然并卵。这并不能消解其内容的阅读和理解难度,而且还使人在厘清全书组织逻辑和结构时产生了困惑。于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重新按照惯常导论类书籍的体例编排模式对其章节内容进行了注解:“1.人看人”讲的是学科研究意义;“2.他者的目光”讲的是学科发展史;“3.‘离我远去’”讲的是学科研究方法;“4.迈进人文世界”讲的是研究对象的基本大类;“5.生活的节律”讲的是整合研究对象的基础;“6.‘天’的演化”讲的是现代人类学面临的新挑战和做出的相应改变;“7.看别人,看自己”用作者的一次亲历经验,具体讲述如何在调查和思考中实现“文化的互为主体”;“8.人类学者的成年”讲的是现代人类学对学生的培养及对学习者能力的要求;“9.富有意义的洞察”作为末章,讲述了现代了人类学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此背景之下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前景与出路。好吧这样标完之后书是变得无趣多了,但我也清楚多了,就这样咯。PS.王老师真是海外学习背景的人,文风好重的翻译腔。。。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七):摘要

  93关于仪式的研究,凡•吉纳普关注社会中过渡的空间,认为过渡空间是在两个共同体之间起作用的部分,并将其推及至人的出生、成丁、结婚、生子、生病等事件中发生的仪式及年度节庆,定义为“过渡仪式”。特纳延续这个观点,指出过渡阶段的重要性在于在平时人的社会等级区分明确,但在仪式阶段,差别都暂时消失了。简言之,仪式的作用在于让人短暂地做好认,让社会短暂地团结起来,抹平平常的等级差异与矛盾,短暂地让人民放松地成为一个平等交往的团体,接着又把人们控制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回归到它的等级平常态。——“结构到反结构,反结构到结构”模式。

  94人类的历史上,巫与医是不分的,在部落社会中,“病”被看成是社会的事情,是某种反社会的因素——如魔鬼和妖婆——从社会的外部渗透到社会中具体的人的灵魂和身体中造成的混乱。人类学家认为,作为生、老、病、死这一系列人生礼仪的组成部分,古老的疾病治疗,与一个社会的道德秩序的重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原始的医疗方式通常构成一种叫做“社会剧场”的场景,是社会克服危机过渡时刻表现出来的“集体精神”。“社会剧场”即为:通过过渡时间的“超度”来促成信的社会秩序的生成及人的生命周期的平稳运行,就是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设计一个庆典,借助宗教的力量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使常态变成非常态,再使它增强社会的力量。

  116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不同的制度让人追求其利益,都存在不同的习俗以满足其渴望,都存在不同的法律与道德心跳褒奖他的美德或惩罚他的过失。研究制度、习俗和心跳,或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而不理会这些人赖以生存的情感和追求幸福的愿望,这在我看来,将失去我们在人的研究中可望获得的最大报偿。——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122现代性的特点是对民族国家的“过去”赋予同一个“官方解释”,使历史成为社会统一安排人的生活轨迹的目的论手段。随着原生性共同体逐步被排挤,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这使人们不再能够依赖原来的人群和固定的“命运信仰”来生活,而必须相对个别地与一个超越地方的社会构成相互连接的关系。于是,产生“风险”的观念,这种观念进而成为文化,取代原有的对“命运”的信仰。人们为了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确定性,便十分信任社会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服务制度,包括保险、福利、医院、律师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克服风险的专家制度,与传统社会的宗教、互惠、巫术等等机制有很大的不同。当现代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大多就转向职业化的机构来寻求支持。

  125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潜含着“一个民族等于一个国家”的逻辑。这在一方面有利于非西方民族从西方帝国主义体系中独立出来,但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非西方社会的“民族认同危机”。千禧年运动。

  130“和而不同”是儒家实现“天下大同”理想的手段,从而“天下神器”到“绝圣弃智”,消除道德和知识的等级,是道家理想的国度,前者注重社会重建,后者注重知识的反思。

  131法国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大革命在人们的头脑中灌输一种将社会当成抽象思维范畴的思想,将“风俗和习惯放在理性的石磨下去磨”,如果这样下去,“就会将建立在悠久传统之上的生活方式磨成粉末,将每个人沦为可以互换,而且不止其名的微粒状态”。

  135正是在限定脉络中通过长期的、主要是(尽管不是没有例外地)定性的、高度参与性的、几近痴迷的爬梯式田野研究得到的那种材料,可以给那些困扰当代社会科学的宏大概念——合法性、现代化、整合、冲突、个人魅力、结构……意义——提供那种合理的现实性,使我们不仅能够对它们进行现实性和具体性的思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用它们来进行创造性和想象性的思考。——克利福德•格尔兹

  170研究别人的文化,不能落入寻找奇风异俗的俗套,而要形成一种文化的互为主体性,令我们能在他人那里看到自己,在自己这里看到他人。

  176真正的人类学研究,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层次——现代性的“营造法式”包含着对文化的同与不同的诸多误解,祖先与无祖先社会的区分,就是一个典范的案例,人类学家的使命,是要对这样的案例、这样的误解进行重新的思考,使“他者”回归于“他者”,同时具有更真实的人性。

  180从解答一个简单问题中能延伸出来的知识,像一加一等于二在数学中能延伸的一样,往往没有那么的狭隘。

  190作为专业训练,人类学注重民族志原著的阅读和社会思潮的跟踪。列维-斯特劳斯把总体的人类学分为三个层次,民族志、民族学和人类学,意思是说完整的人类学知识需由记录行的个案研究、区域性的文化比较和超经验的理论分析组成。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八):並不適合做入門書

  這本書自詡為入門,卻實在不具備什麼深入淺出的方法和娓娓道來的結構。讓我勉強給了三顆星的唯一可取之處,在於其章節中不斷閃現的那些小小火花,和第七章值得一讀的,由個人田野經驗引出的對東西文化誤讀的再反思。

  作者一邊力圖用中國古語和俗語來引起“中學生”或“入門者”的興趣,一邊展現了在我看來極為糟糕的章節邏輯結構,字裏行間有時冒出的問題句,不知道是因為助手執筆未能統稿,還是又一處未能疏通文意的“借用”……並且以無法理解的順序放入拼圖的人物來作為章節的標識,實在不知所云。當然,任何學科,入門書其實是最難的,這就是為什麼總是有大師願意承擔這看似牛刀殺雞的工作,這也是很多“大家小書”值得一讀和此書不可以做入門書的原因。

  《人类学是什么》读后感(九):喜欢王铭铭老师的书

  王铭铭是我喜爱的老师之一,他的主要论文及著作曾仔细阅读过,那些处处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文字完成了我思想的升华,而手上的这本普及读物—《人类学是什么》则是最好的人类学启蒙。

  这这是北大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中写得最有新意,也是可读性最强的一本,每一个故事每一次说理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意味深长。在翻开书本的时候,我们不必怵于人类学的高深以及对远方文化不可理解的困惑,只管把自己当成游客,安心地跟随着这名优秀的文化导游一起,领略着古与今、中与外那些曾被我们视为稀奇古怪的文化,在此刻竟然无比温暖起来,似有相见恨晚之感。无论是“原始的他”还是“现代的我”,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沟渠,哪怕是门外汉,也可感知人类学的内在力量,这便是文化沟通的魅力。

  和其他学科强调研究“自我世界”不同的是,人类学注重“推人及己”而非“推己及人”,站在“他者”的角度来形成对一种普遍意义的理解,即所谓“他者的目光”。文化在人类学家的眼中,可区分为“主位”和“客位”,主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被研究者(局内人)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客位的观点被延伸来代指一种研究态度:强调要从被研究者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他们的文化,而且拒绝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将被研究的文化切割成零星的碎片。这种客观且准确把握被研究者观点的看法,同样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我们,宽容、开放、设身处地并在一定范围内身体力行,那么我们的眼光将更开阔,胸怀也更宽广。

  读完这本小册子后真正喜欢上人类学的——这门以“裂缝间的桥”自居,以跨文化沟通为使命、富于浪漫气质和人文气息的学问:它教人如何跨出“当局者迷”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境,从“他者”的眼光中去审视自我,从异文化语境的想象中去反观自己所身处的社会,以及那种踏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感觉。

  (文/韦海生,公众号:韦编三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